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霜降》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霜降》读后感锦集

2020-12-31 00:41:5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霜降》读后感锦集

  《霜降》是一本由严歌苓著作,陕西师范大学总社有限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霜降》精选点评:

  ●相比起前幾部從聽書軟件聽完的嚴歌苓作品,《霜降》的故事情節要薄弱不少,這也使得這部作品不是很適合在上下班的地鐵裡面聽,但嚴歌苓標誌性的倔強女人和細緻入微的細節描寫還在,4顆星

  ●结尾很加分

  ●结尾把人拉回现实,往日的欢愉只是云上虚无的时光。

  ●严歌苓式的玛丽苏和霸道总裁爱上我,但毕竟是严肃文学的严女士,行文间还是不忘对现实的揭露和人性的挖掘,但凡心软一点的作者,霜降就该和四星或大江中的一个走了,但她就偏不,一个逃犯一个落魄一个从娼,现实未必那么凄惨但若不凄惨哪来的美?就像每段感情里都有的那么一点点“真”,泥泞才是这个故事里的“真”(话说严女士真的很适合这样的短小篇幅)

  ●真是比《红楼梦》里的贾府还脏……

  ●她的小说 越来越难读了 同样的配方 调料好像少了

  ●很细致地写了个很地摊的故事

  ●霜降再美丽,再聪慧,也逃不了女性的宿命

  ●聪明又会妥协,却在大酱缸里染了色。既放弃了真也不能放弃了精神,最后便迎来了冬天的一无所有。

  《霜降》读后感(一):霜降

  

《霜降》严歌苓

又是一本严歌苓的书,真的是太会写了,文字、语言的运用出神入化。

生活真的残酷,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的。摘录一段点评,写得太好,我无法超越,也无法自己表达清楚。

“故事围绕一个出身卑微的小人物进入北京一个权贵大家庭展开。貌似风光无限的将军府其实里面藏的居然是一群啃食老爹的患了各种精神病的寄生虫们。看似正常的一群人个个都像个疯子。而走进这个院子的小妞儿用她那聪慧明亮的眼睛把里面的每个人都翻看了一遍,最后发现除了腐朽、卑鄙无耻、道貌岸然、衣冠禽兽之外还有那么可怜的一丁点儿“真”存在。为这这一点儿真,她把自己的命运也改写了。命运这只手终究没有放过她,在大染缸里泡久了她也失了本色。本来我对她抱有深深地同情和怜悯的,喜欢她身上那股灵气。可是看着看着也看出了无奈、心酸与悲凉。她终究还是被生活打败了,她终究还是没逃过堕落的魔爪。也许这才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关于生活的真相吧!不是你热爱它它就对你展露星眸皓齿,不是你奋斗了就能迎来柳暗花明。很多时候它是一滩滩烂泥,从这堆烂泥里刚拔出脚又有下一滩烂泥等着你去踩。无数的偶然与必然把生活拼凑的鸡零狗碎,无数的失败挫折把生活装点的热火朝天,无数的人、事来来往往,走走停停……

人性是经不起检验的,它有时可怕的可以把一个活生生的人摧残的面目全非,血肉模糊。”

  《霜降》读后感(二):霜降之后,便是冬了

  这本书写的是旧军阀的兴衰,一个时代的覆灭,和一个女佣的爱情。 程司令是战争中侥幸活下来的人,因此享受到了那万分之一的幸运和富贵。财富和和平足以使一个军人堕落(参考情深深雨蒙蒙女主爸) 程大江是程司令的儿子,新青年。他不甘心活在父亲的头衔之下,决心要靠自己闯出一片天。但结尾他人对他的介绍“这是程大江,就是名将程司令的儿子”何尝不是一种讽刺? 程四星也是程司令的儿子,一开始就是个叛逆的角色,感觉从头至尾都被父亲囚在一个小屋子里。他是旧军阀家庭的牺牲品。父亲荣耀的权力却是他一辈子的苦痛。所以他自杀,逃往异国。但,逃成了又有什么用?没有人是真心待他的。 霜降只是一个小女佣,但她美丽,善良,聪慧。她的真心换来了许多情,但在程家这个大染缸里,有什么情是真的? 程大江是霜降的天上月,他们相爱,但大江嫌弃她的学历。(表面学历,实则阶级差异)明白永远得不到大江尊重的她放弃了这个选择。四星给了她尊重,但她不爱他。 小说的后半段比前边的更好看,因为所有的线索,所有的矛盾都浮出了水面。 我觉得虽然时代不同,但爱情的本质大抵都是相同的。所以这本书里的爱情写的比较好,可以看一看。霜降在面对两个男性时不同的心理变化也很有看点。像评论区有人说:面对婚姻有人选择爱情,有人选择现实。 但霜降哪个都没选,因为爱情是朱砂痣,会变成蚊子血,是白月光,会变成白米饭。而现实,她不愿意为了所谓的安逸委身于人。也许有点悲情色彩吧,但这篇确实值得一读。 有人说这本书是当代的红楼梦,红楼梦就算了,格局确实还没有那么大。但了解一下上个世纪70年代军阀的家庭故事,还是可以的。

  《霜降》读后感(三):这次第,霜真的降了

  

俗话说“霜降杀百草”。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随着霜降的到来,不耐寒的作物已经收获或者即将停止生长,草木开始落黄,了无生机。

这个聪明、有姿色、有点善良和倔强的乡下姑娘霜降,无意间成为了一个将军府邸的小保姆。原本单纯的她,在这个大染缸中,亦未能不被染。书中有一句话“从此她的心和身干的是两回事,她变成了自己越来越说不清的东西”很贴切,在程家这一年她便是如此。或许这就是对很多人来说生活的真实吧。出淤泥而不染,并没有那么容易。

书中女主霜降和两个程家少爷有感情纠葛。一个是喜欢她的四星,一个是她喜欢的大江。四星在最落魄时遇到霜降,他本想在这个已经腐烂到内核的大宅中慢慢消耗生命,因和霜降关系中的一点“真”对生活有了点期待,在明白自己有可能出事时提出和霜降一起逃去国外。大江是女主心中的白月光,生在这个上上下下堕落的高干家庭,他却没有生活在将军父亲的羽翼下混吃等死,他一直想证明“我的成功不是从父亲的权势中来,而从沙漠丛林中来、从学识中来、从思想中来。”两个人,一个对她是有残缺的“真”,一个是对她是很完美的“假”。她以为“好好读书”就有希望和大江在一起了,放了四星的鸽子,让他独自逃走出国。却发现因为与四星和楼霸的瓜葛产生的后果,原本就配不上大江的她更没希望了,放弃了大江,也放弃了“好好读书”。

将军的权力日渐式微,后又承受不住各种心理打击成为植物人。五年后,本梦想着纯靠自己的力量成为第一代现代化军事家的大江,因腿伤退伍,成为一个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待业人员。他遇到了霜降,此时的她大概已是一位富商的情妇,走出了大染缸程家,但她还是堕落了,这次第,“霜”真的“降”了。

  《霜降》读后感(四):盛夏有雷雨、晚秋有霜降 (写作马拉松D12)

  

看完霜降也有一些日子了,前几天正好看到严歌苓老师在圆桌派上的访谈。想到一直挤压着的读书笔记。

实话说,严歌苓老师的访谈并没有她的文字精巧,有点传统,带点古板,甚至还让人疲倦。不够李碧华灵动,也比不上张奶奶犀利荒凉。她笔下的世界都是布局稳妥的,不那么华丽,也不那么惊奇,但读者总能在一些转角处发现一面镜子,一面平光的镜子,没有扭曲、惊叹、刺痛,只有一个平平无奇的面孔,一段似曾相识的过往。

霜降的故事围绕程家大宅展开,借她一个乡下来的小女佣的视角,打开这个草根权贵大家族的疯人院本质。就像四星当初警告她的,这里是牢,你来了,就跟我一样,永远也走不出去了。

在阅读程家将军、四星、大江和霜降之间的故事时,脑海里总是不自觉地联系到曹禺先生的《雷雨》和《北京人》,想到前者人物命运之间的瓜葛,想到后者大家长制下的分崩离析。《雷雨》尤其相似,只不过程将军是更热血更狠戾的周朴园,四星是被囚禁的周萍,大江是褪去热血的周冲,而霜降是更软弱更世故的四凤而已。都是我们称之为封建大家长制的批判故事。老辈的荣光与肮脏、子辈的混沌与颓唐,失败的出走与反抗、预料之中的投降与牺牲。借用一个外来人的进入和在场,刺破温情脉脉的面纱下的丑陋和腐朽,挑拨原本已几经死寂的神经,然后荒荒唐唐地大闹一场,用嘶吼、血泪与过去、父权、大家长制彻底决裂。

雷雨8.6曹禺 / 1999 / 人民文学出版社

北京人8.4曹禺 / 1994 / 人民文学出版社

硕大的命题必须依附一些东西落地,男女之情莫过于最动物性的导火索。

将军浑浊的眼睛盯住了霜降,与其说他在揩油,不如说他只想像证明自己的权力尚未过期。那一双自信霸道的老手在教霜降习字的过程中,透出一种在苍老至几近泯灭的英雄主义的欲望。在这种权力面前,连喘息仿佛都是一种恩赐。在四星与霜降之间,一个溺水之人抓住了一棵稻草,一个微不足道的透明人得到了一种赤裸的关照、爱意和珍视。四星说要霜降跟他走,赌一把;霜降却犹豫,她不甘心,她想不通自己要跟一个肥胖、秃头的囚徒一起叛逃。她不爱他,她只是怜惜那个爱她的四星。霜降属意的是鲜活的、热血的、白色的大江,更是大江代表的一种生命力,一种未来。最后的最后,在一个灯红酒绿、烟雾迷乱的夜,在大江拖着被现实打折了的腿重新出现时,霜降只是轻轻拿起自己的皮包,走出门,回头再看他一眼,“眼光很曲折”,因为大江已经不再是那个冒着热汗的白衣少年,而自己也不再是那个可以被光照亮、照暖的小女佣了。

之所以这不是一个普通的男女情感故事,是因为这三个和霜降有所关联的男性不仅在骨血上有所关联,更是男权的高度符号化的象征。就像书中无数次提到的父与子之间的相似与沿袭,尽管四星一直为证明自己是将军的儿子而挣扎,而大江一直在为证明自己不只是将军的儿子而努力挣脱,但在霜降看来,这三双都曾伸向她的手,并没有什么根本的不同。从四星狠厉的眸子里,从大江的懊恼她出身的叹息里,霜降都看到了将军的血液在流淌,一如这个宅子那样可怖。

反观故事里的女性,孩儿妈作为一个一直羸弱且一直旁观的女人,只是躺在她的竹椅上摇着蒲扇或织着毛衣,侧目而视。但也正是她,第一次传话叫霜降去将军书房、第一次给四星送饭、按下老爷子的急救铃……她下意识地想要玩一局命运的游戏,一场多米诺骨牌式的报复,并不偏袒任何人,包括她自己……

但就像一个失败的跳杆者一样,这个故事并没有碰到雷雨型故事的标的。再者,一直以来,都不很喜欢严歌苓故事里的女性气质,她们似乎总是在男性身边游离且挣扎的女性。她们受男性照拂,却从不留恋;她们动情,却也如此绝情。她们在命运面前,总是乖顺地低下头。明明是反封建的,女性却又总是那么封建、被动又悲观。

这样想来,霜降这一故事,只是一个拙劣的模仿。如果批判的枪口只能裹上糖衣、对准往昔,那这类作品都只能是雷雨的重复演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