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情”,是放弃最好的借口
... ...
小时候,我们喜欢在手上画手表,不在乎哪儿是指针的正确位置,只要自己开心就好,因为时间在自己手上。
长大后,我们拼命追赶时间,怕稍有懈怠,就会成为同龄人中的落后者。
01
什么年龄,
就去做什么事情?
长辈们常对我们说:
「什么年龄,就去做什么事情」
18 岁,你就好好读书;
25 岁,你就赶紧结婚;
27 岁,你还不生孩子... ...
但这句话有错吗?
父辈们信奉的这句话是他们的经验所得,这样的人生是他们渴望的「稳定生活」,遵循看似正确的规律,这样的生活是看得见头的,很安心。
在潜移默化的教导下,许多年轻人深陷年龄规律,更可怕的是,他们觉得只要错过了对的年龄,一件事情意义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宁愿选择放弃。
范湉湉在微博发过一段话:
「我在该读书的时候谈恋爱,该上班的时候拼命学习,32 岁,该结婚了我辞职去追求梦想,38 岁,梦想刚刚成型,我又一次把杯子倒空,转行去认真做个演员。
我的人生似乎没有终点站!因为人生的刻度本就不应该让年龄来划分。」
年龄本就不是划分人生的唯一准则,也从无规律可循。
「没有该结婚的年龄,只有该结婚的感情。」
相信「什么年纪做什么事」,其实是对自己最大的束缚,而活出自己才是最重要。
02
挣脱年龄标签,
做真实的自己
问她原因。
她跟我说:
「从 23 岁起,我就有种奔三的紧迫感,变得很在乎年龄,好像总有人在暗示我,女生只要过了 30 岁没嫁人就完了。
平时填资料时,别人问是我 26 岁吗?我会下意识地马上否认,还没过生日是 25 岁,说完自己尴尬地笑一笑。
但是现在我 32 岁了,我发现生活好像并没有因为 30 岁的到来发生巨变。
生日那天我加班到 2 点,一个人回到家里,想起了这 8 年平静如死水般的生活,32 岁我想为自己活一次。」
我们之所以很在意年龄,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害怕活不成别人想象中的样子。但是我们却在忘记自己想成为的模样。
我们明知外界被年龄标签绑住,却没有勇气撕掉标签,就算活成了别人心里样子,但自己真的就会快乐吗?
上次搬家,整理东西时候,我妈翻到了一箱我高中时收集的漫画,打电话通知我,太占地方了,要把漫画扔掉,又补上了一句,「这么大的人了,还有谁看这些啊?」
但我还是很坚持要留了下来,因为就算现在,我还是很喜欢看漫画,就算别人觉得浪费钱、很幼稚、但是我却不在乎,做别人喜欢的自己太累了。
不是每个人都了解我们,就算是最爱我们的人也是这样,我们不能责备他们的无知,能做的就是勇敢说出真实的自己。
这才是我想要的人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无关年龄、他人。
03
别让年龄捆绑梦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变得害怕许愿,因为心里总有一个声音在小声嘀咕:「别做梦了,不会实现」。
可是,在世界上的某个角落,也一定会有人在做着我们喜欢的事,在完成我们觉得遥不可及的梦想。
日本老奶奶西本喜美子, 70 岁拿起相机, 80 岁学了 PS ,还举办了自拍展。 88 岁时出了自己的第一本摄影集。
西本奶奶说:「在拍照的过程中,人生获得了较之前 100 倍的快乐。即使被人笑话也没关系 我只是想拍一些好玩、让人开心的照片而已。」
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幸福的,年龄对她而言也只是数字而已,没有什么能阻止她追梦的脚步。
有些人会觉得年龄越大,肩负的责任和压力就会越多,他们害怕承受失败带来的后果,所以不自觉地去参照大多数人的人生,从中获得安全感。
每个人在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挑战,更重要的是如何直面挑战、解决困难。
比起羡慕年轻时无畏追梦的勇气,我更羡慕的是厚积薄发后实现梦想的能力。
因为,限制我们实现梦想,从来不是因为年龄压力,而是我们迟缓的行动力。
04
不要做无趣的大人
在电影《小王子》里,小王子小时候勇敢、天真、有梦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为了迎合社会,小王子努力适应现代社会中的种种规则,为了生计发愁的小王子丢掉了梦想。小王子变成他曾经最讨厌的无趣的大人。
我们来这世上一回,不是为了过 80 岁就死的人生,而是来找寻生命的意义。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区,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安排好自己的时间。
对于我们来说,年龄的意义,仅仅是提醒我们停下来进行阶段性的思考,反省过去,展望未来。
希望我们都能在自己的时区里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你同意
“对的年龄,做对的事情”吗?
点击下方「留言」
作者简介:所长本长,本文首发于「人生研究所」()。每天晚上 21:30 ,所长及有趣青年们和你一起,用有趣的视角呈现人生故事,用有趣的观点解读人生问题。转载请在「人生研究所」后台回复:转载。本期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