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红灯笼高高挂》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大红灯笼高高挂》观后感10篇

2018-01-30 20:04:0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红灯笼高高挂》观后感10篇

  《大红灯笼高高挂》是一部由张艺谋执导,巩俐 / 马精武 / 何赛飞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爱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红灯笼高高挂》观后感(一):庭院深深深几许

  末了时,颂莲在房前院子来回踱步,大红灯笼下许许烛光摇曳,天灰蒙蒙着亮。这个以前的四太太就在临幸五太太的榔榔捶脚声中用步子划出了困居自己的一隅天地。高檐群屋下的陈家大院,四个女人勾心斗角,在点灯灭灯封灯中度过一生生死输赢又如何呢,人与鬼,不过差了一口气。梅珊走向了她的归宿,颂莲艰难活下来后,却疯了。

  点灯捶脚,封建大家长管控女人的手段

  没有第一次捶脚时的懵懂惶恐,享受情欲上的满足,颂莲爱上了这样的感觉。她被一次次的挑拨抚慰,等她依赖上了,却不给她捶,灯掌到了其他院子里。每一天各房必做的就是立于自己屋前等待老爷临幸,这真是很可怕的一个手段,女人们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漫长的等待中,内心开始互相挤兑,什么清纯什么天真什么善良,全都灰灭了。颂莲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一步步成长起来,成长为适合生长在深院中的女人。

  都说巩俐演技好,最大的一个原因是在她的眼睛上,或惊恐或倔强或心疼或惊讶,每一个表情,都能撞到人们的内心深处柔软地方

  愤愤地讲出“小老婆就小老婆吧,女人不就这么一回事吗”,脸上划过了一颗流星,瞳孔里映着的满是倔强。

  “是的,我就是那个四太太,你这手提箱给我搬进去。”

  傲气里透露着泄气的快感,因为想当太太的下人雁儿的不屑,她没立刻采取对骂,而是寻着机会百般羞辱。梅珊说得对,一个小人,干嘛要跟她一般见识呢。可弱肉强食,层层相欺,不满情绪只能再找一个比自己怯弱地位低微的人发泄了。可惜这也是个傲气的人儿大雪飘飞里,望着给自己无限安慰的大红灯笼化成灰烬时,她硬撑着不低头,终于在那个寒冬腊月里的夜晚中,砰地倒地,不治而亡。

  听到这个消息时,惊讶夹杂着愧疚爬上了颂莲的眼,然而自己嘴硬“死了倒好,死了总比活着好”。

  她终于慢慢地变得有手段,心狠手辣起来,成为了一个标准的争风吃醋的女人。

  她刚来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也是呀,谁生来为恶呢。初夜的她,在老爷半夜被叫出去之后,她凌乱衣服掌灯望望铜镜中的自己,最后一次落泪。那时的她,心疼自己的命运,还会与二太太说自己悲苦的身世,还有那个贪财的继母。可慢慢地,她也开始懂得心机的重要性,还要诞下一个儿子——封建时期的大宅院里改变一个女人命运的重要武器。她在雁儿的刺激下动了歪主意,剑走偏锋,假装有身孕,得到长明灯的优厚待遇,但也只限于此了,纸终究包不住火呀,她的照常落红被发现了,她的灯,也燃到尽头了。

  她是从什么时候变得那么狠毒呢?是梅珊的不屑,还是雁儿的一次次刁难?不,这些都不是,最让她心寒的,是一只笑面虎——人前人后的二太太,她在逼问雁儿时,大太太三太太都猜了,可就是不愿意联想到她,怎么能是她呢,她那么热情那么体贴那么......殷勤。

  那一刻的她,目光不再柔弱坚定地将冷酷蒙上了自己的眼。那一下剪子,尖叫声与斑斑血迹混杂到一起,她贪婪地吸着空气里的腥味,脸上满是麻木

  “我斗不过她,你一来我就知道只有你能斗得过她了”。梅珊的预言对了一半,颂莲到房里用餐,让卓云伺候老爷的那套妖媚勤快劲用在自己身上给自己捶肩,狠狠羞怒了她一番,不过各种小动作也就到高医生来到自己屋时为止了,漫长的叱骂后,颂莲完败,她的灯,熄灭了。

  梅珊一开始就说了,卓云是个菩萨脸蝎子心的女人,可她没想到自己最终死在了她一直提防的卓云手上,还有她万万没料到的颂莲的手上。酒后失言啊,这恰好给了二太太一阵狂喜,梅珊祸临了,她生命的灯被剥夺了,忽地一声,灭在了黑屋里。

  颂莲最终为她重新掌上了灯,还有余音缭绕的《御碑亭》。四太太重新穿上了红喜衣,在悠悠晃着的大红灯笼中渐渐失神。在这大院里,不过是一个又一个轮回,人死人疯又如何,五太太们会继续填补着空缺,上演一场又一场的悲剧

  “风雨难测人难量,暗室何必日月光

  阴谋毒计良心丧,休书好比杀人场。”

  《大红灯笼高高挂》观后感(二):情商

  现代社会生存法则第一要义是情商,想必在那个年代也是一样。可这个大学年级辍学嫁人的姑娘颂莲便是败在这个自己未曾知晓的词上。一开始,老爷对她是喜欢忍耐的,夜夜点灯,准许她破例将饭端回屋内吃;然后三太太主动服软示好;再有燕儿,无依无靠的小丫头原本可以成为深深庭院里最亲近的人。可偏偏心高气傲的姑娘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吃饭没有菠菜豆腐便摔碗走人,计谋被识破便抖出燕儿撒气,喝醉酒顺带卖了三太太的私情。

  电影的每一个画面和配乐都让人印象深刻。无论是灯笼,三太太的戏服还是小锤子敲脚的声音。但最戳我 心的镜头却是三太太被杀前,颂莲门前那一片白雪。从大门前到廊檐下,没有一个脚印。在老爷将她封灯之后,在一气之下拿燕儿撒气间接害死燕儿后,她孤寂的院子里不再有其他人的到来。听到响动后她走出门去,见到鲜红的灯笼,嘈杂的人群挣扎的三姨太。

  是野马一样的性格,命运却执意要她成为一只绵羊。

  从小自己就被归类为性格古怪,脾气要强的一类。扪心自问碰了许多钉子,受过伤,流过血,但固执思想并没有太多悔改的意思。我想不愿意低头的原因大概是分不清什么时候算是懦弱什么时候算是豁达;什么时候算是虚伪什么时候算是识时务;什么时候算是认输什么时候又算是成熟

  很多人都是一样的吧,自命不凡,像一头困兽一样愤怒的推开身边所有原本可以成为盟友的人。年轻的我们总是以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什么都要由着性子来。不开心就哭,开心就笑,愤怒就发火,欢喜就拍手。不知不觉给自己树立太多敌人伤害了太多太多爱着自己的人。偏偏要吃了很多很多亏走了很多很多弯路才能明白,原来在社会里最重要的是化敌为友

  但愿在不久的将来,我可以学会成年人方式看待这一切。

  《大红灯笼高高挂》观后感(三):当儿里格当

  回个家要所有老婆像迎接领导来一样,这还真是种变态心理男人就是占有欲太强,统治欲太强,

  锤脚,从不舒服到享受。“再过些天那,就更离不了喽。”

  二姨太,人果然还是不能看表面

  最后四姨太去看那间小屋子的时候,晃动的镜头,嘴里吐出的粗气,当儿里格龙的快调子,直戳人心。与红黄相对的青灰,是大院里的孤寂与压抑。越来越快的调子,越来越近,在最快的时候戛然而止

  属于东方的宁静与暗藏的躁动

  电影直到最后一刻才出现了西方乐器,大提琴,莫非也不是偶然?

  整部电影的音乐也另热难忘寂寞时出现的女合唱,没有一句歌词,那份跳脱出现实的庄肃和冷漠让人心颤。可惜音乐部分皆为日本人制作,不过除了中国人也只有日本人能完成这个工作了吧。西方人不行,阿尼阿塞尤也不行。

  张艺谋不愧是摄影师出身!改编能力也一流,每部电影都抓住象征食物做文章,若说喧宾夺主,但能为主旨服务,为艺术审美添彩,也不是坏事

  还有至始至终都没有陈老爷的特写和正面。但,也可有可无,就是个符号象征罢了。

  《大红灯笼高高挂》观后感(四):压抑•性压抑•张氏类型片

  《菊豆》(1990),《大红灯笼高高挂》(1991),《摇啊摇,摇到外婆桥》(1995),《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张艺谋导演的这几部电影,很压抑,主要是性压抑。而且没什么文化

  在某一个时段,有一批作家和艺术界人士,对于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的认识,都集中在性压抑、性虐待、妻妾成群、深宅大院、乱伦、吃人的礼教……上。他们的思维还没有摆脱八十年代以前教科书的意识,还不能摆脱文革的惊魂未定,因此不能欣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优雅优美一面

  但是因为这种认识暗合了西方对于“远东”异国情调的界定,所以容易获奖。很长一段时间,部分文艺界人士都沉溺在这种界定里,并且毫无察觉。因为身在庐山,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他们反而以一种斗士的姿态,打着批判的口号出现在公众眼中。

  有时候,看着讲台上某位老师批判这个批判那个,作为学生的我很是替他悲哀。因为他的非理性批判,等于是在向学生宣布:我已经远离时代

  这个时段出现了一批趣味低下意识形态陈旧,对传统文化缺乏理性思考的文艺作品。并流传至今,充斥着电视荧幕。

  当然,宪法规定人们有言论自由。虽然我不喜欢这类作品,但是我依然认为人们有权利创作这类作品。任何干涉,都违宪。不管这种干涉来自何方,打着什么样的旗号。

  :其实以我的性格,我很不喜欢《大红灯笼高高挂》这样的影片。我觉得这种片子很落后,无法喜欢。但是这确实是一部制作精良的电影,无法违背自己的专业精神,只好不情愿的给四星。类似的影片还有《菊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以及陈凯歌的《风月》。陈旧的主题

  穿着精美的外套

  《大红灯笼高高挂》观后感(五):封建的蓝,暗“斗”的红

  由张艺谋导演在1991年执导的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

  影片通过讲述一位原先的女大学生颂莲,进入陈左迁的“陈府”做了“四太太”之后,和另外三位太太明争暗斗、争陈左迁宠幸的故事。女主角颂莲在这一过程中也从一位不懂世俗的大学生蜕变成为经验丰富的太太的过程。 影片的整体色调偏向于暗蓝色,时而穿入灯笼的红色、雪景的白色。整体来看,影片中建筑的墙砖几乎为暗灰色,加之暗蓝色,正是体现了封建家长制下的压迫感。这样的色彩造成的压迫感,仿佛深不可测,又难以冲破它的屏障,这便是封建制度下的无尽压迫,久而久之,四位太太也就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二太太对颂莲所说的:“时间久了就惯了。”也不知不觉地具有了一种言外之意。 拉出一个画面来看,影片开始描述颂莲一人走到陈府下的一个俯拍镜头,将颂莲压缩在众多古建筑下的一个小角落处,建筑的房檐、墙面在颂莲四周形成了一个“包围壁”,使得颂莲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十分渺小,也正是反映出封建制度下的压迫,同时暗示了颂莲的初入“陈府”即将面临的勾心斗角的生活。 从建筑设计角度看,影片中的建筑整体中规中矩,是典型的老北京四合院;房檐上的刻花、浮雕,都表现出浓浓的封建气息。陈左迁每晚和哪个太太睡觉,就会提前在那个太太的院门口挂上红色的灯笼,并由仆人当众宣布几号院点灯。点灯的过程,也是四位太太们争宠的过程;同样的,在太太们的闺房之中,红色也是电影中的主色调。建筑内部的灯笼和房外的灯笼交相辉映红色,是明争暗斗的一种“血腥”,虽没有明显的打斗,却是“冷战”。红色的视觉冲击在影片暗蓝色的总基调下,无情地对封建家长制进行了批判。“红色是欲望的符号,它所致力的是意象与情绪的宣泄,它与青灰色之间构成了一种情绪张力。”(新浪博客网友:Elin羽) 对于初入陈府不久的颂莲来讲,红色正是一种自己在封建的陈府中“清新脱俗”的代表,她的红色,在陈府中算是一种反抗,她用自己最后残存的自我意识支撑着自我;而三太太梅珊,在色彩上也是大红为主。影片中三太太身着红色的戏服在院子当间唱着京戏,京戏是民间的鲜活艺术,红色的戏服具有独特含义,此处的红色,是一种将陈府中四位太太的悲欢表达极致的一种体现。在封建家长制的压迫下,女子的地位显得如此低下,她们只是用来给老爷宠爱的“玩物”,她们的任务就是讨好老爷,给她生个“大胖小子”,想着如何才能让老爷宠幸她们自己一晚上罢了。这样的环境中,颂莲是一位受过一年大学教育的大学生,它代表的是新时代的先进人物,思想也自然比陈府里的人前卫,而进入了陈府以后,久而久之的磨合,她的先进思想也被陈腐的制度磨灭的消失殆尽。 总而言之,“红色的反抗”是那么的无力,最终还是演变成为四位太太的明争暗斗,女性未来终究是一场悲剧,只是时间问题罢了。就像颂莲在天台上所说的一样:“点灯、灭灯、封灯,我都无所谓,只是在这间屋子里,人算个什么东西,还不如吊死在‘死人屋’里。”“蓝色恐怖”之下,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别人撕破脸皮,不惜要掉别人的性命,这也是女性意识在封建下不得觉醒的悲哀。 蓝色下正对的便是黑色。影片中老爷陈左迁始终没有给出观众正面镜头,始终是在一中蓝色或者是黑色的画面基调下背对、侧对镜头,最直接的体现是神秘、难以捉摸。黑色,是恐怖的代表,影片中利用在老爷出场的时候,便是一种对于封建势力的描写,它即让人压迫,又让人心生畏惧、无力反抗,老爷在太太们面前是一种威严的象征,她们在这“黑色恐怖”下能做的就是服从,反抗带来的必定是恶果。其次,颂莲在被发现是“假怀孕”后,被陈左迁封了灯,仆人们用黑色的灯罩覆盖在了红色的灯笼上,此时的红色代表的是颂莲对得到老爷宠幸的渴望,而黑色罩布的覆盖便是封建势力的专权,女性的反抗与渴求在这时仿佛一文不值,所有的控诉相当于“一场空”。黑色的恐怖终将袭来,没有人可以躲过一劫。这就正如上文所说的,女性意识所带来的“红色张力”,在四合院内黑蓝交接的恐怖控制下,很难得以觉醒。这黑色,也让观众眼前一黑,陷入无尽的沉思。 总体而言,张艺谋导演终究是摄影师出身,在构图、色彩运用上都是独具匠心,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将他的技巧独立成一种方法的原因。蓝色、灰色、黑色、红色、白色,这些简单的色彩在电影中被赋予了电影美学的含义,通过颜色表达电影思想、陈述电影内容也成了极大的特点。

  “影片中所要展现的主题思想,引领观众去反思对比,因此赋予了影片更加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提升影片视觉审美的同时还经历了一场盛大的心灵盛宴。”(“小宗师”:《大红灯笼高高挂》色彩意境分析)心灵盛宴,便是一场勾心斗角的争斗,色彩仿佛“画龙点睛”一般,用色彩反映影片中四位太太的心路历程,对表达思想感情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也便是张艺谋导演在影片拍摄中独具匠心的地方。 在色彩对比中创造反差,是《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最普遍的手法,那红与黑相互交织下的封建四合院,仿佛包在水中的火团一般,欲突破其控制,却又打不破“水克火”的亘古之理,将被永远的“禁锢”在里面。

  《大红灯笼高高挂》观后感(六):(三十六)张导告诉你,在这部片子里,一切都是象征,一切都是符号

  咱得按照计划一部一部来,昨天看完了top250的教父,今天中午看了神盾局的一集,晚上就是硬盘里下的top250之外的电影了。top250之外的咱也得有个顺序,那就按照拼音顺序好了。所以从哈利波特回绕到了大红灯笼高高挂。

  剧情概要: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一个很复杂的年代。这个年代还有浓重的封建思想和形式的残留,但是也有了相当多相当乱的近代元素。故事的主人公颂莲被迫加入大户人家陈家,一开始享受着老爷的宠爱,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家子里的四个太太(当然,主要是三个)的争斗一点一点浮现,哦,恐怕还要再加一个丫头雁儿。最后的结果是悲剧了,雁儿倔强地死了,三太太偷情被发现也被秘密弄死了,可怜的四太太颂莲,也被人们认为疯了。

  看这部片子从头到尾心里都是压抑的。乔家大院是这样的灰色和低调,没有一点色彩,只有大红灯笼亮起来的时候,才让人有一点温暖的感觉。这是一部宫斗剧的缩影,四个太太各有其鲜明的特点,大太太自知年老色衰与世无争看着三个太太争斗,自己的全部都压在大儿子上;二太太表面看起来慈祥善良其实笑里藏刀心思慎密;三太太恐怕是最单纯最没有心机的一个,自己有几分姿色,率性而为,终于玩死了自己;四太太,这是电影的视角,她恐怕也是体验了这制度和礼教对人性的压迫和摧残的全程过程了吧。可怜的丫头雁儿,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甚至到死,我也都没有理清楚,这到底是谁的错。

  片子从夏开始,历经秋,冬,又到夏。老爷又娶了五太太。轮回。

  始终没有露出正脸的老爷,恐怕也是张导精心安排的吧。

  片子的象征性和符号性非常强。捶脚的性暗示,那捶起脚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大红灯笼的亮堂,封灯的黑布袋和一吹就起的灰尘,雪地的洁白,三太太的耀眼的戏服,在那压抑地让人窒息的大院子里,一切都是象征的符号。

  这是自己第一部看完整的张导早期的片子,所以也无法完整地对张艺谋说点什么评价,但是至少,比起什么满城尽带黄金甲是要用心地多了。注重形式不要紧,有形式才有意思,才能让人唏嘘和回味,比起再后来的商业片空洞地注重场面,那也是强得多。再者说,我相信这部片子对封建、礼教、制度、人性、斗争、性格、命运的刻画,这部片子的思想,给人带来的压抑和感慨,也绝对算是中国电影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了吧。

  扣掉一星只是因为这部片子看得实在是伤神,太压抑。

  经常会因为一部电影就想去一个地方,心花路放让我心心念念地想去大理,这部片子让我对乔家大院又充满了兴趣。

  —— 2015.6.13 21时,SJTU·Institute of Data Science,上海

  《大红灯笼高高挂》观后感(七):转发RA 934153在netflix上的评论

  Red Lantern is an excellent film and one that could have been Western but for the deeply melancholy and poignant emotions it awakens. The story deals with the daily activities of the concubines of a wealthy aristocrat and what happens when the newest of them, Songlian (Gong Li), the only one with an education, enters their group and stirs things up-tragically. The cinematography is truly brilliant: it captures a cyclical beauty to the seasons that is made almost inhuman by the sense of being linked to the cruel injustices that are being maddeningly carried out and repeated on the women as they come and go. This sense of deadening repetition is also picked up in the setting, in shots of the fixed, repeated lines of the buildings and staircases, and then once again at the end with Songlian pacing the compound, mad and almost more ghostly than real. The movie perfectly captures the insan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face saving character of the Chinese, their "playing roles," as one of the concubines describes their very formal exteriors, and the grotesque "sins" beneath, the vicious pride and spite of women who are used by their masters and who then take out their humiliations on those around them, their rivals and servants. At the end we're left with a sense that the estate is haunted, that the sins of the past and the ghosts who embody them are still present, confirming Songlian's line, "The onl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iving and ghosts is that the living breathe." A painful movie to sit through (to see the unrelieved spite, the lies and manipulation of the women working on each other), and yet one that should be watched: it could stand as a critique of modern America, of women entering a "wage" system and so forced into living lives of envy and spite, of getting ahead and wanting not to be outdone, and finally of the deadly consequences of living in a world defined largely in economic terms, and finally of being "bought off" and all the while wearing smiling faces.

  《大红灯笼高高挂》观后感(八):封建社会

  个人认为张艺谋的好作品只有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和红高粱。三部黑暗式的作品对当时社会的反思,那种通篇的压抑,最终也没能像现在电影那种和政治正确一样的结尾大逆转。其实生活中悲惨不如意还是大多数的。这部片子厉害之处在于通篇没有直白去表达却用捶脚、灯笼体现了封建社会男女的不平等,用点灯笼来体现出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与其说灯笼是电影名不如说是一个承载故事主线的角色。张艺谋配色是很妙的,片头鲜红喜人的灯笼,镜头放远在四房姨太太住所院子里那个支配着女人的红的有些讽刺的灯笼,燕儿的破破烂烂的辛酸的灯笼,四太太的黑灯笼。四太太是可怜的,也是电影里唯一称得上清醒的,她代表着新时代的女性,可是最终还是敌不过强大的封建力量。最后刚嫁来的五太太看着对面房里疯掉的四太太问准备替她捶脚的老婆婆那是谁,此时捶脚的声音又想起来。封建社会里注定还会有许许多多的人被摧残

  《大红灯笼高高挂》观后感(九):人生就是角色扮演

  今天无意间在电影频道再一次复习了大红灯笼高高挂,已经和当年看过的感受完全不同了。毋庸置疑的画面感,红、白、黑的色彩冲击,可以体会到老谋子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废了一番功夫,这么多年过去了,这片子反而越来越耐人寻味了。

  这个片子的故事,你可以把它看成是“后宫”争斗,也可以比喻为工作中的复杂人际关系,而更多的会让人联想到统治者与人民群众。

  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就知道四太太注定要失败了,如果用现代人的标准去评价她的失败的话,或许可以这样总结:

  1.她没有与现任领导,或者说是统治者搞好关系

  四太太对老爷永远都是冷言冷语,充满了抗拒,更不用说是谄媚和迎合了,从头到尾都没有对老爷笑过。面对这样一张脸,就算再好看,用不了多久也会烦的,何况他也不是只有她这一个女人。

  片中唯一一次见到四太太笑,是她过冷清的生日时,少爷来看她,她对他笑了。

  2.没有与同事搞好关系。

  大院里,大太太二太太三太太都是她的“同事”。她非但没有去讨好她们,还估计把自己挂起来了,高高在上,吃饭都不和她们一起。这样的行为,就算是至亲也会受不了吧,何况是恨她很到牙痒痒的众太太们呢。所以,被人算计也是必然的。

  3.没有与基层群众搞好关系。

  对下人呼来唤去,把本应成为亲信的贴身小丫鬟当做死敌,受了气却冲下人发泄,造成了自己孤立无援的局面。其实小丫鬟才是和她最像的人。人类总是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争斗,相煎何太急啊。

  4.没有背景却胡乱狂妄。

  大太太置身之外,三太太潇洒放荡,是因为她们生了儿子。在大院中,生儿子是保住地位的唯一方法。还未有身孕的四太太,家境贫寒的四太太,只有学得像二太太一样乖,才能曲线救国。但她非但不温顺,还错误地把学历当做了骄傲的资本,连大太太都不放在眼里,殊不知在大院里,熟练掌握人情世故才是生存技能。四太太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众矢之的。

  5.目标不确定,中途走了岔路。

  如果四太太能保持初进大院时的清高,那种置身事外不参与争宠的淡定,可能老爷会因为她的清纯,不要求她像别的太太那样顺从。可她很快就改变了心意,不再想单纯地做一个烈女子,而是想迅速融入富家太太这样一个角色,享受那种颐指气使的快感,但火候没掌握好,甚至使用了欺骗这一卑劣的手段,所以她在老爷心中的最后那一点清纯也消失地荡然无存了。

  其实,可以疯掉也未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终于可以整日沉醉于自己的世界中,也彻底与其他太太的明枪暗箭绝缘了。

  镜头的最后,四太太似乎在叨念着读书时的词句,表情娴静,她的世界永远停留在了二十岁前。

  其实人生就是角色扮演,如果上天发给你一个不合心意的角色,即使你不想演,也得努力去演好。只有演好了当下的角色,才有可能获得转变角色的机会。

  《大红灯笼高高挂》观后感(十):灯笼的奴隶

  我并未知道如何写一篇影评,不过却想把虚无的时光过得尽量有意义点。

  颂莲,十九岁的女学生,是那个封建时代的不幸者。父亲病逝,继母的嫌弃她的存在,她早已看穿继母心思,倔强说道:“想嫁一个爱的人。如果不能,那就嫁个有钱人,不就这么回事。”她带着女学生的清高和傲骨走到陈家大院,走至青春的尽头。

  大太太问她:“多大了?”她答:“十九。”大太太说:“罪过罪过。”满脸皱纹的老太太,让人看不出她的年龄,我们可以推测出影片一直没有正面镜头的老爷的岁数会有多大。一个可以当自己父亲的老爷做了自己的丈夫,失去的是爱,是青春。颂莲在打麻将说: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不过是老爷的一件衣服。我却认为:不过是灯笼的奴隶。

  点灯

  老爷今晚住哪院,哪院就点灯笼,就锤脚,就可以依旧自己的口味点菜。初来的颂莲,并不知道这其中的深意。所以,老爷带着看穿女人心思说:“你刚来可能还不习惯,以后你就知道这种好了。”这是种“好”吗?用女人一辈子的青春换来虚无物质的享受,男人是独裁者,将女人想要的虚荣满足,春夏秋冬,再纳新人,女人在男人的眼中,不过是玩物,不过一件衣服。

  老爷的新鲜劲没过,颂莲的房间夜夜点灯,她享受着锤脚的舒服,锤脚的铃铛声响透大院,好像在大院里宣示她的权利。

  灭灯

  丫鬟肆意觊觎着老爷,想讨个说法,老爷却不以为然;父亲的遗物笛子被老爷误认为是男学生送的情物,烧了。老爷依旧不以为然说:“以后我再给你买几根好的笛子。”二太太菩萨面孔蛇竭心肠,处处算计着颂莲。颂莲犟,不愿意臣服老爷,不愿意臣服这老规矩,她直接向老爷表达她的不满。于是老爷愤怒而去,然后,灯灭。

  颂莲听着锤脚声,一个人在房间闭着眼睛想像着锤脚的舒适,而熄灭的灯笼,凄凄挂着。

  封灯

  颂莲假怀孕,她享受着短暂的至上的荣誉,挂起了长明灯——永不灭的灯笼;二婶随时都可以过来给她锤脚;带着报复意味让二太太给她揉肩。颂莲为往日的屈辱出着恶气,但算计和争抢都是无休止的。颂莲假怀孕的事被丫鬟偷偷告知二太太,二太太耍着心机让老爷请医生检查颂莲的身体,然后,假怀孕被发现。老爷一声怒斥:“封灯。!”充满灰尘的黑布罩封住红艳艳的灯笼,封住颂莲的青春。那黑布罩掸去的灰尘好似一生的尘埃已被落定,本无为人的一生,就这样被尘封,被忘记。

  颂莲和三太太在冬日站在城墙上,三太太说:这人生好比唱戏,戏唱得好骗得了别人,骗不过自己但骗得鬼。颂莲说:我们连人都不是,只是这猫这狗这鼠。丫鬟死去的时候,是颂莲一个人的二十岁生日,无人来庆祝,无人关心,她被遗忘在房里,是仆人老妈子买来了酒。她说:死了才好,不如活着这般受累,死了才解脱。

  颂莲凄清的二十岁,让人感叹时间过得好慢,不过来陈家大院一年,人却从昂扬的女学生被折磨成绝望的少妇,不过一年,却已经是物是人非非事事休。

  陈家大院,颂莲是灯笼的奴隶,为虚无的权利奔累,失去了自己,迷失在深宅。最后,颂莲,一个人来来回回走在已经灭了灯笼的走廊里,她痴,她疯,她颠,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谁又是这一切的毒手,是一直没有正面出现的老爷,他了断一个女人的一生。点灯锤脚就好像鸦片,带着无尽的欲望驱使你臣服,驱使你去讨好老爷,讨好这套封建愚昧的老规矩。颂莲为了虚无的欲望,成了这灯笼的奴隶。

  在陈家大院里,聪明和美丽没有用,你必须放下你的一切人生,放下你为人的自尊,屈身讨好着愚昧的封建规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