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经典影评10篇

2017-11-28 21:5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经典影评10篇

  《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是一部由陈凯歌 / 维克多·艾里斯 / 沃纳·赫尔佐格 / 吉姆·贾木许执导,冯远征 / 耿乐 / Ana Sofia Liaño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影评(一):十分钟年华老去

       这个假期写的第20篇影评,平均每三天一篇的频率,我应该给自己点个赞。
       这是一部让我觉得可以称作是经典的电影,它的伟大之处在于大胆的创意和强大的导演阵容,以及每个导演在有限时间内拍出的各种类型的片段,每一个都震撼人心
       生命由无数个十分钟构成,对时间的思索是永无境止的漫长道路。我们的生命不停止我们的人生便注定要在过去和未来中徜徉。
       《十分钟年华老去》。单看这名字,便已觉得足够了。
[ 大提琴篇 ]
“ It was as if the mountains
when see through many millenniums
would rise and fall
like waves in water . ”
第一部:《水的故事》Histoire d'eaux (意大利)
       导演是伯纳多·贝托鲁奇,代表作《末代皇帝》。
       一群偷渡意大利的印度难民,刚过边境,一个印度小伙儿随一个老者来到牛棚边的树下,老者坐在树下吹笛子,小伙儿去帮老人打水,正巧碰到了一个车子坏掉的意大利姑娘,命运就此发生了改变。 他跟姑娘去了姑娘的店里,和姑娘相识相知,而后结婚生子,过上了属于自己的安定幸福的生活。一天,他买的新车掉进了水里,不过幸运的是一家人都平安无事。此时已成为中年人的印度小伙儿愁眉不展,这时他忽然听到笛声从远处传来,于是他又回到那个牛棚旁的树下,看见老者还在那里,他似乎顿悟了一般激动地跪在老者的怀中,老者轻抚着他的头,圣人一般的,对他说,生活中终究会有一些不如意。
       10分钟的片段随着这句话到了尾声。黑白的画面,带着印度风情的哲理。10分钟内几年光阴的过去,男主的笑依然很迷人,不过记忆犹新的却是女主人公一直以来的那种恬淡、静默的面容,有种知天命而安然的平凡和喜乐,不禁让人感叹时间如水一般流得飞快,生活却也可以像涓涓细流一样恬静、安详。
       在岁月的缝隙中,别忘了等等那因自己走得太快而落下的灵魂
第二部:《关于时间 2》About Time 2(英国)
       导演是迈克·菲吉斯,代表作《离开拉斯维加斯》。
       这一部是我觉得十五部里面最让人费解的了。整个屏幕被划分成了四个板块,依次进行着毫无联系的内容,至少在前几分钟看起来是这样的。而后四个画面渐渐有了交织,却也是过分诡异的联系,有些看似像是穿越了时间空间的相遇。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片段中两个老人的形象是人身上架着电视机,里面是老人的头,会说话以及产生各种动作和表情,恕我孤陋寡闻,实在不清楚这一表现手法有什么来头,或者是有什么科学原理,亦或是只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不过也总觉得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总之觉得是很吸引我的一个细节。
       关于这一部到底想要说明的是什么,看到有人说是新的死者魂灵回归人间,驻足10分钟,得知自己的已死去的事实,接受现状,重新走下楼梯回到自己的世界里去安息的故事。我是真心没有看懂,所以不敢妄下评论。或许哪一天我会再把它看一遍,那时候,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
第三部:《一瞬间》One Moment(捷克)
       导演是伊利·曼佐,代表作《严密监视的列车》。
       这10分钟印象般地传达了一种关于回忆情绪,并缅怀了流逝的美好时光,可以算得上是让我看过之后觉得最温暖的一部了。除了蹬着单车的清纯女孩从果园前经过时,男主人公盯了不该盯的地方这一点破坏了美感之外,其他都还是很好的。
       午后的果园里,已经发福的男主人公盯着树上的苹果陷入了往日的回忆之中。从年轻时的一表人才、风流倜傥,到中年时的事业有成名利双收,再到老年时衣食无忧、相濡以沫,老人的一生在眼前打马而过,匆匆又匆匆。知道一个苹果落下来砸中了老人的脑袋,才令他从回忆中转过神来。然后看到了拿着球拍,骑着单车,青春洋溢的两个女孩从花园的栅栏外经过,男主人公盯着她们的屁股又回忆起了自己年轻时候的风流韵事,不经意间又被苹果砸中,想起家中已是老夫老妻,应该也会觉得有平淡幸福吧。
       而在最后的一两分钟之内,男主人公的一生,淡黄色的画面,像是放映照片一样一张一张过去,虽说每张之间是微不足道的变化,但是从头到尾结束后,整个人都已经垂垂老矣。正应了电影的总题目,十分钟,年华老去。
       “时间摧毁一切,回忆挽救一切。”
第四部:《十分钟后》Ten Minutes After(匈牙利)
       导演是伊斯特凡·萨伯,代表作《摩菲斯特》。
       黑色的背景下题目一出来,我就总觉得导演选了这样一个没主题的名字一定是为了图省事儿,可是没想到这导演一省事儿,就随手毁了一个家庭
       丈夫妻子的周年纪念日,本来说很美好的一天。妻子在家里做好了饭菜,还有蛋糕,焦急地等待着丈夫回来,电视机里反复教着英文人称代词的变化。妻子在等待丈夫回来的时间段里甚至都准备好了摄像机,还看了看上个纪念日记录下的美好瞬间。然而丈夫回来了,却是一身的酒臭味儿,醉醺醺地对妻子发脾气,无论妻子怎么哄他还是吵着要喝酒。争执之中,妻子失手用餐刀捅伤了丈夫。妻子连忙叫来了救护车,可是没想到的是,救护车来的同时,警车也来了。丈夫被医生拉去了医院,而妻子却被警车拖上了楼。
       短短的10分钟,足以让美好团聚变成悲痛离别,屋子里已经是一派物是人非的颓败样,只有电视里的英文教学节目依然继续着。
       这是一个完全没有任何表意和象征成分的故事。它仅仅残酷地证明了10分钟里足够发生一场毁灭一生的悲剧。这样的悲剧在世界上还有太多太多,它发生在每一个你意想不到短暂时间里,它无所不在。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避免悲剧的酿成。
第五部:《面对南茜》Vers Nancy(法国)
       导演是克莱尔·丹尼斯,代表作《日烦夜烦》。
       作为这个系列片中唯一的一位女导演,不论其他人对她这一部的评论如何,就我个人来说,我是很喜欢这种“直接电影”的表达方式的。它让我想到了爱在三部曲,那个文艺到死却让我过分偏爱的片子。
       这是一段火车到站前十分钟内一男一女关于异乡人身份的对话。满是你一言我一语对白的10分钟,简单、纯粹,再各种秀技巧摆内涵的电影中,不得不说是很吸引人的,至少是很吸引我的。只不过两个人的对话内容从去法国的旅行展开,延伸到生活中那些不尽如人意的事,再到最后被开导而看开,内容未免太过于单薄。包厢外吸烟的黑人男子进来了,说:“快到站了!”两人的讨论也就此结束,男人说:“时间结束了一切。”然后便是无尽的黑屏。
       简单的对话,如果能够再加上发人深思让人觉得看一遍两遍都不够的深刻谈话内容,一定会大大加分的。总之,还是差一些。
第六部:《启迪》The Enlightenment(德国)
       导演是沃尔克·施隆多夫,代表作《铁皮鼓》。
       啊,我德终于搬出了哲学这个高大上的题材。整个10分钟的画面,在我看来,就是晦涩、晦涩。之后人忽然多了起来,不过整体氛围依然是深邃、低沉。再加上大提琴的长音配着忧郁男声读出的哲理诗句,这个10分钟想不文艺都难。
       这个故事全篇都基于奥格斯提纳的诗。开篇就问“时间是什么”,这个古代哲人开始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他的理解。“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如果有一个时间,就只有现在的时间,分为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和未来的现在”镜头由人迹稀少的野外湖泊延伸到村庄人家的小派对。渐渐地,人物间越来越有联系,故事漂亮地展开了。一个家庭正在展开的野外烧烤派对,一群时尚的年轻人也来了,苍蝇与大提琴的声响里混入了重型电子舞曲。故事的结尾是一个触电事故悲剧,同样触电的还有苍蝇。死亡如此突然,“这一切发生在一天里,却像在我们一生里的事情一样,向上帝坦白,我还不知道时间为何物。渴求上帝给我指引,给我启迪”。在这期间,忧郁的男声一直恰到好处地阐述着哲人对时间的观念,这10分钟里最大的特点就是这个画外音,从头到尾,不时地出现,贯穿了整个故事的内容。影像和画外音的巧妙搭配,让看似枯燥的哲学问题,也变得通俗起来。
       同样是一个悲剧,这一部却比第四部给了人留下了更深刻的哲理。10分钟,发生了一生的事,而至死,谁又能真的明白时间。
第七部:《沉溺于星》Addicted to the Stars(英国)
       导演是迈克尔·雷德福,代表作《邮差》。
       这是系列中唯一的一部带有科幻色彩的故事。说是科幻,却没有用到一点特效,从头到尾的基调都是平实而深沉的,丝毫不给人浮躁之感。
       数字化的世界,精细的仪表显示着时间的流逝,宇航员在高科技的飞行器下瞬间跨过许多光年。同样身为宇航员的男主人公,以不断的时空飞行为己命,经历过许多时空,却始终无法对任何一个时空有所熟悉。在陌生的2146年,他来到一所住宅,见到一位老者。说实话,在开始的地方另一个宇航员问他会不会去自己家他没有回答的那时候,我就觉得剧情会朝这个方向发展,不过可能由于我最近看的书提到了太多关于平行宇宙的问题,搞得我第一眼看到那个老人还以为是男主人公看到了多年后的自己。知道老人那句“爸爸”,我才恍然大悟,也正是这句“爸爸”,把整个故事推向了一个悲伤的感情圈子,两个人相拥哭泣,悲痛感更是无以复加。可是他的时空旅行还要继续,他依然无法在这里多停留一分一秒,他只能在这里留下年轻时和儿子的合照,压抑着满心的失落,装作平静的离开。
       这不是一个荒诞的故事,它让看的人一旦走进那个悲伤的空间便再也出不来。就好像不停地穿越时空让你保持了不老的容颜,却让你背弃了自己的生活和家庭,最终悲剧式地在时间穿越里被时间所抛弃。
       没人行走的桥上,只有他一个人孤独的身影,他又终将是一个人,形单影只。
第八部:《在时间的黑暗之中》Dans le noir du temps(法国)
       导演是让-吕克·戈达尔,代表作《精疲力尽》。
       资格最老的一位导演出现了,他这个10分钟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最后几分钟”,俨然一个缩小版的《十分钟年华老去》。
       青春的最后几分钟:女人挑了一把枪,用男人选择的快速结束生命,而给了他一枪,然后男人死了,no reason 。
       勇气的最后几分钟:炸弹落下,满身血圬的女人。画外音“保拉,我不知道你是否害怕?”(其实此刻的我已经不太记得起这个片段了。)
       思想的最后几分钟:女孩在整理书,并且准备把它们处理掉,她觉得把书扔进垃圾车在某种程度上对自己来时是一种新生,会带来幸福。我对这个观点是没有丝毫的认同的,但是处理书的这个片段让我一瞬间就想到了《过于喧嚣的孤独》,那是一个时代的终结,而这个或许只是一厢情愿的走个形式安慰自己。
       记忆的最后几分钟:二战中纳粹屠杀犹太人,画面之残忍,让人不禁想到南京大屠杀,虽是黑白的画面,但是足以震撼人心。至此,戈达尔式的字幕跳出“不失效的”。
       爱情的最后几分钟:歌里唱着“告诉我你不会离开”,然而镜头却是离婚场面,“我们做不到,我们注定是这一结局”,关于告别以及一无所有的最终。
       沉默的最后几分钟:一个人被用了各种方式逼供,但是他却一句话都不说。据说这是戈达尔作品“小兵”中主角布鲁诺被阿拉伯激进组织行刑逼供的镜头再现。
       故事的最后几分钟:穿白衣女人靠在树下朗诵着关于死亡和神往天国的诗,然后躺在海边死去,男人和着女人的声音:“她永远地走了”。
       恐惧的最后几分钟:巴尔干战场,炮火连天。这是大家习以为常的巴尔干,恐怖就在于此,在于“习惯”。
永恒的最后几分钟:其实这一段我没有看出来,之后查了一下才知道讲的是耶稣受难。字幕又一次跳出“永垂不朽”。
       影片的最后几分钟:白色的投影布在黑色的背景下不停地摆动,没明白含义是什么。
       最后的意象:木偶在版画前舞动,多个声音说着:“他说,黑夜;她说,黑夜;他们说,黑夜。”
       戈达尔把10分钟又划分成了10份,让原本就过于紧张的剧情变得更加拥挤和匆忙,不免有炫技之嫌,当然这也是他的胆大之处。
       至此,大提琴篇结束。
[ 小号篇 ]
“ Time is a river
the irresistible flow of all created things.
One thing no sooner comes into view
than it is hurried past and another takes its place
only to be swept away in turn. ”
第一部:《狗没有地狱》Dogs Have No Hell(芬兰)
       导演是阿基·郭利斯马基,代表作《没有过去的男人》。
       其实我最先看的是小号篇,在看到“导演九”的字幕出来之后,才发现自己看错了,不过剧情连贯上又没什么差,索性也就看下去了。开始的地方,应该是主创们吧,那一句“我们做到了”,看得我都有些热血沸腾了。
       一直困扰我的是,看完之后我实在想不出整个故事和这个“狗没有地狱”的题目有什么关系。男人应该是刚出狱吧,领到了一笔安抚费,然后来到女人工作的小餐馆,说要带女人走。于是两人坐上了最后一班去往莫斯科的火车。火车上女人问男人“你在想什么?这次后悔带我走吗?”男人说“你看外面漆黑一片,我们却在这里面。”而后两人坐在一起,握着对方的手,时间结束。
       郭利斯马基一贯的风格与基调,情节简单,冷幽默,沾着黑色电影和摇滚电影的边缘。
第二部:《生命线》Lifeline (西班牙)
       导演是维克多·艾利斯,代表作《南方》。
       这是看的过程最揪心,结果却是最圆满的一部。黑白的画面,刚出生的孩子睡在妈妈的身边,母子两人睡得很安稳,家里的人也都在各做各的事。在手上画表的男孩,荡秋千的女孩,除草、打铁的男人,以及和面、刺绣的女人,只有钟表的滴答声清晰可见,一派午后安静祥和的景象。可是没人发现新生儿的脐带出血。黑白色的画面就一直回到孩子熟睡的镜头上,眼看着被子上浸出的血迹越来越大,心也跟着悬了起来。不过还好,最后及时发现了,孩子没有危险。
       结局的圆满之处就在于一家人都围在孩子的身边,从满脸担忧到眉头舒展,这个过程真的是看得人心都暖了。孩子停止了哭泣,在妈妈怀里笑弯了眼睛,在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觉得幸福了。
第三部:《几千年前》Ten Thousand Years Older (德国)
       导演是沃纳·赫尔佐格,代表作《天谴》。
       这是一部纪录片,记录了巴西亚玛逊河流域最后的原住民部落“乌哈乌呼”。片子的前半段是英法探险队第一次的接触,后半段则是二十年之后,他们再度回去寻找这个部落的残留。乌哈乌呼族真的是原始得可以,纪录片里记录的景象,可以说是全裸的身体,因日照而晒得黝黑的肤色,我甚至还感觉到了一瞬间的羞涩,克制着自己的眼神不要往不该看的地方看。不过探险队给他们带去的除了卫生医疗之外,也有现代文明的服饰。
       二十年之后的再度回来,乌哈乌呼正逐渐被时间再次抛弃,新的一代甚至以自己的存在为耻。他们接触到了新科技,甚至觉得恐惧,但是他们并不觉得那是生活必须的,就像是他们觉得闹钟无用,日月的变动对他们来说才是实际的,而手中的闹钟滴答滴答,却只是抽象而游离的存在,象征着自身一点一点的流逝,而无以挽回。
       不得不说,纪录片本身总是能带给人们比电影更大的冲击力,这也是它的优点所在。总觉得自己对这一部的描述不足以诠释它本身的力量,对于自然或是人性的感悟,其实才是它的精华。
       “沃纳·赫尔措格,他的视角从文化开始延伸,然后变成一种哲学。而德国,那里是许多哲学大师的故乡。德国人跨越洲际的电影素材,带来的是我们对于这个严谨民族由衷的敬意。”
第四部:《国际组织·拖车·夜晚》Int.Trailer.Night.(美国)
       导演是吉姆·贾木许,代表作《神秘列车》。
       美国的这一部选的演员真的是让人觉得美,黑白的画面反而更突显她的气质。而相同的,她在这里的角色也是一个女演员。短暂的10分钟休息时间里,她不断地被各种人打扰,想要安静地打个电话都办不到。这10分钟,说是休息,却根本没有任何休息可言。
       典型的美国式电影。其实我本不知道这种用词,但是看这部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一定是美国人拍的,她在举手投足之间都给人带来美利坚的风情。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抖森演吸血鬼的那部《唯爱永生》也是出自这位导演之手。
第五部:《距离托那12英里》12 Miles to Trona(德国)
       导演是维姆·文德斯,代表作《巴黎德州》。
       至此,新德国电影四杰除了已经逝去的法斯宾德,在这里已经凑齐。这是三部里面唯一的一部典型的德国片子,不涉及高深的哲学和人性,讲的仅仅是一个不小心吃了迷幻药的中年男人,在和时间赛跑,要趁着自己清醒的时候想办法开车到最近的医院。
       夏日闷热的天气,加上镜头表现出的男人视野中晕眩的景物,一切看起来让人跟着一起头昏脑涨。然后男人看到了路两旁成排的白色风车,我觉得这时候他已经要放弃了,可是就在这时遇到了一个开车的女孩,男人扔下车,只带上了有自己妻子孩子照片的罐子,请求女孩把自己送去医院。去医院的路上,女孩也是出了一脸的汗,以至于让我觉得这其中肯定有什么蹊跷。结果是我想多了。画面一转,男人在病房中醒来,女孩就坐在他对面,视野一下子清楚得让人想唱歌,其实女孩只是一个刚拿到驾照的新手而已,却在这么一个巧合中救了男人一命。
       这也算得上是一个结局美好的故事了,前半部分那晕眩的画面如果做成3D的特效,不知道要看吐多少人。
第六部:《我们将被掠夺》We Wuz Rubbed (美国)
       导演是斯派克·李,代表作《丛林热》。
       这是十五部里面我看的最马虎的一部了,期间不知道快进了多少次,第二马虎的是《面对南茜》。
       这是一部访谈戈尔幕僚的纪录片,纪录着戈尔与布什的选战开票日,从电视拨报戈尔落后数十万票,到戈尔的幕僚阻止他上台宣布败选的十分钟。又是一部典型的美国片,原谅我历史常识的匮乏,在此之前我甚至都不知道戈尔是谁。
       不过那10分钟内紧张的情绪,确实是在这部短片里表露无遗。
第七部:《百花深处》100 Flowers Hidden Deep (中国)
       导演是陈凯歌,代表作《霸王别姬》。
       终于等到了大天朝的导演,能在众多欧洲导演的签名中看到龙飞凤舞的三个汉字我很欣慰呐。
       这是一部特别带中国味儿,也特别有感情的片子。冯远征饰演的冯先生是一个疯子,在北京住了大半辈子,看了大半辈子的花开花谢,尝了大半辈子的人情冷暖。那个住了大半辈子的四合院老屋早已经被拆了,但是他的心还留在过去,在那棵大槐树下,依旧是他家的院子。
       耿乐的那句话一下子出现在脑海里,“如今就是这老北京,才在北京迷路呢。”一阵冷风吹过,说不出的凄凉。
       搬家工人在他的指导下装模作样的搬着家里的一件件家具,印象特别深的是一个搬家具的小伙儿拿打火机的时候一松手,画面一转,真的有一个古董花瓶碎在了地上,冯先生当时的表情真的是扣心窝儿的疼,整个人顿时就傻在了哪里,嘴里不住地嘟囔着“你给我碎了,你给我碎了”,当然这里的“碎”,念的是cei,一口纯正的京片子。
       冯先生在土堆中找到了原先自家门前的摇铃,安好铃芯,四个搬家小伙儿全部愣在了那里。画风一变,对着大槐树的方向,起了一座水墨画的大四合院儿,花开漏窗,青瓦白墙,宇深堂阔,大门口挂着摇铃,风吹铃响,煞是好听。
       “北京的人都不怕迷路,只怕午夜梦回,一不小心走到了百花深处。 ”
       这不单单是冯先生一个人的记忆,更是这个老北京的念想。他的过去就被这一把黄土埋在了孤零零的大槐树下,那整个北京呢,柏油沥青铺成的路面之下,那可是一座城市的过去。昨日琼楼玉宇,今日黄花满地,物是人非的荒凉,到了现在,又有几个人能懂,沉痛两字永远只是言说。
       至此,小号篇结束。
       “10分钟,年华老去”这个英国公司可谓是集合了十五位神级导演大师共同导了一部神级的电影。每个故事之间用缓缓的流水以及低沉的乐器演奏相纽系,有些突兀,却也不让人觉得尴尬。以光影与声乐作为时间最重要的元素,是导演们不约而同的殊途同归。
       十五部短片给人带来的感触各有深浅,细细回味一遍,感触最深的是陈凯歌的《百花深处》,最想要多看几遍的是迈克·菲吉斯的《关于时间 2》,最有哲学深度的是沃尔克·施隆多夫的《启迪》,节奏最明快的是克莱尔·丹尼斯的《面对南茜》。
       同时,这十五部综合起来又是一部很难理解的电影。每位导演所诠释的是不同国家对不同问题的不同看法,如果不能熟稔地了解短篇的时代背景,是很难弄明白它所要表达的内涵的。比如让-吕克·戈达尔的《在时间的黑暗之中》,许多人称这一篇“很奇怪的剧本,却有无限张力”,可是我却因为许多地方的不了解而对它甚至谈不上印象深刻。
       《Ten Minutes Older》,十分钟年华老去,单单七个字,却是我看过的所有电影之后写得最长的一篇。在这150分钟的时间里,心情每10分钟就会经历一次彻头彻尾的转变,太快,快得让人忍不住按下暂停,同时却又太慢,慢得足够看完一生。

  《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影评(二):百花深处有棵树

   百花深处有棵树
                            ----浅析《百花深处 》
   陈凯歌作为中国电影的一个造梦者,他的作品始终饱含着文化忧患意识,从《黄土地》《孩子王》、《霸王别姬》等,这些都无一不例外地体现和探讨了重大的人文主题。对于《百花深处》陈凯歌同样也赋予了其深厚的人文思想,也向当代的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当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出现冲突时,传统文化应何去何从?在片中导演通过极其丰富的语言、符号化的人物、精心挑选的音乐等阐述了主题。
语言是影片的灵魂
  在该部片子导演在语言运用方面颇具特色。其中冯先生的话语充满着传统文化的印记,如影片的开头到结尾,观众不难发现冯先生的言语之中都带着“敬语”,连自己心爱的花瓶被搬家工人摔碎后,也是很心痛地用敬语说:“您给我碎了”,并不是像现代的一般人一样,立即破口大骂,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在冯先生与搬家工人在车上的那场戏中,冯先生这个老北京不认识北京的路,搬家工人的头儿说了一句令人意味深长的话:“如今就这老北京才容易在北京迷路“这无奈的话语中也向观众透露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北京发展的迅速,以至于连本地人也认不出它了。建筑工人的言语所代表的是现代人们的价值观,在冯先生问他是否能给他搬家时,他很痛快的回答:搬,给钱就搬。这短短的几个字也足够凸显出这个人物的价值观—唯钱是上,放回影片中,搬家工人所代表的使我们现代人,导演在这个句话的应用表面上是为了塑造搬家工人这个人物,实则表现当下社会唯钱是图的人,这种唯钱是图的价值观也使得搬家工人们在一片空地上般家成为一种情理之中、意料之内。
2 人物形象突破惯性思维
   影片主角冯先生是一个极具符号意义的人物,他代表着传统文化,在这个极速发展的时代,冯先生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在社会前进的路途中迷路,这点可以从冯先生名字的楷音(冯先生的另一说法又称—“疯先生”)及服饰方面可以很清晰地看出。一个人的服饰往往带着人物身份的象征,而影片中冯先生戴着一顶黄色的帽子,一套红色的运动服,外加老北京的布鞋,如此混搭,也足以看出他与周围环境与时代发展之间的不协调。在冯先生与搬家工人到达了百花深处时,冯先生指着一片空地与一棵树说这是百花深处,开始搬家工人们也没觉得不妥,可当冯先生迈着很不协调的步伐走上土坡然后开始介绍他家的摆设时,搬家工人愤然离去。导演在这个情节的设置可谓意味深长,再把冯先生所代表的传统文化与搬家工人所代表的现代文化代入,观众可以非常明白了,传统文化想融入现代文化,无奈的是现代文化并不接受它,这点在后来的搬家工人收到老板的指示回去向冯先生收钱时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出,当传统文化有利用价值时,现代文化就会转身去找回,这与现代人的价值观很相像,当一个人又利用价值时,便会去找他,无时便丢弃,当然,现代文化并不是一无是处,它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许多便利,但物极必反,过度的文明也会有弊端,这会更倾想精神文明方面。
3乐器的使用为影片增添文化韵味
   在影片开头,萨克斯悠扬的声音奠定了整个影片的基调,哀伤。民族乐器的使用也让影片带上一种历史的味道,在搬家工人给冯先生搬家具的那场戏中,鼓声、笛声,一声声地击打着观众的心,让观众即理智也情感,理智地看到以冯先生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脆弱,也深深地陷入对传统文化渐渐逝去的惋惜之中。在花瓶碎了的那场戏中,导演运用了声音延展了空间,使本无的花瓶,通过声音呈现在观众的脑海中,这碎的花瓶也象征着新时代与旧时代碰撞所发出的声音,而碎的花瓶也代表着在这两种时代碰撞中失败的传统文化。在影片的结尾,随着铃铛的声音,镜头中出现一栋水墨画的大院,给人一种朦胧而美好的感觉,搬家工人之所以能看到这幅画也还是因为他们内心还保留着几分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伴随着清脆的笛声与铃铛声,冯先生消失在镜头之中,片尾也象征着传统文化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渐渐退出历史发展的潮流,但它所留下的东西会像笛声与铃铛声般经久不息。
   也许正如鲁迅先生说的一般: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传统文化尽管存在许多糟粕,但其也存在着许多精华,对于一些事情我们不该一概而论,但在现实社会中,有些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一切都认为是糟粕,应取缔,或是为了某些利益而去毁灭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传统建筑,人们毁灭它就是鲁迅先说所说的悲剧。用电影来表达自己对于文化的反思,一直是陈凯歌导演作品的灵魂。

  《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影评(三):树在那里

       好吧,我先承认拖车和婴儿的那两段完全不懂,其中特写镜头里的纳粹时期的报纸隐含的东西?然后是那个女演员是要干什么?
    其次是刑满释放人员和突发胃病的驾驶者,主题好像似懂非懂;还有印第安人和失败的总统竞选团队采访,能够感觉到大体主旨在什么方向。关于最后那个终于觉得想说两句的“百花深处”,看完想了想,导演想表达什么,而我又在什么地方有所触动,想就此写点东西,结果来电影首页,发现好像大家说的不是那么回事,难道自己的视角是怪异的么?
    我最先关注点竟然是社会公众投递在疯子身上的目光,以及该如何对待这个对社会无害却由于别人特异眼光导致的弱者地位。本身来说,主角不过是执着于故土的那么个人,他的家在哪条胡同,胡同的什么地方,屋子是什么结构,屋内有什么东西,每样东西摆在哪,所有的一切都存在于他记忆里,从没有失落。本来每个正常的人都会在某件事情上产生执念,只是他具体行为表现出来了。
    现在我突然意识到我为什么把思考方向集中于“疯子”角色去了,完全也是浅薄,其实哪是疯子呢?他再正常不过了,然而电话里老板的一句疯子就奠定了我的思考基础,难道我是默认只有疯子才是这种思维模式么?只有疯子才能表达这种执念么?其实老板不就是对此造成破坏的人的化身么?
    那个啐了的花瓶,主角没有让搬家公司赔偿,按理说在一个思维与我们所谓“正常”的人相反的角度,完全是可能接受司机的提议,免掉这次搬运费,但是他拒绝并且脸上是绝望和哀伤的神情。他关于自己故土的所有梦幻随着这个花边被打碎,终于回归现实。从这里我看出了自己的第一关注点是不对的,而且错的浅薄和无知。
     好吧,我认为所谓的故乡是由什么组成的,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那里的一老一少,那里的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如果房屋不复存在,邻里不再,春夏秋冬视角变迁,那么所谓的根也就没有了吧?我觉得生活在大城市的这些原住民,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也是没有归属感的,你可以开始富足的有N多套住房的幸福生活,而同样你也可能早早的只有了家却没有故乡。
    有些人觉得它重要,还有些人觉得不重要。 我是体验不到这种失去的,愿那些执着于此的人找到自己关于故乡的归属感!

  《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影评(四):站在百花深处看年华老去

不知道是不是此合集影响,后面戛纳等电影节又陆陆续续搞了,每人一部电影,巴黎我爱你等命题作文的短片集合。
这些短片集大部分都蛮赞的,请到的基本都是那些年影坛的大师级别的导演,每个导演都用自己强烈的个人风格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可能因为讲述的是自己国家的身边事儿,因为文化认同感,在所有这些短片中,我唯对这一部印象最深。
首先要说,《百花深处》是一部喜剧短片,或者说是以喜剧的方式表达出的淡淡乡愁才更加伤感。
影片从搬家公司在一栋住宅楼前搬家开始,那个时候2002年,还特地交代了一个场景,小朋友奔进住宅楼大厅,说了句,“拿我的电脑”。
冯远征饰演一个“疯子”,那小声音拿的,那兰花指翘的~啧啧啧。他在高楼楼下看到耿乐的搬家车,请求他也给他搬家。
前面沿路表达城市发展不说,从这个场景开始说,这是一个明显象征意义的构图,灰白的墙壁,画框一样的窗口,从这个窗口看出去,荒凉的胡同,疾驰的搬家车。以后胡同和四合院的繁华也便只能在墙上的画框内才能看到了。

  《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影评(五):只是一瞬间会想象自己眼泪盈眶

  很多人喜欢红楼梦。
 
 都是喜欢里头痴人的一股痴意。
 看完这个短片,我犹豫着这是否是一部好短片,还是讨了巧,不惹人厌恶的煽情?
 为什么喜欢痴人?因为他们有生命力,有POWER?信誓旦旦的人和事物看多了,最看不了信誓旦旦的虚情假意。也许痴人的热爱才是真热爱,痴人的感情才是真感情,痴人存在于精英里,也存在于弱者里。
 一股执念最是真诚,也仅仅只是真诚。
 没用,徒劳。
 既然能触发自己去想简单的道理,给我以疑惑。那么,大概:给人以疑惑的,是好电影的属性之一。
 推荐。

  《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影评(六):“百花”·深处

    
    短片结束后,脑海里久久回荡着老头那一声声雀跃的“搬新家咯!搬新家咯!”……他如孩童一般,手摇铃铛,欢呼着奔向大槐树,像久归的游子奔向母亲在怀抱。我突然的就想起了这么一句老话,“别人笑我太癫狂,我笑他人看不穿”。放在这里似乎不太贴切,毕竟小老头儿不是超脱后的“装傻”。可从另一方面想,又似乎再贴切不过——
                          <可笑>
    小老头儿的形象是非常饱满、突出的。尖细的京腔,不时翘起的兰花指,活像一位穿越到现代的“公公”,让人忍俊不禁。
别人问他什么名字,他想了想说“冯先生,大家都叫我冯先生!”其实人家明明就是骂他“疯子”、“疯先生”,他还傻乎乎的以为自己姓冯。你说这人可笑不可笑?
    车开在平安大道上,他不顾危险地探出大半个身子,末了说一句“你们走错了吧?”一个生活在北京城几十年的人,连回家的路都记不得,甚至看到高楼大厦还新奇的像个刚进城的农民。你说这人可笑不可笑?
    路过了一个个鲜红的“拆”字,一路辗转终于到了“百花深处”胡同,可除了一颗大槐树哪有什么房子给人搬?再看他那副骄傲的神情,“我们家的是紫檀衣橱!”,“那花瓶是晚清的,可得小心着!”。明明只有一堆泥块石头,一片空地上最大的“家具”就是槐树和土堆,他还说的有声有色,好像真的存在过那些东西。你说这人可笑不可笑?
    在智商更高、思维更全面更理性的“现代人”面前,这个“穿越”来的“疯先生”还真是可笑!
                      
                      <可怜>
    看那小老头儿疯疯癫癫的觉得好笑,可是随着剧情的发展又渐渐的因为他的“疯”心里难受——一种不痛快不舒服的难受。而当他蹲在地上,捧着“花瓶碎片”痛哭的时候,我终于再也笑不起来。
他说,“小心抬金鱼缸,那是我心爱之物”;他说,“那是晚清花瓶,碎了就没了”。这些陪伴了他大半生的东西构成了他的回忆,组成了他的家。没了一件都心疼之极,更何况那偌大的四合院毁于一旦,只剩老槐树和他的孤独倒影。
    我是很能理解老头的心情的。
我的家乡也在进行“拆旧建新”的工程,外公家面积不小又位于中心地段的小院早就成了开发商眼里的肥肉,可家里人却是极其不情愿被拆的。小院里的每一砖一瓦都是外公和舅舅们亲手堆砌,堂屋里的香案、火盆也都是“古董”,甚至许多桌椅还是几十年前外公用榫卯起来的,现在哪儿还能找到这样的手艺?然而开发商在乎的只有利益,他们只会自以为慈悲地给你换新房,却丝毫不理会你的感受。然后凭一纸文件,将你赶出依赖了几十甚至上百年的家。
    是谁赋予了他们这样的权利,能肆意摧毁别人的家园?在刻意追求经济发展的今天,又有谁看到了“无家可归”的人的可怜?
                       <可悲>
     短片结尾处的唯美动画让我感到莫大讽刺——悠扬音乐伴着铃铛的清脆叮当,四合院的青砖绿瓦、廊腰缦回带着老北京的风味,天井里的大槐树开花儿了,槐花纷纷扬扬的飘下,落在院子的每一个角落,落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对比之下,今天商业化社会下的高楼大厦不过是机器世界里的苍黄布景——“百花”被“百厦”代替,深处的院落被夷为平地。“利益铁锹”铲掉的不仅仅是房子,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那些沉淀了几百上千年的建筑、物品,是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最好的证明;那些代代相传的典籍、习俗,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直接体现。当人们抨击十年文革的灾害性时,可曾想过,在这个宣称更加民主、科学的时代,“我们”也在进行着另一场“文革”;当人们谴责八国联军侵华的恶行时,又可曾想过,“我们”的行为与联军火烧圆明园相差无几。
    中国人常说“以史为镜”,可悲的是,若干历史的惨剧也没能敲醒愚昧的现代中国人!想我泱泱大国五千年璀璨历史文明,竟将毁于科技发达的21世纪!那蕴藏其中的巨大文化价值,竟抵不过眼前的蝇头小利!14亿人口大国竟找不出清醒着的“权势的代表”们!
    可气!可恨!可悲!
尾声:
    《百花深处》是一部信息量极大的影片,短短的10分钟,让观众看到了2代人的生活,观后带给人们的思考更是超越了2代人——何谓“百花”?“深处”有什么?究竟是百花深处还是“百花”深处?
尽管前面我一直在抨击现在的拆迁行为,对于未来我还是愿意抱有希望的。因为已经有一部分人看出了问题,比如导演陈凯歌;也有一批人正在逐渐清醒,比如《百花》的观众。我想陈凯歌也是这样想的,所以影片里的那群年轻人后来投入地帮老头“搬家”,也没有收下老头付的搬家费。
    一部电影的好坏不在于时间长短、演员阵容是否强大,而在于它所表达的内容能否使观众产生共鸣、引出更多更深的思考,是否具有现实意义、挖掘藏匿于社会表象下的问题。好的影片是对人价值观、世界观的完善,是一堂生动的课,而不只是讲述一个故事供人消遣。
    以此标准,《百花深处》必然是一部实实在在的好片!

  《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影评(七):十分钟,人生的十分钟,世界的十分钟,历史的十分钟……

阿基·考里斯马基-狗没有地域6分:男人出狱和黑帮头目要钱带女人去莫斯科。告别往昔开始新生活;

维克多·艾里斯-生命线9分:新生儿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脸上。时间无处不在,旧照片、犁地、洗衣等等,报纸上显示是1940年的某天,我们知道这时二战正在如火如荼的夺走千千万万个生命,因此和这平静祥和的小村生活与新生儿的诞生产生反比。镜头也很美;

维尔纳·赫尔佐格-几千年前7分:被采访的2个原始部族人很可爱。纪录片形式,片中十分钟,世间已千年;

吉姆·贾木许- 国际组织·拖车·夜晚 5分:女演员休息打电话准备;不知道要表达啥。。

维姆·文德斯-距离托那12英里8分:广袤西部遇到急症,被女孩搭救。向上帝许愿,上帝派天使来救你。生死一线。

斯派克·李- 我们将被掠夺 8分:总统竞选结果前十分钟人物访谈。历时重大事件就在一瞬间决定和发生。

陈凯歌- 百花深处9分:我们看到冯远征的兰花指有点小欢喜,可后来我们发现他疯了,我们不知道他因何而疯,但他眼中还存在的家园和家具已没有,处处高楼大厦。虽然如此他却能清清楚楚指出附近地面的一个坑。。心中阵阵酸楚。。。。

时间长河,生生不息。时间扑面而来,又转眼即逝。人生匆匆几十年,在时间的历史如袅袅尘埃。可历史会记住一些人、一些事,而我们被谁记住,又被谁忘记?

  《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影评(八):致陈凯歌的百花深处

大槐树的悲凉
       这里没有百花,没有大房子,有的是黄土地,有的是大槐树。一棵孤零的大槐树,一个倔强的小傻子。
       作为陈凯歌的几分钟的小电影,要求的是大导演的小精华,故事必须浓缩有深度。 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霸王别姬的小小身影。 冯远征略带娘气的唱戏口音使我想起了张国荣。
       我是这样理解这个故事的。冯远征在里面演的是一个自己房子被拆迁之后心理创伤的小傻子,北京把旧老庭院拆迁后,只留下黄土地和大槐树的空荡荡,只留下一个悲凉的小傻子苦苦央求搬家公司搬家具的滑稽闹剧。搬家员工边喊边笑,搬起了空气家具也是配合了演出了搬家的戏。
       不认识的大马路,拆迁后的大槐树,破碎的空气花瓶,土地拾起的风铃。风光繁华背后留下的故乡人对幻想故景的悲凉忧伤,人是物非的伤痛惆怅,那种击溃人心防线的,旧日光景重现的酸楚,留下的是大槐树的寂寥哭泣。有些东西是用钱买不回来的,人心还是暖的,当小傻子举着一百块钱给搬家队伍,他们回绝说不用了,我打碎了你的花瓶。不存在的花瓶打碎了,原的是谎,圆的是梦。

  《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影评(九):时代的更迭——浅评短片《百花深处》

这是一部二十世纪处初的短片,那时的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高楼大厦开始出现在北京这个城市。百花深处所描述的就是这些高楼的出现、胡同的消失,开始讲述了一位疯了的人请搬家公司到"百花"深处搬家,到了地方才发现是一片废墟,空无一物后,工人们却为了钱演了一场闹剧,在闹剧中、在疯子的描述下,仿佛真的出现了那座宅子,那段消失的老北京。
    百花深处这部短片是著名导演陈凯歌拍摄的,将一个已经消失的老北京重现在我们面前,提醒着我们老一辈的文化不能忘、不能丢。
   影片开头就体现了旧时代与新时代的变迁,一个慢慢上摇的仰拍镜头,拍出了高楼大厦给我们的压迫感。从大楼里出现的小孩向着爸爸要电脑的景象,让我发现人们早已忘记孩童那时玩具,爸爸做的小木车、妈妈缝的布娃娃,被电脑电视这样的数码产品所代替,这种强烈的对比也出现在去往“百花深处”的路上,我喜欢后来几个快速切换的镜头,将当时正在翻天覆地改变的北京与后来被拆迁的只剩废墟的胡同对比,让我们充满了惋惜。
      我觉得最值得一提的应该是那时问起主人公名字,他说大家都称他为冯先生,我想后来的工人听到他是个疯子时也会感叹吧。可虽然人人都称他为“冯先生”,我却觉得在搬家这场闹剧中,疯的不是他,而是现在这个时代吧。利益至上,将钱看做一个目的,为了钱可以不达手段,点头哈腰陪着冯先生搬家,演出这场闹剧。
     当冯先生捡起那个铃铛时,当铃铛声的响起时,一个花瓣飞舞、古色古香的老宅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两进的屋子、一个有着老槐树的院子好像就真的存在一般,暖黄的色调使我觉得温暖极了,与开始的高楼大厦比起来,我好像真的开始懂得老北京的美了。
     一个十分钟的短片,却将新旧时代的更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车上中国结划分出两人的对比、工人对冯先生的态度变化、高楼与胡同的对比、生活方式的变化等告诉了我们老北京是一个什么模样。
     最后的最后,房子消失了,冯先生摇着铃铛向远处奔跑,他的背影是欢乐的,可背景音乐却是凄凉的,像是对旧时代的告别、像是迎接新时代的到来。再见吧老北京、再见吧旧时代,你会永存在我们所有人的记忆里。

  《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影评(十):姹紫嫣红,断壁残垣

夜幕低垂之时,放眼望去,入目的是鳞次栉比的楼盘大厦,我们似乎都已经习惯了繁弦急管的都市生活,一座座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当城市披上了光鲜华美的外衣,还有谁会记得百花深处曾花团锦簇呢?

细节有时候会影响整部片子的走向,一些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东西往往更能刻画人物形象。影片中有很多乍一看莫名其妙甚至好笑的部分,比如冯先生不时翘起的兰花指,软绵绵带点阴柔的京腔,在车上几乎把半个身子探出窗外,以及听到车鸣时受到惊吓的样子,让人啼笑皆非的同时又有些唏嘘,他已经和这个社会脱节很久了,以至于显得如此格格不入,传统文化遭受的损毁是他无法面对的事实, 强行地让自己留在记忆中的百花深处,这才成了别人口中的疯子,精神寄托的崩塌几乎摧毁了他全部的理智。冯先生特别钟爱的是他们家的风铃,当他发现了铛子时尤其高兴,他拿着铛子激动得像个孩子,不厌其烦地跟每一个从他身边过的工人说着铛子的来历,一个老北京,对旧地的无限眷念不舍展现得淋漓尽致,却也只能随着这些院墙,一同被埋葬在冰冷的水泥之下。新旧文化的碰撞,落败就意味着淘汰,令人叹惋,也不由发人深省,我们的社会在高速发展的时候,是不是遗失了什么。

人物的情感总是能通过光线和色彩饱满地呈现出来,很大程度上反映人物内心活动。当冯老上了车以后,两边不断掠过的景物吸引了他的眼球,而那些建筑无一例外都是冷色调,给人以冷漠压抑的感觉,一直到车驶向百花深处,色调才变得柔和明亮,通过冷暖色调的对比,表明冯老与外界的陌生和隔离感,只有在百花深处才能感受到温暖和归属感。对于一个活在旧时代,思想受过传统文化熏陶的人来说,这些充满现代气息的生活状态让他感到震惊和不解,在他引以为傲的一切都崩催的时候,精神受到了多大打击可想而知。可是这世界什么都会变的,所以坚持信念的人才会显得越发悲壮,他对传统文化的痴迷也注定了自身的悲剧。在影片的结尾,冯老找到了风铃,欢呼雀跃地往大树方向跑去,夕阳映得天边一片暖融融的,橘色的霞光加上略显昏暗的色调,有些悲凉,这是冯先生心里的希望,他心底最深的执念,就在夕阳垂落之处,那片废墟之上。冯先生早就把自己安放在精神世界里了,或许对他来说,虚幻的才是真实,人如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太久,就很难走出来了。

声音作为一种比较平实的视听元素,在本片中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电影中运用了不同的音响来渲染气氛还原真实场景。起先搬家公司的人为了报酬陪冯先生演戏,像模像样地搬起了家具,而此时又出现了本不该有的声音,即搬运实物时所发出的,场面看上去很滑稽,这里的音响是导演刻意将冯先生臆想出来的声音具象化,为了营造一种怪异滑稽的效果,而在冯先生心里则是真的认为这些东西依然存在,执念之深,可见一斑。而后,工人为了借火一时忘记了手里的“花瓶”,当“花瓶”摔到地上时,清脆的碎裂声来得突兀无比,背景音乐也由怪诞的鼓点转为悠长哀婉的笛声,渲染了凄凉的气氛,这一声脆响更像是打碎了冯先生的信仰,以花瓶的破碎来象征传统文化的破碎,藉工人之手隐喻新旧文化的矛盾冲突,可谓巧妙。至于结尾处,当冯先生摇起铃铛时,工人们眼前也出现了幻觉,导演利用动画渲染技术还原了冯先生记忆中的四合院旧貌,背景是脆生生的铃响,简简单单的几句男声哼唱,配上旷远古朴的笛声,让人恍若置身于若干年前的老北京,悠悠岁月沧桑而过,在历史的尘埃里祭奠即将消亡的文化,大悲大哀也。

人还在,物已非,时已过,境也迁。纵然姹紫嫣红曾住,似这般,都付予韶光,徒留断壁残垣。

衰落的文化给那些坚守故地的人带来的是毁灭性的伤害,尽管优胜劣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传统文化就此全盘沦没绝不是最好的结果,祖辈留下的东西正在逐渐被压迫至湮灭,请停下发展的脚步,等等我们落后的灵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