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曼联重生》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曼联重生》影评10篇

2018-06-17 21:31: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曼联重生》影评10篇

  《曼联重生》是一部由詹姆斯·斯特朗执导,大卫·田纳特 / 杰克·奥康奈尔 / 山姆·克拉弗林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曼联重生》影评(一):如果我是球迷我会是魔迷.

  曼联 United

  这部电影让我领略了红魔的精神,正如巴斯比说的,曼联队服胸前的徽章,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如果我是球迷,我会是魔迷.

  慕尼黑空难

  事件简介

  1958年2月6日是全世界所有曼联球迷都无法忘怀的日子,这一天,满载着俱乐部官员教练球员和随队记者等43人的客机在慕尼黑起飞时发生致命事故,刚刚客场淘汰红星队闯进冠军杯四强的曼联瞬间消失在夜空…… 飞机在慕尼黑加完油后连续两次起飞都告失败,第三次尝试飞机坠毁湮灭在茫茫白雪之中,导致22人丧生,包括8名球员,3名官员和8名记者。现在让我们为这8位伟大的红魔哀悼:   

  邓肯·爱德华兹(Duncan Edwards)遇难时21岁。被认为是曼联历史上最优秀的球员。16岁185天出现在甲级联赛中,17岁入选英格兰队,身材高大,脚法细腻,擅于带球长途奔袭,巴斯比爵士(Sir Matt Busby)曾说“他也许是英格兰乃至世界最好的球员”。

  罗杰·拜恩(Roger Byrne)遇难时29岁。队长,伟大的左后卫,最早的巴斯比孩子之一,曼彻斯特 本地人。为英格兰出赛33场。天生的领袖气质使他从1954年2月成为红魔的队长,为曼联出场280次进20球。率队三夺联赛冠军。   

  汤米·泰勒(Tommy Taylor)遇难时26岁。曼联历史上最伟大的射手之一。为曼联出赛189场打进128球,代表英格兰队在19场比赛中有16球进帐,可见其是一个极为罕见的高产射手。   

  马克·琼斯(Mark Jones)遇难时24岁。中后卫,滞空能力强,擅于抢断后就地组织反击。为曼联出场120次进1球  

  大卫·培格(David Pegg)遇难时22岁。17岁成为曼联青年主力,一个速度技术好的前锋,帮助球队两夺联赛冠军。为曼联出场150次打进28球。

  艾迪·克尔曼(Eddie Coleman)遇难时21岁。右中场矮小灵巧善于盘带,为球队两夺冠军立下汗马功劳。在淘汰红星队的比赛打进两粒关键入球,没想到竟然成为绝唱!为曼联出场108次   

  比利·惠兰(Liam Whelan)遇难时22岁。爱尔兰国脚,中场球员,代表曼联79场进43球,曾创下8场连续进球的记录

  杰夫·本特(Geoff Bent )遇难时25岁。队长拜恩的左后卫替补,在其他队肯定绝对主力,但对曼联忠心耿耿的他选择留在红魔。本来可以逃过这一劫,可是拜恩的受伤使他也搭上了这班飞机。

  除此之外,杰基·布朗奇福勒尔(Jackie Branchflower)和强尼·巴里(Johnny Berry)等也因空难的打击未能恢复信心体能,从此告别绿茵。   

  再次向以上的Flowers of ManUtd默哀并致敬!

  空难十年后,曼联队捧起了冠军杯

  为了曼联的复兴,空难的幸存者们强忍悲痛,用血泪和着汗水立即投入工作。昔日曾在曼联队踢球的队员纷纷赶来效力,空难后曼联的首场比赛是足总杯第5轮对谢菲尔德星期三队,上场阵容中除了福克斯和格雷格两名老队员外,其余全是替补和青年队员。他们一进场,全场观众就报以热烈掌声。曼联队同仇敌忾,以3比0获胜。此后他们一路闯进足总杯决赛,但在决赛中负于博尔顿队。在1958年的冠军杯半决赛首回合中,曼联在球迷的助威声中仍然以2比1战胜了AC米兰,捍卫了老特拉福德的荣誉,只是在客场失利。此后曼联积极培养新秀和招兵买马,许多英雄也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从四面八方投至曼联旗下,其中包括后卫坎特威尔、前锋丹尼斯·劳和边锋乔治·贝斯特等。巴斯比说要花5年重建球队,1963年5月,他的苦心经营得到了报偿,曼联夺得了当年的足总杯冠军,这是慕尼黑空难后曼联首次夺冠。1964年,在联赛和杯赛中共进46球的丹尼斯.劳被评为欧洲足球先生。1964/65赛季,新生的曼联队终于夺回了英格兰联赛军。1966年,博比·查尔顿和曼联队友斯泰尔斯、约翰·康纳利一道为英格兰夺得了世界杯,而查尔顿也成为当年的欧洲足球先生。1966/67赛季,曼联队再次成为联赛冠军。众人齐心合力不足十年光景,曼联又一次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无坚不摧的足坛劲旅。   1968年5月29日,在慕尼黑空难整整10年后,巴斯比带领他的新孩子们终于捧起了欧洲冠军杯。在温布利大球场,曼联面对尤西比奥领衔的葡萄牙本菲卡队,在大将丹尼斯·劳做手术缺阵的情况下,经过加时赛以4比1大胜对手。慕尼黑空难的3名幸存者博比·查尔顿、比尔·福克斯和格雷格参加了这场决赛,查尔顿还攻入了第一球。赛后他久久地伏在草地上,用绿草擦拭自己泪水。巴斯比也老泪纵横,和查尔顿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他们终于完成了对死者誓言。巴斯比把这尊曾经为之付出生命和血的代价的冠军杯高高举起了8次,每举一次就念一声10年前死去的球员的名字,全场观众随声万众鼓掌。博比.查尔顿等队员纷纷割破中指,将鲜血滴进冠军杯中,然后倾洒在绿茵场上,以告慰那些故去的人的亡魂,倘若爱德华兹等人泉下有知,也会瞑目了。   1968年,才华横溢的乔治·贝斯特和博比·查尔顿分获当年欧洲足球先生第一、第二名,马特·巴斯比则被英女王授予爵士称号。1969年1月,完成了历史使命的巴斯比爵士宣布赛季结束后辞去主教练职务,退隐江湖。这位60岁的苏格兰老人谢绝了球队的挽留,当他离开老特福德之日,10万余人夹道为他送行。他带走的仅仅是一个爵士头衔满身伤痕,留下的却是众多金灿灿的奖杯,和无法用金钱计算的精神财富

  来至百度百科......

  《曼联重生》影评(二):永不消逝的红魔精神

  曼联,一个对我而言多么重要的名字。Man United,一个关于男人传奇

  记得第一次自己挑选的盗版球衣就是曼联的,16块钱,那时候我上初一,现在我大三,也就是约莫十年前,按那时候的物价应该也不算便宜,呵呵。妈妈原来要给我挑的是一只印有大公鸡队徽的蓝色球衣,你们知道的,就是法国队,不过我却懵懵懂懂的选择了另一支有着鲜艳红色的球服。那时我什么都不知道,只觉得好看,这就是所谓的一见钟情吧!很漂亮圆形队徽,住着一个拿着三叉戟的魔鬼。沃达丰的标志也是以后了解球队后才知道。这样一件漂亮的球衣让我有了了解球衣背后的那群人的故事渴望以及带给我往后正式涉入足球的世界的源动力。就这样,曼联完成了我对足球的启蒙认知

  小学的时候没看过什么比赛,排同路队时听别人讲最多的无非是罗纳尔多,这是一个我妈妈都能说出的足球明星的名字,也是唯一的一个。初中时,太多的人在吃饭作息时聊到贝克汉姆,我才知道他原来是曼联队的,不过已经转会皇马了。也就是那时,学校到处都是皇马的球衣,连班级打比赛的球服都无可避免选择了有了万人迷小贝的热得发烫的皇马。球衣上印有班级里才人想出的名句咖啡滋味”。23号,我还记得我的同伴在23号球衣背后印上爱恋女孩的暗语:“爱琴海”,他喜欢一个叫琴的女孩。皇马的七匹狼明星效应席卷大江南北时,让我意外的是我竟然无动于衷,皇马来华时我就像一个观望者看着动物园里的熊猫一样看着所谓的巨星。我知道在我身体里依然流着红色的血液驻扎在我心中的仍然是一个红色的魔鬼。而且我的记忆中没有关于贝克汉姆在曼联踢球的任何观球经历。这使我清楚认识到,我爱上的并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整支球队。

  不知为何,自从小贝出走曼联转投皇马后,曼联和皇马的成绩都没有原初那么美好了。而我作为一个曼联球迷的开始尽是苦涩郁闷,唯有默默的等待。欧冠每每被一支叫做AC米兰的球队淘汰,那时候我第一次熬夜看欧冠,主持人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说着莫须有安慰语句,曼联主客场都被一比零击败,克雷斯波和舍普琴科在我脑海中就是洪水猛兽高中时,又是AC米兰,曼联主场三比二,客场却三比零遭遇滑铁卢,这一次洪水猛兽变成了卡卡。联赛里,一支蓝色的球队从默默无闻转瞬在球迷中家喻户晓,阿布的金元攻势前所未有潇洒姿态傲视着整个欧洲,在另一个狂妄不羁的教练穆里尼奥带领下,英超进入了蓝军切尔西时代。学校里以及周遭的同学穿切尔西球服的年轻人像火势一样蔓延开来。而我还在等待一个王朝的复辟。一个属于红色的王朝。

  从我第一次遇见曼联球衣到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爱上了曼联,红魔的精神。曼联是第一支看纪录片都能让我落泪的球队,也注定是最后一支。我已经将他当成我的信仰。记得有一期《天下足球》放慕尼黑空难五十年纪念的时候,可爱的段暄是主持人,语句中有着深深哀愁的他一定不知道,有多少曼联球迷仅仅看着这些熟悉无比的黑白画面,熟透于心的剧情都会一如既往泪如雨下父亲在一旁,我却抑制不住自己的泪水,慕尼黑空难带走了强盛曼联时代八名优秀的球员,这些有着出色天赋年轻球员让当年的曼联成为冠军热门,而这场意外一下子让曼联陷入了绝境。但是十年后,幸存的巴斯比的孩子们终于用自己的努力登上了欧洲之巅,巴斯比八次举起奖杯,每每将奖杯高举过头,都喊着一位逝去的同伴的名字,球员们割破中指,将鲜血滴入奖杯,洒在青色的草皮上,告慰九泉之下的同伴。我拼命仰着头不让泪水那么明显滴落,后来,毫无办法的我只好奔去洗手间

  也是在当年,二零零八年,曼联完成了第三次登上欧洲之巅的壮举,再一次为同伴们献去最好的礼物。空难五十年,巴斯比诞辰九十九周年,几次门柱救险,他们俨然是神的孩子。套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话,这就是命运

  我不知道自己能爱一个人多久,但我确定我会一辈子只钟情于这支让我魂牵梦挂的球队,曼联,选择他我只用了一刹那的时间,如王菲唱得那般,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看,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可我已把自己的一切都烙上红魔的印记。曼联!代表的不只是足球,还有许多做人态度。而这种不屈于生活的态度将永远影响着我。

  很幸运,我爱上了男人联队。

  《曼联重生》影评(三):曼彻斯特 血与火的重生

  寒冷的冬天,似乎总是一个伤感季节,因为风雪会将悲伤的记忆冻结在心灵的深处。11月29日,这个寒冷的冬日,让全世界悲痛的消息从南美大陆传来,巴西甲级联赛球队沙佩科人在前往麦德林参加南美杯决赛首回合的途中遭遇事故,球队乘坐的飞机在麦德林城外山区火山口附近坠毁,机上仅有6人生还,其余71人全部遇难。

  这一切,不禁让人回想起了半个世纪前的另一段悲伤往事,1958年2月6日,慕尼黑那个风雪交加的下午,一场突如其来灾难降临在这支红色球队的身上。这就是曼联历史上最黑暗时刻——慕尼黑空难。

  那是一段悲怆的往事,也是曼联书写传奇的起点。老特拉福德的南看台外墙上挂着的慕尼黑时钟在向人们讲述着那段伤痛的历史,红魔的血与泪永久的刻在了1958年的2月6日,刻在了风雪交加的慕尼黑。58年里,纪念,缅怀,从未停止,关于慕尼黑空难的故事,记录着这家英伦豪门重生的血泪与坚强

  1958年的欧洲冠军杯,曼联在客场3-3战平了贝尔格莱德红星,并以总分5-4淘汰对手晋级1957/58赛季欧洲冠军杯四强。赛后第二天载有曼联全队的飞机从贝尔格莱德来到慕尼黑加油准备返回曼彻斯特,在风雪的天气下,飞机两次起飞都没有成功,当机长詹姆斯-泰恩于下午3点04分决定第三次尝试起飞时,由于飞机速度不足未能爬升而导致突然失速,飞机冲出跑道先后撞毁机场围栏和民房,最终断为两截并随即发生爆炸,灾难就这样发生了。

  乔夫-本特、罗杰-拜恩、埃迪-科尔曼、马克-琼斯、大卫-佩吉、汤米-泰勒以及比利-惠兰共7名球员当场丧生,而队内头号天才邓肯-爱德华兹在入院治疗15天后在医院去世。主帅巴斯比以及另一位天才博比-查尔顿重伤,10名幸存的队员中,布兰奇福勒和巴里伤势严重,终生不能踢球,风华正茂连夺2届老英甲冠军的“巴斯比宝贝”,就这样悲剧陨落。

  如果没有那场空难,曼联的历史,乃至世界足球的历史可能都会是另一副模样,因为没有人能想象巴斯比的男孩们会成为多么伟大的一代

  让足球重回老特拉福德,是灾难后所有人共同的想法,就在慕尼黑空难后的第二天,时任皇马主席的伯纳乌便代表皇马倡议将当年的欧冠奖杯授予曼联,但是这个提议没有通过,伯纳乌甚至在当时说服了迪斯蒂法诺租借加盟曼联一个赛季帮助红魔渡过难关,但是这笔交易被英足总最终拒绝。

  曼联重建初期,已经崩溃的财政状况是球队所要面对的最大困难,皇马曾提议给曼联一笔贷款,不过曼联拒绝了,即便是困难重重,曼联在重建中也没有接受任何直接的经济援助,或许在巴斯比看来那是一个豪门应该坚守的自尊和骄傲。巴斯比唯一的希望是能够与皇马进行友谊赛筹款,而伯纳乌丝毫没有犹豫便接受了。就这样,在1959-1961年,皇马和曼联进行了数场友谊赛,即便是皇马赛程非常紧密时也从未失约。在与当年欧洲霸主皇马的较量中,曼联传递着自己的不死精神,也得到了相应的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重建的曼联通过与欧洲霸主的直接较量,一步步找寻并缩小着自己的差距。

  重生的过程充满艰难,曾经几度宣布病危的马特-巴斯比在病床上躺了6个月后重返帅位,他发誓要再现曼联的辉煌,要用冠军告慰慕尼黑空难的亡灵。

  而曼彻斯特的重生之路一走就是很多年,从1963年夺得足总杯到1965年重夺英甲冠军,以查尔顿、丹尼斯-劳、乔治-贝斯特为代表的新一代红魔崛起。

  当时间走到1968年5月29日,慕尼黑空难整整10年之后,巴斯比终于带领曼联历经加时4-1击败本菲卡夺得欧洲冠军杯。

  马特-巴斯比将冠军杯高高举起了八次,每举一次就呼喊一个慕尼黑空难中逝去的弟子。博比-查尔顿等队员纷纷割破手指,将鲜血滴进冠军杯中告慰那些逝去的英魂。那一刻,慕尼黑空难后的曼联,就是这样完成了自己的血与火的重生。

  时至今日,慕尼黑空难已经过去整整58年了,苦难没有击倒曼联,反而是红魔的坚韧和不屈的精神历久弥新。每一个冬天,纪念,缅怀,都会在一代代曼联球迷中间延续下去,这是属于曼联历史的传承,正如曼联那句口号一样“We Will Never Die!”

  “天未破晓,独坐海边,我时常能看到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是一群多么年轻的人啊,我们都是。”

  ——哈里-格雷格(慕尼黑空难幸存球员)

  《曼联重生》影评(四):不灭的红色,不死的曼联

  上周听佳璐说了BBC为曼联制作的纪录片《曼联》,今天静下心来欣赏,心中不由得五味杂陈。

  影片始于一片白皑皑的雪景,两个受伤的球员坐在椅子上放空着眼神。曼联的死忠们都明白,这是慕尼黑空难的回忆。这是所有曼联球迷内心永远不愿触及的一段历史。8个天才一般的少年从那一刻起停止了足球生涯,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博比·查尔顿爵士理所应当地成为了整部纪录片的主线,很惊讶这位曼联队史上的传奇是如此成长起来的,从二线队默默无闻的球员一跃成为之后曼联不可获缺的成员。在经历了空难和好友去世的双重打击下,他毅然决然地站了起来,展现了整部影片里在不断强调的“不死的曼联”的曼联精神。

  影片中主要回忆的是20世纪中后期的曼联,面对紧迫的赛程,英足总的压力,空难的摧残,不死的曼联始终都站立在巅峰的前沿。“不死的曼联”是每个无论资深与否的曼联球迷内心始终崇拜着的。

  纵观英国足球的历史长河,曼联始终被视为是老牌豪门。我想,正是每个曼联人内心永远不灭的曼联精神成为了曼联这支伟大的队伍奋勇向前的不灭动力。“底蕴”一词不是适用于每一支球队的,唯有经历过时光的洗礼,灾难的考验并且顽强站起的球队才会得到全世界的尊重。

  或许你认为我作为曼联的球迷写下这篇文字时不够客观,但我恳请每一位不与曼联对立的人们都去看一下这部纪录片,你们或许不会理解每个曼联死忠在看这部影片时掉眼泪的心情,但我想你一定会感悟到一支伟大球队永远被载入史册的不死精神!

  隐寒

  《曼联重生》影评(五):关于曼联,无需多说

  刚刚看了一部电影谢了一片影评,突然发现竟然对这部一出来就看了的BBC出品的电影没有做出影评,想想自己是有够懒的,索性今天有空谢了吧。

  关于曼联,无需多说。爱上你只需要一瞬间,惊鸿一瞥中我遇见了你,这一瞥就使我热血沸腾无法自拔了,不用多说你带给我的热血,激情,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喜欢上的。高中的时候更多的是看的NBA,对足球是完全不了解的,虽然知道罗纳尔多贝克汉姆这些名字,但是他们是皇马马德里啊,记得初二暑假的时候皇马来过中国,什么七匹狼啊之类的,可是为什么我对那些当时人们疯狂崇拜追逐的东西不敢兴趣,反而在高一的的时候无意中听到了大胜罗马感到无比的开心无比的自豪,当时的舆论并不是看好处在风口浪尖的曼联的啊,联赛三连败,客场输罗马1-2,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大胜书写了历史,怎能不让人开心,接下来一年顺利成章夺取了带有运气成分的欧冠。仿佛真的冥冥之中巴斯比爵士在眷顾着我们,接下来输给了宇宙巴萨,C罗离开,对阵拜仁在上半场3-0的大好形势下被淘汰。我是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喜欢上你的,每当在贴吧里他们说什么时候爱上你的,我很迷茫,回答不出来,好像在不经意之间潜移默化中就形成了,可是事实是当时同学都是看NBA的啊,即使看足球也是被央视的巴萨迷解说影响喜欢巴萨的呀。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好像在大街上看到一个女孩子就觉得她就是你命中注定的人一样。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以为自己是因为C罗才喜欢上MU,后来发现不是,潜意识虽然也希望皇马顺风顺水,可是发现不是,心里假设那么一种情况,曼联对皇马, 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也就是这一瞬间的思考我知道了,不是在这一时刻,而是在我也不知道的更早的某一时刻我就喜欢上你了,喜欢你的永不放弃的激情的嗜血的红魔,我才知道我大爱的不是C罗、贝克汉姆,而是阿兰史密斯、斯科尔斯、埃尔南德斯这些默默无闻的为我魔奉献的真男人。

  原谅我一厢情愿的说了那么多无关电影本身的话题,电影的内容没什么好叙述的,BBC一贯的从人物刻画这些小细节去描述而没有从整个慕尼黑事件进行宏观的渲染,有点小清新的亚洲电影的味道,不太符合欧洲人的口味哈。依稀记得这部影片骗了我不少眼泪,当某一次在视频中看到巴斯比爵士带领弟子经过10年的涅槃重生才实现了当时对弟子的誓言,高举8次奖杯也宣泄了对在不幸中逝去的八位天才球员的慰藉,此等场面怎能不让人动容。

  最后,关于曼联,无需多说。

  《曼联重生》影评(六):United

  This movie has to be emotional for any Manchester United fan. Although the film itself is nothing spectacular, yet its simplicity really strokes the emotions within me for the team I've grown up supporting. A fitting tribute to the Busby Babes and the spirit of the greatest football club in the world. I cannot look at Sam Claflin's face again as it will bring up the pain of losing Duncan Edwards, possibly the greatest footballer the world have missed. The mood and style of the film is also simple, but still able to convey what is truly important and mesmerizing about the 58 Munich Air Crash. What the crew of United is able to achieve with such limited resources is truly amazing, would have been greater if the movie had more financial support as the story behind it certainly merits it.

  《曼联重生》影评(七):We Are United

  整部电影都弥漫在一种悲伤且坚毅的情绪下,特别是坠机之后查尔顿看到队友们一个个离去,那种心情恐怕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而到吉米坚强的接过巴斯比爵士的教鞭,重新组建起一个新曼联也让我泪流满面。作为一个曼联球迷,对这些过往尤为感慨,虽然未曾经历过曼联的过去,但我正在经历球队的现在,这支球队带给我的不仅是足球,更是一种精神的激励。曼联何以称为曼联,是因为他的不屈,坚强,永不服输的精神,是因为就算经历了如此沉重地悲伤和打击依旧能够重新站起来并且一步一步走上世界之巅。他继承了太多球迷的感情,是永不动摇,渴望胜利的最好代名词,当伟大的邓肯爱德华兹英年早逝,当身边的队友同时也是挚友都已不再,我很钦佩博比查尔顿爵士能够毅然回到球队,是因为那份对于足球的热爱和执着,是因为对于已故好友的缅怀和纪念,带领着这支新曼联重塑辉煌,便是对逝去队友最好的缅怀。

  当巴斯比爵士躺在病床上告诉吉米,keep the flag flying。我已然落泪不能自已,旗帜永不会倒下,这是每个曼联人心中的梦想。不在悲剧里沉沦,而是带着逝去队友的信念重塑荣耀,这才是一个曼联人该有的信念。涅槃重生是对这段历史最好的说明,英格兰只有一个红色的传奇,那就是曼联,Once A Red,Always A Red.我为自己支持曼联而感到骄傲。

  最后,向慕尼黑空难中遇难的球员致敬,你们都曾是最出色的年轻人,你们缔造了一个光辉的传奇,然而天妒英才,你们过早地离开了心爱的足球,但你们在天堂之上会为红魔时至今日所取得成就而感到欣慰。

  他们分别是:罗杰·拜恩(Roger Byrne),汤米·泰勒(Tommy Taylor),马克·琼斯(Mark Jones),大卫·培格(David Pegg), 艾迪·克尔曼(Eddie Coleman), 比利·惠兰(Liam Whelan),杰夫·本特(Geoff Bent ),还有,伟大的 邓肯·爱德华兹(Duncan Edwards)。

  也向博比查尔顿爵士致以敬意,为他的球技,为他的毅力,为他的执着。

  《曼联重生》影评(八):飘扬的旗帜

  1957-1958赛季欧冠1/4决赛次回合,曼联客场3:3战平贝尔格莱德红星,总比分5:4淘汰对手晋级半决赛。然而,返程途中,等待他们的却是一场噩梦。至少,有23个人再也看不到曼联以后的比赛了。

  那年的曼联风头正劲:连续两年问鼎英格兰顶级联赛冠军,连续两年打进欧冠四强,而彼时的曼联球员,平均年龄仅22岁。如果把1992年斩获英格兰青年足总杯的那批球员称为黄金一代的话,那么这批在20世纪50年代实现英格兰青年足总杯五连冠的天才们完全就是曼联的“钻石一代”。

  可是,如今我们只能通过回忆他们曾经所创造的荣耀,来缅怀伟大的巴斯比宝贝。

  90分钟的影片大致分为三部分,除了开头仅用1分钟来展现空难时的场景外,前40分钟都在告诉我们这支团队的团结与强盛,也更加衬托了一代希望之星陨落之殇。中间30分钟呼应开头现场的惨状,并以此为开端,表现事后幸存球员巨大的内心空洞,曼联走进了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期。以爱德华兹伤重身亡为界,后20分钟讲述了曼联在满目疮痍中的艰难前行,开始了一场在冰与火、血与泪之中的浴火重生。

  整部影片总基调感觉是压抑的,即使是最欢快的第一部分,泛黄的影像也给人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正因为第一部分没有过于突出的情感渲染,也才能让我们的情绪在球员遇难之后不会跌入无法控制的低谷,尽可能地减少我们“撕心裂肺”、“歇斯底里”之类的感受。电影继续用柔和的光线、平淡的叙事来描述悲痛之情,那是一种黯然销魂、欲哭无泪的状态,就像身体被抽走了灵魂,一切发生的都太过突然、太过严重。当然,在重建路上电影也没有表现的那么斗志昂扬,只是用几句对话,几处旁白,几笔字幕,便点缀了整个奇迹。

  全片没有明显的高潮点,三个交界分明的板块拼接在一起,也使得电影看起来有一丝无味,或者说有些无章。如果着重强调第一部分,那么电影将会朝着最终悲剧的方向走去,给观众的心理以沉重打击。如果着重强调第二部分,那电影则会成为苦情片,任悲伤的情绪弥漫。如果着重强调第三部分,那就是以空难为背景,使电影成为一部激情澎湃的励志片。这三种方法,哪种都不合适。《曼联重生》既要体现逝者曾经的辉煌,又要有噩耗来临后的悲伤,也要有凤凰涅槃的激昂。要处理好这三个部分,导演没有选择大起大落又大起的刺激模式,而是选择了较为平淡的、在各处情绪都有所抑制的叙事。在时间上,也是分成三段几乎相同的时间来讲述这起往事。总体来说,就是悲喜不极,悲中带喜,喜中带悲。

  片中两位重要的角色可以化作整部电影乃至曼联重建史的缩影——邓肯·爱德华兹与博比·查尔顿。在新浪体育一篇有关慕尼黑空难的纪念文章分析,若没有这场灾难,或许就不会有皇马的欧冠五连庄,或许也不会有巴西王朝与球王贝利的诞生。因为那一年是英格兰天才球员井喷式爆发的一年,爱德华兹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若在世,按照其职业生涯的轨迹发展下去,完全可以成为英格兰历史上最著名的球星。天才球员们的崛起加上在曼联这个顶级平台,前途不可限量。这绝不是信口开河,曼联在失去这些巴斯比宝贝之后的第十年,夺取了欧冠奖杯;英格兰更是在1966年的世界杯中,打破巴西队连续两届的垄断,历史首次也是目前唯一一次夺得世界杯冠军。试想一下,倘若爱德华兹一等天才球员未曾陨落,能够继续参赛,那其光芒定会照耀世界足坛。“但是历史不容假设,悲剧已经实实在在的发生,他留给曼联和英格兰的都是不尽的遗憾。”

  更加令人遗憾的是,爱德华兹并非当场罹难,而是在幸存下来之后留医15日伤重不治离世。从电影上来看,爱德华兹身体和心理受到双重重伤,是真正的悲痛欲绝。他的离世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终结。无论你再舍不得过去、再不敢相信现在,但在你前方的永远是未来。要么死,要么生。是永远活在阴影下,还是强忍痛苦涅磐重生,摆在曼联面前两条路。

  博比·查尔顿,电影就是以他为主线串联起整个事故和故事的。当爱德华兹已经在球队大放异彩时,博比还只能在二线队大放异彩。凭借努力,博比终于争取到在一线队首发出场的机会,并且首秀就梅开二度,一个再好不过的起点。不幸的是,刚刚坐稳一线队的博比便遭遇了慕尼黑空难。万幸的是,博比是幸存者之一。此时,博比年仅20岁。

  那些博比熟悉的充满年轻活力的队友们,有一些他再也见不到了,有更多他再也见不到他们踢球了,自己也是险些丧生。这种挚友突然从自己身边蒸发的突发情况,对一个才20岁、重情义的大男孩来说根本无法接受,于是他放弃了足球,从乐观变得沉默寡言,夜里常常被噩梦惊醒,陷入了恐慌、压抑、抑郁之中。如果他再也站不起来,那将会比逝去的队员们还要可惜。

  但我们不能以观众的角度去对待博比,除了他共患难的队友,没有人能做到感同身受,也就无法体会博比内心的矛盾与冲突。那是过去的一切突然戛然而止的冲击,残酷现实已经来临,该如何面对,博比在接受与逃避间挣扎。对于职业生涯,只要爱上足球那就是一辈子的事,然而朝夕相处的队友更如同兄弟手足一般,博比也在坚持与放弃间徘徊。从曼联与外界的角度来讲,博比应当挺过去并帮助球队共渡难关,然而对于博比这样一个20岁的年轻人来讲,他的内心首先要承受所发生的一切,这很难。因此博比此后生活的每一天都愁眉苦脸,备受煎熬。此时的博比需要一位教父带他走出困境,曼联更需要一位英雄站出来重建。

  在曼联经过最黑暗的时刻即将解散的时候,因执教威尔士国家队而幸免此劫的助理教练吉米·墨菲顶住压力力排万难挑起了复兴曼联的重担。当时的曼联简直可以用落魄、寒酸来形容。一支球队,没有球员,更没钱买球员,更何况还要对此次事件进行善后处理。球队穷到面对社会各界纷纷的捐款,都雇不起秘书来整理;穷到选拔球员的标准就是只要是个男的、会跑、知道球长什么样就行。

  吉米为何要死死守住曼联?简单来讲,就是巴斯比说的:”Keep the flag filing.”要让旗帜飘扬。就在几个月之前,吉米在球场就对还是二线队员的博比讲:“曼彻斯特的纺织工人、木工、码头工人、碾磨工,他们来这里之前没有什么共同点,我们就是他们的骄傲,在周末,我们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一支球队可以凝聚一座城市,如果这支球队不复存在,那会有数以万计的人会失去一种精神存在。

  事实也是如此,这绝对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慕尼黑空难事件通过各大媒体传到千家万户,整座曼彻斯特、整个英格兰都笼罩着灰色的阴霾。足总官员哈代克看到这一消息,神情中充满了自责,就像是自己的原因导致悲剧发生似的。但他能做的,也只能是给出一个迟到的延赛批准。当受难人员的遗体运送回国时,有十万民众在道路两旁送行。保安自愿留在遗体旁守夜,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我来负责照顾他们”。还有数不清的来自四面八方的吊唁信和捐款,也有秘书义务整理这些信件,“她们不要酬劳,只是想为球队做些什么”。除此之外,还有利物浦、诺丁汉森林、富勒姆……全国的俱乐部都愿意为曼联提供自己的板凳球员,甚至有业余球员到吉米的办公室毛遂自荐。于是,东拼西凑,一支浑身都是补丁的曼联起航了。

  另一边,博比家门口的街道上,一群小孩在快乐的踢着足球,博比看着看着便情不自禁地加入了他们。这群小孩或许是博比自发生事故以来第一次看到有人在笑,而且笑的是如此灿烂无邪。逝去的已经逝去,无论他们多么伟大,多么辉煌,那都成为了历史。对逝去的人最好的纪念、缅怀方式绝不是悲伤逆流成河,而是接过他们的手中的战旗,让旗帜继续飘扬。

  当博比再次回到更衣室,回到他的HOME,面对一个个陌生的面孔,身披那身熟悉的红衣,看到那群年轻人依然在紧张的备战接下来的比赛,一切都很安静,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每个人都像博比一样,拥有属于自己的记忆。或许是一条街道,一间寝室,你再那里生活过,那里有你的酸甜苦辣。但你终究要离开。如果让那颗不舍的心停留在过去,那种牵挂会变成负担,即使你真的再回去,也只有物是人非的失落感。要知道,无论你在哪儿,那条街、那间房会一直在那里,会成为一批又一批新人的HOME。不妨留下你的故事,让在那里的人继续写下去,你会发现,他们书写的故事有你想象不到的精彩。

  球员通道里,吉米回头望去,邓肯·爱德华兹、马克·琼斯、汤米·泰勒……他们都在,依然是充满自信的笑容,他们从未离去。他们的故事永远地留在了曼联,你的记忆中也永远保存着他们的故事。

  ——2016.10.30

  《曼联重生》影评(九):Keep The Flag Flying

  今日某师兄推荐了"令人内牛满面"的片子UNITED, 虽已多年不看电影, 不过关于曼联的, douban评价还这么高, 所以借晚饭时间一气看完. 老实说, 这只算是部中规中矩的片子, 也许是因为我对这个故事熟得已经不能再熟了, 所以触动不大的原因吧...

  以下内容算是我所了解的历史吧, 和片子本身关系不大...

  ir Matt Busby是曼联历史上的传奇教练(不过踢球的时候倒是毫不客气的效力了曼联的两大死敌:ManC & Liverpool). 他在50年代带出了一帮年青人(史称Busby Babes), 带领曼联回到英格兰顶级球队行列, 并进入了欧洲冠军杯四强. 但就在高歌猛进之时, 在冠军杯1/4决赛结束后的返程途中, 发生了举世瞩目的慕尼黑空难, 球队仅剩四名球员, 面临关闭的危机. 但是曼联并没有被击跨, 在仅仅两周后球队就在SMB的带领下重返赛场, 并打入了当年的足总杯决赛. 五年后, 球队拿下足总杯冠军, 这是重建后的第一个冠军. 而在空难十年后, 曼联终于完成了当年未完结的任务, 站在了欧洲之巅.

  历史上的传奇总是道听途说, 少了分激情. 对于我来说, 真正的感动来自于自己亲眼见证的奇迹. 在我刚开始看球的时候, 就被一抹燃烧的红色打动. 一帮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史称Fergie's Fledglings)和几个充满霸气的场上领导者(Cantona,Keane,Schmeichel), 在曼联另一个传奇Sir Alex Ferguson的带领下, 带来了激情的表演. 当然, 不得不提到的是99年那个传奇的赛季, 曼联在冠军杯的死亡之组中杀出, 在淘汰赛中连克强敌, 在最后的决赛中, 也是SMB九十岁诞辰的当天, 上演了足球历史中最传奇的三分钟. 而在08年, 也就是慕尼黑空难50周年的时候, SAF再次带领曼联拿下冠军杯, 也算是红魔精神不死的最好证明了吧. 而当年空难的幸存者, 68年夺冠的主力Sir Bobby Charlton(也就是本片的主角), 08年也在夺冠的现场, 可以算是这段历史最好的见证人了吧.

  说到08年的那次夺冠, 虽然不及99年来得传奇, 而某些奇怪的场外因素, 更使得这段经历成为了我永世难忘的记忆. 当时有事没有看现场, 只能第二天封锁所有信息渠道, 并在网上下来看. 现在的江城比较专业, 淘汰赛的常规时间和加时会分开发两贴, 原帖只提供常规时间部分的下载, 并且不管是否分出胜负, 底下都有一个通向加时部分下载的链接(没有的话就是个无效链接). 可是当时不是啊, 一般来说常规时间和加时只放出一个种子, 所以下载的时候就能清楚看到比赛到底有几个部分, 上来就看见有加时的话谁还看前面的...不过当时很巧的是, 错点了一个挫人放出的非官方下载帖, 竟然只压了常规部分, 于是就以为没有加时, 比分1比1的时候就一直很紧张啊, 看着时间一点一点过, 心里又默认了90分钟分出胜负, 谁进球基本就不用再看下去了...结果到完都没进球啊, 再点进了官方下载帖一看, 发现是有加时和点球部分的...加时肯定就不看了, 直接下点球, 可是网速有限下不动啊, 心里非常不安啊, 于是下了一半多就强行点开看了, 一直看到Terry出场罚最后一球, 如果进了曼联就输了, 而罚出后van der Sar明显就扑错边了, 然后...然后竟然就卡了看不了了...想来也是凶多吉少, 郁闷的点开新闻看...然后你们都知道了, 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

  : 曼联下一个封爵的人会是谁? Sir Ryan Giggs?

  《曼联重生》影评(十):颜强:博比-查尔顿的足球兄弟

  从:http://sports.sina.com.cn/r/2011-09-20/08395753816.shtml

  转载来的,作者是颜强,足周的副社长。很久之前看过这篇文章,写在某一期足周的刊底。今天看过电影,重新想起,一起分享吧。

  “他高大强壮、能量十足,脚下技术出色,求胜欲望火热,团队利益至上……他就像是又一个邓肯·爱德华兹……”老爵士看到菲尔·琼斯的表现后,由衷地赞叹道。

  其实就在一两周前,有媒体在一个偶然机会询问起博比·查尔顿爵士,他如何看待走出低谷的鲁尼,老爵士几乎说了同一句话:“他强壮坚韧,体能充沛,他为团队而生,无所不能……他太像邓肯·爱德华兹了……”

  于是这几天我听到一个英国媒体聊足球的podcast,几个记者提到曼联(微博)、阿森纳(微博)和利物浦几个英格兰后起之秀时,都会笑一句:“查尔顿爵士肯定会欣慰地说:‘我们又找到了一个邓肯·爱德华兹!’”

  老爵士奖掖后辈的热情,寄托着他对这个俱乐部的深情,却也隐含着他内心深处,永远隐藏的一段伤心:邓肯·爱德华兹。

  把时间往回拨53年,在慕尼黑那个风雪交加冬日到来前,邓肯·爱德华兹意味着英格兰足球的希望,意味着曼联红色王朝的兴起。对于博比·查尔顿而言,比他略大的邓肯·爱德华兹,意味着一个在生活上对他关心照顾、在球场上带领他不断向前的大哥。

  博比是一个九岁就在纽卡斯尔地区出名的少年足球天才,他也有一个哥哥,杰克。只是兄弟两人性格截然不同,杰克飞扬跳脱,博比沉静内敛。杰克小时候,几乎就是个煤矿小镇阿辛顿的小混混,博比却是个品学兼优,足球天才很早就得以绽放的乖孩子。两兄弟的关系,从小就是打闹居多,并不算融洽。

  博比十五岁时就成为了各个俱乐部追逐的对象,马特·巴斯比的巧心运作,让博比得以加盟曼联。在曼联青训体系成长过程里,博比遇到了邓肯·爱德华兹、泰勒、格莱格等一批后来闻名于世的“巴斯比男孩”。他们年龄相仿,对未来充满想象,彼此又相互帮助,形同兄弟。博比后来回忆说,十五岁加盟曼联,到他二十岁遭遇慕尼黑空难前,那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他在这帮孩子中年龄偏小,又是从纽卡斯尔来的,有着北方佬Geordie口音,不过在曼联青训体系里,他得到了最好的照顾。邓肯完全就是博比生活中的大哥。博比回忆说,他刚到曼彻斯特,开始有些想家,“是邓肯和其他队友每天的陪伴,让我顺利地度过了这段适应期”。邓肯在一些细节上,都十分关心这个害羞的小队友,他经常会拿出一些衣物来援助煤矿工人子弟博比,为了让博比不尴尬,他每次都说这些衣服自己穿着尺寸小了。

  这样一个团队,迅速地成长,很快夺取英甲冠军,出征欧战。第一个赛季在四分之一决赛被皇马(微博)淘汰,更激发了“巴斯比男孩”们向上的雄心。1958年2月,正是出征贝尔格莱德归来,又一次打进欧冠四分之一决赛的一段愉快旅程。

  那场空难过程中,博比在肌体上幸运地没有太多伤患。他离开德国医院时,最好的朋友邓肯还躺在病床上,博比说他满含着热泪离去,每天都在心中为邓肯祈祷。回到纽卡斯尔家中,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情,他就要查阅报纸,看看邓肯恢复情况。这是他青春岁月里最珍贵的朋友。

  两周之后,一天早上他突然发现母亲没有把报纸放在餐桌上。博比知道邓肯已经离开人世,放声痛哭。邓肯弥留之际,还拉着曼联教练墨菲的手问过一句:“比赛几点开始?”

  从那以后,博比·查尔顿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原本就寡言害羞,却并不是完全的内向。慕尼黑空难之后,博比在曼联更衣室,乃至后来让他名扬天下的英格兰代表队更衣室,几乎是一个不说话的人。此后53年,他只在三次自己选择的采访中回顾过慕尼黑空难,平时对此半字不提。也没有人敢再询问他关于空难的种种。

  那个年轻的博比,已经随着空难,随着他知心的兄弟死去。而和他大哥杰克,关系从来没有像和邓肯等“巴斯比男孩”那样亲近。他们是兄弟,但博比最亲爱的兄弟,永远都活在1958年2月。足球能凝聚所有人的情感,能让萍水相逢变成生死不渝的兄弟。

  所以博比说,他一生中,没有一天会忘掉慕尼黑。看到天资横溢的少年郎,他脑子里浮现的,只可能是那个天资横溢的邓肯·爱德华兹。

  颜强《体坛周报》副社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