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江湖论剑实录》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江湖论剑实录》经典影评10篇

2018-05-10 21:2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江湖论剑实录》经典影评10篇

  《江湖论剑实录》是一部由蒋卓原执导,郑恺 / 孙坚 / 潘之琳主演的一部喜剧 / 古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江湖论剑实录》影评(一):哥玩的不是江湖,是寂寞

  从郑恺一张嘴说书一般口吐莲花地得瑟开始影片就《江湖论剑实录》就进入了自己节奏

  正如郑恺的角色名称一般,司徒耀祖——被司徒家寄予厚望的青年人,未必是才俊,但注定肩负太多太多,这样说来感觉有些沉重,和影片轻松搞笑之主题相悖。

  这是一个身着古装的理想主义者,他一出道就遭遇了各种潜规则,却始终矢志不渝坚持自己,尽管他知道这一路尽是陷阱危险。在实现理想过程中司徒耀祖所遭遇的种种已经让他看清楚了理想和现实距离,最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之中,他颠覆了自己曾经的理想并找到了自己,相信这是主创试图表达的一个目的

  在影片里,我意外看到了自己十多年前的老友夏嘉伟,这个从昆明小地方情景喜剧《东寺街西寺巷》在云南走红继而在影视界屡屡露脸并令观众印象深刻演员,曾经在《武林外传》《房前屋后》等作品亮相,并一度让人发出“为毛不给这家伙多点戏份”之抱不平

  抛开夏嘉伟的话题,回到电影本身。

  据说电影原来的名字叫《江湖论贱实录》,之后为了审查或其他原因而更名,看完影片后,窃以为原来的片名更适合本片,亦能带给大家更多剧情之外的想象空间。但一个“贱”字,定然是无法讨好年迈古稀的审片专家们的,他们可能看到名字的时候片子都不看就直接给判决死缓,如果是这个结果的话比判决死刑还会让创作者郁闷和惶惑的。

  电影里,我特别记得的角色是大理国的王子,这个角色也玩了一把重口味,操一口马普(马街普通话,其实更多指云南人说普通话)大理国国王对司徒说咱俩一起过的时候,就知道他与大国宋朝之公主的联姻是多么地不幸,宁愿选择男人过日子坚决不敢和原配继续,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啊,居然能够改变一国之君的性取向……

  导演蒋卓原其实想塑造的是一个理想的江湖,他可以在这个江湖里,表达完自己。看得出,编剧出身的本片导演蒋卓原在故事上下了不小的功夫,他试图要去继承电影传统诙谐及虚实双声道的虚实风格,并遗弃能够在同龄人或者是影视同仁中脱颖而出,如果你观看本片你会觉得导演的愿望得以达成,但假若不看影片你会对我所说的不知所云

  尽管影片本身有很多的遗憾,但我一定会为年轻探索鼓掌,影片本身叙述的故事或许和导演自己想走的路是相互关联的,这种关联让我想起多年前的寂寞令,那些俏皮幽默你们一定还记得,“哥唱的不是歌,是寂寞”“哥喝的不是酒,是寂寞”……

  导演想完成的,未必是江湖,而是寂寞;郑恺饰演的也不止是大侠,而是寂寞。

  《江湖论剑实录》影评(二):《江湖论剑实录》:借古喻今……我一贱,你就笑!

  喜剧是一门学问表现有无数种手段,贱,就是其中一种。银幕上贱人辈出,香港除了许冠文、周星驰外,见人就损的黄子华、逗比小眼郑中基以及百变大咖王祖蓝都是佼佼者,内地人“贱”人爱的,有玩相声的郭德纲、跳二人转的小沈阳,最近最火的莫过于耍贱无极限,捞走近7亿票房邓超了,因为他“贱走偏锋”,最大程度拿捏好了贱的尺度

  《江湖论剑实录》原名《江湖论贱实录》,凭名字你就知道这部戏的制造者们,同样在深刻领会“贱”的精神,想把贱式喜剧深入贯彻到创作里。故事背景设立在北宋(据说内忧外患的北宋最接近现代中国),讲述出身卑微武功高强的“乡土粪青”司徒耀祖,智商不高、家境殷实的“拼爹骚年”张鼎鼎以及女扮男装的王翠等人在寻找公主的路上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看电影能感觉到本片编剧乃是港片粉,其实已经连续多年,王晶、刘镇伟、谷德昭、黄百鸣等香港导演在才尽后,“再贱再厉”到大陆抢钱,一直是用七拼八凑的老套故事,一再重复古老桥段吃老本的做派,也一度时期引得市场山寨、恶搞成风。相比起来,《江湖论剑实录》更想是香港早年喜剧《水浒笑传》的反讽喜剧风格,看起来不免有些简陋粗糙,但是充满强烈的反讽、借古喻今、恶趣味之感。

  《江湖论剑实录》拥有各种甩节操的情节、各地方言的乱入、各个演员毫无底线的搞怪,最大亮点是每次这一群活宝毫无节操的讽刺了就业难、房价高、北漂族、潜规则、搞基、反腐、拼爹、走后门豆腐工程等现代社会热点后,立刻摆出一副正经的样子,用“记录”式拍摄手法回味这群北宋青年自己的奋斗史,严肃认真时间外配音与前边无节操无底线的耍贱相对比,喜感立刻翻倍,顿时《江湖论剑实录》显得没有最贱,只有更贱,不怕不贱,就怕不够贱。

  “贱”这种通俗喜剧尺度把握不好,弄不好就会适得其反,因为贱的隔壁就是低俗、无趣、无聊,肆意拼贴效仿,看起来夸张热闹,但观众坐立难安,我们以前常常把这种片叫做“山寨”或者“恶搞”喜剧。《江湖论剑实录》相比这类电影则富有逻辑和哲理性,并非《熊猫大侠》、《零零狗》那种无聊牵强、东拼西凑东西

  郑恺在片中耍贱无下限,让人笑疯,孙坚也是销魂哀怨,贱到无敌,潘之琳也够漂亮,另一女主我则并不满意,虽然有容乃大,但看这类不用太强演技的戏,我还是一个外貌控。看片电影你会感觉的其实本片取材于地道的市民生活,旨在反映草根趣味和小人物们的喜怒哀乐。所谓“金九银十”,票房淡季有望终结,虽然现在的电影市场“只要酒好就不怕巷子深”,而以目前8月40部电影的排兵布阵来看,“决战暑期末8月炮灰多”啊,形势严峻。前有白发魔女绣春刀以及驯龙高手2,同时上映的10部电影来袭,压力当然不小,希望本片票房有所作为

  《江湖论剑实录》影评(三):时髦古装戏,荒诞无厘头

  文/梦见乌鸦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用这种境遇来形容中国的古装电影是再合适不过了。从当年张艺谋的《英雄》开启中国大片元年以来,大小无数古装电影如满天星斗,然而无数国产古装题材基本具备了高票房与高争议两个必要功能人们如潮的涌去电影院看古装片,又带动如潮的口水,直到现在,或者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忠烈杨家将》、《王的盛宴》等片接连票房惨败,去年的佳作《大明劫》也只有不到500万票房。国产古装电影,就像美国的动作片,香港的新武侠一样,最终噎死在了其唯一的美德——无节制上面。

  2014年古装片似乎有了复苏的迹象,因为古装片不少,但这个光芒转瞬即逝,去除《大闹天宫》这种魔幻片,《白发魔女》票房不错,但拍得乱七八糟,后面《四大名捕大结局》品相不佳,《绣春刀》还没看,周末去观摩。到了这部《江湖论剑实录》,如何评价实则有些为难。因为该片跟之前几部古装片没得比,性质不一样。说其是古装片,但里面的故事和情节都是现代模板,说其是现代片,明明是宋朝时候的故事,所以不好定性。这片其实跟《武林外传》、《龙门镖局》一个类型,利用现代化的价值观和情节内容等手段包装一个古代故事,通过时代感的错位造成差异产生喜剧效果,通俗的讲叫借古“玩”今。所以给这种类型电影起了一个名字叫做“荒诞时髦古装片”。

  这类片子并不是《武林外传》这些首创,很早就出现了,最早是英国人搞出来的,是1975年巨蟒团搞出来的《巨蟒与圣杯》,无厘头派开山祖师,然后流传到香港,比如尔冬升编剧、姜大卫导演的《猫头鹰》,里面就出现了如古装手电筒、时髦歌舞等穿越情节,该片也被誉为香港无厘头电影的鼻祖。所以这类时髦的古装片也是无厘头的一种,后来被黄百鸣这帮“新艺城派”发扬光大,《花田喜事》、《水浒笑传》等片都是这种类型。除去这些电影,国内观众熟悉的当然是《武林外传》等影视剧。这部《江湖论剑实录》其实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看这种电影的好处就是不用自带避雷针,作为古装片,绝不会出现一两处雷人、穿越感的台词和情节,因为全片就是奔着这个调性去的。但这种时髦古装类电影本来卖点就比较单一,局限性大,也很难拍出花样

  本片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呢,咱也用现代话来形容,从前一个屌丝,铭记祖训,刻苦学习考取名牌大学(名门正派),毕业后当了个片警(捕快),虽有国家编制,但心比天高,放弃职业前往帝都(汴梁)发展,然而梦想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个故事平心而论属于随大流的类型,典型的三无主角北漂、公路片,主题是追梦,模板放在《老男孩》、《后会无期》、《人在囧途》里都能试用,且不说以上几部知名作品,就是更多不知名的如《北漂鱼》、《城市乡巴佬》等也是这样。但电影的新意在于古装,是将一个传统的故事套上了古装的马甲,将交通工具换成了马和驴车,贯穿一条追梦主线感情支线,就变成了如今这个样子,这种形式优点也是缺点如下细说。

  首先肯定的是电影的剧本,故事模板不新鲜,但里面的情节都是全新的,而且本片可谓真正的借古讽今,片中用尽一切笑料和情节来讲述当今的现状,比如官二代高呼“家父张二河”,最终坑了爹;科举舞弊案讽刺了公务员考试关系上位;“工部的人绝不敢过自己修的桥”明显暗示豆腐渣工程;如今取款机多吐钱取走没有上缴,变成了捡了马车掉落的钱被官府羁押的情节等等,片子里大多数这样的夸张搞笑情节都是这样的套路,假如这是一部现代戏,剧本保证第一轮面试就被毙,正因为是古装戏,借用片中讽刺宋朝的段落来表现当下,谈不上高明但很有意思

  电影的故事性不强,虽有大段跌宕起伏追逐和打斗戏,但总体还是以小情节和搞笑段子为主,这一点也是公路片的通病,看《后会无期》就知道了,其实该片形式上跟前者差不多,以五花八门的情节笑料和段子取胜,故事性就不行了,当然也缺少一个精神内核,因为本片过于注重情节和相关的借古讽今段落,从而忽略了整体,让本片看上去很散碎。

  导演蒋卓原编剧出身,在设计情节方面有两把刷子,片子里很多搞笑段落品相都不错,完全没有借用现在的网络段子,台词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搞笑的情节,比如郑恺和孙坚初遇两场戏,第一场坑爹戏孙坚头戴大头娃娃喜庆面具夺命狂呼,非常具有笑点;第二场破屋子里偶然撞见,孙坚手拿铜镜正在半裸身体画像,两场戏带出了人物性格特点,同时也非常具有新意,这是优点。但蒋卓原毕竟是第一次导演,电影的节奏出现了问题,也就是上面提到过的“散碎”,电影想说的故事很多,主线是救公主,但之前包括坑爹、豆腐渣工程等情节只是作为过渡,没有充分展开,让电影旁枝大叶显得很多,中间还有大量“采访”戏,角色对着镜头独白,从而导致故事主题很薄弱,这是缺点。

  几位演员值得一说,第一次见孙坚那种贱样,很有意思部分地方有些过火;郑恺在片中属于冷面笑匠,造型一般;这是第一次见潘之琳出现在大银幕上,真心漂亮。最有意思的是那位孙坚口中的“家父张二河”,演员虽无名气,但是几场戏是电影里最大的笑点,那句“令郎的胸肌竟然如此——浮夸”,笑掉大牙。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是午马先生真正的遗作,原本饰演郑恺的父亲,但在剧组几天之后身体不适便离开,不久之后便撒手人寰,但看之前的宣传并没有提午马,正片中没有午马先生的戏份,演员表上却有。只是字幕后出了一段彩蛋,是午马饰演的父亲给儿子说祖训的片段,算是一种致敬。

  《江湖论剑实录》影评(四):现实萌态版“人在囧途”

  《江河论剑实录》的故事从头到尾发生在一个寻找公主的世界中,而在这个空间的人物形态表现得却是人物奋斗的辛酸史,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完爆笑后会对影片中那些不靠谱,嘻哈无常的人物产生认同感。导演蒋卓原用纪录片式的手法,戏谑和解构武侠世界,然后用少侠司徒耀祖(郑恺饰)与纨绔子弟张鼎鼎的基腐情怀,表现底层高层孩子的追梦状态。在整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科举舞弊、找工作受阻、职场受排挤等一系列与当下现实相契合的事件,而片中一句“家父张二河”则道出了人生的幸酸与权贵力度。说到底,影片其实是借助古装招牌,进行现代化演绎的“人在囧途”。

  影片采用半记录的访谈式视角直观人物的内心真实想法,这就是这个故事与众不同之处,也是魅力所在。从某种角度上说,它摆脱了人物的单一化,进而用纪录片的真实直击每一个人物的灵魂,使得人物在观众面前更加的真实化,现实化。一个以钱权为中心的江湖武侠世界压制着现实社会,而在这个社会中,人似乎一出生命运就注定——子承父业。然而司徒耀祖练就一身本领,却无奈无处施展,看着本来光鲜的职业“捕快”却整天追着猪跑,心里的愁苦让他辞去了铁饭碗。面对着什么都不如自己的同学,却已经腰缠万贯,还娶了梦中女子,于是,司徒耀祖决定赶往汴京,闯荡一番事业,一雪前耻。这个社会只有一条戒律,那就是靠着自己的实力,勇往直前。

  电影中郑恺饰演的司徒耀祖与孙坚饰演的张鼎鼎是少数让我们记住的电影角色之一,就像《西游降魔篇》中的唐僧,《龙门镖局》的书生一样。他们完完全全地,尽情地表现出自己的本色,而电影也恰恰依赖于两人的本色演出。喜剧化的风格戏谑下的古代社会,实则是导演和编剧一次用影像的方式偷渡他们现实中的困境,是一次借古讽今的淋漓尽致的发挥。影片中司徒耀祖是现实社会受挫而努力追求的人,他一个人背着一把剑来到陌生的汴京,只为考取功名,改变现状。只可惜,现实的社会游戏让他在不得已之下认了一个“干爹”,然后直步青云迎娶公主。这一切仿若一个“屌丝”男窘态下的虚幻美梦。在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旅途之中,司徒耀祖和张鼎鼎将人生的囧途通过夸张的表情,或劲爆,或咆哮、或沉思、或惊讶、或癫狂的上演了一出互相欺骗,互相合作,互相搞怪等之戏,并将他们遭遇到的大企业冷漠的服务,银行“金鸡”的业务的坑蒙拐骗以及官场的勾心斗角等一系列现实味道十足的“囧态”全面的展示在观众面前。

  作为一部为“8090”专门定制的电影《江湖论剑实录》,将视角赤裸裸地聚焦现代年轻人的生活,通过北宋奋斗男的故事,展现当今青年人的奋斗泪史。在电影中,虽说有种种元素杂糅,但却将人生中的美好消解殆尽之时,又用窘态去批评现实。司徒耀祖并没有迎娶公主,而是放弃了荣华富贵,接受了死心塌地跟着他闯天涯的二丫(潘之琳饰)。这是导演一种对现实最大的肯定,也是对这种踏实人生的一种认可。看着他的电影,我们能感受到现实的无奈,现实的真情。从他的故事里那些为了摆脱标签,摆脱贫困,努力追求的人物身上,我们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认出自己熟悉的影子。

  《江湖论剑实录》影评(五):一锅乱炖

  电影市场的伪繁荣环境下,大多数同类型影片扎堆上映,基本都是一个套路下来,换一茬儿主创再圈一次钱,而粉丝们只要能看到偶像在银幕上露个脸就满意而去,但那些真心想看电影的影迷就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接受“被强奸视觉和大脑”的悲惨体验。

  “江湖”这片儿是彻底的烂片,但烂的有点嚼头,不是那种一无是处的揍性,在“同类项”越来越多的现在,选择另辟蹊径这条路不失为一个好选择。这部电影有点类似于好莱坞“碎碎念”的故事结构,披着一个伪纪录片的外衣,混杂了一些网络搞笑桥段,看似荒诞不经,实则借古讽今,大胆辛辣,可惜在叙事上的松散和粗糙的拍摄手法,使这些惊喜都湮灭在“草台班子”般的画面中。

  从乡下青年进城到租房打工,面试不过,偶遇贵人相助,去执行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怀抱着走上人生巅峰的梦想,这些现实中的常见都被以古装形式展现出来,有那么点当年“武林外传”的意思,但这种段子比较适合分段分次观看,全部压缩在一部90分钟的电影里,并且不间断反复播放,就让人有点受不了了。

  最终胸怀大梦想的主角选择了归隐田园做个平凡人,这与影片开始时的一腔热血有着鲜明的矛盾,因为剧本没有让人信服的看到人物的内心转变,只能成为了一个网络段子的乱炖集锦。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经典电视剧“老房有喜”里的海燕(潘之琳)在本片里和郑恺演对手戏。

  《江湖论剑实录》影评(六):不吹捧,也别踩低

  看了眼时间,已经是8月20几号,暑期档扛着国片的大旗总算是要歇一歇了。刚看过《青禾男高》,麒麟臂对着键盘作响,血轮眼盯着屏幕发烫,内力上涨使我差点随着口里含着的一句四字英文喷涌而出。最后一镜结束,轮到字幕嚣张,突然导演的名字率先出镜,于是我的情绪又盯上了导演,于是就发现了导演的一部旧作——《江湖论剑实录》

  近几年古装片有些凋零,有大制作大阵仗的《四大名捕》、《狄仁杰》,也有低调小众《大明劫》、《聂隐娘》,路数不同。结果不一,今年的《绣春刀2》又将我拉回古装复苏的光芒里。到这部《江湖论剑实录》将我一愣,这部古装路子却是稍野,套着古装的外衣,裹着现代的里子,有些《武林外传》的意思,用着现代的观念做着古代的事情,通过古今的错位产生喜剧效果,演了一回巩汉林老师的拿手活——包装。

  故事发生在北宋,主角司徒耀祖,平民家庭,通过刻苦努力,拜师名门正派,学成下山,做了衙门捕快。但不满现状,于是决定前往京师实现人生抱负,但现实将热血熄灭,耀祖心灰意冷,这时出现转机,机缘巧合遇当朝高官,引荐皇帝,被皇帝旨为解救公主人选,与伙伴上路,完成任务,思想觉悟后放弃富贵,回归平凡。用现在话翻译翻译大概是:从前有一屌丝,通过努力考取名牌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伟大的无产阶级公务员,不满现状,决定到帝都打拼,经过艰苦异常的创业后,觉得味不太对,于是和漂亮女朋友回到小城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这么一看故事架构明了了许多,隶属北漂追梦系列,但故事的新奇在于套上了古代的马甲,用时代的错落包装了这条从水里钻出穿了马甲的蛇。

  虽然故事不新鲜但情节有新意,现代取材,大量借古讽今,比如官二代街市横行遇事大喊某某是我爹、帝都房价凶猛只能租青楼厕所旁一居室、科举大量作弊且发现平民的答卷惨遭柴房引火、衙门告状遭殴打、工部豆腐渣工程自己都不敢过、官二代限于自我身份硬将逼装等等,片子中这种套路到处都是。片中也经常出现角色内心戏采访,比如影片开始,主角全身棵体辞职恰遇人生小赢家同学日常炫耀,内心激愤吐槽之,并给一巴掌再怒骂其傻子;主角以为女神为报答自己要嘿嘿一下于是脱成棵体,女神却只是拿个礼物出来,内心忙解释:不不不,我没想开车。非常有意思。

  本片的故事稍弱,以大量的段子和细节充斥在剧情中间,段子的笑果也不错,实在的逗哏并不尬笑,虽说好笑但却像散记一样,显得零碎,主线不透彻,也缺少个精神内核。

  最后,几位演员:两位鲜肉,郑恺孙坚,剧中一个不苟言笑一个大咧犯二,演技发挥正常。还有两人值得一提,一位是导演,一个拿着兔子擦屁股的反派,每每出场就卖蠢。另一位是片中的当朝高官张二河,扮演者尹铸胜,操着一口陕普贯穿全片,每次出镜都是笑点,简直全场最佳。另外李健仁、王迅、罗家英也在片中参与客串。着重一说的是,午马先生也有参演,但在影片拍摄期间离世,正片中午马先生并没有出场,但在字幕结束后以主角父亲的身份对儿子说了一番话。

  尾巴:我想说这部电影有很多方面存在缺点,许多地方需要进步。但也请不要否认它的优点、亮点。可有些时候有些人却为了彰显逼格而去一味踩低某部电影,着实让我无奈。

  《江湖论剑实录》影评(七):古装嫁衣下的现代江湖

  (文/小义大道)

  《江湖论剑实录》是一部让你无法给予定义类型的影片,从服装造型、道具场景、故事背景年代上看像是部彻头彻尾的古装戏;江湖、闯荡、朝廷、追杀、叛逃、声张正义、救赎公主和精彩打斗的内容又像是名符其实的武侠悬疑片;而全篇奇葩桥段、台词和演员夸张的表演则像是搞笑十足的喜剧片;两男两女荤素搭配,道出不同爱情哲学的恋爱过程满是爱情片的气息;有志青年闯荡江湖的励志情怀又极显如今高热的青春片之味;四人一路嬉笑打闹、惊险刺激的营救之旅也不乏公路片的特征。

  影片之所以偏向如此之多的类型,是因故事的内容特别丰富、表现的形式比较新颖独特。电影无论从情节内核还是叙事手法上,都显示出了新一代电影人的艺术新思维。作为80后新晋导演的蒋卓原,将年轻人敢于创新和尝试、敢于突破和超越的锋芒作为完全表露在这部《江湖论剑实录》里。大肆颠覆了古装片原有的模式和定律,采用借古玩今之形式、记录拍摄之手法,以北宋青年的奋斗史映射出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现象和难题。

  电影以郑恺饰演的北宋青年司徒耀祖为了远大理想汴京闯荡而起,这位自小习武乃名门正派出身的“高手”,成绩优异的他投身衙门之后却成为超级打杂工。站在富家公子人渣秉性却能扬武扬威的现实面前,辞职进京科考遭遇官场潜规则黑幕的心寒打击下,司徒耀祖贫困的出身和卑微的身份极显讽刺意味。租房打工遇到黑中介,比武招亲被算计,救亲之路遭到腐败贪官,存钱被套入鸡金陷阱,官场勾心斗角……

  司徒耀祖苦逼而又奇葩的遭遇,营造出来一幕又一幕令人啼笑皆非的画面,无节操无底线的搞笑画面之下,尽是就业难、房价高,潜规则、走后门,拼爹、反腐,职场排挤、金融陷进……等一系列现代社会话题的呈现。众多现代热点元素的植入,能够让故事情节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不再疏远,司徒耀祖的那些经历也让众多从农村出来的北漂族有着亲身的共鸣。

  影片中四位主人公在影片中的关键节点,都以采访坦言的形式各自说出了自己的遭遇、以及对现实的看法和人生态度,许多心声都是我们想说而又无法表达的内容,影片通过嬉笑而又严肃的方式进行展现,也满足了不少人的吐槽欲。特别是司徒耀祖多次对着镜头诉苦埋怨道心思的情景,能让现实中苦逼奋斗的80、90后们顿时涌现出心中多年的苦楚,现实的残酷与无奈正如那样,让你无法反击和斗争,在那些黑幕与势力面前,只能依靠自己的恒心与勇敢从头再来,直到些许的成功与满足。

  《江湖论剑实录》重点是以古装喜剧的方式描写一位江湖中的有志侠客,在窘迫遭遇的人生路里执着勇敢的面对,用他的血泪史激励我们青年人不断进取向上散发正能量。也通过王二丫、张鼎鼎、王翠这几个角色丰富了青年人在友情、爱情之路的正向价值观。

  《江湖论剑实录》影评(八):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江湖故事

  文/芳菲小猪

  人类的出现与水密切相关,逐水而居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基本原则。所以,有人的地方必定有江湖。而有了江湖之后,渐渐的出现了侠客与义士。因此,施耐庵才写了《江湖豪客传》,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水浒传》来赞颂英雄。而那些古装片中的高手论剑,英雄对决,无论何时听起来都让人血脉贲张。所以,江湖、武侠、论剑、英雄,这些也成了无数少年心中的梦。从古至今,一直如此。

  但正因为一直如此,古装武侠片往往都跳不出英雄的藩篱。久而久之,也就出现了审美疲劳,早已不复当年“少林寺”时代万人空巷之勇。所以如今的古装武侠片要么票房不佳,要么口碑很差——比如四大名捕,比如白发魔女……那么,古装武侠片能不能有全新的演绎方式呢?由郑恺主演、卓原导演的处女作电影《江湖论剑实录》,就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尝试!

  对于《江湖论剑实录》这部电影来说,卖相着实不佳。即便是在非诚勿扰中的出色表演,但作为男一号的郑恺绝对算不上顶级明星。靠他买票,难度太大。甚至如果看一下片花或者预告片,相信在很多人看来必定烂片无疑。因为十全九美、天下第二这种同类的电影早就玩滥了。不过,如果你真的带着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那你就会发现《江湖论剑实录》和你想的大相径庭,处处都能带给你惊艳、惊喜甚至惊吓。

  首先,这部电影全片都在借古讽今。名牌大学毕业证无用论、拼爹、富二代、高考舞弊案、官僚作风、我爸是李刚、黑中介、基金夸大宣传……种种当今社会的现象在片中都有体现。虽然片中对这些现象都只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的鞭笞,但这部电影中涉及的社会问题之多,范围之广,在古装武侠恶搞喜剧中绝无仅有。甚至电影的背景设定在宋朝,也是因为当时的中国青年的生存状态与如今极为相似。所以这部电影从点到面都有着强烈的现实主义气息。

  另外,在拍摄手法上《江湖论剑实录》也做了很大的创新。导演采用了大量的摇臂镜头,增加了写实的风格。层次感、纵深的空间感极强,让观众就像身临其境与演员在一起。而且在片中还会从多个角度,由多个主要角色进行内心独白和对故事的倒叙或插叙,让电影有了多线叙事般的立体感。更有趣的是,电影还与动画、多种风格的欧美音乐诸如乡村、R&B等等结合起来,跨界感十足。而活吞章鱼、羊驼等动物的植入也使得电影的元素更为丰富,在细节把握的细腻程度也远超同类电影,生搬硬套到毫无违和感。

  当然,电影最核心的还是并不醉心于英雄!郑恺扮演的司徒耀祖梦想打败恶势力,迎娶公主,成为人生大赢家。但最后他却并没有当上英雄。而是在游到龙门之后选择不离开小伙伴,继续做了一条鲤鱼。从大学毕业没有工作,到做了县衙里的小捕头,再到沦为京漂、住进合租房……司徒耀祖一直都是被人玩弄的小人物。可他选择了甘于平庸,回归鸡毛蒜皮鸡零狗碎,收获的是心灵的坦然。而现实中,大多数的我们都是普通人。所以对这部古装喜剧,我们除了莞尔一笑,更重要的是能够看到自己,看清自己追求的又是什么。而能在大胆针砭时弊的同时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江湖故事,《江湖论剑实录》真的开辟了古装电影的一片新天地!

  《江湖论剑实录》影评(九):青春骚年样样红

  纵观《致青春》以来的电影市场,真应了当年一首台湾流行歌曲的歌词:“青春少年样样红,你是主人翁,要雨得雨要风得风,鱼跃龙门就不同”,无论90后的少年派,姐妹淘的小时代,还是忆当年同桌的你,一起渴望梦想的筷子兄弟,风一样的骚年们一次次成为大银幕上的万人迷,就连古装的狄仁杰都开始玩起了小伙伴的探案游戏,新片《江湖论剑实录》也没有落伍再追逐老旧的套路,而是与时俱进,组建郑恺、孙坚、潘之琳、余思潞这样的全新骚年组合,奔赴大宋朝,拼爹拼才拼武艺,追逐梦想,甘当京漂,经历一系列奇遇和冒险之后,各取所需,赢得真实的自我,同时也对荣华富贵产生了全新的理解,终于配上了歌词的下一段:“青春少年样样红,可是太匆匆, 流金岁月人去楼空,人生渺渺在其中”。

  影片骚年四人组中,郑恺饰演的司徒耀祖的故事相对完整,成长经历也较为清晰的有现代人的痕迹,从耀祖这个明显带有望子成龙意味的名字,已故著名影星午马先生饰演的父亲的教诲,不难看出创作者的用意,就是要比较追求富贵功名和游戏于江湖的乐趣,后来王二丫也反复以鱼跃龙门的梗向耀祖暗送秋波,就是这个意思。

  耀祖追求功名的历程可谓是南柯一梦,绚烂多彩,从辛苦学艺投身正派,到后来在衙门整日捉猪打杂,是对现代贫困学生就学和就业体系的讽刺,进京后的科考不中是的对官场潜规则的调侃,租房打工的经历,艰辛处境,则是满怀深情的对北漂一族的自嘲了,屋徒四壁,通透漏风,小伙伴秉烛夜谈,饥肠辘辘,理想远大,这一幕在夸张戏谑之余,辛酸同时也很励志。

  在用喜剧手法素描出一位骚侠的窘迫之后,《江湖论剑实录》又很快笔锋一转,把故事变成四个小伙伴的江湖童话,阴差阳错变成准驸马的耀祖,一心要做卖艺不卖身的京城第一才妓的王二丫,要凭自己双手闯出一片天的官二代王鼎鼎,女伴男装的高手王翠,四个骚年为实现耀祖的驸马梦,一路向西,斩妖降魔,演绎出更多的江湖奇遇,笑料与艰险,艳情与真情交错而行。

  通过这样一个把现代与古典融合在一起的故事,《江湖论剑实录》成为了一部唱给骚年们的成长之歌,一部青春骚侠的血泪史,也是一部天造之才皆有其用的励志童话,其中饱含对未来的憧憬,实现梦想的渴望,对异性的莫名心动,无不指向当下青年人的现实心境。当然,更让人感同身受的是借古喻今,对现实的解读,对朝廷体系不遗余力的讽刺和嘲骂,酣畅之余也不乏针砭时弊的喻意,官场、武林的结合中,突出了骚年们无畏现实,勇于实现自我的奋斗精神,懂得珍惜和放手的乐观与豁达。

  看完这样一部电影,相信可以给现代骚年们减掉一些压力,给予一点启示,在这个竞争很是残酷的时代,认清自己真正想要什么非常重要,不是拥有财富和权势才叫成功,实现自我并不是非得荣华富贵不可。

  《江湖论剑实录》影评(十):孙坚:“百变天王”的欢乐人生

  从2004年出道至今,孙坚利用十年的时间,让自己成功蜕变。我们清楚记得《恰同学少年》中本性善良,坚强的王子鹏;《生死桥》中有点妩媚的男旦“金宝”;《为了新中国前进》中学戏出身的战士朱三亮;《爱在春天》中为爱“豁得出去”的陆达生,等等。孙坚都在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固有角色,不断地尝试新的角色,寻求新的突破。无论是在《爱的妇产科》中的新生儿科青年专家万源的“制服诱惑”演绎,还是在《江湖论剑实录》中张鼎鼎的表演,孙坚都给人一种新之感。

  凭借着精致帅气的脸庞,高贵儒雅的气质,孙坚早已被冠上了“东方版莱昂纳多”。但此次《江湖论剑实录》中他摆脱了之前所有的影视形象,利用自己天真的萌态,上演一出北宋时期为了脱离“官二代”影子,而寻求自己幸福的故事。片中,这位智商不高、但却家境殷实的“高富帅”一心与父亲作对,更在拯救公主的路途与司徒耀祖上演了一出欢乐喜剧。孙坚在《江湖论剑实录》中饰演贯穿整部影片的核心人物张鼎鼎,他的表演继承了无厘头喜剧风格,但又糅合了自己本色的个性气质,他所表现的是一个身处官二代阴影下不求进取而试图改变的悲哀式人物形象。

  在影片中,孙坚背着两把拔不出的剑,装模作样的展现出他的武侠情怀,但又一遇到事就喊“家父张二河”试图吓跑跟他作对者。他有点懦弱,有点可爱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感受到他是一个能与秩序抗争,追求自己幸福的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但很多时候并非如此。片中,孙坚的表演张弛有度,在需要的时候能演得咄咄逼人,甚至是“毁三观”式淋漓尽致般的歇斯底里。《江湖论剑实录》中将北宋时代年轻人的生活演绎得如此透彻,将生活在现实中的人物表现得如此的“囧”,与孙坚的表演分不开的。他利用自己可塑性极强的形象和出色的演技,将“基情四射”、卖“腐”等风情不动声色地“脱口而出”。通过他的生活视角,再现了北宋真实的面貌,将那种腐朽不堪的官场生活展现在观众面前。

  对从《百变大咖秀》出来的“百变天王”孙坚而言,《江湖论剑实录》中的角色有着独一无二,无法估量的意义。从一系列电影,电视剧的角色诠释,孙坚早已脱离了青涩的演技,而在片中更是展现了其本色的喜剧风情和高潮的演技。张鼎鼎这个角色对于孙坚来说的意义是重大的。他通过这次现代版寓言喜剧的演绎,让观众看到了孙坚角色塑造多样性的可能,更让观众看到了影像中真正的“百变天王”的真情表演。片中,孙坚略带点夸张式的表演,将都市欢乐中的官二代的懦弱与追求爱情的坚强凸显无疑。

  无论如何,《江湖论剑实录》中张鼎鼎的演绎都算得上孙坚最大的突破。在影片中,他本质上是一个带有社会标签的“高人一等”的人物形象——出事有父亲顶。但又是寻找摆脱这种世俗固有的身份,而成为一种新生活追求者的人物形象。矛盾化的人物,在孙坚的诠释下,恰到好处地在两种人物中来回穿梭。或许可以说,这是一个被导演和编剧意淫了的去“官二代”形象的普通人物。当然,你可以通过他的人物形象,看到对现代社会隐秘的暗示,他们让我们看到了当下年轻人的“‘血泪史’,有血、有泪、有‘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