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古典哲学的趣味-牛津通识读本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古典哲学的趣味-牛津通识读本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31 04:40: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古典哲学的趣味-牛津通识读本经典读后感10篇

  《古典哲学趣味-牛津通识读本》是一本由茱莉亚·安纳斯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2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古典哲学的趣味-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一):《古典哲学的趣味》:走进西方古典哲学

  文/吴情

  谈起西方古典哲学,你首先想到的会是什么?是古希腊哲学家彼此辩论、互相诘难的场景?还是书架上皇皇数十卷的哲学文集及相关研究?抑或是现代哲学家对某些人的尊崇与敬仰,以及对其他哲学家的抛弃和排斥?西方古典哲学,从时间上说大约有一千年,而其间出现重要思想家几乎数不胜数。而在这个快餐化的时代,沉入古典哲学的世界自在遨游其中,似乎并不容易更何况古典哲学时期思想家,他们所处的时代,与现代读者相去甚远

  《古典哲学的趣味》(Ancient Philosophy: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哲学系董事教授茱莉娅·安娜斯(Julia Annas)著,一本关于古典哲学的导论作品。然而,正如序言作者赵敦华所言,安娜斯笔下的“古典哲学”,严格说来应界定为西方古典哲学,因为她并未对古印度、古中国的古典哲学深作研究,有名不副实之嫌。这一点暂时略去不作深究。在《古典哲学的趣味》一书中,安娜斯打破了以往按照时间先后串联起哲学史的流行做法,采用了专题论述方式,先提出现代读者更为关切问题,然后引出与此相关的哲学理论、理论之间的辩驳,之后详细明了我们如何看待这些理论思想。

  《古典哲学的趣味》共分六章,分别为“人与兽:认识我们自己”、“我们为什么阅读柏拉图的《理想国》?”、“幸福人生:古代与现代”、“理性知识怀疑论”、“逻辑学与现实”、“一切始于何时?它们究竟为何物?”,依次讲述了古希腊的灵魂学说(斯多葛派的“灵魂是个统一体”学说、柏拉图的“灵魂有理性、欲望情感部分”学说)、柏拉图《理想国》的遭遇(被作为政治哲学的经典文本为人尊敬也为人诟病)及由此体现出的古典哲学传统如何被建立起来、(伦理意义上)幸福生意味着什么及如何应该如何去做、知识是什么以及如何探求知识、作为哲学的分支的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的初步发展代表观点、古典哲学传统的终结及其向中世纪哲学的过渡与相关论争。

  《古典哲学的趣味》以读者(在文学作品中、或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展开论述,进而条分缕析,将这些问题涉及的哲学上的论争较全面地(尽管简洁展示出来。在第一章“人与兽:认识我们自己”里,安娜斯将欧里庇得斯名剧《美狄亚》中美狄亚复仇之举为例,突出剧中涉及的情感和理智冲突,引出了灵魂学说。第三章“幸福人生:古代与现代”里,安娜斯则以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两难选择为例,引出了伦理学中关于“幸福人生”的争论。面对这些争论,安娜斯并非给出明确答案,而是邀请读者加入到哲学论辩,从某一或某几个理论的视角出发,直至给出的理由能够让人充分信服。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将前苏格拉底哲学、亚里士多德哲学、柏拉图哲学等统称为古典哲学,但作为传统的古典哲学,其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处于“众声喧哗”的状态,论争、辩驳,充斥了某一或某几个学说发展的始终。即便某些思想家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师承关系,但也不意味徒弟便完全师傅信徒有名的一个例子便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间的师生关系,柏拉图贬低经验,强调永恒不变理念世界,亚里士多德则肯定感官经验对认知的意义。另外,还应看到,某一思想家与他身后的流派间,并没有稳定不变的联系,其思想不一定为后来者完全继承,毕竟,后来者所处的时代所考虑的种种哲学问题,不完全与先驱相同

  古希腊哲学家以对理性的深入探讨及由此体现出的求知精神,逐渐形成了“古希腊神话”,美国小说家爱伦·坡的名言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毋宁是对这一神话的注脚;而“西方理性主义”一词,也在其与东方哲学(“东方神秘主义”)的对比过程广为人知。但这就说明东方哲学毫无理性可言?理性是西方的专属?故在本书结尾处,安娜斯提醒道,我们应该以后殖民主义的态度审视这一切,“超越‘西方理性主义’和‘东方神秘主义’的不实对比,从而认识到部分印度传统和西方人熟悉的古希腊罗马传统的密切的相通之处”。其实,不止印度传统,东方中国的古典哲学,也不乏卓越智慧

  在笔者看来,古典哲学,自有其深刻之处,需要相关领域专家仔细清理这份思想遗产。然而,对现代读者而言,更多应是努力发掘古典哲学与当下问题间的某种联系,思考古典哲学传统是否为考察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某些潜在方案,尽管这样的做法功利色彩较为浓厚。在与古典哲学传统中的思想家对话时,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例子: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概念,并不是指“所发生之事,即世界万物作为一个无差别整体的存在(密尔及19世纪以来的哲学家亦持此观点)”,而是“一个由自我组织、生存方式各具特色事物组成的世界,了解自然便是了解这些事物属于何种生命”。相比之下工业时代那“自然有待于人类开发利用”、的观点,在环境污染危机严重情况下,处境极为尴尬。我们在物质上比古代先贤拥有更多,但我们的智慧,真的能够与之相较吗?(当然,他们也有一些观点为我们所鄙夷、抛弃。)一个人若只活在现实世界,缺少对人生和宇宙反省思考,人生如斯,会有点遗憾吧?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古典哲学的趣味-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二):识趣了才不枯燥

  看过几本牛津通识之后,似乎能够发现这套丛书的特点。因为每本书的篇幅有限,都不会太厚,但又要涉及一个比较大的领域,所以可能造成精筛的程度比较大,作者几乎都是片段似的在阐述他想说的东西。也许对于之前一无所知的人来说会看的有点云里雾里,但相信你一定会发现其中你感兴趣的点,或者能解答你部分疑问。通识读本只是引你入门,可以让你开始喜欢,进而可以自己去做更多的探索

  这本书主要也就是说公元前600年到公元550年的古典哲学发展史。而有趣书名就开始了,明明只是西方古典哲学,但偏偏把西方这个定语省去,让人感觉这个哲学是全人类的哲学,先入为主创造了一个更大的光环,以便得到更强大力量。对于哲学思想的传播,个人觉得就是一种价值观的传播,当传播范围越广则认同感越强,这个思想的力量就越强大。虽然还不能说哲学思想都是真理,但毕竟这是哲学家们在探索真理的道路收获的一个个果实,如果这个果实足够强大,完全就可以裹上“真理”的外衣

  其实这件“真理”的外衣本身也很有趣。有不少古典哲学的观点在当时因为各方面条件的局限,已经被包裹成“真理”的模样,而且按照哲学家的逻辑思辨能力全能自圆其说。但从当今的认知来看,也许会很容易戳穿一些的漏洞,然而这就是有趣的地方,就好似真理在变化一样。这是说明社会在进步,同时也能让我们也可以去审视下当今很多看似“真理”的观点,也许几百年后,这些“真理”又会变化了。

  其实看过古典哲学以后,会有种特别感触。虽然这是2000年前的事情,现在世事变迁科技更是日新月异,人类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以及几乎所有的科学技术都已经变化了。但似乎人并没有更聪明,虽然哲学有些变更,但整个框架和很多问题思考的深度现代人不见得比那些古典哲学家更出色。有时我们会认为陈旧的东西都不适合都可以抛弃掉。但其实真理并没有变,人性并没有变,哲学上面我们也许并没有超越2000年前的水平很多。

  如果说到聪明,不得不说我认为古典哲学最有趣的地方了,奇葩的三代传人,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三代师徒几乎是古典哲学里最闪耀的三个里程碑。奇葩就奇葩在这个三个人完全不同风格和哲学建树,以至于我真的很好奇,徒弟到底在师傅那学了些什么,个个都要自立门户。也许这也是当时哲学兴盛原因,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因为哲学这个话题实在太大了,大到我们可以用一生感受哲学的趣味。

  2016-8-25

  《古典哲学的趣味-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三):阅读小札

  小札:牛津通识《古典哲学的趣味》

  篇章布局不乏新意。如果说哲学史书叙述方式叫按图索骥,这个则是顺藤摸瓜:从日常问题开始讨论,逐个引出相关人物和论点,不囿于时代顺序和流派划定。这样的好处是凡出场过的人物,涉及到的他的观点,都有针对性,易于被读者记住。接近哲学史中那种概括方式的部分,见本书最后一章以及更浓缩的序言。第一章讨论希腊神话中的伦理学典例,第二章介绍哲学文本《理想国》的地位随时代不断变迁的接受史,之后的章节则更规矩地按大小专题展开。

  第一章的论题是,美狄亚通过杀亲儿子报复丈夫伊阿宋的行为反映人身上的理性和情感二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爱比克泰德认为情感是理性的一部分,二者并不冲突,通过后续论述,得出结论是他同情美狄亚;柏拉图的灵魂分裂说(古希腊哲学意义的“灵魂”更接近今天讲的“心理”)则推断出美狄亚只是个疯婆子,应受到最大程度的谴责和唾弃。两种观点又极具代表性地反映在后世画家的画中:德拉克洛瓦画的美狄亚支持柏拉图的意见;而桑迪斯版本的美狄亚则默默声援了斯多葛派。

  需要注意一个问题。乍一看,美狄亚杀儿子(或者同样著名典故圣经中亚伯拉罕的献祭)明明是神化虚构,为什么能当生活案例来讨论伦理问题呢?关于此问的回答就正好支持了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的意见(显然作者在此处认同亚氏):诗/文艺/悲剧要比历史更加真实,因为后者只是记录个别事件,而前者则摹写普遍事实。当然,这并非铁律,到今天仍然是可辩驳的。不过要辨赢亚里士多德可不易,除了他个人广博的著述,更有他背后的无数跟班们汗牛充栋的论著,对他予以注疏补充发挥

  在理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核心地位问题上,对《亚里士多德》那本起到一些补充或澄清作用。比如后者的作者声称逻辑学就是亚氏独立探索开创出的学科,但本书作者认为斯多葛派对此也功不可没(亚氏的贡献主要在三段论、引入字母、模态逻辑;而斯多葛派则在命题逻辑上做出突破)。再比如,二人这样有名,除自身思想成就,还和另外两点容易被忽视的原因有关:一是文献的失传与幸存问题,这是偶然因素决定的,两人尤其是柏拉图,在这方面就比大部分古希腊哲人幸运;二是两人都开办了学校,这在当时对传播和发扬自己的学说意义重大(后亚里士多德时期的三个主要流派中,斯多葛派和伊壁鸠鲁派也正是借助这样的方式得以扩大他们的影响)。

  本书最后一节有点不尽人意。作者先是声称:强调这个古希腊的“理性—辩论”传统(即逻各斯主义传统)会“导致对其他哲学传统认识的简单倾向”,进而提出倡议:“我们尚须达成一种后殖民式的观点,超越西方理性主义和东方神秘主义的不实对比。”说到这里,我们觉得他正在批评黑格尔的东方文明观,他在努力摆脱偏见。但出人意料的是,接着作者开始刨出印度哲学中他所谓的“广博而丰富”,竟是继续以那套西方哲学的概念术语来谈论印度(而其他的文明只字未提),试图说明印度传统和西方有血亲——“古代印度哲学传统广博而丰富,除了拥有倾向于神秘主义的学派和各类的唯心论以外,还包括唯物主义、怀疑论和经验主义。”“印度哲学传统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堪与古希腊罗马哲学相媲美。”——还是逻各斯理性主义的思维模式,还是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立场。可见,一个人的口号可以叫得震天价响,甚至不妨碍他自诩的志存高远,然而落实起来却很可能只是在连翻打脸,谬甚。

  2018.2.26

  《古典哲学的趣味-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四):赵敦华:以问题为中心,由点到面

  序言

  赵敦华

  牛津大学出版社的“非常简明导论”(Very Short Introduction)系列中的书篇幅虽然非常简短,但内容却不浅显。从我过去读过的几本书来看,如果没有一定的西方文化知识基础,读这些“导论”可能会有一些理解上的困难。就拿朱莉娅•安纳斯写的《古典哲学:一个非常简明导论》来说,全书似乎缺乏一个导论所具备的完整结构和一以贯之的线索,似乎只是在讨论一个个现代读者可能会有兴趣的哲学问题。但有希腊哲学基础的读者,不难看出作者介绍希腊哲学的一个完整思路

  本书从美狄亚杀子的希腊悲剧切入,提出了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她的残忍选择是邪恶的,还是值得同情的,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呢?这是一个困难的哲学问题,西方哲学家为“自由选择”问题讨论了几千年。这个问题的根源在希腊哲学的灵魂观。本书第一部分于是开始介绍希腊哲学家的灵魂学说。第二部分以柏拉图的《理想国》为典范,介绍希腊的政治哲学,把个人的灵魂与城邦(即柏拉图所谓的“大写的人”)联系在一起。第三部分讨论伦理学问题,把城邦的幸福与个人的幸福联系在一起。第四部分讨论知识论问题,把如何正确认识事物和如何获得幸福联系到一起。第五部分讨论希腊人的形而上学思想,把世界观与思维逻辑联系在一起。最后在与基督教的世界观和思想的比较之中,介绍古典哲学到中古哲学的过渡,写到奥古斯丁时的晚期罗马哲学为止。

  哲学导论可以有不同写法,可以按照哲学史的时间顺序写,也可以按照问题来归纳;可以由面到点,也可以由点到面。中国人介绍西方哲学的书,通常采取哲学史和由面到点的写法。读者看到的这本关于古希腊哲学的导论,采用的是以问题为中心,由点到面的写法。这种写法的哲学导论是对哲学史著作的一个补充,而且有吸引人之处。比如,可以避免历史文化背景的介绍,直接进入具有现实意义的哲学问题。再如,不必介绍古人发现、发展某种学说的过程,而集中关注这一学说的疑难问题,从而启迪读者的思考,等等。

  虽然有这些优点,我还是要提醒读者,如果要在哲学问题的思考中得到自己的洞见,需要比较全面地把握哲学史的基础知识,多读一些哲学经典著作。黑格尔说,哲学有不同的道路,一条是“普通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人们是穿着家常便服走过的;但在另一条道路上,充满了对永恒、神圣、无限的高尚情感的人们,则是穿着法座的道袍阔步而来的”。在我看来,这两条道路的方向不必相反,“穿着家常便服”的人,难道就不可以“充满了对永恒、神圣、无限的高尚情感”吗?任何学习、思考和探究哲学的人,都应该把直白的语言、明晰的思想和深邃的观点、全面的理论结合起来。否则,业余的哲学爱好者就只能是“民间哲学家”,而与哲学专业研究者闹对立。西方社会之所以没有这种对立,与职业哲学家所写的普及读物有关。我希望这本《古典哲学》不但对业余的哲学爱好者有启发教育作用,对哲学专业研究者也有借鉴作用,以此为鉴,多写一些有学术品位、短小精练的哲学普及读物。

  最后想对本书的题目说几句话。这本题为“古典哲学”的书,名大于实,名副其实的题目应该是“西方古典哲学”。这不是作者的疏忽,而是西方哲学界的普遍现象。比较中西作者写的哲学著作的标题,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差别:西方哲学家的著作大多径称“哲学史”或“哲学理论”,而不特意标明“西方哲学”,因为在西方作者的心目中,西方哲学是普遍性的理论,西方哲学即哲学一般。而中国哲学家有着强烈的特殊主义自觉,绝无把“中国哲学”当作“哲学”一般的“奢望”。在我看来,西方哲学的“野心”未免太大,中国哲学的“胆子”未免太小,两者是可以互补的,而且我们需要东西互补的哲学。这本关于西方古典哲学的书后有一年表,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6世纪。这段时间是中国诸子百家、儒释道三足鼎立时期,也是印度吠陀奥义和佛教、蓍那哲学盛行时期。至少综合了中西和印度哲学的这些内容,才是名副其实的“古典哲学”。我期待着这样的《古典哲学》早日问世。是为序。

  2007年岁末于北京大学蓝旗营

  《古典哲学的趣味-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五):古典哲学中的谜题

  安纳斯提到古典哲学的诸多流派和诸多争论,以及相争不下的分歧。古代的思想家确实提出了许多自己的观点,但是都算不上是他们所涉及的问题的正确答案。但是不管怎样,我觉得这都算不上“谜”。老王写到,老妓女请来一群刺客来杀掉薛嵩,可是被薛嵩逃掉了。于是他们准备离开凤凰寨的时候,却发现百十号雇佣兵带着武器堵在在他们走出寨子的每条路上,不让他们出去,同时又一声不吭。在我看来,这才算一个谜语。

  安纳斯先是提到欧里庇得斯的名剧美狄亚,说美狄亚是一个国王的女儿,和穷小子伊阿宋私奔,但是这个忘恩负义之男人竟然又要抛弃她和两个孩子,要去娶另一个国王的女儿为妻。美狄亚怒火攻心,想报复伊阿宋,把他的两个孩子都杀死。当她看到两个孩子时,不由就犹豫了;但把他们打发走之后,她又下了狠心想杀死孩子报复伊阿宋。她说:“我知道我要做的事一件坏事,但是愤怒主宰了我的计划,它是人类的最大灾难之源。”由此产生的分歧是,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存在理性的部分,这部分比较高贵,通往真善美,而另一部分是感情,这部分比较堕落,只是冲动地满足欲望或感受;但是斯多葛学派有不同看法,认为在美狄亚身上“有两种不同力量或动机起作用的看法是个错觉”,因为“她非常清楚自己在想些什么”,“情感并非能够推翻理智决定的盲目的非理性力量,它们本身就是一种人们决心按其行事的理性”,“她认为满足自己的愤怒及报复自己的丈夫要比救自己的孩子更可取”,“盲目的狂怒不会使美狄亚拥有如此精心的计划切意识清晰的复仇行动”。总体上说,斯多葛学派说得在理的地方在于说,“她不知晓做我们想做之事的力量所在——它不会来自我们自身之外”。但是,正如柏拉图和斯多葛派在后世的名声一样,柏拉图要比斯多葛学派的认识敏锐和睿智得多。正如柏拉图所看到的,人类的智能在处理问题时,不仅理性思考,情绪、感受、欲望这些也都参与其中,而扮演的角色也有差异。可以看到,欲望、感情这些扮演的是drive的角色,如Davidson所言;而理性,通常起的是工具理性的功能,也就是如何实现这些drive驱动人去做的事,无论是吃喝拉撒睡,还是爱恨情仇。美狄亚说她被愤怒控制,正是出于这个理由。斯多葛学派以为想出周密计划就是存在理性,而愤怒不会影响理性,显然是错误的。话说回来,要说感情是“理性的”,也不是讲不通。伟大领袖教导我们,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你要是觉得无缘无故,那是因为你还没有找到缘故的缘故。美狄亚的仇恨是来自伊阿宋的背叛,而仇恨正是要推动她对“背叛”进行惩罚。可以说,惩罚背叛是一种非常“理性”的行为,就像饿了就想吃,吃完还要拉,拉了又想吃,受了人情就想还,看到人美就爱上一样。但是,这种“理性”不是此处所要提出的理性。此处所谓理性,就是柏拉图的那种理性,即去掉感受、欲望和感情这些东西,进行一种纯粹的理智上的判断和思索。以美狄亚为例,愤怒是她思考的结果吗?显然不是。相反,她思考的结果是,她的计划是由于愤怒的主宰,她杀害孩子是一件错误的事。斯多葛派唯一的可取的观点是,愤怒也好,欲望也好,都是你这个人内部的事,你因为感情冲动所做出的事,你就要为之负责。显然,这不仅有法律上的意义,而且你因为欲望、感情所做的事,所产生的后果必然是你所要承担的。不过,法律今天似乎也开始考虑这种本能冲动所造成的理智丧失,显然是一种现代知识精细化的表现。

  安纳斯提到一个问题是“受愤怒支配的人如何仍然能以一种情形、复杂而又有计划的方式行事”,显然安纳斯就没有明白,愤怒作为一种drive,就如一种强烈的欲望希望的到满足,仅仅是让人赶紧把事儿给办了满足需求,影响的只是任何与之不想干或抵触的想法或欲望,并不影响任何要实现这个欲望的思考过程,相反,反而会让人全部心思关注如何实现。安纳斯还提出,“如果我自身的一部分可以用一个动物来代表的话,那么我的某部分实质上是低于人类的,严格来说也不会是我的一部分”。这个说法有点意思。实际上,可以看到,我们的智能存在一些初级智能模块,就如各种低级本能,而且这些本能确实可以在动物身上存在,就像人们提到的“三重脑”的说法。而且,对于人的“自我”来说,我们所体会到的饥饿、爱、恨这些,确实不是来自“自我”的决定,而是一种自然自动反应。安纳斯说,“这就出现了一种自我异化现象,我的一部分被视为脱离了自我本身而存在,因为它以其自然的面貌呈现,且从不驯服于真正的自我”。还别说,真是这样。所以有人说self as a curse,自我才是躯体上的乘客,或许仅仅那一撮mirror neurons导致了这个寄居在躯体(和智能)上的自我。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人自身的工具性和autonomy的分裂,造成了灵与肉的分裂问题。安纳提还提到,很多人以为这种冲动表现就像儿童和野蛮人的智力。把儿童和野蛮人(部落土著)的智力相提并论,不仅是古希腊人,还是不久以前类似泰勒这样的人类学家的看法。实际上部落土著一点儿都不弱智也不傻,就如Boas和普里查德、马林诺夫斯基这些人接触之后所感受到的那样。或许缺少高级文明,人类不会达到一种高级文明美德之境界,但是不应该小瞧人类的鸡贼。安纳斯还提到,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存在一种去理解的渴望。其实这也是本能之一,用于让人们掌握更多知识,你知道,knowledge is power. France is Bacon.安纳斯说,“我们首先为自己按激情而不是按较好的判断行动感到不解”。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激情是一种动力。要想不按激情做事,就得按耐得住这股力量。用什么按耐住呢?通常,心灵鸡汤作者或咨询师会给人提供一种办法:转移注意力。你面前放个美味蛋糕,你是个吃货,就会想吃。但是假如你这个时候去想别的事,如果足够有吸引力,就会把你的想吃的感觉替换掉。但是,对于牛人来说,靠意志力就行了。我印象中李敖讲过艾森豪威尔戒烟的故事,他允许任何人当着他的面抽烟,因为他完全忍得住。也就是说,意志力不强的靠力量对抗,意志强的靠意志足够。但是意志强的不是普通人,是强人,可能好人,也可能坏蛋。

  安纳斯提到关于幸福的问题。人们关于幸福的争议是,幸福来自何方?外在的物质、地位、荣誉,还是内在的美德,还是精神的安宁?有两个问题。其一,所谓幸福,都无外乎和获得快感和或避免不快感有关。这样,麻烦就大了。因为,一则有些东西固定和rewarding system有关系,比如性,苏格拉底作证说,偶然从衣服开口处看进去看到美少年酮体也怦然心动,再比如荣誉、财富,斯宾诺莎在《知性改进论》中作证说不下决心不能摆脱对荣誉、财富带来快感的向往;二则,同样的东西,在不同人的身上会引发不同强度的快感,这跟个人经验、认知都有关系;三则,后天还有很多新的东西可以建立新的奖赏回路,比如恋物癖,这是坏的例子,比如真理,这是好的例子。这么多因素,难免弗洛伊德有内在虽好但外在也不能缺的想法。其二,人并不是单单要追求幸福这一个目标。也就是说,同样可以放弃通常所说的“幸福”,而去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当然,并非是寻求痛苦,而是说,可以为了某个目标,比如为了别人的幸福,而自己去选择一条布满荆棘的路。密尔作证说It is better to be a human being dissatisfied than a pig satisfied; better to be Socrates dissatisfied than afool satisfie.也就是说,实际上存在各种能引发快感或坏感的因素,而我们需要从中权衡和选择,来设定自己的人生,并不是一种幸福或快感最大化。也就是说,这个问题就带有了相当的复杂性。但是,人类有一种本能,是寻求简单和确定性,往往拒绝复杂的答案。我们需要培养对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tolerance。安纳斯提到,关于美德,如果一个人控制自己,就不是真正有美德之人,仅仅是自我控制能力好而已;真正有美德之人,理性和感情是和谐的,动机和理解力保持一致。这里面可能混淆了两个问题。其一,美德之人,有一种斯宾诺莎所谓“完善的知识”、苏格拉斯所谓“绝对理性”和康德所谓“纯粹理性”。理性,任何理性,都存在一种作用,即对感情或欲望进行调整。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假如你饿了,只有一个包子,你想吃,但是你面前有一个可怜的老乞丐。假如你有悲悯的心胸,你的理智就会推动你把包子给老乞丐,同时你就变得没有那么饿了。你的“饿”感觉受到了抑制。或许,你看到一个美人儿,你十分动心,动心到你这个死宅竟然也想上去搭讪,旁边有人告诉你,这是黑社会老大的情妇,听完你的心就平静下来了,恢复了你死宅屌丝的风采。这就是理性对感情、欲望这些盲目动力的作用,可以增大,可以减弱。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你就有了完备的理性,你的感受、动机也会逐渐align过来,但并不是说没有,参看前面人类之中最理性三巨头的说法。但是会弱一些,会好控制一些,同时你的意志力也会变强一些,如果你还本身培养了有很强的意志力或天性如此,那么你就可能有很特别的表现。至于美德在幸福之中如何表现,实际上这带有一种价值判断,并且应该看作一种选择。即,选择以美德为一种是生活方式,何况,人也确实能从美德中获得快感和幸福。就如所谓“助人为快乐之本”,我们先天后天都有这种潜质。

  亚里士多德竟然提到知识的接力问题,说不可能每个研究者,都从头研究起。后人往往在前人的研究之上,更进一步。以后我就要引用他这句话,不能当作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如果怀疑论者是认为独断论者太独断,那么怀疑论还有可取之处。但是如果认为不可能获得真相,那就成了培根在《工具论》中所谈到的太过自卑,对任何事物都不敢奢求了解的那一类人。显然,独断论就是什么都敢下结论那一类人。当然,这两类都不可取。至于怀疑论因此竟然得到了一种“平和心境”,不外乎是认为什么都得不到因此“释然”,这种幸福怕是愚蠢而有害的。这也刚好可以说明,幸福不一定是值得追求的最高目标——好多幸福都不值得追求,比如坏人给你的财富或地位。关于自然,安纳斯还提到一个说法,即认为人类扰乱、侵犯和破坏了自然秩序,引起灾难性的后果,生态系统被破坏,很多物种遭到灭顶之灾。这是从人类的视角来看导致的结果,从人类的眼睛看出去,外在存在一个自然,世界就变成了人类世界和自然世界。要是这样的话,人类的一切都是不自然的,比如城市,比如耕种、养殖。实际上,就是人类搞炸了地球,自己玩完儿,也都是“自然的”。从更远的宇宙外来看,会看到地球上生命孕育,发展,灭亡,经历了一个自然过程。毕竟,智能自身也是自然的结果,人类也是自然的产物。关于柏拉图的设计的目的论,亚里士多德的未设计目的论,这些都是看到世界存在秩序的一种推论。等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