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里的食物,看上去好好吃啊 | 音频
文、闫晗
都说反腐剧《人民的名义》注重细节,比如反贪局长侯亮平会对要出门的季检察长叮嘱:别关门——和女下属单独同处一屋是要开门避嫌的。可在食物上,却太不怎么讲究,道具分分钟让人出戏。
剧里的菜太假,比如贪官赵德汉吃了两集的“炸酱面”只有白面条没有酱,陈海请老同学侯亮平吃饭,准备的“一大桌子”菜居然只是切成条的黄瓜和胡萝卜,一再被下属说好吃的陆毅做的饭,也没让人觉得有食欲……这部剧的食物走的“性冷淡”风,和主角两口子的感情戏一样让人提不起兴趣。
想证明一个人是厨艺高手,需要有实实在在的镜头展示,没有相应生活经历的编剧和演员展现不出来。《饮食男女》里郎雄准备家宴的几分钟蒙太奇,处理起食材如行云流水,像武侠一样耐看,令人垂涎欲滴,可堪媲美《舌尖上的中国》,把身份全交代了。
美剧里充满冰冷的都市气息,食物基本不会让人产生“看上去好好吃”的想法。欧美妖怪都出现在穷山恶水,中国的妖怪却要请客吃饭娶媳妇。
亚洲地区,普遍比欧美更注重吃。日剧里吃饭总有一种仪式感,认真吃认真喝就是对生活最大的恭敬。日剧《侠饭》主角是会做饭的黑社会老大,详尽展现了大哥如何把方便食品做得色香味俱全,显得人设既酷且温柔。
韩剧请回答系列里也不乏堆成山的食物,但对中国人来说,泡菜、冷面之类还是缺乏吸引力。
要说下饭还数香港TVB剧,充满烟火气息,逛街、拍拖、谈判、砍人、坐牢、住院,无论什么情节都可以吃东西,“你饿不饿,我煮碗面给你吃”已成为经典台词。
其实电视剧里,面条并不是受欢迎的道具,“哧溜哧溜”吃起来会发出声响,放久了会涨,演员吃面条的表情也有点狰狞,只有喜剧演员才会通过吃面条来进行夸张的表演。
陈佩斯早年有个吃面条的经典小品,就讲了演员拍一场戏NG多次最终吃掉了一桶面条——其实侯勇演的赵德汉也吃掉了四五碗没滋没味的白面条。比起面条,剧组更喜欢给演员准备米饭,重拍可以再盛一碗,不像馒头花卷,咬了一口下一条就得换新的。
我妈看人家吃东西的戏常常觉得“做演员多有福气,这么多吃的”,可电视剧里的鸡鸭鱼肉很多都是假的,因为要反复拍摄,颜色形状变了观众会看出来的。拍吵架掀桌子的戏,塑料菜也不会摔坏。《甄嬛传》里有一场戏,是安陵容夹菜给皇上吃,她夹了一只虾,陈建斌放嘴里一咬,牙差点磕坏了——那虾是塑胶的。
《武林外传》里吃饭的戏不少,可看演员真正入口的只有馒头——大约只有馒头真正可以吃。很多菜为了颜色好看,并没有炒熟。烧鸡有可能是真的,因为色泽暗,变质了也看不大出来,能入镜可不能入口。
让演员真吃的戏更不是美差,杨紫在《欢乐颂》演了个吃货邱莹莹,吃巧克力派的出场戏,一共吃掉了11个巧克力派,因为反复拍了11条——对于怕胖的女演员来说,一定很痛苦。
刘德华贵为天王,在拍电影《盲探》时还吃过馊了的鸡爪——上午10点买的等到下午5点拍时已经馊了,可还是要装作吃得很香……
赵丽颖在《花千骨》中吃的包子是特效做的,还能吃得特别香,实力证明了演技。不过要让演员选,没准他们更喜欢无实物表演呢。
作者:专栏作家闫晗,作品散见于《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等,新浪微博@闫晗- ,个人公众号:yanhanya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