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写字楼的奇想日志》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写字楼的奇想日志》的读后感大全

2020-08-19 23:1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写字楼的奇想日志》的读后感大全

  《写字楼奇想日志》是一本由孙沁文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22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写字的奇想日志》读后感(一):残酷而又真实结局(剧透警告

  用了一上午的时间完了《写字楼的奇想日志》,初看完了鸡丁老师的《凛冬之棺》后,就期待老师的新作,所以,当这部作品出的时候我也是第一时间购买了,当时听鸡丁老师说是日常推理,在此之前,我并没有看过日常推理,所以我对日常推理还不是非常的了解,但这一次看了老师的这本,我发觉我还蛮喜欢的这样类型的推理故事

  在读这篇小说的时候,我把我自己也带入进去了,融入了这个作品本身,有的时候会去猜这些日常之谜的真相,真的要佩服鸡丁老师的脑洞,真是太强了,同时慢慢的喜欢了那个活泼开朗前台女孩我喜欢那种性格,在看这本书之前,嘉航老师就对我说过这本书的结局会很伤,所以我没看完一章心情就越发的紧张,我不知道迎接我的是怎样的结局,虽然有了嘉航老师的提醒,但我还是被伤到了,这是我从未想过的结局,一个既现实有残酷的结局。

  这样的结局不是我想看到的,但又是最真实的结局,真实到有一些残酷了,我曾经在读到一半的时候去幻想小玲与沈大师之后在一起的甜蜜的结局,读完结局后,我又幻想着黄小玲的未来,她只是偷了一块宝石,应该不会判多少年吧,而她从监狱里出来的时候才是最悲催的她就只有她自己了 ,我不知道她还不会不会接受他她母亲,沈大师也离开了这个地方而那时的她还要怎么活呢。黄小玲的结局注定是悲催的,而对于她来说最好的归宿也只有一个吧,我是这样想的。

  不得不说鸡丁老师是真的厉害,在前面的故事里加入了大量的伏线,都是为了最后的大结局,而最后的结局也是最让我意料之外的,(也让我崩溃很久),这绝对是一本好书,希望老师的书能够大卖。第一次写书评不太会,希望鸡丁老师不要生气

  《写字楼的奇想日志》读后感(二):各篇评论及书中的人物原型

  

众所周知,鸡丁喜欢拿现实中的人物作为推理小说的角色,所以这位黄小玲也真确有其人,而且我还有幸与她见过几次面,但具体样貌我已经记不清了,毕竟都快过了近十年的时间。这本书的第一篇《赤色模特发表在2012年,鸡丁突然迷上了日常之谜,于是开了这个当时叫做“前台MM”的系列,《恶作剧之夏》前面几篇我都看过了,不过这次拿到实体书,我又从头读了一遍。下面我就谈谈我对这本小说每个故事的看法可能有剧透,没看过的读者建议读完再看。

1、赤色模特

这篇的关键点在于如何在密室中关上抽屉,这时候塑料模特既是机关的一部分,又是谜面中骇人的道具,一举多得,除此之外值得称道的是严密的逻辑推理。推理的条件在之前都已给出,可以说相当公平,最后层层推出真相,令人十分满足,尤其是墨水溅到墙上破解诡计的推理,谁说诡计无法推理?四星半。

2、礼物

诡计非常鸡丁,很物理,然后谜面也非常鸡丁,送丝袜什么的,有点小猥琐。不过开篇的误导做的不错,某人浏览什么,前台就收到什么,悬疑性强。最后收集包装纸的推理脑洞大开,真相令人背脊发凉。四星半。

3、白色愚人节

这篇我比较喜欢,尤其是买光所有牛奶的谜面,很日常之谜。随后鸡丁继续抛出谜团,“犯人”何以要把牛奶倒入饭盒之中?我唯一觉得有点漏气的是两个谜团,分别由两个动机组成,同时操作这两件事略复杂,不如前两篇自然。诡计是视觉诡计,这次主角没有用逻辑推理出诡计,靠的是大自然的提示。四星。

4、彼岸的心

小孩子古怪的举动,背后隐藏着一个温暖的结局。鸡丁看了某个短篇之后,想要挑战一下这种类型的故事。这里面大可以看到一个温情的鸡丁。手印诡计很喜欢。四星。

5、恶作剧之夏

这篇一般,我个人不是很喜欢,看到蟑螂和壁虎贴纸的时候,猜到了一小部分。脑洞大是大,但略扯,幸而鸡丁最后也自嘲了一把,来了个逆转。三星半吧。

6、室内撑伞的男人

从这篇开始,是现在鸡丁的实力。如果说之前是留了余力,现在鸡丁开始玩真的了。不同的谜面,一个原理,一击必杀,正是我现在最喜欢的那种类型。把盗窃案和古怪行为联系在一起,最终指向真相。五星。

7、吃人电梯

这要怪鸡丁,很早就把这个诡计跟我说了一遍,以至于看的时候冲击力不如上一篇那么强烈。当然不是说诡计不好,也很强,至少用这种手法(电梯的特点)制造电梯消失事件,我之前没见过。本格推理诡计越来越难想,没见过就是赢了一半。结尾指向罪犯的逻辑链还是非常精彩的,特别是用一个事情掩盖另一个事件这种思路。五星。

8、蓝色的告别

丢出谜面的同时,也开始回收之前各篇的伏线,短篇连作集基本上都这种操作。但这本不同的是直接崩了主角的人设。开始可爱的女孩,最后竟然这样?解答当然也是从上面几篇里拿的材料,脑洞大是大,但是感觉总有点不对劲,具体也说不上来。看评论很多朋友说结局受不了,不过我倒觉得还好,也许是年纪大了,见的多了。四星半。

最后说一下小说中的几位人物,这里也要骂一骂鸡丁。首先,是在《白色愚人节》里出现的刁婷,以及《蓝色的告别》的via,其实在现实中是同一个人物原型。我见过的“刁婷”和鸡丁塑造的完全是两个人,小姐姐又文静又漂亮又有礼貌,身材又好,论颜值甩黄小玲好几条马路。还有就是主角的老板马可。现实中的马可真的长得比番茄还像番茄,笑起来尤其像,之前是写历史的,后来自己创业,可惜爸爸并不是马总,所以最后创业失败了。不过小说终究是文学创作,原型人物和小说人物还是不一样的,只是我看了脑子里会想起那几个原型,觉得好笑。

  《写字楼的奇想日志》读后感(三):擅长推理的才不会是fw宅男!(有泄底)

  

一个晚上看完的,风格和吃谜少女相仿,是我喜欢的日常之谜+快节奏+简单互动。想了一个贴切的词:内容的有效利用率,翻译一下=大部分的聊天信息或看似无关内容都成为之后伏笔,哪怕是伪解答的伏笔,那也是伏笔:) 于是觉得自己阅读的内容99%有用,这感觉蛮好的。更何况某伪解答日后竟成为真相的重要一环,所以这部确实不是简单的短篇连作,在布局上也是下了工夫的。

内容上,有些手法难度并不大,配上一些提示可以说得上好推,但作为短篇来说非常良心,大师思考的过程一直在穷尽解答,在谜题部分呈现部分思路或在解答部分给出完整逻辑,在说服力方面完成得不错。《赤色模特》的手法不难推,但本篇很有特色,主要是“思考顺序”和某种限制。思考顺序是指,知道作案者之后推理手法,觉得三人开会,作案者飞扬跋扈,受害者可怜无助的场景挺有意思,到底如何指认这个100%嫌疑人?挑战的点不是普通的从手法推凶手。某种限制是指模特出场时带来的震慑感,因为它在“恐吓”方面的力度过大,就限制了思考它其他方面作用的思路。《礼物》很是别出心裁,我心中的亮点在于“常先生”这个点不是完全无效的,某种意义上也是个切入点,从他身上展开也能得到一段虽然不完整但更便捷的正确推理。《白色愚人节》的动机亮眼,估计可行性也不低,把这两样东西结合在一起真的很绝,还能藏东西,真的笑了XD 所以虽然这个实施带有运气成分,但还是很喜欢这一篇!《彼岸的心》是唯一一篇不太对胃口的,虽然不容易自己推理,但感觉设置比较简单,关窗帘和脚印的原因太正常了:) 这对父子的特殊处境还对最后真相的揭露作了支撑,倒不如说这篇的作用是个大伏笔【不。《恶作剧之夏》我更喜欢伪解答啊!!虽然合理性...在看杯子那段的时候我也很质疑,但椅子部分的解释还不错。真相,钟没注意挂反了,这怎么行!钟一般也没这么容易挂反吧... 《室内撑伞的男人》是我最期待的两篇之一,谜面可可爱爱,真相很硬核,场面虽然非常诡异但也合理,倒是有一个伪解答蛮厉害的,不是为了遮挡上面的东西,而是为了阻止下面的什么升上去,喜欢这个!《吃人电梯》是最期待之二,它的亮点在于作案者后来必须做某件事的理由,他意识到自己的疏漏之后到弥补的那一段,描写的代入感很强。《蓝色的告别》谜面太厉害了!本来快睡着了马上又醒了(?)。奇怪的举止、火葬场(这个厉害了)、消失... 大师看到名片后洞穿一切,然后娓娓道来。阅读体验很好,疯狂撕裂。由于李朝的加入,一切变得很有说服力。印象里黄小玲的天真可爱甚至让大师觉得她的纯真不属于这个世界,都碎了一地还扎脚。大师的行动原本是为了拯救,最后倒也确实救了他自己。大家逐一说出各种真相,有一种推理本身难以企及的颠覆和幻灭感。

再说说人物。沈大师作为一个被刻意塑造成看似fw但其实脑子有亿点灵光的宅男,可以说十分成功;即算如此,他和黄小玲的好奇、开朗、可爱、具备工作素养的非常正面的形象确实存在较大落差。然而落差不代表不协调,而且一个乐于求教的好奇分子和聪明内向的知识宅,好像就是很搭。虽然一直抱有这种想法,但黄小玲一直没有任何表示,所以即便是大师称作的约会,我心中也毫无波澜,或者说有预测到结局。我并不反感这个结局,甚至觉得它很美,似乎还有一种“果然应该如此啊”的解脱感。这样说来,显然这是作为读者感受到的合理的结局吧。虽然我不喜欢悲剧,但乳齿卑微的心态怎么得到甜甜的结局啊:( 坦白说,大师这个人就很好,但不知为什么被“宅男”这个词框住了,有一种“无论他怎样厉害也只是个宅男罢了和黄小玲差了十万八千里”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正确的吗?个人觉得“宅男”这个标签像是对某些男性优点的大屠杀。我比较不舒服的就是大师一直觉得自己配不上黄小玲,虽然这种心态很正常...但就是想对他说就因为外貌吗如果外貌那么重要大家生下来就分等级好了还努力干嘛明明有不错的学识看到心仪的女孩却一直自卑真的太糟糕了!总的来说,感情在这部作品中,虽然前面都不怎么显眼,但最后的收尾非常精彩而且与之前篇目中的互动、双方的情感流露很吻合,这点再次将作品拔高。

“如果可以,我真希望用一辈子去解开这道全宇宙最大的谜题。”作者诚不欺我,黄小玲本身才是本文最大的谜面。最喜欢《蓝色的告别》:)

  《写字楼的奇想日志》读后感(四):一篇纯粹的书评(部分剧透)

  

提前声明:又大概翻阅了一遍,三星确实有点低,权衡了一下还是改成四星吧,不太会写长评,没什么华丽的辞藻,没什么文笔,没什么阅读体验,就是一片流水账,如果你不介意就看下去吧。

整体感受(无剧透)

这是一篇关于日常之谜的短篇连作集,一共由八个故事组成,主人公不变,都是前台小姐黄小玲和一位姓沈的技术宅,前六个故事为已经发表过的作品在这本书里有了一些修改,加入了一些伏笔,后两个是这本书里添加的新作,同时,最后一篇作品将前几篇的故事串联了起来。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是抱有非常大的期待的。我之前也写过一个很烂的日常之谜(短篇),结果被嘉航老师批的一无是处,还说诡计对比起鸡老师的这本《写字楼的奇想日志》来说实在太简单了一点。我之前也看过一些日常之谜,那我的与那些作品也对比过几次,好像也不算太简单(现在想想好像确实挺简单,我之前高估了自己水平),于是我就特别期待这本书会给我带来一个多么精彩的日常之谜。

等我真正翻开书,映入眼帘的精彩的谜面和……一个个令我大失所望的谜底。在阅读过程中,还向伏羲老师讨论了几次,每次一说有些让我失望,他就说看下去会有惊喜,于是我就一直抱着超高期待才看这本书,直到最后一篇,最终的结果就是,没有一篇让我眼前一亮的,被一遍又一遍说很伤的结尾也让我毫无触动。

闲话就唠到这吧,接着分析一下书里的诡计,有剧透,介意的可以跳过。

害怕.jpg

分章简评(大量剧透)

以下说了很多我主观看到的缺点,我本身阅读量就不多,肯定有很多问题,不喜勿喷,但可以有理有据的反驳我的观点

第一章《赤色模特》4 这篇我不太好评价,个人不是太喜欢机械诡计,也没研究过,就凭自己看完的感受打个分了。这篇的谜面是一个锁住的房间里悬吊着一个塑料模特,同时在这里面还有一个属于主角之一的黄小玲的耳环,而这一个房间的钥匙却放在房间柜子里。这一篇核心的就是这个密室,我开始还以为会有怎样厉害的解答,结果就是要使用细线放在了房间柜子里并关上了柜子,虽然挺复杂,看起来挺强的,但真是令我有点失望,不知道这种细线的梗有没有高低级之分,但是从物理诡计的方面来说应该还不错

第二章《礼物》3.5 讲的是主角黄小玲接连两次在公司里收到没有署名的礼物,于是她上了一把电子密码锁,可第二天还是有快递出现了。这一片的核心梗也是这个密室,本来想着这次总会有什么惊为天人解答解答了吧,结果就是密码锁进水就能开,唉。不过毛细作用那个诡计和展开倒还可以。

第三章《白色愚人节》4 一共三个小案件,一个牛奶被买没,一个饭盒被偷,一个写真机被偷。核诡就是拿牛奶伪装瓷砖,并刷油漆不让进,写真集也藏在牛奶里,有点坑的啊,够狂,就是我对可行性持有怀疑。

第四章《彼岸的心》3.5 这篇没有诡计,一开始还以为这孩子染上了什么坏东西,结果是给他爸爸一个惊喜,这造成的反差还真是让人有点感动。

第五章《恶作剧之夏》3 这篇有点玩的性质,伪解答猜测有点大胆,真解答应该纯属就是为了调侃吧

第六章《室内撑伞的男人》3 这一篇然我有点想到了小时候看的一分钟探案里的一篇,两个谜题,一个是在室内打了半天伞的男人,一个是个密室,这两个解答很紧凑,密室是用的高级货——电磁铁,而打伞的男人也只是因为伞被磁铁吸住了。。。

第七章《吃人电梯》3 一个人进了电梯,再看就没人了。这个谜面足够有吸引力,可惜啊,谜底被我都猜中了,感觉稍稍有点简单。。。

第八章《蓝色的告别》3.5 串联得挺有趣的,但是主要的很伤的感觉我没体会到,可能是我没一路追下来,没被他们甜到过,也可能是我太小。。。

总结

总之这是一部很好的短篇集,但是看的时候也不必抱着特别特别特别特别期待,认为这本会让你目瞪口呆的想法来看,否则就会像我一样看完后有点失望,打了个三星的不符合本书水平的分数。如果能抱着一颗平常心来看,那么这绝对是一个非常不错,可圈可点的一部作品。

  《写字楼的奇想日志》读后感(五):现实背景下的宅男幻想破灭

  

这篇书评可能会有一丢丢小小的剧透,但不会泄底诡计,请自行斟酌再决定是否要看下去。

这本书我是一口气看完的,一是我本身是日常之谜爱好者,二是我是鸡丁老师粉丝,三是我非常喜欢这个系列的人物设定,以前在《谜之锁》《给孩子的推理故事》中还看过其中三篇,早就在期待着后续了,所以前天快递一拿到手,我就第一时间翻阅,总共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终于看完。

抛去其他情感因素,我还是非常喜欢这本书,但一直拖到今天才写这篇书评。原因无他,这本书的结尾真的伤到我了,过于快速的颠覆式剧情崩塌让我甚至来不及思考,就被作者直接带入到一个破灭的现实,读完差点泪崩,缓了两天才开始走出来。

我老宅男了(熟悉我的朋友应该都清楚),本身就喜欢看一下比较宅的发糖轻小说,最初喜欢这个系列,也是觉得“我”和前台MM的互动特别有意思,偶尔还会发发糖。所以看完最后一篇《蓝色的告别》,心中那种如鲠在喉的痛苦感迟迟让我不敢相信这是这个“宅男追妹子”系列的最终结局。

鸡丁老师说,这是这个系列最好的归宿。

我可能不太能接受这种说法,但或许,这也跟作者自身的亲身经历有关吧。崩塌之下的结局在真相揭晓之时戛然而止,没有什么情绪渲染,但始终透露着一股幻想破灭的残酷,这种反转让我想起了不少推理名作的类似处理,但释卷之余,压抑在心的窒息感却从未有过。

说《写字楼的奇想日志》是本致郁系推理也丝毫不为过。

从头到尾被利用的肥宅,哪怕精通物理、化学,又会破解密室,将散乱的线索整理起来推理出真相,也始终得不到心目中女神真正的青睐。他自始至终都是个自作多情的傻瓜。

我不是单身,也没有遭遇过情感的挫折,可即便如此,我也更加向往小说中男女主角经历了一系列稀奇古怪事件之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很多人认为陈浩基《网内人》结局的突然玛丽苏很猝不及防,可这在我眼中却是加分项;《气球人》虽然我认为它最多只值四星,但结尾的发糖能让我脑子一热就打了满分;当我通宵读呼延云《真相推理师:凶宅》,看到结尾透露出推理者“呼延云”真正喜欢的女孩是谁时,竟然能高兴到一整天睡不着觉。正是因为过于追求美好结局,才被本作的刀子狠狠地割了一刀。

残酷又真实。

现实生活就是如此,每当你以为幸运女神站在你身边时,往往还会在后面被人泼一身冰水。你可能竭尽全力去冲击某个目标,最后得到的结果却不尽人意,你会慢慢怀疑自己的能力,进而怀疑人生的价值。

可这就是操蛋的人生啊,它永远不会一帆风顺,偶尔给你点幸福的小雀跃,让你暂时放松警惕,造至麻醉,可随后而来的打击让你更加站不起身。

每当自己以为更进一步的时候,却不曾料到这只是距离崩塌又近了一步。你跑到了旅途的半程,觉得还能坚持,便咬咬牙接着跑下去,可跑到最后才发现这是一场空。梦碎了。

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

我堕入情网,你却在网外看,始终不释放。

因为这本书,让我重新听了几遍好久都没再听的李宗盛的《山丘》以及谭咏麟的《爱情陷阱》。

这不是《嫌疑人X的献身》里的为爱付出,这是紫金陈《高智商犯罪:死神代言人》里的为爱盲目。盲目到以为她所有的笑容都是为自己绽放,盲目到以为哪怕自己是个肥宅,也能用有趣的灵魂俘获妹子的芳心。

扯了太多,聊回这本书的推理部分吧。

本书是日常之谜合集,我曾经偏执地认为,日常之谜要写好,必须要有足够吸引人的谜团,不然没有命案带来的紧感,导致剧情不够吸引人。

但鸡丁老师却用日常片段的堆砌,使得几篇谜面并不怎样吸引人的日常之谜变得超乎想象,它能牵着你慢慢读下去,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线索布局不生硬,密室诡计不强行,日常中带有伏线,谜团中带有日常,故事和推理的融合简直挑不出毛病,再加上鸡丁老师的文笔也比在《凛冬之棺》时有较大的进步,改掉当年用的网络用语(怪蜀黍、MM)之后,完全没有突兀感。

全书八个短篇,用推理小说的打分标准来说,我也完全不怕作者骄傲,值得给它一个5星。可能等过一阵子我完全缓过来之后,就会把4星改成5星了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