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彩排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彩排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9-22 03:29: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彩排经典读后感10篇

  《彩排》是一本由[新西兰] 埃莉诺·卡顿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31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彩排》读后感(一):女孩们既是广告同时又是商品本身

  女孩都是天生的两面派、更狡猾、更善于把真实自己虚伪地隐藏起来。而男孩个性相对就清晰多了。女孩能迅速清楚区分表演和真实的自我,区分形式实质。这种永远的双面性意味着她们既是广告,同时又是商品本身。她们总是在表演。她们可以从新塑造自己,但男孩却不行

  ——《彩排》埃莉诺·卡顿

  《彩排》读后感(二):被剥落的蛋

  青春,就像一个熟鸡蛋蛋壳,被剥落,露出坚硬内心。褪下稚气外衣代价就是以疼痛,进入成年世界

  关于掌控。成人的世界是以经验权威来掌控未成年的世界。人都喜欢掌控的快感。我们养宠物,以各种理由以之相伴,但都存在着对之掌控的快感。即使它惹来很多麻烦,但它对你服从,对你亲近,你觉得快乐,这种内在的控制欲是人的本能。一个事物与你产生关联,你才会有这种内在的控制欲,对爱人的掌控,对喜欢事物的拥有,对事物的标签,这种本能不是只有成人世界才有,未成年的世界只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的,直到未成年人进入成人的世界。

  我一直在想到底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又是不应该做的。如果每个成长阶段都以回头的方式来定义之前你所想所做,那到终老岂不是一直都在否定大人就是用那些经验,来否定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事物。而我们进入成人世界时,你回头看了看,感觉到自己曾经稚嫩,此时的你就是在以大人的眼光来否定自己的过去。

  关于性。同性恋,异性恋,身体秘密禁忌,在书中都进行了阐述。性,让人感觉神秘的,到底是为什么。身体赤裸,暴露在空气中,并不会引起我们的兴奋。而赤裸的身体彼此探索时,才让我们感觉到性给我们所带来的兴奋感。而神秘感又从何而来,是因为性是黑暗中的产物,它不能在公开中暴露和探讨。性,人的本能,却成了罪恶

  青春的友谊是以秘密交换而来的。师生恋曝光之后,班上女生觉得受了伤害,有好奇,有愤怒,有不甘。所以世上只会有两种角色当事人旁观者。无论与当事者有多亲密,只能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关于禁忌。什么是禁忌?禁忌违背了什么才成为了禁忌。禁忌是那些不该去触碰的事情。不该,什么又是不该呢。不该就是,持续的社会世俗规定,成人世界用经验和权威塑造而成的。

  人生没有彩排。那些所谓的青春彩排,然后进入成人世界,随后更是落幕。固定模式,就是已被剥落的蛋。

  关于台词。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但我们所习得的,别人都以彩排过,只是你忘了而已。那些从嘴里出来的,都只是台词。你忘了而已。你可以当一个独一无二的你,别试图让别人认为你独一无二。这世界最不缺少的是雷同。

  《彩排》读后感(三):提前演练生活

  小的时候,曾经苦大仇深思考人生,有时候忽然会打鸡血一样自言自语,好像自带追光灯在舞台上,说出来的话也许现在听了会发笑,就像看《彩排》的感觉,像戏剧多过小说,可又像人生多过故事

  《彩排》的故事发生地之一是一个戏剧学校,充斥着各种戏剧理论和表演方法。隔壁阿比格兰其高中发生的师生恋的新闻成为了这所戏剧学校学生年度大戏素材;学生不停进行着各种表演练习,用各种方法努力靠近事件主角以达到表演的真实。

  作者埃莉诺卡顿让每一个人在书里滔滔不绝地互相倾诉描写方式,让小说显得理性结构化而且直白,好像舞台上的人物总是要把心里话用台词说出来一样,他们讲自己对于互相的看法,对于新闻的看法,自己的困惑纠结,甚至讲自己的幻想,仿佛一台大戏在读者面前上演。

  可风暴中心——师生恋的主角女学生维多利亚和萨拉丁老师对于这件事情的直接反应完全没有被正面描述过,就像龙卷风的风眼处恰恰是最平静的一样,他们是不是发生过关系?他们是如何选择对方?他们是什么时候又是如何开始这段关系?……这一切的一切像一个黑洞吸引着着所有人的注意力和好奇,然后吞噬进无尽的沉默里。没有人有勇气去探问到答案,只敢在自己的脑子里一遍遍彩排,试图还原自以为的真实。

  作者笔调非常冷静,让人看不出年轻作家将自己代入某一个角色,灌注某一段生活经验在这个角色身上的习惯性写法

  于是戏剧来自于真实,又反噬着真实,可当你以为他们说的都是事实的时候,维多利亚和萨拉丁的身影又会不经意出现字里行间提醒读者:“诶,我们可没有为这些说法买单。”

  所以彩排的是一出戏,而彩排本身又像是一道防御机制,即是戏剧学院的学生为了完成表演作业必须经过过程,也是孩子们进入成年人的世界前的准备。因为孩子似乎总是拥有重新再来的机会,于是成长就像是经过考验最终成就一场物是人非的表演,在通往大人世界的路上,孩子们尝试着和大人一样的生活,爱和性,痛苦迷茫……他们用力体会一样的情感表现一样的反应,但总有一点点错开的距离。就像故事的女主人公维多利亚的妹妹伊索尔德,她站在离真实最近的地方,但是什么也不了解

  在这本书里作者写了好几个老师,就像当年我们记忆中的老师一样,很少直接记得名字,总是用科目代称:表演老师、形体老师、声乐老师……但作者塑造在戏剧学校之外唯一面目清晰的老师便是萨克斯风老师,她有时候刻薄冷静(一般面对家长),有时候温和亲切(一般面对孩子)。在书中她提供了最切题的一次对白:“要记住,对你女儿来说,她这么多年以来所积累的所有生活知识,相对于她日后会经历的所有事情来说讲,只是一种彩排。要记住她最感兴趣的事就是所有事情都走向错误方向。……”她道破本质,可又迷失在自己的情感世界里。孩子们对她与其说像对一个教导技艺的老师,不如说像一个心理医生,伊索尔德、朱莉娅、布丽奇特纷纷来到这里擦拭琴具,表露心迹,她望着她们,像望着某一个节点的自己,给一些人以共鸣,给一些人以指引,给一些人以似是而非嫉妒

  多亏了今年的布克奖,不但改善了卡顿的住房条件,还让她这部处女作里少男少女们佶屈的心事和聱牙的台词,没有埋没在一堆堆国外小说赚人热泪情感故事千回百转悬疑情节里了。纵使我们翻开书页发现在那样复杂的结构和彷徨心路后面是自己已经那样生活过,或者那样思考过的似曾相识。去重温那样的心事,跟着主人公再进行一次自我纠缠思索可能也没有时下搭配梦幻爱恋或者升华热血的青春小说看起来那样过瘾。可毕竟人生需要一次次的彩排,好让我们下一次上场的时候,可以闪闪发亮。

  《彩排》读后感(四):得奖要趁早

  今年得布克文学奖颁给年仅28岁新西兰女作家埃莉诺·卡顿(Eleanor Catton),算是为文学界诸位年轻人出了口恶气。我一直觉奖励来得太迟,看起来更像讽刺。诺贝尔文学奖非要等到作家行将就木才把奖杯送到面前,难怪88岁的多丽丝·莱辛得知获奖后,一屁股坐在门口台阶上说我的神呀。

  不过在文学界,奖项多颁给年老作家却属合理现实小说多出自人生经历,作家若太年轻,作品往往遭人怀疑。纵观所有20岁左右成名作家,笔下写的多为青春。他们把这段可怜时间翻来覆去写个几遍,留下来的就只有作家头衔。等到他们长大,人生已被“成名作家”挤占,剩下的经验往往容易流于空洞。埃莉诺·卡顿也不例外,她因处女长篇《彩排》名声大震,继而凭借第二本长篇《发光体》获得布克奖。《彩排》的母题当然是青春和成长,作者想要挑战这个已被反复书写的题材,必须要借用母题之外的技巧

  这本小说内容是高中女生维多利亚和老师的恋情被发现后,在校园里引起的余波。故事有两条主线:一是维多利亚的妹妹伊索尔德继续在学校上课,遇到有同性恋倾向的女生朱莉亚。两人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萨克斯风,并开始似真似假的同性恋;二是热爱表演的斯坦利考入戏剧学院学习表演,获悉师生恋事件后决定以此为蓝本编排一出话剧。两条主线的交点是斯坦利和伊索尔德相恋,高潮是斯坦利在舞台剧上演前愕然发现伊索尔德是维多利亚的妹妹,而此时伊索尔德全家已坐在台下准备观看演出

  埃莉诺·卡顿陷于青春题材,不得不落俗写成长的镇痛。《彩排》并非多么独特精彩的故事。青春期不管黑暗的、明媚的、忧伤的、仰头45度角的,轮番来过已再难有新奇。埃莉诺·卡顿只能在青春中添加同性恋和师生恋做调味剂,不过效果仍然不好。

  让《彩排》显得与众不同的并非故事,而是技巧。在此书开篇,就没有写明伊索尔德是真实主角或是舞台角色,她所带领的故事线更像是一出舞台剧;而斯坦利是小说里真实存在的角色,但他由于身在戏剧学院,却一直出现在舞台上。这种舞台和现实的虚实交映让人惊奇。卡顿对现实和舞台上每幕描写都像有出话剧正在上演,对话也像对白,这反而有种奇异的戏剧美感。尤其在高潮处,原本虚假的舞台人物出现在剧场里准备观看演出,难辨真假能为小说添加魅力

  这种魅力源自技巧,埃莉诺·卡顿不仅精心编排整部小说结构和叙事线,也精心编排她对青春的理解——青春只是人生的彩排。这不仅在字面上,也在于孩子对成人世界虚实难辨地模仿。无疑埃莉诺·卡顿讲故事的技巧是好的,将多线并进的故事控制得有条不紊。不仅是技巧,《彩排》中某些描述也别具一格,如“女孩都是天生的两面派、更狡猾、更善于把真实的自己虚伪地隐藏起来。而男孩的个性相对就清晰多了。女孩能迅速清楚的区分表演和真实的自我,区分形式和实质。这种永远的双面性意味着她们既是广告,同时又是商品本身。她们总是在表演。”这些颇有特点描述和讲故事的技巧填充了整本《彩排》,但我始终觉得这些只是小说的一部分,让文学迷人另需很多东西,而埃莉诺·卡顿却没能提供。

  我觉得《彩排》不是本多了不起的小说,布克奖也不能为它增色。让卡顿获奖的小说《发光体》明显摆脱了青春主题缺陷。从《彩排》到《发光体》,卡顿不再是“年度黄金小说女孩”,而是“最年轻的布克奖得主”——无论如何,这是好消息,作家不需要等到白发苍苍即可获奖。由于迟到的奖励确实太像讽刺,所以即便奖项颁给不那么成熟也不那么优秀的作家,听起来也让人好过一点。对卡顿而言,失败的处女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摆脱同一主题。但从《发光体》来看,她不仅借此拿奖,更借此获得了新的自己。这多少让人欣慰,而莱辛即便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大声抱怨这奖项迟到了30年。

  《彩排》读后感(五):成长是关于人生的彩排

  这个叫埃莉诺•卡顿的新西兰作家实在是个新人,新到国内读者几乎不认识她,百度百科上也还没有资料可查。但是,这个1985年出生于加拿大,在坎特伯雷大学学习英语,并在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获得创意写作硕士学位,目前在美国爱荷华作家工作室进修的女孩。却因一部处女作《彩排》而一举成名。获得众多文学奖项,2009年还被英国媒体誉为“年度小说黄金女孩”。

  《彩排》确实是一部含金量非常高的小说,“黄金女孩”讲述了一群女孩的成长故事。细腻如花又叛逆如刺的少女情怀,被一场打破禁忌的师生恋触发。

  高中生维多利亚与男老师萨拉丁的情色事件曝光后,整个学校里那些正值青春期的女孩子们都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是一个秘密——一个黑暗的、让她们惊恐万分而又充满未知的秘密。蠢蠢欲动渴望,和随之而来落寞、兴奋、掩饰、爆发。成长突如其来,她们终于明白,青春就是一场关于人生的彩排。从电影电视周围的一切中学关于爱情和人生的事儿,学到了公式然后就运用它,这就是她们处理事情的方式,她们的全部生活。

  于是,教室成了她们的排练舞台,在那里她们练习如何吸引与操纵他人,她们的一举一动都成了表演。校方决定以这场师生恋为蓝本排演一出年终大戏,现实与舞台不可避免地彼此交错,直到公演的那一天……

  关于青春,关于性,从来没有这样一部小说,从不同人的角度做了如此详尽的探讨,如此发人深省。埃莉诺•卡顿的成就也就充分体现在这里。

  伊索尔德—— 维多利亚的妹妹。可想而知姐姐的事儿给她带来多少压力父母半遮半掩警告只会让她有被当成小孩糊弄的感觉:

  “让我告诉你他们为什么这么害怕吧。”伊索尔德说,“他们害怕是因为维多利亚已经拥有了他们全部的认知,他们害怕是因为在她面前自己已再无秘密可言。”

  布丽奇特—— 一个表现欲极强的自卑女孩。校长和老师们谨小慎微解释同样令她不满

  “他们把这当做一剂良药,”她说道,声音扬得更高,“就像是接种疫苗,他们试图将一丝病菌注入你的身体,于是你就能在病毒真正来临之前形成抗体,做好防御。但这次的病毒不一样,他们从未给我们打过类似的疫苗,所以他们害怕了,进而想要悄悄地将疫苗注入我们的体内,却不告诉我们真正的病症是什么,甚至不想引起我们的注意!哼,那根本不管用!”

  朱莉娅—— 大胆独立有点孤僻的女孩。直截了当的提问则让心理辅导员也招架不住:

  “是因为他们看了什么就是骚扰了吗?还是因为他们看的时候会想些什么,所以我们觉得那是骚扰?”

  《彩排》通过三个少女不同的视角,实际是在向所有家长、老师、辅导员以及整个成人世界代表的教育体制发问!对待少男少女们萌动的青春、懵懂的性欲望究竟该采取一种怎样的态度?掩盖?对持?顺其自然?教育干预?还是不伦不类的综合态度?就在成人们犹豫不决的时候,少女们却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答案。

  本书中,成人与未成年人的两种态度就像一次激烈的辩论,倒是这些犀利的少女们占尽上风。因为成人们犯了一个错误,他们似乎忘记了自己的青春期有多么聪明、多么敏感、多么迷茫,而试图用漫不经心的掩饰和模棱两可的解释来对付过去,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关于女孩,也是一大看点。以师生恋引发的性意识成长为切入点,埃莉诺•卡顿对少女心理进行了全面抓取。不美化、不淡化。埃莉诺•卡顿说:“女孩都是天生的两面派、更狡猾、更善于把真实的自己虚伪地隐藏起来。而男孩的个性相对就清晰多了。女孩能迅速清楚的区分表演和真实的自我,区分形式和实质。这种永远的双面性意味着她们既是广告,同时又是商品本身。她们总是在表演。她们可以从新塑造自己,但男孩却不行。”从这一点区别看来,关于少女的故事也应该比少年的故事精彩吧。

  《彩排》帮我们回忆起了我们的青春期,回忆起我们最初开始学习人生的那段紧张不安的时光。而关于性,关于教育,我们的成长远没有停止。从这一点看来,我们依然需要不断彩排。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彩排经典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