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残酷的成人礼,高考后人生再无“容易”二字
我放羊为了挣钱。
挣钱为了干什么?
挣钱为了娶媳妇。
娶媳妇干什么?
娶媳妇生孩子。
生孩子干什么?
放羊。
在中国,甘肃会宁是与江苏如东、湖北黄冈并驾齐驱的中国基础教育的三辆马车。
获奖无数的纪录片《中国门》,就将镜头聚焦在了甘肃会宁——这个中国西北部贫困县城的高考备战时光上。
1
熄灯后拿着手电筒在被窝里学习;午餐就着开水吃面饼,也不离开课桌;走很远的山路去上学……
这一切是甘肃会宁一中高中学生们的日常。
一幕幕画面,在观众看来不免心酸。可对当下的孩子们来说,也许并非如此。
班会课上,让学生简短谈一下“为什么读书考大学”时,孩子们的回答各式各样。
有人说是为了被大公司雇佣,在如今这个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立足;
有人说会宁是个很贫穷的地方,这里除了知识,没有什么可以改变命运。
有人说在会宁,我们只是在生存而不是在生活,读书是为了让平凡的自己变得不平凡;
有人说自己出生的地位没办法和城里的孩子比,但自己有机会有能力和他们比未来。
“大家都觉得现在的累是值得的,虽然小时候累,但长大了可以走向城市,过城市的生活。”
如果没有高考,在偏远的会宁,这些孩子的青春大概是在农耕中度过。
很多时候,教育不能决定人生成败,教育的意义为人创造思考的快乐与痛苦。在没有其它选项的时候,吃力而笨拙地为高考备考毫无疑问地成为最优项。
纪录片里,更加令人动容的是高考那天,考场外那一张张充满担忧与殷切希望的家长的脸。
事实上,家长们在高考这场战役中付出并不比孩子少,他们不仅需要在生活方面注意,在物质条件并不丰富的会宁,他们更需要担心孩子们今后学习生活的费用。
这些孩子们身上,背负的不仅是自己的理想,还有家庭的期望。
一个男生说:“班主任说过一句话我觉得很对,要让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活得更幸福一点。”
2
生活很难
但还是选择留在北京
生活难吗?
很难。
在会宁,拍摄者问了男孩一个问题:“如果上大学,你最想去哪里?”
这个男孩子毫无迟疑回答:“如果让我选大学的话,我会选北京。因为最优秀的东西都在首都。”
纪录片里有这样的画面——整个东山岛下,全是陪读的家长,有的把家里的庄稼都荒了,爸爸出去打工,妈妈在家照顾孩子。
似乎在家长看来,孩子读大学成了他们生存下去的唯一动力。
通信的闭塞使得会宁的耕读文化较少受到当今世界飞速发展的影响,也使得人们对知识文化怀有一种朝圣般的虔诚,尽管这种虔诚算不上纯粹。
不单单是来自会宁的大学生,纪录片《中国门》还记录了在北京、上海漂流的其他大学生毕业现状。
这些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们,当年通过高考来到北京。四年后面对着找不到工作的窘境和举步维艰的生活,有人选择了离去。
临走前去了天安门,当做他们对北京最后的纪念。
来自上海普通家庭的张婕,从小,父母为了供她学小提琴一直省吃俭用,音乐学院毕业后,现在通过教授孩子们弹钢琴挣钱,没出人头地让她多少觉得有些对不起父母。
在这一点上说,张婕的失落好像与离开北京的毕业生并无二致。
但与离开的人相反,离开的人的同伴,选择了留在北京。
“我觉得我不笨,我也够勤劳,所以我觉得(我)将来一定会好的。肯定会好,所以我留在北京。”
总有一天,北京会成为后代的老家,是留下的人始终相信的一件事。
人生就像通过一扇扇门,一扇门代表一个世界。一场高考、一次招聘会 ,都是改变命运的时刻。借用‘门’的概念,你能够看见一种恒定而超越时代的中国式奋斗 。
3
实际上,不仅是农村孩子们在碰到现实后会失望,每个人在初入社会时都会面临不同程度沮丧。
大学看似将他们托举得很高,可他们自己心里也明白,脚底也不过是虚幻缥缈的海市蜃楼。
而越是受到只要自己努力就能改变命运的线性思维影响,越是在高考前充满希望、踌躇满志,在面对现实落差时,心理人格就会碎裂得愈加厉害。
把自己的命运像押宝一样,完全寄托在这一次考试之上,可能不算是明智之举。
纪录片的片头呈现了这样的观点:在当代中国,读书改变命运,仍然是大多数孩子的唯一选择。
就好像很多人到了大学,反而开始怀念那些充满希望的高考备考的时光,大学给了人自由,也给了人肆无忌惮的迷茫与慌乱。
事实上,人们怀念的不过是走偏有人矫正、艰辛会有大限、对了就有认可的学习生活。
“从来不是让你把一次考试当成人生成败的赌注,只是想让你在年轻的时候体会一次全力以赴。”
但很多时候,人生可不是这样。人生这场考卷,远远比高考难得多。
罗振宇曾在《奇葩说》里表达过这样的观点:人青少年时期的任务就是完成主观世界如是非善恶的建立。而成长就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的那条沟,掉进去了,叫挫折,爬出来了,叫成长。
但凡是成长,就无法避免痛苦。
比高考分数更重要的,在于把高考当成一次成人礼,在十八岁这个节点上,教会人们怎样去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以及如何调整自己迎接更好的未来。
“有一种英雄主义,是在看清生活的真实面目之后,仍然热爱生活。”我想,高考该教会人的,不是不知者无畏,而是有知者依然无畏。
网易新闻沸点工作室《槽值》栏目长期招聘正职编辑/坐班实习生/线上作者,单篇稿费300元-1500元。在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查看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