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桃李劫》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桃李劫》经典观后感10篇

2017-12-06 22:38:2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桃李劫》经典观后感10篇

  《桃李劫》是一部由应云卫执导,袁牧之 / 陈波儿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桃李劫》观后感(一):物伤其类,悲从中来

  校长在学校看到报纸上一则新闻:「建业工校毕业生陶建平,行窃拒捕案判决,今日送监执行。有志青年结果如此,是谁之过?本身?教育社会?」陶建平是校长当年的得意门生,故而校长到监狱探访陶建平。陶建平向校长叙述,自己从毕业后是如何到了这般地步。

  《桃李劫》是一部左翼电影,而左翼电影其实重心在于用电影的形式传达他们的理念,而不是好好做一个故事的表述。所以故事过程便难免做的粗糙以致让人明显感受到导向意味,使人感觉他要传达的理念不是电影过程中自然得出的,而是预先设置好的。那么「有志青年结果如此,是谁之过?」这部电影指向的自然是「现实」。

  陶建平毕业后在轮船公司作经理,因不同意老板超载而拒绝签字,他说:「为维持人道,为遵守法律,也不应该再装了。」所以他辞职了。回到家里他跟老婆说:「为了要保住我一个人的饭碗,就不顾一船人的生命吗。我受过教育的人是干这样的事的么。」而这时他老婆已经怀孕。第二份职业是在他同学志宏的公司里,因不满他同学偷工减料而与之争吵起来,气冲冲回到家,决定不干了。他跟他老婆说:「他不顾人家的生命,只顾自己赚钱。我还能和他合作下去吗。我不干了。我就是饿死了也是对的。」

  时隔八十多年,猛的看到这样的话,已然有很大的陌生感。这种陌生让人感到疏离。说他幼稚也好,书生意气也罢。我们是从他不能饿死自己和老婆,从现实生存必需的角度,觉得他不应该这么轻易辞职。

  但他说「我就是饿死了也是对的。」他是从理想主义的道义角度认为不做伤天害理之事是对的。这是生存与道义的矛盾,看你如何选择而已。我们理所当然的认为,生存当然是第一位的,就算有些违背道义有害他人之事,也只能妥协于生存了。然后我们抱怨咒骂各种有毒食物侵入到餐桌,有害货物充斥生活周围,而这些背后,也是一个个具体的个体生存的渴求。

  一个为了生存就一定要违背道义的社会是有问题的。虽然《桃李劫》对现实问题批判的电影表达是有些生硬,但这种问题却真的存在,直到今天也还在。

  在毕业的时候,校长问志宏要不要在他父亲的营造厂做事,志宏说:「不,我想另外找事情做,我不要在我父亲自己厂里做……我就怕人家说我毕了业,还是靠父亲。」然后没多久志宏就在他父亲的营造厂开始偷工减料了。当时校长跟陶建平说:要是他和志宏的身份互换,他应该更容易实现自己的理想,从后面看来,也是未必。即使陶建平的父亲开营造厂,大概陶建平的下场是会被逐出家门。这并非一人之力所能改变的。

  陶建平后来不得不搬到更破的地方住,不断典当东西。自己在工厂做苦力。老婆生下孩子以后摔成重伤。陶建平没钱救治,求告无门之后只能偷拿了公款。最后老婆还是死掉了,孩子被他送到育婴堂,警侦在抓捕他时,他又失手把侦探打死,自己被判处死刑。

  《桃李劫》是对社会的批判是尖厉而绝望的。《姊妹花》中大宝的处境也是悲惨的,但电影最后却是一家团圆,姐妹相认,二宝带大宝离开。这种平缓的结尾处理就显得温和很多。即使是在《风云儿女》《十字街头》这种电影中,最终也是让年轻人走向远方,踏上救国之路,还是励志的。但《桃李劫》没有任何回转余地,没有任何希望。

  在电影最后,雨夜,陶建平把孩子送到育婴堂,回家发现警察来抓他。躲在垃圾堆旁,继而逃跑,却发现前面是一道铁门。无论他如何挣扎,都撞不开那道铁门,这种现实的隐喻让人莫名悲抑。

  陶建平的故事是一种极端例子,所以电影开头是以一则新闻的方式呈现:「有志青年结果如此」。即使抛开一切的背景以及理念的传达,这种极端的例子仍能给人深思。现实中远有马加爵,近有林森浩。电影中那则新闻你的追问「有志青年结果如此,是谁之过?本身?教育?社会?」仍是现在的疑问。

  电影最后,陶建平被拉去枪决,临走时,他跟校长说:校长,我使你失望了。校长怔怔的看着陶建平被拉出去。枪响之后,《毕业歌》的歌声响起:「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陶建平的照片从校长手中滑落到地上,那张照片是当年毕业时,陶建平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时,校长为他拍摄的。陶建平那时说:」我们都是热情的青年,我们要把我们的热情,从学校带到社会。从今天起,我们负上了我们的使命,我们要为社会谋福,我们要为母校争光。」

  物伤其类,悲从中来。

  《桃李劫》观后感(二):《桃李劫》:有志青年结果如此,是谁之过?本身?教育?社会?

  《桃李劫》:有志青年结果如此,是谁之过?本身?教育?社会?

  本片为电通公司1934年的作品,电通公司仅维持了一年左右,共四部作品:《桃李劫》、《自由神》、《风云儿女》、《都市风光》。

  毋庸置疑,这是非常明显的左翼电影,而且传递了很“左翼”的思想。刚看完电影的时候,闭目回想,竟想不到这部影片带给了我们什么?压抑,虽说有现实主义作品的痕迹,但故事情节和叙事结构一点都不现实,只是为了那个既定的结局强行发展剧情;再加上中国传统的悲剧成分偏爱,不过,同样是人物遭遇悲惨,社会压迫不断,郑正秋的《姊妹花》里就以最后的团圆结束,而这也正是左翼和别的电影的区别。

  新京报曾报道,贾樟柯导演的《小武》和这部电影很类似,都属于“愤青式”的剧情,最终《小武》没能上映,在我看来,这不能说不是一件好事,首先电影是一种娱乐消遣的东西,要有娱乐性,其次往深了说,进步的电影应该给人带来思考:或居安思危、或痛定思痛、或知足感恩,而不一定非要到达灌输思想的地步,尤其是通过不停歇地展现黑暗、压抑、悲惨,通过疯狂的呐喊,表达对社会的不满,并企图用一种引领思想的灌输方式,让群众跟随到这一呐喊当中来,这一压抑当中来。我觉得这让“电影”承载的所谓“教育意义”有点过重了。

  再仔细一想,通过这个电影能看出来的东西,其实影片一开始就交代了。老校长看着报纸上的报道这样写着:有志青年结果如此,是谁之过?本身?教育?社会?

  我觉得除了教育,本身和社会都有责任。不是说教育是完全正确的,是绝对先进的,只是教育本身也是一个受教育的过程,教育这项事业本身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完善与自我发展,所以我们不能怪教育,只能说教育仍需要改进。更何况这部影片中的教育也并无过失之处,老校长交给他们的正直和实事求是,是个人需要的,也是社会需要的,是那个年代需要的,也是现在需要的。

  有人说这部影片表现的就是理想主义青年的悲剧,我觉得也是社会现实的悲剧。一个情节就可以完全例证我的说法:剧尾,陶建平被铁门阻隔,无法逃逸。

  电影之外,说说这部影片的历史意义。首先再讲个缺点:没有字幕,语速过慢。影片第一次吧对话、音乐和音响三个声音元素纳入了整体的银幕构思之中,利用声音元素,拓展画面的空间,参与影片故事的叙述,这也是这部电影被认为是第一步真正意义上的有声片的原因。

  有趣的是,电影中出现了“泰山饭店”,上个月初我刚和我爸去了泰山,不知这个泰山饭店是不是指泰安的那个泰山呢。

  《桃李劫》观后感(三):印象比较深的地方

  1、袁牧之在整个片中容貌的逐步转变很精彩,他确实很能演

  2、某些镜头里感觉陈波儿有点象董洁

  3、偷工减料、超载当年就有了,80年后的今天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好转

  4、校长的书架很有特色,山羊胡子也是

  4、男女主角的悲惨遭遇不太令人信服。虽然故事发生在30年代,但两个毕业有文凭的人,又有能力,应该不会混到一个要去做苦力,一个没工作。如真的象这样遇到严重的生存问题,作为男主角来说,如果一时找不到能够发挥自己理想的工作,完全可以退而求其次,多想点其他途径。而片中他给人的感觉更多的是被动等待,比如等同学公司的职位空缺。甚至于老婆在外面上班的时候,他不仅没有主动去找工作,反而就在家烧菜看报。因此感觉影片更多地还是在为左翼宣传服务。

  《桃李劫》观后感(四):旧时代·毕业生的命运

  桃李劫 Fate of Graduates

  导演:应云卫

  主演:袁牧之、陈波儿

  年代:1934

  出品:电通公司

  《桃李劫》被誉为是中国有声电影划时代之作,影片以那首《毕业歌》作为开始和结束,“巨浪,巨浪,不断的增长,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经典的歌声传唱至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毕业生,告诉我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影片讲述的是一对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青年,由于坚持自己的本性与原则,在社会上遭遇失意,苦苦挣扎后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被彻底吞噬的悲剧。陶建平和黎丽琳原本是一对幸福夫妻,由于陶耿直不屈看不惯老板们不顾人道、不讲信用的所作所为,两次辞去工作,妻子也不堪公司经理的骚扰而辞去工作,最后陶只好去工厂做苦力,而妻子生完孩子后又得了重病,陶迫不得已去偷窃,最终因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影片所揭露的毕业生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如今依旧具有现实意义,到底是恪守自己的原则还是随波逐流地适应这个社会,这个问题恐怕至今都还没有很好的解答。

  影片中有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片段,首先是一个蒙太奇,在陶在报纸上看到招聘信息后,镜头聚焦在“人”字上,最后报纸被撕碎,出现了公司楼下众多应聘者等待一个职位的场景,意在说明由于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使很多人都面临困境,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陶应聘时,公司里有个人居然说已经有关系户进来了。陶还接到过一封公司寄来的信,同意他入职但要交纳保障金,这明显是一个骗局,这样的事情现如今也比比皆是。还有影片中的两个巴掌的呼应,一个是老同学扇在陶的脸上,因为陶对他偷工减料的行为表现出不满,于是陶毅然辞职离开,在自己的相片上花了一个叉作为耻辱的标记,后来因为误会妻子欺骗自己,陶扇了她一巴掌,镜头里再次出现了画叉的相片,这形成了一种呼应,可以说他们俩同时忍受着冷酷社会的狠狠鞭挞。另外还有一处就是陶的妻子去面试的时候,镜头落在老板桌子上一个猪的装饰品,老板又色眯眯的调侃说自己和她都是属猪的,工作了以后,老板还厚颜无耻的给她看一副画,画面里是一头猪对着一朵花垂涎三尺,这样的一个前后照应使资本家丑恶的面目暴露无遗。当影片进入到最后,又出现了一个蒙太奇,一边是颓唐的陶吃力地推着车,一边是虚弱的妻子幸苦地提水上楼梯,这说明了两个人的命运已经到了岌岌可危举步维艰的地步。

  影片的伟大之处还有声音的部分,它被称为是中国电影历史上第一部以有声电影手法创作的作品,使音响第一次成为电影的表现手段。除了经典的电影插曲《毕业歌》之外,影片中大量的配乐让人想起很多早期好莱坞作品,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当人物的生活过得比较幸福的时候,总有欢快的交响乐陪衬。还有影片最后那悲伤的小提琴声夹杂着雨声、婴儿的哭泣,让人看得十分难受,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影片的音响处理不再是割裂于主干之外的陪衬,而与叙事有机地结合。除此意外,影片采用的倒叙方式一改以往电影平铺直叙的手法,增强了叙事张力和艺术效果。

  《桃李劫》观后感(五):桃李劫

  看完才知道为什么叫桃李劫。原来有两重含义,一方面是指陶建平和莉丽林的两个人的劫难,一方面又是从老校长的角度来讲述他的学生的劫难。虽然这部片子有着批判现实的意味,但我还是庆幸一点,当陶建平临死前对老校长说“我让您失望了的时候”,老校长并没有回答什么,这也就没有给观众下定一种价值观

  总体来说,这部反映批判现实的片子拍得不错。很准确地把握了几个故事,几个故事之间又有着递进的关系,一步步走向悲剧的高潮,这个节奏把握的还是不错的。故事带有很浓的抒情色彩,大量长镜头的使用,比如在学生毕业时从学生的背后俯拍他们唱歌的场面,拍了很久,有着很浓的抒情的意味。虽然是批判现实的作品,影片并没有因此失去它的艺术性。它的批判现实的意味,也不是通过主人公声嘶力竭地吼叫,而是通过画面一点点地展现给我们,让我们感受画面传递出来的批判。

  从这部片子也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比如一个场面中,从水滴一滴一滴地滴入盆里开始,慢慢得向上摇到抱着孩子的陶建平以及他身后下着雨的窗户。这时,我们才发现,原来是屋漏的雨水滴在了盆里。加上婴儿的啼哭,这就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意境吧。

  看这部片子也让我想起来法国的现实主义电影《偷自行车的人》,甚至有相似的桥段,就是他们都被迫去偷东西。两者有很多相通之处。在这里,我也想表达下我对于现实主义影片的看法,我是敬佩认真拍现实主义影片的人的。不管他拍得艺术水平怎么样,他的票房怎么样,只要他是认真审视现实生活并想把它展示给大家的,我想他都是一个有思考有担当的导演。也学现实主义的电影不会给大家太多的快感,但是总会提醒我们不要麻木于现实。

  《桃李劫》观后感(六):我想起一个装13的标题,表达看完没啥意义。。

  这是一部讲述民国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电影,其中描写最多的就是民国职场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其中几个片段特别耐人寻味,桃先生拒绝再往超载的船内装货被辞,李小姐面试时询问有没有小孩对以后工作的影响,桃先生再次因为经理偷工减料争吵被大嘴巴子后再辞职,李小姐经理忽悠她去泰山饭店后马先生改成冯先生为神来之笔,桃李夫妇酒店门口相遇互不说话回到家中,回家后摔花瓶又反手给媳妇一大嘴巴子,落魄时沮丧痛撕毕业证,李小姐受伤后因凑不到钱看病偷了公司的钱,最后妻子因治疗不及时而离世,最后聂耳老师写的 我们要做祖国的栋梁 建设自由新中国。

  以上全是剧透,我想像我这样无聊一边写作业,一边看老片的人绝对是少数,我想说的是,当你做一件无聊的事时候一定要又一件更无聊的事在旁边放着你才能更专注的做事的歪理邪说,但是通过发这部电影我确实比平常速度快了一倍,可见自己一心二用的功能。

  看看这部电影想起一句话:“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现在也是平常,但是看过后在感觉那个学者成为近代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宴时期,文人的思想是及其的左,左的就像我当年超爱的年轻老罗和少年韩寒,左不是目的,迷茫也到不了终点,借古比近,感受最多的是马云的一句话,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

  呼呼萱萱的说了一堆,我写影评跟大多数人不一样,我写这玩意不是想让别人明白电影中的涵义,我写这玩意就是为了记录我看一部电影,并且从中寻找它对我消耗了90分钟的意义,仅此而已,满满鸡汤,随时腹黑,专业扯犊子25年,欢迎来扰!

  《桃李劫》观后感(七):这不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有人说本片是部现实主义作品,其以左翼的立场,揭示了社会黑暗,让人感觉是社会吞噬了这对小夫妻。不过我却觉得,他们走到这一步,个人主观原因大过社会原因。

  从片中的某些细节不难看出,30年代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今天我们仍然面临,比如偷工减料、超载货物、人情世故等。如果只是以社会问题作为悲剧的主因,未免过于偏颇。

  让我们来看一下片中的几处转折:

  首先是男主角第一次失业,他因反对老板超载货物而提出辞职。回想起毕业时同学说他“孩子气”,此时得到了印证。作为一名雇员,在老板提出不需要由他承担责任后,仍然坚持自己观点,这里可以看出,男主角涉世不深,不了解处事圆滑的道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在考虑问题;在老板对自己的意见不予理会后,愤而辞职,丝毫没有考虑自身处境以及身后的家庭责任,书生气的同时,显得有点自私;另外他应该想到,这件超载的事情,不会因为他的辞职而结束,老板可以找其他人继续接手,如此以来,他的辞职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辞职后,面临积蓄即将用完的处境,男主角四处找工作未果,向妻子表现出了灰心。这里不难看出,他的思想并没有想象当中那么坚强,辞职时强大的决心这里荡然无存。所以,他此时应该反省自己之前的冲动,找出问题症结,但从后面的情节来看,他没有这样做。

  不久男主角获得了同学的职位邀请,妻子也找到工作。本来应该是一个很不错的局面,却因为男主角的一意孤行,再次将自己和家庭陷入困境。从他在辞职前与同学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并没有从第一次的辞职事件中吸取任何教训,同时他的幼稚程度也越发让人不可思议,比如他居然以为人家是因为需要他才请他来的。看到这里,我真的很气,不是气他同学,而是气这个书呆子。从之前的一些镜头来看,这个工作挺适合他,有熟人关照,收入应该也不错,加上老婆又有收入,成为中产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可是这些他全然不顾,只想着自己心中所谓的正义。试问,如果不能首先解决生存需要,有什么资格来谈其他问题?

  之后,男主角做了苦工。这里显得不够合理,作为一个有文凭的青年,虽然可以适当降低自己的身段,但选择去做苦力,剧情设计实在不靠谱。如果说是退而求其次,我相信象搬运工这种技术要求低的职位竞争应该更加激烈,为什么明明需要壮劳力的职位,会招一个弱不禁风的书生来做事呢?

  总体来说,我觉得整个故事应该是以结局为出发点而倒推出来的。男主角的书生气是整个悲剧的最主要因素。而这样的人,我相信现实当中是不存在的,至少在我们这个社会不会有。所以,这注定成不了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桃李劫》观后感(八):声音描绘的异化和扭曲

  电影因为很早的声音运用,敏感的题材而载入史册……在剧尾,袁枚之被铁门阻隔,无法逃逸,这成了整部电影的贯穿理念,城市是个牢笼,主角一步入社会便就沦陷,更可怕的是,他的原则,让他随着每一次被解雇、搬家而每况愈下,最终不仅是牢狱之灾,而且是丢了性命……可以说,这部电影的社会性非常强,批判意味很重,虽然极端,但是很有点青年亚文化的感觉,青年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和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格格不入,这并不是孤岛时期的专利,任何时代都如此,电影的叙事是倒叙,利用了大闪回,校长成了旁观者,他造就了这些学生,也坑害了他们,因为他们学到的正直,让他们无法生存,可以说,如果校长是父权的代表,那么这部电影显然试图动摇这一切,但同时,电影依然将校长束之高阁,他是道德的化身,父权依然是道德的,现实是现实,这是一种割裂,也预示着现实中的矛盾,那就是,道德和生存的二元对立,似乎讲求道德就无法生存,要生存就要丢掉道德,这是典型的青年亚文化特质,是当时年轻人普遍的困惑……电影的主创人员都是话剧出身,因此,电影显然更多的是舞台感,镜头语言比较贫乏,但是声音的运用是很有特色的,工厂声音、孩子哭声、偷东西的喘息声,一切都是讲述了城市与人的关系,是现代化对人生存的挤破,对人性的扭曲……

  《桃李劫》观后感(九):桃李劫

  《桃李劫》

  1.故事简介

  2.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对声音元素的探索性实践

  3.镜头语言精彩的呈现

  4.画面转场的运用

  1.故事简介

  出品:电通影片公司1934年摄制

  导演:应云卫(左)

  编剧:袁牧之(右)

  摄影:吴蔚云

  主演:袁牧之、陈波儿、等

  1.故事梗概: 本片用倒叙的结构,通过老校长探监时陶建平的回叙,展现了主人公的悲剧经历。陶建平(袁牧之 饰)和梨丽琳(陈波儿 饰)是一对受过教育的青年男女,同时也是一对恋人。毕业后俩人结婚成家,过着平静舒适的生活。陶建平就职的公司内部充满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人与人之间很难相处。为此,陶建平陷入苦闷之中。最后,正直的他愤然辞职,失业在家。而妻子求职的公司马经理(周伯勋 饰)是个色狼,一见面,他就垂涎梨丽琳的美色,不断对其骚扰,梨为了求得一份工作之不易,强忍不悦。失业的陶建平不忍让妻子养活自己,到处求职,却屡屡碰壁,只好去工厂做苦工。最后妻子实在忍受不了老板的欺侮而失去工作,产后意外受了重伤。无奈的丈夫偷出工钱为妻子看病,却双双走上不归路......

  2.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对声音元素的探索性实践,它第一次把对话、音乐和音响三个声音元素纳入了整体的银幕构思之中,通过同步、对位等声画结合方式,使声音产生出能够推动电影叙事的功能。比如:在平行表现陶建平在工厂做工和黎丽琳在家中提水上楼的场景中,画面是黎丽琳艰难地提着满满一桶水爬上楼梯,在脚步声和喘息声中,我们还可以清晰地听见远处传来了工厂下班的汽笛声。这声音似乎给了黎丽琳奋力向上挪动的动力,但她不幸摔了下来。

  3.除了声音元素的创新运用外,影片在镜头语言上也有非常精彩的呈现。比如镜头随画面人物运动而形成的场面调度、镜头内部前后景带来的景深镜头(如前景是陶建平和曾经是他同学的经理发生争执,经理打了他一个耳光,他愤然夺门而出,后景是探头张望的公司职员)

  和特写镜头(妻子死后,陶建平抱着孩子在漏雨的家中。镜头从接雨的小盆的特写镜头开始,再往后拉成全景

  还有形式感很强的寓意性镜头(他们搬家时的两个下楼梯的镜头),两个几乎完全一样的镜头重复使用,无疑加强了这一行为的视觉效果,同时隐喻出他们一步步被黑暗社会逼向绝境)。

  4.画面转场的运用

  整部电影中多次利用到了各种画面转场,即发挥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又给观众带来新颖的视觉享受。如下影片中的叠加,划像,以报纸破洞圆划像三种效果。

  《桃李劫》观后感(十):《桃李劫》

  影片中的校长进监狱去探望学生建平,镜头里包含着监狱的栅栏,这镜头表明他已经来到了监狱,但自我感觉这个镜头很难拍,即镜头到底放在哪里。

  影片中校长和学生含泪相拥,画面中只有一个学生眼中含着泪花前景却是栅栏窗的脸部特写,寓意深刻。影片中建平工作无果后走向妻子的镜头,用的就是窗户作为前景,达到类似的效果。影片中丽琳受骗,她和马经理所处画面类似于建平工作无果后走向妻子的镜头,用的就是窗户作为前景,达到类似的效果。这表明她们将要受制于不公平之事了。影片中这个地方神来之笔还在于,镜头一转,就是建平开窗探望丽琳是否回来的镜头。

  戏剧性在于“好人受迫害”和“屋漏又逢连阴雨”

  电通影片公司创作的影片不多,但电通二字,寓意深刻,有了电,就有了现代文明,有了进步;这个公司取这个名字,寓意希望通过他们的电影,给电影观众充电,以期进步。

  影片中建平辞职原因的情节,类似《恋爱之道》的一个情节。

  影片中丽琳找工作跟马经理面谈,影片中他们二人的声音是画外音,画面上出现的是一只猪,很有寓意,这跟后面的同事画画讽刺丽琳的图片有关联,即一只口馋的猪垂涎一瓶花。

  影片中的画面分割画面(二人打电话互通信息,丽琳报告她拿到工资时)。

  影片中门的运用。如建平找丽琳时匆匆忙忙中反复出现的门,这达到了一个“求助无门”的寓意,也是受制于时代的一个寓意。在丽琳逃出马经理牢笼时,这扇门又出现了,这扇门的作用就类似于跳出火坑的关键了。门在影片中有着巨大的寓意。这是不合理时代的一个象征物吧!

  建平形象的转变,这不仅仅是衣服的改变,更是一个经受了挫折之后的无奈成熟与现实。

  建平最后工作的地方给人不舒服的感觉。

  小孩的啼哭,建平心中的痛哭,对丽琳死与对时代的痛哭。

  把小孩送到孤儿院,外面是下着雨的。似乎电影形成了一种共同点,如《群魔》,《大团圆》《关不住的春光》中的风和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