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论不服从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论不服从读后感10篇

2018-06-13 20:1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论不服从读后感10篇

  《论不服从》是一本由【美】艾里希•弗洛姆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页数:13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论不服从》读后感(一):不服从是可贵自由源泉

  (刊于《晶报》2017年8月12日)

  文/俞耕耘

  “如果一个人只知服从而不知不服从,这是一个奴隶;如果一个人只知不服从而不知服从,这是一个暴民(而非革命者)”。20世纪杰出心理学家人本主义社会主义者,弗洛姆如是说。这句话出自他1981年出版的论文合集《论不服从》,它清晰界定了两类失败危险倾向。前者是非自主性的服从,后者是盲目性的不服从。然而,奴隶与暴民却有共通之处:都放弃了自我决定的自由,背弃了良心人道理性的内在召唤结果,他们难免沦为丧失选择能力的“糊涂虫”。

  从而,这部作品就建立在这样一种批判立场上。它首先质疑了我们长久偏见:“服从是一种美德,不服从是一种恶行”。果真如此吗?弗洛姆轻易用“原型思维”掀翻了这种论调。希伯来圣经里亚当和夏娃的堕落,被逐出伊甸乐园,普罗米修斯的盗火受罚恰恰宣示了相反结论人类历史就是从不服从的罪愆开端的。从“前人类”变成真人类的历程就是不服从权威,只服从良心与信仰心灵史。

  弗洛姆的高明在于其思维的任何环节都渗透着精纯的“辩证”和老辣的“两分法”。你甚至无法辩驳,只有点头的份儿。如这良心,既有屈服于权力影响,内化植入后的“权威主义良心”,也有坚守自我和判断的“人本主义良心”。相较后者,前者不过是权势侵蚀伪装成自我心声的“假良心”而已。服从也不一定指向“屈从”。如果你服从于普遍理性,那么它就是一种肯定价值力量;假使你陷于非理性的“主奴关系”里,则意味承受自我被剥夺、原则被抛弃的否定(它是一种侵吞式的陷落)。那么,为何多数人会倾向于服从呢?

  作者指出了“不服从”的成本代价,因为它要求个人有勇气忍受孤独与罪咎。如果说不服从像是费劲的离心力,那么服从就如地心引力自然而然,它甚至就是惯性。我们为了获得从众的安全感,就需要服从一个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复数化权威”。它可以为我们作主,天然庇护永远沉默的大多数。这或许是弗洛姆批判的一大力点,找到了社会隐秘的规训,向我们解释了因威慑而恐惧的服从怎样转变发自内心的无意识服从。这无疑也是福柯“规训社会”的逻辑思路。只不过,弗洛姆有独特的论述意图

  在我看来,这个意图搭建起了全书结构,将看似关联不大的几篇论文融贯一体。弗洛姆往往从个体价值观心理机制切入,探索人类生存的普遍需求关切,将心理症候与社会危机联结起来。这种社会心理学认知框架超越具体意识形态同时又有强烈道德哲学色彩。这一切都指向他著述的核心旨归:怎样调和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中的人本主义内涵;如何给马克思的理论置入心理动因的要素,使其不会陷入“庸俗机械化的”社会主义?

  于是,作者引入了“社会性格”这一术语描述既定社会塑造群体共有性格结构。它意在说明经济基础和意识观念间的双向关系离不开形塑一种群体化性格。如资本主义社会造成了“消费人”,高度官僚化的政治怎样造就了“组织人”。当个体都服从于这种既定社会性格的塑造作用时,作者悲观看到了人类社会的毁灭危险。资本主义社会迷恋机器市场,把人当作手段而非目的,将物质消费视为人终极意义。结果,人们越发空虚,成了拜物教的信徒,在极端孤独无聊境地,不免产生自我毁灭的“恋尸症疯狂”。

  弗洛姆的深刻,是从基底上回答了“不服从”的必要性,它反映了人类生存的“刚需”。作者所言的关联需求、超越需求、根基需求、定向奉献身份认同都有不同满足手段。甚至,每种需求都有积极实现)和消极(毁灭)的两种选项。它们都可归结为弗洛姆式的二元命题:你是选爱本能还是死本能,占有还是存在,精神健康还是精神病患。服从和不服从的自主性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决定了你到底信奉理性还是非理性,你是走向人类持久发展存续还是万劫不复的物化、异化。

  《论不服从》读后感(二):读书笔记2018.1.15《论不服从》

  1、在讨论人因生存之道而引发的各种需求时,我试图指出这些需求必须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来得到满足,以保证一个人的身心健全。但满足每一种需求的途径不止一条。满足这些需求的各种途径之间的差异即是人类发展的适当性的差异。 关联需求可以经由委从或支配实现,但唯有爱才能使人的另一种需求——人格独立完整——同时得到满足; 超越需求可以经由创造或毁灭实现,但唯有创造使人感到愉悦,毁灭只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 根基需求可以逆向获得,即对自然和母体的固恋。也可以正向地获得,即与他人组成新的统一联合体而绽放生命。后一种方式亦是唯-保存个性和完整的方式; 定向需求可以是非理性或理性的,只有理性的途径方能为完整人格的成长与开拓打下基础; 最后,身份认同感可以在与自然和部落的关系中获得,可以通过顺应一个群体来获得,或者从另一方面,通过对自我进行全面的、创造性提升来获得。同样,只有后者才能给人带来愉悦和力量。 2、“生产过多有用之物,”马克思写道,“导致产生过多无用之人。”他要消除极端贫困,因为贫困妨碍人的全面成长;他还要消除极端富裕,因为人会变成贪欲囚徒。他的目标不是消费的最大化,而是消费的最优化。最优化消费保证人能满足其直正需求,那是使其过上更为完整而丰满生活的手段。 二十世纪的产业制度创造出“消费人”这种新的门类,最初是应经济之需,即有大众消费的需求——被广告推波助澜地操控了。而性格一旦形成,便回过头来对经济施加影响,使得不断增长的消费满足感变成了合理现实主张。那么只要“消费人”这种性格仍占社会性格结构的主体,我们就水远不会有(心理学层面的)真正的“富足”。贪欲无度者永远生活在匮乏之中,因为无论拥有多少,他们永远都不会有满足的感觉。 社会主义理论家的任务研究人类需求的本质,找出划分两类不同需求的标准: 一类是满足人们处于思维活跃感官灵敏状态的真正的需求:另一类则是资本主义打造的人为的需求。后者倾向削弱人的意志,使人更容易倦怠,被自己的物质欲念束缚。 我在此强调的不是限制生产,而是说当个人消费的最优化需求得以实现之后,应该将更多的生产手段投向社会消费的层面,如学校图书馆剧场公园医院、公共交通,等等。高度工业国家不断增长的个人消费意味着竞争贪婪嫉妒这些意念不单由扩大私有财产引发,也由毫无节制私人消费引发。社会主义理论家必须着眼于这样的事实,即人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旨在建立一个: 工业社会,其生产模式服务目的是最大限度培养全能人,而不是培养消费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工业社会。 3、社会主义被误解为一个纯粹的经济运动,人们认为社会主义的主要目的是生产资料国有化:这种误解同时发生在社会主义运动的右翼和左翼人士身上。欧洲社会主义运动改良派领袖认为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中提升工人的经济地位,他们认为最根本措施是将一些大企业收归国有。直到最近,许多人才慢慢意识到将企业收归国有本身并不能实现社会主义,工人们不论受私营企业任命的官僚机构管辖,还是受公营企业任命的官僚机构管辖,本质上没有多大区别。 社会主义处于一种濒危的境地,即它们正在倒退为一种机制,其主要目标就是使贫穷国家比资本主义国家更快实现工业化,他们追求的是一个发展经济生产的社会而非发展人的社会。这种发展观由苏联共产主义社会进一步坐实,他们接受的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一种粗糙版本,却效法资本主义国家所为,与以马克思为最伟大代表人物之一的人本主义精神传统渐行渐远。 4、无意识与意识一样,也是一个社会现象,取决于“社会滤网”的筛选——大部分真实的人类体验从无意识到意识的上升途中被过滤了。这一“社会滤网”主要包括语言、逻辑和社会禁忌;它被各种意识形态(经过了合理化)打扮起来,使人主观上感到自己所体验的是真实的。但在现实中,这些意识形态只是经由社会生产出、并在社会上共同分享虚幻意境。这种对意识以及压抑机制的解释可以通过经验主义观察证明马克思“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的论断是确当的。 5、革命的产生其实不仅表达了新的生产力诉求,也表达了人性中受到压抑的成分的诉求,只有在两者结合条件下,革命方能成功。 6、对于人的本质,一个基于心理学分析的论断是,从古往今来一以贯之的实体的意义上说,“人的本质”是不存在的。我认为,答案可以向这样的事实去求,即人的本质正存在于“囿于自然”和“超越自然”这样一对矛盾中:一方面人来到这个世界不是出于目身意志,离开这个世界又违背其意志,时间地点都是偶然的;另一方面人超越自然不是凭本能的赋予,而是凭其具有意识这样的事实——对自己的认识、对其他人的认识、对过去的认识、对现在的认识。 7、社会主义的最高原则是将人置于物之上,将生命置于财产之上,因而也将工作置于资本之上;它使权力归属于创造,而非归属于财产;它使人管理环境,而非环境支配人。 人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目标只有在引入这样一种兼容的机制下方能实现,即最大程度分散权力,只最小程度地保留权力以对一个工业化社会的各项功能进行必要的协调。国家的功能必须降至最低,而自由合作公民的自愿活动将形成社会生活的中心机制。 社会主义的目标使社会建立在公民的自由合作的基础上,将国家的集权活动降至最低——在讨论人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各项目标时,我们必须将上述终极目标和尚未达到终极目标之前的中期目标区分开来。一个社会,从当前的中央集权国家形式转变到权力完全下放的形式,必须要有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期内,一定程度的集中计划和国家干预是不可或缺的。但为了避免集中计划和国家干预可能导致的危险,比如导致官僚化程度的增加和个人完整性及原创力的削弱,过渡期内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使得(一)国家处于其公民的有效监管之下;(二)大公司的社会和政治权力处于分解状态;(三)从第一天起就在生产、贸易、当地的社会和文化活动等诸方面促进培养各类形式分权的、自发的协作组织。 8、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应该多思考如何帮助老年人,让他们焕发更多生机,对外部事物产生更大兴趣;社会常常将老年人定位被动的消费人,我们应该帮他们摆脱这一窠白。 如果一个年轻学生只将上课看作一件花钱购买的消费,你怎么样引导其转变这一思维,将学习变成一件主动感兴趣的事情? 这种现象也存在于老年人。你怎么样帮助老年人变得比过去更具活力,而不是任由他感到活力衰退? 我认为这方面的研究定是大有裨益的。怎样唤起一种积极参与的兴趣? 老年人应该学会将消遣(recreation )变身为再创造( re-creation ),这是一种使生活具有创意的新能力——他并不需要成为画家诗人,也不需要拥有任何职业,唯一需要的是使自己充盈着活力,对整个世界享有真实和普遍的兴趣。

  《论不服从》读后感(三):一种理想主义的回响

  纵观弗洛姆的作品,不难发现其一直强调的不过是人本身,即以实现人的发展为主要倡导目标。无论是他所提倡并亲身践行的“爱的艺术”,还是其设想的“人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大体框架,即从个人到国家制度,弗洛姆都在竭力倡导要恢复一种个人与他人、生命以及世界的健全的联系。本书是其冷战时写就的论文集合,而在今日来看,似乎显得太过理想主义,以至于令人有些欷歔。

  弗洛姆的理论的出发点,是基于几个基本的人性假设,这些假设在本书的《价值观、心理学与人类生存之道》一文中有详细地讲。

  人类整体从自然中独立出来,告别了动物生存的特性,具备了理性和想象力;个体从母亲那独立出来,切断了脐带,并逐渐成为独立的个体。意识到自身的分离与孤立的个体无可避免地感受到自身的无力、渺小。人没有身陷囹圄却被自己囚禁起来。摆脱这种孤立状态即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故而说人有关联的需要。那么何以摆脱这种孤独和个体化的牢笼呢?

  其更早的作品《逃避自由》一书即是以阐述并解决问题为主要内容。人得到的自由愈多愈成为一个“个人”,他也愈无选择,要么通过自发之爱与积极性的生产劳动与世界相连,要么寻求一种破坏其自由及个体完整性的纽带与社会相连,以求内心安宁。比如在新教伦理下通过不停努力获取世俗成功乃至以工作狂的状态来逃避自由所带来的空虚;或是依附于强大的国家机器、集体意志,放弃掉自我真正感受;再者委从于某个个人,发展处依赖共生的受虐、施虐关系(理念意义上,并非一定是性爱上);或者任破坏欲膨胀,通过对死亡的偏好表现出来。破坏欲这一点尤其可以在老年人身上看到,当社会卸下了他们工作义务,“到了没有必要故作姿态时,他们所流露的退化也许正是长期隐藏之物”。

  二战的德国似乎将以上几点全部体现。

  弗洛姆给出来的答案很简洁不过是发展实现个人的潜能,掌握爱的能力,去做有创造性的工作。

  从这里牵及其他几个假设。超越需要,通过创造或毁灭实现。毁灭生命无疑也是一种力量的体现,通过违背自然意志实现超越需要。但弗洛姆说毁灭性仅是创造性的替代品,是后者不得后的无奈选择;根基需要无非是再次阐明了关联需要的出发点,即从母体脱离并非“出生”,而是要独立进入主动和创造的状态;定向需要是形成理解、解释世界的一套观念的需要,当然这样的定向理性与否都是有可能的;最后是身份认同的需要,通过顺应一个群体或是通过对自我进行全面的、创造性的提升来获得,当然弗洛姆认同的是后者。

  弗洛姆所言的“需要”,似乎都可以用一种较为不良的方式来解决,而弗洛姆试图呼吁的即是让世人摆脱不良的方式,真正自由独立地活在这个一生一次的世界上。

  那么当时那个不够好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呢?文艺复与兴宗教改革的几个世纪后,建立起了一套新的科学体系,生产力得到史无前例的释放,世界向物质世界的转化;各种政治体系建立,这些体系似乎都在说自己是保证人的自由与发展的;工作时间变短,闲暇时的娱乐活动日益丰富。

  与此同时又如何呢?资本高度集中,超大型企业形成,这些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以美国为例,其十九世纪以小业主为主体,而进入二十世纪后逐渐就如米尔斯所言“财产的集中送断了作为人的基本自由之基础的财产和工作的连带关系,而个人与其独立生活的手段的分离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计划及相应的心理节奏”。个人与自己的创造物分离了,“人已经将自己转化成了某种用具,顶礼膜拜经自己双手制造的产品。”同时层级森严的官僚制愈发强势,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如此。个人消费领域内容不断丰富,商家不断培养人对新商品的嗜好,并把这些嗜好引向产业中利润最高的领域。

  简而言之,人造产品、机器、国家等等都成为了现代人的膜拜对象。

  在这样的现状下,人会是怎样的呢?生活富裕,却感觉不到愉悦;消费越多,就越空虚;拥有更强大的武器却更缺乏保障(尤其是当时的冷战氛围);越来越信仰宗教,同时还又越来越依赖物质。

  爱默生言,“用具端坐于鞍,鞭笞人类疾行。弗洛姆希望的是人通过自身的能动性将自己从这样的现状中解脱出来,使社会走向更理性的道路,恢复人的尊严,以积极地方式实现人的基本需要。使人回到马鞍上。

  弗洛姆在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剖析批判的同时,也毫不犹豫地剖判了苏联的社会主义,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并没有能解放人。他以自己所提倡的“人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出发,认为如果社会主义将以人为本的目标置于脑后,而将全部精力放在经济增长上,那么它不过就是在其本来想取而代之的资本主义精神的面前投降而已。弗洛姆认为苏联不过是一种新型的国家资本主义模式,并由严格的官僚主义体制管理。接着他做出了一个的预言,他说一旦苏联的经济发展到了与美国西欧相当的水平,集权的体制会放松,社会控制转向像西方社会所用的手段——暗示、诱导。

  他写道,“社会主义的胜利变成了在社会主义的精神框架内与资本主义采取一样的手法来进行成功的竞争。”

  “这一发展将带来二十世纪资本主义和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的大汇合”。

  毫无疑问,弗洛姆几乎说中了。

  弗洛姆以相当理想主义的态度否定了冷战时水火不容的双方——资本主义以及庸俗化、扭曲了的社会主义。他本人则试图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理论应用到马克思主义中,进而他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即“人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他在本书中《人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一文中提出了详细的蓝图,其所构想的社会主义制度依旧是根基于人。(弗洛姆在脚注小小嘲讽了一下萨特,他说萨特也尝试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导向的人本主义分析,但萨特进行得不顺畅,因为他缺乏临床经验,尽管是用了一些才华横溢的辞藻,他对心理学的研究还是肤浅的)。

  事实是时至今日,我们也并没有离弗洛姆所设想的目标靠得更近了一些。

  除开关于社会制度的讨论,弗洛姆还就具体的社会问题提出建议,涉及裁军、社会最低保障、老年人问题等,不一而足。另有一篇为罗素辩护的文章,罗素一大把年纪还走上街头,参与抵制活动,反对与人道主义的法律相背离的国家法律,因而被逮捕。而弗洛姆本人当时与妻子住在墨西哥,每年返回美国几个月,参与推动裁军和和平相关的运动。弗洛姆写出《先知与祭司》这篇与其说是论文更接近于散文的文章来为罗素辩护,可以说是其本人心有戚戚焉。他所提倡的不服从在他那个年代的他自己以及许多人身上体现出来,当时的核战阴云笼罩头顶,其几篇关于不服从文章都显得情绪强烈,弗洛姆说人的历史肇始于一项不服从行为,在希伯来神话中是亚当夏娃,而在希腊神话中是盗火的普罗米修斯。我们关于不服从还要多理解些什么呢?

  弗洛姆写下了这么一段:“如果人类会自我灭绝,那是因为人们会服从那些命令他们开启死亡按钮的人物,是因为人们会服从于恐惧、仇恨、贪婪这些远古就有的情绪,是因为人们会服从国家主权、民族荣誉等陈词滥调。”

  弗洛姆显然从来就不是集体性质东西的簇拥。然而在他的那个时代所提出的病症在此时此刻依旧在周围世界处处体现,他所以为的人的那几项需要,如今的我们是否得到实现了呢?中国当下的现实不过是,我们尽量按照自己的良心和原则来生活,在既定的条件下,看爱看的书,做爱做的事,偶尔再发条广播对某些新闻嘲弄一番。放下手机,该如何还是如何。

  大抵如此而已。

  《论不服从》读后感(四):消费的对立面

  消费人误以为物质舒适就是生机活力。把为了满足这些欲望而奋斗当成了一种新的宗教。如果消费人不改变,则会永远活在空虚无助中,只能消磨时间。要弄清楚消费人的对立面是什么,是你产生兴趣的能力。兴趣(拉丁文词源)的本意是进入某件事的状态。他要求我们超越自我,离开这个我的概念。

  我们需要发掘出对这个世界真实的兴趣,重新思索自己和财富的关联,完成我们的出生过程,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只有这样,现代人的精神疾病才不会传染到我们。

  1.在物质上,不仅要认识到贫穷是一件坏事,还要认识到富裕也可能是一件坏事。

  过度的财富会破坏一个人原本固有的分寸感和限度观念;它制造出一种虚幻和疯狂的感觉,让人以为自己和其他人是不同的,是可以不受世间的规则制约的。

  2.在精神上,不但要学会和世界发生关系、对世界发生兴趣,还要学会自我独立、对自我生存负责。

  《论不服从》读后感(五):扎心了老铁,非常实用。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在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形态常常是服从与不服从的模式,我们应该区分我们服从的对象,选择性地服从理性权威,拒绝服从非理性权威。其次,在现代社会,人人都被异化为“消费人”:通过消费来缓解空虚和焦虑,我们应该找寻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

  一、什么是我们应该“服从”的,什么是我们应该“不服从”的

  “服从”的概念有两种,包括非自主性服从和自主性服从。

  1.非自主性服从指的是对他人、机构和权力的服从。

  非自主性服从是一种屈服行为,指人放弃了自己的实施意志或判断的权利,让外部人物代替自己决断。

  2.自主性服从指的是,对自身理性和信念的服从。

  这是一种肯定行为。如果我的信念和判断是发自内心的,它们就是我整个人的一部分。我遵从这些信念和判断生活,我就是我自己。

  3.弗洛姆倡导的是对非理性权威的不服从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倾向于服从权威,让权威替自己做选择,不论这权威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因为他们觉得这样自己就能获得安全感,就能变得强大起来。

  二、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财富和消费?

  消费人是一种异化的人,人并没有在消费中得到自由,反而被煽动起来的消费冲动禁锢了自由,想要打破这样的困境,就要建立起真实的兴趣爱好。

  1.“消费人”概念的出现,这是物质丰富后在特定时代下才出现的特有名词。

  消费人不是为了拥有物质,而是为了消费更多的物质,这样他们才能弥补内心的空虚、懈怠、疲钝、孤独和焦虑。

  2.消费冲动的背后,折射了人们内心的空虚以及对生活的无聊感。

  永无止境的消费驱动力,并没有消解掉人们内心的空虚、焦虑和压抑。尽管玩乐和兴奋对现代人来说是触手可及的东西,但我们的快乐和满足依然少得可怜。

  3.消费人要怎样才能改变自己呢?简单说,是要有产生兴趣的能力。

  这里的兴趣还有真假之分。真实的兴趣是发自你内心的真实感受,而虚假的兴趣则来自你认为自己应该有的感受。

  三、一个人要怎样才能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

  我们需要发掘出对这个世界真实的兴趣,重新思索自己和财富的关联,完成我们的出生过程,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只有这样,现代人的精神疾病才不会传染到我们。

  1.在物质上,不仅要认识到贫穷是一件坏事,还要认识到富裕也可能是一件坏事。

  过度的财富会破坏一个人原本固有的分寸感和限度观念;它制造出一种虚幻和疯狂的感觉,让人以为自己和其他人是不同的,是可以不受世间的规则制约的。

  2.在精神上,不但要学会和世界发生关系、对世界发生兴趣,还要学会自我独立、对自我生存负责。

  也就是说,你既不隶属于某一个人,又能因为和世界的关联而对外部世界产生兴趣和爱。只有在这种关联里才谈得上是真正的独立。

  金句:

  1. 我们生产出来的物品如人般活灵活现,而人却如物品般死气沉沉。人已经将自己转化成了某种用具,顶礼膜拜经自己双手制造的产品。

  2. 在消费冲动背后,折射的是内心的空虚、一种生活的无聊感。其实这更是一种压抑感、一种孤独感。

  3. 要有能力分清什么是外在意义的忙忙碌碌,什么是内在意义的积极主动。

  4. 只有当一个人完全成熟才称得上独立,也即是说因为其实际上与世界相属,才能站稳脚跟;因为这时的人不隶属于某一个人,而是与世界关联,这种关联是基于其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和爱。一个人只有在这种关联中才谈得上真正独立;但很多人都未能到达这一阶段。

  5.如果一个人只知道服从而不知道不服从,那他就是个奴隶;但是如果一个人只知道不服从而不知道服从,那他就是个暴民。暴民的不服从行为,是出自怨恨和愤怒,而不是出自信念和原则。

  6.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倾向于服从权威,让权威替自己做选择,不论这权威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

  7.人类究竟是否有未来,文明是否会终结,都倚赖于我们能否秉持怀疑、批判和不服从的能力。

  8.当今世上的大部分人,还没充分地完成出生的过程,就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撰稿: 姜妍

  转述: 彦旭

  导图: 徐小妮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论不服从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