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共坐白云中》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共坐白云中》影评10篇

2018-07-09 03:4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共坐白云中》影评10篇

  《共坐白云中》是一部由Edward A. Burger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美国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共坐白云中》影评(一):放下,难

  今天看美国人爱德华•A•伯格的纪录片《共坐白云中(Amongst white clouds)》,忍不住想起前些年读过的《空谷幽兰》(比尔•波特著),一个用影像,一个用文字,纪录了终南山隐士生活

  我喜欢这部影片,非常喜欢。影片让我知道了隐士居住的茅棚、所种的蔬菜以及精神状态。让我知道,在这个物欲横流世界中,还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人,他们将对物质追求降到了极低,更加注重精神的解脱自由,给红尘摸爬滚打乃至心神憔悴的人一个截然不同的参照。

  片中有个隐士说,到山里隐居需要勇气舍得放下。凭心而论,一定有不少人动过放弃俗世生活、隐居深山念头,但是虑及亲人感情,往往难以割舍。

  有时候扪心自问,在众多选择中,什么是最最重要的呢?

  是个人心灵解放,还是人际之间真挚美好的感情?

  当然,很多时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有时候相反。正如片中有个隐士说,他的家人先后找过他三次,后来他躲进了终南山,家人再也找不见了。如果他父母在的话,是不是会难过?会不会一直耿耿于怀直到老去呢?

  如果仅仅为了自己心灵的自由,就把亲情放下,是不是有些过于自私,甚至说残忍?佛家其实是非常提倡牺牲精神的,常说普度众生,甚至连蚂蚁都不忍心伤害,可是陷亲人于痛苦之中,又何谈度人?

  如果在父母身边,就不能在家修行吗?片中有个隐士不也说,如果父母没有人照顾,就不能出家。

  另外一个隐士说,感情及其他皆是虚幻。可是对于好多人来说,有些感情的确难以放下。所以,修行不一定在深山,或许,熙熙攘攘的市廛是更好的烘炉。先从身边的人开始,帮他们化解痛苦,然后量力而行,推及更多的人,岂不更有意义

  依稀记得李泽厚先生总结中国文化的时候提到过“情本体”这个词。那天,我问儿子世间什么最重要?他想了一会儿,说人与人之间的情分吧。让我说不出的感慨

  世间最苦莫过于心苦,心苦莫过于看着亲人的痛苦却无法帮他减轻,或者做错事令亲者痛。

  人说,有一种爱叫放手。手固然可以放开,心却难以放下。

  这世间,好多事情无能为力。比如对你爱的人、爱你的人,能做些什么呢?

  牢牢记住那些美好、深厚情谊,好好地生活、善待身边的人,心存善念,诸恶莫做,诸善奉行,让你周围的小空间因为你的存在多一些温暖,让这些温暖也温暖你的内心,并且时刻记得,为你挂念的人、牵挂你的人祝福祈祷

  《共坐白云中》影评(二):智者之道

  我没有给五颗星,纯粹是因为拍摄手法的业余。制作者热情的,因着一本《空谷幽兰》万里寻访终南山。这在一般常人,是不可能的事。更何况,他还是个外国人。但也正因为他是个外国人,即便是佛教徒,对佛教的理解也像其他西方人那样带有表面性。以至于这部纪录片更像是猎奇、探险。

  对山中隐士的记录,虽然粗浅,但也可见一斑。看到有人在豆瓣里说:片子里的隐士,看起来都是笨笨的,更像是文盲。殊不知,东方人认为:智者皆寡言。整部片子里,所有的隐士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在你问问题的时候才开口,说一些你可能根本明白的话。如果你不说话,他们就那么静静地呆着,陷入自己的世界。那些认为山中隐士都是仙风道骨般的扮相,然后说出一两句佛教偈语的圣人大概都是看电影电视看太多了。隐士也要生活,住茅屋、喝泉水、吃着青菜莲藕。山中日子清苦人人看上去都有点儿落魄。也正因为不在乎外在世界,也就无所谓外在的落魄了。

  在众多受访者中,我对最后一位大师傅印象深刻。据说他即将参透修行,得到大智慧。可当被问到来山中几年,他却说:不久。然后又说:自己来这里是为了渡己。还未渡己,如何渡人。我想到了千百年来的苦行僧们,修行一生,无非是为了先渡己。他们不是不可怜众生,只是自己还在迷途,又如何能引导世人?这与普度众生为根本的大乘佛法是有不同的。个人修行目的不同,方法也就不同,修行本身也就无所谓对错

  ”隐者自安安“。在入世者眼中他们是这样的群体。但我总觉得,隐者是最谦虚的人,因为他们永远都觉得自己还在修行的路上,离成佛还太远。可殊不知,他们中的大多数早已经找到了智慧,脱离了虚妄。一切尽在不言,又何必说出口呢?

  《共坐白云中》影评(三):所谓的修行

  也不知道卖DVD的老板从我身上那部分看到了慧根,给我推荐了《共坐白云中》这部纪录片,我也鬼使神差的被佛光四射老板所打动,从他手上接过了这本《九阴真经》,哦,不是,是DVD。

  电影看完后,怎么觉得这帮所谓的修行者或隐士,在我看来更似是一群厌世弃俗,躲避现实流浪人群。当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仰,就是佛教,但在采访当中,他们对佛教的认知也各有各的一套说法,但都一概的在强调,自己是在修行。记得在采访其中一个修行者时他说到:“什么是大自然,大自然就是妄想,妄想就是大自然”,我的妈呀,这是什么逻辑呀,我只能承认我接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是够深刻了,我看不懂他们的精神世界

  《共坐白云中》影评(四):终南山里的隐士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自古以来,终南山就是隐士修行的地方

  虚云老和尚六十二岁之时就在终南山修行过,而且相当奇特根据法师自己的记述是当年岁末,万山积雪严寒彻骨,老和尚独居茅棚,身心清快。肚子空了,在锅里煮了个芋头就去打坐了,不知不觉入定了。

  到了春节,旁边茅棚的和尚来看老和尚,见老和尚入定就拿引磬一敲,法师睁开眼。得知了隔壁和尚来拜年,虚云老和尚拿芋头招待,怎料芋头早已经长霉了,屈指一算,已入定了十八天了。

  随着新中国一系列动荡,终南山被遗忘了,而比尔•波特的一本《空谷幽兰》吸引了人们注意力,对于那些幽谷中的隐士,人们升起了浓厚的猎奇心。

  在现代人的语境中,隐士似乎是不可思议的,基于某些幻想,他们大概都是“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的高人,道骨仙风,御剑飞行,吃仙姑,练仙丹,喝仙茶,人们渴望找到符合小说和电视里的视觉形象电台、旅游杂志纷纷来到终南山寻找隐士,像转角遇到爱般的渴望转角就有一位明眸皓齿,鹤骨霜髯的老者踩在云间。可现实的的情形失望的,人们跋山涉水后遇到的隐士,大都是不修边幅,一口方言满嘴残牙的山里人,他们不会和你聊什么高深莫测道理,只会聊些种地吃饭的事,因此有网友看了电影大骂这根本不是隐士文化,这就是一帮老农

  当然如果理性一点就会体谅到,在这样《荒野求生》外景地般的幻境中,这些修行人依靠最低限度的生活物资艰苦的生活着,他们不可能用高露洁和海飞丝,更不可能配上一身不染尘土丝绸麻衣,虽然人们都希望隐士长的都应该像王德顺。

  《共坐白云间》就是一部展现隐士的纪录片,片子的手法的诚恳的像一盘家庭录影带,导演Edward A. Burger是一位佛教徒,受比尔•波特的影响拿着一本书和2美元从京城抵达一千多公里外的终南山,来寻找这里的“禅师”。

  一.种菜的大师

  没费什么功夫导演就见到了隐士,他叫“大师”,一个人住在一座古塔之下茅棚中,画面中的古塔也好似隐士一般,偏偏跑到这山沟里躲避着时代车轮

  大师在菜园农活的时候,腼腆的“大师”用陕西话开始开示了。

  “动和静,没有分别,一心一意的去做,很快就能把它干完。这都是修行,不要以为坐在那个地方就是修行,时时刻刻都是平等的,很平静的,干活也是很平静的。”

  夜晚,Edward和大师秉烛夜谈,大师讲述起了他过往经历

  “我过去在大宇住茅棚的时候,那个地方也有炕,锅头啊啥都有,好多人说让我烧炕,但是我没有烧炕。一般住山来说,不烧炕最好,到冬天最冷的时候你打坐,打坐你浑身都热的,腿也你觉的就热,冬天也不冷。但是你不修行,那你就感觉冷。”

  “一个诀窍就是打坐,打坐时候,你就睡觉,躺下来,早晨醒来又打坐,基本很好。一般住山人对这个修行基本已经明白了,一明白了基本上就出不了差错,你有个基本功就可以去山了,但是你必须要弄明白,弄不明白你上山会偏差的,就不行,那容易变成折磨。”

  “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在终南山这个地方修行,因为这个地方好修行,虽然是苦了点,但容易成就。但是你没有成佛,没有成就,就要靠这些环境来帮助。”

  “你在山上住上几年,你再到农村里头,你再坐上车,在车上坐着你看着那些人,你就感到你为谁在挣扎?为谁在烦恼。”

  对于为什么在山里修行,“大师”给出了解释。

  “在山上修行多人,比较来说,一年、两年、三年、四年、五年,基本上对于虚假琐碎的事情就不在想了,他就安静了。你每天在动念头,好的、坏的,各种动念头,各种事情,是非,那你就经受不住了。啥叫妄想,你追这个根子,实际上妄想就是人的习气嘛。正因为有这个习气,你总在碰钉子,你的习气在做主,妄想在做主,你就要静修,不然的话你就在放任你的习气,那你就永远就像在染缸里头,永远都不能清净。住山(里修行)就是这个道理。”

  “大师”通过平淡无奇的生活实践着不二的道理。

  “妄想消灭的时候,你的智慧就会回来,实际上这些快乐与痛苦,都是一样的。”

  二.大自然就是妄想

  终南山有很多的隐士,但每个人的因缘又都完全不同。导演又来到了一处尚未建好的茅棚,有两个师父在这里修行,他们蹲坐在门口休息着,单从模样上你绝对无法将他们和隐士挂上钩。

  师父甲:“修行人,出家人,一般都是为解脱的,不是为鸿富的,这娑婆世界太苦了,个个都为成佛成正觉。活着,你活上一百、八百、一千岁,尽管你活,佛菩萨欢迎你活,但是活的目的是为了成正果,成佛,成正觉。”

  “人吃土,土吃人嘛,你就算化成骨灰还不是要归土嘛。所以这都是假的,最后都要归到这里面(土里面)。”

  另一位师父温吞的说道

  “万事万物都在呼吸中,认在世界上忙,为什么忙,就是为了这一口气在。说什么都是:忙、忙,什么都是我的我的,只是为我忙了一生。一口气断了,天大的事,也就放下了,何苦不早些放下。”

  “怀抱虚空,要说实在的,看哪一样是实在的,根本就没有实在的。一天到晚至始一生当中,只是往怀里搂,什么大小的事,什么财宝钱财名利呀,都只往自己怀里搂,好像抱着一个金人金娃娃一样。终究空忙一生,白长一生债。何不把这些时间放在解脱上,把这个心用在道上头。”

  “这世间人都是统统被这几句话控制了,你能脱离这个控制,就自由了,就自在了,就解脱了。《楞严经》上说,但有言说,都无实义。说得再多,说的天花乱坠,也是枉然。所以这就是非实论,你要想过抱着的是实在的,生没有是处,死后带不走。”

  接下来的问答则很有意思,师父一边洗脚,一边洗出了禅意

  问:住在山里靠近大自然会不会影响你的修行?

  “大自然就是妄想,啥是大自然。”

  问:“那什么是妄想?”

  “妄想就是大自然,大自然就是妄想。”

  问:“吃的穿的不都是自然的吗?”

  “吃穿都是自然的?那既然是自然的,就搁那石头上坐上一辈子不动弹,肚子会自然饱,衣服会自然跑到你身上把你包上,这就是大自然。自然不自然?”

  三.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山峦中有一所石头搭建的茅棚,是这周围唯一一位比丘尼的修行地,听口音是南方人,当年她和徒孙来到这片荒野,没有房子没有路,所有人都说这里环境很不好,包括山上的老和尚都说她们住不下来,她则不服气的表示,那住住看咯。凭借着发心,她们以地为床,以天为被,以岩为枕。不仅度过的当年的寒冬,而且靠双手,一砖一石的搭建起了一座像样的茅棚,修行人来了都说这里好。

  比丘尼:“你住丛林都是有传承的,每天一点一滴都是在修行用功上,都是在功夫上,要开这个智慧门不是那么容易,要好好的下一番苦,不下一番苦,吃不下,不是那么容易。”

  “你管好自己,守好门户,不要管它怎样。看我们那个历代祖师,哪一位祖师不吃一番苦,刚来时候的那苦那苦是真正是苦,苦呢比起历代祖师呢?咱算什么苦。”

  “那我们刚来住在王家坪,我们咋过,吃着门口的野草,吃蒲公英,我们还有粮食,那过去历代祖师人家住山吃啥?石英老和尚吃那个树皮,我们至少还有野草吃,是不是历代祖师给我们做了个模范,做了个榜样。”

  “一切都是考验,考验你不要怕有什么困难,越困难越向前,你身上的苦要吃,心上的苦更要吃。你如果看那个是魔,魔是你的心魔,不是什么魔,你呢不要去执着它,不要去怕它,不要去害它,你好好坐在那边如如不动,外面来了什么事情,你放下,检查自己,静坐思维己过,是不是这样。”

  四.传说中的老和尚

  在终南山的更深处,导演一路跋涉来见一个传说中的90岁的老和尚。

  老和尚的法相果然不凡,蓄着姜太公的发型,话语坦荡,身形灵活,慈祥的一塌糊涂,很多年轻僧侣不远万里来追随他。老和尚已经86岁高龄,但他的徒弟坚持说他是87。老和尚耳朵不太好,讲话会提高嗓门,也因此显得很铿锵有力。

  老和尚:“觉就是佛,佛就是观修,观修就是智慧,那就是佛!所以说心就是佛,佛是人成的,不是释迦牟尼佛,过去的啊,现在的呀,未来的呀,那都是人成的你知道么?”

  老和尚对佛法的阐述直截了当。

  镜头里的老和尚说着山西方言,是一种全然亲切且可爱的状态。

  “啊,这地方是好地方,在我们这里最好,我们这里是佛教。”

  “吃吧,过会煮饭了哦,到这里要随便一点哦。”

  “这是喂狗的。知道嘛?那只狗是他妈妈从西安拿来的。还有个猫,呵呵,它饿了,呵呵呵。”他看着吃食的小狗不由得抚摸夸奖。

  看到徒弟们在劳动,他会说:“好啊!好!”

  老和尚在讲话的间隙,时不时会念诵“阿弥陀佛”,他的所有一举一动都在慈悲和正念之中。

  小比丘在讲述修行的时候说:“我们一般早上是3点起来,四点半左右上早课,上完殿以后稍微活动活动,担水、劈柴,或者自己学习一下,坐一坐,大概到七点左右,我们这里就做饭了,吃完饭大家就开始打坐,或者去学习。”好玩的是,小徒弟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老和尚因为耳朵不好,一直在提醒徒弟:“讲话要大点声,不怕。大点声……”句句疼爱。

  从师徒相处的影像中,可以看出他们深厚的情感。师徒坐在一起的时候,虽然平常,但心心相印的情景却是这寂寂空山中最有价值的存在。

  五.特别的大师

  Edward最后去拜访的据说是一位特别的大师,他常年闭关,一般不接待人,不开门

  ,据说他已经到了开悟的关键时期。一番等待后,闭关的师父打开了房门。

  和之前的师父不太相同的是,这位师父衣着整齐,举止儒雅,面对Edward的讨教,师父谦虚而又谨慎,并不愿意谈论。

  师父:“没什么好讲的。呵呵,经文上都讲了,我还能讲啥呢?自己未度,还未能度人呢。度不了人。没什么讲的……从这个生死之我,达到不生不灭的那个“我”,我还没见呢。”

  “光说是不行了,我就给你说这些,别的就不说了,你觉的把经文都背会,不休禅定不修戒定慧想了脱生死都是妄想。别的都不说了。”

  一番寒暄,喝水,寒暄,喝水之后,谈话才渐入佳境。

  问:“您刚说你在走路的时候,你可以问别人,但是你在山里单住,修行的时候,有时候肯定也迷路,你问谁呢?你怎么找到路。

  不料,师父把话题转移到了更重要的层面上。

  “问谁?就看看经文,经文就是真实之道,有了功夫,你行到哪个地方,他正说到那个地方。你自己要没有功夫,经文说到这个地方,你心里没达到这个地方,你不明白,看经容易解经难。”

  “佛就好像一个医生,这一切众生就好比病人,要因病而开方,因病吃药,众生的心多,要依法对治众生的心,如果一切众生都是一个心,那说一个法就好了,但是病很多,医生就得开很多方子。”

  “在六道苦海当中一切众生不知道自己的本性,所以佛说八万四千法就是希望令一切众生见到本性。依法修行,修戒定慧,破了无明,众生看不到,不等于没有佛性。阴天看不到太阳,不等于说没有太阳啊,因为太阳并没有坏啊,我们众生的佛性也就是这样。”

  结语:

  记得有一个故事,大概是文革前后,一个隐士长居深山,一天一个村民发现了他与之聊天,隐士问:听说现在的皇帝是叫毛主席?

  隐士不是避世,更不是消极的,如同科学家奉献一身只为验证人类的外在探索所能达到的高度一样,隐士也在用自古有之的方法,通过降服自身来验证人类的内在精神所能达到的高度。虽然远离人群,他们却在不断的超度尘世的烦苦,示现心灵自在安乐的可能。

  在这个时代,见到隐士根本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当你先到他们的时候,你真的见到了么?

  《共坐白云中》影评(五):以地为床 以天为被 以岩石为枕

  1.妄想消失的时候,你的智慧就会回来,你分不开痛苦和喜悦,实际上这种痛苦和喜悦都是一样的。

  2.动与静,你分不开。其实不分开这些,它们没什么不同。用心去感受,一心一意地去做事,这都是修行,不仅仅是静静地坐在那里才是修行。不要胡思乱想,所有的一切都是平静的。

  3.人吃土,土吃人。

  4.万事万物皆在呼吸之中,人在世界上忙,为什么而忙,就是为了这一口气,只是为“我”而忙了一生。一口气断了,天大的事都得放下,何苦不早点放下?

  5.怀抱虚空,万物无实在,为钱财空忙一生,和不解脱?把心放在道义之上。

  6.世人难自在。

  7.大自然就是妄想,钱财衣物自然来方可称自然。

  8.“时间”于生活而言已安静无言,妄想和鲁莽的念头便已消失。

  9.没有来,只有云彩飘过。以地为床,以天为被,以岩石为枕,顺应自然之变化。坚持自我方可分善恶。

  《共坐白云中》影评(六):剥茧抽丝的幸福

  “人”活在此生中如秒针般没有一刻不是为着一个幻象的“我”而呕心沥血,终其一生,而有些人却在解脱之路上早已放下“我执”。

  看过另一种人生后,才知我们苦苦追寻的一生,不过是在追寻“苦苦”。

  没有戒定慧,何谈修行,更何来获得解脱的智慧,苦行也许痛苦,但快乐过后何尝不是痛苦?而无论痛苦、快乐,世间的种种有哪样是真实不虚?又有哪样谈得上是“永恒”?我们问天问地问过自己,终被一个“我”所烦恼,剥茧抽丝中何时是智慧的终点?真实不虚早已在他们苦涩却甘甜的修行中,在他们一句淡定的“不怕”中,在他们坚定无比、慈悲无比的佛心中!了之一切后,便知,世间,快乐不是快乐,痛苦也不是痛苦,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得尘埃?

  观毕,慨而发:“彼,何其幸;我,何其幸,前者幸福,吾幸运。”

  又后,发清净愿,吾必舍“我”而后知”我“。

  《药师佛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云:“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网庄严过于日月,幽冥众生悉蒙开晓,随意所趣作诸事业……”

  《共坐白云中》影评(七):该做午饭了

  纪实作品里,心性自现。比尔•波特写《空谷幽兰》,不似为写作或一时兴起,而更像是为他避也避不开的生活留下文本记录。《共坐白云中》亦是所拍即生活。

  片中几位隐士,谈话几近家常。其实看似平白直叙的道理,易在语言上的理解,心领神会却难。对待宗教,是该先理解还是先相信?前者是知识,后者是信仰;对于修行来说,信为第一,信则言如是,信了才能理解,学问不会是第一位的追求。体会难以言说之事,莫如践行,每日担柴挑水,煮饭洗衣,一点一滴都是生活本身,路程即为一切。

  终南山里的这些修行者,有份自明的谦卑与朴实,晓得自己是普通人,如要得道还需清净环境帮助。最低限度地生活,方能心不寄事。红尘中修行,原是最难,所谓俗世中修恶,老僧喝酒,妓女翻经,大半却是表演,得实惠者多。

  影片中的一位修行者,据说快要开悟了,采访时不愿多言,只说自己未到境地,如何又能为他人指路。年轻人又小心翼翼地问:“师傅,我们在人世间应该怎样修行?”僧人默然⋯⋯此时闹钟响起,僧人说了句:“该做午饭了。”

  《共坐白云中》影评(八):共坐白云中

  朋友前几天晚上推荐这个,推荐的原话是:是一个讲终南山隐士的纪录片,里面每一个人说话感觉都很安静。

  真正看这个是在去影院看地心引力等场次的间隙。我隔着玻璃面对着外面的大街而坐,纪录片的内容和外面川流不息的车和人自成对比。

  我也看过很多评论,有说里面采访对象文化程度不高者,有说不过尔尔者。纪录片并非电影,不被要求有艺术价值或者视觉画面,甚至不需要可以表达什么空泛大的主题,踏实拍摄记录就是它们全部的意义。纪录片更非领导检查,需要把所谓有文化有层次的人集合到一起做一个汇报把最好的呈现观者来证明自己的成绩。终南山当地的隐士是从何而来,为何留下,怎么留下,什么感受。这个纪录片诚实地问每一个隐士类似的问题。里面采访的每个隐士话都极少,句与句之间停顿很长,可能是常年的个人生活已经有些许丧失语言、社交能力,也可能是他们觉得没什么可说的。但是从他们零星数句大致说了自己人生经历,那么多不同的人生殊途同归去了终南山。

  这些隐士和我想象中的隐士并不相同。他们是为宗教修行。我以为会看一个远离人群自己生活的隐士纪录片。后来不禁笑自己,现如今哪里还有人会因为宗教之外的原因去深山老林隐居呢。

  宗教和哲学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些把一生献给宗教的人多少都是有哲学慧根的,说到这里又想起那个文化程度低的言论了,就算他们全是文盲,有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并拿一生当苦行僧修行也比那些虚伪的高层次人士好很多。这个世界有千姿百态的生活方式,各自安命少置评他人会显得不那么愚蠢。

  纪录片中我印象深的是三个人。一个是山上唯一的女性,一个是18岁的那个小僧,另一个是最后那位。那位女尼强调放下,学会放下,这是佛教里面强调的东西,也是我一直强迫自己做的一件事,放下一切该放下的做一个洒脱来去的自由人。小僧被采访的时候表情尴尬不知如何表情是好,采访完了自去一棵树下面静坐,和身后的高山白云融合在一起,极美。最后那位,采访前一直铺垫他是终南山上最接近佛的人,于是一直期待着他会说些什么。后来,几顾茅庐终于得见,各种反复询问,他只是左右而顾地笑或者喝水,什么都不说,后来次数问的多了,他直接回复,我尚不能渡己,如何渡人,我有什么好跟你说的呢?如果我已经走过了一条路,我可以跟你讲这个路上的一切,但是没自己走过去的,什么发言权都没有。

  这个大师之后,纪录片便结束了。没有深的触动,只零星的文字片段和那么些大山那么些白云能提醒我看过。共坐白云中,真美的名字。

  《共坐白云中》影评(九):共坐白云中

  Amongst White Clouds   这个片名起得不错。王维的辋川别业就在终南山脚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看的云应该就是终南山上的云。   拍这个纪录片的美国年轻人,是看了那本著名的《空谷幽兰》前来寻梦的。《空谷幽兰》一书我也看过,最早是我妹妹发现的,一直是她心爱的书。那本书中附的照片里,还有作者考证到的辋川旧址风景。红尘中漂泊,山中隐修常会是不少人心中一个萦绕不去的梦想。但是,真正能去山中隐修的又会有几个? 就算真的去了山中隐修,就能远离红尘吗?也未必。红尘是心,境由心造,修行是个艰难而又永恒的过程。

  记得当年最早神往终南山,是在读《虚云和尚自述年谱》时。1900年虚云和尚61岁时,曾在终南山结茅,“虚云”的法号就是在那时起的。《自述》中终南山结茅的那几段记述,给我印象特别深。   虚云和尚自述如下:   予以駕駐西安(慈禧光绪当时避八国联军暂驻西安)。囂煩日甚。潛去。十月止終南山結茅。覓得嘉五臺後獅子巖。地幽僻。為杜外擾計。改號“虛雲”自此始。   山乏水。飲積雪。充饑恃自種野菜。是時山中有本昌師住破石山。妙蓮師住關帝廟。道明師住五華洞。妙圓師住老茅蓬。脩圓師青山師住後山。青山湘人也。山眾多尊之。與予住較近。多有來往。   次年八月。復成。月霞。了塵三師至庵。一見詫曰。“幾年不知你消息。誰知你睡在這裏。”予笑曰。“這裏且置。如何是那裏。”眾行禮。吃芋畢。送住破石山。月師曰。“赤山法老人厭煩。現在漢陽歸元寺講《法華》。欲來北地。特屬先來尋地。”約予同行。予方習靜。卻之。及打七畢。化城。引月。復戒等到翠微山相地回。月師云甚當意。予謂“此地北向白虎太白。後無靠山。似非善地。”彼等不聽。遂招後果。   冬至。青山老人囑赴長安市物。事畢適大雪。上山至新茅蓬。下石壁懸崖間。墮雪窟中。大號。近棚一全上人來。救予出。衣內外皆溼。且將入夜。念明日雪當封山沒徑。乘夜撥雪歸。詣青師處。見予狼狽。嗤為不濟事。笑頷之。乃返棚。度歲。   光緒二十七年辛丑六十二歲   春夏予仍居茅蓬。赤山法老人抵陝。結庵翠微山。來六十餘人。半住皇裕寺。即唐太宗避暑處。半住新庵。及興善寺。時蘇軍門在北地開水田。將鴨伯灘地百頃。送翠微山作僧糧。土人謂世代居此。要將田易地。僧不肯。興訟。敗於理。法老人大受氣。次年老人南返。盡將器物歸之體安。月霞。餘眾四散。每念此事之艱。稍一恃強。終招禍害。此次南僧到北地。受影響不少。而山川形氣。亦不無關係也。   歲行盡矣。萬山積雪。嚴寒徹骨。予獨居茅蓬中。身心清淨。一日煮芋釜中。跏趺待熟。不覺定去。不知時日。山中鄰棚復成師等。訝予久不至。來茅蓬賀年。見棚外虎跡遍滿。無人足跡。入視。見予在定中。乃以磬開靜。問曰。“已食否。”曰。“未。芋在釜。度已熟矣。”發視之。已霉高寸許堅冰如石。復成訝曰。“你一定已半月矣。”相與烹雪煮芋飽餐而去。   復師去後。不數日。遠近僧俗。咸來視予。厭於酬答。乃宵遁。一肩行李。又向萬里無寸草處去。   定力如虚云和尚,竟也一定成名,逃禅不成,终南终非捷径。   紫柏尊者写过《山居》一诗:“莫谓云林是化城。相逢几个世缘轻。青山不解随人老。白发偏知逐岁生。万境本空心作障。一真无待道方成。长安若问开先胜。饭罢闲听瀑布声。”不知紫柏尊者写到的山居,是否就在离长安不远的终南山中。   在那位美国年轻人拍到的几位21世纪在终南山结茅的修行者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位。   一位是刚到终南山准备住茅篷的中年和尚。因为刚到,找了个破败的废弃房子先住下来,条件很艰苦。这位师父右手缺一截食指,不知是否曾燃指供佛。他用缺指的手在一张破包装纸上吃力地写了几行字:“万事万物呼吸中,怀抱虚空非实论。”在他洗脚时,拍摄者问他:“这里的大自然会对你的修行有影响吗?”他一边洗脚一边回答:“什么大自然,都是妄想。大自然就是妄想,妄想就是大自然。”呵呵,果真“非实论”。   还有一位是20年没下过山的老和尚。他住在后山比较深的地方,一幢很整齐的瓦房,好几间屋子,小院子收拾的很干净,种了树,还有菜田。有几个年轻的徒弟跟随他。屋里如一般小庙一样供着佛,徒弟们按时礼敬,打坐则就在院中树荫下。院子里摆着吃饭的桌凳,周围是青山白云。老和尚对客人致欢迎词:“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不容易,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来这么一回上来,不容易啊,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啊,这地方是好地方,咱们这里是佛教。吃饭,一会儿做饭。一起吃哦。”我看到,那顿饭有藕片、青菜和粉丝。   老和尚原来在五台山出家,但常有亲属朋友去看他,就避到这里来了。一来就没下过山。这个“茅蓬”看来是他慢慢修建起来的,被他收拾得井井有条,简朴清净又很有生活气息,一看就是个能让人心情舒畅地住下去的地方。因是在深山里,望出去是群峰,又显得精神格外挺拔。老和尚身板也很挺,留着长发未剃,头发半黑半白,耳朵有点聋了。但他基本也不管别人说什么,说话总像是自言自语,眼睛即使对着你也不看你,仿佛永远是在内视。但说话的语气总是很肯定,还伴着灵活的手势:“佛就是观修,观修就是智慧,那就是佛!所以说心就是佛,佛就是人成的嘛。不(仅)是那个释迦牟尼佛,过去的啊,现在的啊,未来的,那都是人成的你知道不?那些所有的生命,胎卵湿化,修行的成了人,再修行才能成佛哩,明白?所以你们化多少钱啊,能在这里住,不容易,我今天说给你们实话,能在这里住的,绝对能到西方极乐世界,我要唬弄你们我下地狱。那你们要怕苦怕累,就走嘛。”   老和尚做着手势对徒弟们说法:“一辈子过,想的就是小猜啊小抝抝啊,把它丢么开!我给你们说的可多了,我这都不是我的,是佛菩萨的,我八十六啦……”一个徒弟大声纠正他:“您八十七啦!”老和尚像小孩做错了什么事被发现了一样,不好意思地含着羞小声嘟囔:“六、六,呵呵。”   这位可爱的老和尚真是一个得道高僧,他让人一看就是个有道行的人。他在终南山中的房子和生活环境也让我更明白:要获得真正的清净,就先得把自己的家搞好,住得心情舒畅。

  《共坐白云中》影评(十):坐在白云中---生存还是生活

  ----你吃得好嘛?

  ----吃了,反正饱了就是;

  ----你工作开心,生活快乐吗?

  ----反正工作呗,上班、下班,吃饭、睡觉、看电影、打麻将……

  ----你感觉到生活的幸福吗?

  ----幸福是什么?反正我活着……

  生活,在每一个人眼里都是不一样的色彩,时儿单调诙谐,时儿绚烂多彩;很多时候,总是习惯对关心、爱护自己的情感漠视、忽略,值到忽然脱离了,才发现行动不便,感觉空落落的。

  前几天,我店儿里来了一个12岁的小孩儿,举手投足间只见小范儿十足,让我不经对她产生了好奇和兴趣。觥筹交错间,我们熟悉起来,我就开始逐个提出自己的疑问:

  你们一周现在花多少钱呀?----不算周末,周一到周五每周200吧,不过一个月1500是拿不下来的……

  你这么花家长的钱,你有没有想过他们赚钱挺艰辛的?----没有想过吧,我们同学都是这样生活的,大家都差不多的……

  如果有机会的话,你还是要努力学习争取旅游、出国学习一些东西,然后回来能够更好的发现自己需要什么。----我是肯定要出去的,中国的教育呀……

  一个12岁的孩子,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个iphone可以解决任何吃穿住行的时代,一个baidu可以搜寻任何知识信息的社会,她的智商和反应力或许能够和我们那个年代的18岁来比较;然而,他们的幸福感呢?

  还记得初中时和湃湃打赌考试成绩时,赢了一个娃娃糕就很快乐;高中时,和谧儿在圣诞节的时候跑到学校门口吃三托一的水产火锅,一边叫着辣一边笑得像朵花儿一样;大学时,为了自己能够独立旅行而感到异常兴奋,哪怕就是一个四川雅安的旅行,一共就花了平时积攒的500多元钱……

  活着,是为了生活还是活着,赖着……

  ”坐在白云中“那唯一的女尼姑说道:既然都来了,就必然要找到通往智慧之路;苦,是很苦,可相对前人吃得苦又算得了什么……

  那一个即将得道的高僧在最后说道:我没有什么可说的,连自己都没有悟道,又何来给别人开悟之说呢。

  我们,作为社会人活着的各位,或许真的可以给自己一些时间,寻思着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每天忙忙碌碌究竟是为了怎样的生活。

  刚刚无意中看到ANAEL说道,”这样的影片,一个人总是不敢看的,害怕面对这样的终极问题,害怕直面内心灵魂的寂寞。”

  随即反思到我搜集纪录片的渊源,单单的为了那部《空难幸存者》,一个发生在安第斯山脉的空难,一群迫于生命底线的人儿,一个个凄惨、真实、人性的故事,一段段让人哽咽却不敢大声哭泣生怕惊动心灵深处的场景。我却不敢看,因为孤单单的一个人,因为害怕面临人性的“丑恶”,因为害怕孤独、寂寞时接受内心无情的拷问……

  勇敢面对才是看清问题解决疑惑的最佳方案,因而,我决定下一周的片就放《空难幸存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