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谁能带我回家》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谁能带我回家》观后感精选10篇

2018-10-14 01:52: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谁能带我回家》观后感精选10篇

  《谁能带我回家》是一部由贾法·帕纳西执导,Mina Mohammad Khani / Kazem Mojdehi / Naser Omuni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谁能带我回家》观后感(一):我服了这部电影

  如果这个电影不是在中间玩了个乾坤大挪移,我真是看得昏昏欲睡,他柔和了贾樟柯的符号学和侯孝贤长镜头,但是看了《拉片子老师讲解,我服了,这是一部神作,不止一个老师说过,尽管伊朗是个蒸饺合一管理比较严苛国家,已经造就了很多艺术电影,本片用一个小女孩视角浪漫介绍了伊朗女性崛起梦想,并用了写实写意了,纪录片新闻纪实,中间来了个大大的逆转的手法,我服了,电影还可以这么拍!

  所以,这部电影必须高分!尽管没有大牌,没有美女,甚至还是在土豆看的模模糊糊,不影响我对电影艺术的惊讶,还能这么拍!

  这是书里续写段落内容,让我猜一辈子,我也猜不出让小女孩不玩了,中途罢演撂挑子了,然后换一种方式继续玩,服了,真心的服了 。

  这个电影用来解析突然转移实在是最好的证明。不是从故事里玩技巧,不是简单的玩机构,是闪瞎你双眼,前面拍的扭扭捏捏,后面来个直白面对,而且故事完全达到了作者表现的指向。

  尽管这是一个妇女没有地位的国家,但是他们有能力做好,未来有希望的,我服了!

  还学学会了环形长镜头,不需要大牌不需要炫技,不需要制作精良,论思想人家直接暴漏当时伊朗的社会全貌,男权社会、男人地位,论风格,这个结构和突转的设计亮瞎了我的双眼。

  《谁能带我回家》观后感(二):很有创意的电影

  刚刚聊天时突然想到这部伊朗的电影,我看了这么多电影以来感觉另类最有创意的一部。说实话在看这部电影我也看过很多奇奇怪怪的电影,但是没有哪一部像这部电影一样让我WOW的瞠目结舌拍案叫绝

  我们心目中的电影,都是要么虚拟一个故事,要么真实的一个纪录。无论是故事还是记录,在我们心目中都是有始有终完整构架。但是这一部伊朗名导杰法.派纳喜的《谁能带我回家》(又名《镜子》)却颠覆了这一传统框架。它将虚拟的故事和真实的记录拼合在一起,或者说,它在虚拟的故事外创造了另外一个虚拟的故事。实在是一个非常大胆,又妙趣横生实验

  故事的开端是一个小女孩放学后没有等到妈妈接她,而自己找回家的故事。本来也是好好的故事,通过这个小女孩的眼睛,看到当代伊朗的社会民情。但是大概影片一半的时候,这个小女孩直直看着镜头,然后一个声音出现了:“敏娜,不要看着镜头。”

  然后这个小女孩一甩手就说:“我不演了。”

  结果导演也没有喊cut,继续偷拍这个小女孩罢工后回家的过程

  小女孩遇见拍戏时在公车上遇见的一个老大娘老大娘说,摄影组给了她一份微薄报酬拍摄那个镜头。但是,她讲述台词却是真的。

  但是她的这一句台词,又是不是真的呢?这一个“真实”的追踪,是不是也是一个“故事”而已呢?

  电影没有绚丽的镜头,没有后现代的拍摄技术。甚至在很多时候,一个镜头就死死定格在一个堵车的公共汽车上,因为这个汽车挡住了视线,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于是我一边喝着汽水一边盯着毫无意义一动不动的画面,听着杂乱不清,甚至时断时续的微型麦克风捕捉的声效,心里想:这是***什么电影啊!太有意思了。

  不可否认的是,就在这样大胆的形式下,电影所描绘的伊朗也是相当透彻的。在这样一个泛滥的信息时代,我们对于中东的社会了解还是如此之少。这些镜头,至少让我觉得是相当有看头的。

  《谁能带我回家》观后感(三):说是半真半假,我看全部是假

  儿童题材的影片总是讨好的,谁忍心将唾沫吐在儿童天真稚嫩的脸上呢,所以我在这里当一把恶人恶意的揣测:本片的后半部分是假的。

  各位别怪我脑神经敏感经历了包子馅、华南虎、很黄很暴力之后,你对这世界相信多少?我原本粗大的神经也变得敏感,开始变得有怀疑精神起来。

  各位别先忙着反对我,证据有四:

  1,小女孩罢演了之后导演摄像等一干人在车上继续跟踪,小女孩走走停停,而他们在马路中央也时走时停,片子中可以看出德黑兰的交通是相当拥挤,在马路中间随便停车明显不合常理

  对于这个理由我十分不自信,甚至我自己也可以反驳:片中可以看出德黑兰交通秩序本来就很混乱车辆奇多繁杂行人随便乱穿马路,还可以从的士看出来随便在马路中乱停车的确是当地一普遍现象,况且有一段因为他们乱变道交警跑来找他们麻烦了。

  2,小女孩要打车回家,竟然三次被中途要求下车,如此点背的运气确实不是一般人能碰上的。当然我没去过伊朗,说不定当地出租车司机就是有这么恶劣

  3,能在出租车上遇见前著名配音演员几率...你自己算吧

  4,就算所有都是真的,随便把人谈话录音下来放到电影中,导演你想找官司吃吧?

  好了,钻了一堆毫无意义的牛角尖之后,来谈谈对电影的理解吧。

  首先,我不认为这是一部儿童片。虽然本片就是讲了一个小女孩回家的过程,甭管是前面部剧中情节还是后半部分偷拍“剧外”的剧情,都是小女孩独自回家。如果是一部儿童片,我就认为它完全没有任何意义可言,虽然电影不一定要表达什么东西。的确这部片子没有态度,只有完全的展现,但是我还是看出了导演一些委婉的诉求根据我的理解,整个片子小女孩的回家过程完全无关紧要,它只不过是一个载体,放在一个小女孩的高度客观展现牵连出这个世界被人忽略的很多客观存在。在伊朗这个严格的穆斯林国家,女性是没有地位的,小女孩上公车多次被从前门赶下车要求走后边的“妇女通道”,而本片中出现最多最重要的则是小女孩周边人的谈话。公车上,妇女的话题丈夫家庭儿女,连那个出身名门老太太都因为口音被自己的儿女嫌弃,妇女完全被禁锢在家庭生活之中,没有自己的自由。而男人们,都在谈论亚洲杯的伊朗韩国之战。在出租车上,夫妇争论以及和出租车司机的谈话表现了在伊朗社会正在接受挑战男女关系。女性要更多地从家庭劳动解放出来,而男性则希望更偏重传统男女关系,最后化解的方式很微妙:大肆宣扬大男子主义的出租车司机,却在路上帮老婆煤气罐。

  当然,本片也给我们展示独特的伊朗风情,德黑兰风情。原来伊朗的公车是男女分开的,原来德黑兰的车有这么多马路有这样繁忙人群熙熙攘攘就像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城市那样。

  最开心的是公车上那一对漂亮的男女,他们是新一代的伊朗人,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未来的伊朗男女关系:下车时,小伙子主动把大包提到了自己的身上。

  《谁能带我回家》观后感(四):拍生活中的故事

  一直以来喜欢文艺片,朋友推荐了十来部,百度出这部电影的时候,封面上的小女孩吸引住我了,伊朗人民异国服饰是一方面,那一副傲慢样子十分可爱

  电影的前半部分是剧情片,开片在马路上那个三百六十度的长焦镜头交代了大的环境,相比一些大片航拍或者摇臂所拍的镜头,这个转圈圈的画面更加让人记忆深刻

  在剧情设置上,我特别喜欢里面添加的一些小故事。比如学校门口的夫人与后来载小女孩回家的中年男子,他们之间的对话,让我一个外国人瞬间融入到了他们的国度,而且是那么的自然。公车上,最后一排帮人看手相的妇女,一直在叨叨的说个不停,生活之余讨论的全是孩子和丈夫,无论她的外型是否高大始终是个小女子形象。中途上车的老奶奶与邻座的妇女抱怨自己的生活女儿女婿是如何的嫌弃她,因为口音的不纯正而不让老人见自己的孙子。相互用眼神传达爱意的小情侣们。这些零零散散的人们,用自己真实的故事演绎着自己的电影。

  电影里可以算的上是音乐的,就只有在公交车上卖艺师徒的那段演出了,小徒弟一边打鼓一边收钱,临走时还不忘说了声“大家再见”。因为镜头一直以小女孩的视角所拍摄的,所以拉手风琴师傅并没有露出脸来,可他那双拉着手风琴的手,已经讲诉出了他的故事。音乐十分的欢乐,车上的人们没有因为音乐声而使心情变好,大家麻木的给着钱,做着自己的事情。这些让我想到了真实的生活中,那些艺人给大家带来的并非是欢乐,而是一种被逼无奈的习惯。小小的细节看似无关紧要,却给电影的真实感加了分。

  从小女孩对着镜头说:“我不演了“开始,影片变成了纪录片。拍摄的视角也发生变化,后半段基本是摄影师跟拍的形式,来记录下小女孩回家的过程。演员看镜头,摄影机出现在画面中,等一系列在拍电影中是不应该出现的,会给观众带来脱离影片的感觉。这个影片最成功地方在于,观众并没有因此而将视线离开屏幕,反倒更加的揪心,后来的小女孩是否真的回家了。不论是导演故意策划的,还是真实发生的,剧情上都是相当吸引人的。

  到底是纪录片好还是剧情片好,可能一直都是大家讨论的话题,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一部片子,将戏里戏外结合的这么好。其实电影中拍的一切,不管是什么样的题材,剧本全部来源生活,这样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视角的转变让观众并不觉得唐突。

  社会由千千万万个人组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观察生活,发现生活,还原生活。这是看完电影后,我最大的感受

  《谁能带我回家》观后感(五):意外及其创造的(严重剧透)

  《镜子》(The Mirror,中译根据情节又译为《谁能带我回家》)是贾法·帕纳西(Jafar Panahi)执导的第二部电影。这本该是一部非常简单的儿童电影,然而从第38分钟开始,小演员米娜的突然罢演,使影片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

  1. 米娜的罢演,使第38分钟之前的“真实”变得虚假,又使第38分钟之后的虚假变得真实。米娜罢演前,影片对学校周围、来来往往的人群、公交车站的环境、公交车上人与人之间的闲聊的拍摄,都显得十分生活化。而米娜的罢演,导演、摄制组的突然闯入,使得这种日常生活的观感被打破,观众在诧异同时也会意识到,所有的镜头都是选择过的。而米娜罢演之后,贾法决定继续跟拍来应对这种突发情况,即使这一情节是有意安排,也使得后面的部分更加“自然”,使“迷路”之一主题落地,更接近原先设定的故事情景。(据贾法在《这不是一部电影》(2011),中对这部电影的回述,这个情况似乎确实不是有意安排的。)

  2. 导演和摄制组的意外闯入,让观众看到了电影这种集体活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中尤其突出的是站在公交车门口的临时演员,他极力劝说米娜回去接着拍电影,他说了这样一番话:“他们从市区把我拉来,付了剪头发和买衣服的钱,让我演这部电影。你不演,他们就会停拍。如果你不想害我被开除,告诉他们不是我的缘故。”作为主演的米娜,是这部电影必不可少的演员,她的罢演不仅关系到这个临时演员的命运,甚至对电影是否能够顺利拍摄下去有着重要的作用

  3. 决定权在导演,,他是整个活动中的“核心人物”。导演并没有停止拍摄,而是继续跟拍米娜的回家之路。当原本的组织关系中出现了“不合作现象”,导演的决定使得之后的故事充满变数可能性,使原本设定的故事走向了别的方向

  4. 镜头跟随米娜的步伐随意拍摄,完全交给街道,有一些意想不到效果摄像机代替了我们的眼睛去追踪米娜,我们看到了一些无意义的镜头,并且随着米娜身上的音麦时断时续的信号,声音也出现了卡壳的现象。在形式上打破陈规是贾法的电影中非常典型特征,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他对镜头语言探索、电影真实问题的首次呈现。

  5. 米娜与一路上遇到的人的交谈,普通路人、出租车司机、警察等人的态度和表现,让观众模糊了真实与电影的界限。或者更应该是,这种放任自流的“演出”,就是真实事件本身。观众所看到的,是真实人生还是演电影呢?未经选择的街景和人物的出境所呈现出的“伊朗”是否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样子?

  6. 长椅上,米娜与曾在公交上相遇的奶奶再次相遇,奶奶问她在这里干什么,她有一段极其有趣回应:“我不想拍电影了。他们老是叫我哭,让我的朋友们看到,他们会笑我。他们还让我戴假石膏,好像我笨到会摔断手。我也讨厌这条围巾,看起来像小婴儿一样。我不是一年级了。”当奶奶问她关于台词的事,小米娜似乎并不明白暗示之前的拍摄其实也没有台词?),她说:“但这是我的真实人生。”奶奶很困惑,你不是在演电影吗?接着奶奶又说到她自己是怎样被导演选中参演电影的,而米娜说:“他给了我一点钱,但是他有点凶。”这里,米娜讲出了自己的真实人生和之前的角色设定的差别。(在影片后面我们还可以看到推荐米娜演电影的人。)

  7. 可以算是一种以伪纪录片的形式来讲故事。一些对空间的处理让人想起贾樟柯《公共场所》(2001)。导演的突然闯入在贾法后来的电影中时常出现,与《闭幕》(2013)的出场方式相比,《镜子》现场感更强。而在《出租车》(2015)中,贾法通过特殊的拍摄方式扮演他自己,过于强调技巧和形式。恰恰是这部《镜子》,哪怕是可以安排也是巧妙之极的。

  8. 小演员特别可爱!

  《谁能带我回家》观后感(六):貘

  貘

  ——贾法•帕纳西电影《谁能带我回家》与米兰•昆德拉小说《身份》的比较

  1.貘。

  1.1.貘是一种传说中能吃噩梦的动物。

  1.2.也就是说貘存在于世界上。貘吃掉梦。貘吃掉梦的同时沟通了梦境与真实。

  1.3.但是貘存在的世界又是在传说中的世界。

  1.4.所以,貘的存在与否实际上很微妙。

  2.谁能带我回家。贾法•帕纳西。

  2.1.《谁能带我回家》是一个单纯的故事,在车辆拥挤的城市中,手臂上打了石膏的小女孩米娜在等妈妈来接她,这一天妈妈却一直没出现,不耐烦的米娜决定要自己回家,而开始了一段城市冒险。她先坐上校方人员的摩托车,后来又转乘公共汽车。

  2.2.有趣的是电影进行了一半,片中的小演员竟然要回家去了,发脾气说:“我不拍了!”随即拿掉道具用的石膏手下车而去。拍片工作人员无法劝服米娜,导演灵机一动,决定继续拍摄米娜回家的真实状况,叫摄影人员尾随拍摄她一路回家,由于拍片用的麦克风仍挂在米娜身上没取下来,因此音画之间便产生了奇妙的互动效果,一部电影成了“戏中戏”,将剧情片的虚构和纪录片的写实之间的界限打破,成为一部虚实相间的电影。

  2.3.正如这部电影的英译名《镜子》(The Mirror)一般,贾法•帕纳西将影片中的世界分成镜子的两面,使两段剧情成为一种相近却又不同的对照。

  3.身份。米兰•昆德拉。

  3.1.梦魇是什么时候袭上身来的呢?尚塔尔不知道,让马克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只有昆德拉在暗夜里偷笑。开始在诺曼底不知名的小旅店,结束在狂乱的伦敦之梦。一切都可能是一场可怕的梦魇,可,一切是从哪里开始的呢?从诺曼底海滩上她对他无助地说出“男人都不再回头看我了”,还是让马克怀着对她的爱为证明仍有男人注意她而开始给她写匿名情书,抑或是混乱不堪的伦敦车站?

  3.2.我不知道,我所清楚的只是有一个可怕的梦魇。

  我的生活是什么呢?这世界又是什么呢?我们是生活在别人的梦魇、仅仅是一个梦中的人物,还是别人生活在我们的梦魇、我们是在熟睡、所发生的一切不过是一场梦?

  可怕的梦魇。

  3.3.可,梦魇又是什么时候袭上身来的呢?

  4.貘。噩梦。谁能带我回家。身份。

  4.1.不光是梦境的一面,或者至少说对人物与事件的本体身份性的不确切程度,越来越强,而且在现实与梦境两个领域之间的区别也越来越模糊。因此,在影片中,一方面,仿佛源自叙述者的思想的意象滑入了回家的米娜的梦中;同时,有两个故事,在同一地点,在同一个下午,一起发生:一个是米娜回家,另一个是孩子负气停拍。然而,在这两个故事之间,还残存着某种分界。当然,“真实”的世界与不真实的世界最后还是相遇了,因为孩子嚷出的一句话:我不拍了。但是这次相遇转瞬即逝,在电影的中段就宣告了电影的结束。

  4.2.但仔细推敲,在这部电影中,梦与真的混淆走得很远。我们见到的实际上不再是两个对立的世界,而是一个世界渐渐变成了另一个世界,一种“真实”在人们当时还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开始变化,移向梦的领地(或者,更确切地说,走向噩梦)。我们看到的电影的开始:一个女孩子孤零零地留在校门口,最后的结尾则是女孩把家门关上。再没有比这更真实平静的世界了,但中间呢?这是一个谵妄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那些正常的、“真实”的程式无法运转。在这两个场景之间,怎么可能一切就摇摆、动摇了呢?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人物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实际上电影自身就不是真实的,这样的一切使得我们的观感模糊起来,仿佛三个边界被突破了,米娜回家的真实被孩子罢演的真实所打破,小演员关上家门的真实又被演职员表浮出的真实所打破,一颗石子投进池塘激起的涟漪一圈一圈扩散开去,引发的联想也越来越宽广。究竟哪一个才是真实,我真地无法再去想像,如果我的生活也不过是一个楚门的世界呢?!

  4.3.真的不知道是在哪一刻,真实变成了不真实,现实变成了梦?当时的边界在哪里?边界在究竟哪里?这部电影与昆德拉小说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在于电影用一句话“我不演了”表明了边界所在而小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从某种角度来说让它永远存有一个悬念。两种不同的叙述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相互交融,让读者一下子醒悟到自己已在梦境之中,但又无法说清楚究竟这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甚至究竟它是否开始过。因为事实上,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的过渡是那么微妙,那么自然。“边界究竟在哪里?”当然。但我们也可以再问:真的有边界吗,有那么一个正常的现实卡住而瞻望开始的点吗?

  4.4.假如说这种从现实向梦境的过渡只不过是一种技巧上的成功,那么它的意义还是有局限性的。在《谁能带我回家》这部电影中它的意义表现为打破电影原有给人的封闭式系统的惯性,用shock使人感觉到电影在叙述真实,使得观者与电影的关系不仅仅呈现为观看,而让观者浸淫在电影的真实里,这电影的真实又消融在边界被打破的那一刻,电影不再是梦境而是的的确确的真实。而在《身份》一书中真正显示出它的价值(以及它的美)的,是这种过渡直接为小说所要表达的内容服务,并让人看到任何一个别的手段、别的形式技巧所无法让人那么清晰地看到的东西。这小说所要说的东西,或者至少让我看来成为整部小说的最有力的语义中心,就是“脆弱性”这一意象。当然有身份的脆弱性,但也有(而且是更深刻意义上的)爱情的让人难以忍受脆弱性——而同时也是爱情的无穷的力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