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善意的背叛》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善意的背叛》经典观后感集

2017-12-23 20:5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善意的背叛》经典观后感集

  《善意的背叛》是一部由比利·奥古斯特执导,潘妮拉·奥古斯特 / 萨穆埃尔·弗洛勒 / 马克斯·冯·叙多夫主演的一部传记 / 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善意的背叛》观后感(一):伯格曼:爱的奏鸣曲

  (一)

  看这部电影重新唤醒了长时间翻阅电影精神情绪上萌生出的疲乏倦怠,仿佛又找回了最初看《芬妮与亚历山大》、《秋日奏鸣曲》、《呼喊与细语》时内心发酵出的醇厚触碰。再次翻阅大师作品不免欣喜嘻嘻,依然满溢着伯式惯有的人性关怀与普世意义。放置于今天,这类享誉世界经典之于普遍观众的意义,就如同质朴的箴言,充溢着平易至理与素朴自然。在影片的整个脉络里,不乏涉及生活现象的边边角角,从整体层面归纳,这也是伯格曼凝聚其毕生的智慧勇气,对爱情、家庭婚姻严肃的回晤与审视。

  在一贯电影史上,伯格曼的作品始终是影视圈里一座难以逾越的鸿沟,不断激发启蒙着行业的新鲜血液,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影视从业者。从形式风格上,伯格曼的电影以其标志性特征,戏剧与舞台形式的生动设计与融会贯通,始终抒写着其独具匠心标新立异位置。一向凭着先锋而凝重的笔触探索人性身心的梦境虚幻与困惑暧昧,运用超现实主义等艺术手法的渲染,将隐遁于生活背面的真实,且始终制约着人的肉身与精神诸多层面的痛苦、残酷表现出来,将抽象具体化。这些无不体现着伯格曼对戏剧过渡影像的独特理解,对世界、生活现象的深度思考

  一般提及到伯格曼,显然忽略不掉童年成长对其作品所产生的影响。一如钟摆的流动声在他的作品里频繁出现,童年的阴影魔障无处不在。然而,出身于优渥的家庭环境,也让其与物质贫穷,生存的苦难划分开来,伯格曼的作品发散出更多的是一类贵族处境的生存意识。在创作中观众可以一览其深度博闻的知识建设,同时感受到的是伯格曼直观敏感的内心世界。期间,更重要的是提炼出对这些人与社会等公共领域里广泛存在着的身心桎梏的探寻。将人的本身与内心意识构建普遍孕育的人性,信仰问题推向大众荧屏的视野,引向客体更多的参与、思考、自省,这也是伯格曼为人所称颂的原因之一。

  (二)

  诚然,在伯格曼早期的电影里,会翻阅到繁复、严谨的宗教情绪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求索问道,人在直面人间惨淡遭遇的同时必将直面现实生活的本质归属,这是每个呱呱坠地的生命关心关系的根本问题。或许同时归咎于生活环境的投射,身处一介牧师家庭的包裹,在经验、阅历或智识还不完善时,面对着充满困惑与矛盾的世界,面对着外界一切的神秘与未知,很自然的会将身心内在的精神情绪投射到一个充满神性与威严事物上。所以像他早期的电影中总在探求宗教的存在,宗教的归属,宗教的意义,更及人生价值,一些在人类世界普遍存在的信仰问题。

  然而在后期的创作作品中关于“信仰”的巩固与递进,却更具广博、深邃、凝练与人情的通达。像在《婚姻生活》《呼喊与细语》《秋日奏鸣曲》等等作品中频频关注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孤独与孤立,经验与直觉,亲密与隔阂,仇恨与爱慕等人性身心孕育的极致痛苦与永恒困境。解构真实的世界里始终无处规避,重复呈现在信仰与现实之间,肉体与灵魂之间,人与人之间存在的矛盾处境。撕开爱情,婚姻,生活一切浪漫主义的面纱,真实构建吐露了人之于真实世界的残酷境遇与生活现象。

  我们领教过了伯格曼的悲惨世界,一个被痛苦充满的创作者。然而相同的,物极必反,伯格曼并非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如同他在作品里面展现出的,在经验与智慧上对这种现实囹圄释放出了某种的积极讯号与思考的方向。爱是人的终极信仰,更是希望的源泉,爱让人包容愿意妥协,爱构建着美的世界。调整身心内部的阴郁,遵循乐享、宽容、博爱的心灵,人之于生活中的痛苦与执着需要放弃内心过于自负的叛逆和自我中心,简单地接受这个世界,简单的接受爱渴望去爱,现实会变的清澈起来。

  《善意的背叛》观后感(二):《善意的背叛(Den goda viljan)》:屌丝泡上白富美【第45届戛纳电影节Palme d'Or】

  http://blog.trivialfilm.com/2013/07/den-goda-viljan45palme-d.html

  善意的背叛 Den goda viljan (1992)

  本片获得1992年第45届戛纳电影节Palme d'Or。

  本片获奖的是180分钟电影版,但它完整的版本是全四集的TV版,长度达到360分钟。那么该看哪个版本呢?这该是普通人要做的选择。所幸的是,两个版本我都已经看过了。因为第一次看电影版时睡得昏昏沉沉,几个月之后就忘记电影内容了。只好重新再看,所以这次我选择了四集的TV版。哎,为了看电影,我容易吗?

  影片情节以完整的TV版为准。

  第1集:男主角与母亲相依为命过着苦日子,他自己在神学院学习,为通过考试而复习。一天男主角祖父来找男主角,希望他原谅祖母对他们母子俩的冷漠与不关心,而且只要他肯,祖父就会资助他们母子,改善他们的生活。不过,自命清高的男主角拒绝了这个提议。之后,考试时男主角没有答对老师的问题,他只得重新复习补考。晚上,男主角从已经订婚的未婚妻那里得到了慰藉。男主角的未婚妻是一个平凡的餐厅服务员。随后,男主角在朋友邀请下来参加他家中的家庭聚餐,借此机会男主角接触到上层社会,也因此认识了女主角——这个家中最小的女儿。几天后,男主角为了应付补考,他与母亲低声下气的来到姨妈家借钱。因为男女主角在聚会一见钟情为此男主角在女主角父母离家后,与女主角、他的哥哥一起在他们家玩闹、过夜。母亲发现后极力反对,但拗不过女主角,只好请他来家中做客。做客间,女主角父亲与男主角聊天后也不喜欢男主角。直到一天,男主角与女主角母亲面对面对话后才知道她还是反对他们交往,而且女主角母亲利用男主角未婚妻的事情威胁男主角。就这样,男主角离开,并留下纸条,告诉女主角他决定不再见她。

  第2集:一段时间后,男主角心中还是放不下女主角,就经常到她家门前观望。同时,男主角未婚妻与女主角见面,希望他们能够在一起。随后,女主角患上肺结核,离开家去瑞士疗养,女主角的哥哥将这些告诉了男主角。此时,男主角已经毕业,成为一个牧师。女主角疗养期间思念男主角写信给他,可是信却被女主角父母劫获并销毁。之后,在母女两人的旅行期间女主角父亲逝世,这使得母亲伤心得将毁信的事情告诉女主角。就这样,男女主角见面和好,并订下婚约,而女主角母亲也接受了男主角。此后,男女主角还回到男主角原来的家,看望了男主角的母亲。

  第3集:男女主角来到分配的教区后开始新生活,两人很快因为婚礼举行地点发生了争执。最终男主角妥协,婚礼按照女主角的想法举行。婚后男女主角过上普通的夫妻生活,但男主角与教区中颇有势力的工厂主发生了争执。一段时间后,男女主角的儿子出世,随后他们又收留了一个孤儿,两人开始过上照顾孩子的生活。

  第4集:夏天到来,男主角接到女王的邀请去首都工作。于是男女主角两人很快来到首都与女王见面,可是男主角与女王话不投机,男主角决定拒绝这份优越的工作,回去继续过苦日子。女主角听后很生气,就这样男女主角两人又争吵起来。回到教区后,男主角再次工厂主发生争执,这使得他教区的人越来越少。此后,男主角母亲在看望孙子时病逝,而且收养的男孩要谋害他们的儿子。这一切让女主角决定带着儿子离开男主角回母亲家,男主角听后非常生气并打了女主角,但最终还是送走了他们母子。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男主角在过上一段艰苦的日子后,终于来到女主角家。男主角告诉女主角,他决定接受首都的工作,并希望女主角回到他身边。

  哎,在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强迫自己的情况下,我终于将这部电影看完了。这部电影真可谓是“又臭又长”啊!不仅故事乏味、平淡、俗套的像肥皂剧,而且还长得将近六个多小时,有没有搞错?!关于这部电影,实在没什么可多说的,就是现实世界中我们频频遇到的、穷酸鬼与富家大小姐相爱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套用现在的俗语就屌丝与白富美的不和谐生活。多俗套啊!所以不多解释了,人人都懂嘛!

  此外,片中塑造的男主角形象真是欠扁啊!自私、自大、自命不凡、自命清高等等这些词都可以用到他身上!为了面子不接受祖父的和解,为了自己的理念拒绝待遇优厚的工作以及富裕的生活,宁可过清苦的生活也不肯低头认错,种种这些行为都让我很难理解!男主角凭什么如此?仿佛全世界都欠他的,不就是自己的命运不济、没有贪上好家庭嘛?何苦要惩罚身边的人呢?尤其是对自己的老婆,一点都不懂得怜香惜玉,太不应该了。男主角这样的男人也算一朵奇葩了,屌丝都难以概括他了!通过这些可以知道,本片主线故事——男女主角不和谐的生活——没有任何意义!

  因此本片主题是苍白的,除了能了解一番瑞典在二十世纪初的生活与社会现实外,我是感受不到其他了。至于片中的女主角,就是一个逆来顺受传统女人,没什么特色,不提也罢。

  电影拍摄方面很普通,中规中矩的表现了剧情。唯一的缺点就是太拖拉了,电影有10%的时间在探讨宗教,20%的时间在争吵,其余的时间则是主线剧情上的各种场景变化。换句话说,电影时间不短,但是实质内容很少。不过这大概也是编导想要表现的,即展现那个时代的风貌——时间短的话怎么能细致的表现呢?

  演员方面同样普通。男主角Samuel Fröler与女主角Pernilla August尽职的演绎了相应角色,中规中矩。但是女主角Pernilla August的容颜和年龄让我很难接受!Pernilla August是1958年出生的,她拍摄本片时已经34岁!所以,在电影前半部分,这个满额头都是皱纹的34岁女人让我很难与少女联系起来,这也太坑爹了吧!此外,编导们选角为什么不选一个漂亮点的,Pernilla August长得太普通了,根本与“漂亮”不沾边啊!这不是谋杀观众的眼睛吗?总之,在这部电影六个多小时的时间里,Pernilla August那难看且苍老的脸让我很痛苦,折磨死我了!

  总结一下。这是一部流水账式的家庭肥皂剧,各种生活琐事一应俱全,让人很难入戏,因此可以说是一部超级难看的电影。此外,这部电影在瑞典的资料里明明是电视剧,编导们硬生生的把它剪成电影这不是糊弄观众和评委吗?犯规了吧!

  截图:

  善意的背叛.Den.goda.[00_12_47][20130716-202012-0]善意的背叛.Den.goda.[00_12_49][20130716-202028-1]善意的背叛.Den.goda.[00_13_00][20130716-202054-2]善意的背叛.Den.goda.[00_13_47][20130716-202147-3]善意的背叛.Den.goda.[00_13_42][20130716-202216-5]

  ernilla August

  序列:1077

  善意的背叛.Den.goda.viljan.AKA.Best.Intentions.1992.D5.EngSUB.MiniSD-TLF

  2013-07-16

  《善意的背叛》观后感(三):关于伯格曼的剧啊,我们统统都猜错!

  大人真是坏心眼,影片进行到半小时就提醒我说男主角是想做女主角的小狼狗才要和她结婚,还诧异我看了半天居然没发现。我以为这是个红与黑于连兮兮的故事了,害我花了更多的半天把脑子掰回到正途上来。

  电影花了一个半小时谈苦命的恋爱差不多中间的时候男女结婚了,我们开始蠢蠢欲动自作聪明起来,既然还有另一个90分钟且节奏舒缓,我们不妨猜猜接下来的剧本怎么写,是什么促成了这一注定悲剧的婚姻?

  婚礼结束当天,婆婆对着上帝诅咒起儿媳妇,原本安静高素质的底下观众开始唏嘘,嘛撒喀是为我们所亲见的婆媳关系了!我们以为伯格曼是想做老娘舅柏万清之类的东西了,好不失望。我们都很俗的。

  同一段音乐反复贯穿全片,我们心想导演用于音乐的钱和姜文的《让子弹飞》一样寒碜了,可是有如惊悚片把我们震慑到的狂风雷鸣音效和怀孕的女主角撩起衣角,近景拍摄隆起的逼真大肚子,我们见识到科技一直那么高超。

  三个小时,各种出戏走神,各种尿急跑厕,各种空调开太大衣服穿太少的冻彻心扉。

  关于伯格曼的剧啊,我们统统都猜错!

  《善意的背叛》观后感(四):绿树林,伯格曼的源起

  八十年代初,已近70高龄的伯格曼拍完了家庭史诗剧《Fanny and Alexander》,逐渐淡出电影界,集中做电视(2003年的电视电影Saraband再次秀出女神Liv Ullmann,其水准较旧作豪不逊色)。1992年的这部片子,是他写的剧本,讲的是他父母的故事,仿佛在几十年探讨宗教、孤独和欲望的导演生涯告一段落之际,他终于鼓起勇气来直面这一切的根源,以怀念纪念,以记忆告别。

  丹麦导演Bille August也不简单。别的没看过,但1987年他那部Pelle The Conquer已经赢得了戛纳金棕榈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印象很深的,是他将人性置于北欧自然的敏锐体察。

  《善意的背叛》本该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古装melodrama,不玩弄类型,不徒求新颖,没有浓妆艳抹的情景和情绪。但伯格曼细腻深情的笔触成全了微妙的人物情感细节,导演隐忍庄重的讲述为情节注入触动人心的力量,这样的结合,达到了一种神奇的浸润式效果。节奏不拖沓,钢琴配乐稀疏得恰到好处,摄影机在室内基本处于静止,人物角色交替出现在中景、近景和特写中,油画般平衡唯美的构图。户外的镜头会多一些移动,但幅度有限,缓慢不易察觉,人物则变得偏远,让位给斯堪的纳维亚的风景,偶尔流露出塔科夫斯基式的悠远诗意。这样的对比,让气氛不致太过压抑或萧瑟,始终保持在从容的状态。薄雾、微风和雪花都俨然飘出屏幕萦绕在观者四周,人物的情绪在克制的镜头移动中更是绵延不绝,仿佛尘埃,镜头微微一抖,就洒进心里。尤其是女主角,虽然并非典型意义上的美女,但特写中每次一颦一笑时的嘴角纹真能达到男主角所感受到的那种“勾引”。影片中最有感染力的两个瞬间均来自她:其一是入夜,她将自己的儿子充满爱怜地抱回他自己的床,然后看着隔壁床上已经熟睡的村里男孩,表情顿时变成空白的深渊,我们看到一个冲破阶级束缚、努力追赶爱人神性的女人终于屈服于自己平凡的自私、恐惧和由此而生的自我仇恨;第二个场景即是影片的结尾,在柔和的绿林中,她慢慢转头,发现自己的爱人坐在一旁的长椅,抿起嘴角,眼神中有一丝爱意和不止一点的不安和犹疑,一段对话后镜头切回远景,她打开左肩,手搭在椅背上,伸向她爱的人的方向。

  《善意的背叛》观后感(五):婚姻中的裂痕,神和“大神”都没辙

  原发于2017年4月28日《北京青年报》“北青艺评”。

  今年北影节“天坛奖”国际评委会主席比利·奥古斯特除了与其他评委合议决定各类奖项花落谁家,还为观众带来他1992执导的电影《善意的背叛》。这部擒得当年的戛纳电影节最佳电影和最佳女主的影片,由世界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编剧。套用伯格曼1973年拍摄的电视剧的剧名,电影讲述的是伯格曼父母的“婚姻场景”。而尽管开拍之前,伯格曼表示会给予奥古斯特绝对的创作自由,成片仍然鲜明地烙着伯格曼的印迹——拍摄过程中伯格曼是否“绝无干涉”已不可考,被戛纳大奖肯定演技的潘妮拉·奥古斯特,倒是他钦定的饰演“母亲”的不二人选。

  观众对这部电影生发兴趣,冲的自然也是伯格曼的“我手写我心”。虽然丹麦导演奥古斯特的来头不小(《善意的背叛》带来的戛纳殊荣,于他并非高不可攀的意外收获,他1988年凭借电影《征服者佩尔》,已斩获戛纳金棕榈大奖,次年又因该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亲密触碰小金人),可是比起“大神”伯格曼,他的尊位显然小上许多。所以,一些影迷一厢情愿地将《善意的背叛》视为伯格曼的编、导作品,或许也有因可溯。

  像伯格曼的《芬妮与亚历山大》《婚姻场景》等作品一样,《善意的背叛》也分电影和剧集两版,电影版时长约3小时,电视剧版共有4集,合计时长约5个半小时。两版本质上并无区别,说的都是伯格曼的“父亲”亨利克与“母亲”安娜“相爱”的艰难、“相杀”的必然,时长的区别仅在于细节的丰盈与否。穷小子亨利克与富家女安娜原本隔着阶层差异,亨利克捧着神学典籍试图以上帝之名将两人之间的罅隙填补,但是从他步入安娜世界的那一刻,不知怎样享用一顿中产阶级家庭的丰盛晚宴时,鸿沟便注定会越拉越大。

  一切源于自卑早已渗透亨利克的骨髓血液。他根本不相信爱情具备消弭两人身份差距的伟大力量。神学院求学期间他与安娜的被迫分离,固然与安娜母亲强烈的反对意志和手段脱不开关系,但他同时怀抱“无产阶级”的情人,某种程度上可视作为自己留下绝无风险的婚姻“备胎”。成为牧师并与安娜重修旧好,他立刻带着安娜奔赴天寒地冻的边陲,期望用苦修的方式换得上帝对两人关系的一生祝福,可是深入讨论如何举办婚礼发生分歧时,亨利克向安娜展示出“神也没辙”的粗暴,认为安娜正在背叛他的“良苦用心”。之后,这种行为愈演愈烈,安娜最终忍无可忍回到母亲身边,亨利克开始更为极端的修行,却经受不住村妇“善意的诱惑”,世俗的欲望压倒性地战胜上帝的旨意,他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传到授业解惑”,无论对于资本家或者工人,男人或者女人,都没有实质性帮助。

  此种以刻板保守的形式坚守清规戒律,无奈没有“被神附体”的凡身难以抵御内心蠢动的欲望,时不时便会“化为”恶魔的牧师或主教等神职人员的形象,在伯格曼的电影中时常出现。他1963年执导的《冬日之光》中的牧师艾瑞克森,几乎是亨利克的“翻版”。艾瑞克森在妻子死后,日渐丧失管理两人昔日经营的社区教堂的兴趣,上帝渐行渐远。他在寒冷寂寥的冬日听命身体的本能,与一直爱着他的玛塔成为情人,却无法弥补上帝缺失带给他的痛苦,每逢周末引领为数不多的信众做的礼拜,当然也成了没有目的的敷衍了事。而伯格曼1982年拍摄、投射其童年经历的《芬尼与亚历山大》,在芬妮和亚历山大这对被伯格曼“派出去探察真实世界的侦测兵”看来,他们的继父爱德华,更是徒具替上帝传声的主教外表,骨子里是位假借“上帝的名义”的冷酷暴君。

  伯格曼在电影中不断“黑化”神职人员,源自他童年时期与父母的“交恶”。有关他的家庭、父母对其生活以及创作产生的深远影响,伯格曼在自传书《魔灯》中有过多次提及。他的父亲艾瑞克职业生涯一度做到瑞典国王的专属牧师,但在教育儿子方面却是极不称职。正如《芬妮与亚历山大》中爱德华以关禁闭、断食等行为惩罚“对上帝不忠”的亚历山大,伯格曼儿时曾因尿床被不苟言笑的父亲关进黑暗的衣柜。于此同时他的母亲,也并没有扮演与“严父”对应的“慈母”角色。当伯格曼佯装生病或者说其它谎话企图博得母亲的关爱,换回的不过是她一眼戳穿的冷冰冰。

  孩童时代与父母“一言难尽”的关系带给伯格曼无法磨灭的阴影,他在电影里探讨宗教的态度,折射生活中对父亲的恨意,然而在母亲面前,他一直是个主动伸出双臂、渴望得到拥抱的小孩。1965年年初,已近知天命年纪的伯格曼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得知父亲患上恶性食道癌准备住院开刀,对于母亲让他前往医院探视的要求和哀求,伯格曼明确拒绝,当母亲冒着风雪赶到他工作的斯德哥尔摩皇家歌剧院,伯格曼本欲用拥抱和亲吻将她安抚,却迎来母亲响亮的耳光,母子之间眼泪版的“呼喊与细语”随后上演。

  这起冲突,被伯格曼以“追溯父辈”的方式拿来放进《善意的背叛》伊始,自嘲解释父亲与他的彼此憎恨,或许来自伯格曼家族的遗传。影片中亨利克的祖父开出足以资助他顺利完成学业、还清欠账的不菲价码,要求他去医院看望病危的祖母,可是亨利克无法释怀两人对他和母亲曾经的驱逐,坚定回绝,其后祖母逝世,他的态度依然不改,拒绝出席葬礼。

  但《善意的背叛》“揭露”父亲“恶行”的同时,也呈现他对孩子的“疼爱”,呼应伯格曼对“爱”近乎扭曲的需求。亨利克和安娜听从神的安排收留了一个孤儿,可是安娜心里始终不能将他纳为家庭一员,孤儿得知安娜对他的厌恶,进行报复,欲把安娜和亨利克的长子(伯格曼的哥哥)扔进冰冷湍急的河里,亨利克成功阻止,对孤儿拳打脚踢施加暴行。这一举动,将亨利克身为牧师的象征意义几乎瓦解殆尽,亦将安娜甘愿付出的价值全部击碎,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促使她回归业已远离良久的生活方式,可是也不能否认,这一幕赤裸呈现一个普通父亲的即刻反应,纵使过激,却正中伯格曼下怀。

  安娜自始至终无法真正放下的“中产生活”,自然也是童年时的伯格曼所渴盼的。这种生活的实质,幼小的他也许无法理解,可是和睦欢快的家庭氛围,无疑是他希望感受到的。从此层面理解,《善意的背叛》既是《芬妮与亚历山大》的续篇,又是对它的致敬。《芬妮与亚历山大》中,母子三人在家族成员的帮助下,亦从爱德华的“魔爪”逃离,最终回到家族。《善意的背叛》临近尾声,肚里怀着伯格曼的安娜与母亲、长子以及其他家族成员欢度圣诞的场面,也很容易让观众联想到《芬妮与亚历山大》的开场。而从奥古斯特的导演角度而言,如此而为似乎是顺理成章。他在《征服者佩尔》里,已表达对伯格曼的敬意。从瑞典来到丹麦讨生活的父子的简陋行囊里,放着几株瑞典“野草莓”的胚苗,它们在丹麦的土地上结出可口的“瑞典味道”。

  纵观全片,伯格曼父母恋爱与婚姻的路上,亨利克和安娜两位当事人之外,几乎每个相关的人都在“善意的背叛”。安娜的母亲为女儿的幸福考虑,不听丈夫劝告销毁安娜写给亨利克的书信;亨利克的母亲看到安娜的第一眼便一百个不满意,一边祈求上帝原谅一边发下恶毒的诅咒。诚如两位母亲所愿,亨利克和安娜虽然最终没有“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但镜面上的一道道裂痕却再也无法修补。

  然而也要感谢那些一直存在的裂痕。没有它们,童年的伯格曼不会慢慢成长为屹立于世界影史永远不会倒下的伯格曼。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