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三国演义》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三国演义》读后感10篇

2017-11-14 21:3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三国演义》读后感10篇

  《三国演义》是一本由罗贯中著作,岳麓书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3.0,页数:638 页,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国演义》读后感(一):《三国演义》几百年来为什么这么流行?

作为一个把《三国演义》翻来覆去看了几十遍的人,属性也是罗贯中的超级粉丝,谈谈对《三国演义》的看法。
  小说分俩种。一种是写实艺术的小说,一种是美化艺术的小说。《三国演义》属于第二种。如果从小说反映现实世界风貌的角度来看,水浒和红楼,都是世情小说。而《三国演义》这方面的功能则非常有限。因为,《三国演义》的路子,是一种美化、包装的路子。
  《三国演义》几百年来能这么流行,主要是因为下面几个原因。
  第一个 《三国演义》是一部“草根励志小说”。
  一个摆摊卖草鞋的,一个推车卖豆腐的,一个坐地杀猪的,再加上一个埋头种地的,合伙干出了惊人的伟业,实现了从摊贩到皇帝 从通缉犯到将军,从农夫到丞相的草根发家史。当然,深究起历史来,不是这么回事,但是书里就是这么设定的。而且,这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设定。这么一来,就成了标准的“草根励志小说”了。跟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成功学范例教材”也差不离了。
  第二个 《三国演义》是一部写得非常帅气的“英雄装逼小说”。
  这书写得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写“装逼”写得好。装逼装得好了,那就是一种完美的风度,满足了观众对英雄风度的所有幻想
  曹操不要脸地说出“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么不要脸的话都能说得理所当然义正词严,气宇轩昂,霸气冲天。把个负分枭雄还写得这么有风度,大作家手笔,不服不行。
  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擒孟获,摆空城,何等潇洒,何等风度翩翩
  关二哥温酒斩华雄,万军阵中诛颜良 杀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捉放曹,山顶上手扶长髯,看下面水淹七军,哪一场重头戏不是睥睨天下、风度十足。就是最后败走麦城,也是一种英雄末路的悲壮美感。面对孙权的招降,还能儒将一样文绉绉的说出“玉可碎不可毁其白,竹可焚不可毁其节”,为自己人生添上了最后的完美一笔。
  反正就是完成了读者和观众对英雄风度的所有幻想。
      第三个 《三国演义》是一部十分成功的主旋律小说。
  这本书宣扬了“忠孝仁义”这些中国封建时代主旋律价值观,强烈的歌颂了“为主君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罗贯中的天才之笔又把这种宣传,写得十分的高大上(反面教材就是清朝俞万春续写水浒的《荡寇志》,虽然也宣传了封建礼教价值观,但写作水准在这方面比较低下,看起来十二万分的奴才气)。既然罗贯中写得这么好,那自然十分的讨统治者的喜欢了,于是自然大加鼓励,鼓吹。实际上,这本书几百年来,也是作为一本统治阶级的对广大群众的民间“洗脑书”来利用的。
  第四个 《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人自己的“圣经”。
  中国人无宗教,不崇拜什么神仙,什么玉皇大帝,如来佛祖,太上老君,这些封建文化里的神仙,都不是中国人顶礼膜拜的对象。中国人最崇敬的是历史上那些在政治上做出了惊人伟业的英雄AND枭雄。曹操 关羽 诸葛亮 就代表了三种中国人的成功模式。在中国人心中,这三个人才是某种意义上的“神”,指引了人生道路的成功方向,成为三盏指路的明灯。
  你认为成功人士必得心狠手辣,不然难以成功。于是你想做个不择手段的坏人,曹操就是你的偶像。
  你想做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美型德才兼备的人才,诸葛亮就是你的楷模。
  你想做个重感情和干事业俩不误的人,关二哥就是你的榜样。
      正是因为三国演义这样的圣经属性,所以每一部三国影视出来,都会遭到巨大非议。而刘关张 诸葛 曹操的形象,更是如神祗般不可动摇。甄子丹演个青年时期的关羽,没留长胡子,基本上全国的观众都不答应。虽然那部电影拍得水准的确一般。
  实际上,虽然史载关羽是长胡子,但关羽离开曹操那阵子还是青壮年,没蓄长胡子也说得过去。
  而且从生活情理上推敲,青壮年的关羽还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的主,留个长胡子反而碍手碍脚很不方便。长胡子应该是后来年纪大了,进化成了方面军总司令,在指挥所里比划地图就完了的事情。
  说远了,拽回来。反正,就因为三国演义作为一部中国人的英雄圣经。所以每一部三国影视,在情节上与三国演义发生了背离,都会遭到观众大规模的口诛笔伐,而不顾这种情节修改,某些地方在逻辑、艺术表现上,实际上比原著更高明。原著超级牛逼,但后世文艺工作者在某个原著做得不好的点上,超过原著,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好莱坞的一个名编剧,曾经吐槽一部讲摩西的电影,说电影最后,敌人的追兵赶到,主人公领导者摩西居然不是靠自己能力拯救了奔逃的犹太人,而是靠什么上帝突然下凡来打跑了敌人。是哪个傻逼编导编的狗屁情节,毫无意义!后来想起来这就是圣经旧约里的原著情节,于是编剧也没话说了。
                                                                                                                  (完)
       【后记】
       第一个:我为什么说《三国演义》是一本没有什么“深度”的书。
  之前我曾经说过《三国演义》没有深度,引来一堆砖头。但今天我还是要说:三国演义还是一本没有“深度”的书,反映现实的功能是非常有限的。
  换句话说,写实的功能,是极其有限的。
  有网友提出了很多对于演义里“诸葛亮为什么安排关羽华容道捉放曹” “刘备为什么宴会上不肯杀刘璋” “庞统为什么坚持前往落凤坡”等等名段的见解,剖析了背后深沉的博弈背景。
  以此证明,三国演义不是一部浅薄的书。
  但实际上,即便是有这些东西,三国演义依然是一本缺乏“深度”的书。
  因为这些东西,并没有多么深沉,复杂,难以捉摸。因为这些东西,在听过了《易中天品三国》的讲坛,看过了《新三国》的电视剧,初步接触了阴谋论、腹黑学这俩大概念,便可以比较容易的思考 得出这种东西。
  甚至都不需要什么思考。
  比如“诸葛亮为什么安排关羽在华容道捉放曹”,这个在电视剧《新三国》里,就已经给出了相关的解释。
  (至于新三国这部电视剧,拍得好还是不好,那就是另当别论的事情了)。
  这些观点,随便发在哪里,都不会引发任何惊奇。因为这是大家都能想得出来的东东。
       第二个:我为什么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没有“写实”价值的书。
  通篇《三国演义》看下来,刨开那些历史大势,这本书是没有显著的时代特征的。它唯一切合时代特征的,是人名、地名、还有那些历史大事件的命名。
  随便摘取一段三国演义的文字,把人名地名改一下,暂且代之“张三、李四、王二麻子”,把历史大事件的命名给暂时屏蔽了,官渡之战咱暂时改名为“某地之战”。
  你还会感觉到——这是一个东汉末年发生的故事吗?
  不能。
  这本书介绍过当时人的服饰吗,介绍过当时人的风俗吗,介绍过当时老百姓的食物吗?简单的说,他介绍过当时的人们穿的啥,吃的啥,用的啥吗?
  没有。
  刘关张出场的时候,几句外貌描写,就过去了。只字未提刘关张穿的啥,戴的啥,腰带是什么牌子的,啥都没提。
  说不好听点,三国演义里的情节文字,刨开人名、地名、历史大事件的命名,可以发生在任何朝代。写得太空泛了,没几句落在实处的。
  你把写赵云的单骑血战长坂坡的文字,改成一身素衣,身骑白马的唐将薛仁贵,在高句丽的战阵中左冲右杀,那真是一点难度都没有。
  你把刘关张开场见面的文字,稍加改动,然后改写成本朝太祖、周相、 朱帅三个底层青年人初次相识的演义性质的文字,为了共同的救国理想,三个人走到了一起共商大计,最后义无反顾投身到了革命事业里,都没多大问题。
  再说搞笑点,你就是胡诌成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三个底层混混,某天在一个小镇子里遇上了,结拜成兄弟,然后一起带着几十个小弟到上海滩去闯事业,改写起来都没多大问题。
       我们再看看水浒里,大家喜闻乐见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的出场介绍。
  “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迭纸西川扇子。”
  水浒传里的人物一出场,戴什么头盔,披什么铠甲,穿什么靴子,都会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水浒的文字,就是有很明显的时代特征的,纪录了特定时代的生活风貌,风土人情。当然,整本书里,肯定会有穿越。但总的来说,不脱宋元明三代这个中世纪的历史范围内。水浒的故事,肯定只能发生在那个时间段内。而不会像三国演义一样,穿越中国二十五史的大部分朝代,都没多大问题。
  水浒里描写生活,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质感,读者几乎能感觉到,主角们就活生生的站在自己面前,站在一幅生活化景象的图画里。景阳冈的酒家挑出一杆“三碗不过岗”的大旗,武二郎一赌气喝了十八碗,这才发生了打死老虎的事情(要是没这杆旗武松未必喝上十八碗,武松不喝上十八碗未必趁着酒劲上山,武松不上山老虎就不会被打死)。这种完全根据生活里的逻辑和情理出发,编织出来的生活故事,自然充满了一种触手可及的生活质感。这是《三国演义》空泛的文字所不具备的。
  我父母的文化程度不高,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剧,最喜看《水浒传》。原因无他,看起来最像晚八点黄金档的“生活剧”(虽说红楼也是生活剧,但他们不爱看),只是故事的背景,发生在古代罢了。
      第三个 三国演义这本名著,究竟伟大在什么地方?(上)
  我前面说过,艺术分俩种,一种是“写实”的艺术,一种是美化包装的艺术。
  换句话说,对照“写实”来讲,就是一种“写意”的艺术。
  三国演义就是典型的“写意”艺术。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把三国跟水浒都比作电影。
  三国演义就是典型的商业片路子。而水浒走的是半文艺半商业的路子。
  从某种性质来看,水浒有点像《教父》,虽然题材不可避免的是商业题材,观众就乐意瞅黑社会杀来杀去的,但是尽最大程度地反映了黑社会运行的真实面貌。当然一个是中世纪黑社会,一个是现代黑社会。
  看水浒小说OR教父电影,你绝对不会产生——嗷,主角在某个场面里,表现真是帅呆了,酷毙了。他们的表现都平平常常的。林教头在水浒传原书里干掉了陆谦他们几个的文字,描写帅吗?一点都不帅。林教头在书里的任何一场战斗都不帅。教父的小儿子从厕所里取出手枪,出来枪杀了一名警察,那个电影镜头动作帅吗,一点也不帅。
  三国演义某个角度上就有点像《英雄本色》(注意:我说的是某个角度),怎么让主角尽最大程度的耍帅就怎么来。小马哥双枪在包间里大杀四方,血浆飞溅,帅得无与伦比,帅得一逼啊。
  关羽温酒斩华雄,帅吗?超帅。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帅吗?超帅。诸葛亮舌战群儒,帅吗?超帅。诸葛亮草船借箭,帅吗?超帅。诸葛亮摆空城计,帅吗?还是超帅。死诸葛吓走活司马,帅吗?死了还那么帅。
  上面这几个例子,一查历史,他娘地全都是假的。
       第三个 三国演义这本名著,究竟伟大在什么地方(下)。
  每个民族都会有历史英雄的崇拜情结。那么,英雄的形象,当然是越熠熠生辉,闪闪发光越好,越牛逼越好。
  三国演义的伟大,就在于把几个主角写得“超帅”,把主角们的斗智斗勇写到了一个极致——满足了国人对中国古代英雄的终极想象。
  往大了吹,说加强民族自豪感的作用都有。
  所以吴宇森说了 我拍取材于三国演义的赤壁,就是为了让老外感受一下古代中国人的智慧。
  关羽的俩场决斗,温酒斩华雄,万军斩颜良,都写得跟西部片里的牛仔决斗一样。先拈个段子,然后开始造气氛,煽动情绪。气氛造起来了,情绪也煽动起来了,高手上场,一招而决。
  想象一下:酒馆外面噼里啪啦一阵枪响,惊天动地。酒客们吓得面如土色,谁也不知道外面怎么样了。抬头一看高手已经回来了,举起柜台上冰镇的啤酒就开始喝,酒里的冰块还没有被炎热的天气融化呢。
  诸葛亮舌战群儒,像不像置身于国际大专辩论赛里,某选手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把对方辩手全干趴下了?
  用刘备宁死不降的话来刺激孙权联刘抗曹,又用曹操下江南是为了掳走小乔来刺激周瑜,像不像法庭片里的主角律师,抓住了对方的心理漏洞成功一击,逼出对方真实的心理状态,口不择言自动认罪,从而一举击溃对手?
  如果再说草船借箭呢,蒋干盗书,空城计,七擒孟获,木牛流马,上方谷, 遗书斩魏延……等等各种名段, 是不是更了不起了?
  这些情节,跟现在好莱坞各种各样的斗智电影,有什么区别?
  要是我跟你说,这些高智商故事,都是六百年前的中国人编的,对比一下那时候欧洲人编的那些英雄题材的玩意,你是不是隐然感觉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了?
      实际上就是拿现代的好莱坞史诗电影里的情节来说,你都会发现即便是经过亿万文艺作品洗礼熏陶过的现代编剧作者,他们在今天编撰出来的那些古代英雄斗智斗勇的情节桥段,依然没有达到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的高度。
      你可以想一下《角斗士》,想一下《特洛伊》,想一下《斯巴达克斯》,想一下《权力的游戏》……
         
      如果三国演义摘去“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煮酒论英雄”“万军斩颜良”“五关斩六将”……这些历史上基本子虚乌有的段子,或者说有是有,但是很简略,被罗贯中大加渲染,吹得神乎其神。
  这本书就真没多大意思了。刨开这些历史上子虚乌有的精彩桥段,这本书比起水浒来的,粗疏空泛的文字(我前面已经证明过了)。那就完全掉到了三流小说的水平(中国各朝各代的演义体小说多的是,水平基本都很渣)。如果去掉了这些装逼耍帅的段子,剩下来的情节故事,还能看吗?
  买一本三国演义,然后把这些段子的纸页都给撕了,剩下来的内容,还值得看不?
  还有谁会对这本三流小说里权力斗争,感兴趣吗?
  就好像谁会对《明史演义》 《清史演义》,这俩本三流小说里的权力斗争感兴趣?
  那还真不如去看三国志了。
       
 
      第四个 罗贯中原本和毛宗岗改本谁水平更高?
  真正的罗贯中原本已经找不到了。现存最早的是明朝的嘉靖本,最接近罗贯中的原本。我们这里就权当“罗本”,和“毛本”相区别。
  现在毛本风行于世,嘉靖本的偶尔出版,也是针对三国发烧友或者专家学者教授的,绝不是面向大众的。以前实体书店里,嘉靖本很难买到。
  但现在有了网购,买嘉靖本也成了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文字工作者里,也是术业有专攻。有些人擅长原创,有些人擅长修改。所以好莱坞的编剧流水线作业,某人写好了一个剧本,被选中以后,会由剧本医生来修改编辑。比如说原创者的台词未必写得好,编辑者会给他修上更好的台词。
  罗贯中属于前者,擅长原创,毛宗岗属于后者,擅长修改。
  毛本和罗本谁的水平更高。这里举例说明一下。
      罗本的“曹操之死”——
  操召前将军曹洪、侍中陈群、中大夫贾诩、主簿司马懿心腹四人,至卧榻前,嘱以后事。操曰:“孤纵横天下三十余年矣,群凶皆灭,止有江东孙权、西川刘备,未曾收复。孤今病危,必然难逃,今以大事嘱汝四人。孤长子曹昂,刘氏所生,不幸早年殁于宛城。今卞氏生四子:丕、彰、植、熊。四子中,孤平生所爱第三子曹植,却又为人虚华,少于诚实,嗜酒放肆,因此不立。次子曹彰,勇而无谋。四子曹熊,多病难保。惟长子曹丕,笃厚恭谨,才智兼全,可任大事。汝等宜辅佐之,各怀忠义之心,以图悠久之计,勿得怠慢。”言讫,长叹一声,泪如雨下,气绝而亡。
  毛本——
  (毛本的曹操之死有俩段,上段跟罗本基本相同,下段是毛宗岗自行编辑添加的。)
  操令近侍取平日所藏名香,分赐诸侍妾,且嘱曰:“吾死之后,汝等须勤习女工,多造丝履,卖之可以得钱自给。”又命诸妾多居于铜雀台中,每日设祭,必令女伎奏乐上食。又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嘱毕,长叹一声,泪如雨下。须臾,气绝而死。
  上面的段子,毛本更好,罗本次之。罗本止于交代情节,叙述一下曹操之死就完了,再交代一下以后由曹丕上位。
  毛本则不止于交代情节,还完成了对曹操性格的最后的文学塑造,为曹操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毛本的曹操之死,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让人油然而生惆怅和不忍之意。
  毛本添加的东西也是历史的真实,无杜撰。曹老大平生奸伪,死见真性。
      再看关羽之死,罗本和毛本各自写的赞美诗。对诗歌没兴趣的可以绕过去不看,单看后面结论就行了。
  罗本——
  第一首
  壮哉熊虎将,赳赳汉云长。功绩过韩、耿,声名重马、张。
  恩酬曹孟德,死报汉中王。大义参天地,英风播四方。
  第二首
  少年为客离蒲东,济困扶危立大功。赳赳汉朝熊虎将,巍巍当世美髯公。
  时来官渡惊曹操,数尽临沮遇马忠。大义古今谁可及?令人哀怨泪痕红!
  毛本——
  第一首
  汉末才无敌,云长独出群:
  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
  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
  昭然垂万古,不止冠三分。
  第二首
  “人杰惟追古解良,士民争拜汉云长。
  桃园一日兄和弟,俎豆千秋帝与王。
  气挟风雷无匹敌,志垂日月有光芒。
  至今庙貌盈天下,古木寒鸦几夕阳。”
  很明显,毛本的水平更高。罗本第一句“赳赳熊虎将”,写得什么玩意?
  罗贯中的打油诗也写得非常没水平,而且也看不出“扛着红旗反红旗”,嘴上忠义,心里意思是反话的意思。
  回到总体来看,毛本的文字在延续了罗本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基调上,更加的雅洁流畅,更有韵律和节奏感,删除了罗本很多冗长没有意义的文字。在人物塑造上,毛本并没有伤筋动骨的改动,基本保持了角色的原貌。
  毛本现在的风行于世,用一句永远时髦的老话来说,那就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
      第五个 罗贯中在道具选择上的写作功力。
  兵器,是演义小说里主角的重要道具。冷兵器时代,中国的兵器有几十种。到底给刘关张选择什么样的武器做道具好呢?
  是个作者都会写,君主角色,自然是用剑。专门有个名词就叫“三尺帝王剑”。
  剑有君主的寓意。
  罗贯中给刘备选择的武器道具,则是双股剑。
  或者叫双手剑。
  双手剑则不光寓意了刘备是君主,还暗示了刘备俩只手都不闲着,性格上不左不右,不偏不袒,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理想君主的意思。
  这就是高手和普通人的区别。
  一般人下棋,只能想到下面俩步。而高手,则能想到七八步以外了。
  张飞的丈八蛇矛也是如此。俗话说“一寸强,一寸长”,都长到一丈八了,算起来也有四米多长了——张三这都强到啥样了?
       为什么又不是长矛,而是蛇矛?因为蛇有凶悍的意思。再加上蛇矛的刃弯弯曲曲,细长逼仄,体现了张飞粗中有细,乍看一条肠子通到底,实际上肚子里还是有很多弯弯绕绕的。
      
      关羽的武器为什么是青龙偃月刀?
      刀是一种平民武器,点出关二是平民英雄,又具有”一刀俩段“干脆利落的特点,上来就是一招“刀劈华山”,倍有气势。
      青龙刀做工又特别精致,又带出了关羽“新贵族”的特质(关羽成为一方军区司令,实现人生巅峰)。
      “龙”就不必说了,主人公的“物化”,关羽要是拿把杀“猪”刀水果刀,身份马上就下去了。
      刀有八十二斤重,意思自然是关羽乃重量级人物。
      不过给关羽配青龙刀倒不是罗贯中的创意,而是罗贯中之前几百年民间艺人的一致的不断加持的艺术选择了。
  
  综上,这不是一般的作者能达到的写作功力。
  同样走英雄装逼路线的隋唐演义,作者的写作功力也就是 为了表现程咬金的生猛和简单直接,所以就给了他一柄开山大斧。到这种简单程度,就完了。
  我说过,后世的演义体小说,武将也操起了青龙刀跟丈八长矛,那多半就是一种不加思索 沿用前辈成果的作法了。
  (我要是写古代军旅小说,笔下也会有武将扛青龙偃月刀跟丈八蛇矛,但那就不是我的发明创造,而纯粹是对罗贯中的拿来主义了。)
  而且,这些武将,给人的感觉,总有一种山寨版关羽和张飞的嫌疑。
      第六个 三国演义是不是一部主旋律小说?
  四大名著里 水浒西游红楼,都享受过“禁书”的待遇。
  只有三国演义,从没听说过哪朝哪代禁过?历来都是统治者高度鼓励的民间读物。
  自觉宣传忠孝仁义封建主义价值观,真比明清官方宣传的“八荣八耻”强多了。不鼓励这种自发的好书,鼓励谁?
  三国演义对大人物主人公“高大全加小毛病”的性格塑造模式,也成为了后来主旋律读物的翻版。的红色影视剧,基本照搬了这个模式。
  刘关张都是正面角色,高大全的同时,但都有小毛病,刘备面目慈祥,和蔼可亲,就是感情过分丰富(至少表面上看是这样),关羽傲慢,张飞暴躁。
  看看的红色经典影视,早期的太祖面目慈祥,和蔼可亲,典型的按刘备模式摁出来的。直到近来的红色影视,才添了若干王霸之气(正在缓慢的由刘备向正面意义上的曹操转型)
  周相谨慎,朱总老实,彭总暴躁,林彪傲慢……是个人都可以贴个简而化之的标签。总而言之,他们跟刘备集团一样,都是年轻时候就身怀着救国救民的大志,义无反顾投身革命事业的大好人,虽然各自都有点小毛病,但是不伤大雅嘛。
      第七个 演义名段“煮酒论英雄”的牛逼之处。
  天涯历史文学版块就叫“煮酒论史”,是对“煮酒论英雄”这个名词的化用。
  为什么一定要“煮酒”论英雄,不是“煮饭”论英雄。不是“泡妞”论英雄?
  这当然得归功于罗贯中。 还是这位罗大吹,把本来正史上的仅存的俩句话,写得有声有色,神乎其神。
  现摘抄一下三国志里的史料原话——
  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没了,就这俩句。
  除了交代是吃饭时候说的这事,其他啥也看不出来。所谓“青梅煮酒论英雄”,青梅在哪,煮酒又在哪里?
  在什么地方吃的,也看不出来。
  再看看罗大吹是怎么把这俩行字严重注水,吹成千古名段的。
  这一段我到现在都可以背诵出来。因为写得实在太好了。
       原文摘录——
  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
      ——
      引文完毕。
  这段文字韵律极佳,句式多为四字短句,也是排比句,曹刘俩人连续对话,就有了一种整齐划一 干脆利落 滔滔不绝 排山倒海的气势。
  论英雄嘛,又不是论美女。谈英雄,用短句,论美女,当然得用温柔缱绻的长句了。
  除此之外,罗贯中还作了相当精心的布置。跟现在拍电影镜头一样,所有设计的场景,气氛,道具,主旨只有一个,寓意只有一个,那就是为符合主角身份为服务的。
  道具为什么是“青梅煮酒”?
  为什么是“青梅煮酒”,为什么不是“红梅煮酒”,为什么不是”杨梅煮酒“或者“草莓煮酒”?
  青梅,青色,有青涩未完全成熟之意。煮酒,为什么要煮酒,说明酒还没有烧开,没有沸腾。俩者都有“事情未完”之意,意指曹刘此时都“大事未成”。
  场景是园中小亭,而不是五星级大饭店,或者中男海办公楼。小亭四面敞开,能充分感受到最后的电闪雷鸣的效果。如果是五星级大饭店,钟南海办公楼,闪电雷声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前文从没提到说要下雨,突如其来就阴云密布要下雨了,还不就是为造气氛用的。制造一个阴沉压抑的氛围。环境一直压抑着,最后曹操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才会有英雄之气 王八之气被强烈释放的效果。看到这段的时候,受了前面压抑的暗示,读者是不是感觉一直憋屈着,终于一口长气给呼出来了。
  夸张点说,代入感强的读者,还会觉得精神一大振,耳聪目明,神清气爽了。
      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罢了。
  刮风也就罢了,为啥刮的还偏偏是龙卷风?还不就是寓意俩个人是真龙天子。
  曹操借题发挥,以龙喻天下英雄,洋洋洒洒一段话,纯粹就是给主角“造势”,渲染气势,抬高身价。
  不然怎么不指着地上一群蚂蚁谈谈用兵打仗的道理?花园里最常见的动物应该是蚂蚁吧。
  最后曹操说破真相,刘备大吃一惊。天上一声惊雷。则就是类似于现代电影里,轰的一声,强烈的和音响效果了。
  以天上一声惊雷,把刘备这时候的震惊心理充分的形象化。
  你还能找到比电闪雷鸣更好的音响效果吗?你可以改成刘备吃了一惊,手里的酒碗当场掉在地上打碎试试。
  这个段子里,有视觉有音效。场景道具氛围设计,无不用心之级,妙到颠毫。中国人读起来,也就爽得酣畅淋漓了。
       这种夸张之级,渲染之级,装逼至极的文字,水浒传里会有吗?其他三大名著里会有吗?
  都没有。唯三国演义才有。
  所以我前面一再说,三国演义,最大程度满足了中国人对自己国家古代英雄的想象。就是这个道理。写作最成功的地方,也就在这里。
  这是其他任何一本名著不具备的。
                                                                                                                    (完)

  《三国演义》读后感(二):刷五星能展现自己懂经典?

看到一水的五星,我从没想过这样优秀的作品我竟然小学低年级就能对里面的故事侃侃而谈?艺术与哲学什么时候不需要阅历与智慧了?

当被灌输了经典就是好的的理念,审美定式让人们赞美这文化瑰宝,却不曾放下书看看,于时代与民族,多么可笑的经典!

封建统治下,演义在民间广为流传,为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时代观,告诉百姓要顺应时代的大潮,听当权者的话。拥刘贬曹的政治观念就是支持帝王家的血脉,支持统治阶级的中央。而百姓你要做什么呢,全书最光辉的形象自然是楷模啦,诸葛亮鞠躬尽瘁,关羽赤胆忠心,就是教百姓要有理想,要努力,不管文武都要往帝王家最优秀的一条狗去努力,就算主人无能也只是运气不好,还是得尽心伺候。

如此,百姓知道时代是什么样,有健康的政治方向,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演义就达到了文化为政治服务的目的了。

再看今天,当演义经过数百年在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里扎了根,太多百姓谈及三国就是谈演义,甚至很多人接受不了历史上没有过五关斩六将的事实。

可见,尽管演义在小说方面成就极高,但从这国民历史认知方面,越是传播广,就越让罗贯中的小说展现出害人匪浅,甚至是荼毒生灵!

多少文化程度不高的百姓,真以为华雄是关羽杀的,聊到三国,就把演义当历史,当真事来谈!

更何况,罗贯中的演义里,文臣都是神棍,诸葛亮放石头困住大军,点油灯向天借命,司马懿看天上流行说将星陨落,就知道大人物去世,何其可笑?武将都不主排兵布阵,一个个都是以一当千,个个是万人敌?项羽那种一个时代才有一个的猛人,隔了一个汉朝竟然大把人都能超越他?

一句话,演义是本好小说,如果不是先读演义后读历史的话也不会觉得害人,

它只是骗了半个中华民族数个世纪而已。

  《三国演义》读后感(三):《三国演义》的价值世界

明初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学史乃至整个文化史中都是一部不可忽视的杰作,在中国社会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小说的价值世界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终极价值“义”的至高无上

所谓“价值世界”,即小说中价值观的聚合。整部小说最突出、最为终极的价值观无疑是“义”,以“义”为至高无上的价值取向。这样的“义”是无差别的,不因所属政治集团的利益等而有所改变。如刘备军攻打长沙时,属刘备集团的关羽与属韩玄集团的黄忠对战时,关羽因黄忠落马而饶黄忠不死让其换马再战,黄忠为报关羽不杀之恩而故意只射中关羽盔缨根。这样故意失掉良机的情形从战术眼光来看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失误,但罗贯中显然是对这种取向持肯定态度,韩玄要让黄忠以死谢罪却被魏延所杀,正表达了对重义的价值取向的肯定。关羽被害后,刘备悲愤交加发动夷陵之战攻打东吴为关羽复仇,不幸战败继而离世,成为小说最为悲情的篇章之一。以悲剧故事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烘托出“义”至高无上的神圣性。

义的价值取向在被誉为“义绝”的关羽身上集中体现着,典型事例即“关云长义释曹操”。赤壁战败,曹操率随从逃难,一路上先后遇到赵云、张飞的伏击,早已人困马乏,成惊弓之鸟。等到关曹相遇,局势紧张到极点,关羽不费吹灰之力即可杀掉曹操,但关羽考虑到了昔日情谊: “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 “正犹豫间,张辽纵马而至。云长见了,又动故旧之情,长叹一声,并皆放去。” 虽然已立下军令状,但关羽还是考虑到情义而放走了曹军。后来刘备为关羽求情,也是以桃园结义为说辞。关羽因“义”而违反军法要献出性命,却也因“义”而受特赦。这种“义”凌驾于个人生死之上的价值观正符合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可以看出,《三国演义》中的“义”是深受传统儒家文化影响的。

二、对“忠”的灵活处理

《三国演义》中另一个突出价值观是“忠”。刘备集团高举“兴复汉室”的旗帜,且不论刘备是否真的是汉皇室后裔,但确实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罗贯中以刘备集团是汉朝正室而为正统,也是对“忠”的价值观念的最大认同。就连乱世奸雄曹操到死名义上也是丞相而未称帝,侧面表现了他对“忠”的价值观力量的认识。

但在小说中,对“忠”的态度却没有对“义”的态度那么绝对,“忠”从属于“义”,受“义”的支配。刘备入主长沙后,亲自去拜访黄忠,黄忠才出降刘备。黄忠虽经“忠”与“义”的纠结,最后还是弃死忠而投明主。相比之下,魏延身上“忠”与“义”的关系就更加复杂。他大开襄阳城门迎刘备入城,后“自襄阳赶刘玄德不着,来投韩玄”,而刘备一到长沙即又转投刘备,一方面可以理解为追寻大义,忠于皇叔刘备,值得肯定;而另一方面“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他的投降刘备未免不是一种投机心理,见风使舵,忠心可疑。诸葛亮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以魏延有反骨为名下虚令杀掉魏延,给他一个下马威。遗憾的是最终魏延还是在诸葛亮死后谋反了。他是一个不忠而自取灭亡的反面典型。

需要明确的是,魏延和关羽在“忠”的问题上有本质不同。关羽虽与刘备走散寄居曹营,和魏延的状况类似,但关羽早已与刘备结为生死兄弟,也是刘备集团的核心人物,因此当他得知刘备下落后,弃曹操而去过五关斩六将都是在与刘备的大义和对刘备的大忠范畴之下的,这优于他对曹操好生招待的回报,他的离曹是被动的,因此被肯定,更何况他还带着刘备的两个夫人;而魏延没有说得过去的更高层次的忠,却在关羽来时开城门投降,属于主动叛变,因而被否定。

三、人治社会的理想政治范本

中国古代的政治价值观是人治思想,三国时也不例外。《三国演义》中着重描写的蜀国即是理想化的人治社会的典型。刘备待人宽厚,凭自己的德高望重创立了一番基业。用人上,以德服人,与关羽、张飞结为生死兄弟,招揽了赵云、诸葛亮、庞统等一批忠贞不二的文臣武将;待民上,施行仁政,深受民众爱戴,以至于曹军大举南下之时,刘备携民渡江,百姓“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滚滚渡河,两岸哭声不绝”,可见随行百姓之多。到了襄阳却被拒入,只得继续南下江陵时,“襄阳城中百姓,多有乘乱逃出城来,跟玄德而去”,最终“同行军民十余万,大小车数千辆,挑担背包者不计其数”。从战略角度考虑,带着数量庞大的人民群众逃避敌军追杀是极不明智的。然而刘备不忍抛弃百姓,从而更加收获了民心。刘备的得力助手诸葛亮在民间也是被神话了的人物,政权内人人仰视之,本身能力也超群。君爱民,民拥君,是成功的人治社会的重要基石。相反,曹操见城屠城,是人治消极面的反映。

人治社会不是没有法律,但法律可以被灵活处理运用。刘备入主益州后,便让诸葛亮制定法律: “使诸葛军师定拟治国条例,刑法颇重。法正曰:‘昔高祖约法三章,黎民皆感其德。愿军师宽刑省法,以慰民望。’孔明曰:‘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用法暴虐,万民皆怨,故高祖以宽仁得之。今刘璋暗弱,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残;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道,于斯著矣。’法正拜服。” 可以看出,诸葛亮制定法律所依据的法理和法律逻辑是具有个人色彩的,代表的是绝对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法律由个人制定,统治集团对法律有最高解释权。在法律条令的执行方面,也可依具体情境而随意改变,比如同样是违反军法,关羽放走曹操可以免受处罚,马谡失守街亭则被施以死刑,而都能服众。开明的统治者是人治的根本,刘备集团无疑做到了这一点。

然而人治终究是不可靠的,张飞在得知关羽被害后把怒气发泄到部下身上,终惹杀身之祸,此即人治不稳定性的一个缩影。人类社会最终还是要走上法治的轨道。

以上只是选取《三国演义》某几个价值观作简要分析,但《三国演义》的价值世界繁复纷呈,价值观杂糅交错,绝非三言两语就能解释全面。而这也正是这部作品得以流传百世的魅力之一。

2016.04.09 中国古代文学课作业

  《三国演义》读后感(四):硬碰硬的雄性文化作品——《三国演义》有感

如果说《红楼梦》是一片梦语,那么《三国演义》更像一段评书。
      过年这几天一直梦三国,两阵对圆,手起刀落。我最爱自然直接的叙事方式,极怕做作矫情,《三国演义》正中我怀——毫无长镜头,都是硬碰硬的桩桩件件,天道更替,帝王临没,兵家胜败,将军断头,哪容得煽情啰嗦。
      《三国演义》当然不是一部历史小说,看过《三国志》的人总是吐槽《三国演义》胡扯一通,可人家标明只是“演义”,你就不要纠结真实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单纯根据这本书中的记述来给出评价。不知为什么,总在《三》中读出《易经》的味道,那种天道有常,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循环往复的哲学况味从具体的事件中得以体现。
      《三》是尊儒的,明显的抵魏颂蜀,其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文死谏,武死战”等儒家推崇的等级概念和忠孝思想极其明显。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一生觊觎神器,终不敢冲破封建思想禁锢,有生之年未敢称帝,效法周文王,把江山留给了儿子。刘备追溯皇叔之名,也不过为日后称王称帝求个名正言顺。不过,《三》也有冲破封建等级的部分,刘关张帝王将相之才,安识英雄是白身,诸葛亮村间逸士,卧龙岂是池中物。很多非“学院派”的草根英雄,以及对百姓生计的关怀重视上,让《三》冲破了些冰冷苛刻的阶级之理。
      所谓“老不看三国”,是认为三国多权谋厚黑之术,但我认为这只是前人的世故之语,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我们将三国中的制衡之略,奇谋之术看做准确认识客观规律的理智之举。看三国,大呼过瘾,军师斗法,谋士料事,将军智勇双全,主公识人善断,一个个奇谋奇兵,一场场以少胜多,一部《孙子兵法》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军师都是哲学家。
      不谈历史,喜欢《三国演义》小说中的谁?千人千种答案。先说三位主公:刘备善于用人,爱民如命,重情重义,然而后人多以虚伪诟病;曹操一代奸雄,目光高远,具有很高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同样的求贤若渴却本性多疑,最忌功高震主,冷静狠绝,令我无法崇拜。孙权三世公侯,虎踞江东,不容小觑。主公中我最喜欢刘备,并未觉他虚伪,爱民、摔子我都觉得是真心使然,临阵先逃也是本非大将不必逞强无谓牺牲,托孤之时嘱咐如阿斗难继大业可另择明君我也认为确是发自肺腑。总之,我认为刘备外柔内刚,有义有断,以民为本,知人善用,堪为明君。有几件错事,到江东娶孙权之妹,面对荣华乐不思蜀;一心为关羽报仇,放弃联吴抗魏的大方向;少有的刚愎自用,晚年亲自排兵布阵,被陆逊打得落花流水。但这都是人之常情的小瑕疵,比起曹操屠城之狠,“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之绝,刘备的瑕疵是可以原谅的。
     所有的角色中,“将”最讨喜,而所有的“将”中,关羽最讨喜。《三》中极重忠义,而关云长忠心为主,义薄云天,是大丈夫的代名词。虽然吕布又帅又能打,可没人敬他,关公武非第一,智也有限,却凭借最重要的忠义勇堪受万世尊仰。张飞第一快意人,子龙一身都是胆,黄忠老将志千里,《三》中塑造的虎将无数,看得人血脉喷张,酣畅淋漓。《三》塑造人物有一个特色,不多在外貌着笔,除非特别帅的吕布,周瑜,赵云,马超等几位写了两三句外,其他人物一般就零到一句,主要通过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干脆利落。《三》中对投降的描写也令人印象深刻,宁死不降为忠而有节,顺天而降是胸怀大义,贪生而降首鼠两端,七擒七纵后心服至底而降,投明而降是良禽择木而栖,投降不再仅仅是屈辱的代名词,战火纷飞的年代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投降文化。
      所有的人物中我个人最喜欢司马懿和诸葛亮。诸葛亮温润君子,风姿清逸,卧龙飞天化作霖,胸怀乾坤十万兵,演义将孔明幻化作经天纬地第一料事如神之人,也表明了老吴对他的喜爱,诸葛亮的可敬可爱不仅表现在他的才上,更表现在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上,虽然运移汉祚终难挽狂澜,这一心一身辅佐两朝开济,留下传奇素心,长使英雄泪满襟。司马懿属于学院派科班出身,屈居“卧龙”之后,得“神骏”之名,后人爱他的貌似不多,多以其为用诡之小人,而我却即爱孔明又爱仲达,以致看完《三》又翻来《司马懿大传》看了一遍,对他的理解更全面了。诸葛亮自刘备三顾茅庐后就深受信任,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而司马懿一生几起几落,从小有入仕之志,却时乖运舛,瞧不起曹操却被曹操诚心相请,辅佐曹氏三代皇帝,位极人臣,却一直被怀疑有僭越之心,曾几次遭受怀疑和搁浅,在政治抱负和冷酷现实的夹缝中,他具有超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深谙韬晦隐忍之道。他胸怀天下,自小研读《孙子兵法》,将《孙子兵法》当做排兵布阵的教科书,更当做做人做事的指导书,他是诸葛亮唯一害怕的对手,交手多次,互有胜负,互相忌惮,虽然诸葛亮貌似稍逊一筹,而司马懿确是笑到最后的那一个。面对诸葛亮的激将,嘲笑,司马懿常怀敬畏之心,当战则战,当守则守,很见胸怀。
      还打算再读一遍《三国演义》,然后读一遍《三国志》,中国古典名著太好看了,是不是也该读《水浒传》了哈哈!

  《三国演义》读后感(五):评三国前八十余回

几个月前,我借了《三国演义》看看,一为打发时间,二为增加知识,三为学学中国古典政治,几个月后的今天,我看到了八十多回,终于还是没有耐心看下去了,原因很简单,曹操、刘备已经在之前的章节里狗带了,之后的故事准确说算是三国演义的2.0版本了,续集总是难以达到第一部的水准不是吗?
要说我最喜欢谁,那不是诸葛亮、关羽、孙权之流,而是曹操。相比之下,罗贯中和古人就不那么喜欢曹操了,老罗把曹操描述成一个好色、武断、无情无义之人实在有失偏驳,曹操的确好色、武断、无情无义,但这是当时诸侯的通病啊,大家都这样,光拿出曹操来进行评判可不对。
汉室宗亲刘备赴江东和孙权之妹成亲,每天都不出房门,就这样荒淫到了年底,每天掏空身体,从不过问自己占据的荆州的苍生疾苦,最后还是赵云拿出了诸葛亮给的第三个锦囊,才让刘备如梦初醒,带着孙小妹回到了荆州,这样的刘豫州不好色吗,沉迷女色的程度和曹操相比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要问曹操的原罪,那就是他太强大了,强大到可以轻易灭汉自立,如果大家都去欣赏他,人人都想成为第二个曹操,那么皇帝肯定坐不安稳,所以为了政治正确,贬曹褒刘也是必然之举,无可厚非。实际上曹操还是很有人格魅力的。
曹操和袁绍从小一起长大,到处使坏,还偷过别人的新娘,十足的熊孩子。青年时期打死了高官的舅舅,幸好自己父亲也有权势,保护了曹操,把他送到了远离的京师的地方做官,后来又出于正义感刺杀董卓未遂,招兵买马成为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之一,这样的履历不可谓不正义,此为“ 治世之能臣”,后来率兵入城,奉天子而令不臣,此为“乱世之奸雄”。
相较之下,刘备和孙权的表现就黯淡很多了。刘备在桃园三结义之前是织席贩履之辈,也就是织草鞋、编凉席的人,典型的无产阶级,皇室血统白流了。有了关张之后,自己到处投奔别人,吃相难看,拜得诸葛亮之后,才发展到了荆州、益州之地。其实刘禅那么贪图享乐、事事依赖诸葛丞相都是和刘备学的,刘备自己不也是事事拿不定主意,出谋划策全靠诸葛军师吗?所以后来诸葛亮死了,蜀国也就垮了,不足为奇。
孙权属于官二代,有现成的哥哥孙策招募来的将领、谋士,不过他比刘备更有主见,也更勇敢。《三国演义》里对其的描写不多,不宜妄加评论,但值得肯定的是他寿命很长,这说明我们南方很滋养人(随便下的结论)。
曹操不仅在军事上很出色,我更佩服的是他的人格魅力。
曹操手下养着极多的忠心耿耿的谋士,譬如曹魏五谋臣——郭嘉、荀彧、荀攸、贾诩、程昱,如果没有兼听之明,谋士这样的识人之人又怎么会一直追随曹操,许攸又怎么会在官渡之战离开袁绍、投奔曹操呢?
曹操手下还有许多勇不可当的武将,曹仁、曹洪、夏侯渊、夏侯淳、张辽、徐晃、典韦、许褚、张郃、庞德、乐进等等等等,如果没有爱才之心,他们又怎么会始终为曹操卖命,至死不渝呢?
最让人吃惊的莫过于他对女性的态度了。前面说到了他很好色,虽然当时的人大都这样,但是好色仍然不是什么光彩之事,在张绣归顺自己之后,曹操居然去和张绣的寡居婶婶睡觉,导致张绣反叛,曹操方面损失极大,其中包括自己的虎将典韦、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
曹昂的母亲丁氏知道曹操居然因为贪恋张绣婶婶的美色而让曹昂战死之后十分悲伤,于是回到娘家,和曹操不再联系,曹操这边也很愧疚,一段时间之后,驾车去了岳父岳母家打算接丁氏回家,丁氏不肯原谅曹操,正眼都没看他一下,这要是换作是哪位门客敢如此怠慢曹操,恐怕是要惹来杀生之祸,但是他没有,曹操慢慢走过去,用食指去抚摸丁氏的手背,轻声地说咱们回家吧,丁氏没有同意,曹操无奈,和他的岳父说,我对不起你女儿,她不愿和我回家了,你要能劝动她最好,劝不动那就让她尽早改嫁吧,不要过的不幸福。
到曹操临终之时,他还在琢磨这事儿:“我前后行事,于心未曾有所亏欠。但是如果死后有灵,子脩若问‘我母所在’,我将何辞以答!”曹操一世奸雄,做过无数事,杀死过无数个人,都觉得不亏欠,甚至也不相信灵魂,“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但仍然放不下妻子丁氏和自己对她的亏欠。不得不说,曹操情感细腻复杂之极,三国时期无人能及。
鲁迅说:“与显刘备之长厚近似伪,状诸葛亮多智而近妖”,刘备假装出关心世间疾苦的样子,就连逃跑还要带着百姓,弄得百姓多半饿死的饿死,被敌军杀死的杀死,追兵过来,拿手无寸铁的百姓当挡箭牌,实在是虚伪。而诸葛亮凡事都能料到,还能观天象、借东风、列八卦阵,超越我等凡人太多,让人怀疑《三国演义》是不是拿了诸葛亮的充值。
曹操受人喜欢,赢在一个字“真”,真性情、真智慧、与你我无异,而又能做到位极人臣,这才是地位晋升指南。

  《三国演义》读后感(六):政治小说的经典


以前一直觉得三国是四大名著最垃圾的。后来看了很多,发现原来是自己傻。这本书,不是军事小说,而是一部以军事表象的政治小说。政治里的勾心斗角,写得很明确。难怪毛泽东的政治水平极高,这本书是老师呀。
政治,是没有善恶的欲望。这本书讲的是,人性的控制与反控制,如何勾名钓誉,如何聚拢人心聚拢人才,如何由弱到强的发展,如何让强者变成弱者超越它,还有一切在时间面前都是浮云。
看看今天的USA,人家做得多好。我就不懂,一个对内有点共和国对外极霸权的国家,为什么那么多人会说它是个好东西。看了三国,想想,曹操是不是个好东西呢。我看说USA好的人,基本上都要内心极想跟着曹操走的人。我不是很想建功立业,我不怎么喜欢USA.。党国不好,你以为党国的反面就是什么好货色?????还不如党国假得真实。

  《三国演义》读后感(七):三国演义我见

经典中的经典,有人把它当成兵书,比如皇太极,有人把它当成正史,比三国志要有名的多,甚至课堂上老师讲到它时还要引起争论,但是很可惜里面很多都是虚构的,毕竟只是一本小说。有人想从那里学习三国时期的官制,有人从那里对映考古发现,甚至它改写了许多人的价值观,但是必须说的是,它大概是宋朝时写的,扬刘抑曹是主题,主要是时代原因,可能是宋面积太小想宣布其正统地位吧,其实曹操是很伟大的一个领袖,刘备也吃过人肉,关羽心胸狭隘,不遵守领导意见,张飞也善书画,有一个当皇后的女儿,应该长的不难看,还有官职,好像黄权的职务很高,赵云的地位较低,三国里刘备是第一个称帝的,曹是他的儿子封的帝位,周瑜是赤壁之战的主角不是诸葛亮。

  《三国演义》读后感(八):青山依旧在 夕阳几度红

《三国演义》正如作者开篇词曰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悠悠长江水 三国之中 多少英雄一生 金戈铁马 横槊赋诗 浪花淘尽英雄无数 从关羽战死沙场 再到张飞死 曹操死 刘备死 诸葛亮死 当孙权死时 全书给人平添几分落寞与伤感 三国争霸的主要人物到此基本皆已完尽 青山依旧是那青山 而夕阳却不知轮回多少载

读完三国 对于幼时那些经典的完整情节 终于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 或许就在于它不以时间的变换而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吧

再回头看作者的开篇词曰 共鸣之感更甚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多少古今之事 都在那杯浊酒中 供人闲茶饭余谈笑罢了

  《三国演义》读后感(九):浪花淘盡英雄

今年假期做得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重新读了三国演义,小时候读的是简体版,较为初略,长大时又记得模糊了,为了重温三国风云,认真的读一次三国演义。
最喜欢整部书从诸葛亮初出茅庐开始至孔明北伐六出祁山,我认为这是本书的高潮部分,诸葛亮一人可抵百万兵,魏将几次一听武侯之名,连兵都不敢进,司马懿被诸葛亮摆空城计时,几番思考,还是被武乡侯算计,任仲达考虑几次,卧龙先生早已玩透心理,神机妙算,次次防住司马懿,司马懿故叹曰:“吾不如孔明也”。好像孔明第一次失策还是初遇姜维,姜维也是文武双全,将相之才,料到孔明之计,戏弄了孔明一把,却让孔明发现当世传人,将兵法倾囊相授,乃至蜀汉后诸葛时代,全凭姜维一人保卫蜀汉,以图中原。看到孔明为了北伐为自己续命,结果被魏延撞倒天灯,导致改命失败,还有孔明将司马懿一家困于上方谷,并纵火烧之,结果天降大雨将火扑灭,司马懿脱困,孔明亦感天命不可违,蜀汉气数将尽,让我十分伤心,历史的洪流又怎会因一人而改之?
书中很多人死之前和国亡之前,都会进行一段神迹描写,意在说明,失道者寡助,不行天道,舞弊弄权,并不会有出师之利。曹丕任相逼迫汉献帝退位,哪想到他魏国也没有持续多少年,曹家子孙也被当时宰相司马炎逼退位,真是天道轮回。再看蜀汉,孙吴政权,两家先人厉兵秣马,付出极大牺牲导致三分天下,结果后人不是迂腐之辈就是商纣之流,导致百姓民生怨道,江山拱手让人,气数已尽。
《三国演义》全书都在传递整个忠与义的价值观,忠于价值观和忠于王权哪个更可被称为英雄?

  《三国演义》读后感(十):一读三国演义有感

一读三国演义有感
    当初在刚开放没多久,有些农村人出去打工。他们的同乡人会说外面不好的话,但是,当这些出去打工的人拿着大把大把的票子回乡之后,同乡人也出去打工了。这些最开始的打工者,后来很多成为企业家。好吧,三国也是这样,是野心家和冒险家的乐园。
——题记
    从去年11月份,到今年2月份,这本三国耗了我三四个月的时间才看完。应该说,三国能提供不少的经验教训,无论是国学常识,还是工作教训。但总体来说,是一本不太真实的战争书和战略书,但却是不错的处事书。这本书里我比较看重的是曹操、刘备,皆一世枭雄。另外,诸葛亮、庞统也是智谋之人。
    之所以说三国演义不太真实,因为除了里面混杂着迷信以外,就是过于强调武将的作用。毕竟对于武将来说,双拳难敌四手。但是,演义里对帅的描述却很确切,就是: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堆,或者说,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将帅有两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战略决策、战略执行,人员的选拔与处理。
    战略决策和执行,比如,在孙刘抗击曹操之前,是投降还是抗争,这就考验战略决定能力。要知道,在战前,虽然坚持要战,孙刘联军也不是一开始就有战法的。再比如,蒋干就不是很好的战略执行者,去东吴结果被忽悠,而诸葛亮去东吴,很好的完成战略使命。公司手上有个任务,要不要接,考验战略能力;自己手上有个任务,派谁去,其实挺考验一个人的识人能力,也考验对局势的判断能力。看历史,因为大家都知道实际后来的情况,所以看起来很简单。但我问一下,如果刚毕业,是选择创业,还是在众多初创公司选择一,或者等待时机,
或者各地的公务员事业编选择,还那么有准头吗?还知道谁是最终的辉煌公司吗?
    人员的选拔,三国里面做的都不太好。魏国能最终胜利,还是因为司马氏和邓艾。这也告诉我们,事业中兴的时候就要选择接班人,同时,中兴之后不是比拼战力,而是比拼谁失败最少。
    人员处理,往往是处理属下的失败,比如:属下把某事搞砸了,上司要杀,众官劝免。很多人都因为这个事情没有处理好,导致灭亡(可能是自己灭亡,或者背后利益损失)。这里面的下属,可能是军粮官,或者马夫。
    三国英雄很多,我比较欣赏曹操和刘备。
    曹操应该说把汉献帝从危难之中解救出来,毕竟汉献帝在董卓、李傕手下也挺受辱的。不过,大部分人都会在权势熏天的时候飞扬跋扈,所以曹操也不例外。不过,后面的曹爽不也被司马懿欺负么?这也说明一个道理:做领导,需要把事业的核心控制权(比如军权)放在自己手里,其他的可以放给他人。
    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操难免要杀人。但有三个我觉得非常应该杀,就是华佗、杨修和许攸。华佗要开颅,要知道在古代,没有灭菌和解剖知识,无异于杀人。杨修看破领导心事,就不要说出来。领导的心思随便公布,岂不是找死?许攸的死,在于居功自傲。要知道投名状这东西,如果灭自己上司投出去,自己之后没有利用价值,其实是很危险的。
    而曹操非常欣赏的刘备,给我的感觉,就是志向高并且有人配合。青梅煮酒,说的是胸中有格局。如果一个人没有一点本领,却心胸很大,往往被认为假大空。但是,一个有志向的领导者,加上一个靠谱的团队,就容易成大事。现代很多人成功,皆因幕后有智囊团。这个时代,需要的不是单打独斗,而是群策群力,此时一个有格局的领导者就很必要了。现代很多人的智囊团是妻子,有利有弊。
    而刘备自身的失败,在于起全国之兵攻打吴国。刘备指挥战役不多,所以不知道大军团作战,尤其需要防范火攻、毒攻、水淹。刘备一般来说是谦逊的,不过,把兄弟被杀就失去理智了。他难道不知道孙权割地了事,也是不错的结局?难道他以为打败孙权,和魏国决战是一个好的策略?
    不过虽然刘备失败了,但是,给我们一个教训是:孙权不知道刘关张拜兄弟的真正含义。
    三国是谋士的舞台,最大的谋士诸葛亮,除了鲁迅所说,多智而近妖外,就是里面他对人心的把握超越了时代。要知道那个时代,不比今日有诸多讯息。要想凭借几句“传言”就断定一个人的作为,其实很难。
    诸葛亮除了把握人心,在治理国家上还是有水平的。比如治理益州,就没有采纳汉初的无为而治,而是严刑峻法,因为刘璋积弊已久。这种根据实际状况采取措施的,而不迷信古人,也是需要魄力的。现在很多人照抄文档,连改都不改,比诸葛亮差远了。
    虽然和卧龙并列号称凤雏,但是庞统没有给我什么好印象。除了猜忌之外,就是他非常善于做官了。
    庞统做县令的起初,一直喝酒不干正事。直到张飞来问罪,很短时间把几个月的案子结掉了。这下子镇住了张飞,然后就升官了。
    庞县令在没有高官厚禄的情况下是不乐意卖命的(大家都一样),但是,知道在什么时候表现自己最有利,同时要打好第一枪,也算升官秘笈。
    我看完三国,关掉手机,沉思了一会儿,写下上面的话,然后准备看《侯卫东官场笔记》。这本朋友推荐的书,我要好好看看,因为我知道,在中国无论做哪行,都需要做人的能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