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蜡笔和小新的故事》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蜡笔和小新的故事》影评10篇

2018-06-14 20:4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蜡笔和小新的故事》影评10篇

  《蜡笔和小新的故事》是一部由张莉执导,彭静 / 张钧涵 / 张娇娇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 / 悬疑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蜡笔和小新的故事》影评(一):电影梦,水样清

  记得是2009年末,在朋友婚礼上见到了张莉导演,恰好在同张桌子上吃喝,又恰好座位相邻就彼此陪了几杯啤酒,隐约记得当时聊到几句她拍的短片,也谈到一点拍电影的事。一个20多岁的女生,要在这圈子拥有自己的大作品谈何容易想不到300多天后的2010年末,就传来了她执导《蜡笔和小新的故事》开拍的消息编剧就是当天结婚的朋友,想一想和这片子还真有缘分

  在我印象里,理想结果通常是两回事,所以后来应邀去剪辑室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就很担心,怕失望,怕看到一个挺纯的电影梦被现实创作环境挤压到变形甚至变异,看完以后如释重负,至少没有失望,故事、人物制作,不会严整或精密到何种程度可喜的是导演没有盲目追求娓娓道来,有分寸感,很像是一部处女作,又很像是一部极富自信心的随心之作,当创作意识清澈如水,有些缺点也变得不那么讨厌,最大的问题只是缺乏大电影该有的沉淀

  言归正传开始评论这部《蜡笔和小新的故事》,电影有一个很富娱乐色彩的多线程故事,从一个很漂亮职场女性刘欣因车祸意外而失忆开始,逐渐展开一个层次分明追忆之旅,寻找一份从童年时代一直到成年时代始终割不断的情感纠葛影片的故事节奏比较快,叙事也巧妙,通过一幅一幅不同时期图画指引“小新”一步一步的寻到那个生命中重要男生——“蜡笔仔”周小生

  和很多成功的女性导演有共同之处,张莉也很擅长用女性的细腻心理去轻抚每一个细节,例如童年的书桌黑板报,书包,回家路上的铁轨男女生之间那种莫名的吸引和害怕,都展现得极有质感,两位小演员表现自然生动塑造出一对颇有感觉的小正太和小萝丽,从欢喜冤家到情苗暗种,甜美且使人感怀,和影片的核心道具——果冻形成良好的对应,只论企业形象植入的手法,可以达到80分甚至更高。

  第二段记忆碎片是在主人公中学时代,摇滚乐、单车篮球恋爱、打架有力的推动着情节情绪进行,这些标志性的青春元素相信都能够让80后、90后观众深有感触。此时的故事主线,在回忆中不断翻找的主人公刘欣的现实世界,则竭力走悬疑片路线提升商业性的意图明显,稍嫌割裂了影片回忆部分纯真感和质感。

  《蜡笔和小新的故事》是一部非常具有现代感和女性风格的商业电影,当影片中所有关暴力的、叛逆的、成长的、搞笑的、争议内容都被最大化的净化,观众也能从中得到全新的风格化体验。据说影片现在已经剪好了8部短片版,通过网络平台先推出,相信有那么多丰富的内容,每一部短片都会给观众呈现出不同的精彩

  其实,除了欣赏电影的故事和美感,我更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分享,一起创作。一起穿越这条悬念迭起但本质清澈无比的记忆之河,在影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青春和爱情,共同分享一个无限美好梦想,看到电影的另一片天空

  《蜡笔和小新的故事》影评(二):悬疑外衣下的纯情爱

  《蜡笔和小新的故事》,看海报,听片名,像一个有着小浪漫情怀的爱情片,也有点儿童片的感觉,或者如同日本动画片里“蜡笔小新”那种搞笑性质的风格,但没想到是一个关于记忆碎片的电影,电影有着严实的悬疑外衣,一个女孩如何去寻找一段回忆,如何纠缠在回忆和现实的交错梦境中,然后慢慢忆起曾经那一段最纯真的爱情。

  话说回来,关于青春纯爱题材的电影也是无比之多,以这种方式在来讲述的却十分少见,影片一开篇就是一段梦境,阴森,惊慌甚至有点惊悚,让观众瞬间进入一种悬疑片的氛围中,不得不把电影想成是一个悬疑片,可以梦境之后却是女主角回家,又转入另一种感觉,有点《志明与春娇》开场的意思,但是本片不仅仅是一个幻想和梦境的段落女主角常常做同一个梦,在一条走廊上,而且背后一直有个黑衣人在暗中指引,迷惑她,可是没想到却是在讲述一段纯情初恋故事,故事一开始从女孩失忆开始,却在回到老家疗养时不经意的被童年的片段吸引,然后通过一张画回忆起童年那段往事,影片时而清新时而残酷,时而悬疑时而美好,似乎在像观众阐述一个理念,只有残酷之后的美丽弥足珍贵

  作为一个纯情怀旧式的爱情小品,《蜡笔和小新的故事》毫无枯燥之感,童年的妙趣横生,中学的情窦初开,成年的错失与重逢,还有现实中梦境的纠缠与黑衣人的悬疑重重,为整个影片注入了丰富的视觉元素,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跟着女主角不断穿越,犹如重新回忆了一次自己的人生同时影片整体构架上也是十分巧妙,通过现实的寻找,梦境的回应,黑衣人的指引来重现那段曾经的青葱岁月,在形式上来说这种方式新颖,有独特性,但也因元素较多,容易造成顾此失彼不好表现,影片在成年段落的表现不是那么到位,会有点差强人意的感觉。

  《蜡笔和小新的故事》这部电影直观上讲没有更深刻主题,却是对一段初恋感情的最好解读,从小青梅竹马,男生木讷内向,女生开朗泼辣,从小学开始是同学,中学再次到一个班,却是男孩故意转学过来的,而女孩再次出走的别离,与成年后的再次遇见,这期间的巧合不能不说有着刻意的塑造,但爱情原本就是巧合与缘分的结晶,在电影中更是如此,当然这种爱情也一直被认为是最美好的一种,一生只和一个人谈恋爱其实是最幸福的。

  这个故事小,却精巧,很值得一看,看完这个电影,相信很多人都会想起自己那一段“蜡笔和小新的故事”,生命中那些最美好的事情永远在回忆中……

  《蜡笔和小新的故事》影评(三):人生若只如初见

  记忆里“蜡笔小新”是日本动画片里那个会扭屁股小男孩,他俏皮可爱笑话连连,经典段子也不少,有着40岁男人成熟心态。这也是小新留给我们最经典的形象。

  没想到现在有一部电影叫《蜡笔和小新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失忆和寻找的故事,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失忆的女孩刘欣在寻找记忆的过程中,无意中忆起曾经在生命中一直陪伴着她的那个叫蜡笔的男孩。似乎和原有的蜡笔小新没有什么关系,故事忧伤甜蜜心酸,回忆永远都那么美,而现实中的人们生活在回忆之外。

  影片回忆阶段展示青梅竹马的两个人从小学到中学到成年的三段故事,在成长的过程中,两人的关系不断的发生变化,从小学时候因被同学们配对而彼此排斥,中学时候的蜡笔对小新的暗恋,成年后的再次相遇后的错过,故事不但表现了两个人的情感经历,更是见证了两个人的成长过程。

  小学:蜡笔配小新,天生一大对,白头偕到老,永远不分离,儿童时候,因为蜡笔小新动画片,也因为一款叫蜡笔小新的果冻,两人被同学们配对,两个人更是阴差阳错成为同桌,然后女孩开始排斥,捉弄男孩,三八线,圆规,贴纸条等等,男孩始终一言不发,默默承受,直到女孩无意摔坏了男孩的蜡笔,男孩愤怒了最后两人因为合作黑板报和好……看起来这里所有的情节都是我们幼年时候的复制,在我们小学时候班里一定会有配对,我们自己就被配对过或者配对过其他的同学,那是最初的情感,那些记忆总是那么美好,干净纯洁无暇,有着人生若只如初见般的美好。

  中学:男孩为了女孩再次转学到女孩所在文科班,男孩爱摇滚乐,女孩是校广播站播音员,把摇滚带到了广播室,然后被训导处主任训话,男孩每天骑自行车带女孩回家,只是女孩喜欢的不是那个叫蜡笔的男孩,而是一个会打篮球的高个子体育生,男孩于是便自觉充当了女孩的帮手,一直扮演着暗恋的角色,并将暗恋进行到底,永远只是陪伴在女孩身边的替代品,直到女孩转学离开那个城市。同样借此机会我们也一同回忆了90年代枪花乐队那首最知名的摇滚乐曲don’t cry,好像是在告诉男孩,别哭,一切还来得及!

  成年:如果说中学时代的摇滚只是彼此一种内心叛逆的释放,那么这首歌更是促成了他们成年的故事,因为这首的歌曲,5年以后,他们再次相遇,看起来这种遇见很有编剧痕迹,但是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冥冥之中的注定,这两个人的故事还没有完,蜡笔和小新还要继续,相比较而言,成年的故事有点无趣,蜡笔用十年的时间终于赢得了小新,看起来很美,两个青梅竹马的恋人终于如愿走到了一起,只是现实却远不如想象完美……

  现实:以上三段故事都是女孩在寻找记忆的过程中发现的,现实是女孩失忆了,这个世界与她而言是一片空白的,而终于通过一路寻找,她找到了心中的那个他,并且深深的爱上了回忆里的那个叫周小生的蜡笔仔,只是他去了哪里呢,如同在说,记忆消失了,爱……还在吗?

  很简单的情节,却融合了深刻的情感,清新而不失味道。故事里的爱情的所有人都期盼一种情感,男孩从小就死心塌地的守护着女孩,不离不弃。也许这是所有女孩的期望,犹如每个人在青春路上都会遇到这样一个人,只是年幼时也许并不懂得珍惜,错过后,长大后回过头来,才知道,那时候的那个人原来多么珍贵。青春路上,是否有一个人一直陪伴着你,不离不弃,如同这“蜡笔和小新的故事”!

  《蜡笔和小新的故事》影评(四):爱情信仰支撑下的疯狂寻找

  关于“寻找”题材的电影,纵观中外电影史上不计其数,这一题材得以反复的诠释,是因为每个人内心的潜意识一生都在不断的寻找,寻找来时的根源,曾经一度最喜欢的一部电影叫《雾中风景》,希腊之父安哲罗普洛斯导演的一部关于寻找,成长,信仰重现的电影。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大雾中小女孩和小男孩冲向那棵大树,也堪称影史上经典镜头之一了。

  《蜡笔和小新的故事》同样是一部关于寻找的电影,故事是讲一个失忆的女孩去寻找曾经一段关于爱情的回忆。故事有现实和回忆两条线,两条线齐头并进,女孩刘欣的寻找是从儿时和一个男孩的配对开始,然后到中学,再到成年,三个段落,三段不同的故事。在整个寻找过程中又会遇见不同的人,或帮助或破坏,但真正支撑她寻找的也许不仅仅是记忆本身,也不是一直引导她的神秘黑衣人,而是回忆中的那段初恋,促使她疯狂的去找寻,现实中的女孩刘欣如此渴望皆因爱情背后的一种力量,这是一种爱情信仰。因记忆固然重要,更为珍贵的是记忆中某些人和某些事,在寻找的大主题下,女孩的爱情信仰在寻找中释放的淋漓尽致,影片在这点的把握上非常准确,重点以回忆为主,也向我们展现了曾经那些美好的回忆,这可能触及每个观影者的心灵。当爱情的声音响起,也许一切的阻力都成了动力

  影片从现实和回忆两个角度出发,作者主要想传达两个层面含义,一、女孩刘欣在寻找的,其实我每个人心底都一直在珍藏的我们称之为“美丽记忆”的东西,记忆比起现实来永远美好得多。二、在寻找或回忆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不自觉爱上记忆中的那个人,因为回忆会将一些不好的因素过滤掉。

  女孩的这种寻找并非一个偶然的个案,而是一种社会群体必然性,青春与青春路上的他,总是在最美好的年华里才会遇到,其实每个人在青春路上都会遇见这么一个人,遇见人生的初恋,初恋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不可触碰般的美好,当生命年过半百,当老无所依时,陪伴我们派遣寂寞的也只有生命过程中的青春记忆,而就算大部分的往事都消逝褪色时,初恋的那个人始终会在心中,可能连他(她)的样子都忘记了,却还能忆起那种感觉,依旧会觉得甜蜜。蜡笔和小新的故事在回忆阶段用了极大篇幅来展现这一点,也是不断通过回忆和现实交错的形式来解读爱情信仰。

  中国电影中展示70后一代的记忆电影可谓比比皆是,张元、贾樟柯、王小帅等一批第六代的导演群,为整个70后烙上了深刻的影像记忆,《小武》《十七岁的单车》《青红》都是最好的见证,而关于80后的记忆却屈指可数寥寥无几,去年的《老男孩》以70末,80初的一代人作为故事大背景,很准确的抓住了那个时代的情怀与记忆,引起了80后一代群体的共鸣,达到了十分空前的火爆。《蜡笔和小新的故事》,讲述的是85后至90初一代的记忆,这一代的人思想更前卫,留下的记忆也更有争议性,在影片里也呈现大量的记忆元素,如小学时漂亮暴力的女同桌,小红旗,黑板报,自行车,圆规,篮球等等,也更鲜活的重现那个年代的美好,也许这些儿时的记忆已经远去了,但是某个不经意的细节早已深刻的印记在我们的脑中。

  作为一个女性导演的处女作,蜡笔和小新的故事仍旧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某些段落也可能经不起深刻的推敲,但是故事以一种十分新颖的讲述形式呈现了童年的纯真、中学的清新、成年的深情,80后和90后那些鲜活的记忆片段让观众深刻的感受并记住了,已经不失为一部有特点的电影。

  《蜡笔和小新的故事》影评(五):《蜡笔和小新的故事》——女性导演温婉情怀中的一抹爱情奇葩

  “这个世界倒塌了,不是轰然作响,只是唏嘘一声。”

  我的耳边始终回响着艾略特的这句话。片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没有轰轰烈烈,却似雨后彩虹般留下一抹淡淡的斑斓。

  爱情的方式有许多种,唯独有那么一种爱情,她没有初恋时的悸动心跳和赤红的脸颊下掩饰不住的羞赧;也没有成人礼后躁动不安的青春印记和无法抑制的荷尔蒙情怀;更不是人过中年后的危机情感抑或殊途同归般的平平淡淡;而她,却在你不经意间被时间的光轮永远封锁,等待着你偶然间的一次心灵触碰,生发出那光轮之锁的钥匙,打开她,慢慢回味品读,终于明白,有一种情感,无法命名,因情生爱慕,因爱酿纯情,或许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爱、情!

  作为新锐女导演张莉的首度长篇处女秀,电影《蜡笔和小新的故事》正如标题所言,充满着一股女性导演淡淡的温婉情怀,导演用那细腻的笔触如涓涓细流般讲述着一段凄美的故事,蓦地触痛心灵,而为受伤的心灵疗伤的唯一途径,便是不自觉的整个观影过程。无论从影片中小学时的铅笔橡皮书包蜡笔,还是中学时的单车篮球纸条情意,无不透漏着导演对于那逝去的童年和青葱岁月的追忆,这种追忆不仅仅是个人的情感诉求,更是所有80后群体的一次集体回忆,而从影像来看,淡然纯美的画面风格更像是对一逝不返的岁月缱绻留恋。片中三段式的时间故事交替出现,为了寻找那并不确定的仅仅出现在记忆中的碎片式人物,女孩开始了她人生一次奇异的探索,过程中的阻力不断,家庭亲友莫名善变的态度让她心力交瘁,而心灵上愈痛,脑海中的人物便愈清晰,最终当她突破重重阻力战胜了分不清是脑海中还是现实中频频闪现的神秘黑影,女孩得到了答案。当然,苦心追求的一个答案往往不令人满意,而这种沮丧却在谜底揭晓时回归最初的平静,就像奇葩般,不是一朵,而是淡淡的一抹,就足以让人倾其一 生。

  新导演的处女作品往往容易用力过猛,而《蜡笔和小新的故事》中,我们能感受到的是导演游刃有余的将镜头和故事与节奏完美融合,演员表演不温不火,恰到好处,精致的画面下,我们能够感受到导演闲庭信步般的为我们讲述着故事,而凄美的爱情背后,也充斥着惊悚悬疑的商业看点。

  回到最初那唯独的一种爱情,不为别的,因为爱、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