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天才少女》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天才少女》观后感10篇

2017-11-07 21:5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天才少女》观后感10篇

  《天才少女》是一部由马克·韦布执导,克里斯·埃文斯 / 麦肯娜·格瑞丝 / 琳赛·邓肯主演的一部剧情 / 家庭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才少女》观后感(一):美国队长搭戏6岁萝莉,家长应该怎样正视孩子特长的培养?

文/张小思儿,公众号SIXSHOU,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美国队长“克里斯·埃文斯终于扔掉了不朽盾牌,做回了普通人Frank。原本是波士顿大学助理教授的他在姐姐自杀后领养了她的女儿Mary,也变成了一个修船工。Mary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天赋,入学后更是如此。Mary的外婆得知了这些后闯进了二人的生活坚持要用自己的方式培养Mary,母子就此开始了一场关于抚养权的争夺。

  《天才少女》观后感(二):不合逻辑

老套主题!编剧抓住普通人羡慕嫉妒恨天才的心理,把天才没有正常人的生活写得悲伤不堪,其实大多数天才的生活是很幸福很快乐的!因为他们有自己感兴趣且擅长的事情!所以很容易在人生事业上找到满足感!更容易听到赞美!感到快乐!电影所展现的有点不合逻辑!个例!况且真有这样的天才家族吗?我所了解到的天才大多数是拥有精彩人生充实生活的!因为他们的选择更多!除了个别哲学家!而且现实是这样的天才都是生活在外婆那样的家庭,都是会选择外婆的,因为天赋爱好选择!真跟正常人反而不合群!这就是为什么剧情有点反逻辑!该片的剧情逻辑从天边绕了半天也没绕回来!另外小女孩演技不错,可爱~

  《天才少女》观后感(三):一点感想

美丽的小鸟终究会飞走的,父母不可能永远地把孩子栓在自己的身边,Evelyn过度的保护欲是让玛丽母亲自杀的原因,以至于她请求自己的弟弟Frank在Evelyn死后才把自己研究成果出版。Evelyn因为婚姻的关系失去了时间和精力钻研数学,所以她想让自己的子女甚至孙女也从事这份她未尽的事业,但是一个人的命运又哪是另外一个人能决定的了的呢?最后就落得女儿生前社交困难social awkward,不能很理性地做决定,留下刚生不久的女儿就撒手人寰。儿子Frank没有跟着母亲的思路辞去自己在大学的工作自己在港口打工,并不富裕但是活着舒坦。每一个人都有主宰自己命运的权利,哪怕这一条路多辛苦,多累那都是自己的选择。

  《天才少女》观后感(四):天才少女

经典台词中英文对照:

Even if Germany bails out the euro...there could still be a worldwidedepression. 即使德国脱欧,还是有可能发生全球经济衰退

Youknow, there's something you could be overlooking. 有些事是可以不在乎的

I listen to the wind To the wind of mysoul我聆听风的声音 越过我灵魂的风声

where I'll end up Well, I think我将会在哪里停下我的脚步 我想

only God really knows只有上帝才知道吧

I've sat upon the setting sun我曾坐在烈日下

but never, never, never, never但是我从未... 从未

I never wanted water once 渴望过水源

If we separate our leaders, 如果把未来的领导人和普通人分开 if we segregate them from people likeyou and me,让他们脱离我们这样的群众 you get congressmen.他们就会成为政客

Never get on the bad side of small-mindedpeople who have a little authority.千万别得罪 有点实权的小人

There'san apple and tree analogy lurking. 俗话说有其母必有其子

Ittakes focus and hard work, but if you succeed, yourname will live forever.... 这需要专注和刻苦 但如果你成功了,你将流芳百世

Mary, you knew the problem wasincorrect. 玛丽既然你知道题是错的

Why didn't you say anything? 怎么不早说呢

Frank says I'm not supposed to correctolder people. 弗兰克说我不要去指出长辈的错误

nobody likes a smart-ass. 没人喜欢自作聪明的人

Diane was not like regular people.黛安跟普通人不一样

She was extraordinary.她是特殊的人

and extraordinary people come with singular issues and needs. 而特殊的人 会有一些特别的障碍和需求

The greatest discoveries 为人类带来进步的

which have improved life on thisplanet... 那些最伟大的发现

have come from minds rarer thanradium. 都是出自极为罕见的人才

Without them, we'd still be crawlingin mud. 没有他们的话 人类依然会茹毛饮血

  《天才少女》观后感(五):A choosen talent Or a talent choice

GIfted.
片名叫 Gifted。但是看过全篇才知道,同样是有天赋,但是真正成为gifted with bless 确是不一样的意义相信大家看过很多讲述天才的电影《心灵捕手》、《美丽心灵》、《模仿游戏》、《万物理论》、《社交网络》……每一个天才数学家,天才物理学家,智商超过140或200的人们的想法和兴趣我们一般人无法理解,但是他们成长的过程无一例外都经过自己无数次选择和考验,最终成为了一生的追求。但是对于一个天才儿童a choosen talent,他们还不具备成熟的选择能力的时刻,他们更需要的是一个talent choice.
人的社会属性是不可磨灭的,天才儿童最终也是儿童,也是幼小的人类,她需要读取社会也被社会读取,建立健全的人格,和人格崩溃的防御机制,而不是生而为器,不是super computer,不是born and trained to be a machine. 片中女孩妈妈印证了这一可悲的结局。从小被剥夺正常孩子的成长,甚至正常的男女交往,生命里只有一个数学谜题作为目的地,到达目的地之后,就是一片白茫茫无所向,最终选择自杀来结束迷茫的未来。
舅舅Frank就是小Mary的guarding angel ,让她自由选择想成为的人,获得生命力与汲取生命能量的方法,同时也并未扼杀她的天赋,并非完美,可哪有完人,最重要的是 Love says.

  《天才少女》观后感(六):当天才少女遇到中年危机

这部片子不错,让我联想到了近来看过的一些电影讨论的相同的一些问题。

比如娓娓道来的叙事性和节奏,一个“废柴”叔叔(舅舅)和早熟侄子(外甥)血浓于水的羁绊和互动,让我想起《海边的曼彻斯特》;

比如对天才少女未来的拉扯拔河以及外婆的偏执,我想到《爆裂鼓手》中关于人生是否应该满足于“good”(还不错)还是应该偏执的追求"great"(成功与卓越);

舅舅和外婆因为理念不合,打官司争取Mary的抚养权的桥段,能联想到的片子就太多了,近期看的《O.J.辛普森》(官司输赢和律师好坏有直接关系而可能不止是公正)、《斯隆女士》(为了证明对方在某件事上有问题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抹黑对方,尤其当对方是弱势的时候)、《无礼之人》(小人物的命运可能会被一个势利的法官就此改写)等等。

关于舅舅波士顿大学助理教授不当,去了佛罗里达小镇子里做freelancer修船工,以及片子里未露面而通过外婆口中得知的继祖父,丢下富贵生活去加拿大买了农场返朴归真,关于“中年危机”的刻画,能想到的片子也相当多了,《Begin Again》里因理念不合并且不接受当今流行音乐走向而导致公司衰落、并最终被排挤出自己公司的Dan,《海边的曼彻斯特》中因为家庭惨剧而再也无法从生活中振作过来的Lee。

整个片子将这些戏剧矛盾以及诉求(我认为导演编剧将这些问题点出来应该是想发起人们在这些问题上的死考)糅杂在一起,却没有显得混乱,虽然在一些点上交代的还是不够:比如说Mark和Evenlyn的家庭关系(如果能交代多一些可能会更好理解这对母子这种奇怪的亦近亦远的关系);Mark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和生活180度的转变是因为自己的心态变化还是因为Mary等等;然而片中也试图通过庭审的对话来试图还原出他们的家庭关系,至少主线剧情还是比较明晰。

下面来浅谈几个看完后印象比较深的几个问题。

1)天才,究竟是应该接受特殊教育还是接受一般教育?

Evenlyn作为Mary的外婆,非常执着的希望自己的女儿乃至孙女,都能发挥自己的天分,跳脱凡人的人生而不被生活的琐碎及儿女情长所牵绊,最终成为卓越的人名垂青史,原因大概是因为她年轻时候直至年老都一直后悔因为家庭和儿女而放弃了学术研究。她在最后一次庭审的发言非常神经质的控诉那些不懂得给天才最好的教育而未将他们的天分发挥到极致的“凡人思想”。

是的,她的目光所及,也许并不是她们的人生是否健康快乐,而是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的对成功的偏执,这种偏执并不能因为女儿抑郁自杀而撼动,她反而会认为这是一种懦弱的举动。但是如果你站在偏执狂的角度来思考,或许她会觉得这才是她人生的全部意义,甚至应该是所有人活着的全部意义,凡人应该心甘情愿的成为“工蚁”而为那些生来带着天分和使命的“天才”而服务,从而为人类文明带来贡献和发展。可怕的是,我竟然在某种程度上认为她说得没错,因为大部分的我们太庸俗,太平凡了。那些卓越的文化艺术、科学成就,很多都是由偏执狂发现、创作、成就的,而我们很多人,终其一生,可能都无法见到这样的人,更谈不上去理解他们。

你可能会说这部电影是虚构的,但是你看偏执狂顾城,把自己的妻子当作保姆,要求她给自己创造完美的艺术家脱俗的生活环境,认为孩子是自己艺术人生和灵感的终结,逼的妻子一胎流产而后妻子悄悄怀孕并坚持生下孩子后,竟逼着她将亲生骨肉送给新西兰当地土著人收养。艺术家和完美主义者最大的苦恼,也许就是这个世界的不完美,以及“众人皆睡我独醒”吧。

天才究竟应该被最大化开发还是应该融入这个社会呢?Mark也百思不得其解,他也怕断送了她的天赋,但他更怕她断送一个“正常”的人生。

2)美国的司法体系,到底是不是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体系?

绝对不是。

也许当你看了很多虚构的电影,你会将信将疑;但是当你看了《O.J.辛普森》这个震惊美国甚至全世界的案子,你就会对美国的司法体系有很大的质疑。

你会觉得,在美国打个官司,并不是你将公正交给法庭法官就行,你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

- 首先是钱,律师费。官司的输赢几乎可以跟律师的好坏有关系,而好的律师,一个小时的收费可能比你的月薪还高。“得了吧,你只能请到一个黑人律师。”邻居Roberta这么调侃到,好一个一石二鸟,顺便讽刺了一下种族主义(从黑人口中说出来就不犯错啦)。

- 策略。小案件可能无所谓,大的案件,尤其是涉及其他社会背景的案件,连选择那个地区的法庭都有关系,因为很明显,穷人和富人的观念可能很不同,黑人和白人的立场很可能相反。

- 法官。法官的保守与开明,偏左和偏右都有可能影响到庭审结果。电影中,Mark的黑人好哥们律师很无奈的说,“(法官)是个保守派,只认钱”,言下之意就是对于这种未成年人监护权的案件,他会保守的把物质条件放在第一位以保障孩子的生长环境。

数年前我会在我的想象中认为美国司法制度近乎完美,看了越来越多的电影和书,看到诸多的电影都要有这么一段庭审的桥段,甚至是讽刺一番,我才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儿,甚至有很大的问题。(当然,我在这里并没有要讨论某国的司法制度是否完善,我说美国司法制度不好并没有为某国洗白,先声明一下。)

3)中年危机

中年危机在该片里几乎只是一句戏谑,Evenlyn觉得自己老公远赴加拿大,好好的中产告知的生活不要,跑到加村盘了一片农场做起了农场主,兀自认为那是返朴归真。Evenly很不屑,似乎除了对婚姻生活毁了她的前途之外,对男方的不求卓越和凡人属性增加了更多的不齿。

“大概是中年危机了吧。”“七十岁也可能是中年危机啊,可能延迟了吧。”

到了一定年龄,你看到了人生的局限,看到了一些人生的喜悲,你的脑内会有两股力量,一个是“追求卓越的上进”,讲俗一点就是做大事,成大业,赚大钱,而另一个则是“人生这么阴晴不定,不如让现在轻松一点开心一点”的享乐主义。这个时候你审视你的人生,可能会觉得,人生已经一半了,然而我所谓的这些名头、学历、经历、经验,却可能并不是我真正想要的,对我的人生而言,除了能赚到一点钱,其实并没什么太大意义嘛;这个时候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变动,比如说对职业发展、对婚姻等等的改变。这是我理解的“中年危机”(毕竟我才刚要上三字头嘛)。

而Mark弃了名校助理教授的职位跑到佛罗里达做起了修船工,应该也是出自“中年危机”吧,虽然片中没有更多的细节说明(也可能我错过了)。那么从我自己的体会、以及剧情中交代的她的家庭关系来说,很可能是因为他从小一直受到母亲的冷落(没有Diana的天分,不够天才),所以也很努力的成为高知,但因为自己的母亲和妹妹的关系在家庭中一直没有获得成就感,而更因为Diana的自杀,突然醒悟到,获得一个卓越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这样也能更好的解释为什么一开始他执意让Mary去上普通小学(尽管Mary已经可以上大学了),去过平凡人的人生,结交朋友,开开心心,不要承担过多的压力。

“不想让她重蹈她妈妈的覆辙”。或许也是不想让她重蹈他的覆辙,一直活在家人、甚至是所有人的期望和注视之下,从而让“失败”这个词,有了压倒、毁灭一个人的能力。

我觉得好电影不应该贪心,除了那些追求视觉和技术的爆米花电影外,能安静的说好一个故事,能点明一两个问题,能让人做一些思考,就够了。

  《天才少女》观后感(七):最可贵的应当是活出自己

这是一个舅舅与外祖母争夺小女孩玛丽的抚养权的故事,对于舅舅弗兰克来说,他内心遵循着故去的姐姐戴安的遗愿,争夺的还有六年半以来,玛丽和他的日常产生的爱。对于外祖母伊芙琳来说,这是一个天才少女,可以帮她实现毕生的愿望。当然故事的结局,一开始便注定。

小女孩外祖母和舅舅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存在,各自代表了各自的世界;

我比较从内心来说赞同舅舅抚养小女孩的方式,尊重小女孩的天赋,给其适当的引导(六岁时便给玛丽看过 查尔斯.齐默写的绝版书《高等代数的演变》),但是不会过分干涉与限制其发展,更加注重的是小女孩拥有童年、朋友;外祖母是十足的英国人,性格专横强势,其子女的人生轨迹完全在其的规划之下,容不得半点“错误”,如果有,那么全是“小问题”。

但是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小女孩天真的表面下,情感也是如此的早熟。非常容易烦躁、暴怒;吼向舅舅、吼向老师、校长,暴怒之下表达的方式是:用书本砸向同车欺负小朋友的同学,用拳头和巴掌对待“抛弃”她的舅舅。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小女孩在成长的过程中性格的问题。

因为自己童年的经历,我对玛丽性格的反应较为敏感。舅舅的状态也确实让人疑惑,刚开始的坚持太过接近固执的边缘,不愿改变,一但有人提到玛丽的教育问题便撒腿走人,这可能也是小玛丽学习的“榜样”。

外祖母的出现,对所有人来说是一种救赎。让小玛丽认识到自己应当如何去面对接下来的人生,也让弗兰克寻找到目标,结束自领养玛丽之后的迷茫状态,确定的,坚定不移地接受玛丽即将过上什么样的生活。而不是,活在母亲伊芙琳和姐姐戴安的往事阴影下,痛苦且不能自拔。

外祖母并非不懂得什么是爱,她的爱是复杂的,像数学的方程式一般。不过终有一天会被解答出来,就如千禧年问题之一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由电影内在悲剧女主角戴安在决定结束生命之前解答出来,但是就算是解答出来之后,也给弟弟留下遗愿,必须等到母亲去世之后才能发表出来,这对母亲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悲哀,但是对于戴安来说,是一种可怜的,在生命的最后对自己的一生(被母亲全盘安排的一生)最有力的反抗!这才是母亲看到方程式解答完成的手稿时,声泪俱下的原因,母亲并不是不爱女儿,而是她表达出来时另一种方式,一种文明外衣下的野蛮方式。可能,她在她的毕生梦想实现时,深刻地意识到,她做错了。但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她做得是对的。 这也是属于她的救赎。

最后,弗兰克在寄养家庭中救出被外祖母“挟持”教育的玛丽,外祖母得到了已经解出来的方程式手稿。小玛丽被弗兰克送进佛罗里达的大学和比自己大太多的同学一起学习数学,下课之后,也可以回归到小朋友的生活圈子。

最后的结局是好的,小玛丽少了电影刚开始时的戾气,影子不再那么沉重,表情不再那么不满,对待小朋友那么有爱心,就像独眼猫弗兰德对矶鹬一样有爱心了。对,她确实做到了。舅舅弗兰克则永远在玛丽背后,用温柔且坚定有力的目光注视着,仿佛,这一注视,就是一生。对,他也做到了。

作为观众,我感激有这么一出抚养权之争,如果没有这一出抚养权之争,恐怕,所有人都会在过去的阴影中沉沦。

  《天才少女》观后感(八):这次的萝莉与帅哥我给满分!

电影内容和预告里讲的一样,围绕着一个七岁女孩Mary的抚养权展开,争夺抚养权的是她的祖母Evelyn和她的舅舅Frank。
而Mary则是一个早早地显示出她异乎常人的数学天赋的天才,即她祖母口中的“千万分之一”。舅舅Frank只想让孩子过普通人生活,而Mary的祖母却想把她送到培育天才的学校,于是一场抚养权之争开始了。
既然电影的内容简单,节奏这么慢,从开头就能看到结局,那么我们可以看什么呢?我认为,看电影莫过是过程中那种陷进去的感同身受和电影背后的启迪与影响。这两点,《天才少女》都做到了。
感同身受怎么来,离不开电影的剧情编排,节奏的控制,演技的处理。
从预告可以看出,电影是简单温馨的,而且节奏比较有节奏。前面讲小Mary如何被人发现天赋的时候比较慢,到后来开始争抚养权的时候节奏就很快。在法庭上的快速对峙时,自己真的会气愤得想破口大骂。这就是感同身受。
说到演技,不得不说每一个人在这电影里的表现都非常好。特别是小萝莉Mary,演技真的惊人的成熟。成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演出了一个小女孩该有的感觉,那种稚气与活泼,可爱天真淋漓尽致,同时在好几场大的离别戏里哭的梨花带雨,非常心疼,真的很厉害。
还有小萝莉和美队的在电影里的合作真的特别赞,很多小细节处理非常好。
比如平时的打打闹闹
当当人肉座椅呀
骑骑脖子呀
全片最美的镜头莫过于小萝莉Mary和美队在落日下嬉闹的场景,真的特别美好,是我今年看过最美镜头之一。
电影背后的启迪与影响这一方面,电影升华了关于天才的需要这一方面。
Mary早慧,聪明得足以看出Evelyn之所以要抚养她,不过是因为她表现出与自己母亲一样巨大的学术潜力,她的母亲没能证明出来的千禧年难题,也许可以被她所证明。换句话说,Mary在Evelyn的眼中不是一个孩子,不是她的外孙女儿,而是一个可以借以实现自己学术成就的工具。
对于Frank而言,在过去的六年半里,他竭尽所能地做一个父亲、母亲和舅舅。刨去遗传不说,他把Mary培养成了一个可爱的、贴心的、正直的、独立的小女孩。
究竟是想要一个天赋异禀的怪咖,还是一个身心健全的小女孩,两边的利益不同,所以结果也不同。
最后给你们看看小萝莉(Mckenna Grace)扇子般的睫毛,在电影里根本离不开眼呀!
关注[锡熙电影]一起分享好电影

  《天才少女》观后感(九):鱼和熊掌,能否兼得?

当你的孩子具备常人没有的天赋,你该如何培养他(她)?可能很多人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不用考虑,很多人都不是天才而已。 但就有人会遇到这个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教育孩子的方法问题。 片中的天才少女,有个天才妈妈,当然她妈妈的妈妈也一样很天才,都是数学界的精英,但外婆对妈妈的期望太高,要求太严,让妈妈最终在一个只有数学的世界里,孤独的离开,留下了天才的女儿,与舅舅相依为命。 帅哥配萝莉的搭配,总是那么的吸引眼球,看看贝克汉姆就知道,到哪里都是风景。恰恰这道风景还是美队来衬托,简直就是要人跪舔的节奏。 话说回来,围绕天才少女的教育问题,外婆和舅舅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外婆希望孙女得到最好的教育,重新开始她妈妈的历程,完成数学难题的解答;舅舅希望她有个美好的童年,与普通孩子一样,再也不要重蹈妈妈的覆辙。 但天才少女和普通孩子没法一样,一年级就已经完成了数学领域艰深知识的学习,把老师都吓坏了,千方百计的给她创造转校的机会。女孩也确实需要那样一个环境来发挥她的天赋,但又需要与其他孩子一样,有朋友、有玩耍、有童年。 这就是教育的悖论,总想着能做的更完美,却又恰恰很难完美,往往人们说的完美,又是某种“极端”,违背教育的初衷。 就像本片的结尾,给了一个中性的结局,并不想深入探讨教育的实质,也不想得出一个好坏说法,就是想让萝莉和大叔,至始至终都能在一起,这就是电影的逻辑。 反思自己,如果我的多多长大了,也会面临着用功读书和快乐生活的冲突,我能够平衡好她的愿望和我们的愿望吗?或者我能给她树立一个榜样,自己首先平衡好工作和生活?又或者让她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自己独特的人生之路? 这一切,都需要我在接下来的岁月中,不断打磨,不断相处,给她最多的爱和温暖,引导她健康快乐的成长。

  《天才少女》观后感(十):如何拍一部主流商业片

1. 让chris evans演一个波士顿大学的哲学系年轻助理教授。观众买不买账不要紧,观众要看的是男主角的翘臀。

2. 冷漠自私的外祖母是英国女人,善良有爱的女邻居是黑人大妈。

外祖母住在波士顿,大妈住在佛洲。

但是男主角的love interest是白人女青年,片中只有一句台词的女教师的同事是黑人。

黑人角色演邻家大妈可以演女朋友不行。

但法庭上代表外祖母的是白人律师,价码低但是代表男主角方的是黑人律师。

3.外祖母给孙女请的家教是亚裔。

4.男主角全片穿着像从gv片场顺手拿来的服装,但人设是异性恋。

如果设定是同性恋,这就是一部独立制作电影了。

5. Chris Evans演技还是那么烂,重要的话无需说三遍。

6. 我爱你不是给你适当的教育稳定的生活而是带你去海边修破船。

liberal的乌托邦永远是越穷的日子越有爱,偏偏自由派大多书读得多有文化。

7.有爱的人设必须爱猫。

8.最终英国女演员演技完爆美国动漫英雄,证明了,有时候脸谱化其实是真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