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滑铁卢战役》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滑铁卢战役》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7-12-23 20:5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滑铁卢战役》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滑铁卢战役》是一部由谢尔盖·邦达尔丘克执导,奥逊·威尔斯 / 罗德·斯泰格尔 / 克里斯托弗·普卢默主演的一部动作 / 剧情 / 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滑铁卢战役》观后感(一):从滑铁卢战役看威灵顿与拿破仑

  这部电影让我倾向于相信富勒在《西洋军事史》里所说的:“...在此以前,除了查理大公以外,拿破仑所面对的敌人,都是才能不过中人的将领而已,反之威灵顿的情形也是一样的。...”

  在各种纷繁复杂的情境下,英军坚守到了最后,等来了援军,于是就胜利了。

  拿破仑 固执地认为他能控制一切,只要他有一个完美的计划,结果就能完美地解决。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皇帝只是在脑中出现一个念头后,就被他的幻想带着走了,甚至沉溺在幻想之中。

  威灵顿则更像一个结合了实际与远见的将领。他其实早已扬名印度,在伊比利亚半岛上多次击败法军。在战役中懂得进退,充分利用了英军“迟钝而坚韧”的特点,稳扎稳打做了一个防守反击。

  影片中英军严禁抢劫,这与《西》中对在半岛作战的英军的描述不谋而合

  英国在当时完成了工业革命,已经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在当时应该是最自由的国家,却阻止在法兰西的资本主义革命。法兰西的革命呢,却用侵略他国的方式“沉重地打欧洲各国的封建势力”,甚至在伊比利亚半岛当地用抢劫的方式获取给养,这和英军从别处运输给养的方式又有不同鸟。

  片面总结两点:1.民主国家不会主动输出民主 。

  2.现实反映思维而不是相反。

  吐槽一下:这片子居然是苏联拍的,全程英语。。。

  《滑铁卢战役》观后感(二):英国赢了,惠灵顿赢了

  法国被打败了,拿破仑再次被流放,上次流放被他跑了,这次流放他跑不掉了。作为,胜利的一方,肯定有不少英国士兵死了。作为失败的一方,肯定也有一些人没死。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英军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他们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电影里,一个英军的军官马腿陷进了泥里,出不来了,他的死法和他的父亲是一样的。而最后的那些法军,拒绝投降,都被大炮轰死了。其实他们选择投降可以保住一命的,只因他们的指挥官say NO.拒绝投降,只有死路一条。投降了,也未必就可以不死。这事谁又能说的清楚

  英国这一次打败了法国,但看起来国家之间是不记仇的,有的只是利益。又过了几十年,英法联军火烧了中国的圆明园。抢走了我们很多的财宝古董。

  《滑铁卢战役》观后感(三):英雄最怕迟暮

  从史实的维度出发,滑铁卢战役截取的只是伟人壮丽人生中的片段,但邦达尔丘克显然从一开始就打定了主意––既然不能肆意挥洒整幅画卷,那就选取成王败寇的一瞬。拿破仑的突然发迹、扶摇直上固然是生命中一抹亮色,但在大银幕上却很有可能化为千篇一律的宏大叙事。从寻找戏剧冲突的角度来说,英雄迟暮和浪子回头、妓女从良一样,都是可遇而不可求、屡试而不爽的老梗。

  邦达尔丘克开场的镜头里,1814年的拿破仑是一位其貌不扬甚至满脸横肉的法兰西皇帝刚刚遭遇了莱比锡战役惨败的他尚未消化失利的苦果,就被自己亲手培植的属下联名逼宫、要求退位。此处,罗德·斯泰格尔演技超然,把一位伟人因失败而疲惫、而不甘、而恼羞成怒甚至脏话连篇的状态,发挥到淋漓尽致印象最深的一幕,面对群臣低下的姿态但却强硬的态度,拿破仑困兽犹斗般雷霆暴怒、大声咆哮,“我绝不、绝不、绝不退位!”斯泰格尔演活了那种剑拔弩张,但拿捏得更到位的,却是那种强硬背后的虚张声势

  可以说,邦达尔丘克自始至终的焦点都是大人物那种“虎倒雄风在”的后巅峰状态。故事讲到一小半,从厄尔巴岛逃出来的拿破仑半路遭遇波旁王朝截杀他的部队,身边只有700精兵的他面对昔日士兵直挺挺杵过来的火枪,慷慨激昂发表演说:“你们真要如此对待你们的皇帝么?”僵持数秒,对面的士兵从故作镇定到瑟瑟发抖,从双腿发软到扑倒在地,继而整排整团地簇拥在皇帝的周围。旧部的临阵倒戈让拿破仑异常开心,但他心里也很明白:底层的士兵不能解决任何实质问题,那些大革命开始和他一起摸爬滚打过来的新兴资产阶级,为了一己私利,已经彻底抛弃了他。

  回到巴黎的拿破仑表面上收复了失地、重新建立了所谓的“百日王朝”,然而他对朝中群臣的心怀鬼胎再清楚不过。只有昔日爱将内伊懂得大帅的思虑,毕竟他是真正的行伍之人,清楚普通士兵的爱戴远远抵不上整个阶级的支持;也只有他,明白拿破仑要为这次强弩之末的“归来”付出怎样的代价……整部电影里,这类英雄迟暮的场景随处可见,既有拿破仑自己的外强中干,也有战友同侪们的心知肚明。结果就是,这场中外皆知的命运之战,在镜头里摆脱了成王败寇的恶俗模式,被艺术化地还原为一场没有胜者的较量。

  这当然也是一部有意思的电影,但和通常意义上的“影史佳作”不同,它的有意思,从电影文本远远蔓延到银幕之外。据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回忆,那些扮演参战士兵的群众演员尤其可怜,在近乎半封闭的片场拍摄期间,他们不仅要抵御痒到骨子里的性饥渴,还要忍受来自苏联克格勃的暗中监视……然而直到电影上映,最大的尴尬才浮出水面:观众不解为何拿破仑的传记片是由一位苏联导演来完成遂票房大败。滑铁卢成了“滑铁卢”,“拿破仑”也就此成为影史上“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题材黑洞”。

  《滑铁卢战役》观后感(四):原来西方战争片有过流水账模式

  在最近十几年高质量战争片的娇惯下,对流水账式的模式已经是非常看不惯了,所以看完这部经典片之后很失望,节奏感差、结构松散……

  从拿破仑退位开始讲起也挺合适展现故事和主角内心的,特别是主演的几段激烈演讲和内心独白还是挺给力的,但情节衔接做的很不好,讲完一段紧接着就是下一段。

  导演最大的资源是真的有大量军队可用,其中还有高质量的骑兵,因此配合足够的服装道具会很精彩。但是设定的那位坐在车上挥刀模拟骑马的配角非常恶心的冲淡了马战场面的可看性。好在大场面很给力,如法国骑兵冒失攻入英军方阵群的镜头太震撼了。

  话说拿破仑复辟之后第一战就打输了,可见其气数。虽说是因为以弱敌强,但是,一方面即使赢了,接下来的强弱对比反而会加剧,另一方面此战初期他以多打少也没拿下,尤其是威灵顿旗下只有约一半是货真价实的英军而已。

  《滑铁卢战役》观后感(五):那时我们还没进入灰头土脸的20世纪

  从先古到现在,人类自相残杀的每一次胜利的累加都成了罪恶的累积。我们不应为胜利欢呼雀跃,丧钟就是为这所有的罪恶而鸣。 那个时代的战争里战士的信仰和荣誉感相当强大上帝还没抛弃人类,所以场面也如诗般壮观,红蓝交杂富有美感,节奏有韵律感。不像现代战争人性也更加复杂,战场也是灰色的。 拿破仑的法国象征着自由,非常孩子气的激进,充满人性之初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渴望摆脱束缚。威灵顿的反法同盟则是代表了历史延续的理性,他们身上有既往的文明成果的影子,最终也击败了不成熟的法国。 这部电影真正地诠释了虽败犹荣和战争无赢家,剪除了政治家的阴谋诡计让它对战争的本性表现的很纯粹通透,以英国士兵的呐喊为结束“为什么我们要这么做?为什么?为什么!”伴随着远处传来的悠扬的苏格兰长笛之音,落在每个人心里久久徘徊。

  《滑铁卢战役》观后感(六):这篇影评写给内伊

  滑铁卢,这部电影很多人都看到了拿破仑和威灵顿之间的角逐,但却忽视了在其中也有相当戏份的内伊元帅,这是一篇专门写给他的影评

  内伊,一生没有太多惊涛骇浪,只有服从征战

  虽然没有丰功伟绩,倒也功勋卓著

  也许他真的背叛过,但我宁愿相信他也迷茫过、犹豫过

  虽为元帅,在时代的浪潮下又如此渺小

  作为大时代大背景下的一个个体,内伊虽然位极元帅却又显得十分微不足道,顺应时代的潮流,哪怕这浪潮是将他推向万丈深渊。历史上的内伊我正在了解,但是就我所知道的说,他没有直接对抗拿破仑,大兵的世界单纯,没有世人想的那么复杂。也许人们需要一个罪魁祸首或者替罪羊,隐去了一些事件,让内伊看上去是一个背叛者。

  枪决,是他最后的下场,影片没有提,的确,也没什么必要提。虽然之前翻译了他最后的16小时,但我仍像原来一样不相信什么从容赴死、英勇就义,面对死亡,谁都会犹豫亦或害怕,即便这个人曾经无数次面对死亡。如果有看过那篇文章的人,我想说的是,我们不需要敬佩他的勇气,命运如此,他只能坚毅。无论是因为性格还是职业,他不能低头,不能在敌人面前露出丝毫的软弱。

  从影片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内伊的倔强和坚持,战场上,我留意着他每一帧画面,也有些多余担心着他每一处伤患。历史上内伊也是这样,滑铁卢,他的五匹马都死了,最后只能徒步战斗,他是最后一个离开滑铁卢的人之一。

  这里不谈军事,作为个人,无论是影片的演绎还是历史上真正的内伊都是很出色的。

  关于影片中的内伊,丹奥赫里奇是我看过所有影片中和内伊相似度最高的一个了,可能这种相似不是相貌而是性格。我喜欢他冲锋前的祈祷~

  电影最后给了内伊几秒的定格,很悲壮,以至于有人跟我调侃说这是内伊枪决后么?!都知道他悲怆的结局,这两帧的定格就像是内伊自己在控诉“我为祖国打仗,但是我得到了什么?”

  时代总是能借某个人的双手给予更多的人荣誉,但之后呢?有的人剩下了半生回忆,有的人则只剩下一具冰冷的尸体。内伊就属于后者,大时代过去了,惊涛骇浪也过去了,好了,秋后算账了。

  审判内伊就像一个道德标杆,量出了很多人心,在财富地位和自保的面前,道德算的了什么?就我对内伊的了解,我相信,若审判的是别人,他会站出来说句公道话。

  还有16个小时就是他的忌日了,卢森堡公园,12声枪响,11发攒进他身体的子弹,46岁……18岁从军,可谓一生都在打仗,大兵的大时代,时代给了他荣耀但也夺走了他的性命。我喜欢这个影片,为时代也为米歇尔·内伊。

  《滑铁卢战役》观后感(七):CG去死吧,是男人就用15000名军人拍电影

  转自煎蛋网http://jandan.net/2015/03/23/real-soldiers-movie.html

  1970年的电影《滑铁卢》是一部巨星云集的战争题材电影,也获得过一些奖项。不过这部电影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当时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没有使用电脑CG,全部以真人真马完成,是世界电影史上最了不起的电影之一。

  初看电影就会被电影宏大的场面所震撼,电影不光描述了滑铁卢战役,还叙述了导致滑铁卢战役的百日王朝。电影时常两个小时多,除了几段舞会,一点点交谈以外,几乎他妈的全是战争场面。

  电影中每一幕战争场面都太庞大太挥霍,简直庞大到不真实。体量庞大的宫殿、数百盏(有时甚至是数千盏)数量多到不可思议的人造灯光,比迈克尔·贝的电影更多的爆炸场面。唯一让这部电影脱颖而出的,是所有这些都是真金白银买来的真东西

  今天如果我们要拍摄这样一部巨规模电影,花费将高的惊人。在60年代制作这样一部电影似乎不太可能,但是制片人Dino De Laurentiis没有用传统方法拍摄电影。他去了当时的苏联,当时西方世界和苏联还在冷战中,De Laurentiis和苏联达成协议,他通过俄罗斯导演Sergei Bondarchuk和苏联政府达成协议,他们不但可以在苏联拍摄这部关于滑铁卢战役的影片,而且可以用非常低廉的价格支付俄罗斯的人员和设备。

  苏联红军为电影拍摄贡献了15000名军人,包括一整个骑兵旅和受过训练的工程师。有这么多人可以调配,Sergei Bondarchuk导演像神一样发号施令。拍摄在乌克兰城市乌日霍罗德附近的农场完成,为了让电影的战场看上去更为逼真,几名比利时工程师铺设了数英里的道路,种植了数千树木,在战场中间建造了农屋的复制品,最荒诞的是他们居然用推土机铲平了两座小山。

  15000名苏联军人花了好几个月时间培训拿破仑军人的规范,其中2000人还要接受毛瑟枪培训,因为摄像机到时候要拍摄他们装弹开火的画面。

  光是这一个镜头里就有数千人在奔跑、到处都是爆炸和烟雾、倒下的马匹和风笛(当时雇佣了50名受过训练的马戏团骑师完成马匹死亡倒下的镜头……

  最后的总花费接近4000万美元,按照1970年的标准来算,应该是当时全世界拍摄成本最昂贵的电影之一。如果不是在苏联拍摄的话,花费还要再乘以2或者3,如果真的是这样,这部电影的预算水平将荣升“哈哈哈哈,不不不,你他妈肯定在逗我玩。”殿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