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优雅的宇宙》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优雅的宇宙》经典影评10篇

2018-09-15 01:43: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优雅的宇宙》经典影评10篇

  《优雅宇宙》是一部由Julia Cort / Joseph McMaster执导,Michael Duff / Brian Greene / Michael B. Green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优雅的宇宙》影评(一):到底有没有被科普到?

  觉得做的很好,解说很朴实动画不错

  只是,我看完还是不太说的清楚我到底有没有明白这个理论

  好像有点明白,好像还是很混乱

  是文科生的问题么?

  《优雅的宇宙》影评(二):看着很舒服,但看完了还是很迷糊

  拍摄制作都很好的片子,看上去很舒服。

  不过想在非常大众化的科普片中讲清楚极端深奥的弦论实在是不可能任务。所以总有点隔靴搔痒感觉,看完了片子也还是搞不清楚弦论到底是怎么个东西。毕竟科普片和专业教科书还是有差距的。总之如果你想了解弦论的话,这个片子只能算是算是隔靴搔痒吧。

  《优雅的宇宙》影评(三):Outline

  要了解string theory,你就要接受parallel universe和extra dimension。

  11dimensions:时间,3维空间,其他卷起的6维,和 extra dimension。

  我们整个宇宙更像是一个loaf,而地球更像是一个bulk。

  物质和光是开口的弦,它们的根基放在地球上。重力是封闭的环,只是看起来弱的力,它可以自由移动,所以看起来好像比较弱。

  也许有一天,我们可以通过重力波同其他平行宇宙进行信息交换

  弦理论可以解释爆炸么?必须找到particle。

  《优雅的宇宙》影评(四):弦理论入门教材

  第一集真是太啰嗦了 可以不看

  第二集是讲基础知识的 也是对第一集的重复

  第三集开始核心内容了,但是越往后越难理解

  使用平行膜宇宙间的碰撞来解释大爆炸和宇宙起源,真是个不错的点子

  这部片子的观点比较新,作为弦理论(M理论)的科普作品,确实不错。比以前一提弦理论就必提霍金不同,感觉以前那么多东西真是白拍了,其实连编剧都不一定懂得弦理论,拍出来的东西肯定没什么营养,观众也不可能做到真正的了解。

  这部呢,编剧本身就是科普作家,懂得如何深入浅出讲解深奥理论,这样观众才有机会了解的更深入,真正的理解什么是弦,以及弦理论的进展

  很好,很强大的一部片子。什么时候中国人也能拍出这么棒的科普纪录片呢?

  《优雅的宇宙》影评(五):一点笔记

  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有很大的分歧人们一般研究质量大,体积大的物体运动,比如星系时使用广义相对论,研究微小原子级别事物是使用量子力学,但是对于黑洞——质量无限大又体积无限小,该如何研究?

  在试图找到一条万物至理的道路上,科学家提出了弦理论,来统一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弦理论认为所有粒子都是由不停振动的微小弦组成,可以是开环,也可以是闭环。正如同乐器上的弦不同振动模式频率)下发出不同声音能量弦的不同振动,成就了粒子不同的特性(质量、电荷之类)

  可见的有三维,加上时间四维。但其实有11维空间 。比如一根电线远远看你只能看到一条线(一维),近点看你能看到它有宽度(二维),更近一点你发现它还有厚度(三维)。所以如果我们在弦理论那么那么小的范畴讨论,确实有可能存在我们日常所不知悉的空间维度

  我们这个宇宙被包裹在 一层膜里。引力比其他三种基本力都要弱,有可能是因为引力是唯一能够穿过这层膜在所有维度中扩散的力。

  爱因斯坦认为时空是可以扭曲翻转的,所以利用虫洞实现时空穿梭成为可能。洞不能凭空生出来,但是有洞的物体,比如甜甜圈就可以变形为一个茶杯

  部分科学家认为,大爆炸其实是膜与膜之间的碰撞产生的。

  《优雅的宇宙》影评(六):优雅的宇宙,妖魔的考试

  三个短片看下来,最大的感触数学的强大以及物理学美丽。然后不停地慨叹,为什么在我们很多人的头脑物理和数学都是极其可怕的东西,翻开物理书那一刻沉重的心情我依然清晰记得。

  以前有人说在中国20年之内很难有学者摘得诺贝尔奖(和平奖除外)。李开复就这个问题也阐述了美国大学科研模式。但其实我心中有个疑问,在所谓的“搞科研”的团队里到底有多少人是出自对科学的热爱?如果缺少那最重要的内驱力,他们又能在这条艰辛的道路上走多远呢?

  我想在中国成长起来的小孩子大都有我这种经历:在我们还没有辨识能力中小学,数学、物理、化学就是用来考试的,生活中除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外加打折时百分数乘法,我不知道数学还有什么用。至于说物理,天天拼了命的算小车的加速度,也始终不明自己做的那些功怎么就没让名次前进一点点。这样的教学氛围下,真心喜欢理化的人很少,即便是喜欢恐怕也是因为学得好能拿高分,所以有成就感。但之后呢,依旧是迷茫。如果当年在学这些东西之前,有人给我们介绍一下数学的强大——它几乎是贯穿了各个科学领域,光是一个0和一个1就改变世界,更不用说强大的微积分支撑了整个物理学概率影响经济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还有物理学,除了小车有加速度以外,物理学还会探讨宇宙中的黑洞,世界或许是11维的,时间和空间的穿越……反正是玄妙不得了

  原来科学如此美丽有趣。为什么要把这么好的东西“妖魔化”?!当然,能把那些枯燥的理论拍成这么通俗易懂趣味十足的科普片,制作方功底不凡。

  《优雅的宇宙》影评(七):优雅的宇宙

  制作 PBS

  预算 350万美元

  IMDB 8.4(1700+票)

  2004年艾美奖

  内容:生动,重复太多

  E01 统一论 7分

  5,爱因斯坦的晚年

  6,弦论

  8.30,统一论

  11,引力

  13,狭义相对论

  17,广义相对论

  20.30,电磁力

  29,量子力学

  37.30,核力

  38.30,原子弹

  42,落伍的爱因斯坦

  45.30,黑洞

  48,弦论

  E02 弦论发展 7分

  18,Gabriele Venetiano

  19.40,Leonard Susskind

  22.30,粒子与力

  28.30,John Schwarz、Michael Green

  39.30,质疑

  42,Theodore Kaluza

  44,多维

  48.30,20个参数

  51,5个版本

  E03 M理论 7分

  8.30,虫洞

  19,Edward Witten

  21.30,M理论

  30.30,引力新解

  36.30,大爆炸新解

  44.30,费米实验室

  47,CERN

  其他出场人物:Steven Weinberg,James Gates,Peter Galison,Marcia Bartusiak,Joseph Polchinski,Walter Lewin,Amanda Peet,Nima Arkani-Hamed,Edward Arhi,Michael Duff,Joseph Lykken,Sheldon Glashow,Cumrun Vafa,David Gross,Burt Ovrut,Nathan Seiberg,Savas Dimopoulos,Alan Guth,Paul Steinhardt,Gary Horowitz,Maria Spiropulu

  《优雅的宇宙》影评(八):追寻遁逸的重粒子

  这个片子从牛顿地心引力讲到爱因斯坦相对论,再将量子力学的演化在酒吧描绘出来,接着用一个非专业哲学角度引出人类对物理世界“大一统”的科学需求;这些铺垫带给大众一些基本物理科普知识的普及后,再用了不到1/2的时间描绘了神秘的M理论(核心为超对称的弦理论)。展现导演想在一部电影中阐述清楚人类多个世纪来对整个宇宙极力物理科学阐释的急功近利野心

  虽然电脑制作的模型演示了各种理论上的宇宙幻变历程和“弦”的运作概念,但由于片子缺乏对几种主要能量的数理化公式的演化介绍,让人看得还是比较之乎者也。不像看霍金的书籍时,他会提及最主要的的公式是怎么走的,让不是数学家的我们也能对能量公式的演算和引人至深的玄学理论得以有机结合去理解。

  导演宁愿少去深入浅出的解释公式之内涵,少介绍几种纷繁数量概念,而花大篇幅请一堆知名物理学家学家来讲他们对物理理论大一统的难以言清楚地需求,这些学家既拿哲学家幌子说这是人类的终极思考需求,又有些瞧不起似的说缺乏试验完美理论只能称为哲学。不能说是怀疑大众的智商,这些话语作用自然主要是更多勾起大众对科普的好奇心罢了。

  大众对弦理论的了解显然没有相对论量子力学什么的深入人心,除了它算是近年来不断发展的新兴物理理论以外,弦理论的诞生也是相当传奇阿,竟来源于某意大利数学家在一个世纪前的古书上发现了一条公式,并由众家升华细化后使其成为世界上四种力(电磁力/重力/强核力/弱磁力)可以统一运用的公式.

  正如物理学家自嘲,这套完美的理论没有经过验证实的态度只能称为哲学。我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在费米实验室和更先进的实验室中不断撞击粒子,模拟宇宙爆炸的巨大能量下粒子们的变化,如果能够进一步试验出重粒子在我们四维空间的消逝逸遁,就至少可证明11维的弦理论研究方向正确的,这20多年的物理研究没白跑.

  《优雅的宇宙》影评(九):来自十一维的舞蹈

  这部纪录片是由同名科普书《优雅的宇宙The Elegant University》(中文译名《宇宙的琴弦》)改编而拍的。这本科普书写得非常通俗易懂、耐心细致,内容由浅入深又不失其学术性和准确度。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一直在猜想作者Brian Greene是一位怎样的人物,由于他出身牛津,我便把他和同属牛津的Roger Penrose联想起来,料想格林一定像彭罗斯一样,是个笑起来和蔼可亲、有皱纹白发老爷爷。直到看到由格林亲自主持的纪录片,我才真正看到他的庐山真面目。一张二十多岁的偶像风格的脸(其实他已年过半百),丰富夸张的面部表情幽默风趣肢体动作播音员似的吐字清晰的美式口音,组成了这位理论物理学家表象的全部!谁说学物理的最后都像薛定谔和普朗克一样从高富帅变成蓬头垢面的freak?看!这就是热爱自然科学能够美容养颜的铁证!^____^

  纪录片一共三集。第一集简要地介绍了牛顿的传统引力论和爱因斯坦的新引力论和广义相对论,讲解清楚明白,适合零基础观看;第二集大致叙述了量子力学的发现由来和近百年来科学家为统一四种力所做的努力;弦理论的引入在第三集,也是整部纪录片最亮的一集。这一集中,格林相对深入地讲解了亚原子结构下的奇异世界以及由振动的弦所导入的多维的膜世界。

  虽然特效画面不能和BBC、NGC这类大台制作的纪录片相比,但在内容的编辑和趣味性上,PBS的这部纪录片可谓是毫不逊色。例如,用大提琴琴弦的不同方式振动产生的不同音符类比弦的各种振动产生的不同粒子;用面包片来比喻我们生活的三维膜的世界;用折叠曼哈顿岛产生的捷径象征空间的高度弯曲制造出的虫洞;用带有“摇滚范儿”的量子舞蹈来说明普朗克尺度下量子的疯狂涨落……这样的类比不胜枚举,既形象又饶有趣味,使原本晦涩高深的各种名词现象一目了然

  各路科学家乱入也是一大特色。Edward Witten是本片的最大咖。他戴一副厚镜片眼镜,宽宽的下巴,说话音调尖尖细细,怎么看怎么像传说中的人物,让我以貌取人地说:天才就应该长成威滕这样子的:)什么,他很自大傲慢?威滕的嚣张狂妄是应该滴。如果一个人全世界都带来了宝藏,难道他就不能骄傲地得瑟一下吗?再来看其它科学家,一个也不认识一点也不要紧,看他们的名字吧:Sheldon、Leonard、Howard,有没有很熟悉?这分明就是《生活大爆炸》里那群科学geek的名字嘛。TBBT的编剧是不是从这里得到的启发?这就不得而知了。

  弦理论究竟美在哪里?不单单因为它是一套能够解释我们宇宙万物的科学理论体系,更重要的是,它描绘了一个更高维更奇妙的时空,给了好奇的人类一个发挥幻想的可能。你可以想象,在我们的身边,那些不可见的尺度下,一根根轻轻振动的弦圈在无时不刻地跳着优雅的舞蹈。

  TW:说到《生活大爆炸》,格林在其中也有出演,S04E20的片头部分,客串的格林被耳朵给好好地讽刺了一把,虽然如此,这位真正科学家在演员科学家面前依然没有减去风度,足以见其人格魅力了。

  L.

  2013.01.31

  《优雅的宇宙》影评(十):笔记

  第一集从万有引力讲到量子力学。在初中物理课上已经提过,所以就不记了。

  第二集

  接第一集,物理学陷入这样一个境地:我们有描述极大尺度的广义相对论,在那里宇宙是平滑,确定的,我们又有描述极小尺度的量子力学,在那里宇宙是震荡,喧嚣,不确定的。这两种理论在各自的适用范围内都给出了极其精确的预言,但在描述黑洞这样的奇点时,出现了问题,它质量极大而体积很小,理论上两种理论都能描述它,但这两种理论给出了不同的结果——物理学家再也不能无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矛盾了。

  1968年,Gabriek venetian发现Leonhard Euler在几百年前写下的一个方程可以描述强相互作用。后来Euler的方程到了Leonhard Susskind手中,他发现这个方程其实是在描述“弦”。

  物理学家发现了大量粒子(Particle),他们认为可以用粒子来解释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产生的原因,即四种相互作用是微观粒子之间交换另一种粒子(介子)的结果。并且推出了弱电统一理论,指出在宇宙大爆炸开始后不久,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不可分辨,再往前推弱电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也变得不可分辨。这种理论称为standard model,在当时学术界占到主流,频频有该方面物理学家获得诺奖。

  而弦论则因它推出的种种奇怪的结论而备受冷落,比如它说有一种没有质量的粒子,有一种名为快子的粒子能超越光速(其实并非超越,只是比光速大而已,不能越过光速而小于光速),空间其实应该有十维而非我们认为的四维(三维空间一维时间)。

  1973年,John Schwarz认为弦论所预言的无质量的粒子(graviton)就是产生引力的原因。科学家Michael Green同意他的看法并和他一起研究。但他们必须面对弦论中的“反常”,最终他们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用一黑板的推导消除了反常。至此弦论一炮走红,研究弦论的物理学家从几个迅速增加到几百个。

  弦论认为所有基本粒子都由弦震荡而成,弦非常,非常小,如果说原子像太阳系那么大的话,弦只相当于地球上的一棵树。弦的振动决定了宇宙中的二十个基本常数,这二十个基本常数决定了我们宇宙今天的样子,如果这二十个基本常数稍有偏差我们的宇宙将不复存在。

  “弦”的概念最早在爱因斯坦时期就已经由德国物理学家Kaluza提出来,当时Kaluza认为既然广义相对论认为引力是有空间的波动产生,那电磁力也应该由某个维度的波动产生,因此他认为在四维时空之外存在着一个额外维度。

  弦论还面临着一个问题,它有五种之多,有的把弦看作闭合的,有的看作断开的,那么哪一种才是真的呢?

  第三集还没看,但要先说一句将来放在最后的话,那些看了以后自以为懂得弦理论的人,快从你的幻梦里醒醒吧。你要是坐到电脑跟前看几十分钟纪录片就把弦论搞明白了,那我们物理学专业还学五年十年干嘛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