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他妈想困告告!
寒假,照例得带孩子出去玩玩。
旅行开始于一天得赶路,出租飞机火车电车一个不少,最后一项是一辆开往日本中部山区某城市的大巴。
这辆巴士晚上六点发车,九点左右到达目的地,全程需两个小时五十分。我们到得早,最先上了车,找到了我们的位置。我们四个人的座位被分开,三人一起,单独那个位子自然就是我坐。座位空间不大,尤其到了冬天衣服穿得厚,更显拥挤。我把一切准备好,打算听上音乐睡上两小时,恢复一下赶路的疲劳,却发现没有带耳塞转接头,只得悻悻作罢。突然车下一阵喧闹,我看了看,貌似是碰上了一个同胞亲友团,大约五六家的样子,各自都带着孩子,其中一个家长是捏嘴儿的身份,负责安排座位,因为人多,都安排完毕后车就开了。
一个妈妈抱着一个看起来有个两岁的孩子坐到我身边,那孩子坐在她的腿上。
车刚开出没一会儿,孩子开始叫唤,口齿不清的年纪,也听不清她在叫什么,这不是重点,主要是她刚叫的那第一声,毫无前兆洪亮至极,吓了我一跳,导致我身体微微抖动了一下。
孩子妈妈看了看我,朝孩子做了个嘘声的手势说:“宝宝不叫,妈妈抱抱困告告!”
我也是当家长的人,心里明白这么大的孩子确实是比较难掌控,心说这也算是幸运,碰上个如此自觉的妈妈,也是值得感恩的,带着这么小的孩子出来,不容易。
正这么想着,听见妈妈说:“宝宝,咱们认完这本书里的字就睡着了,好不好?”
她拿出一本认字书,我斜眼一看,足有两厘米那么厚,字体很小,每页信息量近似一年级语文书,这么他妈实在的幼儿启蒙书已经很少见了,读完恐怕得到明天早上,但是妈妈显然不担心这个,可能是认为读一会孩子就会困吧,我这么告诉自己。
优秀的孩子是不睡觉的
她开始教孩子认字,每教一个字,孩子都像没了电的复读机公放一样,带着变音儿扯脖子喊一遍。
妈妈:”人,口,手,足。”
孩子:“ran!tou!chou!zhu! ”
妈妈:“上,下,左,右。”
孩子:“丧!下!zhuo!肉!”
年轻的生命喊得很认真,军歌嘹亮,振聋发聩。我开始恨自己粗心不带转接头。
大约十几分钟后,我用余光看到孩子打了个哈欠,暗自开心,终于熬到了头,做个好梦吧孩子,叔叔祝福你。
妈妈突然话锋一转说:“宝宝,现在轮到英语喽!”
不是他妈说好了读完汉字就困告告的吗?怎么还带轮的呢?弯转的太急了。她变魔术一样又掏出一本两厘米厚花里胡哨英文书,孩子看到后果然马上就精神起来。
两人重复着念一句扯脖子喊一句的游戏。
妈妈:“cat。”
孩子:“太太!”
妈妈:“dog。”
孩子:“到得!”
妈妈:“red。”
孩子:“呀大!”
妈妈:“yellow。”
孩子:“街no!”
可能是真累了,过了半晌,我竟开始习惯了这一高一低有规律的声音,开始犯起迷瞪来,于是这孩子狠狠踹了我一脚,提醒我用心听。我本想跟边上两位说说注意一下保持安静,但想了想不论我是跟两岁孩子说“宝宝小声点”还是跟妈妈说“能不能让您的孩子小声点”都显得很矫情,于是只得用身体语言来表达我的意见,换了个身体远离他们的姿势。
她妈妈看了我一眼。
我希望她能了解我的心,话说明白太尴尬,出门在外,互相理解。她妈妈沉思了片刻,不知道哪根筋被触动到,在孩子并没有要求的情况下突然开始唱起儿歌来——我也自认为绝没有露出半点希望她继续影响孩子睡觉的神情,但她还是用情唱起来。从“小燕子”到“小毛驴”,从“喜羊羊”到“熊出没”,中间夹着需要孩子互动的“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之类,孩子越听越精神,开心的大叫并啪啪啪拍起来,显然非常幸福了,到了幸福深处就开始跟着唱,可还没唱两句,孩子妈妈严肃的说:“不许唱了!妈妈抱抱困告告。”
明明是他妈你一直在唱好不啦?
宝宝内心是崩溃的
我心里这么说,但还是盼望她这次真的觉悟了——人活着总要有希望不是吗?
她妈妈换了个抱着她的姿势,轻轻的拍起来。这才是正确的哄睡方式啊!干得好啊这位妈妈!我在心里为她喝彩。还没等我闭上眼睛,妈妈说:
孩子配合的喊道:“贱招!”
“对了,宝宝真棒!”
我目瞪口呆。这哪里是要“妈妈抱抱困告告”?分明是“睡你麻痹起来嗨”啊。
妈妈开启了唐诗三百首模式,开始念起诗词,并不时需要那位宝宝配合喊下句,孩子接不上来她还耐心的给启发,不喊出来这句绝过不去。
至此,从中文到英语,从儿歌到唐诗,车厢成了妈妈展示自己的大舞台,成了妈妈秀出真我的小剧场,她秀出了逼格,秀出了风采,秀出了满腔热血和一肚子学识。从发车到现在,她已经秀了约一个半小时。
当然,秀是十分耗费体力的事情,妈妈终于秀饿了,于是她从包里拿出一袋零食吃起来。宝宝肯定不能作省油灯,伸手就抓,妈妈这么懂科学,自然不能给吃,于是争抢之间孩子嗷一声哭出来,惊天动地,气吞山河。
妈妈:“不许哭!”
孩子:“嗷嗷嗷!”
妈妈:“哭也不给!”
孩子:“嗷嗷嗷!”
妈妈:“我看你能哭到什么时候!”
孩子:“嗷嗷嗷嗷嗷嗷嗷!”
您还要看她哭到什么时候?我一口老血险些喷出来。
孩子自顾自的哭了有个五分钟,妈妈一直转头不看她,深刻表现了自己绝对不惯着孩子的科学幼儿法。许是真累了,孩子渐渐停止下来,我上升了30%的血压也终于有机会恢复一下了。妈妈见状,微微笑了,可能是觉得自己的方法巨牛逼,她捧起孩子的脸,深情的凝望着她满脸大鼻涕,温柔的说:“宝宝,你知道为什么不给你吃吗?”
“嗷嗷嗷嗷!!!!!!!”
旧事重提,毁天灭地,山崩地裂。
这时坐在后座的一位团友实在看不下去了,拿出一桶牛奶插了根吸管,伸到前面在孩子眼前晃。孩子的鼻涕还在嘴边蔓延,但毫不犹豫的一口叼了上去。妈妈看到那鼻涕,也没有打算阻止这种能喝出蒙古咸奶茶的喝法,任由她喝起来,但不管怎么说,孩子的嘴被占用好歹不再哭了,我算了算时间,这他妈一大桶奶,且够她喝一会儿的,消停一会是一会。谢谢你了,这位团友。
不甘寂寞的妈妈果然他妈不能让一切那么美好,她亲了一口孩子的头发,问到:宝宝,牛奶好不好喝?”孩子点了点头。妈妈开心的又亲了一下孩子的头发:“就是的,牛奶比那些零食好吃多了吧?”
“嗷嗷嗷嗷嗷嗷嗷!!!!!!!!!”
鼻涕混合着牛奶在空中飞。这些奶涕混合物有些喷射到前面的座椅后背上,有些喷射到过道儿地下,有些喷射到我的裤子上,整个车厢里声音伴随着画面,在我眼前和耳边精妙的配合着,上演一出儿大戏。我看着自己大腿上那一块诡异的白色粘稠性状液体,突然脑里产生了哲学三问:我尼玛是谁,我尼玛在哪,我尼玛在干什么?
她妈妈终于跟我进行了第一次互动,她递给我一张纸说:“不好意思,擦擦!”配合那团液体,像极了一个酒后乱性霸王硬上弓的人得逞后跟女同事道歉——我他妈还真想找一个被子角咬咬。
她见我没接过纸巾,便瞬间把注意力转移到还在继续努力四处喷射的孩子身上,劝说了几句,显然是不可能有效果的,这么三番五次的伤口撒盐唯恐孩子不哭的行为令人发指,怎么可能还能安慰的好呢?但这位妈妈显然有备而来,冷静的打开包,掏出一个沙锤儿摇起来,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沙锤儿如此了解我此时的内心的台词,有节奏的替我内心代言着。
孩子果然就被吸引了,接过那沙锤儿欢快的摇起来,我被爆了菊的心态还没有稳定下来,就又想在胸口扣俩椰子壳翩翩起舞了。
生命在于运动,孩子摇了一会把自己摇累了,歪倒在妈妈怀里。我祈求苍天的眷顾,祈求众神的呵护,您们就让这孩子一直睡下去吧。可能见我实在虔诚,苍天眷顾了我,众神呵护了我,那孩子迅速沉沉睡去。
我几近流泪,闭上眼感恩,感谢各路神灵的支持和厚……爱呀卧槽,一股味道弥漫过来,那是一股酸腐味,夹杂着消化不良的屁味,和被捂不住的潮湿味,三位一体,充满杀伤力。
“呀,宝宝你拉了呀!”妈妈喊,“醒一醒!妈妈给你换个尿片!”
“嗷嗷嗷嗷嗷嗷嗷嗷嗷嗷嗷嗷嗷嗷嗷嗷嗷嗷嗷嗷嗷嗷!!!!!!!!”
我特别能理解孩子夹着起床气的哀嚎,霸气到了巅峰。
妈妈毫不理会,麻利扒开孩子裤子,以迅雷不及我把头转上九十度的速度一把撕开尿片……
此时的车厢里,终于音、画、气齐备,色、香、味俱全。我型我秀,爱臭不臭。
妈妈,我他妈也想困告告。
再不转,就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