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5-25 21:0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经典观后感10篇

  《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是一部由杨瑾执导,李书晨 / 王琛主演的一部剧情 / 儿童 / 家庭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观后感(一):有人赞美,有人聪慧,有人则不

  我还是把片名这么题解了好理解电影说的是怎么一回事

  导演说,大人赞美小孩都是有目的的。小时候,收到的赞美也不少,那时候也是一个乖小孩,然后做了好学生,继续接受赞美。可是他们的目的在哪,”看,那家小孩学习多好,拿了三好学生。“”你家小孩真听话。“从那个年纪过来,我倒宁愿更多的相信这些赞美之词是随口说说小孩子,嘻嘻哈哈,没有像那些成年人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他说你的好,是想让你帮他做什么事那什么东西,还是想让他自己孩子受到激励,让他自己的孩子也像那个被夸奖的孩子一样去做一个三好学生,好孩子。没有,那个只是一个特单纯、特天真小时候,没有像现在这么思维发达,想到一切想不到事情。倒是那些大人们,他们才用心不良居心叵测

  对了,说的就是这些大人们。电影里,杨晋和王小波把我带到了自己的小时候,类似环境,类似的儿童游戏,只是没了给奶奶接接送卷心菜,没了黄河,还有煤矿,没有外婆。在家里,我是小的,次子,还有一个哥哥。也会玩一些尔虞我诈把戏,最后谁也不理谁,僵持。或是闹小脾气,掉眼泪的那个人总是我,懦弱童年,拿来回忆就够了,想得太多不容易从那种环境氛围中自拔出来。大人,大人才是片名的主角。孩子太小,不知道怎么赞美,不知道什么是聪慧。大多数的赞美是给了杨晋,大部分的聪慧是落在了小波身上。赞美杨晋,因为他有足以被赞美资本,学习好,记忆力好。(说得出那么多地方,但一个也没去过。死球,没用。)小波聪慧,因为那是他的地盘,肥水不流外人田,说里说不过来点霸权也是由威慑力的。(嘿,那两个小孩,把你们的东西分我一半!)

  大人,首先是马老师,他只能为杨晋发言,说他聪慧。别人在撕书丢书,他俩倒聪明,把那些有点分量的书汇集在一起,拿到废旧回收站换了车钱。大人到底太多……

  to be continued.

  《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观后感(二):走开了

  毕业·旅行

  留下便签,带上麻袋,孩子们的毕业旅行从拖拉机的轰鸣声中开场。游山玩水吃吃喝喝,不掏钱的享受成年之后付费的热情。有人叽叽喳喳贫着嘴,有人懵懵懂懂咋着舌。前路上是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努力着:挖煤、种树、挑水,生活不易旅途风景装点得分外鲜活;后方的俩无邪小儿,走在了人生的分叉口,注视着前方的泥泞,终归还在所剩无几清净地里徘徊往复。旅途的尾声,吉普车里的白发和家畜,犹如人生的责任召唤童真引入了一条返璞归真的路。

  发小

  曾经我们睡在同一张床上,聊着一些天外飞仙的事。那个时候远没有基情和菊花邂逅,也不用担心腐女同人们欣喜眼色。我想把你留在我家里,尽可能多的时间。你陪着我走亲访友,玩乐嬉闹;我带你见识各色风情,游走体验。我耍小伎俩欺骗你多留了几天。因为我在乎你,我想把你留在我心里。我知道你很照顾我,舍弃回家的机会也留在我身边。我们都还小,小到只想在夏日一起畅游黄河。

  再见

  不知不觉中曾经朝夕相处朋友就这样悄然离开了。你有你的路要走,他有他的桥要过,交点之后面对的必然是分离。犹记得上课时窸窸窣窣,下课时吵吵闹闹;放学亦步亦趋,郊游了一前一后。而今的某天,你们在大路相遇,也就只剩下一个简短的客套;那些过往只留有一个背影的浓缩。Hey,XXX,没有了我和你一起走路,你也要一直往前。纵然我们连招呼都不在,可我知道,我在的某个刹那,你曾拥有

  《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观后感(三):有人赞美 有人则不

  得承认,最初是冲着这忒长、拗口、清新文艺范十足看上去又有些“装”的片名去的,而有关它的简介又让我联想到那部<Little Flower>(《看上去很美》)抑或《菊次郎的夏天》?,于是不免带上了主观期待(不过一切表达本身就是主观,不是吗?)

  话说老长时间,都没有看过真正描述童年的国产电影,似乎它们就从未存在过?(甭跟我提那些充满弱智情节政治正确说教片),咋看这片,独立影像不错!彩绘海报?相当不错!还有动画情节?那更得看了!

  嚼着一股葱味的薯条,在百老汇电影中心昏暗狭小的影厅内,盯着荧幕坐满了108分钟。

  全场几乎没有什么一致共鸣时刻,偶尔迸发出零星的笑声,是被情节打动还是被表演打动?不过也许有人睡着了?有人看得忘神了?……不管怎样,影片结束后稀稀拉拉的掌声,倒是将观众觉得有趣或无趣的心理表露无遗。

  这倒是正符合这片名: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是不?

  这又是一个有关夏天的故事(我一直奇怪为何有关童年、少年青年的绝大部分影片都选择在夏天发生,难道青春荷尔蒙分泌和童年的吃睡玩无邪是源于同一自然感应?),故事也很简单(下述)。一群非专业演员的非本色演出僵硬羞涩,一个追寻新鲜刺激却最终波澜不兴的假期,单调而清新,两个小“基”友,一段“超”友谊,让身处解构和恶搞时代成人看得浮想联翩。黄河、运城、圆白菜、山西方言、煤矿、人物名称、黄土地……一个个似乎自然流露又处处刻意强调的词汇意象,强调的是导演对乡土的营造和对时光眷恋,那种从荧幕里处处流淌而出的情绪,在清新的叙事中显得有些浓烈,有人接受,有人则不。

  我没有评判镜头语言的专业素养,也难以理解故事在酝酿和设定时的真正逻辑,然而故事,不总是要承载与传递一定的价值观念吗?它可以开放人人上帝,也可以封闭,导演即上帝。

  我们早已习惯了用成人的笔触去描述孩子的世界,那里可以概括为单纯快乐,不识愁滋;也早已自觉地用成人的眼光去扑捉童年的光影,那里总是阳光明媚,天朗气清。然而,有人如此,有人则不。

  影片在努力设问并回答:这一切都是真的吗?童年哪曾如此符合过成人经过筛选剔减加工后的想象定义?童年是如此多姿多彩,人人性格突出别样区分,它确充满简单的兴奋,也充满倔强执拗,当我们用可爱、呆萌、单纯、活泼阳光等等陈词滥调去定义每一个童年的时光,我们就自动选择了无视孩子们自己的世界、理想价值判断:可能仅仅为了一个小小的念想,他们就做出“惊人”的举措。看看一向成绩优秀的杨晋(这个导演屡次采用的名字),尽管已察觉差生王小波(只是致敬还是象征?)的虚妄和夸张,还是忍不住写信给父母撒谎,跟随他去了家乡,一切仅仅因为那里可以游泳、捉鱼……

  然而当“理想”实现的那一刻,一切仿佛却又没有想象中的让人兴奋。在山沟里的几天,杨晋被小波和他家里的琐事牵扯着兜来转去,始终到不了河边,就算最终短暂的游泳捉鱼,心中却升起了想家的愁思,几次吵闹着回家的杨晋,屡屡又被“有心计”的小波设法留下,而当两人正享受着美味冰棍和美好友谊的一刻,离别不经意间陡然来临。

  是杨晋木讷,还是小波狡黠?有人这样判断,有人则不。

  杨晋能说出山西所有的地名,小波却连一首基本的诗歌都背不出。是杨晋天才,还是小波愚钝?有人这样认为,有人则不。

  杨晋在家被百般呵护,小波在家常常被拳打脚踢。是杨晋幸福,还是小波可怜?有人这样感觉,有人则不。

  ……

  影片似乎没有给出明确裁判,仔细一想,更大思维结构隐藏其间。

  清幽的植被,黄褐的山谷偏僻村落枯燥平静、偶尔闪过一丝念想的生活……黄河边上的人家,在这条大河的千年流淌中,吸收和承继着许多,也似乎失去麻木了许多,一些无理事件在自然有理地发生,人人都淡然接受,默然生存,厚重黄土浑浊的黄河,让父亲没了壮志,让舅舅有了幻想,让姐姐有了新家……就连那个今天看来实在索然无味的夏天,那段看似简单的友谊似乎也显得模糊飘荡,面目不清,消失在颠簸的三轮车和二郎神的显灵当中。

  如同我们每一个人曾经的童年,就连记忆的重组也交织着清晰和模糊,一切似有似无,先有后无,无而生有……个中蕴含淡淡的哲理,瞬间闪现却又难以辨析。

  导演真的做到了淡乎寡味,甚至成功体现出某种虚无的世界观,但是否到达了无味的至味?差了那么一点点。

  据说片名来自导演恩师的一部著作

  有人赞美着影片和导演的聪慧,有人则不。

  《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观后感(四):在黄河里,没人偏爱聪慧

  有的电影你不用猜就知道电影是要讲什么内容,名字或者译名已经给你写的清清楚楚了:像星际穿越、疯狂的赛车、鬼子来了,简直是一种福利,是院线还是电脑里下载都有了提前预知的能力;还有以物易物的名字,两杆大烟枪、三块广告牌、大红灯笼高高挂,你使劲绞尽脑汁也能感觉出个大概,人们看电影大部分是看个兴趣嘛,哪怕你是专业看电影也是兴趣使然,总得有第一眼抓住你眼球信息。杨瑾的本电影我第一眼没记住这是啥名字,还带个逗号。好像是另一个实验导演李睿珺拍的《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一样,很诗意但是摸不着头脑。《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这到底是讲什么呢,连个主语也没有。

  剧情非常轻快可爱了,杨晋小朋友家里墙上贴了一墙奖状,比一般小孩都牛逼不少因为他在厕所里意淫老师的鸡鸡也没被批评,但是他听着好朋友小波炫耀自己的生活会悄悄愣神,脑中是小波吹嘘在湾湾的清水河边抓住鱼,回家他妈妈把鱼裹上面粉炸着吃的画面简直折磨着他躁动的心脏。这段遐想在电影中被表现成了一段动画,顺便把片头打上。《有人》就是一部导演本人经历改编的电影,是一段奇妙的旅行。对于没发生在杨晋眼前的事情,用动画最符合年龄的设定,又很具象的还原了青春的不清不楚的色彩。在本电影中,对动画和画面语言的编辑简直达到了完美的能力,不是说剪辑,而是在什么时候需要遐想,杨瑾导演是真用上了小孩的视角看到大世界,于是后面你也能想象到所有回忆的部分都使用动画形式,这恰恰是不多不少的,摄影画面和动画交叉并行,相辅相成。在此一提,本片里绘制的有半小时的动画都是导演张勃的作品画风有一点像良心国漫《快乐东西》。《有人》获得第63届柏林电影节“水晶熊”奖,这也是杨瑾导演可以在一大波新人导演能脱颖而出实力体现。特别的地方还在于,这部片不能与许多一部分片子比较,是因为它少见的纯儿童视角。当然是一部公路片,这也是小成本的成因,但是公路只是一种表现原手段分析起来只能让人欣赏我的无知就不做多讲。儿童片其实很吃香,成年人讲不出来的话和看不见的东西儿童都能看到,这样朴实的青春的情感真的动人。在影坛内虽然这样的题材表现力不及剧情片,却对节奏的掌控却简单实用的多,更能逃脱一些体制的压制。因为宗教以及政府的管控,儿童片在宝莱坞的发展就非常卓越,许多部金熊影片都出自于宝莱坞的儿童片,也是导演优秀吧,这与题材和视角也不分联系我国也有优秀的纯儿童视角电影,姜文和蒋雯丽推出的俗称男孩的童年和女孩的童年两部电影是大家随便想想就能夸的。

  就因为独特的动画回忆和如此结构稳定精致的剧情和儿童视角,再加上真实的情感和朴素动人的音效之美,我先把四星给出来。中国新生代可以有这种导演,不疲累不急功,踏踏实实的做让人舒服,给人共情的,和和缓缓的电影,只要有一个就可以足够了!当然不止一个。

  遐想,不单出现青少年,但是只有青少年的遐想最让人感到无法捉摸,你可能不再时常回想起小时候拿两只飞机和一个浴缸就能海战,拿一本书一个下午就耗过去了,随着能接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我们都渐渐失去了脑补和遐想的能力,当然咸猪宅男不算哦。幸福快乐的农村经历在小波看来平淡无奇,可以炫耀吐槽,在杨晋这里却是触不可及的自由期盼,是新鲜和期盼让这段画面变得诗意了。这也能解释通杨晋这个沉默稳重的小孩怎么敢骗家长说去奶奶家,实际上是跟小波去溜走玩了。一路上杨晋见到了小波的亲戚们,杨晋他自己的亲戚们的身影在脑中清晰的不行。滚滚的黄河上盖着一个预支的大坝,靠自己锤子敲到桶里的鱼居然被信佛的小波奶奶放生了。从来没受过姐姐的温暖和随便吃冰淇淋,来到这里就享受到饱,下河泳也游了个畅快。几只蜜蜂就能把杨晋和妹妹带到天上飞去,以为自己长大了但是长大只不过是写在纸上的一句毕业了。杨晋的奶奶迟迟不见失约的杨晋,来到小波的家里把杨晋抓走了,杨晋知道了,严厉的奶奶为了找到杨晋把珍爱的大黑猫抵了人。杨晋明白,要走猫的坏人头顶上射出的亮光已经把郁闷的他带走了。杨晋什么时候才有资格说自己长大了呢,是他看到清水河边人们的大迁徙的时候,聪慧才有点用处。

  当然问题也能看清楚,选的演员确实次,大小演员找不到人物的感觉,整个含有对话的部分干巴巴的看不下去,非得坐等上一个演员把台词念明白了才往下接。演技真是很严重的故障,小成本也要用心试镜嘛!成本确实可以说很小了,本来拉到了100万投资,后来投资商临阵走人,杨瑾导演向岳父借了20万又自己凑了5,60万最终才得到了成功的本片。电影中语言的运用有时会产生意料之外的好评,王家卫在他的电影们里使用的台词几乎成了经典,每一句琢磨和推敲几乎成了影迷口口相传的诗歌;张艺谋的台词运用虽然不被写意化但是胜在能清楚的交代明白,写实派的导演们以他欣赏他为跨上神坛的第一步。但是在本部电影中,我不是因为他用山西话我听不懂才骂的啊,台词就是很一般。演员念不出来,写的也一般,完全配不上可以封神的动画镜头。切镜头也突兀过头了,幕与幕之间的转化不连贯,可能是由于镜头比较单一。

  学校的教学楼上大大的标语写着“幸福生活一辈子”,我们每个人都上过小学,没有学校在操场上贴这个的,一般是校训或者德智体美劳。契诃夫在戏剧创作时提到一种观念,如果在第一幕里边出现一把枪的话,那么在第三幕枪一定要响。这样看出,这个标语的作用不是一个具象的布景,而导演本人谆谆用心的一个期盼。我才看出名字的真意,有人不赞美聪慧,是因为聪不聪慧只是别人奴役你的一个幌子,赞美聪慧是因为那些人要用到聪慧的好处,不赞美聪慧是因为聪慧在他们眼里毫无价值。别人认为的你的价值在你这里是没用处的,最近大火的电影《伯德小姐》中,女主角说:“你总要求我做的越来越好,可是如果这就是我的极限了呢?”时空猛然穿越到小波妈妈穿着浆洗的干干净净的白衬衫讲:儿子你已经做得不错了!原来幸福的真谛就是不要在乎自己在别人眼中的价值,一些洁净而高贵的的人深深的爱着你,你也为了爱的人而努力。一直有回忆有念想,就算不聪慧也有自己最满意的自己的价值。每个人都要幸福生活一辈子啊!如果偏爱了聪慧,那么就会少掉傻乐的乐趣。

  《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观后感(五):像农民一样拍电影,用初心去看电影

  中国的独立电影圈,不乏投机钻营连基本电影语法都不懂却动不动就拍所谓先锋实验影片企图一举成名之徒,但好在还有杨瑾这样的导演,比起那些扎马尾留长发摆出一副搞艺术姿态实则被艺术搞的人,看上去更木讷寡言不善言甚至活脱就是一吃苦耐劳农民样的杨瑾,反而更深得我心,我太明白他会给我什么,这样的人,拍片,就像刨地,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折腾,不似某些标榜自己是艺术家的文艺青年,轻浮聒噪。

  可以更纯粹、更朴实些

  现在我们做事的方式,当然,也包括拍电影讲故事,不是太傻,而是太聪明。就拿评论这部电影,我本可以顺着当下流行的基情路线、拟定"好基友,从娃娃抓起",又或者,"好基友是如何形成的",这样媚俗讨巧的标题以极其调侃的方式去评论这部影片,但如此一来便是对影片以及对创作者极大的不尊重。

  "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这个看上去太过于主观抽象的片名(昨日邀请一位圈中朋友前去观影,朋友说了句,“看名字就仿佛听见导演说:嗯,这片子我不准备卖钱!”)。影片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导演杨瑾的话概括,便是:两个男孩,其中一个男孩为了能留住另一个男孩陪伴自己多玩几天,不惜撒谎尿屁("尿屁",是我特意另加)的故事。当然,其中不乏亲情、友情,乃至乡情,并对儿童的幻想世界,做了奇观式展示,处理成动画形式。这部分插叙,如果改用常规的现实闪回手法,不仅会让儿童天马行空的幻想在展示上受到拘限,还会大大损失掉其中的童趣。但这部分动画,实则是把双刃剑,动画部分不仅打破了影片原有节奏,显得更出脱更跳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破了影片本应更自然、更朴素的叙事手法。

  但最主要让影片失分的地方,是影片的情节设置以及人物表演。影片有太多看上去牵强并过于刻意的情节,比如,几段去送包心菜的情节,安插进的姐姐的情节等等;而在人物表演方面,除了两位小主演还算令人满意,其余大部分非职业演员,不仅表现生硬而且做作,甚至还有部分出戏之处。但这些都不足以影响这是一部有诚意又好看题材又上佳的影片。其实,中国永远都不缺好的故事、感动人心的题材,而这一切只需你回过头去、转过身去,看看你身后的家乡,老老实实、朴朴素素的记录下来、表达出来,真不需要挖空心思去过多的追求什么标新立异。

  通体顺畅的自由呼吸

  在观影过程中,有位坐在我身后的妹纸几乎是从头笑到尾,现场也不时有各种笑声,影片作曲小河(对,就是那个头发发白,却依然单纯、童心满满的美好青年,小河)也说影片的童趣让他眼前一亮:原来中国文艺片也不都那么沉闷,也可以很轻松。而这种轻松,是那种很单纯的轻松、小清新的轻松,摄影出身的杨瑾,绝对有能力让中国的乡村,在饱满的阳光下,让身陷雾霾之中的我们,通过银幕上的光影,获得哪怕片刻的通体顺畅的自由呼吸。

  “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这不仅是导演杨瑾拍摄本片的动力,亦是我半夜为这部影片码字的动力:做一场好的爱,不如看一场好的电影。

  有人沉迷快感,有人则不;

  有人寻求刺激,有人则不;

  有人追逐成功,有人则不;

  有人热爱名利,有人则不。

  好在这个世界,还有另一部分,按照另一套价值标准行事之人。龌龊者自让他龌龊,求名者自让他得名,我们但求痛快呼吸。

  《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观后感(六):当我们谈论童年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小学三年级的暑假,一个人在姥姥家。好动的小孩儿总会在燥热的夏天,趁着大人午休,一个人悄悄地爬出家玩耍。就在我爬出家要溜的那个时刻,看见了隔壁一个也被父母搁在长辈家的小姑娘。长大成人后,对她的具象性的模样已经记不起,只记得两个小朋友手挽手在路上溜达;去商店去买吃的;一起去河里逮鱼却逮出一四只脚的爬行动物,吓得两个人哇哇大叫;还遭遇一群小男生的泼水调戏,截住我们回家的路。那天玩得非常晚,姥姥在天黑前找见我的时候,我的衣服还滴着水,就被黑着脸的姥姥拖着回家。我赶紧扭头和她约好明天见。第二天去隔壁邻居家找她,隔壁的奶奶说没有这个小姑娘。我心灰意冷地回姥姥家,在路上才想起来,还不知道小女孩叫什么名字。一天在姥姥家都郁郁寡欢,做什么事都没有兴致。第三天、第四天,我都在河边等着小女孩,但是整个暑假过去也没见着小女孩儿,就像没有这个人存在一样。在以后几年的岁月中,每回去姥姥家的时候,还是会往隔壁看两眼,内心期待着扎着辫子的小女孩突然从某个角落里窜出来。而真正成长的岁月冗长,长大后的自己,对小女孩、对那天的友情彻底没了记忆。

  这是看完杨瑾的电影《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想起自己的一段童年记忆。当我们谈论童年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导演杨瑾给我们讲述了他的一段童年的经历。小学毕业后的小县城娃杨瑾去了黄河边娃小波家,和小波住了几天,后被家人找见接了回家的故事。

  简单的力量

  从叙事上讲,电影《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不同于中国任何一部电影。它的故事非常简单,没有过多复杂的情节,没有寻找母亲(《菊次郎的夏天》),没有寻找父亲(《雾中风景》),甚至没有借用大人的视角来讲述放逐与自我认同(《中央车站》),也没有纠结于个人成长中的残酷体验(《雾中风景》)。全片就这么风轻云淡地讲述了一个暑假的小杨晋的见闻,甚至可以说是五年级刚毕业的小朋友写的暑假日记。我昨天做什么了?今天做什么了?明天做什么了?一个暑假过去了,对于小杨晋来说,一切似乎没有变,一切又有变化。导演是真正地把自己搁置在童年时光里,灵魂进入了一个儿童的身体。

  人类的童年大抵都是相似的。这是一部真正的儿童电影,它不仅仅能当下的孩子感同身受,而且让我们这些游走在生存线上苦逼得没了菱角的圆滑大人开始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这也是简单带来的力量。

  想象力视觉化

  电影里木讷老实的小杨晋和机灵好动的小波那些执拗而可爱的对话中跳跃着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导演把孩子们的想象力视觉化,变成略带怀旧感的动画:晚上成群结对的蟹排队爬上岸、二郎神杨戬大战孙悟空、姥姥的管制、杨瑾和妹妹被蜜蜂带着飞起来等等,这些影片中的闪光点,让人在回味旧时光的同时,内心阵阵欣喜或者是窃喜。没错,小时候的我们,就是这样,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总是爱吹牛皮,而在和人炫耀的时候,童年时候的自己不觉得自己是在吹牛皮,而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自己真的曾经是二郎神,真的和猴哥大战,真的是在夜晚的时候看见螃蟹排队上岸。

  而已成大人的我们,早就疲惫得没有了想象力。从这种意义上说,这部电影又不是儿童电影,更像是一部70后、80后怀旧的电影。

  影片看完后,不是没有发现缺憾的地方。如动画制作比较粗糙、演员表演上有些僵硬,尤其是小波奶奶和杨晋的姥姥,但还是阻止不了我热爱这部低成本、小清新电影。

  好的电影,在于讲述,剩下的是让受众自己去体验,而导演的用心我能在影院里感受到。

  当我们谈论童年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我们是赞美圆白菜,赞美罐头,还是赞美圆白菜和罐头是一对?

  1999年,当充满童真的《菊次郎的夏天》遇上感人的《中央车站》。一个适合儿童观看,一个适合成人观看,结果还是“儿童”输给了“成人”,因为这是一个成人定规则的时代,也这就是我们成为大人的遗憾。当我们谈论《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时,我们可以说它是中国独立电影叙事的另一种可能性,没有政治,也没有对所谓复杂人性的刻意揭露,简简单单,不具有野心地讲述美好,对中国电影来说,对中国电影人来说,何尝也不是一件美事,一种解脱!

  《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观后感(七):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

  事实上,最适合这部电影的评论标题恰恰是它的片名:《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显然,绝大多数人面对这一片名,肯定会产生奇怪的兴趣点,因为无论从语法、句式还是命名学来说,它读起来都太怪了点。当然,这一年的独立电影里,类似片名还有像李睿珺的《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往前追溯,可以说有九把刀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总之,电影片名长度要惊人,不怕难记,不怕有碍于传播。 在我看来,片名恰恰是对电影本身的一个解读——站在导演本人角度上的评论总结。因为通片看下来,一般观众依然无法理解片名的意思。虽然也不是说,每部电影的片名都要明确指向某个东西,然而,片名至少是观众对影片的第一印象,所以它总在片头出现。按照导演本人的解释,《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就是说在这趟假期之旅,主人公杨晋去了朋友家,有人赞美他的聪慧(以前他是个一直被赞美的聪慧孩子),现在则不,他们反而打击于他。 我想,导演并非想说明“太聪明不是一件好事”,“好剑应该是藏在刀鞘里”,电影主要就是提出一个童年疑问,就像十万个为什么之一。他不解为什么没能得到赞美,尤其是在一个学困生面前,尖子生的优越感并没有得到满足。不过,影片并没有反复提及这一问题,虽然也有几次考杨晋的段落,然而电影更多还是围绕两个小朋友的关系展开。因此,即便观众带着对片名的疑惑去看问题,实际上,他们也还会觉得,似乎读不懂片名意思。在我看来,这可能还跟故事格局有关系,实际上,就像那些没有故事的童年题材影片,在一个短暂的假期里,你非要说,小孩子能得到什么翻天覆地的成长经历,那是少之又少。至少在《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它更像一篇小学生日记,记下了吃了什么、去了哪里、做了什么梦……我很喜欢这部电影的收场方式,在没有太多征兆的情况下,杨晋突然告别了小伙伴,被前来寻找的奶奶带走了,二郎神突然现身。突然结束的旅行和假期,那就像突然有一天,你意识到自己长大了,不一样了。 换句话说,这部电影确实没有一般人期待和想象的精彩故事,连回忆小时候必然要出现的疯子或怪人都没有。片中有杨晋展示他聪慧的段落,他能背出山西的所有城市和地区,也会背黄河流经的省份。小伙伴带他去拜访奶奶,拜访舅舅,再是拜访姐姐。影片以伙伴的吹牛开始,他吹得天花乱坠,成功把杨晋一起骗回了老家。结果,一直到结尾,他们最初的炸鱼计划,似乎都没有实现的可能。与期望被赞美相比,杨晋最想做的事情估计就是炸鱼了。这样一个故事放在电影里作为最大的动机诉求,可以想见,《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实在太过清淡。 以吹牛开始的故事(尤其是小孩子的吹牛),必须涉及了难以表现、需要移花接木的场景故事,导演很自然地想到了用动画去表现,尤其是后面杨晋产生的想象,全部用动画来加以实现,克服了制作上的困难。而就像一个中年人回忆小时候,《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陷入一种无法自制的啰嗦和碎碎念。导演选择用长镜头去拍小孩,让他们长时间对话,相当耗力气。一旦选择了这种做法,那无疑是剥去了孩童身上的美好天性,却添上了大人(导演)的思维反省。全部采用素人(非职业演员)的优势在于能说当地方言,也不会有违和感,然而在演员指导的效果上,电影也还有提升空间,至少在与亲人间的交流方式上,影片都显得太过拘谨跟生硬。 当然,我对这部没有野心的电影始终有所好感,最大原因可能是原乡情结,从杨晋的名字到山西跟黄河的乡土恋恋,导演想讲这么一段童年往事,自然而然,它在成长过程还是有所分量。在很多独立电影里,创作者想说很多问题,可他们最先想到的则是猎奇和展示,至少是展示场景或事件的奇观,惟独忽视了人,漠视了我们从何而来,为什么会变成今天这样——实际上每个人都是造成了今天如此多问题的原因。这种提问可能不适用于所有人,但对作为独立个体的创作者来说,那确实是弥足珍贵的。

  《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观后感(八):《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

  《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

  本片还有个洋名Don' t Expect Praises,乍一看,还以为引进片,可惜,是国产儿童片!哈哈!

  其最初吸引观众的,更多的不是片子本身,而是来自于对这样一个拗口片名的好奇心,可在这个复杂的名字之下,包裹着的却是一个无比简单的故事。

  对于许多导演来说,他们自身的童年故事所具备的奇趣性与特殊性,以及浓烈的个人标签与故乡情怀相对于其它电影题材是较容易发挥的,至于电影本身能否更加出彩,关键是依赖一个导演的能力。当导演杨瑾在面对自己的童年,面对自己的电影时,选择以“简单”为突破口,以一段“友谊”为依托,将着力点放在故事叙述本身,他不刻意追求繁杂的电影结构与叙事手法,将简单化作影片朴实清新的风格,即使全片因其低预算有制作粗糙之感,却仍见真诚,这种真诚就恰恰源于影片由里至外的简单。

  片中小主人公杨晋可以看作为导演杨瑾的谐音。

  该片原名是《夏天的日记》,俗气,但更贴切电影里杨晋与王小波的那段童年往事,最后改名的原因是杨瑾导演想向自己的恩师崔子恩致敬,故从崔子恩的一篇同名小说里取名。

  作为儿童影片,在趣味性的呈现上,《有人》投入于生活,三送圆白菜,三访小波亲戚各有笑料,三分之一的动画段落为该片增色不少,一些难以实际拍摄的画面用动画形式补缺,契合影片追求的童趣理念与其针对儿童市场的创作诉求。影片并没有在画面构图上多加深究,更多的是把镜头对准人物,人物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引发了趣味效果,杨晋与小波在送白菜的路上滚白菜,扔白菜、奶奶不停地给两个小朋友零食吃、杨晋之于杨戬的童言童语等等皆让人会心一笑。

  在描绘一个儿童世界的同时,导演以三送三访的叙事模式将其融入成人的世界,奶奶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迫使小波的亲生姐姐被领养,小波舅舅因政府征地修建大坝多赔钱而忙种树,这些只有成人才能理解的行为皆从孩子们的视角一一带出,导演没有在其中表达任何的自我观点,没有刻意的人性揭露与批判,一切回归于真实展现。舅舅放下锄头想和杨晋、小波游泳,最后被妻子阻断一处,隐晦性地隔阂了儿童/成人世界,潜藏着对于成人化的无奈。除却影片对生活细节的捕捉,两位小演员亦是一大亮点,自然纯真且略带稚嫩的表演,以及那些不时迸发的对话言语执拗又可爱。而结尾则是给予了观众最大的惊喜,是真人与动画、真实与虚幻的一次互错。

  中国的儿童电影,不是多了,而是越来越少,想起自己童年看过的那些《四个小伙伴》、《应声阿哥》、《小刺猬奏鸣曲》、《“下次开船”港游记》、《十四、五岁》、《我的九月》、《少年彭德怀》,再看目前充斥屏幕的日本动漫,国产闹剧之各类“我一定会回来的”,似乎加点现实题材,不是盐多了加糖的无病呻吟!

  因此本片再稚嫩,也需要加以关注与摇旗一下。

  《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观后感(九):童年记忆就在那里

  我一直不知道如何用一种最佳的方式处理我和发小的关系,直到在饭后无意在电视中看到《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的后半段。

  跟电影里面的两个小主人公相反,我和发小尽管年龄相同,成绩相差无几。但性格方面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他调皮外向,我害羞内敛;他身强力壮,我身体瘦小;他聪明灵动,我....

  我们从小学到初中都在同一所学校读书。那八年时间里我们都不知道什么叫友谊,更没有像电影中的小波那样去珍视友谊,只是把对方当作上下学的玩伴而已。

  我们会时不时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翻脸,甚至打架,每次打架的结果都是我满身粘着尘土,在一群小伙伴中间懦弱地流着眼泪,他则趾高气扬地看着我坏笑,每次到这个时候我恨透了他,然后跟他赌气很多天都不说话。通常情况下,我们和好都是他主动示好,放学后买零食给我,之后我们就会冰释前嫌,和好如初。

  我很少自己买零食吃,即便口袋里有很多钱,也不会随随便便买零食,但是即便是我这样节流,也经常口袋空空,因为钱都被他借去并许诺还的时候多还几块,我抵制不了这种诱惑,于是我的钱被他放学拿来买零食大家一起享用。他的这种借钱方式屡试不爽,我呢,则一次次地为了爱吃的零食借钱给他。那些钱从来都没要回来过。

  六年级的时候,学校里徒增了很多新鲜的松树苗,每棵树苗上都系着一个小红布条,这些布条用来记录松树苗的向阳方向,如果栽种后的向阳方向跟它之前生长环境中的生长方向不一样,松树成活的概率会比较低。年少的我们都不知道这些,我们在那儿一起玩耍的时候,我捣蛋地把一棵树苗上的红布条摘掉了,恰好校长经过附近,看到树苗上的标记被摘掉了,怒不可遏,过来抓住他扇了两耳光,在校长的眼里,调皮捣蛋得他就是坏学生的代名词,而一向内向学习好的我就是乖乖生,摘树苗标记的事只有坏学生才可以干得出来。彼时的我脸红得像火烧一样,懦弱地低着头,而他也没有申辩一句话。当天放学,我们没有一起回家。我因为自责和害臊,他呢?恐怕是羞于跟我做朋友吧。

  初二之后,他去了他父亲工作所在地读书,我们没有道过别,自此之后,四年没见过面,这中间我们没有任何联系。直到我高三的时候,他因为户籍在本地,为了参加高考方便,转学到我所在的高中读书。除了更高更壮以外,他还是他,爱撒谎,不认真上学,疯狂地泡网吧,狐朋狗友一大堆。我们唯一见面的那次,在他姐姐家,我们像一对陌生人一样有一句没一句地瞎聊着,还是像小时候那样对彼此不懈,他不懈我模拟考试考年级前三,因为他也会做到这样,我不懈他放羊式地对待学习。

  性格的巨大区别使我们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他高三毕业后,没上大学,跟他姐夫去河南做生意,我呢,本本分分地读大学读研究生。这一晃又是六年没有任何联系。

  研二那年,我们很偶然地在QQ上加了好友。简短地寒暄之后,他告诉我现在年入百万,现在在到处找项目做投资,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因为从小到大,身边亲戚好友都拿我和他比较,他现在过得富足,会让我心里开心一点,不再替他觉得委屈。那年春节,他去我家拜年,只待了三个小时,说去找高中同学谈项目就匆匆出门,后来从父亲那里得知,他现在只是在做电动车经销商,没多少钱,日子仍然过得紧巴巴。我楞住了,这十几年,他一点都没有变,还是那个爱吹嘘爱撒谎的坏小子。

  去年,他告诉我,他结婚了,跟他的高中同学,结束了八年的感情长跑。

  今年八月,他告诉我他来拓展他们电动车品牌的北京市场了,言语中仍然是轻易就能被我识破的吹嘘,我厌恶了这种吹嘘,找了个借口拒绝了和他的会面。

  看完这部电影,突然发现,友谊,并不只是互相帮助,也可能是不断的争执和打斗;并不是非要一切都相同,更重要的可能是一种共同的经历。不管过去的他和现在的他是怎么样的人,我们一起经历的那些时光,永远都不会隔断友谊。

  这个周末,我决定去找他,跟他好好聊聊。

  《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观后感(十):记忆、责任及其他

  苏珊·桑塔格是战后美国知识分子中的一位,以前偶然读过关于她艺术观的介绍,感觉很有立场,不过某种程度上也很奇怪。她认为,艺术没有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 从哪说起呢……年轻导演的第一部电影有自己的影子大概是自然规律吧,因为记忆无论如何都是财富,加上还没有开挖,里面是肯定会有宝贝的。仔细想想,用童年经历解释这个片子里的七七八八,也完全说得通。比如“背了那么多地名结果一个地方也没去过那有什么用”这种话,我们用一点想象力,就可以把它放进导演的“人生启蒙”系列里了(如果真有这种东西的话)。不过也就是在听到这段金句的时候,我开始觉得儿童片不是我今天要看到的东西。大概除了记忆,导演还是有话要说的。 你像,伴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是画面上静物一样的工人和煤山。我们干什么都讲意境,不知道讽刺算不算也是一种。山西人大概对煤都是又爱又恨的吧,只不过直到“一个人一天能挖16吨”这样的台词说出来,我才大致确定了导演心里这些爱恨各自的比例是多少。 还有。一个小男孩,因为奶奶偏向自己不喜欢妹妹,所以不喜欢奶奶。听起来拗口,却让我记起来一本小说——至少有一本吧。怎么说呢?因为挺多文艺作品,电影啊小说啊,都涉及过这一类的情节,比如小孩子看到别人伤害动物会伤心,看到一个自己不认识的同学挨欺负也会生气等等。正义感是天生的吗?这是所有这些相似的描写抛给我的问题。我当然回答不了,而且相比于从哪来,我对到哪去要更感兴趣一些:正义感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吗?不过话虽这么说,过去和未来之间,也还总有一个现在,“意义”即在此发光发热,覆盖众生,正义感这种东西,也只在当下才有实效。电影里的情节发生在童年,观众却是在真实的时空里观看,如果体验到的东西能对此时此刻的我们产生一些影响,我觉得这是它最大的意义。 我对纯粹没什么执念,所以加入的东西有价值的话,我不在乎它把纯粹破坏掉。这里跑个题,说一嘴《寒战》。《寒战》是个什么样的电影呢?听起来像商业片,看起来像商业片,赚起钱来也像商业片,但它就是有商业片之外的东西撑着气场。刘德华硬生生地说了两次香港是普通法的社会,也不管这台词是有多突兀。但就是这句重复了两次的话,让我把它当成一部严肃的片子去看了去想了。回到这部《聪慧》,上面说的那些,对我也就相当于刘德华的台词了吧。 最后,桑塔格是能顶得住“知识分子”这个光环的人物,有她自己的方式反哺社会,对待艺术自然就没什么包袱,可以坦然地只求纯粹。只是如此大家本就难求,电影人和观众活在当下,社会责任总归是不可逃避的话题。所以说,记忆是构成《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的底色,但我还是感觉导演要说的应该不止于此。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