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日本学校的午餐》经典影评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日本学校的午餐》经典影评有感

2020-10-22 06:37: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日本学校的午餐》经典影评有感

  《日本学校的午餐》是一部由纪录片 / 短片执导,日本主演的一部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本学校的午餐》精选点评:

  ●

  ●很好的一课。包含劳动、分享、感恩、环保。吃饭课。

  ●教育中的良好互动

  ●寓教于乐、于参与、于生活,比死板的上课好太多!值得国内学校学习。

  ●好厉害的样子,日本学生原来是这样在学校吃饭的啊,好有秩序,好规整。

  ●以前看过,因为听到梁文道《八分》节目讲校园午餐问题又找来再看一遍。很短的纪录片子,就8分钟,让我觉得很受感染的是校园里小孩子们午餐时间的各种欢乐的气氛,片子选择的主角那个小女孩也非常可爱活泼。片子非常好的拍出了“日本学校的午餐不仅仅是午餐,也是一种教育”这样一个主题。午餐是炸鱼配梨汁、五蔬汤、土豆泥和牛奶,说不上多美食多丰盛,但是作为孩子午餐也是可以的了。孩子们自带桌布、筷子、牙刷、漱口杯,很萌的是午餐吃的土豆是六年级学生自己种的、收的,而且吃完饭后老师宣布“我们”明年三月份也要去种土豆,七月份就可以吃到自己种的土豆啦,既有免费劳动力,小孩子又会把劳动当做一种喜欢的活动。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点是喝完的牛奶盒子要撕开,洗干净,在教室晾一天,方便回收,午餐真的是一种教育呀。

  ●惊到我了(◐‿◑)

  ●太赞了

  ●一个小学生为学校午餐准备的东西都让我羡慕

  ●小孩子喜歡過家家、那是對成人世界的好奇、日本的午餐制度就是一種過家家、讓孩子們樂在其中、健康成長。

  《日本学校的午餐》影评(一):吃饭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

  关于"食育",中国自古就有。只不过一些讲究与说法通常是在自家的餐桌上由父母执行的。相比之下,少了一些参与性和互动性。

  日本人很聪明,把吃饭这件看似很简单的小事移到教室,不仅让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快乐地共进午餐,还能让孩子们在学校安排的整个吃饭流程里提升对事物的认知,并学到受益终生的行为习惯。

  整个吃饭流程的行为规范,其实暗涵健康教育(饭前健康检查)、环保教育(自备餐具、牛奶盒回收)、团队协作(食品领取与分发,餐具归还)、劳动教育(做卫生)、动手能力(校园农场,班级轮流种植)等等。

  另外:因为食物是分配到班级,每天都会有多余的食物。学生通过猜拳来获取多余的食育,也让用餐多了一份娱乐性、互动性,也是非常好的。

  关于国内学校"食育"具体情况不太了解,但我觉得适当的规范和仪式感一定会起到或多或少正面的教育作用。

  至于乡村小学,我觉得最容易借鉴的是"校园农场",由老师带学生班级轮流种植管理。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管理农场的过程中,对植物生长变化的观察,还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不仅能培养学生对生事物的认知能力,还能提高对生活的感受能力。而这些细枝末节恰好也为写作课积累了素材。

  总之,我认为日本人这样进行"食育",不仅对孩子个人有益,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有益的。

  《日本学校的午餐》影评(二):把教育浸透在点点滴滴

  没想到短短8分钟,包含的信息量如此巨大,也让我彻底为我们自己的现状汗颜。小女孩一开始先展示了每天带的东西,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一块小碎花的餐布,筷子,牙刷,漱口杯,擦嘴的手帕。看看哪一样都不像是我每天会带的东西啊!餐布,我们早已习惯了直接在桌上用餐,弄脏了桌子的时候随便用纸一擦就算完事了,至于是不是有油渍残留,没有人会去关心。可是我们看到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餐盘的,餐布垫在餐盘的下面,既保护了课桌,又使用餐变成了一件有仪式感的事。牙刷,漱口杯,现代人忙的有时连吃饭时间都没有,更别提饭后还认认真真刷牙了,就我身边的人来说,见过最把牙齿当回事的,也仅仅是在饭后用漱口水花了30秒漱口。再说擦嘴的手帕,以前有一段时间我尝试过随身带手帕,后来还是被不方便给打败了,也不想身边人异样的眼光看你,所以仅仅就带手帕这一件小事,就不光是要有环保理念,更要有一个这样的大环境,当所有人都觉得带手帕是正常的,不带才是异类的时候,那么环保才真正做到了家。

  接下来我们看到一带而过的学校农场,绿油油的植物在那里成长。从小就开始让孩子接触农业,了解食物的来源,这个真的是我们教育里严重缺失的一环。记得契诃夫有一个短篇,有一段讽刺了一个完全不懂得农业的职员,把什么长在树上的说成了长在地下,有的则是数目季节完全不对。大概很多没有见过土地的现代人正是如此,他们热烈地争论黄豆和毛豆的区别,没见过稻子,更别提懂得稻子和稗子的区别。不知道来源,也就难以感恩,所以我们浪费而毫不心痛,似乎也只有在涉及价格时会有那么一点摇晃,但也仅仅是在瞬间。

  到了学校的厨房,五个厨师要在三小时完成所有学生的午餐,而且从头开始,一切都是那么紧紧有条,包括一切的设备,干净、整齐。每桶土豆泥都要称重,这种精确是我万没想到的。再来看看我们的食堂,全靠大妈手一抖,是多是少就全在里头了。

  学生们跟着老师去拿午餐,去之前,每个学生都要戴帽子,戴口罩,还要询问一系列的问题。可以看到小女孩动作已经很熟练了,把头发塞进帽子里,然后戴上口罩。从小就接受这样的教育,长大还能不知道怎么保持卫生吗?处处皆教育,佩服。

  取餐之前,用餐以后,他们都需要说一些感谢的话,这样的感恩教育,真是日常一种无形的正能量啊。

  再看最后剩余的食物,由同学们石头剪刀布决定归属,在玩乐中就很好地解决了。同时获得的人也会觉得是自己的幸运,开开心心享受加餐。这样的午餐谁还能不喜欢呢?

  吃完饭了,整整齐齐刷牙,真是好可爱的小朋友呐。一想到我的龋齿,就万分后悔小时候没有好好保护,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哭。

  喝完的牛奶盒被拆开,清洗,晾晒,最后送到回收站,这样的流程,简单又不简单。想想最近热门的垃圾分类,日本那厚厚一沓垃圾分类的书,这种精神和态度真的值得我们学习。

  用完餐后的餐具被分类后整整齐齐地送回厨房,随后是二十分钟的打扫时间,既干净了环境,又让每个人参与了劳动。忽然想起中国一句古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可惜我们都不舍得让小孩子打扫,总是娇养。

  总之这是一部很好的短片,值得每个人了解和学习。

  《日本学校的午餐》影评(三):虽然对日本不感兴趣,但这餐午饭把我看沉默了!

  这两天,很多人都在关注某国际学校后厨事件。

  事情的起因,家长发现一年学费十几万的国际学校,午餐只给孩子吃包子。

  担心孩子吃不饱的家长们跑到后厨,却意外发现了烂番茄和烂洋葱以及穿越了时空的各种食材。

  至此,多家国际学校被曝食材出现问题。

  其实,这已经不是学校第一次曝出食品安全问题了。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看到学生们把长蛆鸭肉、猪饲料米粥、二次调料面(上一个同学吃剩下的碗底又重新装上了面条)、长毛鸡腿、蟑螂米饭、刀片套饭......都吃进了嘴里。

  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在学校里吃的却是这些东西,怎能不让人心疼呢?

  热爱祖国,应该从善待孩子开始。

  在学校食品问题方面,我们真应该向邻国日本学习一下。

  去年,一段八分钟纪录片《日本学校的午餐》在Youtube爆火。

  它告诉所有人,吃饭不止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的事情。

  这部纪录片的导演是一位住在纽约的日本人。当她去孩子的学校参观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午餐大量浪费,桌上一片狼藉,地板上零散着垃圾。

  身为环境学家兼纪录片导演的她简直被这一幕吓坏了。

  她决定回到日本,拍摄纪录片《日本学校的午餐》。

  这部纪录片不仅震慑了纽约学校的领导,还在网络爆火,成为全世界学习的范本。

  纪录片中拍摄的学校是日本崎玉市的一所普通小学。

  主角是五年级的女孩玉,她从家门口出来的那一刻,导演就开始了跟拍。

  玉和我们的小学生一样都背书包,但是她的书包外面多了一个袋子。

  据说,每个日本小学生的书包外都会有这样一个袋子。

  袋子里装着什么呢?

  玉为大家介绍, 里面是:一块午餐布、一双筷子、一把牙刷、一只漱口杯、擦嘴的手帕。

  玉所在的学校,除了有教室操场之外,还有自己的农场,高年级的学生负责在这里种植和收获蔬菜。

  这不是什么稀罕事,日本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这种农场,有些学校还有自己的果园。

  他们鼓励学生亲自耕种,让孩子们体会到食物的可贵。

  今天孩子们吃的就是六年级孩子自己种在学校农场里的有机土豆。

  食堂里,厨师们正全副武装削土豆。

  在日本,学校食堂的卫生标准,要高于普通餐厅。

  因为水可能导致室内温度升高,湿度增强,从而导致细菌繁殖,所以日本学校的食堂地板上不可以有一滴水。

  食堂中的5个厨师要在三小时内,现切、现做出720份食物,保持新鲜的同时,也要顾好分量。

  所有的食材在送进厨房之前都要确认温度,查看有无异样,确认没问题后才可以进厨房.

  那种为了节省时间在前一天洗好切好的蔬菜是坚决不被允许的。

  今天厨房为大家准备的是梨汁炸鱼、土豆泥、五蔬汤。

  厨师在把食物分给每个班的同学之前,都要对食物进行称重,因为他们规定每个孩子都要摄入12种营养素,而每种营养素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单位是毫克!

  学校还算好了每个孩子每天所需的卡路里。

  除此之外,学校对孩子摄入的盐份也必须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

  难怪,日本是世界上肥胖率最低的国家。

  而给这样讲究的配餐也让日本成为居民最健康、最长寿的国家之一。

  每个班级都有独立的推车,推车中的餐具非常整洁。

  12点45,玉下课了。她们开始洗手、摆放自己的桌布、餐具,换上衣服。

  负责去拿饭的值日生们,在每次拿饭之前都必须确认,外套是否穿好、手是否洗干净了、有没有腹泻的同学。

  确认完这些之后,他们会把消毒凝胶拿来,挨个再消毒一遍。

  老师带着孩子来拿饭, 拿饭之前他们站在门口大声的感谢食堂工作人员:

  我们是五年级二班 感谢您为我们做出那么好吃的午餐

  在正式开始吃饭之前,教室中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没有摘过口罩,因为飞沫可能会污染别人的午餐。

  看到这里,你大概会明白,为什么我们的学校经常出现大片流感、发烧甚至腹泻的事件了。

  同学们感谢完值日生之后开始用餐,口罩也是在这个时候才开始摘下来。

  同学们用餐的时候,值日生会告诉大家还剩下多少食物,当然他们剩的很少,两盒牛奶、两块面包、一份炸鱼、五份土豆泥。

  而且值日生还会把厨房给的菜品来源单念给大家听,每个孩子都很清楚他们吃的食物是哪里来的。

  除了厨房准备的两菜一汤之外,每个孩子还会有两个面包、一盒牛奶。

  饭量大的同学会参与到猜拳游戏中,希望得到剩下的牛奶,炸鱼和土豆泥。

  所以,他们并不认为每个孩子都吃饱是好事。

  孩子在这样轻松、有趣的游戏中,学会控制食量。

  饭后,同学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刷牙,然后在水池漱口,老师也是一样, 以此减少龋齿率。

  牛奶盒子被孩子们拆开,值日生把它们全部清洗过后,在教室晾晒一天再回收。

  饭后,每个班级的孩子都有20分钟的清扫时间。

  他们把自己班级负责的区域一一打扫干净,把餐盘、餐车放回厨房,把桌椅摆放整齐。

  每个孩子都非常明确自己应该打扫哪里。

  以上这一切,都在短短的45分钟之内完成。

  孩子不仅吃到了健康、美味的午餐,还全程参与。

  在劳动与合作中,培养起了最初的责任感。

  当导演问孩子们,你们喜欢学校的午餐吗,每个孩子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高兴的说“最喜欢啦”。

  有人说,这样一段短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现状:日本在培养公民,我们却在培养公主。

  大家纷纷赞扬孩子们全程参与劳动的做法。

  但他们的做法绝不是简单的教会孩子劳动。

  杉姐在这里总结一下,这餐饭到底有哪些优点。。

  一、洁一餐才能洁天下

  在日本学校严格的规定之下,餐具自然会清洗干净,但筷子就不太容易了,因为很多筷子容易滋生细菌,所以自带筷子是最佳的卫生保证。

  这样会大大减少疾病的传播率。杉姐在此提醒一句,我们中国还是肝炎和胃癌大国。

  当我看到日本学校午餐后大家集体刷牙的一幕非常感慨。

  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仅是卫生习惯,更是孩子个人的管理能力的培养。一洁一餐可以洁一室,洁一室才有资格洁天下。

  日本学生清楚的知道自己每顿饭吃的是什么,这些原材料来自哪里,而且因为精确地盐分和卡路里计算,让孩子从小就形成了对食物的重视。

  他们从小就懂得健康和饮食的关系重大,难怪他们连外卖都能为世界提供模范样板。

  二、饭前饭后劳动,懂得珍惜和感恩。

  学生们在饭前饭后都积极参加劳动,他们早早就明白整洁的生活来之不易,又怎么会随手丢垃圾呢?

  开饭和取饭时对工作人员的感谢,让服务人员和被服务对象有了情感的联系,孩子们学会尊重,工作人员也会更积极的工作。

  正如学校校长说的那样,45分钟的午餐时间也被认为是一种教育,和数学、阅读一样。

  让我们羡慕的这餐日本小学生营养餐只有10元钱。

  但他们吃出的绝不仅仅是营养,还有健康理念、环保意识、生活习惯。

  这一餐简单的午饭,是让每一个孩子终身受益的,这些生活习惯也必将影响到下一代和整个民族。

  民以食为天,在这个奇怪的时代,很多怪病就是和长期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有关。

  几十年后,孩子们都变成了国家的顶梁柱,如果他们的身体因为从小养成的饮食习惯被毁掉。

  那么我们毁掉的绝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国家的前途。

  作者:杉姐 微信公号《1895电影评论》同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