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软弱之道——靠主得力的人生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软弱之道——靠主得力的人生读后感精选

2021-04-24 03:59: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软弱之道——靠主得力的人生读后感精选

  《软弱之道——靠主得力的人生》是一本由巴刻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201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软弱之道——靠主得力的人生》精选点评:

  ●巴刻的书,必读。哥林多后书的释经,其中有关于奉献的部分,讲得透彻,最喜欢是最后荣耀和盼望的部分。软弱是因为没有盼望。

  ●林后释经,恍然大悟之感——软弱是基督徒的生活之道。基督自己是我们软弱中的力量源头和属天盼望的源头

  ●“世人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规划着这个世界眼中的强者之路和成功之路。基督徒则规划着对基督的信心之路,深知这条道路上会有各样的软弱相伴。他们接受这一切,因为他们懂得,在今生讨主喜悦的信心旅程,终将带来荣耀。”~巴刻

  ●这是哥林多后书的很好的默想材料。 这个世界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权拥有轻松,舒适免除痛苦的人生,一个让我们能发现,展示和发挥我们里面的所有才能的人生,但是这是一个扭曲变形的真相,过高品质的生活不是基督的呼召,不是暴力的呼召,不是我们二十一世纪信徒的呼召,对所有基督徒而言,更可能的反倒是,我们越跟随主,上帝约会让我们体会到软弱和痛苦,好让我们像保罗那样学会,当我们认识到自己的软弱时,也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在主里面刚强。

  ●巴克用六万字的体量来梳理林后的基要信息,求面面俱到但却难以深入,但巴克最后对神的荣耀和我们对永恒的盼望的描绘,确实很具有启发性。比较浅,属于入门级读物。

  ●就是哥林多后书的解经 100页左右的书要卖20几块 性价比有点低 不过内容还算可以 【林后12:9-10】他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 我为基督的缘故,就以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为可喜乐的。因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

  ●2016.07

  ●对描写软弱的那部分有共鸣。对理解保罗写哥林多书信有帮助。

  ●有些亮点~大多老生常谈。

  ●在软弱中更需要仰望基督,生命可以得到成长。

  《软弱之道——靠主得力的人生》读后感(一):软弱之道

  (软弱之道)软弱的核心是无力感,对生活对事情对情绪一种无可掌控的感觉。这个世界告诉我们人要靠自己,靠自己的力量源头来自哪里,往往会走向不同的方向。基督徒信仰的核心是创造万物的上帝,当我们遇到人生的挫折和困难,上帝借着耶稣基督的恩典帮助我们度过,恩典可能是环境的改变,思维的转换,创意的涌现,及时的安慰……万能的上帝会用意想不到的方式帮助我们解决困境,无论是心灵和外在环境。我自己是亲身体验过这恩典,才说的出所以然来,我看不到它可是感觉它无所不在。上帝对使徒保罗说“我的恩典够你用,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软弱中显得完全”,人要靠自己神的荣耀无法彰显,人靠自己的核心还是因为骄傲。我男人曾经问我“上帝的荣耀”是什么?是一种有重量,庄重和尊严感,只有耶稣基督配得的尊容借着人的肉身和行为彰显出来的魅力。那时的人已经不是他自己,而是耶稣在他的里面,我是这么理解的。

  《软弱之道——靠主得力的人生》读后感(二):软弱之道乃常道

  感恩在我最需要的时候,读到这本书。软弱之道原是我们常走的路。因着自己的软弱,我常觉得愧对神,或又时常对自己不耐烦,从而躲避神的面,不愿俯伏在神的面前,不愿顺服,不想听神的声音。于是,神常恩赐的平安与喜乐也在生活中一点一点消失了。但因着软弱而躲避神不是更大的骄傲么?不是将神那丰盛的对抗软弱的资源视而不见、弃之不用么?软弱的时候,不正是神要在我的里面做新事的时候么?路易斯说,顺服乃自由之路,谦卑乃喜乐之路,愿再一次软弱到来的时候,我可以立刻到神的里面去,顺服谦卑,活出保罗说的那句,我在何事上软弱,也就在何事上刚强。愿不再错过在任何事上让神深度参与和调整我生命的机会。 此外,读到第三章关于奉献时,深感于神所创立的众人因合一而共同感恩神、荣耀神、因爱神而彼此相爱的机制。互相帮补,让帮助的感谢神赐下的丰盛和有摆上的机会,让受帮助的感谢神随时的预备和补足,让见证的感谢神在人心中所行的奇妙之事。各人都将荣耀归于神。如此说来,奉献与帮补,无论在哪个环节上的人,都在经历神的丰盛,都是在神中,与众人分享爱的团契。

  《软弱之道——靠主得力的人生》读后感(三):“软弱之道”?

  与我所理解的软弱之道有很大不同。

  在读之前,我以为巴刻会讲软弱的原因、过程、结果,以及如何胜过软弱。这是我所想到的关于软弱的道理。

  没想到,巴刻只用了一个小篇幅《关于软弱》谈论软弱的含义:本质上是一种无力感和失败感。而主体部分是对林后第5章内容进行一番解读,谈保罗写这封书信时的内心挣扎以及对哥林多人所抱有的期望,得到的结论是,保罗这封书信是要教导哥林多人奉献(金钱)。这就是巴刻对林后的读经体验。

  我能理解《基督与基督徒的呼召》,也能理解《基督与基督徒的奉献》,更能明白《基督与基督徒的盼望》,因为这些都是圣经所教导我们,牧师也反复强调的。可是我在阅读时,反复问自己的是:这些与“软弱之道”有什么关系?不知道是我理解太浅,还是我固执己见,我始终觉得,不管是呼召、奉献,还是盼望,都与软弱没有直接关系。这些是什么呢?这些是一个基督徒当尽的本分,当思考的义务,不管是软弱还是刚强,都是我们所要看重的。巴刻是想说,呼召、奉献、盼望会使我们走出软弱,变为刚强吗?然而,巴刻从保罗的软弱观出发,借此提出呼召、奉献、盼望的真理,这和我们在读经时会提取相应的主题的方式是一致的,并不是对保罗所说的“因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进行理解,由此提出“软弱之道”。

  保罗的这句话在林后里有其语境和背景,巴刻确实将林后的部分章节解释得清楚明白,也通俗易懂,然而却唯独对这几节涉及软弱的经文说之甚少,着重在保罗个人的呼召,对奉献的看重,和对盼望的期待上。这不能不说是我读此书的一个遗憾吧。

  当然,对于书的副标题“靠主得力的人生”,巴刻倒是说得挺深刻。如果这本书将主标题“软弱之道”删了,或许我就不至于提出如此疑问了。

  以后重读,可能会对本书的标题、逻辑和架构有不同的理解吧,到时再评论一番。

  《软弱之道——靠主得力的人生》读后感(四):皮囊已锈,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

  史努比卡通故事中有这样一个片段:查理·布朗看上去闷闷不乐,露西问他有什么心事,查理说:“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露西说:“噢,不用担心,很多人都这么想。”查理说:“啊?人们都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吗?”“不,”露西说,“很多人都觉得你不如别人。” 巴刻说:我们需要认识到我们的有限,这一认识会在我们里面生出谦卑和对自我的不信任,也让我们认识到自己无法自救。

  小说经常描写主角的软弱。纪德的短篇小说《窄门》有这样的情节:一对年轻人门当户对,青梅竹马,知识上的喜好也接近。从小就喜欢一起阅读,互相沟通。为了表达爱慕之情,他们努力提高自己,无论是学识还是信仰。这时出现了一个矛盾,如果他们在知识、道德和信仰上完美无缺,那么他们就实现了为对方的奉献,但这也意味着需要压抑与对方的感情。女主角在这个纠结中,选择压抑爱情,独自通过“窄门”。结果一段彼此爱慕、炽烈而美好的感情戛然而止,以悲剧告终。女主角阿丽莎在给男主角热罗姆的绝笔信里写道:“主啊!您指出的道路是一条窄路——窄得容不下两人并行。”

  与人同行让我们刚强壮胆。《窄门》女主角阿丽莎独自前行,想通过“窄门”,可是前往“窄门”的路上,每个人都无法保持每天都刚强,在软弱的时刻,就会失去坚持的力量。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华理克在《标竿人生》中建议:“我们不会全都在同一天软弱,所以刚强的扶持软弱的,前进的拉着后退的。”同行的好处是,一个人跌倒,另一个可以把他扶起来。同行的状态下,会对自我放纵的试探有恒久警惕的心,以及对属灵事务感到慵懒淡漠时有恒久争战的心。

世人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规划着这个世界眼中的强者之路和成功之路。基督徒则规划着对基督的信心之路,深知这条道路上会有各样的软弱相伴。他们接受这一切,因为他们懂得,在今生讨主喜悦的信心旅程,终将带来荣耀。~巴刻

  《软弱之道——靠主得力的人生》读后感(五):我该如何从软弱变刚强?——读《软弱之道》

  他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 ”——————林后12:9

  这本书很短小,我读了又读,但读完后我问自己,我读懂了什么?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或许受自己的经历的限制,我却很难一下子说出一二。

  按属世的眼光看,人总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是软弱的。我们会被教导要懂得隐藏,或者伪装,并通过各种方法让自己显得很好。如果是身体软弱,就通过饮食、运动让自己强健;心灵软弱的,就通过不断阅读、学习,掌握各种心理技巧让自己变得强大。

  软弱,似乎是弱者的代名词。

  我们不愿面对自己的软弱,不想承认自己在这种“想得到得不到,得到了却不满足”的痛苦里。

  然而,在《软弱之道》中,巴刻谈到,要成为刚强的人,首先是要认识自己是软弱的。他说“特别在属灵的事上,我们都是软弱不足的,我们需要正视这一点。罪伤害了所有的人际关系,让我们都陷于无能的境地。我们需要认识到我们的有限….在人生的每一关口,我们都需要倚靠基督,需要操练这种倚靠,直到养成属灵的习惯,好能领会保罗所领会的,‘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 ”

  这本书传达的理念让我重新回归想到自己作为人的软弱和有限,我才意识到自己渐渐已被各样人生哲学激励得忘乎所以,忘记了自己其实是不知道明天的转瞬即逝的人。

  “基督徒的人生与侍奉,是一场与软弱相伴的旅程。”但,仅知道自己的软弱还只是开始。

  圣经中上帝对摩西的接班人约书亚说“你当刚强壮胆”,连说了三次,保罗也对以弗所的信徒说“你们要靠着要靠着主,依赖祂的大能大力作刚强的人”。神对我们一生的心意不是让我们认识自己的软弱就好了,而是要我们学会靠着祂,作刚强的人以此来荣耀祂。

  之前听了百事前总裁时大琨的讲座,他说神允许苦难发生,祂把我们放在旷野中,旷野不是目的,而是神训练我们的地方,目的是要带我们进入丰盛之地,将荣耀归给祂。在旷野中,我们尤其会感到软弱、无力、或者是感到失败,但是我们怎样藉此而成为刚强的人呢?

  巴刻引用了一句劳威廉的话:

  “要伸出双手接受每样内外的难处,失望、黑暗、荒凉…把他们看作真正的机会和祝福,让我们向自己死,并与我们那舍己和受苦的救主进入更深的交通。”

  这句话和保罗的话有点类似:

  “他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 ”林后12:9

  关于‘软弱之道’,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时间和经历去领会,而不仅仅只是在阅读中。此外,书中还有关于基督徒的奉献和盼望的相关内容也很精彩,适合一读再读,短小精悍的一本书,很快可以读完,“作为人,我们是软弱的,但在主里,我们是刚强的。”这句话似乎可以总结全书内容,每次劝勉人的时候这句话似乎基督徒普遍都会说,但是真正要懂得其中的精意,并活出刚强的人生,我们当走的路还甚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