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生存回圈》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生存回圈》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2017-11-15 21:00: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生存回圈》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生存回圈》是一部由亚伦·汗 / 马里奥·米西恩执导,朱莉·本茨 / 梅西·麦克利 / 卡特·詹金斯主演的一部剧情 / 科幻 / 惊悚 / 恐怖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存回圈》影评(一):这个电影只是想证明目前这个世界美好的。

其实我觉的很无聊。。。。感觉回到了教室里面听一些无谓的争论。
一开始电影死了几个人,好让“我们”观众理解这个房间里面的规则。
-外星人
-走出圈圈
-投票
巴拉巴拉一大堆,就为了铺成最后那一幕好让我们惊奇那个心机男是多么的厉害。 但是我真的没有惊讶到。。。因为真心好好猜。所以不好看。
但是最后那一幕就是我说为何我们这个世界的观念是好的,因为生存下来的的多数都是孕妇和小孩,当然一小部分心机人。
但这也证明了我们还是大部分人赞同孕妇和小孩应该优先生存的。
小孩和婴儿就是白纸,他们可以接受新观念,而心机男可以帮助人类更好??
不理了,反正我看的想睡。
想模仿心慌方但是没有成功的例子。
没有看过心慌方的,请快去看,小资本电影的经典

  《生存回圈》影评(二):如果你是游戏者,又该怎么活下去?

暂且先不论道德问题,如何活下去才是每一个游戏者最迫切的难题,那么我们通过观察整场游戏,可以获得一些启示
1保持沉默,收集信息。男主自始自终都没有出现情绪失控,开场时台保持沉默通过观察几个鲁莽者的死了解到基本的游戏规则,避免因为违反规则而死
2适当现身,展示价值。男主在游戏不久讲述自己的遭遇(很有可能是杜撰的,因为信息棱模两可)暗示自己是有价值的人(记得遭遇,可能对大家有帮助),避免被胡乱选到(大家潜意识里会避开他)
3不出风头,祸水东引。吸引注意力的人,风险最大。几个看似主导局面的人最终都死于话多,男主前期发言不多,但都能够说出是其本质,将众怒集中于一人。
4靠近弱者,占据道德制高点。人们心中的一些价值观朴实的,比如保护妇幼。男主解保护孕妇和小女孩赢得弱者的信任和大部分人的好感,从而除掉保命派的人
5引爆情绪,把握时机。最后时刻,孕妇和小女孩情绪很不稳定,男主借机又到小女孩自杀,并且看准机会选杀孕妇

  《生存回圈》影评(三):道德选择题

一般密室逃脱类的电影,都是多个相识或是不相识的人由某件事联系起来被某个躲在暗处的人囚禁,期间受该人胁迫需要完成一些任务否则就会死或是逃不出去什么的。一般都是由于这些人犯了什么错导致有人死亡,囚禁他们就是用私刑审判他们。 我非常喜欢看这种密室逃脱的电影,因为除了智力的体现,多人长时间囚禁在密室必然会体现人性的冲突,怎么描绘人性冲突是非常有意思的。 这片子和其他密室囚禁的电影不太一样。50个被囚禁者必须选择谁死谁活,每一次「意见领袖」跳出来阐述观点都是一道道德选择题。在生死关头,是让老人去死,让病患去死?让没结婚孩子的人去死?让无神论者去死?让异教徒去死?让非法移民去死?让罪犯去死?让同性恋者去死?让残疾人去死?让道德有瑕疵的人去死?这些问题随着故事的发展,观影人应该也会问自己,我会怎么选。

从道德出发,应该让孩子和怀孕的妇女活下来,但这是生与死呐,人们不禁开始衡量自己的一生,开始比较,只是因为他们是孩子和孕妇就比「我」辛勤的前半生更有意义,更值得活下来吗?不,「我」不同意,「我」活得更有价值,「我」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们,「我」要是活着出去会更有价值的! 所以他们会问「孩子,你考试都拿A吗?姑娘,孩子他爸是做什么的?」

啊,我希望,众生平等。

  《生存回圈》影评(四):1亿4千万的世界

1亿4千万人的世界,女人可能会多一些,例如:小女孩和孕妇,混球也不少,比如最后那个男人(不叫他男主了,镜头其实也不多)。但都是选择的结果。
片子看的也不是太仔细,只能帮助更加不懂的人了,大概是地球遭受威胁或污染,只能选择杀死“无用”的人,这个选择过程由大家完成,非常直接的选择方式,就是投票选择谁会死,剩下谁。就有了电影最后,男人醒来,看到头顶上的漂浮大圆盘,也就是他们进行圆环选择的地方,幸存者男人被圆盘传送到地上,男人回归人群,那些人可能也同男人一样是圆盘选择的幸存者。
疑问:在他们进行选择的时候为什么不去踩死去人之后空出来的圆环,在确定自己被选中之后,可以移动自己,踩他人的红色圆圈,不知是否可行,如果可行,他们甚至可以踩着圆环把别人踢倒。
还有一点,孕妇是否代表两票,也就是说他代表两个人的投票,实际上是51个人。
最后我想说,谁都有活下来的权利,当然这是在并不是世界末日的前提下,每个人都应该平等,老人孩子,女人男人,但是如果是世界末日,为了人类未来,我想是可以让给孩子和孕妇的,延续王道啊。
看的也不仔细,快进了一些,还有什么没注意到的,请留言

  《生存回圈》影评(五):来美定居必看攻略,美国之险象环生

自动省略头几轮不明真相的路人甲乙丙丁。。。
其次大致我可以想到回忆到的是:
年龄。 社会文明倡导尊老,但不免会出现人性自私的一面。在如此高速运转的社会中,老人开始变得格格不入。超市排队结账,登机安检,等待ATM机,当我们可以选在排在年轻人还是老人的身后,我心想大部分人心中已有了答案。直到一个53岁的经历过癌症,却顽强的活下来的妇人打破了这个老人的怪圈。大家对生命的顽强是敬佩的。
接下来一个无家庭无子女无长相无事业的女子又代表了一群弱势群体。这群人在默默的做着普通的工作,单纯没想法,被社会遗忘着。
移民。一个不会说英语的墨西哥非法移民又被推入风口浪尖。非法移民问题一直是美国的热点话题。一方面,他们和欧洲难民一样,逃离自己的家园只为寻求一个更安全平等的地方生活。美国一项倡导平等,只有努力谁都有可能实现美国梦。而这些人只是单纯的相信这个梦。记得上学时,老师在班上放了一个墨西哥非法移民纪录片。片名已经不记得,但片中5个正值壮年,穿越德克萨斯南部沙漠,其中只有一个人活了下来。如果一个人为了梦能付出anything, everything,包括自己的生命。我们有什么理由去judge他,梦想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另一方面,人们又相信非法移民带来的高犯罪率,高失业率,无休止的利用美国社会资源。前不久一个来美很多年,现在加入共和党的亚裔说,在边境驻墙是针对非法移民,而不是所有移民。她说正像我们家总是进来小偷,我们要安装防盗窗有什么问题。
移民的问题在扩展一下,在加州生活,看到的墨西哥裔会比大多数州更多。总体来说第一代移民,不会英文,为家庭做着比最低工资低很多的工作。这群人很善良,家庭观念很强,不喜欢惹事。而第二代之后,更多融入了美国社会,摒弃了父辈一些传统观念。全身纹身,地痞流氓的西裔也算是一个代表。
种族。随着最近发生警察枪杀黑人事件频发,种族矛盾也在升级。除了美国电影里一般要树立一个正派黑人以为,在生活中,接触过受过高等教育的黑人相比一些世俗的,假心心的中产白人来说,他们更聪明,明事理,不做作。影片里典型代表,自杀的西装黑人和道貌岸然的白人吊带裤。不是所有的黑人都是极端的,一个有着好的家庭教育。判断一个好的家庭,有时不需要是完整的,一个三观正的单亲母亲同样能教育出来一个优秀的孩子。所以提升一个名族的素质,首先是要提升这个名族或国家妇女的受教育程度。
退役兵。一个看似享受很多福利的人群,他们的生活又有谁真正关心过。街头一些流浪汉,十之八九有退役老兵。他们因为长时间在战场上,有的人心里精神已无从回归到正常生活。失去家庭,住所流浪接头。
信仰。美国虽然开放,但还是基准于基督教的信仰上。教会势力之庞大,可以看看最新奥斯卡获奖片spotlight。想要公开怀疑蔑视god,aha。。那后果会很惨。
金发女。胸大脸蛋好的blond依然是社会的宠儿。
LGBT。 和信仰冲撞了,所以不被接受。不明真相的群众可以去SF住一段时间,也许会改变你对LGBT的看法。
总体能想到就这些了,还有补充一下作为亚裔,总是是单影孤。稀里糊涂不明不白的被干掉也是社会现状。
最后开始分派,一派被看似像Hippie,嬉皮士的长发男人领导,主张不应照顾老弱病残孕。说来也讽刺,这些嘴上声称peace & love的人,心里难道真是这么想的吗?
干掉一番人后,最后的胜者就年纪轻轻的心机boy,就像遍地花开的start-ups, 才是最终的希望。
类似的片子还有, BBC翻拍的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saw系列,或是十二公民。

  《生存回圈》影评(六):外星人扮演上帝,让人类自己对自己进行末日审判

【⭐️⭐️⭐️⭐️】(有剧透!)
外星人扮演上帝,对人类进行了一场密室末日审判,法官就是人类自己。
当你以普世道德标准觉得没错他/她不该被投票,他/她这么可恶怎么还没被投死的时候,无情的游戏规则让电影内外的所有人知道,那些“谁值得活下去”的理由都是扯淡,死亡面前才是真的人人平等。
最后潜伏最深心机最狠的那个人成功活下来一定让所有观众又惊又气,但这才是真实的世界——丛林法则适者生存。“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与“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原本就是难以调和的矛盾。
但被放回地球的人群中,孩子与孕妇,尤其是孩子,仍是多数——只是多数。这是导演/编剧多么善意的安慰和希望,也许这么密集地暴露了人性之后,导演自己也需要寻求一点慰藉吧。然而你只能看到一个密室里的情况,其他密室的情况呢?
难道这些孩子孕妇就真如你所想,凭其他人的“善意”存活下来的吗?God knows.
有一个角色在电影中段焦躁地说:“Look what we're doing! We are not playing a game!We are judging people!!” 看电影的人不也是么,下意识地带入自己,不由自主开始judge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心里默默把票先投给这个,再投给那个——不用承担投票后果的围观群众尚且如此,何况电影里面那些担惊受怕只求保命的50个人在高压下不得不一次次做出选择。
导演的这场心理实验,细思恐极。
【为什么Netflix 评分这么低,害我一直以为是烂片,差点错过。】

  《生存回圈》影评(七):你们貌似没有看懂这部电影吧

大家好,我是来自仙女座M31星系的一个液态行星卡拉巴,也可以说气态,只是压力过大。。。,总而言之对大家来说也就是外星人,不要问我为什么会写中文会上网,因为你们的信息传输还是这么落后,我解释不清楚,你们能像我们一样直接用思维交流,也就是类似进入别人的大脑获取信息,你们会知道清楚点。
我只是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游戏规则,因为我们的飞船刚好路过你们这个行星,也就是地球。本来想找一些地球人进我们的宇宙飞船请大家聊聊天,谈谈理想人生,怀着一份和平的心愿来和大家交朋友,只是我们的飞船内部生态环境太恶劣,不适合地球人生存,所以特地造了相对人数的圆圈,供大家落脚,如果离开了可能会被电死,因为我们的生命形态和你们不同,不是碳基体,但是我们至少为大家特地准备了原子大小的贴身防护服,内设空调和氧气,但是触碰地面还是不行,高压和和高温瞬间会杀死大家。就当我们为了大家想要把房间改变成适合的环境后,再和大家交流,因此离开一会儿。也就一会儿,我们当然也放着我们喜爱的音乐“咚咚咚””。奇怪了!地球人喜欢互相无理由厮杀!你们转动箭头,那是打开对方防护服的手段,至少等我们把房间设置好吧!
我也不理解你们为何要这么做,其实你们每一个人都不开防护服,就不会有一个人死去,然而我和我同事都惊呆了,于是乎我们就默默的开着你们想要干嘛,这可能是你们地球人的生活方式,我们就默默看着。尤其是当第一个偷偷打开别人防护服的地球人还撒谎说如果大家都不动,会随机死一个,已经有一个死了,如果你们开这个位置的防护服,就不会有事。可是你们又有人乱开,死了你们却说这样也会随机。你们是不知道我们在驾驶室笑的有多大声,然后我们看着你们一个个的死去,真的搞不懂,在你们星球,生命原来这么随意,还是说你们已经进化到可以轮回?
每次大家都要把人全部杀,我和同事再也坐不住了,如果是这样,你们会不会是认为我们不是怀着和平而来?所以我们决定把人放了,但是从头到尾你们都误解我们了。
先把开防护服比喻成你们说的投票吧。
先假设我们的计划只是让你们一个人活下来,虽然这是可笑的误会,但是你们想想,如果真是这样,接下来我说的就不可能发生。
从其他船上下来的人中有孕妇,也就说
同一个圈里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生命体,并且如果她最后留下,她无法和婴儿互相投票,他也算一个人活下来了。那我们是以生命体算,还是以圈算?看来是圈,最后只能活一个圈,不是一个生命。这点没错吧?
妇女倒下肚子撞到另外的圈婴儿活着还能投票,包括小孩抬脚没落地之前不死,说明只是触碰地板才会死。从一个圈跳到另外一个圈是不会死的。和个体没关系,只是选择投票给圈,不是给人。所以,还是以圈来算,不是算人,所以怎么会存在第一个不幸死亡的人,如果投票给他的圈,其他人会随机死呢?明显就是你们地球人喜欢杀戮,制造的假象。
如果你们能消停的等我们一分钟,我们就和大家交朋友,可是你们每一分钟都要杀人,我们最后觉得你们太可怕了,并不是什么高等文明,所以我们就走了,不想和你们交朋友了,再见~~~

  《生存回圈》影评(八):关于结局

这个片子最有趣的地方在于,不仅仅是剧情,在剧外,同样也是一个人性实验,观众对待结局和剧中人物命运的态度,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这个片子,让我想起以前一个辩论节目的命题,如果必须选择,你是愿意炸一艘有一百个人的船还是一个人的船,当时辩论谈到了很多,关于道德和道德绑架,生命的价值和是否能够量化衡量生命的价值。
最后他们放弃了辩论。
而关于“心机男”,我不想评价是否“合理”,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排除“道德观”,那些所谓的“心机男/女”,无论是智商还是情商都是人类中的佼佼者,他们得以够幸存,你可能觉得不够“美好”,可能觉得有违“道德”,但是着是不是也另一种程度上的“物竞天择”?
所以,导演们,你看,道理和问题摆在这,我们都明白,但你们这么多次把人性放到极端环境中撕裂给我们看,又到底想说明什么嘛?
然并卵,比起这个,我果然还是更关心周末要不要加班,科科。

  《生存回圈》影评(九):只要心机深,活到最后定成真!(含剧透)

 一部类杀人游戏型电影,拍得略微有些LOW可能是因为资金毕竟有限,所以就玩了一票小成本密室心理游戏!
    大家都玩过杀人游戏,那个只是游戏,如果真要是面对死亡威胁下,每个人所展现出的应对机制与策略是不同的!在本片这种只能有一个人活着走出去的游戏当中就体现出如下类型:有领袖型、潜伏型、听天由命型、无脑暴躁型、舍己为人型、盈弱博取同情型、蒙在鼓里不知所云型、上来就死型等。
    领袖型:善于煽动现场人群情绪,不论是积极、负面、甚至反人类、反人伦到组织者的嘴里都可以作为说辞,本片中有4位成功的领袖型活了很久,相对于他们开始掌控局面时间开始计算。的确领袖型人格具备一定的领袖能力以及领导意识和组织语言的上乘功力,但是一定要记住永恒的一句话——死于话多!!!!!!!!!!!!无论你在现实,虚拟还是任何情势之下,这种人是必死的,仅仅是时间长短而已。因为随着情节的发展和人心的不可控性,以及被新的领袖所取代的过程都是要随着局势的改变去搞死上一个话事人!
    其余类型不作分析,那么久分析一下怎么才能在这类游戏当中存活的更久甚至赢得比赛!
    一、地理位置
    生存回圈分为里圈和外圈,首先在地理位置上分析,里圈的人肯定曝光率要高于外圈,所以,外圈更适合潜伏和隐藏自己,而里圈的死亡率会非常高,除非你有天生的光环,孕妇啊,小孩啊之类的保护着你。
    二、前期的潜伏
    潜伏很重要,没必要在大家互咬的时候你去上前指指点点,所以在位置有利的前提下,要好好的隐藏自己。
    三、细心观察
    观察什么呢,观察其他人的一举一动,当然位置有限或者能力有限的话,就要死盯住一个区域,在范围逐渐缩小的情况下,扩大自己的观察范围。观察区域内的人在每一回合投票时的反应,记住特殊的人和奇怪的现象。
    四、抓住机会做好身份
    如果你是一个优秀的观察员,那么你就已经迈向了胜利的第一步,找到决定把你身份做好的依据,依据是什么?依据就是你要给所有人正面形象,那么就要利用自带光环的人——妇女和儿童。利用保护他们的出发点,凭借一个非领袖者却逻辑严密的说辞去踢这里面某些扮演负面的角色出局。这样可以吸纳那些向往正义和存在理性的人信任你。
    五、开始组队
    当人数范围逐渐缩小后,针锋相对的局面已经划分开来!分帮结派不可避免,当下立断,势如破竹,选择最优解决方案,当然,仍然要建立在保护妇女和儿童的前提下,吸纳成员加盟却自己隐藏于团队中不充当主导,只提出最优解而身份更倾向于军师,这样有个两个好处,枪打的是出头鸟,而我仅仅是个善良的人。
    六、最后搏杀
    当两帮人马杀的寥寥无几,光环人员就可以保你到最后。而你有将近两个回合的说辞来灌输你是好人的思想,让光环人员倾向信任你。这需要什么样的逻辑,当然是最优秀的领袖型人才的语言表达,深刻而豪迈,呈现出担当的主人翁精神。那么他们肯定会由于你的一路保护和最后的遗言而选择信任你,那么你就无线接近WINNER了!
    当然电影当中最后提到一个不发表任何言论,没有立场,不参加投票的一个人,他活到了最后剩下的四个人,它本身也成为了小伙子胜利路上的一个关键棋子。这部电影很接近现实社会身边形形色色的人,不言不语,不温不火的人肯定是没什么人打他的坏主意,但在现实中他的生活也没什么大的起色。而那些自诩领袖型人才的说客们,在现实世界当中还是能够从容的站的一席之位的,这说明这个世界中语言是人与人沟通桥梁,人们都会说话,但怎么说,说的漂亮,就是门艺术了。
    说了这么不多,不过是部电影,当然换做是我,估计早就在前几轮被人公投出去,或者忍受不下去自杀了。。。最后获胜的小伙的这种心机实在是太NB了!

  《生存回圈》影评(十):道德倒计时

某年某月的某天,50个平凡的美国人,突然发现自己被从日常生活中抽离出来,没有来由的出现在一间陌生的密室。在惊疑怔忡间他们很快意识到,自己已被一种超然的力量置于一个充满恶趣味的可怕实验中,地板上的指针和倒计时的蜂鸣声就是他们的催命符,他们的身份将在被告人、控辩律师、陪审团、法官和行刑人之间离奇的频繁切换。这是一场残酷而致命的民主游戏,唯一的议题很快被揭示出来:谁应该活下去?或者说是,谁“更”应该活下去。投票吧,各位,赌上你们的性命!
      在这种极端的情境下,平日里互相视作同胞的美国人很快就发现彼此之间的差别一点不亚于夏虫与冬冰。最先被摆上祭坛的是耄耋老人们,始作俑者不出意料是朝气蓬勃的青年。他们的理由看上去也合乎情理——老人们本就时日无多,请你们知趣的去死吧!但老人们也据理力争——我们和你们一样有活下去的权利!两位老人倒下后,针对白发人的杀戮总算停止了,这倒不是因为尊老的道德苏醒了,而是因为生存逻辑的合理推演——多老才算得上老呢?80、70还是60、50?按照年龄的倒序排列很快就让人数最多的中年人群体感到不安,受到威胁的他们随即处决了言辞最激进的年轻人。这短短5分钟,已经为整个游戏做了典型示范,日常社会里公认的一切行为准则在生存压力下都将逐渐裂隙、歧化,渐于分崩离析,继续发挥效力的唯有屁股决定脑袋这一黄金定律,如此一来,“生存还是死亡”将完全退变成“3和5哪个大”这样的算数问题。成为意见领袖可以左右他人生死,为自己多争取一分生机,但是也随时可能触犯众怒而遭民意反噬。接下来的1个小时里,这50个人无论有着何种教育背景,都得被迫参加这个恐怖的伦理课集中营,随着讨论的展开,他们和我们在密室内外都要不断面对这样的问题,即道德的来源和底线究竟为何物?
        密室之外,道德是对社会生活习惯、习俗的追认和沿袭。我们都承认它具有某种随行就市的权变属性,甚至也能容忍它在某些极端情形下的“扭曲”,尽管如此,我们似乎仍然认为有些道德准则可以超越社会形态,譬如“不可杀人”和“众生平等”就千古不易。然而密室之内的现实颇让人尴尬,在这个血腥的研讨会上,“不可杀人”早早被打破,反倒是谁更该死这样的问题更有文章可做;“众生平等”似乎仍然笼络了相当数量的支持者,但是很快就有人表示“众生平等”没错,只不过自己应该比其他人“更平等”一些。如此一来,问题很快出现了技术性分析的趋势,种族、宗教、家庭关系、同性恋、非法劳工、社会阶层等等喜闻乐见的美国社会话题都可以拿来肆意的讨论、争执,平日里的种种顾忌早被死亡的威胁斩断,来吧,美国同胞们,敞开心扉,坦诚相对,针尖对麦芒,唇枪战舌剑,来上一场“关于生存标准的大讨论”,好不畅快!一圈又一圈,杀戮不息,讨论不止。没有哪个标签能长久的占据上风,而唯一越来越清晰的共识是每个人都想活下去!令人欣慰的是,即使如此,仍有某种底线好像海浪中的礁石一般,若隐若现,拒绝沉沦。有人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放弃了市侩式的讨价还价,或从容或没那么从容地主动赴死,他们中有涉世未深、心地美好的少年,有不愿良心有愧的中年大叔,有未能走出丧子之痛的抑郁母亲,这些牺牲行为让这出闹剧染上了一丝悲剧的庄重,而不至于彻底沦为玩世不恭者的笑料。也有人选择用他们的影响力来维护最低限度的公德,用他们的选票保护孕妇和儿童。是这类利他行为的存在,让人性没有完全屈服于那个高高在上的恶意,从而得以保存了一点点尊严。与之相对的则是强大的自利本能,它让成年男人可以心安理得的对自愿赴死的男孩说:“孩子,你他妈是个英雄。”“你还是会去(死)的,对吧?”;它让萍水相逢的男女伪装成可以生死相许的夫妻,博取同情;它在面似忠厚者心中激起狡诈残忍的潜能,挖空心思,为了干掉其他所有同类而机关算尽...
        ...5、4、3、2、1,反转再反转,游戏以让人震惊的方式结束,最后得以生还的,不是完全的正直者,不是半吊子自利者,而是彻头彻尾的伪善者,当他对着孕妇腹中的胎儿扣下扳机时,终于成为真正的魔鬼,他让长达一个小时的关于“谁该幸存?”的讨论突然变得尴尬而多余,也许关键的问题本该是“谁能幸存”?善良无辜的妇孺没能活到最后,但是能说道德失败了吗?明明直到最后一刻,伪善的青年还在利用伪装出来的美德操纵民意啊,甚至可以说他的成功正是因为善良的人们占了上风。影片的编导显然不愿让一个简单的善恶结局终结对观众的拷问,通过刻意营造这样的结尾,让我们那种不知所措的情绪延续到影片结束之后,不得不说一声用心良苦。
       回顾这场道德的倒计时,密室圆圈俨然是文明社会的斗兽场,语言交锋不啻于生死搏斗。绝望的咆哮、平静的告别、犀利的讽刺、机敏的诘问、义愤的陈词、高超的谎言,凡此种种交替上演,宛如十八般兵器混战一处,尽管没有鲜血喷溅、断肢横飞,但仍然紧张刺激、精彩纷呈,让密室外的观众们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在错愕过后,又不免暗自忖度,密室众生相里,我们自己会成为其中的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