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猫》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大猫》影评10篇

2018-03-22 20:1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猫》影评10篇

  《大猫》是一部由Sara Douglas / Nick Easton / Ann执导,博迪·卡维尔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猫》影评(一):三集太短了,好想因为这个给差评!

  第一次看到这么庄严介绍猫科动物纪录片。

  而且,由衷地敬佩那些为了动物福利事业花上一辈子时间的人。

  我只想说,三集真的太短了!完全没看够!40种不同面孔的猫,每一种在150分钟的片子里均分到的戏份都不到4分钟。而每只大猫的戏份都是导演在几千个小时素材里挑选出来的。是啊!几千个小时,我觉得如果是我,每天盯着单一画面看,还得保证不遗漏精彩画面,真的会疯!

  我是第一次这么认真地看BBC的纪录片,以前都是只听其名声,没看过其作品

  这次因为猫奴本性才被这部片子吸引过来,一下子就觉得以后应该多多看BBC的纪录片。真的是整个人感觉被洗涤了!

  我自己是从小就养猫的。只是小时候养的那只母猫因为在哺乳期时受了惊离家出走了。后来再养猫,就是工作以后独自生活时候了。那时候一只猫咪足以治愈我在大城市独自奋斗寂寞

  当然这部片子并不是记录人类亲近的家猫,而是生活在地球各个角落的野生猫科动物。

  从第一集到第三集,有一个知识点是一直在重复的:

  它们在地球的各个角落生长繁衍,从雪地沙漠,从草原到海滩,再到人类城市中心

  每当看到这里,我都有种喵星人统治地球的感觉。

  先说说我最喜欢的大猫:狮子

  可能是受小时候看的《狮子王》的影响,我至今都对狮子有种特殊情感。觉得他们就跟身边的小猫一样萌化我心。但狮子更多了一份威严,让人感受力量安全

  狮子是所有猫科动物里唯一群居的大猫。他们成群结队,还会互相学习,颇具社交性。而且社交能力也是它们比其他猫科动物更聪明原因。这一点在第三集里有位博士做了实验证明了狮子的智商更加优越

  所以我喜欢它们,也是因为它们更具人性。以前看到过这样的新闻,一个人类与狮子在一起生活了数年,分别数年再见面,狮子还能认出来并拥抱他,那样的画面看到就会流泪。

  第二个想说的是我觉得最具神性的大猫:加拿大猞猁。

  零下60度的冰雪世界,我真的难以想象工作人员付出了怎样的耐心毅力才等到了它,并拍下了它,让我们能够这么清晰地看见它。

  看见它的第一眼,我的眼前一亮。因为以前也没有认识过这种大猫,更没有看过它的图片。所以这是我第一次见它的真容。

  就是两个字:惊艳

  那种惊艳就像第一次看见独角兽时的感觉:哇!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具备神性的动物。

  加拿大猞猁的体型极其庞大,而且腿长特长,头又较小,耳朵长长的,既威武又美丽。那样的它独自走在冰天雪地里,就是让人恍惚以为来到了仙界,碰到了哪位神灵的座驾。

  第三个想说的是最孤独的大猫:雪豹

  当它在崖壁间耐心地洒下20几泡尿的时候,我竟然笑出了声!

  导演在短短几分钟里就做到了情绪铺垫、意外发现、转折、结局四个部分的叙事。

  情绪铺垫是雪豹在崖壁间无望地行走,配音说它有时候会走几十公里,而且速度不缓不急。让屏幕外的我很捉急。

  意外发现是雪豹在一个地方发现了雌性雪豹的气味

  转折是雄雪豹走着走着听到了雌雪豹的叫声

  结局是雄雪豹终于遇到了雌雪豹。

  但导演却没有给我们看两只雪豹在一起的画面,而是在两只雪豹互相的叫声中结束了这一段。

  我心想纳尼? 动物纪录片导演也玩开放式结局?

  害我到现在还心心念念想看两只雪豹干柴烈火的画面!

  最后,再次向BBC的专业敬业表达钦佩之情!还有第三集里介绍过的那几个为了动物福利事业奔走终身的人。

  我自己也曾经设想过,如果不结婚生子,也许我会去做动物保护方面的工作。一辈子跟小动物在一起,感受它们的柔情温暖,并努力让它们更幸福

  然而我终究是凡人,做不到那样的无闻和伟大。如今除了养两只小猫小狗,就只能在屏幕里感受大自然了!

  《大猫》影评(二):错过这部吸喵神作,你不配做猫奴!

BBC花大价钱告诉你,在喜马拉雅山上吸猫是种怎样的体验?_腾讯视频

  人类,总以为自己是这个星球主人

  但在喵星人看来,这里面一定有什么误会才能愚蠢的人类得出如此奇怪的谬论。

  正如《人类简史》作者所说: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野生水稻,其实全年忙着引水灌溉、驱鸟除虫的农民让水稻们过上了更加安逸的生活,谁驯服了谁还真的难说。

  吸猫一族可能比农民更辛苦。每天捏着鼻子铲屎,猫粮好过自己的口粮,殚精竭虑的讨好,往往只换来喵星人一个爱理不理眼神

  现在,你再想想,到底谁才是主人?

老子不猜!

  一群英国人告诉你,不用猜了。

  他们用数年时间记录下喵星人在地球的生存状态,只为了证明:它们比人类更像是这个星球的主人。

  这一论证的全过程,都在《大猫》的纪录三集片(误),三集纪录片中。

  在高清无码的画面中,你将会欣赏到遍布世界各地的四十多种喵星人,它们彼此之间,既是如此的相像,又是如此的迥异。猎豹、美洲狮、西伯利亚虎领衔的喵星人豪华午餐组合,更是可以让猫奴们一次吸个过瘾

  因为多读书看报多学点喵星人知识,真的对未来人生会产生极为关键的影响。

  试想,当你辛苦攒下一年工资去非洲旅游,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之时,一头体型巨大的喵星人防不胜防出现在你面前……

  没看过这部纪录片的只能静静等死。

  但凡认真看过此片,你至少可以在遗书中告诉家人:把你当猫粮的凶手不是猎豹也不是金钱豹,而是奔跑时平均速度可达70码的非洲豹。

  这样死不知道是否有尊严,但至少显得比较文化

  除此之外,我们在《大猫》中将见识到最mini的喵星人,生活在斯里兰卡以及印度南部,巴掌大小的它体重不超过一公斤,被称之为锈斑豹猫。看它在热带丛林中行走捕猎,仿佛Q版的《辛巴历险记》。

  还有全世界最苦逼的喵星人,生活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不习惯孤独的非洲狮每次聚餐都采取团购模式,前前后后一拥而上,哪怕它们在心底吟唱着“团结就是力量”,却依然要为此付出血的代价,毕竟面对皮糙肉厚堪称非洲五霸之一的非洲水牛以及长颈鹿,这群高端玩家选的都是“地狱模式”。

  相比非洲表亲的自我挑战,远在大洋彼岸的美洲狮在吃饭时选择了“无脑模式”。看着它们闲庭信步的走到海岸边,面对一脸懵逼的企鹅,与其说是捕猎,不如说它们走进了六十九块钱管饱的自助餐厅,甚至吃不完还可以打包带走。

  而在喜马拉雅山脉和雪豹四目相望,无论是说几千米海拔,还是考虑其罕见程度,这大概都是世界上最高端的吸猫方式

  空虚寂寞冷的雪豹,在悬崖峭壁上以及皑皑白雪中孤独行走,一小时随地小便多达二十次,尿频尿急尿不净,难怪他等待多年都找不到一只配偶

  人类常说单身狗,真是日了狗了,你们有考虑过雪豹这种单身喵的心情吗?

  之所以推荐《大猫》,是在于猎奇心被本片极大满足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BBC出品纪录片背后的两个字:专业。

一是专业的设备消除了职业歧视。

  《大猫》采用先进的航拍以及跟踪拍摄技术,用全新的视角第一次完美展现了猎豹的捕食全过程,让我们惊叹还有这样的操作科技的进步,赋予了动物世界更加真实面貌,也让野外动物摄影师不再成为保险公司拒绝理赔的高危工种。

二是专业的精神突破了人类极限

  翻山越岭穿过世界上最危险公路,BBC的摄影师在天寒地冻山顶苦等数日,只为还原神秘真相,当雪豹出现的那一刻,导演和摄影师都哭了。主创团队真挚泪水以及颤抖的声音,让我们相信,喵星主人的魅力就是如此巨大,巨大到可以让人忘记足以带来死亡的寒冷

  溢美之词都说到这个份上,你还有什么理由拒绝这部高分的纪录片《大猫》呢?

  来吧,不管你是不是猫奴,让我们尽情的吸个够吧!

  《大猫》影评(三):BBC猫片戳到了我的心窝儿

  据说,近些年有一种新型的毒品正在全世界蔓延,不仅发展速度极快、传染力极强、上瘾极快,并且毒性强大,一旦接触,终身难以自拔。

  这种毒品的名字叫做:猫!

  中毒患者在平时有以下几种表现方式:

  自拍全是和猫的合照;朋友圈里全是猫;一日不吸猫,浑身不舒服

  你是不是也是一个猫瘾患者,如果是,那么BBC的这部和猫有关的纪录片,绝对戳到你的心窝儿。

  C刚播出一集,豆瓣评分已经飙到了9.6,这几百个打分的估计全是吸猫人士

  不过,BBC这次要讲的可不是你脚边那个温柔乖巧软软的猫猫,而是全世界各地的厉害喵!

  有萌有猛!

  让你一次过够猫瘾,给主子忠实地交出你的膝盖

  一个猫族,有40个不同面孔。

  非洲狮、虎、美洲豹、金钱豹、猎豹、云豹、雪豹、美洲狮、猞猁、豹猫、虎猫、渔猫、黑足猫、兔狲、薮猫、沙漠猫…

  他们全都属于猫类。

  最快的猫

  ——猎豹,陆地上速度最快的动物。

  最喜欢追猎,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追着高速移动摄像机狂奔的画面,看的人心颤。

  最小的猫

  ——锈斑豹猫,少而罕见,手掌大小,一片叶子都能盖严实了,算是一个迷你猫。

  这种猫个子小,但胆子极大,拥有6倍人类视力,超强的嗅觉和听力,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而且从来不会忘记回家的路。

  总在镜头前面各种卖萌,看的天天也忍不住想吸一口试一试。

  最大的猫

  ——西伯利亚虎

  体型是锈斑豹猫的200倍,拥有猫科动物中最强的咬合力。

  上山能打猎,下水捕鳄鱼。

  最强的猫

  ——狮,准确说是狮群。

  团体作战的狮子,是自然界的超级狮群,出师无往不利,即使是长颈鹿水牛这些大型的猎物,他们也能捕猎到手。

  他们不仅并肩狩猎,他们也有社交,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大家族

  照料每个小狮子,保护母狮和受伤的个体,是整个狮群的责任

  世界,其实早已经被猫们占领了

  不论是亚洲的沼泽,还是非洲最古老的沙漠,猫,无处不在

  以其无与伦比的能力,征服着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甚至地球上最高的山脉。

  比如雪豹。

  世界上最孤独的猫,也是天天最感兴趣的猫。

  生活在喜马拉雅山脉,虽然食物短缺,但雪豹最愁的是找对象问题

  对一只公雪豹来说,穷极一生,就是为了找到一个母雪豹。

  但转过一座山,两座……十座也可能遇不见另一只雪豹。

  所以,公雪豹在每条路上,都会留下自己的味道,也就是每小时撒尿20次,每天重复。

  这只公雪豹可能一辈子也遇不到那个雌雪豹,但仍日复一日,从不放弃,即使喜马拉雅山天气那么恶劣

  那些被拒绝一次就灰心丧气朋友们,看看人家,都学着点~

  雪豹是孤独的,但不一定就是抑郁的,其实,镜头下的这只雪豹还是很会享受生活的。

  有事没事躺在没有雪覆盖的石头边,一只脚抵着墙,仰卧闭目熟睡,就像家养的猫蜷缩在暖气片旁边那样幸福。

  一整天过去了,就翻了个身,伸展一下。

  连摄像师们都服了这只猫。

  一日吸猫,终生有瘾。

  C镜头下的猫,不知道你还敢不敢吸,不然对着屏幕吸好了

  患有猫瘾症的各位就别犹豫了,果断开刷,天天已为你备好啦。

  《大猫》影评(四):不为人知的猫科动物世界(英剧速递,big cats)

  One family, 40 different faces.

  They thrive in every landscape...

  From the frozen north, to the driest deserts.

  From the most remote, barely exploared places...

  to the heart of our modern world.

  These are the cats.

  ——《Big Cats》

  英剧《Big Cats》(大猫)

  作品类型:记录片

  故事概述:猫科动物纪实

  上映时间:2018年1月11日在英国开播(共3集,已完结)

  2018年伊始,BBC为全世界人民献上了第一份“视觉系”饕餮盛宴——“猫科动物”纪录片。今天,让我们跟随摄影师的镜头,进入“大猫”(老虎、狮子、豹子、山猫...)的世界,去探索那些鲜为人知的“猫性人生”。

  I,BBC,最专业的视角,最人性的角度

  C: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的纪录片制作

  专业视角:最高精尖的专业设备(不用再冒着生命危险去捕捉那些惊心动魄经典瞬间)+最了解猫科动物习性的专业人员(有机会亲近大猫,近距离观察

  人性角度:在不危及(影响)到猫科动物的前提下,进行拍摄;选择合理的时间段,进行拍摄;从大猫的习性入手,自然而然的进行拍摄

  II,大猫,神奇的物种、人类的朋友

  大猫:大型猫科动物,特指那些肉食性、天生的捕猎高手

  神奇物种:从极寒之地,到炙热荒漠;从热带雨林,到平原之处;从蛮荒之地,到世界中心,猫科动物的身影随处可见。小到身居丛林深处的锈斑豹猫,大到旅居大雪弥漫的西伯利亚虎,猫科动物的足迹踏遍四方。

  人类朋友:此“朋友”,非彼“朋友”。尽管人们常说“猫是人类的挚友”,但是当你遇见了“大猫”(大型食肉类猫科动物),彼此能否成为互通友谊的朋友,就有疑问了?!

  III,镜头背后的故事

  三集纪录片

  近3小时影像

  历时两年拍摄

  涉猎大猫逾30余种

  这一系列数据,真真切切的让每一位观众感受到了BBC制作团队的高度!(专业、敬业)

  那一帧帧细腻精致的画面,那一幅幅野性十足的组图,那一组组令人拍手叫绝的影像,无不凝聚着制作团队的汗水与心血。当观众安坐在电视机前,享受着精彩的“动物世界”时,又有谁能够想起奋战在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摄影、摄像团队,猫科动物专家,野生学家...)?在此,笔者向所有镜头背后的英雄们说一声“谢谢!”

  IV,影片背后的暗示

  《大猫》(2018),不仅仅是一部绝美的动物纪录片,更是一篇隐喻极强的檄文。

  ①控诉人类对于环境的破坏

  无止境的开发,毫无节制的索取,迫使地球上越来越多的物种面临着“销声匿迹”(绝种)的窘境,或许若干年后,我们的下一代只能在历史资料中一睹珍惜物种的风采。

  ②控诉偷猎者的恶行

  造成“大猫”锐减的又一成因是“偷猎”。由于极高的医用价值及商业价值,许多不法分子将枪口瞄准了濒临灭绝的“大猫”(尤其是老虎),数年间,曾经称霸一方的王者,现在已经难觅踪迹。

  ③呼吁保护濒危动物

  保护地球、保护动物、和谐共存

  人类不可妄自尊大,将自己置于食物链的顶端,傲视群雄;而是需要放下身段,学会保护其他物种,共建美好生态圈。这个愿景说来简单,操作起来难度不小,为什么呢?

  首先,人心叵测;其次,利益熏心的人太多;再者,众口难调,意见难以一致;最后,生态体系建设,耗资巨大,耗时很长,非一日之功。

  任重而道远,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书不尽言,就此搁笔,让我们继续欣赏动物世界。

  导演★★★★★(殿堂级水准)

  旁白★★★★☆(磁性不够,个人还是喜好爵士配音)

  剧情★★★★★(大气磅礴,人们未曾了解的猫科动物世界)

  视效★★★★★(完美)

  音效★★★★★(动静皆宜)

  推荐度★★★★★(BBC纪录片,不容错过)

  更多影评+推荐首发于微信公众号“floyd与helen的旅途集锦”,谢谢

  《大猫》影评(五):9.6分,猫奴的顶级A片等你来吸!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流量君],ID:dotammm

  有一种纪录片,叫BBC出品。

  有一句话,叫BBC出品,必属精品。

  比如蓝色星球2——豆瓣评分9.9.

  地球脉动2——豆瓣评分9.9.

  每一部都口碑炸裂,每一帧画面都像一个鲜活的生命体,处处透露着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

  今天这部也同样如此——

  《大猫》 I 2018

  豆瓣:9.6

  君君鉴片

  《大猫》

  适用人群:吸猫人群

  推荐理由:带你领略神秘的猫咪大家庭

  时 长:58min*3

  推荐指数:★★★★★

  这部《大猫》可以说是“吸猫”一族的福音了。

  但不是君君吓唬你们,这部纪录片中的任意一只猫,你敢吸试试?

  (心里想的可能是这样的)

  (实际上却是这样的)

  确实,吸这样的猫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但隔着屏幕吸上一吸,还是非常享受的。

  这次BBC的91岁当家老爷子,带领团队耗时2年,走遍14个国家取景,才拍摄到了40种猫科的其中31种。

  正如纪录片开头所讲:同一个种族,40种面貌。

  今天,我们就先来“吸”几只第一集出现的猫。

  看看有没有入大家眼,想据为己有的?

  萌宝之主—— 绣斑豹猫

  世界上最小的猫科动物,大不过一只手掌,成年体重也只有1公斤左右,甚至一片落叶都能成为它的防身物。

  模样和家养猫主子没啥大区别,叫声也非常萌萌哒。

  蹬着大眼珠的模样可爱到令人发指,你们瞅瞅~

  但你可别被这小可怜带偏了,它可是实实在在的肉食动物。

  还具备人类所没有的“特异功能”——视觉能力是人类的6倍,可以听到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嗅觉可以分辨出10亿种不同的气味。

  妥妥一只大boss,但这么可爱的动物却已经濒临灭绝。

  生活在热带雨林的它们,因为自然环境的退化,数量骤减。

  真不知道哪一天,就连隔着屏幕都吸不到它了

  最孤独的“猫”—— 雪豹

  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猫科动物,生存在海拔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上。

  它一生中遇到最难的问题不是觅食,而是找对象。

  雪山之巅,连个鬼影都难见到,这只单身狗(豹)只能靠随地撒尿来解决求偶问题。

  (这撒完尿抖屁股的动作,服了~)

  为了尽早脱单,经常一个人四处蹭地,一条路走很多遍,每次都留下印记,就差写几个大字:

  有谁缺对象的,速来联系我

  看来,这只最孤独的“猫”为了找对象过日子,也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世界最南端的猫—— 美洲狮

  它凭借着敏捷的身手,强大的咬合能力,常常会拿下意想不到的对手。

  比如撕咬麦哲伦企鹅。

  这看起来残忍,无情,但却是美洲狮唯一生活下去的保障。

  食物链不会倾向于任何一位身处其中的动物。

  身处食物链中,没有该不该杀,只有想不想活。

  大脚怪—— 猞猁

  在气温零下63℃的育空地区,住着传说中的“大脚怪”——猞猁。

  在科学家和萨满巫师的眼中,猞猁是秘密的守护者。

  这只被团队看中的“被采访者”名叫高刚,是只非常会打猎的“猫”。

  天太冷,它需要经常觅食补充自身能量,而食物一般只有一道菜——雪兔。

  高刚常用它两只肉脚,为我们上演着世界最终极的“猫兔游戏”。

  为了捉到雪兔,它会耗尽耐心的等一个时机。

  一旦时机到来,会毫不犹豫的下死手,百战百胜。

  沙漠追猎手—— 猎豹

  猎豹,天生的运动健将,时速最高可高达120公里。

  为了抓拍到这位大哥,BBC还特地用上了他们的黑科技——一辆高速遥控车。

  目的是为了捕捉猎豹的更多可能性。

  它们的爪子为它们提供摩擦力,不仅直线奔跑快如闪电,还可以自由转弯侧空。

  更是可以徒脚掀翻BBC的飞行器,就问你服不服!

  一个字,服!

  君君不仅服这些凶勇善战的大猫,更服拍摄大猫们的BBC团队。

  其实我们都知道,猫科动物的警惕性极高,被称为世界上最难被捕捉影像资料的动物之一。

  但是BBC做到了。

  它们使用了大量的特写和慢放镜头,记录了大猫们的每一个细节。

  它们的毛发,神情,以及微小的动作,全都清晰可见。

  从“第三极”喜马拉雅山脉到地球最南端的巴塔哥尼亚;

  从广阔的非洲大草原到斯里兰卡的密林;

  两年间,摄制组几乎走遍了世界各地,遇到无数的艰难险阻,但都坚持了下来。

  为了什么?

  没有人能替BBC作答,除了片中这40种濒临灭绝的猫科动物。

  (雪豹交配难,是环境恶劣,还是本身数量极少?)

  豆瓣《大猫》下有个话题叫:“再过20年,这些物种还能剩多少?”

  有人回答:不到一成吧。

  绝望的回答,却很可能成为现实。

  (为了拍摄雪豹,而在大雪中坚持等待的摄影师)

  就像纪录片《二十二》的拍摄,就是一场与死神的赛跑。

  《大猫》们也在经历着它们的生命终结——一个物种的告别。

  同样的令人难以接受,却又不得不接受。

  (纪录片《二十二》)

  而今,《大猫》如果因此被众人注意,并且开始唤醒群众的良知,制止刀斧,敬畏自然,尊重生命。

  那么才是这部纪录片拍摄的终极意义。

  千万千万,不要等未来某一天人类宣布“最后一只雪豹死亡”时,我们才懂得什么叫永远消失。

  《大猫》影评(六):飞翔的喵星人

  C为广大猫奴们提供的这样一个扩大吸猫能力圈的一个机会,从高山到海洋,从沙漠到雪地,从沼泽到草原,从雨林到工矿,吸遍天涯海角,记得N年前,豆瓣流行一条广播“以前,豆瓣好像雅典,音乐、阅读、思辨。现在,就好像埃及和罗马一样,首饰、滥交、八卦,还有崇拜猫。”雅典终于被引以为豪的全民民主所裹挟走向僭主,堕落的永恒之城也难免陷落于野蛮人的铁蹄,思辨也好,八卦也罢,唯吸猫永恒。 影片以水牛和狮子的对抗作为开始,第一个讲述的是抚育三只幼崽的受伤母狮的故事,展示着大自然的残酷,看看这些为生存而厮杀的喵星人的亲戚们,再看看正趴在键盘上撒娇卖萌遮住屏幕的喵星人,是不是觉得应该对他们再好一点?嘿,你想多了,因为------他们不需要!!!

  这是一个勇敢的士兵,也是体操健将

  可惜还是落杠了,似乎还被踹了一脚

  作为一个狮群的老大,公狮不仅心安理得地吃着软饭,对自己的娃也是狂暴粗野,或许,群主往往不是那么靠谱的 越过生存残酷的草原,进入斯里兰卡雨林,配乐也从激昂转为空灵,看到最袖珍的锈斑豹猫,战鼓一般的狮群怒吼远去,又嗡又嗲的喵叫也将我们带入比较熟悉的吸猫节奏

  熟悉的出场姿势,熟悉的从犄角旮旯熟练地钻出来

  巴塔哥尼亚,世界的尽头,帮助达尔文缔造进化论的地方,每年的企鹅上岸筑巢日同样是美洲狮的饕餮日,不用辛苦狩猎,一路捡肉吃

  好像人类遇到丧尸的惊惶,企鹅挂满档往灌木深处高速蠕动

  一位勇士留了下来,意味深长,结果可想而知

  无独有偶,哥斯达黎加的海滩,同样有喵科的美洲虎在海龟的产卵季守株待兔

  在干旱缺水的沙漠,失去母亲护佑的三只幼狮四处流浪,以死尸为食

  或许有过落魄懒散的时候,但他们始终是最出色的掠食者,无关体型大小,甚至可以下水猎食鳄鱼

  邪魅狂狷的加拿大猞猁kronk

  这满脑袋的高科技产品,霸道的表情,占领地球指日可待

  回眸一笑鬼见愁

  寒冷的温度下,多余的热量消耗是可耻的,所以猞猁放弃了尾巴

  被调戏的短跑之王

  先是天上飞的

  然后地上跑的

  遛猎豹,编导们你们就没想过可怜的猎豹要多抓多少猎物才能补回逝去的卡路里 孤独的雪豹 或许是因为拍摄的主题是求偶而不是掠食,这只孤独的雪豹,伴随雪线而移动,在生存困难的喜马拉雅,无论是在墙根处猥琐蹭蹭,还是尿尿那凌厉一抖,抑或睡醒后销魂懒腰,那是相对于草原上的狮群或者猎豹来说无法想象的一个画面,镜头中的他无处不在表达着的是一种求摸摸的状态,恋爱中的人类,智商为零,恋爱中的雪豹,看来亦是如此。

  在方圆几十公里的领地巡视,到处留下交友信息和征婚启事

  与其辛苦打一炮,不如好好睡一觉

  本片里头我最喜欢的喵星人,一只眼睛是盲的,这是一只伟大的山猫,她继承了喵星人坚韧,敏捷,聪明,神经,不靠谱的光荣传统,在悲壮的配乐中,导演也详细记述了她从失败到成功的狩猎过程

  一开始就注意到两只眼睛颜色不一样,后来导演介绍盲了一只,估计是左眼

  弹跳有力,身体舒展,滞空时间充足,飞翔的喵星人,动作评分满分

  可惜鸟毛都没摸到一根

  终于在第N次狩猎中获得成功

  嘴里叼着一只,还要抓另一只,仇恨值太高,报复心很重

  这位大爷学会了狩猎,一次抓两只,抓一只,放一只,横,彪悍的喵生不需要解释

  小型猫大都很像家猫,也有一张包子脸

  草原深处的 兔狲 一家,移动的表情包

  我苦

  鄙视

  我忍

  我懵圈

  仙踪难觅的小兔狲

  目前只看了两集,期待第三集出来再继续 优雅的外表,神经的性格,萌萌的模样,强烈的好奇心,整洁的身姿,与人类相对独立的共处,种种特质让吸猫成了很多人的爱好,除此之外,同时也是纪录片无处不在体现的,大自然赋予喵家族的生存天赋,辛辛苦苦压腿的人类看着喵星人把自己轻松装进罐子里的羡慕妒忌恨只是小意思,短跑之王,攀爬高手,捕鱼专家,隐匿大师,团建达·········喵,嗅觉听觉视觉全面得天独厚,胡子尾巴无一不是独特的恩赐,足迹遍布天涯海角,哪怕极端恶劣环境,亦赋予相契合的生理特质,喵科的生物树愈发茁壮,上天对喵家族无疑是宠爱的,所以,愚蠢的人类啊,还是顺天而行吧

  《大猫》影评(七):史上最震撼的「猫片」,让你一次吸个够

  派爷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最近沉溺于一种社会现象,无法自拔。

  一旦沾上这种行为,轻者化身「嘤嘤怪」,行为异常;

  重者精神恍惚,疯魔成性。

  一旦吸上了,这辈子就别想戒掉。

  估计大家都猜到了,派爷说的,就是「吸猫」!

  眼看着一个个有志青年沦落成“猫奴”、“铲屎官”,派爷怎能坐视不管!

  所以派爷在这里,想对那些“吸猫人士”真诚地劝说一句,下次你们吸猫的时候;

  请务必带上我!我们一起吸!!!

  好吧,派爷承认,自己也是个“猫奴”。

  电脑硬盘里,也收藏了不少“猫片”。

  不过总共就那么几部,像《流浪猫鲍勃》、《九条命》以及《猫的报恩》这样经典的猫片,派爷都数不清看过多少遍了。

  无猫可吸的日子,派爷看到《猫和老鼠》中的汤姆,都觉得贼可爱。

  经过漫长等待,派爷最近终于等来了一部最新的“猫片”。

  而且,它和之前的那些都不太一样——

  《大猫》

  ig Cats(2018)

  从海报上我们就看得出,这又是BBC出品的纪录片。

  说起来,BBC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的电视台。

  既有像《逐梦魔女》、《中国的秘密》这样带着偏见和偏激审视中国的影片;

  也有像《地球脉动》、《蓝色星球》这样叹为观止、让人心生敬畏的自然科学类纪录片。

  和BBC其他的纪录片一样,《大猫》同样有着精良的制作,和独具匠心的品质。

  从“第三极”喜马拉雅山脉到地球最南端的巴塔哥尼亚;

  从广阔的非洲大草原到斯里兰卡的密林;

  两年间,摄制组几乎走遍了世界各地。

  为的只是记录下,生活在地球各个角落中,所有种类的大猫们。

  虽然只出了一集,但是口碑相当炸裂。

  豆瓣评分高达9.5;IMDB上也有9.2。

  三集的纪录片中,有狮子、老虎、猎豹这样的大喵,也有兔狲、猞猁、豹猫这样的小喵。

  近四十种不同类型的猫,保证能让你一次吸个够。

  不仅猫的种类多,而且纪录片的画面,同样精致得让人感动。

  哪怕是空景的转场镜头,要么美轮美奂,要么气势磅礴;

  丝毫没有一点马虎。

  而节目组对于那些大喵们的追踪和记录,要更加专业和用心。

  猫奴们都知道,猫科动物的警惕性极高;

  而且行踪飘忽,容易受到惊吓。

  所以它们也是世界上最难被捕捉影像资料的动物之一。

  稍有风吹草动,它们就会消失在镜头中。

  拍摄野生动物,对纪录片团队来说,已经是一种挑战;

  而要把这些野生大猫们拍出美感,并且记录它们真实的生活状态,更是难上加难。

  但是BBC做到了。

  纪录片中使用了大量的特写和慢放镜头,记录下这些大喵们的每一个细节。

  它们的毛发,以及微小的动作,全都清晰可见。

  派爷要为纪录片团队的摄影师们疯狂打call。

  正是他们深入绝地,不舍昼夜地蹲守每个瞬间,才能捕获这么精彩的画面。

  为了拍摄雪豹,导演和摄影师两个人经过世界上最陡峭的公路;

  穿过层峦叠嶂,来到了喜马拉雅山脉。

  他们不仅要面对严寒气候和高原反应;

  更需要花费数天时间,才能寻找到行踪神秘的雪豹。

  他们沿着雪豹留下的踪迹寻找,最终见到了这只大喵。

  可是这只雪豹,只是像只蜷缩在暖气旁的家猫一样,睡了好几天的懒觉。

  它睡多少天,摄影师就要等它多少天。

  为了拍摄它寻找配偶的画面,摄影师要每时每刻都守在摄像机前面。

  就算摄影机被挂上了一层白雪,摄影师也要顶着严寒继续拍摄。

  等它睡醒了,摄影师才终于拍到那些珍贵的画面。

  也正是有了他们的付出,才有那些大喵们,活灵活现地出现在荧幕上。

  既然是大猫,像狮子这样的万兽之王,自然少不了。

  他们也是唯一一种,有着家庭观念的群居猫科动物。

  这种生活方式的好处就是,每次它们遇到猎物,大家就可以组团追捕。

  坏处就是,成年狮子要承担起抚养很多孩子的责任。

  母狮子的脚被水牛撞伤,但是为了小狮子们的食物,她还是要去捕猎一只长颈鹿。

  单兵作战还身负重伤的母狮子,显然不是长颈鹿的对手,很快就被长颈鹿甩开了距离。

  此时,群居生活的好处便显露出来。

  其他的狮子见状,立刻爬了起来,开始对长颈鹿进行围捕。

  可怜的鹿鹿,就这样成为大猫的食物。

  这种大型食肉喵,大家可能不敢吸。

  但是接下来这个身形娇小的“大猫”,绝对适合所有的吸猫人士;

  甚至比家猫,还让人无法自拔——锈斑豹猫。

  前方高萌!

  不知道你们怎么想,但是派爷看到它之后,心都要被它萌化了。

  圆鼓鼓的大眼睛,真的是太可爱了!

  它是世界上最小的猫科动物。

  成年后猫锈斑豹猫,只有普通家猫一半体型的大小。

  甚至还不比一片叶子大。

  锈斑豹猫不只是长得像只小奶猫,连叫声都同样奶声奶气。

  这样一只可爱的小家伙,怎么在凶险的森林中生存呢?

  别看它们身体小,但是胆子却一点都不小。

  因为它们的感官极其灵敏。

  不论是听觉、视觉还是嗅觉,它都比人类灵敏太多。

  所以过河爬树,追捕猎物,对它们来说,都不是问题。

  虽然它们一直生活在森林中,可由于人类的砍伐,锈斑豹猫的数量已经少得罕见。

  甚至还有人,把它们当做食物。

  派爷就不理解了,这么可爱的小猫,怎么下得去嘴去吃它!

  不论是大猫还是小猫,它们和人类一样,都是生活在地球上的平等生命。

  人们喜欢猫,一方面是这个物种,天生就自带可爱BUFF。

  另一方面,它们高冷、神秘的气质,才是让无数人为之疯狂的主要原因。

  和狗子不同,大部分的猫咪肆意妄为,绝不会听从人类的指令;

  更不会主动讨好人类(除非它饿了)。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猫奴”的出现,甘心为自家主子铲屎、换猫砂。

  就像纪录片《伊斯坦布尔的猫》中说的那样:

当它想被宠时就会跑过来,等它觉得够了就会走掉。 可是我不能想摸就摸。如果我抓它的尾巴,就会被咬。 它们只做自己想做的事,绝不妥协,热爱自由。

  每一只猫的身体内,都有一个独立的灵魂。

  换句话说,它们都有自己的“猫生”,而不是人类的附属品。

  而这种无拘无束的自由,才是最让我们羡慕的生活。

  《大猫》影评(八):Big cats

  C出品的纪录片,真的没话说,印象最深的就是铁锈豹猫和黑足猫,很萌啊。

  Cats果然是神奇的物种,喜欢,超喜欢。

  三集纪录片,我已经看完了前两集,坐等第三集的更新。Big cats的制作团队真的是用了最好的努力来完成这部优秀的作品,画面的布局感非常完美,通过镜头为我们展现了这些生活在遥远地方的小精灵们的点滴。这部作品的每一帧单独拿出来都是无可挑剔,很多我在观看的时候我都诧异镜头居然会把这些可爱的猫的动作捕捉的如此完美,真的感谢制作团队的用心,能让我们看到这些cats的样子。

  生活在斯里兰卡雨林里的小精灵,真的是太可爱了,the sma

  完美的侧颜了,真的是完美。

  萌萌的,很可爱。

  这个镜头可爱的要死,喜欢。

  《大猫》影评(九):《大猫》:这里有猫片,撸猫的人有福了……

  C不愧是纪录片的业界标杆啊,刚刚用琉璃一般透彻的镜头,让《蓝色海洋 2》席卷了一把全世界观众的眼睛,接着就用毛茸茸,暖烘烘的镜头,来跟踪拍摄猫科动物,再一次席卷全世界爱猫人士的身心。(不说了,看见那么多的猫科动物毛茸茸的身体在眼前晃来晃去,我的身体都酥软了!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啊……)

  猫科,大体分为三亚属,总共15属38种。而BBC跨年推出的这部纪录片,将分布在世界上那个达到角落里的40种猫科动物挨个搜罗了一遍。从体型最大的虎,到最为强壮的非洲狮再到体型最小的锈斑豹猫,都是经历过大自然无数年岁月洗礼而存活下来的胜利者,(好像就猫这一类屈尊降贵当了人类的宠物,其他的猫科动物性子高贵着呢!)都是些实打实的肉食性动物,一贯的眼神坚定,无肉不欢。

  (想想这加拿大猞猁吃的是更软糯的毛茸茸的雪兔,我心下不忍。兔兔那么可爱,怎么可以……嗯哼,咳咳……差点跑题!)

  镜头先关注的是非洲莫桑比克的狮群,一只后腿受伤的母狮如何照顾自己和她的三只幼崽,如何团结整个狮群狩猎获取食物,因为过于严峻的生存环境的压迫,使得他们没有那般温情脉脉,所有的行为都是原始而直接,身负伤痛也要为活下去而奋斗,好一篇平民励志故事!

  接下来,斯里兰卡雨林里,体型最小的锈斑豹猫闪亮登场。身为体型最小的猫科动物,却有最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手掌大小的体型,却要在庞大的森林里坚强求存。所以它们无所畏惧的利用灵活的体型,敏捷的动作,和优于人类六倍有余的视觉在危险密布的热带雨林里探索整个世界!

  而在喜马拉雅的冰雪山脊之上,雪豹在贫瘠的山野里呼唤,所期待的不是食物与温饱,而是一个可以交配的异性伴侣。只是,他们那领地意识强大到几十公里互不往来的性子,以及日渐减少的数量,注定了的他们百年孤独的命运,让他日复一日回荡在山间的呼唤,显得格外的凄凉。

  (这一段拍摄作为第一集正片最后的花絮,让观众见识了摄制组拍摄的艰辛。整个拍摄环境在喜马拉雅山脉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区,蹲守接近一个月,终于在一定距离内抓拍到他求偶和划分领地的一系列行为。比如蹭味道和滋尿这样相对猫科动物较为隐秘的镜头。)

  前面提及的三种都还是自然界里自由自在的精灵,而到非洲猎豹的时候,就出现了人类干预的痕迹。不论是猎豹母亲脖子上的定位项圈,还是加拿大猞猁耳朵上留下的科研标记,都在无时不刻的提醒我们,人类对于整个自然界所施加的干预。有保护他们免受额外的伤害为好意的初衷,也有人类生活逐渐侵蚀他们愈加宝贵的领地的无奈。

  (猫科动物的领地意识和独居属性,使得他的生存领地至关重要,一旦领地受侵扰,他们会采取逆行的进化策略来保证自身安全。通常会选择迁移,抛弃现有居住地。但是逼迫过激,他们甚至于选择性的断绝生育来躲避外来侵袭。而这样的行为,只会进一步导致他们数量的减少,进而导致整个族群数量的减少和生存的愈加困难!)

  (长脚山猫利用人类冶炼的池塘招引老鼠的特性捕食,但是,老鼠的体内所沉积的重金属估计也全部积攒到他的体内了!)

  《大猫》的整个拍摄周期不如《蓝色星球2》那样漫长,但是他的地域跨度极其广泛,其累计的工作量相比其他纪录片也不遑多让。

  因为整个拍摄过程的地区遍布全球,从最为酷热的非洲沙漠到最为寒冷的加拿大雪原,从物产丰沛的热带雨林再到干涸荒凉的喜马拉雅山脊,每一处的拍摄都尽力拍出当地的地质特点,然后贴合当地猫科动物的生存状态,用一种大全景的叙事手法,为观众勾勒出整个世界的一个猫科动物分布以及生活状态图谱!

  因为是多个摄制组协同拍摄,所以,《大猫》的镜像风格命运《蓝色星球》那般统一,整体上显得表现手法过于多样,缺乏一贯性。有些地方浓墨重彩,宛若油画。有些地方过于写实,完全是电视纪录片的镜头特色。而这些多手法,多角度的拍摄手法,让观众尽可能近距离的观察平时接触不到的这些擅长隐蔽自己的伪装天才们。

  (红外线夜视镜头捕捉到的美洲虎捕杀海龟的镜头,镜头本身就带着一种冷意。)

  他们用镜头记录下这些集合力量和敏捷的精灵们生活的时时刻刻,满足人类那天真的好奇心,同时,又通过镜头里夹杂的不和谐因素不动声色的表明,人类工业发展在无形中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雪豹生存地域里越来越少的雌雄分布,猎豹脖子上的追踪器,加拿大猞猁身上的卫星定位系统,长脚山猫到人类开采区捕食以及逐渐积聚在体内的人类矿物质……等等行为,不论是从整体数量还是基因质量,都在有形无形的影响着整个猫科动物的生存。而作为食物链系统里不可或缺的高端捕猎者,一旦猫科动物的数量失衡,人类的生存也必然随之而受到很大影响。

  所以,不要成天陷落在猫科动物软绵绵的皮毛诱惑里,要想真正的爱护他们,不如多看看其他猫科动物的生存环境。毕竟,这也算是在照顾我们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

  已首发于百度电影吧!

  《大猫》影评(十):至少第一集并没有达到预期

  把最近热门的BBC的《Big cats》的第一集看了,然而并没有达到我的期待~

  就第一集而言,虽然画面拍的足够清楚,绣斑猫那段足够可爱,然而整体叙事主线不清晰,不同猫科动物之间片段切换生硬,每一段里面也没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感觉很多都是重复类型镜头的叠加。

  正片最后那段很多纪录片都拍滥了的猎豹一段,莫名的让摄像机和无人机出镜,和前面其他猫科的故事片段一比更是突兀,还拍的那只还有个突兀的名字Honey~

  即使是网络上热议的绣斑猫萌的那一段,其实是只幼年的绣斑猫,成年的没那么小,台词却没提这一点,其实有误导。

  到了结束前的拍摄日记讲了拍雪豹的过程,我们当然都知道足够艰苦,然而这段幕后只在反映拍片人拍到后的惊讶,而且还把有趣的雪豹睡觉情节没放到正片里……

  此外,就不说片名用的是big cats却讲了很多小猫了,也许big单做形容词,但全片一直说40种猫科动物,然而《HBM》上只有37种?另外三种是?

  整体上,虽然是BBC出品,但毕竟是BBC One,而且导演截片的思路基本是美式的,再加上旁白声音也不好,虽然没要求都像艾爵士那样,但这个抑扬顿挫也一般~

  单看第一集,似乎还没有2016年 itv 那部三集的以家猫的行为和野生猫科动物的行为进行联系的《The story of cats》好,更不如2015年SKY那部从猫科动物演化为主线讲的两集的《Big cats an amazing animal famliy》。

  据说今年这部还有两集,希望编剧设计不要像第一集这样让人有些失望了,不要浪费那么多那么清晰的镜头了~

  没想到看个纪录片也能扯这么多,其实有好的新的纪录片就不错了,当然要知足,还是要感谢那些辛苦野外拍片的摄制组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大猫》影评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