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三国演义》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三国演义》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7-12-22 21:5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三国演义》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三国演义》是一部由王扶林 / 张绍林 / 蔡晓晴 / 孙光明 / 张中一 / 沈好执导,唐国强 / 孙彦军 / 鲍国安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国演义》观后感(一):扮嫩的大叔

  最早看演义的时候,最着迷的是军师和皇叔。军师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辅佐无能的后主,壮志难酬,力尽而亡。一遍遍看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越来越偏爱周瑜,那个气量狭小、屡屡败于军师的大都督。就如迟子建《与周瑜相遇》所言:军师是神,都督是凡人,会倒下的英雄更为人心折。所以那些缺点只是让他更真实更接近一个活生生的人。一声“既生瑜何生亮”几乎叹碎了我的心,那时我才上初一。感受过命运之叹,就很难被琼瑶式的婆婆妈妈哭哭啼啼打动了。后来看《三国志》知道其实一切只为陪衬军师——大约罗贯中觉得两人有相似之处吧:周瑜盛年猝死殁于征途,诸葛明知不可而为之、力尽而亡,一样的时不我与,一样的出师未捷身先死。才智是燃烧生命的能耗,所以史实中的周瑜只有一个缺点:完美。   小时候看电视剧,很不满意洪宇宙的扮相,很期待一个年轻英俊的人来演周瑜。现在,看到了,耐着性子跳着看了两集,失望。后面导演给大都督加了两撇胡子,将皮肤化黑,这种“丑化”大约是想让小奶油看起来男人点儿。但遗憾的说,男人与否,原本与胡子、肤色无关。伉俪情深似有娘配花瓶的嫌疑,腻味有余而情似不足。只好回过头去遗憾洪宇宙时代的化妆。   31集智激周瑜。感情戏不过几个镜头。孙权召回前,周瑜已从鄱阳赶回,小乔在门口迎接丈夫。大都督连夜赶路当然是形势压迫的缘故,一路应是满腹筹谋,心事重重,然而进门第一句竟是:“我星夜赶回,一路上都在思念夫人。”明明是瞧着挂外衣的妻子刚刚想到的调戏,却偏偏说得真诚。长大了再看这段,只是不觉去想:那纵马疾驰的归途是不是也包含了急于见到妻儿的迫切?戎马生涯的缝隙是不是填满了关于“家”的惦念?这细微处竟是恰到好处。   周瑜进门才说几句话就被张昭等人的到访打断。周瑜戏谑妻子“要不今晚陪夫人,谢客?”佯作嗔怪的小乔被逗笑,推丈夫快去处理公事。张昭等辞去后,周瑜回到内室,小乔很自然问及文臣主战还是主降,周瑜却反问夫人的主张。小乔略略思索后,简明扼要表达主战之意,说话间面带忧色又隐含微笑。而周瑜神色中些许掩饰不住的激动恰好说明了小乔的知心体己。这番表示很合两人的年龄身份。我能明白小乔忧的是情况确不乐观,牵系夫君身体,笑的是深知其性深信其能。打发文臣武将之后,诸葛和鲁肃到来之前,小乔轻叹周瑜抚琴,不多的台词不多的动作,但能感觉到这两个人感情很好很深——默契不就是不需剖白何须多言的高度契合的心领神会吗?   这都是为诸葛歪解“揽二乔”智激周瑜而做的铺垫。   其实周瑜也早有定夺,一番惺惺作态无非是想看诸葛怎样应对,透过来使侦探准盟友的能量。古人夺妻之恨、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不过探究周瑜的情绪,与其说是羞愤之怒,倒不如说是割心之痛。你看周瑜打发东吴战和两派,滴水不漏,岂是感情冲动动物?一时羞愤能否激他当场失态,草草决定东吴的命运?   试想吕布败亡,曹操强占其妻杜氏,张绣降曹,曹操霸占其寡婶邹氏,就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说美人不过是暗示英雄的结局。诸葛所指或与杜牧诗异曲同工,编剧可能就是从这个角度理解“揽二乔”智激周瑜的可能。   诸葛走后,周瑜扶着栏杆,问孩子们是不是睡了。小乔说“身为大将,竟如此儿女情长。”周瑜淡笑答道:“人非草木,焉能无情。登台号令三军,跃马勇冠三军。上能报君侯知遇之恩,下可荣妻荫子,我平生之愿足矣。”不慷慨不激昂,只是很家常,稳稳的笼着志在必得。此刻他揽着孩子母亲,是当世豪杰,也是世俗中的寻常人。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答语带着大气和欣赏的小乔,也不过是婚姻中颇为满足幸福女人。   小乔再出场是45集三气周瑜,不到3分钟。周瑜在家养病,抚奏长河吟。小乔不仅明白丈夫的志向,也体会得到丈夫心中的渺小感,还能合理宽慰,静静的暖在心里。小乔最后一次出场是在46集卧龙吊孝,哀而不伤,在众人面前表现得从容得体:感谢孙权帮她守灵、向鲁肃转达丈夫的遗言、安抚哀恸过度的诸葛(先不论哭棺是否做戏)。赤壁之战距离破皖城已经十年了,小乔并非“初嫁”,是三个孩子的母亲,是相知相偎的伴侣——唯有这样一个女人,方能衬得周瑜雄姿英发。英雄与美人,岂是两具空皮囊的搭配?   洪宇宙的周瑜,有种浑然天成成熟与大气,举手投足间“不小心”透露出来的。或许黄维德太过年轻,历练不够欠了火候,表现得很小家子气,可能极力的“表现”本身就是欲盖弥彰——就像正常人谁会极力证明自己正常呢?   形神不能兼得,终是有神的洪宇宙耐看。

  《三国演义》观后感(二):评三国前八十余回

  几个月前,我借了《三国演义》看看,一为打发时间,二为增加知识,三为学学中国古典政治,几个月后的今天,我看到了八十多回,终于还是没有耐心看下去了,原因简单,曹操、刘备已经在之前的章节里狗带了,之后的故事准确说算是三国演义的2.0版本了,续集总是难以达到第一部的水准不是吗?

  要说我最喜欢谁,那不是诸葛亮、关羽、孙权之流,而是曹操。相比之下,罗贯中和古人就不那么喜欢曹操了,老罗把曹操描述成一个好色、武断、无情无义之人实在有失偏驳,曹操的确好色、武断、无情无义,但这是当时诸侯的通病啊,大家都这样,光拿出曹操来进行评判可不对。

  汉室宗亲刘备赴江东和孙权之妹成亲,每天都不出房门,就这样荒淫到了年底,每天掏空身体,从不过问自己占据的荆州的苍生疾苦,最后还是赵云拿出了诸葛亮给的第三个锦囊,才让刘备如梦初醒,带着孙小妹回到了荆州,这样的刘豫州不好色吗,沉迷女色的程度和曹操相比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要问曹操的原罪,那就是他太强大了,强大到可以轻易灭汉自立,如果大家都去欣赏他,人人都想成为第二个曹操,那么皇帝肯定坐不安稳,所以为了政治正确,贬曹褒刘也是必然之举,无可厚非。实际上曹操还是很有人格魅力的。

  曹操和袁绍从小一起长大,到处使坏,还偷过别人的新娘,十足的熊孩子。青年时期打死了高官的舅舅,幸好自己父亲也有权势,保护了曹操,把他送到了远离的京师的地方做官,后来又出于正义感刺杀董卓未遂,招兵买马成为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之一,这样的履历不可谓不正义,此为“ 治世之能臣”,后来率兵入城,奉天子而令不臣,此为“乱世之奸雄”。

  相较之下,刘备和孙权的表现就黯淡很多了。刘备在桃园三结义之前是织席贩履之辈,也就是织草鞋、编凉席的人,典型的无产阶级,皇室血统白流了。有了关张之后,自己到处投奔别人,吃相难看,拜得诸葛亮之后,才发展到了荆州、益州之地。其实刘禅那么贪图享乐、事事依赖诸葛丞相都是和刘备学的,刘备自己不也是事事拿不定主意,出谋划策全靠诸葛军师吗?所以后来诸葛亮死了,蜀国也就垮了,不足为奇

  孙权属于官二代,有现成的哥哥孙策招募来的将领、谋士,不过他比刘备更有主见,也更勇敢。《三国演义》里对其的描写不多,不宜妄加评论,但值得肯定的是他寿命很长,这说明我们南方很滋养人(随便下的结论)。

  曹操不仅在军事上很出色,我更佩服的是他的人格魅力。

  曹操手下养着极多的忠心耿耿的谋士,譬如曹魏五谋臣——郭嘉、荀彧、荀攸、贾诩、程昱,如果没有兼听之明,谋士这样的识人之人又怎么会一直追随曹操,许攸又怎么会在官渡之战离开袁绍、投奔曹操呢?

  曹操手下还有许多勇不可当的武将,曹仁、曹洪、夏侯渊、夏侯淳、张辽、徐晃、典韦、许褚、张郃、庞德、乐进等等等等,如果没有爱才之心,他们又怎么会始终为曹操卖命,至死不渝呢?

  最让人吃惊的莫过于他对女性态度了。前面说到了他很好色,虽然当时的人大都这样,但是好色仍然不是什么光彩之事,在张绣归顺自己之后,曹操居然去和张绣的寡居婶婶睡觉,导致张绣反叛,曹操方面损失极大,其中包括自己的虎将典韦、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

  曹昂的母亲丁氏知道曹操居然因为贪恋张绣婶婶的美色而让曹昂战死之后十分悲伤,于是回到娘家,和曹操不再联系,曹操这边也很愧疚,一段时间之后,驾车去了岳父岳母家打算接丁氏回家,丁氏不肯原谅曹操,正眼都没看他一下,这要是换作是哪位门客敢如此怠慢曹操,恐怕是要惹来杀生之祸,但是他没有,曹操慢慢走过去,用食指去抚摸丁氏的手背,轻声地说咱们回家吧,丁氏没有同意,曹操无奈,和他的岳父说,我对不起你女儿,她不愿和我回家了,你要能劝动她最好,劝不动那就让她尽早改嫁吧,不要过的不幸福

  到曹操临终之时,他还在琢磨这事儿:“我前后行事,于心未曾有所亏欠。但是如果死后有灵,子脩若问‘我母所在’,我将何辞以答!”曹操一世奸雄,做过无数事,杀死过无数个人,都觉得不亏欠,甚至也不相信灵魂,“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但仍然放不下妻子丁氏和自己对她的亏欠。不得不说,曹操情感细腻复杂之极,三国时期无人能及。

  鲁迅说:“与显刘备之长厚近似伪,状诸葛亮多智而近妖”,刘备假装出关心世间疾苦的样子,就连逃跑还要带着百姓,弄得百姓多半饿死的饿死,被敌军杀死的杀死,追兵过来,拿手无寸铁的百姓当挡箭牌,实在是虚伪。而诸葛亮凡事都能料到,还能观天象、借东风、列八卦阵,超越我等凡人太多,让人怀疑《三国演义》是不是拿了诸葛亮的充值。

  曹操受人喜欢,赢在一个字“真”,真性情、真智慧、与你我无异,而又能做到位极人臣,这才是地位晋升指南。

  《三国演义》观后感(三):回顾《三国演义》

  国庆期间,闲来无事,重新回顾《三国演义》,颇有感触。

  第一次看《三国演义》,是在1995年,彼时和家中长辈一起观看,在长辈的边看边解读之下,极其崇拜关羽和诸葛亮,不喜欢曹操这个大奸贼,不过,后来年岁渐长,竟越来越喜爱曹操此一角色(此处专指鲍国安老师演绎的曹操)。

  之后,有许多三国题材的影视剧出品,包括近几年影响较大的《赤壁》《关云长》《新三国》等,还有最近上映中的《铜雀台》,由于心中的刘关张、诸葛亮、曹操、周瑜等形象已因当年的《三国演义》固化多年,对这些轮番出品的三国题材影视作品不屑一顾

  不过,前些日子兴趣回转至三国群英的故事,有一窥另类解读的心思,故而接连观看了《赤壁》《关云长》《新三国》等作品,被滚滚天雷相继轰过之后,回过头来,深感非得回顾一下《三国演义》,方慰吾心。

  截止今日,已回顾至第35集——草船借箭。

  下面,一一探讨喜爱的角色观感。

  诸葛亮

  唐老师演绎的诸葛亮依然如当年初看时那般拥有羽扇安天下的仙仪;高卧隆中时的恬淡高雅,今番年长后看来,更是令吾神往无比;三顾茅庐时的神龙见首不见尾,更添高趣;纵论三分天下时的大才初现,看得鄙人再次热血沸腾,不觉为玄德公欣喜——得此大贤,终于可以一展胸襟、鸿雁高飞了。

  此番回顾之后,深感有唐老师版本诸葛珠玉在前,后来者还是洗洗睡吧,在鄙人心中,诸葛亮就是这个样子的。

  曹操

  鲍老师演绎的曹操英明神武、机变无方;既有酾酒临江的恢弘浪漫,又有气吞山河的雄图大略。

  和陈宫、云长、郭嘉、典韦、许攸之间的戏份,尤为本人喜爱。

  其间,曹公或在怪罪故人远离自己而去之后却暗藏款款深情、或运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所推崇之人才的至爱之情、或因自己深为倚重的属下的天人两隔而悲怆不能自已、观沧海而咏歌、或在故交面前机带双敲互斗心眼,无一不令鄙人大呼孟德真乃至真至伟大丈夫也!对喜爱之人才的那份情真意切,似乎抵挡住了诡诈狠辣带来的负面印象,惟其如此,方能爱得深沉。

  值此,遑论正史中的曹操的外在形象是否如鲍老师这般英明神武,心中的曹操至真至伟至可爱的奸雄形象再次被鲍国安老师的演绎定格。后来者们,再次洗洗睡吧。曹公的可爱、真情、霸气、魅力四射等等,再难完美诠释。陈建斌、张丰毅、姜文等虽说也有可取之处,但是,在鄙人心目中,还是远不如鲍老师的演绎。

  刘备

  不得不说,孙彦军老师饰演的刘备把仁德的形象演绎得恰到好处,温柔端方而不失威严,重情重义而不忘大志,对兄弟、对部属给予极大的信任与爱护,无怪乎惹得曹公羡慕嫉妒恨如云长这般神人何以对之死心塌地了。

  关羽

  怎么说呢,陆老师就是为扮关羽而生的,赤面长髯、卧蚕眉、丹凤眼、身长九尺,当从书中读到关公之天神般相貌时,无论想象多少次,最终的形象都会收敛到陆老师扮演的关公形象上,活关公之一说,真非妄言也。忠义之化身,武圣关公,无需多言了。

  《新三国》中的于荣光大叔,虽然说比之于甄“关羽”、赤壁中的大叔“关羽”,已经强了不少,但是和陆大叔作比较,还是洗洗睡吧,形神的切合度差得太远。

  张飞

  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并且能让绝世名将吕布犯怵的大将,放眼三国群英,只此一号;环眼贼一出,谁与争锋;当阳桥一吼,震烁千古。

  在欣赏其勇猛霸道之余,鄙人最感动的还是刘关张的兄弟情,古城相会一集,看到翼德不许手下说出二哥名号时,不觉垂泪。

  李靖飞老师饰演的张飞,堪称经典;有新三国中的那位披头散发、满嘴大白话胡言乱语的糟粕在后,此版张飞更存心中了。

  徐庶

  “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只是这些典故,徐庶已经成为一段传奇;外加绝世高才,元直先生无愧天下奇才;牛刀小试,便令捷报频传,从而使玄德公产生久旱逢甘霖之感,以至于徐庶纵马离去时,素来温厚的玄德公竟要伐尽遮住徐庶去影的树林;后来的回马荐诸葛更是点睛之笔,高人必与高人会;只可叹,元直先生一入曹营,恪守誓言,再不拟一谋、设一计,想来很是凄惶。

  翟万臣把这么一个玄德公穷途末路时所遇之世外奇人演绎得极好,本人十分喜欢。

  周瑜

  “曲有误、周郎顾”“与公瑾交、如饮醇酒,不觉自醉”般的美周郎堪称三国第一完美男人——神仙伉俪、雄才大略、深识玄歌雅意,外有知己之交之主公、内有聪慧的绝世美女小乔,上天眷顾周郎何其多也,上天又何其残忍也,令周郎英年早逝,如周郎健在,神州天下不知姓甚矣。

  这样一个完美男人,洪宇宙演绎的很好,周郎的嫉妒之心,想来是罗老先生的错,为更好地突出卧龙先生,故而稍稍委屈了下周郎的完美形象,不过,饶是如此,周郎依然不失巨大魅力。

  后来《新三国》中的黄维德同学,其实蛮帅的,但是既然要演美周郎,干嘛留个小胡子呢,大煞风景,实在不解;还有《赤壁》中的梁同学,虽然够大牌,眼神也勾魂摄魄、电力十足,但是总感觉怪怪的,完美周郎不是这样的。

  比较之下,洪宇宙算是最接近周郎形象的了。

  当然,在这几位堪称完美演绎的珠玉之下,该剧也有一些在鄙人看来的不足之处,比如说,同一角色频繁演员,像赵云这么一位堪称三国另一完美男人竟然由三个人来演,虽然第二位饰演者尚可,不过本人觉得似乎赤壁中胡军版赵子龙更够味些,仪表不俗的威猛枪神、白马将军;不过试想一下,当年该剧拍摄数年之久,想来更换演员,也可理解了。

  《三国演义》观后感(四):知己

  人生难得一知己。其实诸葛亮真的很懂刘备。。刘备是水诸葛亮是鱼。诸葛亮与刘备共事真的是如鱼得水啊。刘备去后我觉得诸葛亮真的是已经绝望了。支撑他下去的其实就是刘备的遗愿“匡扶汉室”!如果这一点实现了,他的生命也就到尽头了,世间再无和刘备一样的人懂他!人活在这世上,能求得一知己实在难得。。更何况是君臣之间。。。如若像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般的效命一位君主,说明刘备真的是难得的一位贤主。。

  《三国演义》观后感(五):41--力夺四郡

  以巧于瑜手夺南郡,鲁肃来讨说法,诸葛以公子刘琦为盾挡东吴之讨。此欲和于吴而不便反目,转移商讨之题目所在。然此事处理终只停留在暧昧之中,是故有后日荆州之争矣。

  零陵不战而降,乃思下夺。是有翼德子龙相争,各欲身先破城立功,观来煞是好看。子龙翼德抓阄捻点取桂阳,而孔明则在一旁耍诈配合,乐于盛极矣。

  子龙挺进桂阳,以当阳武威使赵范不战而降。只是赵范以五百年论宗实委搞笑,只是这时拜了天地而成兄弟,片刻便以一妇人之姻不就而反目。此兄弟何不能稍稍宽以待?强求以情而顺,只是迫利而谋就兄弟而已矣。只是这妇人,略嫌老矣,莫说是过婚之人,便是未婚,怕也难能看上。而其竟语三事之词,赵范之欲姻媒乎?妇人自视居高乎?若是居高,贞良岂不更高?可见只是一媚妇人而已。

  翼德取武陵只是片刻而语,尾便随关羽之欲功。可见关羽于《三国》中戏份何其重矣。孔明与云长对语你来我往,心思脾性只在言语形态间表露介绍,何其好看。只看孔明以带兵多少而商于云长,又何其多周章。云长自是武艺超群,然其傲性被孔明几番杀折亦不曾折的半分,可见性情何难改矣。

  韩玄小性,这番那番全无将者姿态。真无愧残暴无道之评。然亦是此,造就阿谀作态何其可厌,更有魏延受鄙看奈不住,观来亦煞有可趣。

  及至黄忠落马,韩玄以射为言命拿关羽,兵心不归矣。文长有勇有谋,是有自己算,不算一味忠,亦不算一味反。反与不反,只在情势而择矣。若生今日,依其志性,亦必功高于众人之上。何?敢做敢为,无所纠结矣。然,此可赞乎?想是反古时忠君爱国之训。不敢不笑。

  魏延反目杀韩玄,此是功。然孔明却以怒色待之,何?惧其顺己之性致不为用,此震虎之钳口耳。

  《三国演义》观后感(六):诸葛亮的眼泪

  小时候是看不懂三国的。会咿咿呀呀跟着电视里唱“滚滚长江东逝水”,但是不晓得什么叫浪花淘尽英雄。倒是知道有诸葛亮这么个人物,语文书里有他的《出师表》,诘屈聱牙,甚是难懂,还偏要全篇背诵。放过孔明灯,会飞的白纸糊的灯笼。知道兰溪有诸葛八卦村,据说住着诸葛亮的后人。

  后来渐渐大了,老了,身边有人死了,终于看懂了。或者自以为是看懂。懂了以后便知道,看不懂是幸,看懂了是悲。看懂,就再也不能假装自己是孩童。

  我以为红楼、水浒、三国实则讲的是同一个故事。聚而后散,得而复失,喜然后哭。花开花谢,春秋几度。红颜凋零,英雄末路。

  老三国百看不厌。相较于后来的片子,老三国的哭戏特别多。演刘备的孙彦军在访谈里说,导演要求的哭有好几种:有嚎啕大哭,有默默不出声的流泪,有哽咽而泣不成声,有泪含在眼中而不落,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孙彦军所指的虽然是刘备之哭,放在旁人身上却也合适。我猜明清之际尚不兴男儿有泪不轻弹这一说,故小说里的英雄好汉都掉眼泪。三国里的哭,大约不比红楼里的少。因都是至情至性之人。

  诸葛亮哭的也许不比刘备的少,只是委婉些,音量小些。诸葛出场的那一出,隆中对罢,刘备请孔明出山,孔明坚辞不就,回身欲走。刘备伏首而泣曰:“先生不出,如苍生何!”孔明回身,见刘备伏于地,泪沾袍袖,衣襟尽湿。那是书中不曾有的一幕:只见孔明双眼噙泪,亦仆地回拜,说愿效犬马之劳。

  哭周瑜的那一出真可谓撕心裂肺。莫说是电视里的吴国将士,便是电视外事不关己的我亦不能不感动。早先以为,诸葛亮既然这么兴高采烈地气死周瑜,哭他必然是假哭。岂知不然。我记得那一出戏,孔明在灵堂中放声大哭,后又拿头一下一下撞周瑜的棺材,哭嚎得声厮力竭,直哭至双眼俱红。这又是书里不曾有的场景。初时只道演过了,反觉有些做作。其实不过。自古英雄惜英雄,何况又是一般的壮志未酬。其实算起来,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大展身手、最有看头的桥段,都需有个能与之旗鼓相当的对手。在青年时是周瑜,在暮年时则是司马懿。比智时固然毫不留情,一旦阴阳暌隔,知道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岂不痛惜!

  诸葛亮不是没有假哭。东吴派诸葛亮之兄诸葛谨赴川问刘备讨荆州时,孔明一面授意刘备假意答允,一面又协同其兄向刘备哭诉兄长家小被东吴拘禁,竟也哭得双眼通红(唐国强当真十分入戏)。看了不禁令人莞尔。

  刘备称帝后,蜀国毕竟胜小败多。白帝托孤,刘备对孔明说:太子能辅则辅之,不能辅,卿当自立。孔明闻言,大惊失色,泣涕涟涟,当即跪倒以头抢地,直磕至额头见血。刘备执其手,两人相对,泪俱不能止。

  作出师表的那一集,诸葛亮向小皇帝进言出师北伐。孔明跪于案下陈述衷情,一一呈明北伐利害,字字发自肺腑;小皇帝闻若未闻,兀自与小太监嬉戏。孔明再叩首,言魏贼不灭,将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不敢有负先帝临终之重托。小皇帝只说:“改日再议。”说罢令退朝。孔明喊了一声“陛下”。小皇帝已追随小太监去斗鸡了。群臣顷刻尽退,独留孔明一个仍跪在堂上,两只眼里尽是泪水晶莹。最后他颤巍巍地从地上站起。

  刘备生的好儿子,真是对诸葛亮最大的嘲讽。然而也许这又是天意。一个没出息的主子,成全一代贤相最大的忠诚。

  及至失街亭,马谡走向刑场,孔明伏案失声痛哭。后再思北伐,不想噩耗又至,子龙老死。孔明跌坐于席,泪溢前襟。面色越发的枯黄,鬓角越发的苍苍。六出祁山前,面对朝廷诸多反对,孔明力排众议,含泪陈明己志。孔明在刘备灵前告祭,声泪俱下,眼见血丝。其后召将整兵待发,又报大将关兴病亡。羽扇扑腾一下跌进尘埃。最后的最后,秋风五丈原。孔明仰天时已没有叹息。“克复中原”的大旗在黄尘漫漫中翻滚。最后一滴眼泪从眼角滑落。

  初出茅庐时的诸葛,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何等的英姿疯爽。火烧新野,三气周瑜,何等的意气风发。羽扇纶巾,温文尔雅,进退皆气度从容。呼风得风,唤雨得雨,攻城如探囊取物,平定天下似只在翻掌之间。十数年南征北战,功败垂成。当年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的诸葛亮,竟也沦落至斯。面色土灰,意气不再。风灯残烛,几多无奈。活到最后,有心拼命,无力回天,只能眼睁睁看着当年一道起事的英雄一个接一个离世。

  我一向以为早死干净。林黛玉要比宝玉、宝钗、凤姐他们有幸——因早死。早些死了,自己便可少流眼泪,叫他人去伤悲。以是理推之,关公比他大哥和三弟来得幸运,周瑜要比诸葛亮幸运:周瑜死的时候东吴势盛,纵有伤痛,无非是顾惜娇妻弱子;诸葛亮则不然,他死时是秋风五丈原,穷途末路,桑榆晚景——一点希望都没给人留下。伴随他的死,英雄的时代终结。看到诸葛亮死,三国也算完了。当年群雄,至蜀国出师北伐时已所剩无几,只剩孔明一个勉力维系。我能想象那种孤独。周瑜死了,诸葛亮来哭;庞统死了,诸葛亮来哭;刘备死了,诸葛亮哭;子龙死了,诸葛亮来哭;末了轮到诸葛亮死,还剩哪个英雄来哭?陶潜自作挽诗,假想自己死后一家老小在灵前为哭他。诸葛亮这么聪明,是不是早算到了自己的结局?

  原来诸葛亮跟贾宝玉是一样人物。一个人站在那里,身遭世移时变,草木枯荣几度,东海三为桑田。故交零落,知音断绝,更无一人知己。彼时有多风光,此刻便有多落寞;彼时越是风流倜傥,此刻便越发形销骨立。一不留神,当了历史的见证。

  林黛玉说,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冷清?既冷清则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信了她的话:有聚就有散,既然要散,不如不聚;有开就有谢,既然要谢,不如不开;有生就有死,既然要死,不如不活。我不知道这样算不算看透。然而人还是要聚,花还是会开,日子总是会继续。相较起来,像张爱玲那样看透反倒是好的:人聚时她便板着脸冷着眼睛,人散尽她大概也无所谓寂寞冷清。

  最后我确认使我真正动容的,是那种向死而生,向散而聚的勇气,那种逆天而行的执意,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诚。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全在乎此。千古之后,有人为尔动情洒泪依然。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先生尔时年三九,收拾琴书离陇亩;先取荆州后取川,大展经纶补天手;纵横舌上鼓风雷,谈笑胸中换星斗;龙骧虎视安乾坤,万古千秋名不朽!

  《红楼》《三国》的演员,演完以后往往因为起点太高,再难超越前作。唐国强自然不是单靠《三国演义》出名的。然而我总觉得,两百年后若还有人记得唐国强,必是因为诸葛亮。

  《三国演义》观后感(七):三国演义

  电视剧《三国演义》着重讲述东汉末年,天下分崩离析,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势力崛起,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

  三国群雄逐鹿、英雄辈出,本剧也形象生动地塑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人物:见仁见智的刘备、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骁勇善战的关羽,勇猛过人的张飞、胸怀大志的孙权、有勇有谋的周瑜、文韬武略的曹操等等。演员们出神入化的表演让一个个人物深入人心,鲍国安老师的曹操、唐国强老师的诸葛亮,陆树铭老师的关羽,至今无人超越吧!再有,电视剧的音乐制作也是一大成功点,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鱼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大气的诗词配上杨洪基老师的浑厚声音,百听不厌的经典主题曲!

  时间越久,经典越禁得起沉淀,《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的不朽之作吧!

  《三国演义》观后感(八):周瑜是为了小乔抗曹吗?

  揽江东之二乔,是诸葛进东吴后一个并不太有技术含量的小计。需要注意的原因是,这是诸葛与周瑜的第一次交锋。同样需要注意的是,这次较量是孔明胜了,但却并不是智力的输赢。

  周瑜真的没有肯定态度吗?从这个人物的后来言论,以及他的身份、经历,他始终是坚定的主战派。如何解释周瑜初登场时的深藏不露呢?从叙事手法说,这是一种聪明的悬念设置,让没有太大内部矛盾的东吴水面生出波澜。东吴内部,不是没有冲突,比如文武战和意见的冲突。然而这没有形成矛盾。我们可以看到,一旦周瑜、吴侯决策,下面同意或不同意的臣子,都只能乖乖闭嘴,抖不出半个屁。《三国演义》作为初期历史题材小说,人性构造是比较单纯的,按国家发展理想的状态写,不太揭露政治斗争的混乱。小说刻画的东吴上下基本团结,能够步调一致,周瑜又有抉择外事的崇高地位(所以文武官员有想法都来求他),不担心会有实力更强大的异见分子。他揣着一颗定心,在臣僚面前装糊涂,大战又迫在眉睫,这就让故事变得很好玩。

  就叙事来讲是这样,就人物的深刻性而言,同样是骨力深邃的一笔。《三国演义》是黑周的作品,它的成功不是在于把周瑜的智力拉低到孔明之下,而是从气质上贬损了周瑜,写成了一个有官僚气的人。

  孔明用计,大多是由实事而发的,虽然不乏阴损,但有实效摆在面前,还是值得钦佩。《演义》周瑜甫登场,用得心术就不正。他对着文臣辈大谈“早想议和”、对着武将说“决心抗击”,他的两面派,并不是应付强者时的无奈,而是面对实力不如他的下属,有种将众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味道。

  这种情形生活中时常有。上面的人,已经在各方面资源上碾压我们,看足了下面战栗的笑脸,还觉得这脸不够窘迫、不够低贱。周瑜的笑而不语,就不怎么让人舒服。他自己拿定主意,战或和,朝中必有一方利益受损,他等着看这些人惴惴不安,放下身段,跑到他面前,掏心窝子把心里话全部讲出来。别忘了,他们也都颇有地位,大部分还比周瑜资历老,但是压力下面顾不得了。周瑜这一招玩得很高兴,自己什么线索也不给,别人把底牌都揭了,可怜兮兮等他的话,顺带着验证了一下自己的权力。

  大概是玩得顺手,所以,面对弱小刘备军派来的诸葛亮,周瑜继续装。这次装傻对诸葛亮的伤害值,绝对大于对东吴文武官员自尊心的伤害值,因为别人只不过是担心一下前途,诸葛亮是生死存亡。刘备军孤身奋战,没有东吴相助的话,那就是一个灭。很明白,如果周瑜本来是主战派,此时非要装投降脸,没有别的,就是看穿诸葛亮的来意,要戏弄戏弄他。看他急眼,看他绝望,然后只得被迫答应周瑜想要的各种要求。

  论外交策略,这还是很棒的。论领导艺术,周瑜也深谙其道。谁没有一点私心,没有算计过别人呢?只是,周瑜不止是自利,而是自我膨胀。他太喜欢操纵别人了。他的谋略,老是用在弱势群体身上。下属、使臣,本来都是看他脸色办事的,也都给予他足够尊敬,他还要趁机刁难一番,享受摆布他人的快感,实在不算大丈夫。溃败的刘备军,惨不忍睹,换了一个使臣,绝对被周瑜这话搞哭了,抱大腿、耍无赖,为了援兵,什么丑态估计都有。不过谁让周瑜遇上了诸葛亮呢?诸葛亮献二乔这一计,反击得漂亮,虐周瑜这种人虐得爽。

  周瑜的官腔,人人听得懂真意,只是为了台面上过得去,你也不能当面拆穿。诸葛亮不傻,一听周瑜的话,就知道他没啥充分理由议和,却故意对自己说议和。我大孔明的机智练达,此时充分彰显出来。玩我?好,我也玩,看咱们谁会玩。对着周瑜,大赞和议的好处。让周瑜这个内心里主战的人,听一堆曹孙百年好合的话,简直比吃了苍蝇还恶心,却还得忍住不发怒!——虽然周瑜此时依然笑得出来,估计内伤已不轻。下一出更好玩了,献计送二乔。名扬天下的美女,诸葛亮不知道她们的归宿?是个男人能忍?周瑜此时骂了,就显得心理素质太弱,失了外交风度。所以,他还问:“有何凭据?”虽然掩饰过去,毕竟漏气了。然后等诸葛亮背诵完所谓的《铜雀台赋》,他必须怒了。不仅是情感上必须!——他是个男人,再不做出维护尊严的姿态,鲁肃和其他在场的人,都要笑他不算大丈夫。既然全漏了,已经装不下去,周瑜总算说了真话,和诸葛亮鲁肃俩战友开心玩耍起来。

  诸葛亮以反击者的姿态高调取胜,这一笔真是酣畅。最爽的在于,周瑜满以为能操纵弱小的他,却反被他给操纵。对周瑜这样一个控制力很强的人,诸葛逼他失控了,而且很可能周瑜是在相当理性的状态下,不得不放弃假脸,表达情绪。二乔的问题,周瑜不表态不是男人,表态了就等于吐露真心。对这种老奸巨猾的敌手,只有两重以上夹击,才能叫他束手就擒。诸葛做到了。

  周瑜喜欢伪,诸葛亮逼他真诚。这是一则格调明快的故事,坦率一点,总是更可爱。但周瑜的心理阴影绝对不会小。他回过头来,就会越想越气。不错,他原本就要抗曹。可是,他没有自主说出来,提前被诸葛亮逼出来。诸葛亮同时挑战了他的威权、智谋、控制力,对他的自信心自尊心造成毁灭性打击。后来他对孔明那么恨,我很理解。让爽惯了的领导大人那么狼狈的屌丝,一定是要杀掉的。对于这种人,我只能说,你不把别人当人看,也别怪人家给你下绊子。弱者的反击都很大快人心,何况反击得如此聪明。

  总的来说,《演义》周瑜有点奸,这奸写得确实有力度,觉得穷形尽相。周瑜很喜欢皮里阳秋,诸葛亮呢,有时候太爱算计,但总体来说光明磊落。他算计过骄傲而位尊的下属关羽,算计过强大的对手们,赢得精彩,没有仗势欺人的劣病。

  因此,就《演义》看,老三国的周瑜演得最好。正要脸面上那种官僚气味。我也佩服罗灌水捏合虚实的功夫。历史上,周瑜少年掌重权,到赤壁的时候,他善于驾驭下属,是符合情理的。而赤壁时,诸葛亮出山不久,刘备又落魄,他没有沾染官僚习气,仙风道骨的,也挺可信。经典文学,总是既能挑起感官冲动,又保证每一关节入情入理。

  《三国演义》观后感(九):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几日晚上连续失眠,就干脆写点影评吧。

  突发奇想要补三国演义,连着书一起断断续续看了一个月,今天补到曹老板离世这集,难过的实在是没法再看下去了。

  重看三国的决定真是无比正确,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小时候我看不懂诸葛亮那些腹黑阴损的计谋,看不懂刘黄书影帝的哭戏,总觉得他们都是主角,怎么能干坏事呢?

  三国里并没有绝对正义,只有各为其主。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明显黄书是男主,大部分笔墨也放在了蜀国这里,五虎上将,诸葛军师,一个个拉出来都是有故事有剧情的,曹老板前期也被黑的挺惨,萌萌哒本初挂了以后就剩渣权守国,嘟嘟又死的早,不擅攻城的渣权戏份就更少了。我在B站补的番,这种历史剧没有小伙伴的吐槽不太能一直坚持下去,结果弹幕党派之争严重,也是谁都看不上谁= =

  从小到大我都独爱魏国,即便黄书温文儒雅,诸葛足智多谋,云妹乖巧可爱,主角团阵容无比强大,我也还是曹老板脑残粉一百年不动摇╮( ̄▽ ̄")╭

  小时候喜欢曹老板的原因在记忆中好像是因为玩过我妈手机上一个游戏叫华容道,操纵曹操躲过关羽逃出去= =,觉得很亲切……

  补番以后才是真正爱上曹老板,鲍国安简直是把曹操演活了。

  按书来说,曹老板此生三个黑点,一是早期杀了收留他的吕伯奢,二是屠城,三是后期杀了不少能人,如华佗,师勖等。

  “竖子,不足与谋!”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要天下人负我”

  “孤好梦中杀人”

  “ 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这几句话拿出来,就是曹老板的作风,也就能解释他做的这些事,即便黑,也黑的魄力十足。

  几十集看下来,前几集看着大家开心的创业,曹老板乐呵呵的赢了官渡之战,刘黄书和诸葛越来越基(误),突然剧情就开始悲起来,奉孝死于疾病,嘟嘟被诸葛气死,关羽败走麦城。

  就这样看着曹老板从一个爱国青年刺杀董卓,再到和本初联手,之后奉天子以令不臣,挟天子以令诸侯,赤壁之战大败,讨吴失败,打蜀又失败,关羽败走麦城的下一集就是曹老板,我停在这里,难过的无论如何也看不下去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等我再强大些,再来补完吧。

  ……我这么喜欢曹老板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也有头风病= =

  《三国演义》观后感(十):再观群英荟萃

  又一次观看33集,非常喜欢周瑜群英会舞剑这段。

  演员洪宇宙身姿挺拔,身着白色内衣搭配蓝色外衣,头上两条发带随风飘舞。在一众黑灰背景下,周瑜给人一种潇洒英俊的印象。服务在这里非常棒。

  演员舞剑那段节奏恰到好处,似醉非醉,动作刚劲有力,停顿恰到好处。每次看到演员在动作停顿瞬间,眼中流露出似笑非笑的讥讽,真为人员加分。表现了周瑜的那种骄傲自信狂放的特点。

  另一位扮演蒋干的演员,有意突出了蒋干的猥琐,眼神犹犹豫豫,不敢直视别人,动作轻浮,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敢做到位。

  两个人对比强烈,加上其他演员眼神表情的烘托,一部精彩的群英会呈现给观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