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交错朋友的3个信号,越早知道越好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交错朋友的3个信号,越早知道越好

2018-06-15 08:15:08 作者:Juno 阅读:载入中…

交错朋友的3个信号,越早知道越好

  壹心理创作者丨Juno

  编辑 | JK

  工作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人?

  一件事情告诉她,没到半天,整个公司的人都知道了;

  不分场合、不看对象瞎说话,你急得在桌下踹他,他还问“你踹我干嘛?”

  总是打着“我是开玩笑的”来对他人进行隐形攻击......

  说实话,我以前一直觉得“大嘴巴”的人只是爱八卦心眼儿其实并不坏,但直到工作中遇到了这样的人,才发现他们的可怕之处。

  他们会冷不丁在你毫无防备的时候扎你一箭,而且这把箭还是涂了毒的。

  当你鲜血淋淋地跑到他面前不可置信地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对我?”时,他无辜地眨着眼睛,跟你吐了吐舌头说:

  “我不是故意的,”

  (但你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了)

  “其实我也很难过,”

  (你的表情倒是很轻松啊)

  “我都已经道过歉了,”

  (你指那句漫不经心的对不起?)

  “你还要我怎样嘛。”

  (…………)

  那一刻,你简直要气得七窍生烟,血气上涌,恨不得咬碎了牙喷他脸上。

  当然,我们可以用温婉方式说这是情商低,我们可以尝试理解他们嘴上的刻薄,体谅他们内心的酸苦,甚至用尽全身力气,去给他们一个宽厚拥抱

  但有时候,我们也应该允许自己不那么伟大慈悲,允许自己内心角落有个声音

  有一些人,他们就是坏。

  越早识别他们,我们才能尽早抽身。

  01 

  遇到这3种人,我才知道

  “不会说话”多伤人

  1. 低自我监控

  成年人善良是克制,而有一种恶意叫做放肆

  一种善良,叫做克制。有些话,如果会影响伤害到别人,我们就不会说;有些事,如果做了会误伤到他人,我们就会选择不做。

  但有的人,根本关心说的话会不会伤害到别人,他们只在意自己说得爽不爽。

  说一个真人真事

  我一个朋友,去财务那里报销的时候,刚好听到财务那边在谈论“要不要取消住房补贴”的事情。

  因为原公司福利待遇非常好,所以这件事对于公司里的人来说是很在意的事情。于是这个女生私下里就告诉了一个关系比较好的同事还特意强调了一句:“不过这件事情具体还没定,先别跟别人说。”

  这个女生嘴里说着“好好好”,结果半天不到,HR就私信她,说:“你是不是跟同事说我们要取消住房补贴的事情?”我朋友非常诧异,也很尴尬解释说:“我只对一个同事说了这件事儿啊,而且我也说了不确定,让她别跟别人讲……”

  原来,半天不到的时间,全公司的员工都知道了要取消住房补贴的事情,好多人找到了HR求证是不是真的。

  当朋友去质问那个同事的时候,她非常无辜地说:“我也没告诉几个人啊,哪想到他们那么快就传出去了......”

  虽然这件事情后来被澄清了,但我朋友从此再不敢把重要私密的事情跟她说了。

  社会心理学中有个词叫做「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高自我监控的人能够根据外部环境、交谈对象的不同而实时调整自己的言行,他们懂得把关注重点放在外界、他人身上。

  而低自我监控的人,则把注意力聚焦在自己身上,比起在意别人的评价看法,他们更在乎自己内心的感受

  《爱情保卫战》有一期节目,男嘉宾执意要和女友分手原因“我一定要和她分手,不然可能家破人亡。”

  

  为什么?

  因为他的女友总是不挑场合不顾忌对象说话,譬如,大年三十的时候,她会当着一大家子的面很大声地问男嘉宾的姐姐“姐,姐夫是不是有小三了?”

  

  譬如,一群人在ktv气氛正好,她很大声地问别人:“原来你为你前男友还堕过胎啊?”ktv瞬间安静

  

  ......

  诸如此类的事情,经常发生

  在成年人的交往中,人们通过长期的社会活动习得了一种分寸感;但还有一些人,他们对外部环境、他人情绪的感知力几乎可以用一种“缺陷”来形容,平时看起来人畜无害,说起话来却能让人内伤几年,武功尽废。

  

  2. 灾难型自我中心

  他们不是不会换位思考,只是不愿意为他人着想

  之前有个关系不错的同事,离职后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发了一篇《傻X领导是对生活最大的暴击》,你说发就发吧,关键是为了证明领导的傻X不是自己主观臆断的,她在文章中放了之前和其他同事吐槽上司微信截图

  哦,对,她还非常“周到”地给每个人的头像打了码,只不过光从头像的底色、微信聊天截图的对话内容,就可以清楚知道是谁。

  让人细思极恐的是,一看截图,是半年前的内容也就是说,这半年,她一直保存着微信群记录,或者特意截图保存已作备用!

  关键是!被不小心误伤的同事还在该领导手下工作,而领导在她公众号发文的第一时间就看到了,所以......那场面要多尴尬有多尴尬,每天上班坐如针毡。

  当被出卖的同事质问“你为什么要放她的截图?知不知道这样让我很为难?”的时候她说,“有啊,所以还特意给你打了码的。”

  同事说,“你打的码连局外人都看得出来是谁,你有没有考虑过领导看到会怎么想?”

  她说,“有想过,所以我想了很久才决定发出来。”

  同事说,“所以你即便想到了我在公司会很难处,你还是决定要发出来?而且不征求我的同意?”

  让人生气的,不是她误伤了他人,而是她在明知道会误伤别人的情况,也依然一意孤行地选择发文。

  在大五人格理论中,宜人性(agreeableness)是五大核心因素之一。人性得分较高的人,能够主动关心别人的感受,愿意对他人提供帮助和关心;而低分者则倾向于自我中心,不愿意卷入到别人的麻烦中,通常表现出来就是比较自私

  这位同事并不是不会换位思考,只是她根本就不觉得有义务为他人着想。

  显然,在她的眼里,报复前领导的私愤比保护自己的朋友更重要。

  3. 攻击他人的自卑

  心里乌云满天,嘴里只能下着酸雨

  高中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和一个女生关系不错。

  因为长相家庭原因,她在和同学相处内心其实很自卑,但她喜欢用一种“自我贬低”的方式来应对身边的人的玩笑。一旦意识话题快引到自己身上,她就会开始自黑,似乎自己先贬低自己,别人也就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了。

  但我从不开她玩笑,甚至鼓励她说:“你其实不必这么说自己。你看,你身上有很多优点,譬如幽默,譬如性格好,大家都愿意跟你聊天。”

  但奇怪的是,从此以后我们聊天的过程中她总会时不时地打击我;

  “你看你今天穿的衣服,显得你身材五五分”

  “你怎么还那么高兴,你没看到一模成绩排名那么靠后?”

  “你脸上的痘痘看着好恶心啊,我都想去挤了”……

  每句话看似玩笑,实则非常精确地刺伤了我。我感到很受伤,也无法理解,我是唯一对她展示善意的人,但她却以伤害我为乐。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有些内心自卑的人,其实是处处都拿自己与他人比较,他们有的会表现出“攻击自己”的模式,譬如自我贬低。

  而有的人,则靠“攻击他人”来获得自信。这种以“开玩笑”、“说话直”为借口的隐形攻击,常常会让受害者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措

  你生气吧,对方说你“开不起玩笑”;你不当真吧,对方就更变本加厉。

  当一个人内心布满乌云时,怎么可能开口阳光

  知乎上看到有个答主说了一件事情。有次和父母参加一个饭局,一个阿姨提到她邻居女儿去国外打工,两年存了十几万人民币,然后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那么多钱,光靠打工能赚到?肯定干了见不得人的事......”

  这些人外在的表现好像是不会说话,但实际上,他们内心本身就藏着一股恶念;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所以总是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别人。

  02 

  如果遇到了这些人如何应对呢?

  1. 首要原则 | 能远离就远离

  如果你身边出现喜欢传话、口无遮拦、喜欢挖苦别人的人,作为一个过来人告诉你,一定要离得远远的,因为你很有可能被“误伤”。

  2. 当不得不相处时 | 谈话时“避重就轻

  如果不能躲避,那么和对方谈话的时候注意几个原则:

  不确定的事情不说;

  私密的事情不说;

  别人的坏话不说。

  虽然一定的自我暴露能够拉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尤其是两个女生在一起,共享彼此的秘密、偷偷说别人的坏话能够瞬间增加亲密感。

  但对于那种不分场合喜欢乱说话的人来说,也许你只是她谈资里的一个素材来源。所以即便在微信上聊天的时候也要注意,对方很有可能一边在和你聊天的同时,一边把你的聊天记录发给别人。

  3. 当被伤害时 | 适度表现出生气

  例子一:

  “你怎么那么开不起玩笑啊”

  “对,我就是开不起玩笑,所以以后不要跟我开玩笑”

  例子二:

  “我说话直别介意啊”

  “不,我挺介意的,所以你说话还是注意一点”

  对于那些喜欢打着“开玩笑”的人来说,你越是表现得大度善良,对方越是过分,他们习惯不断挑战别人的底线所以表现出生气是在发出一种“你踩到我底线”的信号,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

   写在最后 

  人们往往把“毒舌”和“不会说话”联系在一起。

  但其实,我们没有误解毒舌的人,他们就是坏;而且这种坏更“隐蔽”也更危险,伤人于无形,内伤好几年。

  如果你还没有遇到,那恭喜你,如果你发现身边的人就是这样,那么你要小心了。

  拓展阅读

  动不动就讲道理的人,情商是有多低?

  # 今日互动

  你们身边都有哪些“不会说话”的人?

  他们说的哪句话曾经刺痛过你?

  或者让场面尴尬到冰点?

  - The End -

  向你推荐 

  “低情商”的人常常让人无语,想要游刃有余地应付“毒嘴巴”,在人际关系中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归根到底,不过是弄清这4个关键问题

  怎样恰当把握人际分寸,让人觉得相处舒服

  如何高情商地化解尴尬,跟任何人都聊得来?

  如何迅速获得别人信任,游刃有余地建立好的关系?

  如何提高情绪感知力,掌握高情商的沟通方式?

  向你推荐武志红力荐的课程、1万人的人际指导书 ——“最懂关系的心理学家”胡慎之老师人际交往中,如何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

  

  ☝长按扫码解锁高情商

  - 壹心理创作者简介 -

  Juno / 心理学爱好者

  如果你是异类,那我们是同类

  作者公众号:孤岛(ID:gu_dao2015)

  - 今日编辑 -

  JK / 阅片无数,走心不走肾

心理公开课马上关注,免费领取60节心理学入门精选课。

  点这里,给小编加?↓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高情商沟通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