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南京》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南京》的影评10篇

2018-08-23 02:43: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南京》的影评10篇

  《南京》是一部由比尔 古登泰格 / 丹·斯图曼执导,雨果·阿姆斯特朗 / 赵家玲 / 斯蒂芬·多尔夫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历史 / 战争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南京》影评(一):南京

  一个人电影院看了纪录片《南京》(NANKING)。

  记录片的力量在于真实。《南京》是根据美籍华人张纯如女士的《南京大屠杀》改编的。张纯如女士历时数年,搜集了大量历史资料写就了《南京大屠杀》;她本人也因为这本书而患了抑郁症,最终自杀身亡。可以说是张女士的生命寄托在于这段历史之上。而《南京》全片基本采用黑白色调,带有厚重的历史感;台词完全采用当事人书信日记以及幸存者口述同时采用了大量的历史照片影像资料等,让观影产生了极强的现场感。

  刚刚开始看的时候,我的情绪就被带入了电影中的种种场景,情绪因之而起伏,泪水因之而蓄积。枪杀,刺杀,焚烧,活埋,强奸,抢劫……当幸存者说到他的母亲被日寇往胸口刺了两刀,临死之际已不能语,却仍尽力把奶头塞到往自己身上爬的最小孩子嘴里时;还有一个幸存者说当年仅仅12岁,为了让自己的爷爷不被日寇屠戮,而宁可被畜生侮辱时,我的泪水再也忍不住,决然而下。

  我已经不想再回忆这部电影了。我们也许是一个不善于内省的一群人,只习惯于当下和未来。因为回忆,尤其是回忆苦难,对于我们来说真的太难。所以这样的纪录片我们拍不出来。

  我不喜欢说“中国人都去看”这种话,但我真的建议大家都应该去电影院看看这部电影。虽然我们拍不出来,但至少应该看得下来,并且能记得住。

  《南京》影评(二):南京,南京!

  或许,我并不能准确说出评判一部纪录片好坏标准,然而对于《南京》,我是赞赏的,这段少为外国人所知道的中国血泪史在导演手中以客观方式娓娓道来朴实震撼胜过那些电子特技模拟出来的盛大场面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内心中那份手足同胞之情的蔓延,愤怒心痛同时堵塞在胸口。很多时候,会有一种想拥抱那些在日本鬼子屠刀下无处安生人们,想以这样简单的方式给他们稍许的安慰,也有很多时候,义愤填膺的我,忍不住想与华小姐并肩站立在一起,用尖锐目光刺穿那些心虚残忍,与毫无人性恶魔来一场不屈的斗争。

  导演选择了中国这段逝去而无法忘却的历史来记录,应是可以在无数人的心里激起猛烈的不亚于台风所带来的巨浪的。二战伤痛绝不仅仅只属于我们或者是犹太人全世界都为它付出惨痛巨大代价。70年光阴过隙,时光是场无声的戏剧,无论它如何地选择沉默,仍然无法掩盖那些废墟中的罪恶人心上砸出的无底大坑。也不管它用何种方式何种速度前进,生活依然不太太平,耳边伊拉克战火的轰鸣时不时的敲碎某个安稳熟睡的人的美好梦境。生命脆弱之极。反战的呼声越是响亮越是一片血肉模糊无可奈何无能为力。于是,导演不再声嘶力竭。他或许受过中国文化熏陶,选择如同乱世大多数文人所做出的选择,以史为鉴,借古讽今。

  他不激进平和到极,安然地让几个穿着优质而略具沧桑外国男女用处事不惊地语调,模拟着当事人的讲述。他们与那段历史是陌生的,他们无法洞穿真正经历曾经生活过的遥远国度,亦无法亲临实地地感受一场屠杀的毫不留情,残忍之至,满目苍痍。然而他们的言语如此让我信服,不自知中,早已分不清她究竟是华小姐还是别人,他是那个德国西门子集团高官还是替代。历史清晰的在平淡如水的叙述中重现,黑白胶片斑驳的影像在银幕上缓缓流动,血腥而令人惶恐不安。那些流离思索慌乱的人们在一座偌大无比的南京城绝望而拼命地寻找着一丝生的希望。这些外国友人用生命和信仰筑起的庇护所成为他们唯一的容身之地。

  历史已是过去,旧时的影像究竟无法完全留下一个时代的伤痛,即使是外国人留下的资料,翔实的回忆,仍旧不足支撑起所有的真实。或许,唯有亲历者的亲述才是最具说服力武器。于是,导演找到了浩劫中余生的人们,他们布满皱纹脸庞已是岁月见证证据,他们疼痛的回忆着生命中最不愿提起的往事,在适当时机强忍着心底强大悲怆将往日的伤疤再一次揭开,鲜血无法自制地流淌满地,让所有人都闻到了一股强大的不可抗拒的血腥味,这种气味在胃里排山倒海,无法呼吸

  两种讲述相得益彰结合在一起。无可辩驳的真实感强烈压迫着重读历史的每一个有良知、有良心的人。在黑暗中,我不止一次地被强大的沉重侵蚀着,悲壮的伤痛震撼着每一根纤细神经。我流泪了,长时间的流泪,这种流泪是复杂的,似是多种情感如同潺潺小溪汇聚到了一起。它掺杂着眼睁睁得看着国人被蹂躏而不可奈何的悲哀,掺杂着猛烈而无处发泄的激愤,那股被点燃了的怒火像碰到了汽油,熊熊而炙烈地燃烧;它掺杂着对那群外国人一种深切真挚谢意和注目的礼遇,也掺杂着奇怪崇高使命感——帮助他人义无反顾责任感。这种复杂的情感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说出一个字来,或许它所承载的重量早已超过了我的双肩所能扛起的沉重。

  影片结束了,我在突然明亮大厅中缓缓站起,“这是一部好看而不闷的纪录片”,不断对同行的女子如此重复。它真实,无矫揉造作,却充满了扣人心弦戏剧性。它能让人哭,让人沉静,让人反思。记得暑期时很爱看午夜段湖南卫视的《变形记》,一档真人秀的纪录性节目。好看是好看,却总归有一种故意安排嫌疑,让我不自觉地觉得有些地方假得很。太多的冲突似是做戏,失去了生活元真的质感。这些真人进行时的拍摄反倒不如以替身讲述过去的《南京》来得让人信任,这不得不让我感慨,怎样在真实与好看间找到一个平衡的立足点,是我们的纪录片导演不容忽视问题了。

  《南京》影评(三):有些历史绝不可以忘却

  受惠于人,和受害于人都不可忘记

  这部片子中这两种人都有,记住受惠,是为了有昭一日可以回报;记住受害,是为了更加警醒,不要再把自己放到任人荼毒的地位上。

  记得上小学时,几乎所有的前几届和后几届的同校们,都会看过,《南就大屠杀》,《雷锋》,《邱少云》,《小兵张嘎》等片子。

  我想或许我身上那些爱国主义种子就是在那时种下的。

  不知道现在的小学还有没有这种教育。有些历史是必须让他们重温的,连自己历史都可以忘却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看完此片,再一次提醒,一个民族落后就会挨打,对待曾经的敌人最好的办法,或许是首先强大过他,公正展示那段历史,然后宽恕他。

  《南京》影评(四):不过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有人说这是一部好还是不好的电影,我不学电影,说不出个理论素养一二三,看这个,不过为了告诉自己一段早就知道的历史,不过为了让自己记住那些我没有经历过但是绝对真实的过去,其实爱不爱国需要别人来评价,高呼着什么什么万岁,然后背过身去吐口水,没有意义。历史怎么说都是历史,既然是历史,就是现如今90%活着的人没有经历过的,经历过的人不是当时就死了,就是后来死了,要么就是记忆模糊了。

  我不是祖宗8代都生在那里的铁杆南京人,但是我出生在那里,呼吸那里的空气,饮那里的水,我只是让自己再去看一遍,听听他们用不同语言声调诉说他们看见的,听见的,了解事情说实话,活着的人比死去的人要承受更大更多的压力痛苦,因为那些回忆,那些事实,那些场景会在自己有意无意之时跳出来,一遍遍的重复,所以,不过就是为了记住而记住,那么电影的剪接,画面声音,配乐,重要么??我觉得无所谓,哪怕不是南京人,哪怕不是中国人,哪怕不过是个肚子还没填饱的流浪汉,由此来培养些对日本人歪曲历史的险恶嘴脸的憎恨和厌恶,那也足够了。

  《南京》影评(五):真正严肃的不是死亡与战争,而是人性

  的确很像《辛德勒名单》,尤其是配乐及最后的旁白,我承认有些镜头以前从没有在国内的媒体或影视作品上看到过,震撼~~~

  美国人拍的很好,不做作,不煽情,不谈政治,也不像国产《南京大屠杀》那样拿中国少女被QB的半裸照做噱头。至于视角作为成本制作的和第三方描述者,你不可能奢望他们拍得再深刻多少了。

  想说几点:

  1、要感染人无需放声哭喊,平静的叙述足以让人落泪和思考(放到妈妈临死前还要给婴儿哺乳那一段,我也掉泪了);

  2、片中的几个外国人的确为当时的南京人作出了巨大的帮助和奉献,也有牺牲,但他们不是神,任何具有优秀品格并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在彼时彼地都有很大的几率做出同样的善举

  3、承第二点,为什么十几个手无寸铁老外可以保护二十万中国难民,或者说,换成等式的话,n * X = 200000 (10<n<20) ,那么里面肯定存在一个权重X,也就是说,如果在当时老外性命的权重是1,那么南京老百姓一条命的权重就小于0.0001,~~~耻辱!我们感激保护我们的人,但我们的确也被保护地有点不好意思

  4、中国人受苦太久,对灾难敏感度比老外要小得多,国内官方谈屠杀和死亡动辄就搬统计数字,我们体会到的总是民族的灾难,宏观的痛苦,很少会去关注个案。片子里的一小段细节给我印象很深,几个演员叙述者谈到日本兵的几起暴行,用语是“第15号案件……;第154号案件……;第290号案件……”。这种对个案的关注和详细记录让我感动,《辛德勒名单》里提到的犹太古语是“救人一命,即救全世界”,我想说:“对一人犯罪,即犯全世界”;

  5、日本兵并不是生为恶魔或是禽兽,只不过他们做出了恶魔或禽兽的行为后转职成功,为什么他们做了?片中在详实记录这个过程的同时回避了这个问题,好像中国人也很少讨论这个问题,通常听到的声音是日本人都变态(网上的主流)或者日本人都正常而当时只是受到了战争的驱使(官方的主流)。我们真应该好好研究一下日本人,至少要对他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进行分析,里面肯定坐在一种独特成分,在特定的条件下被激活,将日本人魔兽化了;

  6、希望看了片子的人首先想到的不是去东京屠城或者抵制日货,前者同样是巨大的犯罪,后者则见效太慢。当日本国内教育自己的下一代怎样创造更多财富的时候,我们却还用不买他们东西这招,未免不上档次。要学习鬼子创造财富的能力,不要学习他们消费财富的能力,同时学习辛德勒、安妮、麦基等的人格道德,起码懂得如何坚守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责任

  《南京》影评(六):《南京》甲乙论

  蜀汉费祎作《甲乙论》,设为二人之辞。晋人文字每多祖此,虚设甲乙。

  ——顾炎武《日知录》

  甲:顾炎武是谁?

  乙:明末书生。清兵南下时江南各地人民纷纷组织抗清,顾炎武参加了保卫昆山的战斗失败隐姓埋名,游历四方,仍旧秘密从事抗清活动

  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他说的吧?

  乙:是。

  甲:历史不应该被忘记。

  乙:据我所知,蒙古和女真先后侵略中国取得成功,分别建立了所谓的元朝和清朝。这些历史倒确实未被忘记,只是如今屈辱反被自豪取代。今天的中国人会自豪地说,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清朝的康乾盛世是中国的鼎盛时期。明明是中国被外国灭亡、汉人被异族奴役,却颠倒黑白,恬不知耻,令人齿冷。

  甲:蒙、满侵华和我们在此讨论的主题——日本侵华,性质不同。日本对于中国来说,是外国;而蒙古、女真属于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因此广义上来说是内战

  乙:所谓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自是为当下的政治服务,在当时,难道汉人和蒙人、满人也是一家吗?满清在入关前甚至还自称蛮夷。难道明末那么多文臣武将自杀殉节,包括顾炎武在内的那么多遗民在清朝已然定鼎数十年后仍终身从事秘密反清活动,仅仅是为了对那个走到末路的明王朝尽上愚忠、而不是出于强烈的民族意识吗?

  甲:“华夷之辨”是个复杂的命题,并非三言两语能说清楚。但事实是,他们成功了,他们统一了中华大地。你的说法放在今天的环境不利于民族大团结

  乙:好,假设日本也成功占领了中国,数百年后的中国教科书想必也会为日本天皇歌功颂德、高唱“五十七个民族大团结”吧?

  甲:民族主义大汉族主义。我并不是要你遗忘历史,但是过去的已然过去,现在再去追究蒙人、满人的责任,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日本侵华近在眼前,许多当事人尚在人世,而日军残暴、战后日本政府的死不认帐,都是绝无仅有的,因此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对日本政府保持警惕和愤怒的姿态

  乙:假设倒过来,中国侵略日本,并在日本屠城,你对此又有何表态?

  甲:历史不容假设,这个问题显得没有必要。

  乙:历史上的中国——我指的中国并不包括元政府和清政府在内,并非没有对其他邻国进行过侵略,这一点想必你也知道。而屠城之事更是伴随了中国几千年的征战史,从未消失。日军的残暴果真绝无仅有吗?《扬州十日记》作者、明末秀才王秀楚亲历清军的扬州大屠杀,残暴的清军在数日之内讲这座占尽千年风流的名城变成人间地狱,其惨状比起1937年的南京更甚。王秀楚家破人亡,九死一生,幸免后写成这篇字字血泪的纪实文。十日之内,扬州死难百姓达八十万人,这个数字比起南京大屠杀如何?我当然希望中国政府能通过努力使得日本政府承认其在南京的罪行,但清军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罪行,我们的政府可曾正视过?难道因为过去了三百六十年,这些伤痛就理所应当地被遗忘吗?放眼我们的主流媒体,极尽肉麻吹捧之能事的辫子戏还少吗?汉奸施琅甚至被主旋律电视剧描绘成“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对于政府来说,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一切都是为政治服务,历史卑如草芥。另外一个例子是,国台办1993年发布的《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白皮书中,宣称“台湾古称夷洲”,这一说法也被中国大陆的中学教科书所采用。而事实上,包括《三国志》和当时东吴丹阳太守沈莹所著的《临海水土志》在内的第一手资料尽管对夷洲进行了描述,却并未有任何证据能表明它们提到的夷洲就是今天的台湾。

  甲:你一定不会承认自己是愤青,但你的论调令我时刻联想到愤青二字,有时一味地愤怒、批判,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那么你希望政府做什么呢?宣传“满清反动、满清有罪”,下令如今的汉族人民和满族人民划清界线吗?事实上我觉得你有些迂阔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并非只有硬碰硬、走极端,所以我也同样不赞成毫无理智地抵制、否定日本一切东西的愤青立场,日本的平民有错吗?没有。犯下罪行的日本军人有错吗?有。日本政府有错吗?有。应该用这样的态度去面对,这才是客观的。

  乙:你错了,我是愤青我承认。但我现在如你所愿,放弃我的愤青立场,我不愤怒,我很温和。那么什么叫客观?对不起,别急着回答,因为在你张嘴的同时,你已不可能客观,你的话语只能代表你的观点。请问你是上帝吗?你能代表全人类吗?

  甲:南京大屠杀是客观存在的。历史是客观存在的。这就够了。

  乙:作为被书写的历史,其真实面目究竟如何,除非你身历其事,否则便不可能全面正确地掌握。

  甲:你在偷换概念——准确地说,历史是被书写的,而史实则是客观存在的。史实在岁月中沉淀,蒙了尘、积了垢,所以才需要那么多历史学家钩沉探隐,将历史书写出来。

  乙:那也只代表那个历史学家的个人观点,永远不可能吻合史实。所以不同的历史著作受政治、宗教等因素的驱使,受历史学家个人才学、识见等因素的限制,对历史必然有不同的描述,所以我们要么不需要历史学家,要么需要不止一个历史学家。历史学家是这样一群人,他们一生都在寻找真相,而事情的结果是,他们有的近,有的远,可是永远没人能到达。

  甲:所以你这么快就站到了历史虚无主义的立场?

  乙:恰恰相反,我在尽力追求你强调的客观,尽管我知道那不可能做到。反而如果放弃那看似高尚的客观二字,带着感情去看《南京》,去看南京大屠杀,我们可以更方便地做出判断。

  甲:虽然是纪录片,倒也着实煽情。我并不认为煽情是一部纪录片应该做的事情,尤其是有预谋有目的的煽情。那失去了客观的……

  乙:又是客观!当明妮·华群用清晰惨痛的中文高喊“救命!救命!”的时候,我差点崩溃,即使那只是演员的模拟而并非她本人;当看到中国老人追述往事泣不成声的样子,我也跟着哽咽了。

  甲:在我看来,这部《南京》最致命的问题正在于此。这是一部导向性极强、脸谱化极严重的电影,我们假设,有一个对南京大屠杀事件从未听说过的人,假设他的国籍足以使他站在中立的立场上,那么他观看之后一定会产生明确的印象:中国人弱小无助,日本人残暴狡猾,西方人善良伟大。我并非怀疑编剧篡改了任何已发现的史料,但很明显其对史料的选择有极强的目的性。似乎可以这么定义:《南京》是一部基督教主旋律影片。

  乙:这也就是我之前说的,不同的历史著作受政治、宗教等因素的驱使,对历史必然有不同的描述,讲述历史的电影也一样。我总是好奇地想,侵略中国的日本军队里,难道真的没有一个相对善良一些的日本兵吗?

  甲:譬如日本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当时被迫参战,其所在部队即参与了南京大屠杀。但是从日后发现的日记、书信中可以看到,小津对战争十分厌倦,完全没有兴趣,他在战场上所关注的竟是“子弹掠过杏树时纷纷飘落的白色杏花”,以及“火光霎时照亮我们的影子,投射在近处的土墙上,我立刻想到可以将这个手法用在电影里”。但你不能否认他很可能直接或间接杀害过你的同胞。

  乙:所以我们讨论南京大屠杀,讨论任何的历史事件,总是免不了站在宏大的立场,评论日本如何、中国如何,我们自以为是官方代言人,希望一锤定音。那样的评论作为个人发言来说并没有意义,我们一不是当事人,二不是历史学家,三不是政府发言人。真相和意义对作为个人的我们而言,存在于中国老人绝望失声的痛哭中,存在于小津超然物外的书信里,存在于《扬州十日记》惊心动魄的字里行间,无论那是连心之爱,是切齿之恨,是恐惧,是慈悲,都闪耀着最真实的光辉。

  《南京》影评(七):《南京》观后

  9月7日下午我在沙坪坝影院看了《南京》,散场时分,走在我身后的一位女士对旁边的同伴说:“我现在好想把日本炸平。”

  此种意淫腔调并不鲜见,但它和那些拒斥一切“日本制造”的观念一样,毫不靠谱。总有人天真地认为,以暴制暴抑或一味拒绝,就能解决问题。

  这部片子其实是极靠谱的。它让观众看到,在“人间地狱”中仍然有善的位置,即便大屠杀开始了,“岸上的人”也可以选择不当犬儒者和意淫者;它让观众相信,在今天或未来的灾难面前,总会有无国界医生、战地记者、慈悲教徒、NGO成员、义工以及各种各样的人道主义者出现,做有用的事情。

  《南京》用了一个很重要的表现技巧,即让演员扮演人道救助者,面对镜头进行讲述。经过打磨的句子从专业演员口中说出,深具感染力。这种在煽情与冷静审视之间拿捏得当的叙事方式,让我忆起了鼎盛时期的《南方周末》。

  《南京》影评(八):战争中的英雄在哪里

  小时候看黑白战争片的时候,总爱问大人,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呀。

  大人会说,喏,八路军是好人,日本兵是坏人。

  黑白分明。

  太阳下,战争中的英雄在哪里?

  陆川给了个答案。

  《南京,南京》之所以先前被禁止公映,抛开炒作的嫌疑和裸露的镜头,剩下的就是这部影片的切入视角。

  导演将角川,这个日本兵,贯穿了整部电影的始末,从他的角度,用纪录片的方式描述了战争的血腥和残酷。

  电影运用了灰暗的色彩镜头,即使大屠杀时,鲜血是喷发、速涌、汇聚成河,我们也看不到它的鲜红。眼前,悬挂在树上的人头,活埋在土中的遗容,绑在杆上失去温度的躯体,堆积如山高的尸体。赤裸裸的震撼,已经不需要色彩了。

  战争中,人面对的是生与死。

  死亡,可以是顽强反抗后大义凌然地高喊“中国万岁”后倒下,可以是随着人群无可奈何木然地任子弹穿过胸膛,可以是出卖尊严后自责的变相惩罚,也可以是饱受战争摧残的自我解脱。

  活着比死要艰难。

  战争,无论对于胜方和败方,都会成为生命继续中的一种折磨。

  因为战争中,没有英雄。

  观看影片,自始至终没有落泪。不是硬生生地忍住,而是无情可动。唯有几个印象深刻的镜头会顿留脑海,比如,范伟的女儿被日军从窗口扔下后,范伟失声的大叫和秦岚昏厥后抽搐的身体;百合子看到角川带来的慰问品脸上欣喜的笑容和职业化的表情片刻的互换;范伟的小妹惨遭蹂躏前和后的越剧清唱;江一燕右脚上绑着的红绳;还有,高圆圆那一声杀了我。

  而印象最深的就是日本帝国庆典的那幕,同样的立牌竖碑祭奠亡魂,鼓声阵阵,敲在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心中,会是怎样不同的情感反应。

  战争已经写在了历史的画卷中。坦然接受它的发生,如同此剧中日本演员的倾情演出,是对于战争过后,人性恢复平和的表现。

  人性,温良与残暴。一念之间。

  陆川的《南京,南京》,结尾处是小豆子吹着蒲公英,从挣扎的微笑中看到了生的希望。既然,生命是如此珍贵,作为能够在和平年代生存着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向在战争中死去的人,深深地鞠一躬后,继续好好的活下去呢?

  双手合十。

  《南京》影评(九):《南京》观后

  看了《南京》,和前段时间的《南京梦魇》一样,都是美国人拍摄的。,《南京梦魇》的侧重点在于叙述过程,包括讲述当时国民政府弃城而逃,留下一名将军带领一帮弹药不足的小兵做绝望的抵抗的,很决绝的负隅顽抗。《南京》则由拉贝等人的日记与当事人的叙述组成。但不管怎么说,相对来说这都是极其客观的影片。

  从网络上的反映可以看出,单纯从技法上来看,《南京》并不占优势,甚至很多人说他不怎么样。影片没有玩复杂的形式,大量的人物访谈和当时的影像资料,纯客观的在诉说一段历史,确切地说是诉说一段我们很模糊却又一再被提及的历史。记得小时候,去江东门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印象深刻的是那些白骨和形容当时的人们濒临死亡时的惨状的时刻,触目惊心,效果却如同看过一场恐怖电影,而非内心的震撼。也看过《栖霞寺》那样的影片,却是英雄主义十足,反而寡淡。但《南京》,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闷,这种闷是历史的真实带给我的。除了一些真实的资料,并没有其他过分血腥的镜头,但它太真实了,以至于看到影片最后,拍摄了现在的中华门,那是个我经常去散步的地方,影片把人拉回到70年前被鲜血浸染的中华门。时间和距离感的陡增,猛然让自己意识到这是个可能会被忘却的历史。

  作为南京人,每年的12月13日都会听到城市上空的警笛声,它提醒我们愤慨,也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历史,可实际上却丝毫不能帮助我们正视历史。原因很简单,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什么途径能让我们看到一个客观的过去。听到影片中的乡音,总会不由得觉得悲凉。那些幸存的老人,是“活的见证人”,在欧洲思想史上,老人永远是被视为权威的,他们集经验和阅历于一身,但在我们的环境中,却是不经意间忽视了他们的存在的意义,到最后整理和收集的工作是外邦的人们来完成。当我们正在嗟叹愤慨的时候,真正做实事的未必是我们自己。听到他们那熟悉的乡音,你或许会感动,但到影片的最后,却是一切在上帝的光辉中存在。我默然了,难道说,我们的历史,定要照上上帝的光辉才能被保留?

  但我知道,这一切并不是我所能改变的。因为,我们都缺乏探究和说真话的勇气。记得在一部电影中看到过这样一句台词:说真话,让魔鬼颤栗吧。但实际上呢?E时代的到来,速食文化的盛行,生活节奏的加快让我们不乐于思考,更不啻于反思。直白的直面历史更是不被允许的行为。张纯如写完《南京暴行》就自杀了,除此之外,还有诸如《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这样的作品。这些都是看到让人胃里抽筋的文字,却是让人更觉得来的真切。我们口口声声地强调着直面历史,到头来,却被人家加了一个“被遗忘的大屠杀”的副标题。遗忘?这是个太荒诞的词了,事实上,并非遗忘了,而是被公式化了。看看历史书上的寥寥数语吧,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我们是淡漠的了。

  《南京》是一部充满了绝望和意念的影片,很多尤其是看到片中那些用16mm胶片在当时拍摄下的那些真实的影像资料时,每一个人都难以想象人性到底要沦丧到什么样的程度才会有那样的侵略。这种浩劫,远比纳粹的集中营要野蛮的多。

  但庆幸的是,有人还愿意纪录。

  《南京》影评(十):我看《南京》的感受

  昨天是2007年12月13日,一个看似很稀松平常的日子。大家都在象往常一样悠闲着忙碌着迷糊着,象往常一样送孩子上学接老婆下班,象往常一样在老板没来的时候上网老板到来的时候上班。虽然春节还远远没到,但无论是大商场还是小街道已经到处都是撒满银色雪花的圣诞树和驮着礼物的白胡子老头,举国上下一片欢乐祥和的大好景象。

  而就在70年前的这天,在中国的南京,日军从上海方向向南京扑天盖地地杀来,先是不计其数的轰炸机对南京城进行毁灭性地狂轰滥炸,接着就是成群结队的日本兵在南京的街头巷尾田间地头疯狂地对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进行追杀,然后是杀头比赛,轮奸妇女,刺刀戳孕妇,汽油烧尸体……不愧是“蝗军”,繁华的南京城在短短几周就被变成了魔窟,荒芜得象被蝗虫侵蚀过的庄园!那个美国的传教士回忆说:“当时整个南京城就是人间的地狱,到处都是恐怖和黑暗,纵然你有翅膀也无法逃脱那些丧心病狂的日本人的魔爪。没有人知道自己明天将会在哪里,没有人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纵然血流成河,遍地横尸,日本人也没有任何停手的迹象!”当时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石井根竟然还在屠城之后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以剑击石石须裂,引马长江江水竭。我军十万战袍红,尽是江南儿女血。”可想而知在当时,日本军国主义者紫金山顶摇晃那太阳旗的时候,他们是多么的狂妄与得意。他们每个人的军刀和战袍上,都粘着中国人温热的鲜血,但这些鲜血,不但没有让他们惭愧,却让他如此诗性大发!

  看了美国的Bill Guttentag和Dan Sturman导演的记录片《南京》,电影中有大屠杀幸存者的讲述、有从6个国家搜集到的各种音像和文字资料,还有当年国外记者冒死用小镜头相机偷拍到的珍贵画面。特别是影片中对当年参加南京大屠杀的日本老兵们那段采访,令人发指。对于那段过去,他们没有忏悔,只有回味,甚至还有些人还无不得意地描述着当年烧杀抢掠的情景。相比之下,我们中国同胞幸存者们那些令人心碎讲述,更是对我内心强烈的震撼。这部影片直看得我脊背发凉,眼眶发热,牙根发痒,心头刺痛!

  看了《南京》之后,我决定不再看期待已久的《色戒》和陈可辛的《投名状》了,或许冯小刚的《集结号》更有理由得到支持。因为历史不可以被遗忘!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人永远不会进步,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民族永远都不会强大。1937年冬天,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城的那个冬天,是中国历史上最寒冷的冬天,是中国人永远都不能忘记的冬天。我建议全国人大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耻日”,以永远铭记中华民族历史上这一毁灭性的灾难事件。

  悠闲的你,不要忘记!在我们身边的,不是什么小日本,他是世界第二大高手,是阴郁变态的杀人狂,是随时都有可能翻脸扑向你的怪兽。一衣带水,与虎为邻,所以,悠闲的你,不要忘记!

  文章引用自: 昨天是2007年12月13日,一个看似很稀松平常的日子。大家都在象往常一样悠闲着忙碌着迷糊着,象往常一样送孩子上学接老婆下班,象往常一样在老板没来的时候上网老板到来的时候上班。虽然春节还远远没到,但无论是大商场还是小街道已经到处都是撒满银色雪花的圣诞树和驮着礼物的白胡子老头,举国上下一片欢乐祥和的大好景象。

  而就在70年前的这天,在中国的南京,日军从上海方向向南京扑天盖地地杀来,先是不计其数的轰炸机对南京城进行毁灭性地狂轰滥炸,接着就是成群结队的日本兵在南京的街头巷尾田间地头疯狂地对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进行追杀,然后是杀头比赛,轮奸妇女,刺刀戳孕妇,汽油烧尸体……不愧是“蝗军”,繁华的南京城在短短几周就被变成了魔窟,荒芜得象被蝗虫侵蚀过的庄园!那个美国的传教士回忆说:“当时整个南京城就是人间的地狱,到处都是恐怖和黑暗,纵然你有翅膀也无法逃脱那些丧心病狂的日本人的魔爪。没有人知道自己明天将会在哪里,没有人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纵然血流成河,遍地横尸,日本人也没有任何停手的迹象!”当时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石井根竟然还在屠城之后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以剑击石石须裂,引马长江江水竭。我军十万战袍红,尽是江南儿女血。”可想而知在当时,日本军国主义者紫金山顶摇晃那太阳旗的时候,他们是多么的狂妄与得意。他们每个人的军刀和战袍上,都粘着中国人温热的鲜血,但这些鲜血,不但没有让他们惭愧,却让他如此诗性大发!

  看了美国的Bill Guttentag和Dan Sturman导演的记录片《南京》,电影中有大屠杀幸存者的讲述、有从6个国家搜集到的各种音像和文字资料,还有当年国外记者冒死用小镜头相机偷拍到的珍贵画面。特别是影片中对当年参加南京大屠杀的日本老兵们那段采访,令人发指。对于那段过去,他们没有忏悔,只有回味,甚至还有些人还无不得意地描述着当年烧杀抢掠的情景。相比之下,我们中国同胞幸存者们那些令人心碎讲述,更是对我内心强烈的震撼。这部影片直看得我脊背发凉,眼眶发热,牙根发痒,心头刺痛!

  看了《南京》之后,我决定不再看期待已久的《色戒》和陈可辛的《投名状》了,或许冯小刚的《集结号》更有理由得到支持。因为历史不可以被遗忘!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人永远不会进步,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民族永远都不会强大。1937年冬天,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城的那个冬天,是中国历史上最寒冷的冬天,是中国人永远都不能忘记的冬天。我建议全国人大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耻日”,以永远铭记中华民族历史上这一毁灭性的灾难事件。

  悠闲的你,不要忘记!在我们身边的,不是什么小日本,他是世界第二大高手,是阴郁变态的杀人狂,是随时都有可能翻脸扑向你的怪兽。一衣带水,与虎为邻,所以,悠闲的你,不要忘记!

  文章引用自:昨天是2007年12月13日,一个看似很稀松平常的日子。大家都在象往常一样悠闲着忙碌着迷糊着,象往常一样送孩子上学接老婆下班,象往常一样在老板没来的时候上网老板到来的时候上班。虽然春节还远远没到,但无论是大商场还是小街道已经到处都是撒满银色雪花的圣诞树和驮着礼物的白胡子老头,举国上下一片欢乐祥和的大好景象。

  而就在70年前的这天,在中国的南京,日军从上海方向向南京扑天盖地地杀来,先是不计其数的轰炸机对南京城进行毁灭性地狂轰滥炸,接着就是成群结队的日本兵在南京的街头巷尾田间地头疯狂地对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进行追杀,然后是杀头比赛,轮奸妇女,刺刀戳孕妇,汽油烧尸体……不愧是“蝗军”,繁华的南京城在短短几周就被变成了魔窟,荒芜得象被蝗虫侵蚀过的庄园!那个美国的传教士回忆说:“当时整个南京城就是人间的地狱,到处都是恐怖和黑暗,纵然你有翅膀也无法逃脱那些丧心病狂的日本人的魔爪。没有人知道自己明天将会在哪里,没有人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纵然血流成河,遍地横尸,日本人也没有任何停手的迹象!”当时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石井根竟然还在屠城之后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以剑击石石须裂,引马长江江水竭。我军十万战袍红,尽是江南儿女血。”可想而知在当时,日本军国主义者紫金山顶摇晃那太阳旗的时候,他们是多么的狂妄与得意。他们每个人的军刀和战袍上,都粘着中国人温热的鲜血,但这些鲜血,不但没有让他们惭愧,却让他如此诗性大发!

  看了美国的Bill Guttentag和Dan Sturman导演的记录片《南京》,电影中有大屠杀幸存者的讲述、有从6个国家搜集到的各种音像和文字资料,还有当年国外记者冒死用小镜头相机偷拍到的珍贵画面。特别是影片中对当年参加南京大屠杀的日本老兵们那段采访,令人发指。对于那段过去,他们没有忏悔,只有回味,甚至还有些人还无不得意地描述着当年烧杀抢掠的情景。相比之下,我们中国同胞幸存者们那些令人心碎讲述,更是对我内心强烈的震撼。这部影片直看得我脊背发凉,眼眶发热,牙根发痒,心头刺痛!

  看了《南京》之后,我决定不再看期待已久的《色戒》和陈可辛的《投名状》了,或许冯小刚的《集结号》更有理由得到支持。因为历史不可以被遗忘!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人永远不会进步,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民族永远都不会强大。1937年冬天,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城的那个冬天,是中国历史上最寒冷的冬天,是中国人永远都不能忘记的冬天。我建议全国人大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耻日”,以永远铭记中华民族历史上这一毁灭性的灾难事件。

  悠闲的你,不要忘记!在我们身边的,不是什么小日本,他是世界第二大高手,是阴郁变态的杀人狂,是随时都有可能翻脸扑向你的怪兽。一衣带水,与虎为邻,所以,悠闲的你,不要忘记!

  文章引用自: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南京》的影评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