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离别是美丽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离别是美丽的》观后感10篇

2018-02-16 20:2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离别是美丽的》观后感10篇

  《离别美丽的》是一部由安德鲁·斯特格奥执导,茱丽叶特·斯蒂文森 / 埃里克斯·劳瑟 / 菲尼克斯·布罗萨德主演的一部爱情 / 同性 / 家庭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离别是美丽的》观后感(一):离别是美丽的

  告别一个阶段离开一段关系、再见曾经生活,从来都是漫长过程。接受需要时间、重生需要勇气,最后的再见,总要一步一步走过去。婚姻来到尽头的母亲自己儿子,来到法国南部的渡假屋作最后执拾,准备向这间满载幸福回忆的大屋诀别。还在哀悼逝去感情妈妈,跟儿子关系渐变疏离。面对明媚寂静风光,一名男子出现,为二人带来不同程度的震荡,美丽的记下了婚姻的终结少年时代的告终和一个中产家庭的瓦解。

  就像老式的炒爆米花,温度慢慢在体内累积,到达某个点,嘭的一声就炸了,过程会纠结和痛苦,但却换来了一个新的自我。男主的内心敏感,每次看到他因表露真情而懊恼,感觉真诚又惹人怜爱。

  《离别是美丽的》观后感(二):总有种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妈妈这个角色乍看着实让人一阵摸不着头脑,她的无奈压抑感觉都是无来由的。比如放下礼物后,仓皇地几乎是从邻居门口逃离;望着关了门的垃圾站,突然陷入哭泣;面对丈夫时的种种压抑和隐忍。当她向邻居抱怨,I feel like missing something时,其实是失去了所有。儿子本来兴奋抓着无花果冲进家门打算跟妈妈一起分享,在看到克莱蒙的时候把妈妈抛到九霄云外了。妈妈真的不喜欢吃无花果吗?肯定是的,克莱蒙远远的看到她够着手去摘无花果。一个人拖着沉重的垃圾,儿子不见踪影,好不容易到垃圾站,门还关了。晚饭做好了,儿子天黑还没回来,饭桌上,妈妈问,你是怎么长到这么大的,儿子说,一点一点的长。这句话很有意思,你的确是在一点一点的长大,但是也在一点一点的离开我,曾经属于我的你,一点点的都不是我的了。

  邻居曾经表示过喜欢他们的度假屋,如果知道要出售,是不是会被她买走。就像打包了又重新摆开的瓷器,她不舍得这座房子。尽管她曾经一直想去美好的巴黎,而不是法国的乡下,但是这座乡下的房子,还是她自己的,她自己的东西可以依靠的东西已经很少了。她对着克莱蒙自嘲,我们一直在打包,换更大更好的房子,而不只是……..一路放弃。其实她一直在放弃,而且常常是不情愿的。结婚之前,她放弃了女儿,结婚之后,发现自己的婚姻一直是个谎言,现在儿子也在离去。为了不让手中的沙流失,我们紧紧的握着手,但是握得越紧,失去的越快,最后她连个朋友都做得不好

  电影的后半段,爸爸回来准备卖房子,妈妈彻底的陷入了癫狂,几乎是一刻都不能跟爸爸呆在一个空间里。这种癫狂引起的莫名其妙的观感在两人在车里相互坦白时顿时豁然开朗而全无踪影,爸爸压抑着自己喜欢男人欲望选择结婚生子,但是这对妈妈而言却几乎是毁灭性的。你有的爱,是我需要的,而我给你的爱却不是你需要的。对妈妈而言,婚姻俨然成了一场骗局。人在受到欺骗之后,往往陷入自我怀疑,然后需要一个突破口来自我证明,所以在很多事上妈妈都会不自觉的陷入偏执的状态,偏执而癫狂。埃利奥特在湖上说,他们什么东西破碎了,不是水龙头,是其他的什么东西,说的是他们的生活,妈妈这种状态让他们的生活陷入了不可名状的压抑,似乎随时随地就会溺亡。

  再来说说桥下和湖心的两个场景。克莱蒙一直知道埃利奥特对自己的感觉,他也有意或者无意的拒绝过。而克莱蒙跟妈妈的关系,前面也做过铺垫,克莱蒙一直无法去看他母亲这一点他耿耿于怀,而每一次三人场景,基本都是克莱蒙和妈妈的对话,所以桥下一吻并不突兀,但是这条线索存在意义应该是体现埃利奥特内心的矛盾。一个是妈妈,一个是喜欢的人,所以埃利奥特的偏执也就不难理解了,而那头鹿就是这样的象征。各怀心事的一家子都在处在崩溃的边缘,内心的渴望现实的无力相互交织,仿佛空气都能让他们溺亡。尽管法国乡下风光旖旎明亮色彩人物的内心,屋外的暖色调和屋内的冷色调,都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加重了本片压抑的氛围

  好在片尾大家都选择了释怀,埃利奥特打开了窗子,窗子外面妈妈把关于爸爸的一切付之一炬,克莱蒙终于放弃修了好久的摩托车决定坐车去巴黎,想通了的母子两人静静坐在门前,这对他们是最好的结局。离别总是会发生的,这不是谁的错,并不要拘泥自己得到或者失去的,生活还在继续。

  《离别是美丽的》观后感(三):gay或者不是并不是关键,爱或者不爱才是关键

  这部电影初看起来似乎有一点没头没尾的感觉,故事并没有用那种把起因、经过、结局一字摆开,让人看得很明白方式来叙述,编剧与导演把故事的头和尾藏在故事主干部分引出的一些细节里面,留心看到了,再加上一点联想(脑补?)才能把故事的脉络理清楚

  只看了一遍,自己感觉是看懂了。画面挺美的,构图好得可以一帧一帧的截下来做桌面,虽然情节挺治愈(致郁)的。先写个评论留个爪,等我把情节忘得差不多了,再看一遍?

  先说故事的起因,那个被藏起来的头。

  爸爸深柜,选择了和异性结婚。婚后(也不知道是多久之后)妈妈发现自己是同妻的事实

  妈妈的心中认为家庭是她的全部,她也为之付出了一切。她无法做出破坏家庭的决定(离婚),又因为无爱的婚姻而饱受折磨(不离),进退两难的她成了无爱婚姻这座囚笼里的困兽。她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与纠结之中。

  所以妈妈的行为偶尔会变得非常神经质,她越来越不被丈夫和儿子所理解,也常常与丈夫发生争执

  但她的默默忍受并没有让这段婚姻撑到最后,(买房子、生孩子都是为了挽救这段婚姻?细思极恐)爸爸提出的离婚。

  (ps:对于妈妈的间歇性发作,爸爸和儿子都并没有去深究原因的吗?直到事情发展到要把一个家庭扯成两半的地步,他们也只以为妈妈是没有原因的神经过敏,或者是前后加长的超级更年期?如果并不互相关心家人也只是同桌吃饭,同屋睡觉的陌生人罢了。)

  这样故事就开始了。镜头转到电影的第一幕,母子二人开车到法国小镇的度假别墅

  再说故事里面的三个关键意象。

  第一个意象——鹿。

  被车子撞到了,妈妈却不让下车检查的,这个可能是有的,也可能只是儿子虚构脑补出来的鹿。在我看来是儿子心中自己的象征。

  在他的心里,他就是被父母失败的婚姻这辆车子撞到的一只无辜的小鹿。当父母的婚姻这辆车子出了问题时(撞到了不知道什么东西而必须停下来),他希望能有人下车查看一下,是不是撞到了一只小鹿(他自己)。

  并没有人下车查看。所以之后他一直念念不忘的,是要去找这只可能有的小鹿,看它是否受伤,如果受伤,他想把它养起来。

  在这辆车子(父母的婚姻)遇到紧急情况,车上的人(父母)自顾不暇的时候,没有人关心是不是撞到了鹿(伤害到了孩子),也没有人去考虑小鹿的情况是怎么样。他需要被关心。

  (婚姻触礁,并不仅仅是夫妻两个人的事,同时也会对孩子造成影响。如果再加上漠不关心,这种影响可能会很坏很坏。)

  第二个意象——摩托车。

  象征着男二的妈妈。他得了癌症(而且状况并不乐观的)的妈妈就像是一台坏了、点不着火也发不动的摩托车。男二想要把残破的摩托车修好,象征着他想他妈妈的癌症能够治好,虽然看起来很难,但也许只要不放弃,就仍然有希望。

  男二说修好了摩托车要骑到巴黎去看他妈妈,是他心里希望妈妈的病能治好,然后母子团聚。

  (ps:总觉得男主对男二说的那句“摩托车修好了能上高速吗?”这句话导致了男二放弃修摩托车,把那辆yamaha扔出了仓库,破小孩根本就不会聊天。不过欧洲摩托车貌似是能上高速的,或许是修好了也跑不快?不明白。)

  第三个意象——跳水。

  电影里有三个人跳过水。男二两次,一次片头,一次片中;男主跳水了,片尾;男主妈妈跳过水,搬家具聊天的时候提过一嘴。

  片头男二跳水,男主跑到水坝上,只是看了看肉,然后假装路过;男主妈妈跳水,据说他吓得哭鼻子;片中男二跳水,他们俩划船到水坝的蓄水库里(这一段致敬《故园风雨后》?),男二跳下去让男主惊慌失措,以至于做出了不可描述的行为。

  这三次跳水他当时都无法理解。但最后他也跳了下去,片尾。

  我猜他理解了。死水,脏水,痛苦,窒息,一片黑暗,没有别人能救你。拼命挣扎着才能浮上水面呼吸上一口空气。这就是被困在无爱的婚姻里面的男主妈妈,和害怕失去自己妈妈的男二的心里写照。

  再说故事里面的三次(或者四次)表白

  先说男主妈妈的一次,我觉得可能不算是表白的一次。

  男主妈妈吻了男二。当时男二没有抗拒,或者其他激烈表达,至少我没注意到有。他也许是把这个当做是一种母爱体会?也许只是吓到了,不知道如何反应?也许真的对男主妈妈有感觉?我说不准。

  男主妈妈吻过之后的反应是立马跑开,她的这个行为本身(吻)可能是一种被激情的驱使?一种对压抑的感情生活的反抗?一种带着报复心理冲动行为?不得而知

  如果两个人真的是被激情驱使,同时又被彼此吸引,那这个吻就算是示爱。(要真的是这样,母子同抢一个男人才是故事的卖点啊,导演,这种撕逼剧情,敢不敢拍出来让我带着鸭舌头、鸭脖子去电影院支持你?)

  但我就整个电影交代的情节来看,这两个人应该没擦出什么火花

  男主妈妈在前一段婚姻里受到那样的痛苦,尚且不能对它的草草结束完全释怀,应该不会在这段感情还没有完全整理清楚之前,就立刻去追求另一段感情,并且还是一段看起来并不十分理所当然的感情。

  而男二在我看来,只是看起来像成人,其实对于情感十分懵懂(小破孩儿懂个屁的爱),在全片里的情感表达中都处于被动地位,对于别人的表达没有回应不置可否,并且自己也没有过明确的表达,也许真的是不懂爱(法~海~你不懂爱),也许他心里牵挂着别的东西,没时间处理这些感情上理不清的纠结。

  正题。男主对男二的三次表白。like or love第一次;handjob第二次;滚草地第三次。

  第一次,like or love。

  男主明确的用法语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直线球式的示爱。(点个赞,扭扭捏捏的感情表达总是让我尴尬癌发作,必须点下暂停喝口水才能继续看)男二却说男主是语法/用词错误。可能是他故作不知,但我觉得他脑子转的没有这么快(蠢萌属性?),他应该是后来才明白的。下一幕浴室戏里他说男主的法语也不是那么破,他应该是明白男主在示爱了。

  (ps:男二把那只灯光旁边飞蛾请出了浴室,是不是意味着他在把恋爱这件事情当做一种杂念清出自己的脑袋,他现在没工夫想这些?)

  第二次,handjob。

  看这一幕的时候我觉得男主病的不轻,居然有这种不可描述的情节出现在他的想象中,后来发现并不是想象。。。(我真的以为是想象中的《故园风雨后》,没有其他人有这种感觉吗?话说胸口中箭那个又是从哪儿来的,求解)

  面的现实之后的我发现这一段里,男主在试探,有点小心翼翼的feel,但男二没有拒绝,也没有任何积极的回应(只是享受?孩子你够了),可能是一种默许?也可能是他还没有想好要男主的感情如何应对?

  (无端端让我想起,下棋的时候谁先走,谁就等于是先赢了一手,而感情中谁先明确地表达,谁就等于是先输了一手,如果是两个“聪明人”要恋爱,就是不断的试探,不断的猜猜猜。。。写久了,发发牢骚而已。)

  第三次,滚草地。

  第一次和第二次男主的表达如此明确,男二却没有任何明确的回应,所以这次在草地里初中年级同学式的扭打,是男主厌烦了猜猜猜的一种表现

  男二的举石欲击(哥们儿你来真的?),是不是被男主理解为拒绝,以至于心碎。(有没有那么玻璃心?)男主孤注一掷(?)式的抱头强吻好似有点绝望,男二离开了。滚完草地的男二甚至都没来得及穿衣服(只是外套)掉头就走。失恋天空总是飘着雨,法国的天空这次也没有忘记这个套路,下雨了。男主穿上男二的外套,走向水坝。

  他可能是明白了什么,要去确认。

  他要确认的东西,就是编剧和导演藏起来的结局——故事的尾。但是要明白故事的结局,还要明确两件事情,这两件事情,又要回头从三个意象讲起。

  首先要明确的问题,男二为什么对男主的表白没有任何回应。这一点我是从第一个意象和第二个意象的对比中来找到的答案

  第一个意象,鹿对于男主代表的是自己。第二个意象,摩托车对男二代表的是他的妈妈。男主和男二在这部电影的大部分时间内,心心念念的都是那只鹿/那台摩托车。男主和男二的家庭都面临着一个很重大的问题。对于男主,他的家庭是父母离婚;对于男二,则是他妈妈的重病。

  而鹿和摩托车这两个意象的区别在于,鹿代表的是这个问题中的男主自己,父母在婚姻触礁的状态下已经是焦头烂额,无暇顾及男主,无疑家庭的即将解体对男主是有负面影响的,他不确定自己足够坚强,是不是会受伤害,或者他甚至不确定在这个态势之下他是不是已经收到伤害,他需要有个人去确认一下鹿的状况,即他自己的状况,他需要人关心。

  摩托车代表的是男二的妈妈,他的妈妈患有重病,听他的描述(以我贫乏的医学知识)似乎是很难好了,他想要帮助,却无能为力,甚至想要陪在妈妈身边都不行,只能远远的待在乡下,心里挂念着他的妈妈。

  这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男二心里现在有比他自己跟值得关心的事情,此时他心中摆在第一位的是他妈妈的病情。即使男主的情况是从父母那边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想求诸于其他地方,亲情没有温暖到的部分,寻找爱情来取暖,只可惜他找错了地方,或者说他来错了时间,这个地方暂停营业了。

  男二心里现在塞满的是对他妈妈的担心,或许还有一点无助,但他现在现在只想着如何能够帮助他的妈妈,或者至少陪在她的身边。他没空去想一些其他的事情,或许他现在并不确定自己的性取向,或许他现在并不确定自己对男主是否有感情,或者他现在并不确定他对男主的妈妈是否有感情,但他现在脑子里没有地方放这些东西。gay or not,love or sth else,这些东西处理起来太占内存,他的内存现在已经全部被占用,没办法处理这些复杂的感情问题,只有留待以后了。

  我对男二的一直不表态是这么理解的。当然,这样说来就是这段感情(如果能算感情的话)对于男二出现的不是时候,不过这样男主就悲剧了。

  再确认另一个问题,困扰着电影中的主角(我的看法是:男主和男主妈妈才是主角,他们的情感和痛苦的层次比较多,故事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解答是归结在他们两个身上体现的,故事的结尾也是他们两个人,不是吗?),使他们痛苦的是是什么?我要从第三个意象来切入。

  第三个意象,跳水。男二跳水,男主妈妈跳水,男主跳水。贯穿整部电影。这部片子里面的水表现出来的是脏、冷、深,对于跳进去的人来说,就是冰冷、黑暗、窒息,包裹全身、压迫皮肤、无法逃避。所幸的是最后三个人都浮出了水面,预示着感受到这个痛苦之后,只要往上游,还是能够逃离这种痛苦的。

  问题来了,这个痛苦是什么?(我们略过男二的痛苦不谈,他的痛苦就剧情的交代,层次是比较少,比较分明的,就是他妈妈的病情。)男主和妈妈的痛苦在我看来是同一种痛苦,无爱的痛苦。

  第一层。男主的父母并没有给予他足够的爱(关心)。特别是在他们即将离婚,这个家庭即将破碎的关键时刻。男主首先体会到了这第一层无爱的痛苦。这一层痛苦并不深,持续的时间也并不长。就片中的细节来看,男主的父母虽然感情不和,但似乎并不是对孩子完全漠不关心的双亲,男主也不像是在极度缺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小孩。他的父母把这次难关度过之后,任然会关心他。况且男主也不小了,鼻涕擦干净,自己照顾好自己就行了。

  第二层。男主的爱没有得到回应。付出了爱没有收到爱的回报,对于青春期情窦初开的小盆友可能是觉得很不公平的事情,但是好像感情这种事情从来没有平等或对等的说法,从来都是不公平的。一段感情里总有一个人付出的较多,另外一个人就付出的比较少(有股酸味,哪里来的?),多失恋几回你就明白了。掰着手指头算着谈恋爱,最后掰着手指头都算不清失恋过多少回。

  男主由自己的这两层痛苦,也许就想明白了妈妈的痛苦,至少能稍微感受到一些,就是第三层,于是就有跳水一幕还有和妈妈坐一起一幕。

  第三层。妈妈无爱的婚姻。妈妈也许在婚后很久都不明白为什么,或者说他们的婚姻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他们买房子,再买房子,用这种不知道有什么作用的方法挽救自己的婚姻,甚至(这是很悲伤很难以置信很觉得不公平的一个甚至)可能生一个孩子为自己的婚姻续命。最后可能通过女人细致的观察,多年之后才发现问题所在,爸爸是个深柜,妈妈是同妻,不幸的没有爱情的婚姻。人都渴望被爱,婚姻更是爱情最终的形式,但在这段婚姻中居然完全没有爱,都是假装的,而且那么多年。这大概是致命的打击吧,自己相信的,和努力维持的感情并不存在。基于这种感情而建立起来的自己的家庭有算什么?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并且还是一直以来自己认为的生活的重心所在,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好像海市蜃楼,支撑着自己的一切也要轰然倒塌。

  为妈妈鞠一把泪的同时,已经把这两个问题搞明白了(好像是明白了吧,应该是)之后,就能大概知道这部电影的结局,它的主题与主题的解答,也就是导演和编剧藏起来的尾巴。

  (当然,也只是我自己凭想象画出来的尾巴而已。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闲得无聊玩点我注六经的把戏,吐点酸水而已。大家完全可以有不同的解答。看片写影评的乐趣不就在这里吗?)

  对于妈妈来说,爸爸是不是gay并不是关键,关键是爸爸的性取向他自己是知道的,明明不爱,却用虚假的爱把妈妈困在一个囚笼里,可怜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不明白自己的这段婚姻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对于男二来说,自己是不是gay也并不是关键,同性恋也好,异性恋也好,双性恋也好,目前他都没工夫去处理感情上的问题。最后对白交代了他要坐火车去巴黎,就目前来说,陪着他的妈妈才是关键。

  对于男主来说,他是不是gay也不是关键,他明确了自己的性取向,男二也知道了,他没有明确拒绝,那就是有戏(不过也有很多异性恋在半熟不熟的年纪对同性关系有过尝试,甚至异性恋在结婚后也有些玩些同性把戏的,比如贾琏);妈妈也知道了他的性取向,只是他不愿意向他妈妈出柜而已,腐国妈妈这点心里承受能力还是有的吧,如果不是为了反将他一军,妈妈应该是要等他主动出柜的吧;至于他爸爸,不可能只许州官放火吧。

  关键在于男二到底对他有没有感觉,这就又是一个爱或者不爱的问题。男二也许只是程序需要一段时间缓冲而已,没有答应,毕竟也没有明确拒绝啊,你以为你长得好看,人家就要立马给答复啊。看过《101次求婚》吗,长得丑的话,要101次才能成啊。

  gay或者不是并不是关键,爱或者不爱才是关键。

  这部电影的标签是爱情/同性/家庭,但是同性爱情或者异性爱情都是爱情,所以这部戏的主题就只是爱情和家庭。两个孩子之间的爱情给男主带来的只是不断猜测而得不到答案的痛苦,还有付出了爱却没有得到爱的回报的痛苦。而(我认为)这段可能是也可能不是的爱情,以及这部电影里的其他一切情节最后都指向另一个主题,就是家庭。妈妈对于婚姻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不断猜测,而得不到答案;妈妈对于爸爸付出了爱,却没有得到爱的回报;婚姻基于爱情而建立,而两人之间没有爱情,不可能有;家庭基于婚姻而建立,而没有爱情的婚姻算婚姻吗,这种婚姻上建立的家庭又算什么?

  看的时候就觉得很致郁的,分析完之后更觉得人生灰暗。。。这种明亮的,温暖的,明信片式的,风景画式的电影画面里头,蕴含的是这样的灰暗的主题。

  剧情的结尾算是藏着一些温暖的吧,男主和妈妈一起坐在院子里的一个小角落,房子已经卖了,爸爸已经走了,男二也已经走了。男二去找妈妈了(冰河啊,你不要总想妈~妈~),亲人团聚,多温暖;爸爸走了,开始新生活去了(当年让爸爸不敢出柜的也许是他爸妈?也许是周围的人?爸爸也到这个年纪了,好像也退休了,那些阻力要么也许不在了,要么也许能够看淡了,所以,找个小男朋友?),多温暖;妈妈也能开始新人生了,谈个姐弟恋什么的,并且她视为全部的家也还在啊,有你牵挂的人的地方就是家,她和她儿子一起,那就组成了家,多温暖;至于男主,少年啊,继续在追寻爱的道路上奔驰吧,向着初升的太阳,多温暖。

  (ps:英语片名里头的departure,除了离开/离去之外,还有一种启程的意思,对于旧生活是离别,对于新生活是启程,离别是美丽的,启程也是美丽的。///勇敢的少年啊,启程去新世界吧。海贼王,我当定了!)

  这样重新一解读是不是温暖得多?居然写了这么多,这么久,也不知道有没有人有耐心看完。

  我要去和我的被子缠绵了。无知浅见,求轻喷。

  《离别是美丽的》观后感(四):少年

  少年的爱不是喜欢 是那么朦胧又确信的特定存在 心伤到抱着心慕之人的衣服哭泣 于黑夜里狂奔 在湖里试图溺水 仿佛一种敏感的预知力量 如同空气在变 隐隐感觉得到自己的感情、生活、生命的变 甚至还未成形的痛 和水从指缝间流走的难言欲望 因为单纯 对这个世界面相的感受如此强烈 就像化学反应 而我在冬夜被太阳熨热的被子里感受房间里的秋叶轻轻落满你的头发和衣服 最后覆住你单薄的身子 像那只鹿一样 没有人关心它是不是受伤 没有人关心它是不是死掉 没有人看见他的伤心 他想亲手埋葬他的伤心。所有的伤痛明明都该被温柔呵护。 他的压抑不是生活 而是自己敏感的神经 像我们被自己的情绪迷惑 当现实被梦境打扰 被梦境安慰和嘲讽 我们总会忘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生活 生命。 或者说,Clemente才是那只鹿 是他试图追逐,却求而不得的一个幻影。他要找到它,结束他单向的所谓爱情。 但你知道 离别是美丽的。像少年打开那扇窗 发现木箱被烧到只剩灰烬 连同自己过往的记录被母亲的告别象征全部毁弃。他在无法回应的表白面前握紧带刺的植物手心被扎得生疼。他把死去的鸟的羽毛别在耳后,插进发梢。他崩溃 蜷缩 不计后果 拔足狂奔 是个喜欢写作 自恋 自虐的蠢少年 想在水里杀死自己 还是会在家前的台阶上陪母亲坐下

  《离别是美丽的》观后感(五):每个人都孤独,每个人都在离别

  影片的景致和音乐的渲染力是十分强大的,但是同时少年的哀愁也在给景致和音乐以深意。 我喜欢情景交融的萌动故事,这部片却更适合归为成长片或家庭片。是的,这部片讲述的是在深柜父亲和悲伤母亲的割裂的家庭关系中,敏感孱弱的文学少年的成长。 片子情感表现非常深入,这使他区别于以往我看过的大部分男男萌动爱情片、同志少年成长片和同志家庭关系片。导演是个诗人。片中每一个眼神和每一句话都有他的起因,每一种情绪都有他的沉积,每一抹色彩都有他的远近。 同志其实是个若影若现的标签。这里首先引起注意的是悲伤的母亲。因为深柜父亲的冷暴力,加上多年自我封闭,母亲的世界很小。她的情感大多数时候是投射在和她唯一亲近的儿子身上,儿子跟她一样生性敏感,而且拥有诗人的强烈共情能力,以至于经常被母亲的情绪压得透不过气,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Elliott学会了用冷漠武装起自己。 纠结于那只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存在的鹿,是因为鹿就是Elliott自己。Elliott是这段糟糕的家庭关系中被忽视的受害者,没有人注意到他收到了剧烈冲击,伤痕累累。妈妈沉溺于悲伤,并不关心那只鹿是不是已经死了,所以妈妈对儿子何尝不冷漠。她浸泡在绝望和悲伤中太久,又没有改变的勇气,以至于感官都钝化了。 Elliott对待母亲的方式,有时候甚至像他的父亲。他不介意第二次见面的Clement把他的冷漠看在眼里,甚至自比普鲁斯特,把母亲当作阻碍自己获得幸福的敌人。看见母亲和Clement亲吻的时候,他的仇恨被确定了。看到这里,我真觉得妈妈是很自私的,她和Elliott不愧是母子,强大的基因啊,他们都只在意自己的感受。这时候Elliott除了感受到被背叛的仇恨之外,更多的是前所未有的孤独,是的,比黑夜更黑的孤独。因为此前不管他和母亲怎么互相忽视和伤害,在Elliott的意识里,他们都是一体的。像乌龟和壳,蚕和茧。Elliott从母亲身边硬生生撕离,却无法落入另一个怀抱,未来充满了不确定和恐惧,他只有自己。 我爱你,我恨你,我唯一想做的是离开你。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因为某个人,因为成长。 痛苦、痛苦、痛苦。一次嫌不多,我们可以多痛几次。用来确认我们生为人的绝对的孤独,用来完成成长。成长之后呢,也许我们会坚强,但会不会重新投入一段深刻的亲密关系中去?谁知道呢。 Elliott对于Clement的倾慕,源自Clement在水库游泳的勇气,Clement代表着无畏和自由。Elliott顺着自己用蠢萌牵引出来的Clement的喜欢,想抓住Clement的认同,最后却两手空空。Clement理解Elliott,喜欢Elliott,但是给不了他要的认同和爱。最后母亲给的幼年旧伤被Clement对癌症母亲的爱翻起来了,同时翻起来的还有对母亲的爱。“为什么你要这么伤害自己,你伤害自己的时候同时也深深伤害了我啊。”Elliott会想对妈妈这么说吧。 “我的恐惧和孤独,我的爱和痛苦都是你给的,我爱你,我恨你。” 痛过之后,就告别吧。组成这个世界的,是我们失去的和我们得不到的,还有我们本身。 闭着眼睛跳进水库,完成一次完整的告别吧。恐惧感、窒息感、孤独感、绝望感和自由、无畏、新生都在水底。

  《离别是美丽的》观后感(六):我认出风暴而孤独如大海

  有些感受,短评里是写不下的。有些事,是电影教会我的。 年轻的英国男孩艾略特,随母亲来法国小城的湖边度假消暑。除此之外,男孩可能爱上另一个男孩,母亲可能要结束一段婚姻。对于这对母子而言,这个夏日,一切都从倒计时开始,“家,不再是了”,我也可能不再是我。 这是一部影片开始,生活就要结束的电影,主要人物只有四位:

  《离别是美丽的》观后感(七):生活在别处

  这次,关于离别,关于拒绝,关于乌托邦的幻想与破灭,也关于坚持,关于勇敢的爱与对自由的追寻。

  经过黑夜漫长曲折的路途,母亲和艾略特来到法国乡下的度假别墅,也许这是最后一次。艾略特说:“家”,母亲说:“不再是了”。这是开场,也是结局。

  母亲对于家庭和亲情始终怀着复杂的心情:不愿对面又被动接受,她买了送给邻居的礼物而又不愿进门告知自己将要离开的消息,所以把礼物放在了门口独自离开。当邻居主动上门归还时母亲闪烁其词。她总是在哪些东西应该丢弃那些应该留下之间犹豫不决,宁愿选择看一本 闲书也不愿去处置房子里的一切。而当她把所有废物运到垃圾处理厂发现处理厂大门已关之后在车里哭成了泪人。就像你选择安静离开,终于还是被造访,就像你准备好了抛弃,却发现出口已经被关闭。

  母亲冷漠,她听不进去艾略特想去拯救一只被撞伤的鹿的想法,会在车上闻到艾略特身上的烟味而大发雷霆,见到就要离婚的丈夫她又立刻能够崩溃,也会和丈夫争执割破手指。对于丈夫,母亲总是在注定悲剧的结局中希望留住曾经美好的一切,她不想面对现实又被迫面对。对于艾略特,母亲希望能给以其依靠,但故事的发展又总是出人意料。

  母亲也有另外一面,她主动要艾略特介绍克莱门特,并主动和克莱门特聊游泳,聊巴黎,穿上漂亮的花裙子和艾略特、克莱门特共进晚餐,并要求开一瓶好酒。在桥下母亲尝了尝克莱门特的冰淇淋,并吻了他。和丈夫吵完架独自一人来到克莱门特的修理厂,看着他倒映在屏布上的背影。

  这个背影也一直留在艾略特的心理,相同的屏布,相同的身影,不同的是艾略特当时走到了屏布后面,主动和特莱门特认识。艾略特关心那只鹿的生死,更关心这个在水库邂逅的男孩的一切。自此他或许再也不用对着镜子里的自己手淫了,他可以听从特莱门特的一句玩笑而用胡萝卜自慰。和母亲从集市回来在路边再次偶遇时他神情恍惚,他在咖啡馆表达了“欲望”,这种欲望像是“水流过指缝”。他们提及雨果、兰波和布鲁斯特,并对克莱门特说:“他一直在等雨果,知道他母亲去世,才和爱的人走到一起。”在草地上,艾略特对克莱门特说:“我爱你”,而对方却说:“是我喜欢你而不是我爱你。”

  爱就是一种等待,当特莱门特从船上跳进水里半天没有动静时艾略特开始慌了,得知是个玩笑之后他歇斯底里地对克莱门特咆哮,当克莱门特睡去之时艾略特终于忍不住开始抚摸那爱欲所求而不得的年轻肉体。当他醒来时艾略特和他讲起小时候母亲被热水烫伤的苦痛往事。他们不欢而散。之后他们最后一次去了田野,克莱门特任然不相信鹿的存在,两人开始厮打,艾略特强吻了克莱门特,并对他说:“我不只是喜欢你。”克莱门特说“我知道了。”而后转身走了。

  最后母亲把家具付之一炬,艾略特来到母亲的房间,母亲说烧掉一切不是关于儿子而是关于自己。最后艾略特独自来到初见克莱门特的水库桥边,脱光跳进了湖中。

  父亲的出场到了电影的后半,但此之前父亲的身影和神秘却一直都在,父亲的神秘像一把钥匙,能够解开很多的谜底。第一次是母亲和艾略特在整理老照片时,艾略特拿出一张父亲的照片,问母亲“和爸爸在船上的那个男人是谁?”第二次是邻居前来道别说是父亲告知要离开的消息。但父亲的真正出现并没有让一切变得好转,在车上父亲说“既然你们找了帮手做好了一切所以没我什么事了。”母亲下车后他并没有挽留而是把车直接开走,父亲在家里教导艾略特之后又和母亲发生争执。父亲似乎从始至终都是这个局面的掌控者,拥有者绝对的话语权,但有两个场景让他也变得软弱,一个是当他来到艾略特的书桌前,看见墙上贴着的男性素描模特,另一个则是在车上,当母亲说她看见父亲打量咖啡厅的男服务生时,父亲惭愧的要哭出声来。

  而克莱门特在电影中也哭过一次,那次是和艾略特在树林的废弃汽车里,克莱门特说出了自己从巴黎来这里的原因:他母亲因为吸烟得了癌症,从此行为怪异,他爸让他来婶婶家住几天。克莱门特歇斯底里地边哭边敲击方向盘。要知道,这个地方是艾略特为了逃离父母的安乐窝。克莱门特也一直这样大大咧咧,对于感情的感受并没有过于敏感,对实物存有偏见并喜欢用暴力解决难题。他爱独来独往:游泳、修车,但也珍惜友谊(多次来帮艾略特收拾房屋)。当他感到有什么是他不能适应或不能承受之时,他就毅然决然的选择离别。

  可这种拒绝和离别,是电影中所有人都选择的方式。

  这座位于法国小城的房子,曾经一度是艾略特一家度假的地方,他们从英国过来,离开了原来的环境,想在这里寻求一份清净。但是这次艾略特和母亲回来并没感到丝毫的温情,因为他们即将搬离这里。这个曾经作为他们亲情的乌托邦的地方将一去不返。收拾东西的时候母亲说:“只是不确定我们需要什么,我们只是一直在换更好更大的房子,而不只是抛弃。”这间房子是作为维系父母婚姻的证明,母亲说有人选择做爱来维系,有人选择买房子。所以这间房子虽然是从英国逃离的一个港湾,但这里实质并没有真正的温情,至少父亲对母亲来说。

  在这个小城的树林里,对于艾略特来说,还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乌托邦——废弃汽车。在这里他可以逃离父母,安静思考。但是当他满心欢喜的把克莱门特带到车里时,得到的并不是属于两人世界的美好,而是克莱门特关于家庭歇斯底里地咆哮和痛苦的回忆,这个小小的乌托邦,此后在艾略特心里也坍塌了。

  水库,某种程度算是艾略特新的情感寄托的起点,电影中有三次水库的场景,第一次是他在这里找到了心跳的感觉,找到了“欲望”,从此在他心里种下的爱的种子。第二次是和卡莱门特在水库划船,第一次在阳光慵懒的午后抚摸到了爱人的身体。第三次则是当所有的结局都无法挽回,所有的爱都得不到回馈,艾略特夜晚独自来到桥上,纵深跃进湖中。这片给予他爱欲的水,这片让他重生的水,最后也永远的抱紧了他。

  小城、废汽车、水库这三个让艾略特能短暂逃避生活的地方,最终都是用残忍的方式拒绝了他。

  除此之外,在艾略特的心理,还有一个乌托邦,这个心理最柔软的地方,从一开始就受到了伤害,当艾略特和母亲说起时,母亲置之不理,当艾略特与克莱门特说起时,克莱门特说那只是他自己的想象。这个乌托邦,就是贯穿全篇的那个小鹿的意象。这个“鹿”,其实是艾略特自己,他受了伤,但周遭的人都对此漠不关心,艾略特曾对母亲说想帮助那只鹿安乐死,母亲不以为意。艾略特说母亲在父亲车上下车的地方正是之前撞伤鹿的地方,说明的是母亲的伤心正也是自己的伤口。最后克莱门特说也许这个鹿只是艾略特的想象。艾略特就发疯一样的和他厮打起来,自己的伤心没有人看得见更没有人怜悯,悲哀大于心死。

  所有的这些乌托邦一个个坍塌,最后剩下的,是母亲的一把大火、父亲的不辞而别、爱人的转身离开,对艾略特来说,他的世界就此破灭。在这种破灭中,有他或许不知道的关于父亲的真相,也有父亲不知道的关于母亲的真相。母亲知道他与克莱门特的关系但或许父亲不知,一家三口彼此都深藏秘密,这些秘密像是一把把枷锁困住了所有人。于是他们一次次的选择逃离,但每一次的逃离,似乎没有给他们带来好的结果。

  和艾略特一家一样,克莱门特也是为了逃离自己的生活才来到婶婶家,但他也没有获得自己的归宿:永远也修不好的摩托车,和艾略特之间暧昧的友谊,和母亲之间私密的交情。这些或许也让他糟糕透了,他从一个家庭中逃离出来又莫名的卷入到另一个家庭的感情纠葛之中。所以最后他只有选择离别,离别这个他以为会成为他心之归宿的地方。

  四个人,四种拒绝与离别,他们都为这种相互的离别所伤害,但正是在这些拒绝他人和主动的离别中,他们又都在坚持着一件事情,那就是遵从着自己的内心,为自己的所爱而活。

  父亲无法再忍受这种虚伪的生活,他无法抑制住自己本能的对于男人的欲望,这些母亲都是看在眼里。他买了一套又一套的房子,为的是用这些物质维护好婚姻的关系,像母亲所说:有些人选择做爱,有些人选择买房。但物质终究还是不能为本性增加多少对于责任感的束缚,最终父亲选择了成全自己,或许这对一家三口来说,都是一种解脱。

  母亲在无限悲痛之中也并没有把自己完全的禁锢起来,当她第一眼看见克莱门特的时候,她或许就已经满怀爱意了,所以会主动找克莱门特聊天,换上花裙子和他共进晚餐,喝着价格不菲的红酒并在桥底下强吻了他。不知道母亲究竟是真的爱着这个和自己年级相差甚远的年轻小伙还是为自己失去了一个男人而找的一个暂时的替代品和感情寄托。母亲在爱欲的自由里,她一方面承受着痛苦,一方面也在勇敢追求自己欲望的满足。

  艾略特,这个具有诗人气质的忧郁少年,更是在勇敢又胆怯地追求着属于自己的感情,他为克莱门特付出了所有,虽然每次得到的都是对方的拒绝、争吵与厮打,但他从未放弃。直到当克莱门特说出也许那个“鹿”根本就是想象之后,艾略特终于感觉到自己在对方心目中也许就是一个假象,根本体会不到他的喜怒哀乐。对于父亲的决绝,对于母亲与自己争夺同一个男人,对于克莱门特的冷漠,最终让他选择了回到原点,这个让他产生爱意的原点。

  克莱门特在电影中,本来是一个局外人,后来成为了闯入者,他或许是电影中唯一有足够底气坚强起来的人,他身上最具有的男性的气概,这种男性气概对于艾略特一家都是如此具有吸引力。但他也从来没有为谁而屈从,他勇于逃离家庭的矛盾,勇于面对不相配的感情(母亲与艾略特),最后在无法给予任何一方任何感情承诺的时候,他也选择了离别,或许这是对其他人的伤害,但却是对自己的诚实。

  一次次的离别,产生出了一个又一个暂时的乌托邦,每一个乌托邦都是对于离别之后心灵疗愈的出口和休憩之地。而一个个乌托邦又在一次次的离别之中土崩瓦解。原来离别,这个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方式,才是所有人最好的出路。

  穿过蜿蜒的林间公路,车灯照着夜色中的一景一物,这些如光般稍纵即逝的时间,这些如水波纹一样荡漾起得爱的涟漪,都会在某个清晨突然醒来,它们会记住这些为爱所经历的悲欢离合,就像当你站在桥上朝前纵身一跃的那一瞬间,时光永驻,爱也永驻。

  所以,离别是美丽的,没有了思念和遗憾的爱,那爱或许就不值得被诉说了。

  所以,生活永远在别处,就像我们的爱与孤独。

  《离别是美丽的》观后感(八):谷阿莫的影评

  我们从这个故事中的人

  都只想着自己的立场

  可以明白

  大部分的人看事情

  只会看到一个角度

  就是从自己的位置看过去的角度

  然后就以为自己看到的是全部

  并且认为别人看到的都是错的

  所以他们总是不在意别人的想法

  只在意自己的感受

  那聪明的人知道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不同的人事物

  会看到不一样的含义

  所以他们会选一个看起来最理想的角度

  并试图让所有人接受这个角度的理想

  认为这样对大家都好

  而有智慧的人则会用全部的生命

  去找出一个可以让不同角度看到的不同内容都能相互存在互相扶持的办法

  虽然很困难

  但历史上最后留下来的名字大部分都是有智慧的人

  而不是聪明人或一般人

  所以你是哪种人

  《离别是美丽的》观后感(九):敬启:挥别痛苦的过去

  很久没看电影,很久没看到这么“舒服”的电影。舒服并不是说甜蜜温馨让人如沐春风,而是电影的画面、镜头、节奏和表达方式,温和地表达出了主题,不突兀不说教,恰如其分。

  如果不看简介的话,电影开头大概会让人觉得不知所云甚至昏昏入睡。法国郊外风景美的每一帧都能当做壁纸,但是镜头转换很慢,在几乎没有bgm的情况下,既让人放松,又让人心安。

  电影最大的特点应该是具象化的心理活动画面和寥寥却点睛的bgm。于我而言感触最深的场景有二。男主在遇到心仪之人不久之后,出现了自己在水里漂浮的画面。我理解这是一个梦境,或者幻想,联系结尾男主跳入湖中的相似画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诞生和终结。男主在一见钟情之后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欣喜,好奇,还有些许担忧,恐惧。而最后男主终于说出自己压抑于心的感情,终于面对之前担忧的拒绝后,跳入水中体会到的是绝望,也是释然。其二是电影中间,男主面对家庭的分崩离析,母亲的苦苦挣扎,父亲的难言之隐,以及暗恋得不到回应的处境,回到房间后落叶纷纷飘下,所有的萧索淋漓尽致。当时看得很泪目,长时间的镜头特写仿佛透过男主的眼神,看到和他同样的自己的内心。直到观影之后现在细想,落叶代表的秋天,寓意着之后更加冰冷和绝望的冬天般的处境(父母分开,暗恋破灭),那么,之后的春天还会远吗?

  看完电影脑中跳出一句东京喰种的歌词“敬启,挥别痛苦的过去”,一遍又一遍。然后发现这首《季節は次々死んでいく》意外地和这部电影的主题契合。尤其是电影中被撞的鹿的寓意,导演最后也没有让男主找到它,但是没关系,就当它还活着,奔向明天。

  敬启 向不愉快的过去 吟诵绝缘之诗

  最悲惨的人生 最糟糕的梦境 却连残骸亦无法丢弃 就在这里窒息吧

  后世 花将绽放 传递予你 变迁之诗

  苦恼缠身 哀叹伤悲 即便如此 亦将高歌不止 哪怕不见天日

  《离别是美丽的》观后感(十):从他眼里看到本威士肖

  看的是没有字幕的版本 英文部分还算好懂 法文到后来都是快进的 没怎么听懂的情况下 隐约觉得父亲是gay 找来豆瓣才明白推测是对的

  对于片中的矛盾和扭打有些莫名其妙 应该是没有字幕的缘故 让人觉得男孩之间激烈的矛盾和整个影片的慢节奏不相容 也许它们本该是形成对比的关系?我不懂

  演过模仿游戏的埃里克斯·劳瑟 确实有真本事 看过的这两个同性人设都被他演绎的很好 但觉得两个人物是一致的 本身即为同性恋的他也许天性就像一个忧郁的行吟诗人?有些担心他无法突破这样的银幕形象 在他身上看到了本威士肖的影子 细腻 刚硬 柔弱 自我 本已经快四十了 现在接的片子也偏政治化 免不住怀念那个香水时代的格雷诺伊 怀念云图时代的弗洛比舍 这少年更内敛 希望他能有本威士肖在演绎角色时投入的灵魂 似乎每个角色即他的本色 哪怕是龙虾里

  离别的节奏很慢 让我想起王朔的一篇小说漫长的告别 或者另一部电影公羊 人物又极其简单 心理戏居多 觉得导演完成的还不错 只不过更像戏剧而已

  看得舒服的一部片子 不过也仅此而已 对于演员倒是满怀期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