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保姆日记》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保姆日记》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2-20 21:15: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保姆日记》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保姆日记》是一部由莎里·斯宾厄·伯曼 / 罗伯特·帕西尼执导,斯嘉丽·约翰逊 / 劳拉·琳妮 / 克里斯·埃文斯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 / 爱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保姆日记》观后感(一):什么叫吸引人?

  是部不错的片子,很快让我沉溺其中,让我忘了午饭

  女主角是皇室双姝当中的妹妹的扮演者。自然而又真实表演

  片中女主角的好朋友,那个黑人姑娘超级漂亮,就是一个超级名模的样,美极了,哇呀呀,美女!!我每次看到她出现在荧幕上我就想流口水

  小男孩的表演——怪叫几声,哼唧哼唧,还真像那么回事

  而那个身穿Dior的母亲,那种横的感觉出色

  还有电影配乐,简直棒极了。

  总的来说演员的表演都很出色,很到位。不是什么大片,但是,演员们都表演得很好就是好电影。

  什么叫做好电影?投资大?大场景?其实不必,好的电影剧本好的表演就足够了。

  《保姆日记》观后感(二):《保姆日记》——庸人的自扰

  庸人其实不笨,甚至有点小聪明可惜却没有大智慧,所以才常常独自烦恼,烦恼为什么要起床,为什么要吃饭,为什么要工作,为什么要钱?“哎呀!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啊!我到底是谁啊?!”

  话说故事讲的是一个刚出社会大学生,因为面试时被问到who are you时突然发觉迷失方向,于是逃离现场之后机缘巧合成为保姆,逐渐累积“社会经验”而成长的故事。——Exactly, why 所有面试都要问这样的问题资料不是都写好了摆在你面前,不是都看过了才会面试?一分钟要回答who am i?Are you kidding me?!

  Anyway,电影改编自同名畅销小说,当年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和亚马逊北美畅销书榜双料冠军,被评论家誉为“拨开了曼哈顿上流阶层的迷雾”。可惜,电影似乎无法承继这种深度,不过nova也没看过原著就是了。

  大段的人物独白加强了表达力度,用博物馆橱窗来展示社会百态也很有创意,但电影缺乏一个突出重点,过多的矛盾堆积,让人有点眼花缭乱:是想表达初出社会年轻人彷徨,还是想揭开人性黑暗面?是要表达亲情伦理的重要,还是说明其实钱不是万能?多次出现幻想中的红色飞伞代表了什么?高薪职业诱惑,还是自由向往

  电影海报上写着:“A comedy about life at the top, as seen from the bottom.”如果真的是最bottom的阶层,我想是不会写出这本小说,就像电影里那位黑人保姆教训女主角的话——你凭什么说迫于无奈?我离乡背井就为了能养活我的家人,这才叫生活所迫!你少在那里无病呻吟!——也许就是这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尴尬导致电影里(或者书中)充满自相矛盾

  不过从另一角度看,主题松散也许就是为了展现不同的重点,跟博物馆的橱窗一样可能地展现这个世界的千彩纷呈,让不同的人能够思考自己关心的问题。所以,总的来说电影是有启发性的,虽然讨论不太深入,就像把游客带进丛林里面,却要他们自己走出来一样。或许这样更贴近现实

  值得留意的是电影里每个角色表现都很出色。Mrs. X Laura Linney实力派演技是不用多说的了,女主角Scarlett Johansson亦不遑多让,而hottie Chris Evans真的很hottie!(有点像当年的汤哥,侧面尤其帅!)还有扮演Scarlett朋友的居然是Alicia Keys,还真是妙。小Grayer Nicholas Art表现力也很到位,而且没有大多童星的“做作”,很自然,很好。

  ova 2007.11.24

  《保姆日记》观后感(三):Who steals your happiness?

  下午误打误撞地看了一个在线电影,《Nanny Diaries》,女主角竟然是Scarlett Johansson,怎么最近看的电影都是她主演的,我和她还真是有缘,从《Match Point》,《The Other Boleyn Girl 》,到《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一个很干净女孩,所以总是扮演平凡的女孩,但无论怎么穿着素雅,也掩盖不住她的性感

  原本着对大名鼎鼎的Upper East Side一探究竟的心态,没想到却发现奢华的生活背后是怎样的无奈。

  影片中的小男孩Grayer决不仅仅是虚构的,这样的孩子接触过几个。他们的确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住着宽敞华丽的大房子,出门就有高级轿车,父母都是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但他们并不开心,因为他们与父母相处时间少之又少,平日里只能和保姆相伴。他们的穿着和饮食有着严格的要求,不能像其他的孩子一样尽情放松欢愉。可以说,这样的童年并不值得骄傲和羡慕。当我那骄傲的小表妹,随着幼儿园老师和其他小朋友来到果园体验生活时候,她竟然一脸傲气地说:“我不进去,这会弄脏我的鞋子。我的鞋子很贵的。”我突然开始同情起她,相比之下其,我的童年虽然比较清贫,但快乐得多,自在得多,纯真得多。因为与保姆在一起的时间远远超过父母,她的行为举止也和保姆如出一辙,对保姆也越来越依赖。而她的父母竟然浑然不觉,一直专注着自己的事业。这样的家庭不出现矛盾才怪。

  在这个社会,很多人在物质的世界里迷失了。他们追求大房子,车子地位权利,名望,并为之辛苦地拼搏着,操劳着。压力之重让他们喘不过气来,内心中有千千万万思绪纠缠着,乱做一团,理也理不清。大脑一直在运转着,连休息的时候也无法停止。已经好几个上班族和我抱怨头疼的问题了,这就是身体发出信号,警告你需要休息,不仅是身体的,还有精神的。每个人都怀着或大或小的野心,希望通过努力能获得一席之地。我欣赏上进的人,欣赏有梦想并愿意付出汗水的人,但是,我想问一句:

  你快乐吗?

  如果你还在犹豫,问自己是否快乐,那么你就是不快乐的。拥有的越多,你就被越多的东西所累。梦想越大,你就要付出个更多,承受的更多。最终的目的地固然重要,但是忘记去欣赏沿途的美景,不是太可惜了吗?有的人,很幸运,完成了当初的目标,甚至超额完成,但TA面对别人奢望的一切时,却连笑也不那么轻松。俏江南老板,一个坚强女人,拥有上亿的资产,但回答记者“你快乐吗”的问题,她一脸无奈:“我不快乐。我没有亲情,友情,爱情。”的确,在金钱强大势力之下,很多人迷失了自我。即使住在宽敞明亮地理位置优越豪华套间里,穿高级订制成衣,出入名流聚会,身边的人熙熙攘攘,你的心依旧是孤独的,空虚的。女人靠不断的shopping来掩饰,男人则周旋在不同的女人中来放松,但这些都不能带来真正的解脱。这些人,不会因为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而会心的微笑,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体验生活中细小感动能力。他们也忘记了,关心别人,被别人关心,是怎样的温暖

  热爱生活简单的四个字,包含了太多的思考。走在大街上,我看到太多浮躁的心。他们需要倒空,让自己轻松一些。成功财富,这些都是外在的浮华,并不能抚慰心灵上的缺失。

  今天在擦拭书架的时候,看到了大学时期购入的一本书——《简单生活》。序言中有这么一段话:

  简单,是平息外部无休无止的喧嚣,回归内在自我的唯一途径。当我们为拥有一幢豪华别墅,一辆漂亮小汽车加班加点地拼命工作,每天晚上在电视机前疲惫地倒下;或者是为了一次小小的提升,而默默忍受上司苛责的指责,并一年到头陪尽笑脸;为了无休无止的约会,精心装扮,强颜欢笑,到头来回家面对的只是一个孤独苍白的自己的时候,我们真该问问自己要这么干嘛,它们真的那么重要吗,也许我没有海滨前华丽的别墅,而只是租了一套干净漂亮的公寓,这样我就能节省一大笔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做全欧洲旅行或者是买上早梦想已久的摄影机。

  简单,不是指贫苦、简陋的生活,也不是单纯的逃离现代物质社会,如过什么田园生活,苦行生活,而是在现代人所在复杂、分裂、紧张商品社会里,学会处理物质的俭朴和心灵的单纯。

  下午,我又出门买花送给自己,途中也再次遇到了一位女士。她一直在照料着4只流浪猫,每天给他们送食物和水。从她的穿着能看出来,她的生活也并不富裕,而且还是骑自行车来的,但从她看那些猫咪的表情、与猫咪的对话判断,她是快乐的,内心宁静的。

  我也曾拥有一个大大的梦想,可以说,从小学开始,努力学习,争排名,做什么班级学校干部,考最好的高中,来北京读书,再出国,都是为了那个梦想。但是我不快乐。我的心被大大小小的计划和一大堆应该去做的事情填得满满的。那时的我,经常头疼,最疼的时候甚至要用拳头去敲,借助药物减轻。周围的人都说我活得太累。老爸离去的事情让我沉沦了一段时间放弃了所有的计划和梦想,没心没肺地过活。说也奇怪,我的头疼和浑身不舒服毛病一下子都不见了。后来,我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发现生活是要学会去享受的。有梦想不是错,拼搏也是对的,但这不是生活的全部。

  天堂在我们头上,天堂在我们脚下。 ——戴维*梭罗

  《保姆日记》观后感(四):保姆日记

  1、关于亲子关系

  世界上大概除了人类之外应该没有其他生物为花钱请别人带自己的小孩了,多么戏谑。

  如果富有的全职母亲是因为太忙而无暇照顾自己的孩子,那就让我们来看看她们都在忙些什么,美容,做SPA,减肥,购物,上虚伪的保姆沟通课,名目繁多却名不符实的社交聚会,难怪她们没时间照顾孩子啊!

  引用ANNIE的话:我不明白为何一个人拥有一切,生活却如此痛苦

  ,‘这些富有的上层阶级母亲有充足的时间去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做SPA或者美容,却没有时间去带自己的孩子,真正的担当’母亲‘这个角色的是谁呢?是保姆。

  在非洲有句话叫做’整个村庄抚养一个孩子,但在曼哈顿的上东区,只需要一个人:保姆。

  GRAYER被小丑吓到后,绕过妈妈,直接扑入ANNIE的怀里 。

  ANNIE说“也许随着GRAYER长大,也许他以后不会毫无保留的爱你们所有请不要错过了解他的机会。”

  2、ANNIE的结束语,“ 你要完全投入一个陌生环境才能完完全全了解自己。 ”

  3、怎样才算是一个明智的女人,上东区的太太给出的答案是“当老公红杏出墙时睁只眼闭只眼。”因为一旦离了婚自己绝对没有那些整天和钱打交道的男人来得厉害,充其量只能得到“一套百万公寓”。

  《保姆日记》观后感(五):关于学生毕业时就业的迷茫

  女主大学毕业,母亲希望她能够从事大公司体面前途的工作,女主在面试官前没法说出自己究竟是谁,对自己身份的迷茫,对未来的迷茫,让很多类似女主的人在这个阶段只能知道自己不想要的是什么,却很难发现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这中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当我们一旦经过生活工作的磨砺清楚自己真的想要什么的时候,我们最好祈祷,那个时候还不太晚。

  女主从面试官前落荒而逃后走在路上,坐在公园想象自己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应该是什么样子,也能够清楚知道自己不会成为xx或者cc的复制人,但我只能说这个过程让我们痛苦,追寻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这是个现实的世界,我们要在能够养活自己的基础上努力争取实现梦想,那么其实能够做到的大概是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后一点点一步步向梦想迈进,哪怕工作其实与之不相干。当然,如果你所从事的工作正是你所热爱的,并且急于实现的梦想,那么,我真诚祝福你。

  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是从人类学入手,自然她最后会选择从事一个保姆的工作也是有利于研究上东区的人类生活形态,这点她并没有失望

  最后由于女主的发火,对着摄像头说出的心声批评主人生活状态,从而引起女主人从心底改变自己,在我看来自然是太戏剧化了,毕竟上东区的人的生活习惯并不是突然形成的,而是日积月累,每个国家都有这样的家庭,当他们生存与那个环境,或生长于那个环境,那么很多东西是改变不了得了,那只能说是一个美好的梦想。

  《保姆日记》观后感(六):上东区人的上东区

  与时下流行的《gossip girl》故事发生的阶层基本一致,只是着眼点稍有不同。

  美丽的、有魅力的、有学历毕业生偶然遇到了一个工作的机会。工作于生活在美国社会中最为富有、最为有地位、最为有品位也最为自以为是的阶层——上东区——里,毫无存在感。这一阶层是扭曲的阶层:从结婚到离婚——为的是财产;从结婚到生子——为的是继承财产;工作更多的是为了搞破鞋;生孩子不是为了自己养;雇人需要监控——仅仅源于这个阶层内部的、习惯性的、长久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不信任。还有,赤裸裸的拼爹狂潮。

  美丽的女子,遇到了“高帅富”。高帅富喜欢美丽女子的真实、对于他人的信任。这是阶层之间的差异,不过不会影响爱情。因为人会变——人有改变自我的能力。

  我喜欢而且非常喜欢斯嘉丽,美女中的美女,充满了纯真的、让眼球不动也不想动的、流于外边其实源于内心的性感。与锋利美貌的波特曼不一样,与甜如蜜酒的邓斯特也不一样。哪怕没有情节,我也看斯嘉丽到最后。推荐给喜欢斯嘉丽的朋友。

  《保姆日记》观后感(七):一部有温情的商业片

  剧情还算紧凑。

  主要感动的并非什么找寻自我和女性意识崛起。

  而是ANNI和GROVER之间的保护与依赖的感情,尤其是小岛渡假,ANNI被解雇后坐车离去,小GROVER在后面追赶的无辜眼神和那句“don't leave me",真让人心疼,以后无论如何也要给自己的孩子最多的时间以及更多的爱。

  然后是Anni和她mother,Grover高烧,她不得不自己拆穿保姆的身份向作护士的妈妈求助,当孩子病情得到缓解后,她们有一场对话,妈妈说:你年轻、精力充沛,有大好的前途,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这样,你知道我经常的加班辛苦工作,就是为了给你更好的生活。

  当然还有友谊和爱情,只是很明显是作为背景的附注,毕竟让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女孩没有一点正常人的生活,这也太不尽人情了。

  其实我觉得美国家庭,也未必这么不重视亲子关系而全部依赖保姆,而实际上美国人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我们也不知道。

  只是演员的部分,只有那个小男孩让我印象深刻,也许孩子们天生就比大人有天分。

  其他人,都表现的很一般,即使是女主角,也并没有很深刻的印象,也许是剧情限制了她的表现。

  相对于前几日看过的《倒数第二个男朋友》,这部片还是闷了点。

  《保姆日记》观后感(八):撑红伞的保姆灰姑娘

  本以为是一部宣扬女性自主、宣扬人与人之间稀少而又温暖的友好和爱的轻喜剧。看了才发现又是一部骗人的现代童话,还兼具说教功能。

  又是一个现代版的灰姑娘的故事。这一次灰姑娘化身保姆又玩了一次邂逅王子的老套路,不同的是这一次她还收获了所谓的“社会学的实践”,最终说教地说服了一个上流社会的职业家庭女人怎样尽一个母亲的职责。

  如果说片子想强调女性的自我意识、自立自主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这种说教选择的平台却又开始残害一些愚昧的少男少女,贫富之间的鸿沟并不是因为一部片子就可以打破,尽管都是母爱也都来得不同。一个保姆去教会住在上东街的贵妇怎么成为一个好母亲,的确是天方夜谭的,只不过是无聊的编剧搞搞笑而已。

  片子里的亮点就是Annie的内心活动的描写,台词也好、用参观腊像馆的场景也好,都很细腻,也比较新颖。还有就是象征梦想的小红伞,起到了《阿甘》中羽毛的作用。

  《保姆日记》观后感(九):了解了自己才能更快乐的生活

  这部电影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反映社会的一种现象,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的最根本原因是因为大家的心里都只有自己。现在的人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将过错全都推给别人,比如那个X太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她发现她的儿子不再需要她的时候,她没有想到是自己没有投入精力在儿子身上,反而觉得是保姆与儿子走得太近。一方面她对珍妮说在家随意就好,东西可以随她用;另一方面呢,她又在家里安装了监视器来监视珍妮的一举一动。珍妮为了真正了解自己了解什么是生活,而选择了这份工作,并最后收获了爱情与X太太的友情,母亲的谅解。可是每一个方面都只是提了一下,与X家的相处和与富家子的相爱有点主次不分重点不明,如果算做并列关系的话,渲染的也不够具体细致。

  不过这部电影反映的问题还是挺深刻的,一个人如果陷在对自己无知的状态里不能自拔的话,他是不能好好生活的。只有先了解了自己才能更快乐的生活。

  《保姆日记》观后感(十):我们迷茫,但别忘了去寻找自己

  也许自己不是这么会找片子来看的人,所以接触到的好片子也不多,说真的,喜欢这部.大学毕业了,一直迷茫自己是谁,自己未来该怎么走.我想这也是很多当今大学生所面临的.幸运的人,就如同片子里的NANCY,工作来找你,然后在工作中逐渐探索自我,然后又被迫不得已的离开这个自己也不满足,自己离开又违背人情的工作.一个夏天,能遇到对的那个人,能找到自己的定位,NANCY是幸运的.

  突然发现其实学人类学,学社会学,学考古学这些人,也许不是我以前想象的那么没有前途,什么是前途,前途就是自己让自己的生活有意义,自己在老去甚至离开这个躯壳时,回想自己活过来的一生,不是那么一无是处的.曾经听个朋友说过这样的话,其实富二代才会有本钱寻找自己的理想,如果他们还有这个冲动的话,学学社交,学学音乐,学学绘画,学学那些理想的专业.这些属于他们,他们不需要为生活而选专业.这是一种选择,是每年参加高考的同学们要面临的,我们大多数特别成绩好的,或幸运,或被强迫得选择金融,贸易,机械,能源种种看起来不错的专业,也许到头来并不是快乐的.我们抱怨,然后继续沉溺...反复,诸如此类,最后就业,成家,工作.

  也许很多时候,会羡慕别人只是因为自己没经历过,比如那些环游世界体验生活的冒险家,比如那些想干什么就去实行,不受约束的人,很羡慕他们,如果我们能抛弃责任的话,责任这个词往往让大多数人妥协,我到现在依然无法判断谁对谁错,因为生活本来就没有定义.也许是我自己活得太没有原则.我只希望对一年后的自己说,想做什么就去做吧,放纵自己一次,只为了自己.明白自己究竟要的是什么,然后去追逐,直到最后.不论结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