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道德经注释》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道德经注释》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9-25 03:09: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道德经注释》经典读后感10篇

  《道德经注释》是一本由[清]黃元吉 撰 / 蒋门马 校注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5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道德经注释》读后感(一):一章一章来写笔记

  让我先咆哮一下:这本实在是太难读了——竖版的古文!

  在微信上被种草之后就买来,完全没有想到是一清朝人的著作......找虐?!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写的,注释是黄元吉清朝写的——用一个略好懂的古文去解释另一个时代更为久远的古文。而且文中N多注释,需要翻到每章最后去看。不这样一章章写笔记,我完全看不下去好伐!

  不过看了前言,才发现这本书的编纂挺严谨的,1988年由中华书局按照清朝《道德经注释》木刻原本结合其他一些版本校注而来。而提供木刻原本的还是位来自武汉的彭伟先生,好厉害感觉,80年代手上还有保存清朝古书

  卷首,道德经总旨第一句:太上修身治世之道,原是一贯,不分两事。

  总体来说,老子这一套哲学适合自己修身,适合工作处事,也适合治国。看来道理一家的,通了道理干啥都OK的。

  第一章

  太上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鉴于我也不是很看得懂这本书,所以完全就是结合自己理解开始瞎BB了哈!

  道,也就是路的意思,什么是路?大家都走的共同的那条,叫做路。按照黄元吉的解释:公共之理,故谓之道。所以,道就是道理。

  《道德经注释》读后感(二):修炼师黄元吉

  黄元吉把老子的道德经都看作修炼口诀。比如老子说“无欲以观其妙,有欲以观其窍”,说成是,当你练打坐的时候,要排除杂念。如果有杂念,则把注意力放到你的“窍”上,即去注意你的鼻子,或七窍中随便哪窍都行,称为“观其窍”。如果没杂念,则就保持意识放空的状态,称为“观其妙”。(是的,这就是现在流行的mindfulness meditation,一种貌似连一些心理学家都开始认可冥想术,可以改善情绪,增进幸福感。)

  然后,整部道德经,就成了九阳真经,练完便有一脉真气贯穿全身,打通任督二脉,然后你就功德圆满,以后拉出来的都是金丹(不用开炉了)。

  当然,这种searching for happiness的古怪法门是我辈searching for meaning所不屑的。

  所以,我对老子本人在本书中所变现出来对自然宇宙的理解即形而上学,以及他对于人自身的修行即伦理学的观点兴趣

  1. 老子说,道可道,非恒道。认为真正的道理不可言,这是不可知论。他这么说可以原谅,毕竟他那时候科学落后

  2. 他又说,“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以“夫惟不居,是以不去”来做推理有点怪异,但是想说,假如你不居于一个状态(比如成功),你就不会失去这个状态,是劝人要谦虚不要骄傲自满的意思。

  3. 老子说,治理百姓要“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这就有点实用主义无耻了,不以促进民众幸福目标,而只是维稳,跟某党一样无耻。

  4. 所以老子推崇“以百姓为刍狗”,灭其欲念能耐,维稳定成。

  5. 所谓“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假如用来说,如果一个人专心做事,而不以名利目的,名利反而会到来,这样来劝诫人,到还有点道理。但并不完全对。很多人追求名利也照样成功了。

  6. 老子说,夫惟不争,故无尤。这是教人心平静,少些世事纷扰心灵调解法吧。

  《道德经注释》读后感(三):霎哈嘉瑜伽创始人锡玛塔吉:我认为最伟大的是老子

  中国古代曾经有过很伟大的哲人,中国人相信孔子的人文主义,但是另外很重要的便是老子,老子是降世的大宗师。老子曾经描述过扬子江(长江),我也到过扬子江去。老子所讲的道,其实就是我们讲的昆达里尼,灵性能量。老子是个诗人,他所描述的方式是很隐晦,很微妙的。许多人也许觉得老子的道很难明白,可是这个道在世界各地均受到尊崇,而且人们试图诠释道是甚么。 老子说,扬子江是个很难去的地方。扬子江的两岸非常美丽,有一次我坐在船舷欣赏两岸的风景,坐了三个钟头。我从未看过这样美丽的山峦起伏,好像是画家画上去似的,中国的绘画好像都是受了这些山水启发的。在开始时,扬子江有许多旋涡大石, 很难航行,要很小心地通过。可是过了几个小时,到达海洋的时候,便变得很平静了。同样地,老子说要达到道,在开始时是很困难的,但是到达海洋以后,便变得平静了。所以我很惊奇老子怎样把扬子江比喻作这个灵性的能量。老子是个很好的诗人,而且灵性很高。 孔子的教训很对,但人们会问:我们过道德的生活究竟是为了甚么?为甚么我们要成为讲道德和生活平衡的人?有许多圣人都说我们要有道德,要保持中正平衡,这是为了甚么呢?这个平衡为的是达到最后的升进。 除非你们得到升进,没有任何事物满足。 孔子教导世人,如何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中国的老子却很美丽的去描绘这个「道」,亦即是灵量。我曾经坐船到过扬子江,那是老子到过很多次的地方。我知道老子希望指出,这条代表灵量的河流,是一直流出大海的,但我们却不要被沿途的自然景象吸引。无可否认,扬子江的山水是非常之美,但我们要做的,是要通过这条河流。沿途会有许多急流,十分危险,我们要小心翼翼,而且要引领船只,通过重重险阻,向海边前进。到达接近海边的这个阶段,便变得十分宁静,便可以十分简单地航行。 中国这个国家有很伟大的哲人,我认为最伟大的是老子,因为人文主义是为人类的升进作准备,可是老子却讲升进本身。但由于老子讲得很隐晦,没有我讲得这样明白,因此我很高兴今天能在会议上讲这些问题。在周游了整个世界之后,我发觉,中国是灵性方面,最好的国家之一。

  《道德经注释》读后感(四):(黄元吉)道德经注释》推荐

  重拾玄珠

  ——《(黄元吉)道德经注释》推荐

  贞一子

  自老子应文始真人尹喜之请,于函谷关著述上下两篇、述道德之意五千言以来,历代解经注经者不可胜数。最早解注《道德经》者,当推韩非子《解老》、《喻老》两篇。最早对全经予以注释者应以河上公本为肇始。二千多年来,历代各家注释蔚为大观。元代正一天师张与材曾概说:“道德八十一章,注者三千余家”。现收入《道藏》的解本亦达五十余种。

  几年前与道友组织《道德经》学习小组,曾就选用何种注本作为研习方向进行了商讨。经过反复讨论,最终选定了黄元吉先生的《道德经精义》。《道德经》注本中流传最广、最具影响力的当推王弼的《老子注》。 当时未选王弼注的原因主要出于这样的考虑。 我们学习《道德经》,不是为了掌握一门学问,或是做理论研究,而是希望作为自己修身之梯航,入道之指归。 而王弼注则过于偏重义理,更像一本哲学著作,与我们的学习目标不相一致。现代学术体系基础客观化,即学习的首要前提是要分清什么是自己的主观感受,什么是客观知识普遍真理。这种分别对于学术研究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即使得普遍化的知识脱离主观的想象或臆断。然而这种学习方式的缺憾在于使得学习偏于概观性知识的掌握及向外的讨求,而缺乏亲切身心体会。夫子曾云:“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圣哲亦有教诲“勿数他人财宝,而无益于己”。这些教言都是在提醒我们不要迷失概念的歧路中,而忘记了学习的初衷——完善自身的德行。现代学校里传授的基本就是这种概念化的学问。我们学习《道德经》,目标在修身养德,而不是要掌握另外一门客观的知识,因此需要另辟蹊径

  由于学习小组成员都曾参加过以诵读儒家经典为主的公益活动,对于《大学》、《中庸》、《论语》等比较熟悉,而且都有些儒家情怀,而黄元吉先生在全书总旨中言及“太上修身治世之道,原是一贯,不分两事”之观点与我们的追求很相契。我们最初找到的版本是《道藏精华》第四集之一——《道德经精义》(萧天石主编、台湾自由出版社出版)。萧天石先生这样评述黄元吉先生注本特点:“每章首揭常道,次述丹道;首言世法,次言丹法。道学精微,文理密察。本末兼赅,体用咸宜。尤以其融儒入道,而能凿空无痕;因道弘儒,而能浑全一体"。评价准确而深入,可谓“先得我心之同然”。萧天石先生还曾写下这样的赞语:“衡情而论,确为道德经解本中之不朽名著。而无论道家儒家,皆可奉为无上圣经,视作修圣修仙之不二法门也"。 这种体会也是我们在学习中的真切感受。

  黄元吉先生的注本虽然问世已有一百多年,但是在众多注本中用语还是非常平实亲切的,其注释也比较详尽。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可以从中发现一些非过来人不能道出的真实语,现聊举一例说明。如黄元吉先生在解“五色令人目盲”时解道“如五彩之章施也,其色光华,其文灿烂,谁不见之而色喜、望之而神惊?讵知目之所注,神即眩焉。人生精力能有几何?似此留心物色、纵性怡情以为美观,未有不气阻神销、胸怀缭乱而目反为之盲也,故曰‘五色令人目盲’,诚至论也”。其余精辟之处比比皆是,相信读者在研读时会自有感触

  在学习小组成立之初,我还在豆瓣申请了一个《黄元吉道德经精义》的小组,准备在上面写一些心得与人分享,或者与其他网友进行一些讨论。虽然后来在上面也发过几个帖子来写自己的心得,但很快就停止了。原因有二。其一、在发过帖子后再来看自己写的“心得”,常常觉得既非老子本意,甚至也不是自己真正想表达的意思。 所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道”似乎不是用来说的,而是需要自己去体悟,过多的言说似乎又会变成体悟真道的障蔽。 其二、后来越来越觉得,在网上写心得、写博客这桩事情本身好像就“不合道”。学道之人贵在沉潜专精,自证自悟,原不求人知。若稍有所得,就高谈阔论,宣之于世,实是去道甚远,正所谓“言愈繁而道愈晦”。

  由于内地没有公开发行萧天石先生主编的《道藏精华》,我最初找到的版本是翻印版本,有些字甚至看不清楚。后来又从北京白云服务部请到了道观内部流通的线装繁体竖排版,简直视若珍宝。后来的学习诵读主要以此版本为主。 稍有遗憾的是,后来发现这一线装版本中还是有好些错漏之处。 最近听说中华书局出了蒋门马先生校注的《道德经注释》(即《黄元吉道德经精义》),急从网上订购了一本,一览之下,不觉大喜过望。因为蒋先生不仅在文字方面做了精细的校对,还征引前四史及儒道典籍对黄元吉先生注释的一些重要字句做了说明,让读者明了来源,实在是对黄元吉先生注释的一个很好补充

  《道德经注释》(即《黄元吉道德经精义》)这样一本不朽之作,若从一八八六年初版时算起,整整经过一百二十余年,才在市面出现这样一个上佳的版本,才能普通的读者接触到,实在是一件难得的事情。一本书经历一百多年的岁月,不仅没有被湮没,而且日渐绽放照耀千古光芒,不由得让人感慨久之。特为大家荐之。

  说明:此文发表于2013年某一期的《中国道教》 刊发文章跟这里发表的有一定不同(主要是第一段), 这里将原文贴出,因为我个人更喜欢这个版本。另外感谢天马龙雀对此文的修改

  《道德经注释》读后感(五):英文版老子《道德经》曾风靡欧洲

  17世纪传入,许多哲学家借此获得灵感和观点

  ●一战后,欧洲人从中寻找拯救文化没落的良方

  作为道家思想的开创者,老子凭借《道德经》为国人所熟知,其在《道德经》中所阐发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毫不夸张地说,老子所创立的道家思想与孔子的儒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让人称奇的是,自16世纪《道德经》传入西方后,老子及其思想也引起了西方人关注认同

  《道德经》英文版

  海外初识《道德经》

  早在16世纪,老子的《道德经》就被译成西方文字,17世纪以后,借助西方的商船往返,顺着西方传教士的足迹,《道德经》逐步由中国传入欧洲,西方人把《道德经》翻译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文字,老子思想逐渐传遍欧洲大陆有趣的是,西方人最初把“道德经”3个字分别翻译为“道路”(the way)、“德性”(virtue)和“经典”(classic)3个词。

  老子的《道德经》传入德国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其影响力甚为深远。从1870年第一个德译本后,《道德经》的德文译本多达82种,研究老子思想的专著也高达700多种。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最初正是根据伏羲黄老的阴阳学说提出了二进制思想。当他第一次看到中国《河图洛书》拉丁文译本以后,惊呼“这是一个宇宙最高的奥秘”,连连称赞中国人太伟大了,当即给太极阴阳八卦起了一个西洋名字“辩证法”。由此可见以老子为代表的伏羲黄老学说,才是真正的辩证法之父。

  莱布尼兹对辩证法的论述深刻地影响着伊曼努尔·康德,使康德成为著名的哲学家,成为辩证法的奠基人和阐发者。而黑格尔师承康德,把老子学说看成是真正的哲学,将老子所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其哲学逻辑合理,充满生气,理论新奇,论述动人。黑格尔研究每一个命题,都完全按照太极图的正(阳)反(阴)合(中)的三维形式,创立了三段式解读法。哲学家海德格尔更把老子的“道”视为人们思维得以推进的渊源。

  老子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也给予西方学者以启迪,唯意志主义哲学和悲观主义的大师叔本华其精神源头中就有着老子的影子。德国哲人尼采在读完《道德经》之后,大加称赞,说老子思想“像一个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而托尔斯泰当年也曾说,自己良好精神状态的保持应当归功于阅读《道德经》。

  但是由于当时欧洲的文化并不普及,加上印刷、出版技术的现实限制,使得老子思想基本局限于欧洲的学者和文人圈子里,广大民众对于老子及其思想仍然不甚了然。真正让整个欧洲民众认识老子、了解其思想的契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引发的欧洲文化危机。

  一战后西方文化大危机

  1914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到1918年大战结束,长达四年的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前所未有的。据统计,整个战争期间,各国投入战场兵力达7500万人,其中死伤者达3000多万;因战争引起的饥饿和灾害导致1000多万人死亡;战争带来的经济损失总计高达2700亿美元。对于世界大战的主战场欧洲来说,昔日繁华的城市沦为废墟,大批工厂、铁路、桥梁和房屋被毁坏。欧洲民众更是目睹亲友死于战场,感受生活一落千丈的痛苦。

  一战造成了一个满目疮痍、颓败不堪、精神备受创伤、充满动乱和绝望情绪的悲观世界。“世界到底怎么了?”“西方文化到底怎么了?”西方人开始痛苦反思。

  早在一战爆发前,一位名叫斯宾格勒的德国中学教师便已对西方文化进行总体反思,在战后出版的名为《西方的没落》一书中,斯宾格勒高呼“西方文化已然走向没落”!在他眼中,文化是一个生命有机体,有着生长、成熟、衰败的过程,最终无论何种文化都逃脱不了死亡的归宿,西方文化也不例外。

  “西方的没落”恰是当时西方文化虚无的极佳写照。人们不禁深思,难道近二、三百年来光辉灿烂不可一世的西方文化,竟也不能免于灭亡的命运,终将毁于一旦?经历一战的惨痛,欧洲人在痛定思痛之余,开始将目光投向东方,寻求救世的良方。

  从东方寻找救世良方

  1919年,法国著名文学家罗曼·罗兰写信给印度诗人泰戈尔,信中他心情沉重地指出,欧洲文化的弊病已经十分深重,如果不汲取东方文化的精髓,不将东西文化融于一炉,就不足以言自存。也是在这一年,梁启超到达西欧参观,当梁启超向西方友人说起孔子、老子等中国传统思想时,那些友人听后都跳了起来,埋怨他“家里有这些宝贝却藏起来不分给他们,真有些对不起人”。

  一战后,在欧洲人中兴起了一股东方文化热、中国文化热。在这股热潮中,西方人发现,对于西方文化来说,最好的拯救良方莫过于老子和他的《道德经》。他们发现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道法自然”的处事原则、“无为而治”的行为方式,对弥补西方文明中的精神失落和强权意志,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由此老子思想在西方真正热了起来。

  当时很多西方学者到中国来寻找失落情感的归宿和医治西方文化弊端的药方,像英国哲学家罗素就在1919年来到中国,他认为中国人提倡的礼让、和气、智能、乐观的人生之道远非西方文化所能及,因此西方文化要学习中国的道德哲学。而西欧的民众尤其是青年,纷纷组织团体来研究老子思想,像德国当时著名的组织“自由德意志青年”和“游鸟”就以老子为精神领袖,其行事一切以老子哲学为依归,追求道家的境界。一些社团在章程中写道,德国的青年深受组织的束缚,拘束自己的创造精神,因此现在要以老子为导师,追求自己的精神之权利和无条件的自由。1919年,德国诗人科拉邦德写了一篇《听着,德国人》,在这篇文章中他号召德国人应当按照“神圣的道家精神”来生活,要争做“欧洲的中国人”。

  老子的思想由此在西欧影响广泛,当时有位名叫魏时珍的中国学生到欧洲留学,发现大学的教授十分热衷于与他探讨中国文化。一位姓陈的中国学生在欧洲旅行时,发现在一所乡村中学里,老师向学生讲授“无为而治”的道理,并盛赞老子学说比孔子学说深奥。当时老子成为欧洲人心中最知名的中国人之一,不少家庭都收藏有一本老子的《道德经》。

  对于老子的崇拜,在战败国德国体现的尤为明显,战争的失败使德国民众对西方文化弊病有着更深的切肤之痛。而老子的思想就像一剂清醒剂,直接指出了西方文化的弊病,因此深受德国青年的崇拜。

  几百年来,《道德经》的西文译本总数近500种,涉及17种欧洲文字,在译成外国文字的世界文化名著发行量上,《圣经》排第一,《道德经》高居第二,由此可见老子及其思想在西方受欢迎的程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