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静默的音乐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静默的音乐读后感10篇

2018-09-02 04:59: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静默的音乐读后感10篇

  《静默的音乐》是一本由﹝意大利﹞安德烈·波切利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3.80元,页数:309,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静默的音乐》读后感(一):治愈黑暗歌声

  “既然她有如此的美貌,又何须如此的演技!既然她有如此的演技,又何须如此的美貌!”有人如此评价乱世佳人》中斯嘉丽的扮演者费雯丽。借用这个句式,我们同样可以评价另一位多才多艺巨星——安德烈•波切利:“既然他有如此的歌喉,又何须如此的智慧!既然他有如此的智慧,又何须如此的歌喉!”

  安德烈•波切利,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最令人赞叹的音乐天才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四大男高音”。唱片全球销量超过七千万张。假如他来参加“中国声音节目,恐怕整个中国都会眼含泪花转过身来。

  他拥有世界上最华丽粉丝团:罗马教皇、美国总统奥巴马、伊丽莎白王太后、摩纳哥王子阿尔伯特……

  他令乐界同人帕瓦罗蒂妒忌不已:“这个人是谁?我认为你们不需要我了,我不会比他唱的更好。”

  他跨越古典与流行音乐,频频与世界顶尖音乐人合作。曾与之合作过的席琳•迪翁赞美他说:“如果上帝会唱歌,那听起来一定像是波切利的歌声。”波切利很喜欢中国,也曾多次在中国举办演唱会;2010年,他受邀为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献上一曲《今夜无人入眠》。又多次与中国歌唱家宋祖英、钢琴家郎朗合作出天籁之歌。

  为他歌声动容的还有伊丽莎白•泰勒:“他的内心,他的声音和他优美外表深深撼动了我的灵魂感谢上帝曾经亲吻过他!”

  ……

  是的,有了这样的歌喉,他真的不需要再擅长别的什么了。但是,他偏偏如费雯丽才貌双全一样,既有好声音又有大智慧,除了是著名歌唱家,1980年进入比萨大学学习法律的他,还是一位法学博士同时,他也是一位作家最新自传《静默的音乐》全球销量逾千万,成绩绝对不亚于他的唱片。

  其实单凭歌喉或才学,并不足感动无数心灵。波切利自传如此畅销,还因为他有能激励无数人的奋斗史。在他巨大光环下,阴影同样巨大。他是一位——盲人!上帝关上了他的一扇窗,却为他打开了一扇门。使他成为天赋、智慧与勇气结合体!

  《静默的音乐》以第三人称写就、有如日记般自语的真实故事中,在极富诗意文字中,波切利回溯早年岁月,描述了一个顽皮的盲童如何最终到达健全人也难于到达的高度优雅幽默介绍了意大利那些如歌的风景,斑驳明媚阳光,说话夸张的母亲、与他一起沉醉于音乐的女仆、简陋的寄宿学校崇拜毛泽东青春期、以及最初的几段恋情、第一次品成功滋味、如何刻意避开名声诱惑……

  犹如一段真正令人难忘的“静默的音乐”,看这本书一如听他美妙的歌声。在字里行间跳动的,是段段人生真相,虽然我们预知到书中的男孩注定会成功,却也跟其他人的人生一样,带有大段疑虑失望痛苦的唱腔。

  但最终,目不能视的波切利却成功的从这黑暗之中挣脱出来。他曾说过:“对我来说,音乐是一种基本需求,就像爱一样;最重要的是,它是我的生命,跟时间流逝一样不可避免。”于是很多人认为是音乐拯救了他,其实不如说是他自己设法拯救了自己。他在书中写到:

  直到十二岁都只拥有有限视力、到了十二岁又不幸完全失明的男孩子。当时他大概痛快地哭了一个钟头左右,彻底释放他的害怕沮丧。之后,我可以这么说,阿摩司就把这件事抛到脑后,他这种态度也帮助他的朋友亲人跟他一样忘掉这个不幸。

  因此,可以说《静默的音乐》是一部“超级治愈”之作,堪比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很遗憾的,人们一直习惯于忽略那些身有残缺的人,哪怕他们天赋异禀。波切利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以智慧的心境热情坦率的态度、让人卸下心防的温柔眼睛,反让那些健全却看不见未来的人们去牵他的手,跟随他进入他丰满感性世界——一个如此复杂简单脆弱坚强的世界!他则神奇般的化身为能给人智慧和勇气,教会人们如何寻找光明和方向导师!这怎能不让人们为之动容呢!

  安德烈•波切利出生于1958年9月22日。作为生日礼物,译林出版社适时出版了这本《静默的音乐》以向这位智慧、勇敢的人致敬,同时,也希望他的故事像他的歌声一样,让那些背对着光明的人,转过身来。

  《静默的音乐》读后感(二):静默的力量

  一个极爱音乐的人,无论是轻音乐、流行乐、摇滚乐、还是爵士、蓝调、乡村,往往都会听上那么一点儿,各种音乐总有各自的精妙之处。我不通音律,但把好音乐拿出来,细细聆听,总有其绕梁之乐。之前,在这众多音乐中独不喜美声,总觉得那美声的颤音是一种拿捏出来的炫技,故作高雅,却难以克服聒噪之感。

  兴许人真是善变的,到得后来,却被美声所“蛊惑”了。一日偶然听到一曲男女对唱美声,一曲听罢,如痴如醉,不住循环播放。当时尚不知这曲子是谁唱的,只觉女声空灵纯净男声温暖浑厚却又充满力量,让人禁不住心潮澎湃无比震撼

  其实音乐都是相通的,在音乐的熏陶下,倒没有什么音乐是听得听不得了

  查询得知这首歌叫做《告别时刻》(Time to say goodbye),由大名鼎鼎的莎拉·布莱曼和一位盲人歌手合唱,而这首歌是在1996年拳王亨利的告别赛上首唱,随后这首歌打败了所有唱片业纪录,在排行榜的前十名停留达半年之久。

  再查知晓这位盲人歌手来头也不小,世界最著名男高音帕瓦罗蒂听过他的试音带后曾说:“这个人是谁?我不会比他唱的更好。”而他的粉丝团阵容更是让人瞠目:有奥巴马、罗马教皇、席琳•迪翁、伊丽莎白王太后、奥普拉•温弗里……其实早在二十年前,他就来过中国,在座无虚席人民大会堂一曲震惊中国美声界。

  这位盲人就是意大利著名歌手安德烈·波切利。近日有幸拜读他的自传《静默的音乐》,这是一个有关追梦与乐观、音乐与信仰、希望与坚持的故事。这本书以第三人称的角度平静叙述着安德烈·波切利自己的人生经历。文中的“小歌唱家阿摩司”其实就是安德烈·波切利本人。他从小就表现出了在音乐方面杰出的天赋,他的嗓音能穿透空气,让人的灵魂沉静下来。

  安德烈·波切利自出生时就患有严重的青光眼,他每天都要忍受炼狱般的痛苦。在12岁那年,在一次踢足球时发生意外后他彻底失明了。可以想见,一个少年逐渐陷入彻底的黑暗后,会有怎样的迷茫怅惘绝望

  一个少年,在文艺复兴艺术发源地,托斯卡纳的绝美风情下只能感受到黑暗。幸运的是,他有一个良好的家庭,这个家教会了他什么叫做勇敢和坚强。父亲告诉他:“你不能看见这个世界,那么你就做一件事,让这个世界看见你!”8岁时,爷爷送他一匹小马驹,鼓励做事勇敢一点。这种冒险精神从而贯穿了他的生活,在别人说“你不行,做不到”的时候,他会自信而坚持,最终的结果也往往是成功。钢琴声响起,咏叹调开始悠扬诵出,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了彩色的。当他意识到自己可以用跳动的音符触碰这个世界,用嗓音去感动人的灵魂的时候, 他的世界不再单调乏味

  和他深情的歌声不同,《静默的音乐》这本书以较为平静的语气写成,但其中不无包含了安德烈·波切利深远哲学思考。即使遇到了童年的迷茫,青春的彷徨,哪怕是残酷现实理想,这本书的语气也很是平静。这种平静的语气一如你听到安德烈·波切利的那“被上帝亲吻过的嗓音”时的感觉

  “静默,有益于灵魂,使其学会更好地认识自我。当我孤身一人,而别人喧闹地对彼此滔滔不绝时,我能更好地理解他们。”他如是写道。

  《静默的音乐》读后感(三):我看到了你,我的幸福

  没有人能真正读懂一种幸福,黑暗里的光明;也没有人能真正懂得一种命运,音乐里的挚爱,因为它属于安德烈·波切利。

  七月流火,盛夏已过,那傲慢的余热也渐渐收起了尾巴,灰溜溜地躲开了去。早上上班的路上,一阵阵秋风突然钻进了人们的衣袖,不禁让人缩起了肩头更加快了脚步耳机里的音乐响着,迎面的高楼半腰上两只喜鹊衔着树枝奋力地闪动着翅膀飞向那高高的顶层。它们要在这里开始预备一个幸福了,幸福地告别一个季节,也幸福地告别一群伙伴,在朝阳温暖的抚慰里披上一层早霞的光彩,满心幸福地预备一个家,也迎着夕阳余晖静静地避开城市喧嚣,呵,多好啊,一个幸福的喜鹊之家!逃离了艳羡的视线,望着人来人往大街,我不禁感叹:在这里,我该如何寻找我的幸福?

  《Time to say goodbye》,静默的音乐细细地流入耳际。

  听安德烈·波切利的歌好久了,并且他的歌声一直在我的耳畔回响,我总认为不管他得到过怎样的评价和褒奖,于我听来,那歌声里总是埋藏着一丝丝的忧伤。每每听到那歌声,闭上眼睛,他总是像一个遗失在黑暗荒野里害怕而又强装坚强的孤独行出现在我的面前,静默,彷徨。但终究不是这样,也许忧伤的不是他,而是自己吧,幸福的人无论怎么回忆一段艰难的时光,他的眼角总是流露着幸福的光点,而忧伤的人却渐渐把一切变得忧伤起来,歇斯底里中,怎么也寻找不到一个幸福的出口。

  意识到是自己的问题是在看了安德烈·波切利的自传《静默的音乐》之后,我诧异于自己的发现,虽然在他的生命里有困惑日子,有艰难的时光,但在字里行间里却没有我所认为的一丝丝的忧伤。原来他是个幸福的人,即使黑暗让他看不到属于他的存在,但他用所能感受到的一切修筑了属于他自己的幸福城堡

  是的,一个幸福的城堡,一个谁也不能给的幸福的城堡。

  我不能想象清楚楚的世界突然消失并且永远消失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我更加不能感受在永久的黑暗里为了寻找一个给与自己光明与坚强面对的希望所能承受的一切,我想我永远也不会明白,但我知道,那歌声里埋藏的不是忧伤,而是深深的眷恋,对于音乐,更对于命运和灵魂。

  “别气馁!这个世界属于每一个人。虽然,你看不见你眼前的世界,但是,你至少可以做一件事,那就是,让这个世界看见你!”每一个父亲都是一个伟大的人,就像给与我们生命的母亲,他们又都是平凡的,从开始选择了你,也最终选择了一生为你。有着父母的爱,幸福,你还要去哪里去找呢?

  不可否认,安德烈·波切利有着极高的音乐天赋,但上帝关了他的一扇窗,而他自己开了一扇门。他得到了大家的称赞与褒奖,每每站在台上都能赢得如雷贯耳掌声呼喊,他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也让世界看到了他,而这一切都是他从自己的坚韧选择中得来的,他受之当然。而反观我们,没有得到上帝的宠爱,但不曾将你身体伤害,我们听得见歌声,看得见美景,我们能工作,我们有家庭,虽然亦有着艰难困苦,但我们总应该认真对待生命。有人用歌声歌唱,有人用文章诉说,有人将舞蹈飘扬,生命已是无上的赐予,生活更是一生的秀场,如此这般,我只要我的幸福,何来将幸福寻找?

  安德烈·波切利曾说过:对于我来说,音乐是一种基本需求,就像爱一样;最重要的是,它是我的命运,跟时间的流逝一样不可避免。这样真挚话语让我深深信服,不是从语言上,而是从歌声里,从他站在舞台上的每一个瞬间,从他诉说的故事里。

  深情的歌声里,我看到了你,你的幸福;静默的音乐里,我看到了你,我的幸福!

  《静默的音乐》读后感(四):Libro di Amos

  首先这个中译版还是很流畅,而且能够如实反映原著的,当然也有个别明显错误,一些细节读起来也有些奇怪。至于自传本身,其真实感让我确信出自波叔本人之手,而且他在写作时也十分用心的。

  早几年我曾经一度接受了一个理论:你希望别人眼中的你是怎样的,就向她/他展现一面。自传的实质就是这样,抢在别人书写历史前,先定下基调。屈原不就留下千古美名了吗?可谁又真知道他在腐化将倾的楚国到底做了些什么付出了哪些努力?这本自传诚实之处也正是如此,波叔把他的价值观一股脑地呈现给世人,而“恰好”这些价值观又是那样符合社会主流意识,乐观积极向上,充满了基督徒的进取心和爱,在道德方面又相当保守。书中多次出现波叔直白甚至有些说教性的人生感悟和思考,如果将其汇编成册一定是本不错福音书。这也是本文标题出处(不知道波叔给长子起“阿摩司”这个名字并在自传里化名“阿摩司”除了书中所提原因以外,和圣经有没有关联)。另外书里除了极少部分让我意识到波叔“盲人”的身份,基本上就是一个健全人在做着非凡的事。这样的感受到不是因为书里散发出的强大的“正能量”,的确本书基调完全被圣光笼罩,而是书里大段环境、景物、外貌等等的描写。我不是盲人,接触过的盲人也很有限,大概因此也读不懂本书吧。

  我是波叔的歌迷,他的个人专辑基本上都听过,前不久还成功下到他的十部歌剧全录音待赏。读完这本书我发现,波叔性格中的柔情远没有歌声中丰富饱满,多数时候他是焦虑急躁的。盲目的偶像崇拜很容易导致神化,我只能这样解释我阅读中的诧异。以及我也没想到一本自传会如此缺乏故事性却充满说教,当然波叔本来就不是职业作家,他也只是喜欢(谈论)文学艺术,偶尔写首小诗。突然想到波叔如果上豆瓣一定能成为红人的,即便他只是个无名律师甚至也没有眼疾。当然那些感悟和人生经历密不可分,我这完全是个毫无意义的假设,毕竟只有一个安德烈·波切利。在埃托雷葬礼上,书中写道:“教区神父谈到埃托雷的一生,谈到他的基督徒历程,可是他说的一切都显得如此遥远,如此缺乏生命力和真实感,让阿摩司觉得这简直就是亵渎。”随后下文写了一长段“我会这样说”的内容,这段话除了出现几次“埃托雷”这个名字,完全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啊!当然我承认这也带有我主观偏向,我喜欢故事讨厌直白的说教,但回忆故事至少和说教相比不会让人感到虚伪吧。这也是我对本书最大感触。

  最后还想谈谈书中的“阿摩司”对生命中几位重要女性的态度。奶奶外婆辈的女性没有怎么被提到,母亲是一个传统农村妇女的形象,操持家务,打理农场,教育子女,而“主外”的事全由父亲负责。母亲也是陪伴和关心阿摩司最多的人,阿摩司本人对母亲也有强烈的依恋。而旧情人们则都是先勾引他,交往中阿摩司发现对方不忠/有劣习/虚伪(阿摩司在当地算是富二代),于是“在深切的憎恶和悲痛中离开她”,并且还要倾诉一通自己在这段恋情中受到的种种伤害。至于前妻爱莲娜,很多章节被用来描写他们相识相知相爱,以及婚后你侬我侬的幸福生活,然后用本版书309页中大约两页的篇幅交代了他们开始不合直到分居,理由是“爱莲娜非常讨厌丈夫的事业”(把“事业”翻译成“工作”是不是更合适些?==),阿摩司为此非常悲伤,但原因和妻子无关——法庭“一条不公平的、过时的法律,要将他逐出家门”,他要和自己的孩子分开了,而且“离开这间他牺牲了许多、得来不易的房子”(现代女权主义思潮影响下分居、离婚的判决趋向保护女性很常见,这里就不展开了)。而在叙述完自己的悲痛后甚至就在同一段中,他就开始写自己“濒死的灵魂又复活了”。凡妮莎被描述得如天使一般,令我不安的是爱莲娜当时也被阿摩司比为天使,当然本书到此戛然而止,后面的故事还要阿摩司本人继续书写。

  写得很杂乱,纯属个人观点,4月30日波叔的上海演唱会没有特殊情况还是打算去。

  ----------------------

  波叔的演唱会超赞啊啊啊啊啊啊!BRAVO ANDREA

  《静默的音乐》读后感(五):音乐来自那无声处

  众口流传中,安德烈•波切利的成名史俨然成了渴望被命运眷顾的人们最津津乐道的现代传奇。

  安德烈•波切利,1958年生于意大利托斯卡纳,从小就对音乐非常敏感。7岁时开始学钢琴,随后又学长笛、萨克斯,小小年纪就对歌剧特别感兴趣。他自出生就患有严重的青光眼,12岁时一次踢足球的意外使他彻底失明,但波切利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拿到了法学博士学位。当然他也并没有止步于此,在30岁之后又开始学习声乐。

  1994年波切利赢得圣雷莫音乐节新人奖,以一曲《告别时刻》红遍全球。他虽双目失明,却拥有“被上帝亲吻过的嗓子”,公认为是最有资格接替帕瓦罗蒂的人,被誉为“世界第四大男高音”。曾先后与知名歌手席琳•迪翁、莎拉•布莱曼等名家合作,全球唱片销量超过七千万张。

  《静默的音乐》作为波切利的自传讲述了他的寻梦之旅,有关信仰和感恩,乐观与坚韧,希望和梦想。这是一本希望之书,它激励那些即使是最疲惫的心灵,告诉那些仅仅是因为遇到挫折而受伤的心灵,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虽然对于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是为什么活着,每个人又都有着各自的困惑。波切利在他朴实而温暖的字句里,向我们娓娓道来他顿悟的人生智慧。

  全书从小时候写起,青春期,到读大学,到最终选择音乐这条路。命运的不可预测和成功后的光明之路,看似矛盾不相及,最终却又走到一起。在波切利的人生之路上,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对音乐的热爱。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热爱,或者说是一种守望。当然在这份热爱与守望面前,经常会有来自外界的各种各样的打击,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坚持,这种坚持也终究会迎来成功。

  有人说人生的悲哀在于坚持了该放弃的,放弃了该坚持的,可是该坚持什么放弃什么,谁又能说得清呢?在《寂静的音乐》这本书里,波切利对生命的思考似乎又多了一些哲学意味。当然即便是牵涉到哲学,全书却不令人感到枯燥。相反,他以优美而亲切的文字给世人讲述了一个男孩的成长过程,让人们体会到他的喜怒哀乐。全书描述的重点也不在于波切利的生活轨迹,而在于他的内心世界,那是一个丰富而又美好的世界

  波切利失明之后,他的父亲经常凑在他的耳边说:“小家伙,别气馁,这个世界属于每一个人。虽然你看不见你眼前的世界,但是你可以让这个世界看见你。”我想正是由于父亲的爱与一次次的鼓励,波切利才最终走向成功。当然真正打动我们的,与其说是波切利顽强不息、追逐理想的毅力,不如说是其将残疾视若等闲的那份自尊与自若。书中可以看到对于青春的彷徨,理想与现实的挣扎,却丝毫没有对残疾的自卑和自悯。

  在书接近尾声的章节里,波切利写了德国的那场演出,却并没有提到当时的成功,反而是在叙述他邀请埃托雷去看演出的过程。他想让这个老师再次评判他的为人处事,是否被环境的改变所腐蚀。可年纪大了的老师什么都没有说,只留给他无限猜想。也许在专业音乐人眼里,他的演唱不能和正统的男高音相提并论,但是波切利的嗓音比他们更多了些淡淡的哀愁,显得深情款款和格外有意蕴。

  有人说如果波切利当初选择在艺术上更进一步,他会在著名歌唱家的队列中拥有一个比现在更靠前的位置,也会拥有更专业的演唱以及富有金属质感般的嗓音。但是,那更专业的演唱未必会像现在这样让所有人痴迷。因为真正打动听众灵魂的,是他那稍显暗淡而又伤感的歌喉。

  泰戈尔说音乐来自于那无声处,我想,波切利的歌声里就有那样的寂静。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