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地铁》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地铁》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7-14 03:5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地铁》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地铁》是一部由安东尼·阿斯奎斯执导,布赖恩·艾亨 / 爱丽莎·兰迪 / Cyril McLaglen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地铁》观后感(一):Underground里的空间

  去年正值伦敦地铁150周年纪念,英国电影协会(BFI)修复版的经典默片《地下》(Underground,1928)也在伦敦放映。这次借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国观众也看到了该片。影片不仅展现了英国工薪阶层恋人的一段浪漫情节剧,也通过地铁塑造了那个城市那一时代整体面貌

  作为导演安东尼·阿斯奎斯(《白朗宁版本》、《不可儿戏》)的独立导演处女作,其手法已经相当成熟巧妙利用城市(室外)生活中光明与地下(室内)交通黑暗,阿斯奎斯深谙当时最前卫的电影语言美学概念特别是那些德国表现主义(室内光影)、法国印象派(外景美术)和前苏联的蒙太奇(实验手法)将错综复杂的空间感和人性嘈杂交相呼应。影片充分利用环境空间和小道具(比如帽子手套、花、信等小物件)。而环境空间起了至关重要作用,比如地铁车厢酒吧间就是一个微缩社会,不论阶级贵贱,通过他们的行为来呈现那个时代的人生百态。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特殊场景(如楼梯间和房间内)采用的影子互动。比尔和内尔在楼梯间休息,在这个私人空间的环境下,两人身后投射的影子含有亲密关系,和两人初次邂逅的真身形反差。可以说这里的影子是另一对情侣正在亲热的投射,也可以说是比尔和内尔恋情萌芽的隐喻。同样是该场景,凯特和比尔几乎坐在相同位置,她假装昏厥过去倒在比尔身上(其实是伯特搞出来的阴谋),身后是伯特高大身影(他藏在拐角处),影子揭示了伯特的邪恶意图实际上,这两处影子都是幻想(前者是理想的幻想;后者是可怕的幻想)统治现实

  如果说楼梯间作为这样一种幻想统治现实的工具,那么片中的扶梯就是积极向上的,它是展现浪漫和喜剧的工具,首先它是开放性空间,其次一上一下的错位感也能营造喜剧氛围。比尔和尼尔不仅在此初识,两人朝扶梯相反方向运动递还手套的情节也令人捧腹

  相反,结尾比尔和伯特搏斗的升降电梯,又是一种封闭空间,也正是由于电梯的封闭性,阿斯奎斯通过周围乘客的反打镜头来展现。楼梯、扶梯、电梯的特点都被阿斯奎斯积极开发出来。

  片中伯特公寓设置就很有德国表现主义的特点,墙皮、床罩和窗台投射进来的阴影都是黑白条,形成牢笼般的象征,已折射出伯特性格的阴暗。同样是用阴影表现牢笼,在奥逊.威尔斯导演的《审判》(1962)中也有更加明确意义的表现;变电厂房楼顶的搏斗戏,很容易让观众想到希区柯克钟爱的在大型建筑物上的搏斗,如《讹诈》(1929)里的大英博物馆、《海角擒凶》(1942)的自由女神像、《擒凶记》(1934/1956)的音乐厅、《西北偏北》(1959)的总统山等都是如此,实际上他们都是受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影响。发电厂是伯特的领地,非常凸显高大、黑暗和歌特感的建筑空间,而此时的伯特也已是浑身油渍、头发直立,与当前在城市中的衣冠楚楚形成了鲜明反差。他与比尔在地铁隧道和月台追逐,取景也强调了令人不安元素

  《地铁》观后感(二):说四段废话如同电影的故事内容

  第一段话:故事是都市四角恋。看了开头,就猜得出中间,但没猜中结尾,昏头昏脑的看到结尾,发现原来后段是惊悚片。世上故事是差不多的,所以今人来看,看不出故事的新意。但不喜欢极端戏剧处理方式

  第二段话:把每一帧画面抠出来,都是可以办影展的摄影作,原因当然是演员表演的到位和修复技术高明,也许原作的掌镜也很讲究

  disanduan:很难想象世纪20年代的电影人能把细节处理的入髓的细腻,那时不是数码器材,得舍得成本才能这么干。再现当时的生活景象,这一点做得第一个给我印象深刻的是烈火中的永生里许云峰在茶馆那几出戏。

  最后:容我把废话说完,挤占点豆瓣的服务器内存。电影里好几段出现了画面叠加的手法,现在看来很简单,不过是把胶片叠加在一块,在当时能算个牛活,放今天就变成被后人笑是蠢的炫技了。想想现在的3d,可能也要被后辈人烦了,少用为好。

  《地铁》观后感(三):相当靠谱的好莱坞式爆米花电影

  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616观影后记

  托转票小伙伴的福,如愿以偿看了默片时代的一部经典之作Underground(1928)。

  特属于那个年代的1.37:1的画幅首先就营造了复古的气氛。剧情简单却相当经典,两男两女的多角关系,男二跟女二各种阻挠男女主角在一起的戏码,至今还在韩国爱情剧和芒果台自制剧中屡见不鲜。而男女主角初次邂逅,两人各自在扶手梯两边朝相反方向跑动递还手套,最后默默对视的场景,因为一上一下的错位既充满了喜剧感,也是浪漫十足(人家在1928年就已经玩这种梗了,真是逼死后世编剧节奏)。

  虽然默片时期演员的表演现在看来略浮夸,表情动作的夸张各种喜感,还是要给几段密闭空间(地铁车厢、电梯)内的戏点赞,最令人捧腹的是男一跟男二在电梯内打斗的一幕。当两人扭打在一起时,边上一群太太们如惊弓之鸟状紧紧依靠在一位盲人绅士的身边,绅士胸前挂着一块牌,上书Blind(导演你这么腹黑真的呆胶布?),观众瞬间欢脱了。

  关于导演安东尼·阿斯奎斯。在他23岁的时候就跟萧伯纳、赫胥黎这些对我们现在来说如雷贯耳大人物一起创立了英国电影协会,24岁去好莱坞进修了六个月,所以这部电影有很明显的好莱坞痕迹,最后两位男主人公在发电厂屋顶打斗以及在地铁轨道线追逐的场景,好莱坞动作片的即视感扑面而来。导演深谙当时最前卫的电影语言和美学概念,比如几处叠画的特效处理,今天看来可能很老土,但放在当时也算是个牛活。

  最后再废话一句,现在还能在院线的大银幕上看个黑白默片,真是一种幸福

  《地铁》观后感(四):默片.一九二八.伦敦地铁故事

  春天脚步从容曼妙

  “我肯定会在协议书上签字的,我不是骗子,但你至少现在得给我咱们的房间钥匙吧!”我曾经在地铁上听起过一位满脸无奈的男子手持电话时说起的这番话。然后你去猜,这位男子与自己妻子劳燕分飞,男子或许不情愿离婚女子大概不想再做无谓的挣扎,于是用此等手段逼迫男子迅速在协议书上签字。然后呢,你再去展开想象,那肯定是一个起于美好过程温馨结局令人无奈的日常悲剧故事……

  你也曾尝试过在地铁上去耐心的聆听一个故事么?阴暗的地下因为人灯光存在而成为了一个特别的王国。王国里的每一天都会发生一个个短暂平常事情。有人在那里奔赴自己的理想,有人在那里彷徨于自己的人生,有人在那里静静地沉醉于书海,有人呢,却在那里碰见了自己的爱情

  谈起地铁,我们或许会想起大英帝国,那个在第一次技术革命中借助蒸汽机技术一跃而起的日不落帝国。早在电影诞生前的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就在伦敦正式投入运营

  今天,就跟你聊聊安东尼•阿斯奎斯在1928年拍摄的一部黑白默片,片名很简单,就叫做《地铁》。这是一部关于地铁与爱情、阴谋与暗算的故事。

  “在大英帝国的地下铁中,往来着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故事有光有暗,有浪漫有悲惨,而这些构成了我们所谓的生活。所以地铁成了我们故事的“舞台”,而我们的主人公是几个普通人—尼尔、比尔、凯特和波特”。

  这是电影开始荧幕上显示的一段话,言简意赅,而这样的套路,也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那个属于默片黄金期的美好时代)默片的一个经典套路。在电影正式开始前通过一小段精辟概括来把观众引入到默片王国里。而当你全身心的投入到一部默片中时,你兴许会感叹:原来没有声音的电影也可以拍的这么动人

  另外科普一下,所谓的默片并非是完全没有声音。那时上映的默片电影,在荧幕下方,肯定会有一支交响乐队,伴随着故事的发展,交响乐队用或急速或缓和、或沉重轻快的演奏来匹配电影的剧情。所以在安东尼•阿斯奎斯的《地铁》中那段经典的地铁大追铺的镜头出现时,也到了交响乐的高潮部分了。而当电影结尾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剧情出现时,就到了交响乐队在低沉的大提请伴奏下演奏柔和悲壮类型音乐的时候了。

  回到正题,来谈这部电影的剧情。

  正像电影开头所描述的,这是一个发生在地下的平常人的故事缩影。四个人:尼尔、比尔、凯特和波特。尼尔是地铁车站的一位卖花姑娘;比尔呢,是一位善良温却不失勇敢的地铁协管员;波特则是一位好逞一时之勇的无赖同时,他也是一位地铁电工;凯特呢,是一位深爱波特的善良姑娘。在安东尼的镜头下,比尔和波特同时爱上了地铁站的卖花姑娘尼尔。尼尔算是慧眼识珠,在善良的比尔和狡猾的波特之间选择了比尔。得不到尼尔的波特因爱生恨,于是怂恿深爱自己的凯特去诱骗自己的情敌比尔。尼尔受到假象蒙骗,以为自己选择的比尔是一个伪君子。后来呢,聪敏的尼尔在地铁卖花时偶遇凯特,经过查实,才明白原来比尔是受到了波特的嫁祸……再后来,波特怕事情败露,杀死了深爱自己的凯特……故事的最后,自然是尼尔和比尔终成眷属,波特则遭受牢狱之灾……

  现在看来,这样的剧情设置其实并没有什么高明之处。如果相同的剧情放在今天来拍,估计就会成为一部打发时间无聊肥皂爱情剧。可是想想电影放映的时间,一九二八年,那时电影才刚刚诞生33年,很多电影摄制技巧和镜头呈现方式以及镜头剪接理论还处于摸索之中,有声电影也并没有大规模普及。在这样的背景下,要通过默片将上面的这一个故事完整又不失乏味的呈献给观众,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了。人类历史中能被我们所铭记的,往往就是这些开拓者而非继承者。

  说完剧情,就不得不跟你谈一谈这部电影的镜头了。虽然是黑白片,画质方面也因为摄影设备的局限而比不上今天的所谓Imax,可是这却同时成了它的一个优势。斑驳的画面与黑白的色彩,赋予了电影一种久违的时代感。典型的欧式建筑与那个时代特有的装束,仿佛成为了一部最真实纪录片,让我们得以在电影上映后的87年后还能在镜头下看到那时的风景欢乐笑脸、匆匆的行人

  而正因为电影的存在,时光才得以被定格,然后在十年、几十年甚至百年后,镜头里的人或许已经在镜头外的世界中离去,可镜头外的这些离去的人却又永远活在了镜头里。当你在镜头前看着这些年代久远的黑白默片,猜测着镜头里的人在没有间幕(因为默片没有与影像同步的声音或说话,所以会加入所谓的“间幕”,以文字表示向戏院观众展示主要对话)的时候到底在说些什么的时候,真的是一件有趣的事。当一男一女彼此凝视时,他们彼此诉说的,肯定是一连串关乎美好关乎爱情的蜜语;当一男一女怒目以示喋喋不休时,他们彼此诉说的,想必就是一套套饱含愤怒饱含误解恶语

  电影的艺术性曾在黑白默片时代达到顶峰。那以后呢,虽然出现了有声,出现了色彩,出现了数码摄影,出现了3D,但默片时代却因为保留着电影最本质东西感染力)而应当被我们所铭记。就好像我,永远也忘不了儿时观看露天电影的记忆一样

  《地铁》观后感(五):没有废话(人物设置,表演,调度...)

  四个主人公设置和发展:

  女一美丽独立,应该是受一战后英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她是一个新女性,和女二对比强烈。在市场从事个体工作,是一战后女性争取到平等工作权利代表。她受到男人们欢迎青睐,但是并不迷失男人们的青睐中,也不依附与男人的肯定。多次看到她对别的男人翻白眼儿。(女一眼神戏超级多)而且对男人们有着自己的一套相处方式。

  女二除了也是个美女外,与女一完全相反。她依赖于前男友Bert,从工作来看,是个裁缝,在家工作,更像是一名手工业者,并没有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浪潮成为一名社会劳动者,与当时英国工业社会背景格格不入,她是男权社会的附属象征。这就注定了她们的命运不同,女二苦恋渣男,最后走向自我身心的毁灭

  男一正直善良,高大帅气。可以说拥有英国绅士的一切特征

  男二是个年龄稍大的心机男,要面子爱吹牛,腹黑。抛弃前女友疯狂追求女一,为了面子挑事儿与男一打架。然后决心挑拨男女一号...

  影片有几个特点,由于是无源音乐的电影,少有对白,所以没有一句废话。

  他们有可能说好几句话才出现一次字幕,观众却没有遗落任何信息:没有字幕的时候充分利用了调度,表演,形象地传达着那些微妙的人物关系。有字幕的时候一定是非常重要的推动点。

  反观现在的有些电影,充斥着大量的对话,重复的信息,用语言去交待剧情......还记得刚刚出现有声电影的时候,给电影人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因为电影人习惯了没有废话的表达方式,他们用真正的表演表达的如鱼得水,当声音开始出现,反而不能很好地加分运用,所以说,做默片是一种强大的功力。

  表演风格更偏向舞台剧的表演,动作设计巧妙精准,比方说,男二摸着自己的受伤的嘴角,憋坏的眼谁儿,就知道他决心复仇。这种表达比直接的语言表达更让人觉得有深意和有力。这就是用动作传达出信息。

  音乐用的简直完美。

  场面调度更像是舞台调度,包括灯光的使用,都更像是舞台剧而非我们今天看到更多的电影语汇。这样表现更具有张力,加之黑白影片,通过夸张的灯光、巨大的影子来渲染气氛,给人非常强烈的冲击和不安定感。爱情戏影子的运用,是特别典型的舞台灯光使用,在无对白片子中这种使用恰到好处,因为它蕴含了更丰富的信息,渲染了一种爱情气氛,让观众也感受到那种暧昧的气息,会心一笑。这种表达方式是跨语种和人种的。更跨越了时间。

  道具线索也值得一提,花和信,这原本是代表爱情和人与人之间亲密交流的载体,但是假花却揭穿了男二的谎言与欺骗。信的地址揭穿了男二的阴谋。而手套,看似非常实用而又生活的东西,却牵引着男女一号两个人的心。可见导演也在表达自己的一种爱情观:花言巧语和美丽外表不能带给人真正的爱情,就像男二的表白和阴谋;反而是像帮助你生活的用品,朴实而简单,就像男一。

  影片节奏还是很好的,虽然影片好像涵盖了很多类型:惊悚,爱情,悬疑,最后好像哪个类型也不属于。但是它把每个段落的情绪都传递的很准确。让观众能跟着这种情绪走。有些表达手法现在看来可能老旧又狗血,但是我觉得我们并不能带着这样一种眼光去看待, 在当时的年代,同时代我们拿出中国影片(不是说不好),对比之下,可以知道这部电影还是相当有分量的。

  影片中的多个镜头在BBC80年后的纪录片《伦敦,现代巴比伦》中出现。可见这部影片在史料中也有非常重的份量,反映当时英国伦敦人民生活风貌。值得一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