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悬崖上的野餐》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悬崖上的野餐》经典观后感集

2017-12-31 20:3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悬崖上的野餐》经典观后感集

  《悬崖上的野餐》是一部由彼得·威尔执导,Rachel Roberts / 威文·格雷 / 海伦·摩斯主演的一部剧情 / 恐怖 / 悬疑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悬崖上的野餐》观后感(一):要谈的却是:“美之在”。

  罕见的一部沉思气质的影片。1975年上映。只说这一点:如此慢条斯理,究竟它在想些什么?

  如果说这部影片晦涩难明,原因倒不是它在表达上隐晦,而是它所谈及的东西比较晦涩。

  这里所谈的东西,本质上不是某一种“美”——不是某种具体意蕴或意谓上的美(譬如它不是在表达某种关于“勇敢、正直、善良、纯洁、正义、抗争等等之美)。因而这样的捕捉只会落空。

  这里要谈的却是:“美之在”。

  “美,是什么……”以及有何神秘处在此述说呢?——是就“美”本身来谈一些话。(与表明“什么是美”刚好相反。空洞的定义于事无补人们不妨翻翻字典,看看对美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如果说这部片子拍得“很美”,的确,不过它刻意地用美化的笔触来描摹不过是要传达“美”之一事存在着,从而表明它所谈及的东西是关及“美”之一物罢了。如果人们就此作出判定,来解释它所表达的就是“何种”美,这都还离题甚远。比如把女性之抗争、自发的觉醒与毁灭等等放在这里,无非是在原本虚化的背景上强描出来以便自行对焦和解读。但是这种解读越顺利,原本的话语就被遮蔽得愈严重

  ——当人一头撞进雾中,就会瞳孔放大,努力地去辨别眼前景物,而这种辨别往往不过是强迫性地在其中搜索他们日常所思、所见的那些原本熟悉的事物蛛丝马迹。其结果当然可想而知,又怎么会找不到呢?如果艺术家表达的刚好接近那种东西,那么就会得到一个外观相似而全部细节错位的顽固的误解。这就是为什么艺术家必须进行大量的虚化正是为了保护他真正在表达的东西。

  回到影片,一些女孩子在山崖里消失了。而这是发生在100多年前的事。

  凭空消失了?那是什么缘故?……如此消失意谓着什么呢?……是伟大,还是渺小?是来自自主觉醒的力量,抑或弱小无力使然?是大自然的结果,抑或超自然的力量?——这一切啊——是光辉?还是黯然无光?是呐喊?还是奄奄一息?……

  ——就这样,人们从日常所熟练的方式、所注视的周遭出发,对所见所闻做出反应,这一点则正在影片中得到了相当的呈现。

  如果我问,一个女人美女,为什么非得同传统禁锢进行反抗与冲撞、投身自然、实现毁灭的强力意志等等相结合才是美的、可赞美的呢?为什么要从她的行为中去评价呢?——自然,理由很多。假如容我概括一下的话,只因为通常我们只看见通过行为和意志所体现出的所谓(事实上不过是几秒钟的)“人格化的个体”,而对于这个几秒钟的切片式的个体所依存的“人”的存在则毫无所觉,哪怕在漫长个人一生之中。

  怎么指出这种存在者的存在呢?它的与众不同的存在性标画要起于何处?——影片的视线流连在百年前的一段往事之上,并锁定了这个词:消失:凭空消失。

  想象这样一幕:

  一天早上你醒来,惊觉你所熟悉的所有人都在一夜之间,无声无息地——死去了。

  家人爱人亲人朋友、街上的行人、陌生人……——一时间,仿佛人人都离你而去。怎么发生的?去哪儿了?——却只剩下你。

  事情无法解释,到底怎么回事你一无所知。这一切如今成了你面前最大的迷雾,笼罩在你的四周。

  可是,请告诉我,现在你最急切的、最想知道的、最关心的、令你最痛苦的——在你心中,那被看成最重大的事,到底是什么?

  可事情还没完。漫长的一个世纪过去了。

  百年后的一天早上,你终于见到了新的人类(很奇怪为什么你还没死)——一支朝气蓬勃年轻勘探队从山外穿过峡谷来到了你的住所跟前。那一刻你正半躺在屋外的一张藤椅上,离你不远的草地上,从一台破旧的发烧音响里传来一个多世纪以前录制的歌声,音色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光彩,旋律断裂如残片,弥漫着星云般闪烁的爆音,不时又陷入一段短暂窒息的、如夜空般的哑然,仿佛凭空消失一般。这还多亏了你常年地悉心备份和保护。勘探队的到来使你感到无比震惊,一下子从神秘而遥远琐事清醒过来,脸上还弥留着那远去时间的点滴泪光。勘探队员们立即注意到并当即把这些泪花当作对他们最令人欣慰的欢迎,他们欢愉而勇敢地冲向你已惊呆的眼睛,就像他们曾在大峡谷中那样勇往直前说实话,你曾经幻想过无数次,那将是一场怎样的拥抱,然而却一点儿也没能帮助你应对这一刻到来时的猛烈:恍如昨日重现,恍如时光回转了百年,而你却立于当地如千年铸就的曼侬像柱。 更令你始料不及的是,队员们的热情远超乎你的想象:他们涌向你,事实上,他们涌向你的一切!——你、你的草地、你的发烧音响、你的房屋,噢!甚至你的精神、你的记忆、你的历史、你的话语……你的一切的一切,他们都爱,都要,都想知道。你突然发现,他们好像是你这辈子从没遇到过的对你最关爱、最亲近、最感兴趣的人,这种热切之情远远超越你远去的亲人。而在这所有的属于你的一切的一切之中,令所有人普遍严肃地、认真以对的是:

  大劫难的背后究竟埋藏着什么?……

  “既然如此,让他们在那边儿大干一场吧!但愿人人都能找到他们想要的,如愿回家。”

  ——穿过雾化的银幕,消逝的米兰达的平静目光直透过来。

  《悬崖上的野餐》观后感(二):《白日梦的女孩

  《白日梦的女孩》

  澳大利亚的《悬崖下的野餐》,该片可与安东尼奥尼的《奇遇》(1960)相比,也是讲的一个男人妻子在地中海的失踪;《放大》(1967)呈现了一个始终无法解决的谜团;而大卫·里恩拍摄于1984年的根据福斯特小说改编的《印度之行》,则揭示了一个女人在受到外在力量的启发后,内心压抑的性歇斯底里地爆发出来,成为推动影片后半部分的力量。

  或许合理的解释是:现代人已无法理解维多利亚时代人的性观念,因此对发生于古老土地令人不安的神秘事件始终无法完全理解。

  因此,本片不能作为“惊悚 / 悬疑 / 恐怖”影片去观看,那样无法理解,观众还以为自己在玩迷宫游戏,老是琢磨好人坏人!

  根据1967年琼·莱斯利(Joan Leslie)的小说改编,小说是虚构的,故事发生在1900年澳大利亚一所女子住宿学校。那时,英国的基督文化正一步步渗透进澳大利亚人的生活,唤起了女孩子们心里那份摆脱束缚的渴望。追求自由思想在慢慢传播,女孩子们内心萌发的性冲动与幻想,也在传播与迅速膨胀!

  想想开篇女孩们穿胸衣束紧的描述,越是压制,越是不可抑制的荷尔蒙啊!作者本人也不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人物,但是作家们总之可以依靠历史记叙或者丰富的想象,获取创作灵感!

  因此,本片或者本书,就是心理描写,就是那个年代女孩们内心渴望的外象表现

  只是用一个故事形式,采取吸引人的手段,描绘了白日梦而已!

  《悬崖上的野餐》观后感(三):Everything begins and ends at exactly the right time and place

  很喜欢这部电影,画面唯美,具有很强的文艺感。当然,影片看到最后依然没有结局,些许有些遗憾,但也给人更多的猜测空间

  首先,关于性欲与肉体解放的暗示。我觉得这部影片确实影射了一种女性对桎梏的反叛和肉体的解放。维多利亚时代精致的贵族装束是一种文明的象征,但也暗含着一种肉体的束缚——所以马车上young ladies一离开小镇进入森林便迫不及待地纷纷脱下了手套。而米兰达最后临别时一回头,法国老师忽然很兴奋地说,我发现了,米兰达是波提切利的天使。那个画面中,米兰达确实很像波提切利画中的维纳斯,金色的头发飘散开来,具有天使般的美丽,也有着难以形容的野性之美。在刚看到这一幕时,原本我会以为,电影后面会以一些画作为线索,类似达芬奇密码那样发现一些秘密,这些秘密的焦点就在神秘而美丽,又离奇失踪了的米兰达身上。特别是当艾玛活着被发现在山崖下,而其他的人依然没有踪影时,我的猜想是其他的人也会慢慢随着剧情的推移一一出现,当然并不一定都像艾玛那么幸运都是活着的,最后只有米兰达依然不见踪影,而她最后的出现将会伴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这个秘密可能是关乎历史、文化,或者甚至是在鬼魂的作用下解开曾经在这个地方发生过的事情:而米兰达则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正像她忽然的回头让法国女老师恍然大悟忽然认出她一样,哦,原来她是波提切利的天使。当然,情节最后的走向并不是这样的,这让我些许有些沮丧,有种意犹未尽感觉,但是没有结局的故事也会让人猜测的更多,甚至有了种很想看看小说原著的冲动,急切地想发现到底发生了什么。回过来说,那么,在影片中,将Miranda比喻成波提切利的维纳斯或许仅仅是一个比喻,没有承担其他更多的线索,但至少维纳斯本身象征了女性的爱欲与性。

  此外,我觉得影片中这种暗示最明显的地方在于米兰达看到乱石的影子与艾玛脱了鞋袜站在石头上甩着凌乱的头发叠置在一起,然后她低下头,脱下了自己的黑色长袜,然后镜头给了两个女孩在泥土上裸露的双脚一个特写。此处还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次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完全没有认出那个站在石头上迎着诡异的阳光晃动着一头乱发的女孩是艾玛,那个穿着最精致,用蝴蝶结挽着一头卷发的法国女孩——我将其当成了米兰达的幻像,她在此时看到了幻影,一个女人站在悬崖边,似乎要纵身跳下的样子,也许这个女人是解开她们几个为什么会失踪的关键。所以在影片结束后,我会重新将影片拉到此处,想再看看这一幕究竟意味着什么,却意外的发现这个女孩竟然是艾玛。在这个画面的前一秒,艾玛还坐在躺着的Edith身边安慰她说,我们马上就会回去的,依然是那个典雅的法国女孩形象,下一秒就在米兰达的眼中成了那个幻影般的人,这个强烈的对比似乎也暗示了一种挣脱的渴望。

  当然,还有很多强烈的性暗示,比如说Edith说看见那位失踪的女老师只穿着内裤,而艾玛被发现后文胸不见了等等,但是影片中并没有解释这两处暗示着什么。至于有的影评中说经常出现的悬崖上高耸的乱石特写象征着男性的阳具,虽然不能说这种联想是切实可证的,但是至少那些突兀的石头给人以野蛮、狂乱的感觉,与女孩子身上精致的装束形成强烈的反差,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和支持这种联想。

  关于影片悬而未决的结局,即女孩子们到底去哪里了,为何会失踪,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也是我一直很想知道的谜团。看过所有的影评,几乎都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只是说女孩特别是米兰达的消失意味着一种对传统的反叛和抗争。当然,这种说法我本身也是很支持的,因为剧中确实时时刻刻都在思考与质疑人生,质疑人存在的意义。比如有一个画面,Edith看着山下那些人说,除了山下那几个人我们应该是这里唯一的生物了。刚说完,画面立刻切换到了爬行在蛋糕上无数的蚂蚁上。这个镜头似乎在无声地回应与嘲讽她的话——其实,你们这些自以为是唯一的生灵,你们的生存状态不过是像蚂蚁那样。而这句话更是在那个同样失踪的戴眼镜女孩口中得到了证实:她说,人活着就像蚂蚁一样,根本不知道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重复履行某种仪式而已。这句话也出现在迈克尔的梦中,在他的梦中,这句话伴随的画面是最后米兰达和另外两个女孩失踪前最后的身影,仿佛她们的失踪也是在履行某种神秘的仪式。这一切,似乎注定了一定会发生,就像那些山石在那儿一万年,就是为了等着她们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说,虽是西方的影片,但是其中很多话语让人联想起东方的宿命论观点,不论是马车上女孩无意说出的那一句“(these rocks)wait a million years,just for us!”,还是米兰达最有深意的那一句“Everything begins and ends at exactly the right time and place”,让人心中猛地一惊,仿佛有些事情,注定了一定会发生一样。此外,在女孩失踪前,她们也一直在谈论“命中注定”这件事,似乎那一刻,她们在谈论的就是命中注定自己的命运,当然,将萨拉比喻成那只注定会死的小鹿,也暗含了萨拉最后自杀的命运。

  当然,有一篇评论中提到一种结局的推测,我觉得也是可以说得通,就是说米兰达她们实际上的结局是爬到那个山石后被山上滚落的石头砸死了。这样解释也符合宿命论的结局:那块石头等了一万年,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right time and right place)滚落下来,结束了一些应该结束的生命(比如米兰达,她早已预示了自己可能不会再回来),留下了一些不应该结束的生命(比如艾玛),虽然我们并不能预知哪些生命是注定要在特定的时间走向终结,而哪些不是一样——所以人的状态还是像蚂蚁一样,有时充满着随机性,但随机中也有宿命存在。而且,对于这种解释最令人信服的支持我觉得在于,在三个女孩消失在岩石背后的时候,胖女孩Edith忽然毫无征兆地大声尖叫并冲下山。按理说,她一定是看到了什么才会如此尖叫,而不仅仅是因为她们扔下了她,因为前面有很多次她们三个人都是扔下她往前走,她每次都是叫着她们的名字然后狼狈的跟上,只有这一次她大喊着米兰达不要上去,随后大声尖叫——可以这样想象,当时Edith发现了可能上方的岩石将要滚落,并大喊你们不要上去,但是石头速度太快了,她听到了岩石滚落的声音,所以大声尖叫冲下山去。她的声音可能被山下那位年长的女老师听见(这前面有一个镜头就是山下所有的人都睡着了,只有那位年长的女老师还在看几何书,所以为什么只有她会听见声音冲上山去并最后失踪) 而事实上,Edith事后并没有失忆,她出于胆怯不敢说出真相。从片中我们也可以看成她其实是那种非常令人讨厌的那种女生,自私而胆怯,当时是她主动要求一起上山,上了以后又抱怨不断,所以她完全可以做出事情发生后,她并没有尝试去救其他人,或者去山下寻求帮助,而是一个人冲下山并在事后也不愿说出真相。并且,在影片后面也有一种印证了这种观点,即在舞蹈教室中众人冲着艾玛大喊大叫时Edith也大喊,“其实她们都死了!”,说明她一直知道发生了什么,而这时法国女老师也冲上去打了Edith一个耳光,并说“你这个骗子和傻子!”,也许她也猜到了可能发生了什么。

  艾玛确实是真的失忆了,因为她的头部受到了严重擦伤而导致的失忆,而她的手也是十个指甲严重刮伤,似乎可以说明她们当时是在攀爬岩石的过程中被山上滚落的岩石砸中。应该注意到,艾玛当时是走在三个人中最后一个,所以可以推测石头从上面滚下来时只有最后的艾玛没有死,只是擦伤了头部,而米兰达和那个戴眼镜的女孩都死了并压在了岩石下面。

  按此推测,迈克尔应该是已经见到死去的米兰达的。影片中波蒂在山上发现迈克尔时,他浑身擦伤眼神呆滞的坐在山下,并在临走时给了波蒂一块米兰达身上撕下的花边。剧中有个情节,警犬在搜救时,已经到找到了三个女孩失踪的那个地方,并狂叫不已,只是警察仅仅往上望了一下,画面就切了,可见并没有上去找。迈克尔是第一个爬上去的,在他往上爬的画面上不停地出现上方的岩石,似乎暗示了当时就在此处,女孩们向上爬行时有石头滚落砸中了她们。也就是说,迈克尔在爬上悬崖时,已经发现了被困在石头下的女孩们,他已经成功得将艾玛从石头中抱出,却发现米兰达和另外那个女孩已经被压在了大石头下死去了,无法将她们救出,所以他伤心欲绝撕下了米兰达衣服上的花边一个人坐在了山下。这也可以解释为何波蒂爬上山崖时看到了艾玛,他由于急于救艾玛而没有再进一步发现其他的人。而迈克尔将花边交给波蒂,肯定是希望他回去救仍然活着的艾玛的,但他之所以没有说出米兰达在哪里,可以解释为他觉得既然已经确定米兰达已经死了,便没有勇气面对这个事实公开于众,宁愿活在自我欺骗中,或是宁愿米兰达就这样安静的留在百万年的岩石间。事实上,后面中多次出现迈克尔出现幻觉的镜头,幻觉自己的床头出现了天鹅,幻觉在绿叶间看见了米兰达的身影,然后她化为天鹅在水面,飞起后惊起一池涟漪。

  但这种推测也有一些无法解释的地方,比如为什么艾玛在发现后文胸会不见了?为何Edith称看见年老的女教师穿着内裤跑上了山?这令人无法解释。此外,这种结局也无法非常好得解释为何女教师也会失踪。当然,可以解释为她在同一个地方也被山石所砸死了。但是总觉得有些牵强。

  最后,很喜欢这部电影里的配乐。风笛(或是类似笛子某种木管乐器)尖锐而具有异域风格的旋律,暗示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在澳洲,当人的眼睛停留在维多利亚时代具有英伦风范的精致装饰时,耳边却响起了这种异域的音乐,具有神秘感,也在某种程度上让人觉得诡秘无比。而在描绘典型的贵族场景时,引用了诸如巴赫的前奏曲,莫扎特的小夜曲及肖邦的音乐等,让人感觉在典型的欧洲贵族与澳洲狂野的荒蛮中时空错乱。这也似乎是本部影片的意图所在——其实,失踪了的就是消失了,没有必要深究其原因及归宿,仅仅是从一个时空中消失,存在于另一个时空中。

  所以,Everything begins and ends at exactly the right time and place

  《悬崖上的野餐》观后感(四):波提切利的春之天使不属于人间

  你看到的所有,又或似乎看到的一切,不过是一场梦,梦中之梦。

  女孩们摘下手套,乘着马车,在众人艳羡的注视下,呼啸而去。

  它已矗立了一百万年,只为等待我们。

  海恩悬崖,远远望去,嶙峋伟岸,当米兰达推开山区木门的那一瞬间,马惊,鸟鸣,眩晕躁动着,像是自然的欢呼,预示着即将上演的掠夺。

  那崖石,仔细看去,怪异丑陋,层层叠叠,注视久了,竟会产生幻觉:它们是有生命的,会呼吸,正自窃窃,私语密谋。

  四个女孩在巨石上睡着了。蜥蜴爬行身边,这野性的使者,观望着少女。米兰达脱掉了鞋袜,纯粹肉体的接触,方能感知大地的脉动与召唤。

  真的,她们似乎听到了什么声音,竟直向崖石的缝隙走去,全然不顾那个胖女孩的呼喊,像是沉入梦境似的,再唤不醒。放慢的镜头,算是为她们送行。

  只因一眼,男孩爱上了米兰达。他执着地要去寻找。大约吧!他看到了时间的障蔽,手里紧紧抓握的那一小块蕾丝花布,是他见过女孩的证据。

  朋友接过男孩的使命,奋力向缝隙前进。终于看到了昏睡的一个女孩。除了手指和腿部的划伤外,她完好无损,并没有失身。唯一奇怪的是,她的胸衣不见了。而记忆,更是一片空白。

  究竟发生了什么,谁也没有答案。

  米兰达是那样美丽,正如男孩在幻觉一次次看到的那只黑天鹅,优雅高贵。无疑,她就是波提切利画作中的春之天使,从这个世界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不留一丝痕迹。

  那位地理老师也消失了,目击的女孩说她只穿着内衣。

  毒蛇和毒蚁正等着噬咬我们。女老师痴痴地说着,她好像知道着什么。

  海茵悬崖是原始蛮荒的象征。少女们不愿受胸衣的束缚和社会制度的规矩,在神秘的召唤之下,她们选择离开,在另一个平行的时空中,献身于大地,获得永久的自由。

  脱掉手套,脱掉鞋袜,便有了接受地灵的机会。崖石不会侮辱少女,等待许久的他们只是渴望着青春的气息,承着女孩们柔软的抚踏,便已足够!

  古老的巫术祭祀中,有不少进献少女,以取悦男神的行为。与其被社会所规制,不如走向自然。

  萨拉怀念着米兰达,作为孤儿的她只在米兰达身旁感受到爱意。因为迟迟不缴纳学费而被勒令退学,可萨拉又能去哪儿呢?既然米兰达已去,生存又有何留恋?

  嘴角泛起一丝笑意,全是满足。萨拉知道自己就要和米兰达相见了。她从窗户跳下,结束了生命。

  女孩们究竟去了哪里,或许已不再重要。她们只是听从了自然的召唤,顺乎天性,自在地活在另一个庸人看不到的空间。

  蛮荒战胜了文明。少女与大地相爱,成为母亲。

  《悬崖上的野餐》观后感(五):澳大利亚失去纯真的日子

  彼得威尔还拍了一部这样悬疑气味浓重的影片。不错,不错。

  这让我想起了维基百科中关于“澳大利亚失去纯真的日子”一词的解释,那也是一件悬案,不过可没有电影描述的这么诡异,也没有这么艺术。威尔当年是不是也参考了这件案子?

  至于影评们纷纷写入的关于什么性压抑之类的描述,我觉得不应该去理会,电影是一种艺术的体现,就像绘画一样;有些是写实的,所以大家都能看得懂;但有些是抽象作品,肯定有一群人看不懂,大多数人肯定会在私底下咒骂:狗屎一坨!但你不能否认梵高之类的作品确实是珍稀之品。

  以前记得土豆上边有一段这部影片的预告,我觉得预告倒是很好看:已经给出了结局,当时没有人知道那几名女孩去了哪里?谁带走了她们?但是你看了影片的开头,还是会萌生想要去探究问题的想法,这就像《后窗》中希区柯克用了同样的办法,好像我们就是电影中的主人一样,身临其境。拍到这份上,那你就不能否认它确实有过人之处。

  别被外表的假象所迷惑了,恐怖片就应该是鬼魅充斥、鲜血横流;悬疑片就应该有问有答。如果导演真的回答了问题,那就像揭了底儿的魔术:虽然有趣,但并不一定是经典。

  《悬崖上的野餐》观后感(六):一种猜测

  所谓神秘主义的电影,最代表的就是《杀人回忆》了。一桩凶杀,层层剖析,追逐真凶,黯然销魂。其道理,便是拷问人类对于一个“正确答案”的追求的合理性。除此以外,《本能》、《死亡论文》等电影,虽然给足了暗示,眼看真凶就在眼前,却偏不捅破那层玻璃纸,也是让人看了憋屈。说到底,观影就是如此私人的一件事,它反映了导演想要表达的价值观,却也折射了你自己的价值观。

  《悬崖上的野餐》作为一部神秘主义电影,也确实有很多的解答。但是“神秘主义”,不便是教人过度解读的吗?过度解读的乐趣,常人难以察觉,我却觉得,这种分析文本的方式才是从文本本身出发的——代表着脱离作者的文本的无限可能。以下是我对此电影的“过度解读”。

  影片开始就是一句话:“我们看到的,以及我们似乎看到的,都关乎于梦,一个梦中之梦。”

  这句话能否理解为影片所阐述的就是梦呢?根据接下来的线索,这是有根据的。当然,这句话可能只是用来阐述这种如梦境般不可思议的情况。

  我认为这是萨拉的梦。首先,萨拉在她们出发后确实睡了。

  《悬崖上的野餐》观后感(七):歧义重重的梦中之梦

  女孩的长发拂过清晨的耳语,白色裙角窸窣如夏日的蝉翼,迷雾群山藏匿了百万年的秘密,花开花落解不开一日的谜题。1900年的情人节,Appleyard女校的学生来到悬石岭野餐,几个女孩却从此杳无音信。影片《悬崖下的野餐》以唯美的摄影风格和前拉斐尔派绘画般的色彩构图营造了如梦的氛围,但断了线的谜团、矛盾重重的暗示、枝蔓游离的叙事和密不透风的隐喻还是让人不安多过享受,正如淑女们精美的胸衣,表面优雅却难掩其中的压抑。影片试图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华美精致与澳大利亚的原始神秘之间建构二元交织的张力,但当我们发现道德的伪善面纱下似乎包裹着歇斯底里的情欲,而所谓的原始生命力之中或许有某种邪恶力量在作祟时,这个多重歧义的文本带来的疑惑又自我消解着影片可能试图传达的批判力量。

  围绕着女孩失踪之迷,影片中大大小小的谜团还包括:失踪当天停在12点的表和女生所见的红云意味着什么?去寻找女孩的老师为何只穿着内裤?生还的女生Irma为何身上伤痕累累,赤脚却纤尘未染,又为何丢了胸衣?生还的Irma和Edith对发生的事闭口不谈是真的遗忘还是因为难以启齿而刻意隐瞒?最后校长也死在悬崖之下是否自杀?重重疑云和死亡的阴影使本片具备了悬疑片的一切要素,但它却不是。导演彼得·威尔谈到本片创作时说过,他用尽一切手段就是为了阻止观众去纠结问题的答案。事与愿违的是,恰恰是这个导演最终也没有给出的答案成为许多观众争论的焦点:是简单的意外死亡还是为了停留在最美时刻的少女自杀?是来自男性的暴力侵犯还是女校之中暧昧的同性情谊?是摆脱一切束缚的出走亦或进入了另外的时空?

  本片真正挑战观众观影方式的不只是开放式的结局,最让人困惑的是影片所提供的种种线索和暗示在开拓了无限可能性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突然停走的钟表、天空的异象和在镜头中反复出现的酷似野人面孔的岩壁、少女被催眠一般的步伐都暗示着超自然力量的存在,而对于情人节的反复渲染和对内衣细节的强调、林中男子对少女赏鉴的目光充满着性暗示,但两次医生检查又特地强调了生还的少女都还是处女,似乎每一个命题都暗含着与之相对的反命题。撇开纷杂的乱象,导演的初衷似乎是想将人们的关注点引向隐喻和寓意的层面,而非事实的来龙去脉。这一场“形而上”的神秘失踪,或许正如片头通过Miranda之口所念的那句爱伦坡的诗所表达的:“一切所识所感不过是场梦中之梦”(All that we see or seem is but a dream within a dream.)少女自由与浪漫之梦的开始正是古老帝国权力与秩序之梦的终结。

  在Appleyard 这所旨在培养淑女的学校里,女孩们轻声细语地说话,排着队走路,穿戴几乎一样的衣裙,在情人节这天短暂的“放纵”中,女孩们陶醉于情人节贺卡上悸动人心的情诗,即便没有情人也沉浸于青春的自恋和对浪漫爱情的畅想中;在经过小镇之后,所有女孩都迫不及待地摘下手套;面对那座荒蛮奇峻的崖壁,女孩们止不住地惊呼起来,“她等待了一百万年,只为等我们来”,的确是浪漫到骨子里的想法。在一片荒无人烟而阳光异常明媚的山坡上,Edith感叹道:“除了下面那些人,我们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的生灵了。”在绝对的荒僻当中,人总是更容易感受到孤独,也更容易接近绝对的存在。这时候镜头有意地拉远了,草地上野餐的女孩仿佛被锁定在一幅油画当中,整个世界静得只剩下这片草地和这些人。但更为意味深长的,接下来的镜头又推进到草地的局部细节,在吃剩的食物残渣上涌动着蚂蚁和各种小昆虫,显然,她们并不是这里“唯一的生灵”,而远看唯美古典的画面细看之下却不无肮脏。或者说,哪些澳洲土壤上无处不在的生命才是这里的主人。

  女孩当中最特别的一个是Miranda,美得如同从文艺复兴时期画卷中走出的波蒂切利天使,优雅的身姿像童话中的天鹅公主;比起书本或糕点,她更沉迷于细细欣赏一支绽开的雏菊;比起脚下崎岖的路,她更关注蓝天之上的所在。在野餐的段落中,有多处Miranda脸部特写都是与蓝天、山峰、群鸟和花草交相叠映的,似乎暗示着她的失踪,就是在一阵阵眩晕般的迷醉里,渐渐地消融在她所爱的自然当中,化成了一支雏菊,亦或一只徜徉于湖畔之上的天鹅。与悬石岭生机盎然的一草一石相比,四方规整的学校里所有的清规戒律都显得如此苍白;女孩的目光被自由盘旋的群鸟和高耸入云的山峰所吸引,在天空蓝色的深渊里,尘世的束缚不再生效,她们褪去长袜轻盈得如同赤足仙子;俯视山下的世界,发现原来人们活得多么卑微与盲动,日复一日重演着自己也不知道的仪式。

  关于少女失踪之迷的理解,导演的意图最明显地体现在Micheal回到山中寻找Miranda的段落中。疲惫不堪的Micheal瘫倒在地上,似乎被什么力量擒住了,在某种超现实的层面上,野餐前后女孩们的一些对白像回声一般徊转在山峰之间——“表停在十二点了,这之前从未停过”,“等了一百万年,就为了我们”,“一切的开始与终结都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一直伸向天空里”,“人们漫无目的地活着,履行着自己也没意识到的仪式”……虽然Micheal在小溪偶遇之后一度跟踪了Miranda一行,但那些他遇见女孩们之前的话此时也在回响,显然不只是Micheal脑海中的回忆,而是导演意在强调这几句话的重要性。“Miranda知道一些其他人不知道的事情,一些秘密,她知道自己不会回来了”,或许敏感而空灵的Miranda领会到那些所谓窈窕淑女、锦衣玉食的生活不过是一场梦中之梦,这片未被文明染指的土地才是真实所在,就像那座等待百万年的休眠火山一样,与其在沉默中昏睡百年,不如在最美好的一日里纵情燃尽;与其像爬虫一样盲目地成为日常仪式的奴隶,不如在这天地人神交会的一刻听从天空的召唤。

  在彼世中Miranda的离去昭示了个体生命的苏醒,在此岸中,Sara的自尽却刺穿了维多利亚时代自欺欺人的温室幻象。这个其貌不扬、瘦小孤僻的女孩被塑造成了一个简爱一般的人物,迷恋着近乎完美的“海伦”(Miranda),从小在孤儿院里受尽欺凌,在女子学校里因为交不起学费遭到校长的“特殊待遇”,往前一步,她在学校的教条中感到窒息,往后一步,不堪回首的孤儿院只有无法面对的恐惧;倔强、决绝的Sara身上,没有19世纪小说女人主人公的浪漫奇迹;影片最残酷的一笔,不只是Sara的死,通过Sara的回忆和Micheal家的男仆Albert的梦,我们得知Albert就是Sara儿时在孤儿院失散的弟弟,但整部影片没有未他们制造任何相遇的机会,他们只能在梦里隐隐感到对方的存在,这一处理打破了观众对于传统情节剧的一切期待,令人不适而愈加苍凉。

  “一切事物的开始与终结都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影片所选取的特定时间地点就是1900年的澳大利亚,在这一年,英国放弃了对澳大利亚的统治,第二年维多利亚时代走向尾声。女孩的神秘失踪象征着一切挣脱束缚之物,一切逃逸了秩序的所在,维多利亚时代文明道德的破产正如女校长那头总是梳理得一丝不苟的发髻,终究凌乱而黯淡下去了;又或许女孩的一去不返也象征着某种时代特定的美的消逝,她最后一回首,招一招手,就像一个时代的回眸一瞥。

  在这部彼得·威尔的早期电影中,已经可以预见他日后在《死亡诗社》和《楚门的世界》等片中日渐成熟的体制批判思想,但无论影片开头镜头对女孩闺房里维多利亚时代情趣近乎恋物的怀旧目光还是接近结尾时面对校长办公室满墙的旧照片告别般的巡礼,影片所能伸发的政治寓意和道德批判远不及氛围营造和镜头掌控方面让人印象深刻,或许观赏本片的最佳方式就是放下悬疑片的谜题、放下文艺片的内涵,单纯地沉浸在其中做一场梦中之梦。

  《悬崖上的野餐》观后感(八):神秘主义的无厘头之作,除了白人小美女。

  总评:★★

  画面:★★__剧情:★__思想:★★

  其实是一部蛮早的片子,刚好有下载,就下来口味一番。

  这种古典派的小姑娘确实相当养眼,不过不知道是不是文艺范的原因,中午利用午休时间看了半个小时,真有点昏昏欲睡的感觉。

  等下再看看集中精力看完她,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前面确实比较沉闷,但是随着三名美少女的离奇消失,影片似乎才进入了正题。

  不过很快,把这部电影当前悬疑片来看的朋友又要失望了,然后就是各种混乱和莫名。

  耐着性子坚持到了最后。

  看完之后简单看了下大家的评论,原来是传说中的“神秘主义”,反正我觉得真是超神秘无比。不过有一件事情,和我的预想完全一致,那就是原作者是个美女。

  另外,以个人角度奉劝各位大侠,这片子就前面看看美少女就行了,后面的可以不看,或者以5倍速快进观赏,这样就可以节约出1个小时的宝贵时间。

  《悬崖上的野餐》观后感(九):悬岩野餐:少女与青春梦

  在1975年讲述的1900年的故事,Picnic at hangning rock,一部电影成就一座小山。本来默默无名的一座小山,因为这部电影收获了全世界众多的粉丝。

  这个叫做“悬岩”的小山包,海拔700米,相对高度一百米有余,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维多利亚州的中部,距离墨尔本70公里。维多利亚州是澳洲大陆上面积最小,人口最密集的一个州。1900年的时候是两个时代的交接点,电影里面对精致的英式生活与寂静的自然力的讲述,是当时现实的另一种写照。

  eter Weir在31岁的时候拍的这场午餐。这是他的第一步电影。本科的时候大量看电影,囫囵吞枣。死亡诗社,真人秀,看过了都没什么感觉。然而,终于有一部片子在对的时间被我看到了。不需要多少耐心就看完了,在之后这几天不时想起,后背一凛。不敢再回头去看,怕破坏印象里的一派迷离纯净。

  题记:所有我们看到的,感觉到的,只不过是梦中之梦。

  这是爱伦坡的诗《梦中之梦》里的两句改来的,只改了一个单词,all改成了what。既是旁白少女——就是米兰达——的心声,电影本身又是悬疑气氛甚浓,不知是不是在向诗人的另一个身份致敬。

  苹果园女子学院里少女的白色衣衫和胸衣长袜以及维多利亚时代的房间氛围让人想到《芬尼和亚历山大》。山上和树林里的那些自然生命的镜头让我想到拍摄于1983年今村昌平的《楢山节考》,但因为比后者多了跃动的阳光和山中不知何所起不知何所终的烟雾,显得十分含蓄,柔美而神秘。楢山节考也是讲山吞噬人,不过那是个人的自觉。野餐后走失的少女则完全的不自觉,至少在其他人看来,她们应当是不自觉的。

  米兰达像波提切利笔下的天使。当时法国女教师正在看着维纳斯的诞生,有了这个让她惊奇的发现。这么古典的脸,注定了要做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约瑟芬铁伊的《萍小姐的主意》里面有一个同样长了一张古典而忧郁的脸的女学生茵恩斯,萍小姐的面相学让她认为这是一张圣人的脸。而这里的米兰达古典而温柔,是天使。米兰达离开前回首的那个瞬间,让人觉得她的目光似乎已经穿透了一切,而她柔美的脸和金色的头发在逆光的镜头中充满了神性,是不属于人世的某种东西。

  在两个少年商量继续去山里寻找失踪的少女时,背景是夏天池塘边的英式野餐,有室外乐队演奏。伸了另一只耳朵去听音乐,听到了莫扎特弦乐小夜曲第二乐章;贝多芬的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还有巴赫的平均律键盘曲集的Prelude No 1 in C Major。而女孩在山里时的音乐则使用了是罗马尼亚作曲家Gheorghe Zamfir的两首排笛和管风琴即兴曲。前者的稳定优美古典与后者的激烈动荡空虚形成强烈的对比。而后者也让我想起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同样的气质。与片中影像的隐喻一致,排笛正是潘神的乐器。这个长着山羊角和蹄子的希腊神祇力比多充足,喜欢到处勾引女性。欧洲中世纪时恶魔的原型就是参照他的样子,我想也许魔鬼就是让人失去理智服从于欲望的某种力量,说来与牧神有关的音乐都有让人失去控制的不安感。

  说到底,是没有结果的失踪。留下寻找的人的迷茫怅然。我并不纠结这结果,只是时不时想起逝去的少女时光,突然有一个瞬间让人坐立难安。

  附爱伦坡的诗歌全部:

  A Dream Within A Dream

  Take this kiss upon the brow!

  And, in parting from you now,

  Thus much let me avow-

  You are not wrong, who deem

  That my days have been a dream;

  Yet if hope has flown away

  In a night, or in a day,

  In a vision, or in none,

  Is it therefore the less gone?

  All that we see or seem

  Is but a dream within a dream.

  I stand amid the roar

  Of a surf-tormented shore,

  And I hold within my hand

  Grains of the golden sand-

  How few! yet how they creep

  Through my fingers to the deep,

  While I weep- while I weep!

  O God! can I not grasp

  Them with a tighter clasp?

  O God! can I not save

  One from the pitiless wave?

  Is all that we see or seem

  ut a dream within a dream?

  《悬崖上的野餐》观后感(十):失踪者。自由与孤寂。

  我无意与探讨神秘主义或者什么。

  在这朦胧的梦境里,如米兰达,如萨拉

  纯粹的美,必不得被庸俗所沾染,必将脱出囚笼。

  自由之灵,这种可以自由的美,极致必然是毁灭。

  她已经不真实了,必然无法存在于世间,终将会如飞鸟般消逝。

  于是,自由之美脱出囚笼,已被这个时空所无法寻觅。

  而孤寂之美于囚笼,必然只有毁灭才得以救赎。

  这庸碌的囚笼之中,只剩下庸人。

  ——————————————

  披得威尔,突然想起来《死亡诗社》和《楚门的世界》。

  突然有着一种莫名的联系感。

  如楚门般让这个庸碌的世界破灭吧。

  诗人,勇敢的在基汀前站出,请

  醒转于黑林之中,

  及时行乐,奔向清新的草地 和新鲜的树林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