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君子见利思辱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君子见利思辱

2019-12-10 11:45:11 作者:余欣然 来源:演讲与口才杂志社 阅读:载入中…

君子见利思辱

  文 |余欣然

  演讲与口才杂志

  曾子在谈到为人处世时说:“君子见利思辱。”人品端正的人在利益面前,往往能够先考虑可能产生耻辱,然后再决定事情是否应该去做。

1

  演员喻恩泰出演《武林外传》之后,名声大噪,在很多人看来,他肯定借此机会,好好博上一把,定能够在演艺大红大紫一番,可出人意料的是,拍完这部戏之后,关于他的消息竟一下子消失了,后来才得知,他并没有选择乘胜追击,而是选择了继续完成自己学业

  消息传出,很多人都为他惋惜不止。有演艺公司觉得他这样的做法白白浪费资源,就拿着筹拍的剧本找到他,许以主角丰厚薪酬,没想到他根本就没有考虑,直接拒绝了。

  他给出的理由是:“拍戏是能获得丰厚的利益,但这不是我追求人生终极,我是不愿意做物质男的,现在最想做的就是完成学业。”

  正是这种坚持,他活出了自我,守住了初心,让不少人艳羡不已。

  《墨子》中说:“志不强者智不达。”很多演员在名声大噪之后,选择的都是借用这样的机会再前进一步,不但能够成就辉煌的人生,而且还有丰厚的经济回报

  喻恩泰在利益面前,并没有为之所动,而是选择了继续完成学业,哪怕是演艺公司找上门也是拒绝出演。

  喻恩泰能坚持自己的远大志向,拒绝利益的诱惑,最终取得成功就是必然的了。

2

  黄庭坚是书法上“宋四家”之一,他在戎州任职时,当地有户人家藏有欧阳询的真迹,但此人放出话来,观赏真迹者,需要有百万钱才行,虽然他是当地官员无奈为官清廉,根本就凑不齐百万钱,只得压下前往一赏的念想

  后来一位商人打听到这点,就主动提出借给他百万钱,欣赏完真迹后再将钱还给自己就行。

  起初他还颇为心动,可转念一想,还是否定了商人的提议,商人不解地问:“我只不过是借给你,并不是行贿,你有什么好担心的呢?”他回答说:“虽然钱是你借给我的,但这份情是欠下了,你要是以后有求于我,我又怎么能够说出拒绝的话来?与其如此,倒不如拒绝的好。”这位商人听后很是敬服。

  这件事被那位收藏知道后,就改变了先前的规矩,主动邀请黄庭坚过去观赏。

  虽然商人是借钱,并非行贿,但答应下来后,势必会欠份人情,如此一来,将会为以后埋下不小的隐患

  黄庭坚喜欢欧阳询的书法作品不假,但在这个“利”的面前,他首先想到的并不是占有,而是会不会给自己带来羞辱

  这样的做法,彰显出来的是个人高尚道德操守,这种严格律己的做法,的确能够赢得人们的尊崇。

3

  田华是国内知名表演艺术家,她塑造的“白毛女”一角深受人们的喜爱

  有一回,一家药品生产产商找到她,恳求她为一款药品进行代言,并许诺给予200万元的酬劳经过一番了解,她发现这款药品不论是介绍,还是口碑,都不太好,疗效也跟宣传介绍中出入不小,于是她就选择了拒绝。

  这家厂商很是不解,就托人说合,并表示可以提高酬劳,她听后,依然是不改初衷。别人问她:“难道你不需要钱吗?”她义正辞严地回答说:“我当然需要钱,但需要钱也不能什么钱都挣,这明显是在欺骗消费者,这样的钱挣了会一辈子不安心的。”

  这件事传开后,人们对她不由得肃然起敬

  明星代言屡屡受人诟病,可还是有不少明星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挺身而出原因为何?无非是利益二字,在丰厚的回报面前,鲜有不动心的。

  田华面对着丰厚酬劳,她却是没有丝毫动心,相反则是予以拒绝,在对方价格加码面前依然不改初衷。

  这种不挣内心不安之钱的做法,是内心高尚操守的真实反映,相比那些毫无节操之人,不知要强多少倍!

  见利思辱,是彰显内心澄明的做法,利在前,是诱惑,思辱是内心的波动,要能考量获利能否带给自己耻辱,把耻辱看得重,从而做出拒绝获利的选择。

  - END -

  演讲与口才

  口才助你成功 沟通改变人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君子见利思辱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