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时间之旅》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时间之旅》影评10篇

2018-06-05 21:1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时间之旅》影评10篇

  《时间之旅》是一部由泰伦斯·马力克执导,凯特·布兰切特 / 布拉德·皮特主演的一部剧情 / 纪录片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时间之旅》影评(一):在天地万物间来趟时间之旅

  泰伦斯·马力克是近年来比较争议的一位导演作品评价褒贬不一,少数偏爱的能不吝赞美的捧上天,利用各种高深专业分析和解构来努力提升观众的感知美学欣赏水平,多数不买账的也能提出一百种理由来加以批评,吐槽主要集中在形式远大内容,从《生命之树》到《圣杯骑士》,主题看似十分的宏大晦涩和艰深,欲通过一种架空的形式化叙事手法来加以高级表现,给人一种雾里看花般的迷惑和空乏感,难以摸清其中的门路和意指,看过后有种道行修的不够高、难以望其项背的感觉

  马力克近年来越来越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干脆撒开了手来拍,这位哲学大拿貌似不是要让观众醍醐灌顶而是要将曲高和寡进行到底,成了一个远离主流和颠覆传统的透着顶尖范儿的导演,形成了一种马力克式的独特体系镜头语言,就像一个完全搞不懂是什么玩意的莫名深刻东西,用无比华丽高端且极具艺术形式感的外包装将其美化,可以说在电影院看马力克近年来侧重意识和虚化的作品,感官体验会提升不止一个档次,毕竟美轮美奂摄影悦耳绝妙的配乐一直还保持在一个高水准位置,至少能少打瞌睡。

  新作《时间之旅》力证了马力克的那套风格相较电影更适合于纪录片,是个明智选择,这片可以说是近年来马力克作品特色的集大成之作,依旧是碎片化的衔接和展现,恢弘大气精致摄影,肃穆空灵动人配乐,像唱诗班在浅吟低唱,具有一定的神圣感,能听到管风琴的伴奏,还有一些歌剧的成分,有点想到了普瑞斯纳,而在电影中一般难以撼动主要地位的剧情,到纪录片里则可以合理的放低姿态,甚至完全摒弃,而马力克在电影领域似乎找到了如何在观众和执行自我理念间的平衡点,那就是靠演员豪华阵容来吸引眼球(有点治标不治本,显然还是不怎么讨喜),到了这片马力克终于没了任何顾虑可以尽兴的来一次十分“自我”的表现。

  光看片名,表明了又是个相当宏大和宽广的主题,像这类关于宇宙时空之类的题材,一般都会细分出集数来更加丰富深刻的为观众提供广博干货,达到扩张知识面和答疑解惑的作用,当然,到了马力克这不可能会像霍金一样专业而具体表达自己见解想法,依旧还得靠摄影和配乐两大拿手绝活,以及蕴藏着深邃的哲思,从爆发到流逝、从海底陆地、从冰川到熔岩、从星云星球、从生存到矛盾…,俯拍仰拍,手持摄影(反差有点大,像是借此显现并划分出不同社会面貌),逼真的特效与CG技术模拟还原(有点失真),视觉享受毋庸置疑,在随机的切换和转变中,马力克再次以碎片化的意识流形式欲展现出时间的博大精深

  时间,字典里的解释为: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的连绵不断系统。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在我看来时间也可浅显的视为创造诞生改变直到毁灭(客观事物),不少人觉得马力克依旧在老调重弹的利用很表面含糊的理念来表达这一宏博的主题,就像是将无数张优质摄影作品汇聚成的动态影像一如既往空虚飘渺,但实际上在短短90分钟内马力克巧妙的拉长了时间的维度,也可以说浓缩了更多精华(视听效果)的成分和层面,在不同的空间环境经历现象…间切换,在天地万物的瞬息万变、生存表现和斗转星移中,将时间的含义做了比较到位的诠释

  时间作为一种抽象概念,更多的是需要观众透过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变化去切身体会和感受,就像我们如何证明过去的存在,凭借前后紧密相连或互为因果线索信息,例如身份记忆、客观转变等,同理,可以从片中提取片段然后再合理的拼接,便会发觉其中的关系逻辑精子和受精卵,腹中婴儿心跳声,儿时的嬉戏和玩耍,长大成人结婚,不同的地域文化文明的形成与阶级的划分,矛盾和斗争的产生,从仰赖自然资源到一栋栋拔地而起高楼大厦壮美隽永奇妙深空到大自然鬼斧神工,各种物种的生存本能活动变化,优胜劣汰,一一映入眼帘

  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个体群体,远古到现代,社会到宇宙,在一连串的动态转变和进化跨越中体会着时间的伟大神奇,报以敬畏之心,在广阔无垠的宇宙、时间的流转和强大的大自然中会意识到自身的渺小谦卑对待生活学会珍惜所有。可惜的是,看到半路我还是睡着了,即便马力克运用各种精益求精的技术和考究完善他的创作想法与目的,但从整体的形式和表现来看,看似天马行空实际还是有点固步自封,更可况对于只能坐在电脑前观看的朋友来说,视听方面肯定会大打折扣,优势也就被削弱了一半。

  这些美妙画面可以说是最主要推进观影兴趣的原动力,一般的观众不会有闲工夫去挖掘其中的深意了解马力克高逼格的拍摄方式,而是按照一般的观影习惯“不费脑去思考化”的接受画面所传递出的最直观有效的信息量,因此对于很多人而言这部纪录片和探索发现里的走近科学、揭秘起源发展或解密大自然并没啥太大的差别,只不过左上角少了一个“Discovery”或“NG”的字样而已,并没有带来更耳目一新亮点,整体的最大感受就是美,美得一如既往,美得虚无缥缈,美得流于表面,美得昏昏欲睡,直到有些审美疲劳

  自由印象派完全颠覆了古典(学院)派的传统绘画模式,以戈达尔为首的新浪潮一代电影人刷新且改革了电影的视听语言和拍摄手法,再回过头来看现在,各种高科技的融入和辅助,无所不用其极的刺激着观众的感官体验,但一时的快感或日渐疲乏之后,本质上会发现几乎还是在原地踏步,外观再华丽炫酷,内核却早已匮乏和老朽了,一年里能看到部经典之作的机率越来越低,而一直沿袭传统、一个套路出牌的纪录片也日趋边缘化和小众化,跟着屡屡让人失望又每每对其抱以希望的马力克在天地万物间来了趟中规中矩的时间之旅,虽有睡意,但也不乏一些美好惊艳的瞬间。

  首发 | 一个冷门的公号:yuchishangjiu,欢迎订阅。

  《时间之旅》影评(二):还是同样的配方,还是熟悉味道

  看题目容易以为这是一部讲时间的电影。其实自然才是母题吧?或者说宇宙?每一声深情呼唤Mother,我都会在心里脑补一个F*cker,因为太少单独听到这词了。我就是那些人中的一个,配不上这遗失的美好。

  不够140个字,让我再写写。好吧,鲸鱼好看的,各种鲸鱼都是,哺乳动物长得就是先进,鲸鱼尤其,跟机器一样,精密又亮闪闪,怪不得原来有个动画片叫“大白鲸”。

  里面的原始人都没长丁丁,跟柯南里的黑影人一样一样的。所以你们说我是不是柯南?!

  原始人一个族群应该不会很大,怎么能保证基因多样性,防止近似基因带来的遗传缺陷呢?我能想到的只能是努(yin)力(luan)了。要放到现在,朝阳群众不会放过你们的。

  《时间之旅》影评(三):黑洞终将一切归于混沌

  影片从宇宙大爆炸形成的绚丽星云,滚动的岩浆与水碰撞形成的濛濛蒸气,第一缕生命的到来,第一种意识的觉醒中,带来震撼与敬畏。 期间镜头却穿插于现世窘迫绝望人们暴戾恣睢只待救济,祈求神灵庇佑的人们却麻木残杀公牛,世界在呼唤和平有的地方挣扎于生存,真相压榨得人阻滞沉默。 亿万年,漫长的时间之旅,曾经的霸主恐龙也只是一个回眸转瞬不见,而渺小的人类历史也许只是宇宙诞生到最终灭亡时间轴上短短一帧画面。 我们自诩文明崇高,我们自封万物之主,而纵观所谓崇高的生命在自然的心中却不著痕迹如一粒微尘,横览茫茫宇宙中也不知道还有多少高等维度的文明对我们不屑一顾。 挣扎都是徒劳,黑洞终将一切归于混沌。

  《时间之旅》影评(四):年度闷片儿

  时间之旅。年度闷片儿吧算是是,这个作者他想要表达的东西可能有点儿太多了。这一点体现在他用到的表现手法上。延时摄影、记录片、手持拍摄,特效,伪记录,等等等等这些。然而让人不敢相信的是全篇的旁白并没有有几句?我拿这部片子对标的是去年的那个《万物一体》。当然这部片子最后到头来给人的感觉是跟前者根本没法比,而且他只有86分钟的片长,可能是连作者他自己最后都不能忍了吧,太他妈无聊了,索性就给他删点儿吧。很好奇的是那几个,鸡鸡,那么小的黑人演员是怎么找的呢。也有可能是翻译问题吧,他那几句旁白其实,感觉上来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深意啊。

  最后不得不说一下,这个导演,泰伦马利克,他就好像游荡在好莱坞的一个文艺的幽魂一样。今年出的他还有一部片子,叫《歌声不绝》。演员阵容是:瑞恩高林斯,鲁尼玛拉,迈克尔法斯宾德,凯拉奈特莉,凯特布兰切特还有娜塔莉波特曼。很喜欢鲁尼,瑞恩高林斯又在去年那部爱乐之城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且能让法鲨和娜塔莉波特曼谈恋爱的导演再怎么说也应该是非牛逼了吧!凯特大魔王再加盟就更不用说了。说实在有这么多的大牌明星助阵了一看评分当时就不到六分我就当观众影评人都傻逼也就看了。然而看完之后这片子为什么就被他拍成这样了?我至今都没有明白了。他最后让我联想到了资本奢侈淫荡的酒会,奥利佛山庄上的马男波杰克感觉都比这这玩意儿真实

  《时间之旅》影评(五):《时间之旅》及纪录片:可惜不能在影院上映

  泰伦斯·马力克的这部《时间之旅》我看的是90分钟的版本,下了个20几G的片源,接在电视屏幕上播放,非常过瘾。这部纪录片电影讲述了宇宙诞生到最终灭亡的进程,探索着萦绕在人类心中的种种追问。电影由凯特·布兰切特、布拉德·皮特担任旁白(40分钟版本),2016年9月7日在意大利上映。

  故事从宇宙大爆炸开始,经由星云的产生到宇宙冷却、银河横空出现,生命在无序和有序交织着的背景中拉开帷幕。从天空海洋,从细胞的出现到海底的生物植物,时空变幻,世界飞速进化着。一切放在时空的尺度上皆显得渺小,但就其意义而言,却每一步都是伟大的。

  在生命进化的呈现以外,电影还穿插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与美伦美奂的自然部分不同,这部分采用了民用设备(有的甚至可能是手机摄像头)拍摄,看起来画面抖动而粗糙。从非洲到印度,到中东再到美洲大陆,人类社会的种种形态被记录下来,成为原生态素材。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纵贯整个星球,有贫穷、有富饶、有和平也有杀戮。这些人类社会的主题与宇宙进化的脚步互相辅佐,成为不同形式的、对生命价值追寻

  画面中也有中国。主要内容是一些民俗文化的展现,比如屠牛的场面广场上打太极老人。作为一名中国人,看到这一部分时觉得颇具趣味。并无意外地,它展现了西方世界对于东方的刻板印象——神秘、原始和落后繁华属于西方的,人类现代文明的中心也属于他们,其它国家地区只是异域,用以描述“主流主化”以外的惊鸿一瞥。

  我是个纪录片爱好者。早些年看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纪录片,它们和无穷无尽的《星际迷航》一起,成为我的睡前节目

  在所有在类型中,我尤其喜欢地理、自然和宇宙类主题。《人类星球》、《地球脉动》、《生命脉动》、《非洲》、《冰冻星球》、《太阳系的奇迹》、《宇宙的奇迹》、《与霍金一起了解宇宙》、《生命的速度》、《大迁徙》……感谢BBC、Discovery和国家地理的那么多精彩制作,让那些年的我觉得非常温暖。漫长的冬夜,看一集《旅行到宇宙边缘》再拉开窗帘望向天空,会有恍惚着不知身在何处之感。

  对我个人而言,纪录片有治愈的作用。它们并不像电影一样,令我想要调动情绪投入进去,或者有计划地为它们写些什么,它们只是让我平静。打开一部纪录片,意味着这是一段纯粹属于自己的时间,个人只需要沉浸下去,了解知识反倒是次要的。向过去、未来或者母体追溯是人类的本能,纪录片视角是科学式的,但是当你身处其中,无限接近自然、星球或者宇宙,这时的情绪往往接近于宗教体验——或者可以这样说:即使纪录片描绘日常,指向的也并不是此时此地,而是超越经验而存在的终极意义。

  看纪录片,画质很重要。以前我试过在一些在线网站看,但很快觉得难以体验画面纤毫毕现的那种美,就改成自己找片源。早些年网络速度不够,一部片子要下很久;现在终于过上好日子,几十个G的片子也不在话下了。

  然而人总是贪心,看着那些美好画面,我老是想着要是能在影院放该有多好。那画幅、那声效,那星辰,那大海……简直就是天堂。随之想起那些霸占屏幕的糟糕电影。观众上座率高也就罢了,有的大厅一场电影下来,观众不超过十人,没精打采地在空荡荡的座位里歪着,真替那些设备可惜。

  这当然只是空想。让如今市场导向的电影院上映纪录片是非常困难的事,观众的需求取向和经济利益导向都是商业片,创造票房奇迹的也是它们。每年影院上线的影片有限,还有大量电影拍完了上映无门,赔得底儿掉,无论如何也轮不到纪录片。另外,纪录片在中国多在电视台播放,观众并没有为其付费的习惯。前几年《舌尖上的中国》虽然风靡一时,但拍成电影试水却是票房廖廖。

  在家里看纪录片,要是有块大屏幕和好的音响设备,那也很享受。不过这对多数人来说也仍然是奢求。那要怎么办呢?

  还能怎么办,有得看总比没得看要好。

  其实也没什么。好的声音和画面只是观影时作为“享受”而存在的部分,并不是纪录片的精髓。真正有价值的在于你打开屏幕与内容互动的那几十分钟。在那短暂的时间里,你由这些故事引导,开启认识世界和自我的新视角。

  回到《时间之旅》,我其实并不喜欢电影里旁白的部分。凯特·布兰切特的声音当然充满魅力,但是那些呓语一样的台词多少显得别扭,也许是导演想达人类灵魂与地球母亲联结的那种神秘与庄严感吧。可是这种时刻,自然以外,一切人工的都是多余的。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燃烧的远征(TBC1096),欢迎关注。

  《时间之旅》影评(六):终极命题的终极?

  #终极命题的终极?

  ——马利克的《时间之旅》

  每个有着哲学学术背景的导演似乎都对探讨终极命题孜孜不倦,就像动作片导演都想试试上千只巨人用各种冷热兵器大规模火拼。这种纪录片往往带着最新的摄影技术和号称最震撼的画面,企望带动荧幕前的观众一齐称神。

  在9月份的威尼斯,《时间之旅》多少成为吸引人们来到狭小平静的丽都岛的动力之一,马利克说:“这片子已经在我大脑里盘旋三十年了,我最伟大的梦境之一”。他似乎浸淫许久,并始终在搜集素材和筹备拍摄——早在1979年,一个名叫“Q”的带有大量隐喻和探讨时间的故事片就被构思了出来,可惜没有能继续;不过取景拍摄中一些澳大利亚土著狩猎的段落被用在了《时间之旅》中;而该片的知识储备则更早地开始在七十年代,他采访一些领域内的顶级科学家,并做了大量的笔记;而在2003年,他催促摄影指导保罗·阿特金(Paul Atkins)跑到喷发的夏威夷海底火山,用IMAX摄影机纪录下滚涌的岩浆,由于离得太近,有位掌机的靴子都融化黏到了土里。

  最终这部讲述时间和宇宙纪录片被制作成两个版本:40分钟的IMAX版,由布拉德·皮特解说;以及90分钟正常版,由凯特·布兰切特解说。曾经参与《2001太空漫游》《银翼杀手》视觉效果制作的道格拉斯·特兰布(Douglas Trumbull)作为视觉顾问;《黑客帝国》三部曲的唐·格拉斯(Don Glass)作为特效总监。后者则披露马利克固执地坚持将每一个镜头都制作成出自好像出自不同的画家之手,这种偏执的美学坚持让两个人在摄影棚里一呆就是几个月,摆弄着各种化学药品,做着危险的搭配尝试,并用高速摄影机记录下来;一些太阳系形成前的斗转星移也是在尝试过CG动画制作后又全部推翻,用人造模型和灯光烟雾效果汗流浃背地实拍出来,其效果堪称摄影棚光影巅峰。于是这部从2013年跳票至今的美式纪录巨作,从制片公司诉讼泥潭中爬出来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欧洲来炫耀一下视觉效果。

  因此我们看到滚烫的岩浆在海底被迅速冷却成岩石,在格里高利圣咏的吟唱中,一群半透明的海蟹在潮汐中浮沉;拥挤着大型爬行动物的蛮荒地球被陨星摧毁,第一只爬上陆地的总鳍鱼在蠢蠢欲动,而另一些浮游生物正在五颜六色的光线里摇曳着;一道闪电后,第一次使用火的原始人惊诧又得意的表情;宇宙爆炸和精卵结合被剪辑到一起,似乎在暗示着一些共通的道理。

  "母亲,难道我不是你的孩子吗?你为什么要离我而去,母亲?"——凯特·布兰切特略带苍凉的声音,像是祈祷,又像是忏悔。这些话语每次出现都让人忍不住激灵一阵——“你唤醒我,无尽的河流,万物之母,在你那里,万物皆等……”街上行走的乞丐,俄罗斯的乡村婚礼,放风筝的中国小孩,柬埔寨祭祀仪式……这些街拍的“拾得录像”林林总总地穿插进来,和总体精致华丽的画面相呼应着——像它们粗粝的倒影,又像是在把那些带有诱导性的视觉观念一一辩驳推翻。

  然而我们仍可一窥这位被《国家地理》撑腰的哲学家导演反复忖度的尴尬:尽管人们经常耸耸肩,由着性子说“没办法,这就是马利克”,但实际上令人沮丧的是,马利克这次都没有继续成为马利克——这些《国家地理》式的风光和肖像摄影,过于考究的构图和美感,反而侵蚀了诗歌文本带来的悲悯和宽厚;本来应该是马利克最擅长的理论交织,驳杂反复的辩证过程被影像视觉堆叠的进化演算替代了,那些3D建模的早期哺乳动物,带着假牙对着镜头呲牙咧嘴的原始人,又显出了一种华丽的廉价感;而且如果你深究其精神核心,只不过是将进化论的老生常谈重新演绎一番,毫无新意。看着这些堆叠,我们只好被迫接受一个道理——大部分时候,科学不是诗,并相差甚远,当科学性覆盖了诗性,所传达出来的信息与人类日常观看经验又是那么贴近,就像你坐在自然频道前面边喝啤酒边看狮子捕羚羊一样,丝毫无法感到惊喜;一切尽管完美,却仍在观众的可想象范围之内。

  更何况,这种不自知的屈服(抑或才能所限),使得整部影片都深陷在一种消费主义的大众媒介阴影里;当影片为了表达陨星撞击地球,生灵涂炭;“拾得录像”里分明引用的就是中东的乱境;当最后为了表达文明的稳定和蔓延,滥俗的小女孩朝绿树奔跑又被拿出来……然而马利克还是受到了一贯的追捧,威尼斯影展上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影片放映中,无论喜欢与否,几乎每个人都看到了最后,并且响起了长久的掌声,像一群天文馆里的儿童(皮特的较短版本的确用于科普);相比《时间之旅》的声势浩大,影展上另外一部也号称是“视觉交响诗”的纪录片《螺纹》则更沉默而平静,并且放映间人们离席不断,结束后更是掌声了了。

  纵观以往,宏大命题的纪录片似乎都等价于宏大的取材范围——从高弗雷·雷吉奥的《生活三部曲》到扬·阿尔蒂斯-贝特朗的《人类》,从罗恩·弗里克的《天地玄黄》和《轮回》到凯文·麦克唐纳与YouTube合作的《浮生一日》,无一不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堆砌素材这条路上愈演愈烈。如果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人类逐步开始反思经济过度开发给环境带来的恶果、反思战争、反思城市化危机,在那个企图重新正视自然与本源的年代,这种手法还带着一定的先锋色彩和警醒意义;那么在一个就连中国三线城市的宣传片都无一例外开始罗列面孔和群像,用斗转星移的延时摄影构筑群体风貌的当代——这种带着上帝视角,用悲天悯人却人畜无害,态度模棱的表现手法,显现了足够的空泛和尴尬。

  从《生活三部曲》到《时间之旅》,从八十年代的一记猛击,到当今的心灵冥想视觉之旅,三十年里,无论是实验性,创作魄力与野心,从形式到内容,都愈发让人感觉"没种",尽管和创作者及其思考过程自身有很大关系,但也诱使人不安地联想到时代的气质褪变,究竟是什么在这三十多年里反复消磨人类的锐气?究竟又是什么让人在近几十年疏于思考与自省?在一个人人都能通过互联网对世界一窥究竟的时代,我们是否仍然需要去追寻终极命题,我们是否要用空泛的冥想和放空体验去替换那些大到指导意义似是而非的讨论,那些遥远的忧虑?究竟是需要将自己打开还是关闭?

  ——2016.9于丽都岛

  《时间之旅》影评(七):从彗星撞地球到精子“撞”卵子,这部片子就是华丽的生命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君君电影院],ID:TVwanda

  古人有句话叫做“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我们能够欣赏到好的一个作品,都少不了创作人在背后十年如一日的付出。

  比如李时珍完成一本《本草纲目》,历时27年;

  比如杨洁拍摄的86版《西游记》,短短几十集,光是拍摄时间就长达了6年;

  整部剧从开拍到完结的时间跨度,更是有17年之久。

  《时间之旅》影评(八):两靶之间

  【高等动物和人的进化,意识在某一特定水平上的觉醒。这幅图画大概是这样的:尽管世界中到处有以太在振动,但世界仍是黑暗的。但有一天人睁开了眼睛看,便有了光。

  这段话首先描述的是一幅图画。这幅图画会怎么样,能怎样使用,仍然黯淡不明。但若要理解这段话的意思,显然必须对其用法加以探究。但这幅图画似乎为我们省却了这份工作:它已经指向某种特定的用法。我们因此上了它的当。】

  ——L.W.《哲学研究》

  【其实大自然在眼睛制造上所花的功夫,不比我一举手一投足更费事。】

  ——Bergson《创造进化论》

  很可惜,Malick这部片子没有对我起效,不过我大概还是能感觉到导演是瞄向哪里的,所以谈一谈。

  它的“国家地理”视觉风格,有些人喜欢,有些人鄙视。我不鄙视,但也觉得这种风格容易把人引偏。这种拼命强过化的视觉,极度的明晰、全面、客观,但却缺乏人的感受性,是一种科学绘图风格。而且经过了几十年的图像时代的教育,它早已磨尽了新鲜感,沦为科学杂志的插图风格。作为一个艺术家,不能提供新鲜的感受性,只顾着自己的意图,显得有失本分。

  有人说这部片子是在重演进化论,是科学的史诗,这是一种误解,虽然导演自己应该为这种误解负责。陈述真实的自然史并不特别地意味着一种科学视角。可以听到,旁白总是以“母亲,母亲...”开始的问句,这不仅仅是对着科学抒情而已。

  现代世界仅能提供出两类世界观供人选择,宗教的(也就是故事的)或者是科学的。有人打起了马虎眼,说宗教与科学在深处是相通的。也许吧,要么你讲的科学和科学家理解的不一样,或者你讲的宗教和大众理解的不一样。对于大众所理解的宗教(而非斯宾诺莎那种),认真的人都会像Daniel Dennett和Richard Dawkins那样,不带保留地批判一通。但这两位的言论也常常让我觉得失望,问题不在于对于宗教的批判不正确,而在于他们似乎很满意自己的那套世界观。Dawkins作为一个科学家暂且不论,Dennett的职业是个哲学家,并自认是维氏的门徒,但在我看来他也是个科学家,与维氏的哲学相去甚远(第一段引言完全可以送给他)。

  我们只能二选一吗?理智的人会接受自然史而放弃宗教故事,Malick就是这么做的,但他安于科学了吗?他不再感到迷惑了吗?显然没有。他通过时间之旅向我们展示了这么多的细节和真相,这些都是拜科学所赐。科学本身就是一个慢镜头(Deleuze),但我们看到的依然只是迷惑而不是答案。

  《时间之旅》影评(九):那啥,不是挑刺,这片子画面是挺好看的,可是恐龙拍错了啊....

  恐龙这东西,身上其实是有羽毛的啊,而且全身都是羽毛的恐龙还不少....

  劈头盖脸就拍错了啊...亲....

  而且恐龙灭绝这事,也不能光拍那个大陨石啊....

  大陨石事件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恐龙的数量,演化程度,都在全球性的持续性下降。

  大陨石那事,只不过就是生态上的最后一击罢了,没那颗大陨石,恐龙也都得完蛋的.....

  完蛋的原因,是因为当时全球性的火山喷发,导致空气成分改变了。

  空气全球性的改变,又导致了动物性和植物性的演化条件的改变。

  这些改变,恐龙那玩意,大部分又适应不了,一口气提不上来,直接给毒死憋死的就不老少了,剩下的也基本上吃不着啥好的了,也就不再继续演化下去了,除了一小部分恐龙继续向着鸟啊,鸡啊,鸭啊,麻雀啊,这一类方向演化外,空出来的位置大都给了什么大鳄鱼啊,小老鼠啊一类的玩意了...

  所以重点来了:

  那一段,好歹也该有点火山喷发啊,小老鼠一蹿而过啊,这些镜头也得给一点的吧.....

  咱别的不说,小老鼠的镜头总得有一个吧....

  那可是所有灵长类的祖先啊....所有智人属的老祖宗的老祖宗的老祖宗的老祖宗啊....没那些在恐龙脚边乱窜的小老鼠,今天哪里来的你我他啊....

  全片看完,画面都挺好看,就纠结在这一个细节上了,小老鼠啊,小老鼠啊....

  小老鼠在哪里啊.....

  得有个小老鼠一蹿而过的镜头啊....→_→

  说好的广泛征求了大量顶级科学家的意见呢?

  又骗人撒.....

  《时间之旅》影评(十):马力克的美是纯粹的,旅程不一定非要有答案

  有些观众对马力克想要表达的东西存在误读,不能因为一个导演学过哲学,就认为这个导演会在他的作品里向你说教哲思。有人在观看前就认定电影有一个深刻的终极命题,在观看过程中自然就会刻意地寻找答案,然后在影片不连贯叙事随心所欲的表现手法和意识流的视听语言中感到迷惑,最后得出了形式远远大于内容的结论,却忽略了影片中那些最纯粹的美好。

  马力克想让观众感受的东西其实很简单,就是最纯粹的美,这种美不仅是华丽的画面,也是人类难以言说的情感。我不是说只表现了美,而没有主题,本片的主题是“母亲”与“我”在时间长河中的旅程,“母亲”代表大自然,“我”代表人类,但马力克不是要对你说教,他只是在表达自己的情感。马力克试图用唯美的画面,美妙的音乐,感性的旁白来描述他在思考人与自然和时间的关系时产生的感受,他的描述不是客观理性的,而是直观感性的,他希望同样作为人的观众能直接感受到他的表达,是单纯的感受而不是给出答案,如果能引发观众的思考,那也是导演愿意看到的。

  如果你看过马力克的剧情片,你会知道他影片里台词很少,却有大量的旁白,他的旁白不是为了叙事或者推进情节,就比如你读一首诗的时候,并不需要去重建一个完整的逻辑事件,重要的是去体会诗句中的情绪和情感,看马力克的电影也应该用这种方式,他的旁白也是带有诗意的。( 字幕组很重要 )

  马力克是个争议很大的导演,产生争议主要是由于他在拍摄剧情片时太过天马行空,缺少实质的内容,但对于画面却不存在争议,即使反对马力克的观众,也无法否认他极度华丽唯美的画面。他的影像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一些本来平淡的事物一旦出现在他的影像里,就立刻展现出无法忽视的美。我并不想探讨马力克的视听语言等等专业技巧,只是要说明马力克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每一帧都美如画,是因为这是他最在意的东西,在拍剧情片时,他为了保持画面的唯美意境,不可避免牺牲了影片的故事性。所以如果不去感受这种美,也就错失了马力克带来的最宝贵的礼物。

  不能不提本片中有一些似乎是手机拍摄的人类社会画面,这些粗糙的画面显然不符合导演的风格。我猜想导 演这么做的原因是,由于人类高度社会化后和自然界之间有了明显的差异,“我”和“母亲”之间出现了无法逾越的代沟,所以用画质和画幅对两者进行了明显区分。同时让观众面对窄画幅的人类时,暂时忽略画面的美,更注重当中人文素材的表达。

  浏览本片评论时看到一个观点,是说马力克的风格更适合纪录片,而不适合剧情片。对这个观点我是完全不能赞同,我反而觉得马力克的剧情片更出色。马力克的纪录片视角宏大,描述人类与自然,剧情片把视角具体到了人类个体,而相对于拍摄自然的美,我认为拍摄人类个体更能展现马力克的才华,如果你熟悉一个演员,你就能比较出同一个演员在马力克的电影里和其它的电影里有多大的区别。马力克的纪录片没有专业演员,剧情片却聚集了大量高颜值专业演员,有人认为马力克拍电影不好好讲故事,浪费了那么豪华的演员阵容,他们却没有想过,为什么大牌演员都愿意和马力克合作呢?因为演员都明白和马力克合作可以实现自己颜值和气质的巅峰,这就和普通人愿意去专业影楼拍个人写真是一个道理。

  抛开马力克擅长的华丽画面不提,他在剧情片中表现了人性中各种复杂难明的情绪,进而引出人们对爱情、空虚的思考。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情绪,不存在能不能看懂,你看到了什么就是什么,人的情绪本来就不能完全用单一的逻辑去解释。同样是马力克风格,他不是依靠故事来带出情绪,而是试图抛开剧情的约束,直接用单纯的影像去讲述情绪。就拿《通往仙境》来说,他不是要用一个爱情故事来阐述爱情,而是用陷入爱中的人的各种情绪状态,直接去讲爱情本身。如果观看影片时只是专注于影片的故事情节,那看完后就会觉得莫名其妙,甚至认为受到欺骗,感到愤怒。这就是人们说马力克电影难懂,意识流的原因。其实电影也有恰当的观看方式,就像看一部恐怖片时,不会在意影片有多少笑点,看漫威特效大片时,也不需要用辩证的眼光去审视影片的深层哲思,所以看一部马力克电影时,也不用纠结故事的完整性。只要做了这个很简单的改变,不再刻意理清故事情节,而是专注去感受情绪,再配合马力克那完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诗意的旁白,你一定会发现电影的另一种可能。

  或许别的人也有可能拍出马力克这样的纪录片,但马力克风格的剧情片,真的只有马力克才拍的出。

  请大家原谅我作为一个马力克吹,竟然把话题扯到了剧情片上,让我们回到这部纪录片。能有个导演这么执着于美的表达,对观众来说无疑是幸福的。电影的一个意义就是可以让我们见到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世界,何况这个世界还是这样的美。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非要去纠结影片是不是说清了什么终极命题?我相信导演希望我们用心感受那种美,而每个人的感受不会是完全相同的,这个旅程也不需要标准答案。我们只需要去感受导演的直观表达,看到这种纯粹的美,单纯的去体会泰伦斯马力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