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鸟》经典读后感有感
《孤鸟》是一本由麦洛洛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3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鸟》精选点评:
●整个故事基调阴郁,读来挺沉重的
●喜欢 已入坑
●当我把这本书合上的时候,我的大脑陷入了一片的空白。我唯一能做的动作,就是不断的叹息。故事中毫无疑问是一个悲剧,一个彻底的悲剧,尽管文笔不是特别的恰当,文章也存在着一定的漏洞,但显现出来的事实影射出来的道理,十分耐人寻味。文章总体而言不错,属于那种可以从头到尾读下去的作品,可以让读者产生很强的代入感,这使得我看完之后,不由自主的悲从中来,仿佛自己就是文中的松鼠,被猎人捕了起来,于是一切都毁了,一切都归于寂灭。只是比较不喜欢作者从始至终的悲伤基调,全文都处于比较抑郁的状态,没有一个转折点,让我感到一丝遗憾。也许这正是作者想要的效果,但我并不觉得很棒,反而觉得他如果给我几个转折点的话,可以增加可读性,毕竟文章在通情达理的同时,要注意波澜起伏。
●公司里的书 不知道谁买的 拿一本打发时间吧。不好看
●感悟:总结起来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当代的伤痕文学。“生而为孤”的字眼太过压抑,领养,抛弃、暴力、贪婪。“理想国”的灵魂在喧闹中走向了绝望。记得看过有人这样形容孤独: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蝴蝶,足以撑起一个盛夏的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花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孩童,水果,猫狗飞蝶当然热闹,可都和你无关,这就叫孤独。” 摘:“我无法相信乔树。我不相信在我们的理想国,有“朋友”这一说。在理想国残酷的生物系统里,谁都必须以牺牲别人来保全自己。我害怕乔树日后出卖我,我不要做那个牺牲品。” 微信读书 —— 麦洛洛 《孤鸟》
●麦洛洛的小说很沉痛,也不知哪里来的这些故事和感受。虽然一些地方感觉有些生硬,但总体上挺深刻的!
●人生已经够悲伤了,别再写这种青春文学无病呻吟了
●一本书,最烦的就是叽叽喳喳的序,关键看完还是生无可恋的。
●突然会想起来,深刻,郁郁,用力过猛无病呻吟~
●整体阅读下来感觉还是蛮流畅的,唯一感到不适的地方就是水滴从深圳回来之后的作为及所涉情节。
《孤鸟》读后感(一):一个人的孤独好过一群人的孤独
不是我曾爱的口味与风格 字里行间给我一种悲观沉重的感觉 孤独孕育出他独特的艺术天赋 但更多的却是给了他痛苦 刚开始看的时候只觉得他是最正常的那个人 即使为了喜欢的姑娘背叛了朋友 却仍然是我所接受的正常反应 而乔树是经历痛苦之后所致的不正常 夜里梦游尖叫撞头 都是内心受到伤害之后的异动 理想国是他们的港湾 即使它并没有那么温暖 却是年少时期唯一能给予他们温饱的地方 可这是他们年少时期无法参透的幸福 内心的不服与躁动让他们纷纷离开 而未知世界却并不善良 生而为孤 因此不渴望幸福
《孤鸟》读后感(二):即使生命孤寂,我们也不要忘了追寻光明。
起初,杜浩天用他的怯懦保护自己不被恶势所伤害,逆来顺受是他的人物色彩,然后他一直用点滴的善良保持他自己,感受过冰冷的人生,收获过从所未有的母爱,珍藏着一段热忱的友谊,最后活在这光明的人间。 乔树,天生的主导者,默默保护着自己选中的跟班乔树,他对乔树的温柔保护仗义的情形深刻地打动了我,但因自己儿时的性格冲动对他人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他的父亲间接地因此背负上贪官的恶名,赔上了性命。乔树的悲哀之处在于他无法转化他心中的愤怒,以怨报怨,最终导致放火杀人案,被判了死刑。 当我看完这本书,一种孤寂感充满了我的整个心灵,次日,我才缓缓回味起这本书来。我很怀念他们在理想国操场上的栏杆上看日出,聊天嬉笑,他们的青春在风中轻轻摆动。 杜浩天的命运很坎坷,他得而复失自己的妈亲生母亲,失去了爱他的魏爷爷,失去了他的所有财产,失去了水滴这个从小到大的朋友,失去了乔树这个两肋插刀的挚友,他好像失去了所有,他像当初在那个孤儿院“理想国”一样,变成世界上一只寂寞的孤鸟,在天空中哀怨地鸣叫。 但在他的生命中,他所遇见的人和事,带给了他痛楚,也带给了他温暖,他收获并珍藏了所有人对他的爱和温暖。 正如屋外的天空碧蓝,万里无云,一只小鸟落在树梢上,这样一副春日美景。蓦然间,小鸟飞向蓝天,羽翼扑扇扑扇,发出震天颤响,随即逐渐向远方飞去。 即使生命孤寂,我们也不要忘了追寻光明。 ――彭奕燕20170814
《孤鸟》读后感(三):“我们生而为孤。”
首先希望所有对这本书持以负面态度的人能够说话圆滑些。
我不知道如何去评价这样一个故事,只是这本书的那句话永远不会逃离我的记忆。
“我们生而为孤。”
会有人说它,太惨了,太悲哀了,太过伤痛了。全书的温暖基调始终都在前面。但是就我看来,希望和温暖其实一直都在字里行间。
他们再悲惨的时候,也绝对不是漆黑长夜,都有着凌晨的微弱光芒。他们的故事悲喜交加,悲后有喜,喜过有悲,交杂着上演他们共同的舞曲。他们会在人生这个舞台上演出不同的格调,他们的路看似是同一条,其实他们早已走过了每个人人生的十字路口。
那个十字路口就是“理想国”。
麦洛洛的文笔我很喜欢,没有词藻的堆积也没有轻狂,而是看似平淡的底下波涛汹涌。这让他的文章在看完之后还能够静下心来回味。至少我觉得这本书是这样的,至少我觉得相比于《精灵歌》,这本书的讲述更让我沉沦。
《孤鸟》,至少是在虚构里带着真实的。他只是把那最黑暗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甚至让人觉得有些鲜血淋漓。也许是他个人的原因,沉重的里面有绝望,绝望的里面有挣扎,挣扎萌生了光芒,光芒在沉重的黑暗里蔓延,在燃烧过后重归寂静和寒冷。
这样的文章其实更加符合生活基调更沉重消极的人。会让人觉得无比的心痛,却又想活下去。
他不是在无病呻吟,他只是站在最普通的角度去记叙,只是在汇聚着所有的黑暗。
我想,一个人在读一本书的时候,一定要了解作者。就像《我等你到三十五岁》那样,不了解南康白起的人,想必只会觉得它不足一提。
故事只要经得住人回味,就是好故事。
小说只要耐得住人推敲,就是好小说。
世间的悲痛太多了,所以才需要有人把所有黑暗尽数聚拢,萌生新的希望。
《孤鸟》读后感(四):悲惨世界
非常悲伤的故事,文笔很好。麦洛洛很喜欢写人性,而他对人性的细腻描写也是书里最出彩的部分。
故事起初发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一个非政府办的孤儿院,整本书都十分阴暗。开始盲童杜浩天和乔树在理想国的相互依偎,是整本书最光明和温暖的地方。还是输在了剧情上,两个字:“太惨”,大多数的人,死的死,伤的伤。丑鬼因为失恋选择自杀跳进了水井。主人公杜浩天被收养被继母毒打,继母怀孕后生下来宝宝后,杜浩天居然想到掐死婴儿,行动失败后,他被继母的毒打更是令人不忍卒读。被判死刑一年后死去的乔树。孤儿院被警察查封,杨妈妈带着七个孤儿流落街头。走向堕落的水滴,死去的宣哥哥。黑道大哥龙哥被杀,王花花入狱。白化病的小杨柳……死的人非常多,有好人也有坏人。
「如今我们都长大了,不再是理想国里相依为命的孤儿。候鸟总要远飞。」
「等到你们飞出去的那一天,你们就会知道,外面是待不下去的。总有一天,你们还是会乖乖地飞回我们的理想国。因为,我们是一群无依无靠的孤独鸟,孤独就是我们最大的依靠。」
「我们生而为孤。」
「因为经历过窒息的黑暗,所以此刻看见的光明才更加强烈……」
「杨妈妈被梦城市政府授予荣誉称号。二十多年了,当杨妈妈在大雪漫天的冬季,收养了她的第一个孩子“丑鬼”之后,这荣誉就应该得到,却晚得了二十年。」
印象深刻的话太多了。
很多地方看得落泪。哭得最难受的一次是看到浩天的母亲为了给儿子捐眼角膜,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最后主人公杜浩天也死了,反倒不那么意外了。
缺点在于悲剧色彩太重,种种刻意求“惨”导致剧情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这是悲剧作品的容易失败之处。以惨为美,这样的文学态度是不健康的。也许我已经过了看伤痛青春文学的年纪(中学年代)了。
打四星一是因为感同身受,二是为了平衡一下分数。不喜欢也不要乱打分,虽然题材太阴暗不讨喜,但是文笔和底蕴绝对要比大多数90后00后写的狗血玛丽苏虐宠网络小说好太多。(说实话,那些网络小说我根本读不进去,真不知道哪里吸引人了)对于难得一见的90后作者的严肃文学作品,又是讲的底层小人物的故事,还是要支持。
《孤鸟》读后感(五):有过悲欢,终究无憾~
很多人可能因为故事情节过于“悲惨”而有所反感!而在我看来,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悲剧,也并非是作者在刻意抒情,反倒是在很客观的书写理想国“孤儿们”的人生!每一个人从出生起,就受环境的影响,形成命运的必然走向,只不过这个故事的主角们生活在一个我们看起来并不真实的环境里。但就这个规定情境来讲,故事的走向,所有人物的命运便都是合乎情理的!
在乔树到来之前,杜浩天从来没有那么真切的感受过“外面的世界”。他的愿望有很多,但其实他渴望的是自由,这一切都因为他觉得自己并不幸福!当一个人的意识开始觉醒的时候,必定是幸福的,然而当他用这种力量去感受世界的时候,悲剧也就开始了…
乔树是一个拥有上帝视角的角色,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一直在为自己的目标做准备。如果说有什么意外,那便是他的恻隐之心想要去“拯救”杜浩天,这也是这个故事唯一的悲剧性。
再说丑鬼、水滴和青青他们,命运注定他们必然走上那样的道路。但要说是悲剧?至少他们选择了自己的终点,在这条路上,哪怕是片刻的时光,他们有过欢愉,有过满足,有过如烟花般绚烂美妙的瞬间~人的一生,不都是由这样一个个的瞬间连成的吗?所谓悲喜人生,不过是这样的时光多与少之分罢了~我们,又何其有幸,能说自己比他们活得幸福得多呢?
乔树走后,杜浩天的命运一波三折,但却无疑是所有孩子中,最幸福最无憾的~他短暂的20年人生里,有过从怯懦走向坚强的过程,惬意的度过个许多的清晨、黄昏~眼底的颜色浓烈过,暗淡过,模糊着又逐渐清晰起来…又有许多个年头,他承受着旁人艳羡的、安慰的目光,又有无数个瞬间,他享受着“家人”的温暖~他坚信着,被骗过,坚守着,绝望过~但人活一世,已然有如此斑驳的经历,何尝不是万般有幸!最终他绝望,却终究都结束了…
乔树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他像一道光,无意间照进了杜浩天的生活里,照亮了他一整个人生!本是过客,却为别人带来了光彩,成为了风景。他本应觉得自己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为了对曾经幸福时光的执念,毁掉了一切,包括自己~但他无意间发现,无望之人还有可能成为别人的希望,何尝不是莫大的安慰。所以他说服自己,放慢脚步,带走了悲凉,留下了微光!最终他的人生也不再是一个悲剧!他,其实就是每一个人心中的希望,可能很多时候,就是我们自己!
理想国里的孩子们生而为孤,我们又何尝不是呢?如果找不到一个人双飞,就自己流浪去天涯,看遍脚下的风景,赏尽眼底的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