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渔光曲》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渔光曲》经典影评集

2018-02-09 20:0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渔光曲》经典影评集

  《渔光曲》是一部由蔡楚生执导,王人美 / 韩兰根 / 袁丛美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渔光曲》影评(一):我看渔光曲

  正好学到这一章的中国电影史 就找来看了看

  修复的效果还好 而且黑白和无对话也不会显得闷

  很老套的中国故事 很平凡不起眼 却也代表了当时的中国社会 连里面主人公名字都“下等”

  里面有个桥段和有意思 让我想到了《偷自行车的人》 就是女主从农村跑到城里找工作 招工的地方排了很长很长的队 她试图插队 却一次又一次的被各种人推开 她说我家很穷 我母亲还瞎了 一个人接到 谁不是呢 最后无奈只能排到了队末 然后一个轮回就来了 有个“刚才的她”也准备插队 插她的队 她如同别人对她一样 无情的推开了 这就跟《偷自行车的人》里面的爸爸一样 自己的自行车被偷了 尝试了无奈怎么也找不回来 那么只好偷一辆别人的 只不过《渔光曲》里面的女孩最后还是让别人插了队 是不想破坏最后一点良知么?

  听说这片子上映的时候是赚足了票房和眼泪 确实 它很好看纯粹很质朴 有很浓很浓的情和很可怜很可怜的人 这足够赚眼泪了

  不过现在看来 里面的人物性格真是简单可爱 坏的人极坏 连面目都长的凶神恶煞 善的人极善 长的也眉清目秀真可爱

  到底说了个劳什子社会问题跟我无关 我就是来看电影来的

  我始终觉得 很多电影没那么复杂 就当电影看

  单纯有时候不是一件坏事

  《渔光曲》影评(二):《渔光曲》背后的故事

  1934年6月,上海沉浸在一场六十年不遇的漫长酷暑中。几日里,气温一度攀升至38°。由于高温影响,几家大型的电影院原本应当熙熙攘攘的门前这几天也变得门可罗雀生意清淡了很多,不过黄昏后的时间,依然会有不少情侣赶着来看上映了有好一段日子的由明星蝴蝶主演的国产大片《姊妹花》。

  14日,影院门口挂出几张新海报,这一天,正是由蔡楚生导演的《渔光曲》的首映日。也许是由于这炎热天气,也许跟各大报纸宣传篇幅过少也有些关系,《渔光曲》上映的前几日,票房并不理想。经常光顾影院的老影迷也调侃道:你看这蔡楚生可是《姊妹花》导演郑正秋一手带出来的啊,这下徒弟想在师傅手里抢票房,我看即使是观众想捧场这天气也不捧场啊。还有人私下议论说,政府宣传部看过《渔光曲》后觉得情节有些激进,不太喜欢,才特意安排到这闷热的天气中上映的。

  总之,观众们和影院老板似乎并未对《渔光曲》的上映给予太多的关注

  这下让导演蔡楚生十分为难。且先不提自己的作品档期与师傅冲突,单说电影的整个拍摄过程实在异常辛苦。前后为时一年的创作中,演员和幕后人员受尽了海边恶劣天气的困扰和渔民与渔业领导的阻挠。联华董事长罗明佑此前也在资金表现出对电影的不重视,微少的资金使得电影根本就无法使用美国有声录音设备。他只得多方请求支援,最终在朋友的引荐下认识了之前为电影《桃李劫》成功完成录音的国产录音公司“三友”。才使得电影中的小猫真正唱出了那首《渔光曲》。种种曲折经历,让蔡楚生更加担心,若是电影失败,如何给演员,同事和领导一个说法,更如何向自己交代。

  可就在这当口,出现了一场连电影主创们都未曾想到的戏剧性转折。

  一日,上海《新闻报》用了两个版面,以极大字体宣传了这部影片。一时间,这一罕见的现象引起了报纸读者和电影爱好者的普遍关注和热议。可这种大手笔的宣传到底是由谁投资的呢?这个问题连主创们也一时摸不到头脑。直到后来经多方打听,大家才知道,某位富家少爷在观看《渔光曲》后大受感动,以匿名的形式出资为其在杂志上作大幅度宣传。 那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影片会让一位富家少爷作出这样不合常理的行为呢?一部小成本似乎没有什么大明星的国产片真的就那么值得一看吗?带着一连串疑问,一大批上海市民顶着烈日,走进影院观看《渔光曲》。

  有时,事实确实可以比最擅长运用矛盾冲突的编剧写出的故事更夸张。正是由于观众们口碑的口口相传,《渔光曲》短期内票房完胜过《姊妹花》,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影片连映83天,也从时间上超过了《姊妹花》的六十天记录;片中朗朗上口的同名主题曲传遍了大街小巷脍炙人口,被传唱至今;而片中女主角小猫的扮演者,王人美,也从上海,开始红遍全国,影迷送了她一个活泼性感的名字:“小野猫”。带着这个名字,王人美开始了后来被她称之为“成名和不幸”的新的人生旅途;导演蔡楚生被媒体称之为接过了师傅的接力棒,中国电影的第二代导演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正式走上了中国电影史的大舞台

  《渔光曲》影评(三):再唱一首漁光曲

  1895年12月28日,在法国的一家普通咖啡馆里,人潮攒动。

  你会发现,在一个巨大白色幕布上,出现了一扇巨大的工厂大门。紧接着,大门被缓缓打开。从大门里蜂拥出来的,是工厂下班的人……现场的观众在那一刻完全呆住了,这是他们第一次领略到电影带给他们的震撼力。

  这部电影被后来者命名为《工厂大门》,片长1分零5秒。世界上第一部电影正是在这样的环境诞生,电影的导演名叫卢米埃尔…….

  影史上,这一天被永远铭记。

  《工厂大门》在法国的上映,标志着电影的正式诞生。随后,电影的发展如同《工厂大门》中络绎不绝人群一样,欣欣向荣发展起来。

  光绪31年,也就是电影诞生的10年以后,一位名叫任景丰的大清子民,在他的照相馆里完成了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在现在看来,这同样是一部简单的电影,电影中出现的是一位京剧表演艺术家,他在电影中身穿京剧戏服、挥舞着大刀,用无声的方式为我们表演了一段30分钟的《定军山》京剧片段……

  但是,就像永远也不要耻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样,对于这些在世界电影史中开创先河的人而言,他们对电影的贡献价值不可估量

  中国第一部电影诞生后,中国电影的发展势头也相当强势。就在电影诞生的次年,在中国上海,就已经出现了露天电影这样的形式。

  随后,从1905年-1920年,中国电影在摸索中渡过了他们的初创期。这期间,除了《难夫难妻》属于有喜有悲的正剧以外,其他电影大多属于喜剧风格

  紧随其后,从1921年至1930年,中国电影在原有的喜剧片的基础上融入了更为复杂的故事因素或者武侠情节,故事片风格的电影因此出现,并风靡一时

  从1930年-1937年,也就是二战之前,中国电影在变革中日益成熟,今天我们熟知的诸如《马路天使》、《渔光曲》等影片正是在此期间被制作

  1937年-1945年,二战爆发,这期间电影遭受前所未有打击。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形下,也还是诞生了为数不多的几部反映当时战争动乱的抗战电影。严格而言,这些所谓的抗战电影实际上更像是中国当局的一种战争宣传手段,通过电影来鼓舞民众团结一致,共同抗日。这虽然与电影的本质有所背离,但是在那样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出现那样一种特殊的影片形式,也理应被载入电影史册,被人所铭记。

  从1945年起,电影在遭受战争的重创后又逐渐发展起来,这期间的发展,伴随着中国政局的动荡。直至文革结束,电影才慢慢的从政治上脱离出来,发展至今。

  梳理1905年-1945年的中国电影,由于历史的因素,其艺术成就虽难比及欧洲,但在这不多的中国影片中,我们还是会发现一两颗沧海遗珠。正是他们的存在,点亮起了中国电影在20世纪前半叶的光辉

  这其中,由蔡楚生执导的《渔光曲》,就算得上是一颗弥足珍贵的遗珠。上世纪三十年代这部影片一上映,就好评如潮,创下了连映84天的传奇。作为一部悲剧电影,却能收到如此热情的追捧,这一方面,当然与电影本身的拍摄水准有关;另一方面,生活水深火热人民也许是在电影中找到了与自己命运戚戚相关的东西,有所触动,因而得到追捧。

  蔡楚生《渔光曲》海报

  《渔光曲》影评(四):蔡楚生:渔光曲响,春水流

  文/陈令孤

  即使不怎么了解中国电影的人,对蔡楚生这个名字也是极为熟悉的,因为他导演的《渔光曲》在1935年获得莫斯科电影节“荣誉奖”,这个事件被列入初高中的历史课本中。而对于电影专业的人来说,都知道法国电影学者萨杜尔的《世界电影史》是迄今为止最为权威的电影史学著作,在这本书里,萨杜尔列出了全世界重要的200位电影艺术家,蔡楚生是唯一入选的中国导演。仅仅通过这两个小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出蔡楚生在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性

  学徒生涯

  蔡楚生祖籍广东潮阳,这个地区人口稠密,但资源有限老百姓们有出外经商的习惯,人称“潮人善贾”。蔡楚生的祖父早年就离开家乡,到上海做百货生意。1906年1月12日,蔡楚生出生于上海,父亲受过传统教育,经商之余,雅好书画,母亲喜欢戏曲,并擅长剪纸、刺绣。这些来自家庭的熏陶,对后来蔡楚生自己的艺术风格有着潜移默化作用

  蔡楚生6岁时,因为祖父厌倦了十里洋场尔虞我诈的生活,一家人迁回潮阳老家。他开始参加田间劳动同时又在村里的旧祠堂里念私塾,可谓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由于父亲期望他能够成为经商之才,振兴家业,在他13岁时,送他到汕头市的一家杂货批发店里做学徒。蔡楚生白天在店里工作,晚上以百货箱里垫底的报纸为教材,对着油灯,认字学习,并练习写书信

  由于兴趣不在商业,几年的学徒生涯,蔡楚生并没有什么长进,父亲很着急,又把他送到上海一家叔父开得店里学生意。但是在上海呆了两年,蔡楚生就因为“水土不服”,回到了家乡。经过城市乡村之间的几次进出,蔡书生对当时的社会面貌有了很深的了解,但是自己的前途却一直处于彷徨中,没有找到一个明确的目标

  结缘电影

  1926年,上海华剧影片公司因为取外景的需要,到汕头拍摄电影。摄制组的带队导演陈天,急需一两个熟悉本地情况、又懂点文艺的人做助手,经别人介绍,认识了蔡楚生。两人一见如故,很快成为朋友。跟随影片拍摄期间,蔡书生大开眼界,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蔡楚生生命中一个偶然事件,但是却奠定了他之后的命运。

  剧组走后的第二年,蔡楚生便决定离开家乡,到上海滩闯荡。由于和陈天相识,他首先想到去华剧公司找一份工作。但真实情况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华剧本身并不是大企业,而且老板为人吝啬势力,很看不起作为菜鸟的蔡楚生。在陈天的耐心举荐下,他才做了一名临时工,干一些片场杂活,月薪甚至应付不了日常开销。但他依然挤出一点零用钱,购买文艺书刊,看电影时总是带着纸和笔,自学优秀电影的手法。

  不久之后,由于和老板发生冲突,蔡楚生辞去在华剧的工作。正当生活到了山穷水尽之时,他想起了曾经一面之缘的前辈郑正秋先生,便鼓足勇气,前往拜访,向他陈述自己对电影的看法,甚至还批判了《火烧红莲寺》掀起的武侠神怪风,殊不知这片正是郑正秋写的。郑正秋被蔡楚生的诚实和对电影的热情所感动,决定提携这位小自己18岁的小同乡。他力排公司众议,让蔡楚生做了副导演,两人在两年间合作拍摄了四部影片。但是明星的大老板张石川一直对这位傲气的年轻人心存成见,在一次拍片过程中,蔡楚生好意上去帮助挪动了一下机位,遭到张石川的破口大骂。蔡楚生一气之下,又离开明星公司。

  一鸣惊人

  由于蔡楚生在多年的打拼中已经积累丰富的拍片经验,经友人推荐,1931年,他进入联华公司,正式成为一名导演。联华以拍摄格调较高的文艺片见长,这与蔡楚生对电影艺术的追求恰好相通。他接连导演了《南国之春》、《粉红色的梦》等片,内容以讲述凄婉的爱情故事为主,虽然影片在布景、摄影等方面追求唯美精致,手法新颖,但是由于脱离了时代的救亡主题,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甚至遭到了左翼文艺家的批评。但蔡楚生没有被这些吓到,他诚恳地进行反思,于1933年拍摄了一部现实主义之作《都会的早晨》,通过一个贫富二元对立的故事,颂扬了劳动,批判了有闲。影片获得了不错反响,左翼批评家也认为他进步很大。顺着这条道路,蔡楚生紧接着拍摄了他的成名作《渔光曲》。

  《渔光曲》讲述的是东海小渔村一个贫苦渔民家庭的故事,以凄婉的笔调描写了下层百姓苦难生活,同时也透视到了富人淫逸生活背后的痛楚。蔡楚生拍片向来以速度快见长,但是这部片却拍了18个月,一方面是因为要远赴东海取外景,另一方面在于蔡楚生坚持采取国外先进录音设备,制作成有声片,和公司僵持了不少时间。1934年6月,影片公映后,连映84天,造成了轰动效应,一举刷新了三个月前刚刚创下观影记录的他的恩师郑正秋拍摄的《姊妹花》,主题歌《渔光曲》的十几万张唱片也一抢而空。

  1935年2月,《渔光曲》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电影节,并获得“荣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蔡楚生也一跃成为世界性的电影艺术家。这部影片在当时能如此成功,与其现实主义的内容和积极的思想主题有很大关系,但时至今日,它仍然能成为经典,也可见其艺术上的成就。《渔光曲》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的过渡阶段,相对于其它有声片的粗糙来说,这部电影将音乐有机地融入到画面中,成为表现主题和刻画人物的重要元素,可谓是早期有声片中最为成功的一部。

  再创纪录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进入“孤岛”时期,蔡楚生和一批电影家南下香港,继续电影创作。1942年香港沦陷,蔡楚生乔装成难民,逃亡桂林,1944年到达重庆。抗日战争结束后,蔡楚生回到了阔别已久的上海,看到十里洋场重新成为冒险家的乐园,那些在战争期间大发国难财的达官贵人摇身一变成为接收要员。受此启发,他开始写作《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剧本。由于当时他重病缠身,便邀请刚刚入行的郑君里联手执导此片,他在家中遥控指挥,郑君里负责现场拍摄,每天前去汇报情况。经过一年的时间,方告完成。

  《一江春水向东流》片长160分钟,分上下两集——《八年离乱》和《天亮前后》。影片在时间上跨度长达十年,从抗战前夕一直写到战后接收;在空间上涉及国统区、沦陷区和敌后游击区的生活;在内容上,通过主人公张忠良与“沦陷夫人”素芬、“陪都夫人”王丽珍、“接受夫人”何文艳之间的错综关系,揭示了战乱环境下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以大手笔浓缩了历史的变迁、民族的灾难和人性的沉浮。1947年10月下旬,电影上映后,轰动上海,连映3个多月,观众达70多万人次,甚至还有盲人购票入场“听电影”。该片刷新了之前《渔光曲》保持的票房成绩,创下了中国电影的新纪录。

  由于影片人物众多、事件庞杂,是极为考验导演功底的作品,蔡楚生借鉴中国古典戏曲的结构手法,将整个社会的矛盾集中在一个家庭里,分三条线索安排情节,并通过颇具戏剧性的“一男三妻”的人物关系营造张力,再加上很好地运用了交叉蒙太奇的剪辑方法,使得影片脉络清楚,层次分明,兼具艺术系和观赏性。在此基础上,还通过月光意象和诗词典句等,营造出深远的意境。但是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影片中过于煽情的抒发和对社会的直白控诉,少了某种沉郁含蓄的味道。

  建国之后,蔡楚生被任命为电影局副局长兼艺术委员会主任,成为级别很高的文化官员,日常被参加会议、出国考察等事物所占据,难有电影创作的时间,仅在1963年拍摄了一部《南海潮》的上集。“文革”期间,由于夫人陈曼云(曾是中共秘密战线人员,潘汉年手下的得力干将,1941年和蔡楚生一起生活)被捕入狱,他受此打击,一病不起,1968年7月15日去世。回顾他的一生,从影经历虽坎坷,但拍出了很多“叫好又叫座”的影片,这对于导演来说一般是很难做到的,也恰是他艺术成就的体现。

  本文刊载于《三亚日报》2013年11月10日

  《渔光曲》影评(五):视听语言读解

  1、在《渔光曲》中,蔡楚生以两个渔家孩子经历为线索,展现了旧中国农村和城市非常广泛的社会生活图景。这里既有贫苦渔民和富裕海主之间的对立,又有畸形繁荣的城市和彻底破产的农村之间的反差,既有落后的民族经济和强大的外国势力之间的冲突,又有剥削成性的船主与其具有改良主义思想的儿子之间的矛盾。这一系列盘根错节的矛盾和对立,深刻的反映了包括乡村和都市在内的30年代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同时,又为人物的戏剧命运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把这样广泛的生活内容编织进一部篇幅不长,但结构严谨,曲折生动。而又线索鲜明的戏剧性故事之中,足见其功力。这种表现内容的开放性和叙事结构的严谨性的结合,成为中国电影中极具代表性的艺术手法。它把真实细腻的情感和曲折动人的故事成功的结合在了一起,在叙事手法方面与影戏传统保持了明显的继承关系,但在电影化的表现和感受方面,又大大进步了。如影片开始部分小猫小猴降生时的剪影式构图,结尾时小猫抱着小猴唱着“渔光曲”的长镜头等,都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效应。影片精到的电影语言运用也使叙事非常简洁。何家搬到上海后开了一家渔业公司,“总经理”“经理室”“顾问室”三个镜头一气呵成,把何父受友人怂恿开公司,设计新船的过程展现了出来。另外,导演还注意运用电影化手法表现人物的主观情绪。当徐妈听说婆婆得病将不久于人世的时候,眼前前来送信的何少爷的形象不断扩大,直向她压来,这种处理将她的心境生动的展现了出来。正如何父得知有人携巨款逃跑时,绝望之至,自杀这场戏,也处理的很精彩。他站在三面镜子前,镜子中折射出他沮丧落魄的身影,这时叠印出他信任的朋友与情人洋洋得意的画面,真实的他,镜中的他,背叛自己朋友的幻影,三组形象交织在一起,将人物复杂的心情形象的表现出来。

  2、银幕上优美的视觉形象及歌曲的音乐形象,大大的加强了情节所提供的表现能力。同时代的中国电影有许多空间处理经常简单化,空间陈设也呈虚拟化的状况,《姊妹花》几乎就是一部“室内剧”,而《渔光曲》则追求一种环境空间的真实,它的场景开阔、真实的多。无论是东海千里渔场,还是上海十里洋场,均大量采用实景拍摄,处处给人以生活的质感,少了人雕琢的匠气。波光粼粼、风景秀丽的东海,更加衬托出捕鱼人生活的艰辛。影片的主题歌《渔光曲》共出现了三次,它曲调优美,歌词质朴,每次出现的情景不同,因此带给观众的审美感受也不同。第一次出现是童年时代的小猫、小猴与英子一起玩耍,子英要小猫唱歌,三人关系融洽,心情也是愉快的,因此,《渔光曲》也唱得优美动听。第二次是上海舅舅家,徐妈让小猫唱歌舅舅听,看能否随舅舅上街卖艺。生活的艰辛,使虽然小猫的歌声婉转、动听,但多了一份悲苦和惆怅。最后一次唱这首歌是在影片的结尾,小猴已奄奄一息,他求小猫再唱一遍《渔光曲》,小猫歌声悲苦凄厉,催人泪下。在有些影片中,歌声插入时,叙事经常被中断,抒情成为了主要目的。但在影片中《渔光曲》的出现却不仅仅是为了抒情,渲染情感,更是为了介入叙事,推动情节的发展。抒情介入叙事,这一段叙述变成为有意指含义的插叙,叙述者的叙述是抒情性的叙述,因此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3、影片以情节曲折、结构完整、通俗易懂、引人入胜而见长。同时在具体的叙事和空间结构处理上比初期影戏更注重剪裁,使故事的起伏张弛有度。在以叙事为主要手段的早期电影中,故事情节和人物是两个最重要的支柱,蔡楚生对这两方面比较重视。较之初期“影戏”,蔡楚生在注意以各种手段鲜明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方面做出了较好的成绩。影片中小猫的形象即是最好的例子。她美丽、健康、善良,蔡楚生用细节刻画了小猫性格的特点呢。在招工排队时,她求别人让自己加入队中,遭到拒绝,而当别人求她时,她却无法拒绝,以至自己没有得到工作;在与一男孩争夺废酒瓶时,酒瓶打碎了,男孩无助的哭了,小猫将自己拾得的东西送给男孩,安慰和自己一样处境艰难的人。蔡楚生启用一名正在上升的新星王人美扮演小猫,是慧眼独具的。王人美最初在孙瑜的《野玫瑰》中亮相,以健康、清新、活泼的“粗犷美”一举成名,“使得那些”病态美“,”捧心西子“式的女主角们的宝座开始动摇了,广大观众欢呼王人美这一心形的中华儿女的演员”。王人美的形体容貌富有青春活力,在《渔光曲》中她与扮演羸弱的韩兰根搭戏,成功的饰演了淳朴善良聪颖的渔家女小猫,备受青年观众喜爱,这也构成了《渔光曲》上座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选自《经典名片读解教程》

  《渔光曲》影评(六):点点渔光,可亮天际

  作为看的第一部黑白无声片,虽然《渔光曲》不能算是完全意义上的无声片,影片中加了一些船的音响、人群的嘈杂声、婴儿的哭啼声以及那首火遍大江南北的《渔光曲》,但绝大部分还是采取默片的拍摄方式,音乐也用的是配音工具,所以还是把它归到无声片),这部电影比我想象中的要成熟多了,丰满多了。 首先,30年代的电影创作是比较讲究电影美学的,再加上导演蔡楚生对艺术的追求,电影里对于动作的展示,人物心理的刻画,情感的渲染,以及景色和物象的抓拍特写,让电影饱满而富于感情。 电影中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对于蒙太奇的巧妙利用。暗喻蒙太奇,小猫小猴的奶奶去世的时候,穿插了一幕“枯藤老树昏鸦”的镜头,暗喻夕阳西下和人断肠;对比蒙太奇,小猴小猫在窗外往脸上抹泥巴,躲避别人的欺负,窗内的夫人在脸上抹粉,贫富差距,压迫心酸被定格在那个窗上。 电影内外,可谓有不少地方堪称“渔光”,虽言微意轻,亦有可点亮天际之力量。 姐妹俩去上海后,在排队应聘的时候,小猫想插在别人前边,说自己家很苦,没有一个人让她插队,她排到后边后,新来的人也想插在她前边,新来的人说自己家有多苦,小猫便让她们插到她前边了。徐志摩先生说:“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小猫做到了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报以歌。放到现在的社会,又有几人能做到? 姐弟和小乞丐争抢贵妇从窗内扔出来的瓶子,瓶子摔碎后,为了安慰小乞丐,小猫把自己拾来的东西送给了他。无论自己的处境有多苦,不忘帮助别人,多少人能够做到呢,甚至是自己的处境并不苦,谁能想到去帮助比自己弱的人呢? 电影外有个传奇的小故事,蔡楚生的这部电影由于和师傅郑正秋的《姊妹花》撞了档期、宣传力度很小、公司不太重视、没有当红明星参演、上海迎来六十年一遇的高温天气等等一系列原因,刚上映几天没什么影响,突然有一天在一家报纸上,有位神秘人买了一大块版块刊登这部电影,人们在好奇之下,纷纷去影院观看,结果创造了连映83天的记录,还在1935年莫斯科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拿到中国电影第一个国际奖项,意义重大。 后来了解到,那位神秘人原来是一位富家少爷,看完影片后深受感动,自己出资,匿名为电影宣传,想想现在的所谓“国民老公”首富之子整天抨击这个和那个,以及《百鸟朝凤》制片人向影院负责任下跪请求增加排片,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还很多。

  《渔光曲》影评(七):展示了一种真实的人生

  《渔光曲》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真实的人生。这种真实的人生,得益于编导对生活的真切感受。蔡楚生从小生长的海边,对渔民的生活比较熟悉,从小就对渔民的悲惨遭遇寄于同情。他1933年加入左翼组织“中国电影文化协会”并被选为执委会委员。他的力作《都会的早晨》,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并以阶级观点观察生活,分析社会、分析人生。

  他在国民党加紧文化“围剿”的白色恐怖中,坚定地站在左翼电影运动的前列,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要继续实践“最低限度要做到反映下层社会痛苦”的诺言,于是编导了《渔光曲》,“在泥泞中作战,在荆棘里潜行”。为了表现出影片的真实人生,蔡楚生亲率摄制组去浙东象山县一个渔村石浦体验生活、拍摄外景。当时的石浦,环境十分恶劣,海盗时常出没,生活条件极差,天热、水土不服,许多演职员病倒了。但蔡楚生知难而进,带病坚持拍摄,为了影片的真实,一直拍完全部拍摄计划。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正是蔡楚生艺术创作取得成功的保证。

  《渔光曲》影评(八):《渔光曲》的民族诗意

  《渔光曲》是蔡楚生导演在1934年创作的名作,属于30年代悲剧现实主义的一系列左翼影片之一。

  这部电影在当时取得了巨大成功,连映84天,也是第一部在国外获得奖项的中国影片,我想这得益于其将社会现实和社会批判融入到一个悲情的家庭伦理故事之中,是中国“影戏”电影传统的集成和发展。

  这里我想说说影片的中国味道。首先是渔光曲的串联作用,先后出现三次。第一次是童年的快乐时光,但接下来的就是婆婆的去世。第二次是小猴小猫在上海做工,母亲高兴,小猫唱给母亲听,但紧接着是母亲被烧死。第三次影像呈现的是小猴的死亡悲剧,与打渔的收货形成对比。重复出现的歌曲就像中国传统诗歌,比如《诗经》中的回环往复。颇具中国。

  再者是空镜头的运用。影片中有大量的山水、渔船的镜头,很有中国水墨画的味道,尤其是经历了时间的斑驳,影像更有一种不设不施的朴素美。片尾小猴死去,镜头转到广阔的水面和远处的青山,让青山绿水去消解内心的苦痛,可谓情景交融。

  片中有一处的隐喻蒙太奇诗味浓郁,婆婆死去,接着的镜头是一棵枯树和一群叽喳的乌鸦,无法不让人想到马致远的“古藤老树昏鸦”,只是这里的断肠人不是一个。

  除了民族风格,影片还有几处很出色,对比蒙太奇,心理蒙太奇,主观镜头等。

  据说,《渔光曲》最初上映,反应并不强烈,后来被电影感动的富翁匿名在报纸上登了广告,才有了其万人空巷的后来。现在,这样的富翁没有了,这样的电影也很少了。

  《渔光曲》影评(九):第一部获奖电影啊。

  几点感想:

  1,韩兰根长得太有特点了,他完全有出演喜剧片的潜质。

  2,剧情中许多地方都没有明显交代,比如看剧情简介小猫和小猴的爸爸出海死了,在片中却完全没有交代,人无缘无故地没了。还有妈妈的眼睛失明,虽然之前交代了她为了生计在昏暗的灯光下补鱼网,可是对于发病也没有任何交代。

  3,看了开头的演职员表,音乐一栏写得是聂耳,显然渔光曲这首歌肯定是他作曲的了,但是电影通篇是一首外国乐曲,听起来非常耳熟,只是不知道名字,这应该不是聂耳所作的吧。而且影片中三次出现渔光曲的歌声,在主人公即将歌唱之前背景音乐戛然而止,显得非常生硬。因为此片属于配音片,配出的声音有,开头部分婴儿降生的哭声,船只启航送行人们的喧哗声,可是这些声音都有,却没有主人公的声音,让人未免觉得有点郁闷。

  4,原谅我,韩兰根结尾听王人美的歌唱的时候那脸上的表情真的让我囧。

  5,事实证明,时代是在进步的,电影也是在进步的,试想一下,当年都把看京戏当作生活中的乐趣的人们,在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的惊喜,就不要对她进行太多的挑剔了。

  6,我们必须承认,渔光曲即使放在今天来听,依然是一首好歌。

  我也是第一次看到影片根据歌词来安排镜头,每句歌词搭配一个与之内容相符的镜头,可见这首歌曲真是这部电影的灵魂。

  《渔光曲》影评(十):渔光点点 暗夜里璀璨的光芒

  按照现在的说法,这部影片是三十年代的票房冠军,它在上海创下了连映84天的当时最高记录,观众热情之高我们可以想象,顺便回想一下前几年人们看新世纪票房冠军《英雄》的“盛况”以及“盛况”过后全民动员的漫骂声,隐约中好象可以感觉到,中国电影百年来的魅力,至现阶段,消退得比男性性高潮还快。纪念中国电影诞生百年,如同纪念一个人的青春期,那才是最值得纪念的时期。

  我想多数人和我一样,沉溺于过往的经历肯定是拒绝现况的烦闷,同时迷惘着未来的迷惘,体现在中国电影身上,基本上也是这样,所谓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倘若我们还能在一片浸透着发了霉的时间的味道的残旧光影中找到些许感动的话,我们庆幸我们找到了在老电影中信奉的东西。商业和娱乐创造不出象样的辉煌。

  出于历史的断裂和体制的更新,旧上海电影的现实主义遗风被台湾电影所承继,这是塞翁失马的寓言在中国电影史上的活学活用,才有了存活着一口气的中国电影。拿《渔光曲》来说,能从它身上看出台湾五六十年代悲情主义及后来健康写实主义电影的影子,随着这些风格成熟的影片的日趋发展,才催生出八十年代初期那场伟大的台湾新电影运动。

  而在大陆,类似的东西在上世纪末地下流传的《小武》身上才看见,等擦掉那层厚厚的尘土以便将现实的真相看得更清楚的时候,中国电影却摇身一变,变《英雄》了。

  三十年代的先人在那样一个充满苦难的时期倡导“都市写真”,力求揭露现实真实的一面,他们是在用良知拍电影。现在有钱了,用钱就够。历史的魔术就是把良知变成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