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信仰与迷信的一墙之隔,你在哪侧?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信仰与迷信的一墙之隔,你在哪侧?

2018-07-03 19:02:51 作者:樊登读书 来源:樊登读书 阅读:载入中…

信仰与迷信的一墙之隔,你在哪侧?

  《老子、孔子、墨子及其学派》中我们了解到墨子崇奉科学却又信鬼神是迫于时代无奈之举。

  那么,儒家学派对待鬼神的态度又是如何的呢?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敬鬼神而远之的同时,孔子也对祭祀的态度十分尊重,祭拜神的时候,就像神就在那一样。“如果祭祀没有亲身参与,那么即便祭祀了也像没有一样。”

  我们能依此判断,孔子是迷信的吗?

  信仰与迷信的差别到底在哪呢?

  一个问题

  樊登解答

  墨子曾经激烈反对传统祭祀。

  他说儒者有四个特别讨厌的事儿

  第一,儒者不相信天地鬼神结果导致天鬼不悦

  孔子是“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凡是你问孔子一个人死了以后会怎么样。他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所以孔子从来不说这个鬼神的事儿,不信鬼神。墨家说这么做会导致天鬼不悦。

  第二,儒家坚持厚葬,特别是父母去世,子女还要守丧三年,浪费民众大量的财富精力。所以墨家说这太浪费。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在这种繁文缛节上。

  第三,“盛为声乐,以淫愚民”。只有少数的贵族能够享受这种音乐的这种奢侈的享受,这会导致社会资源浪费,阶级分化。

  第四,儒家主张宿命,造成民众怠惰顺命。孔子说“不信命无以为君子”。

  这里边其实挺矛盾的。表面的矛盾是什么?墨子说我信鬼神。按理说信鬼神的人应该更多地去搞葬礼,去祭拜。儒家不信鬼神,怎么反倒去做繁文缛节的祭拜呢?

  实际上这只是表面上的矛盾。事实就是丧葬祭祀在古代受到重视,起初是源于对古神的信仰,但儒家重视丧葬礼仪不是由于信奉鬼神,而是重视去世的祖先。可以说,儒家重视礼仪是一种诗情,而不是出自于宗教

  如果信仰违反理性,而且不去了解仪式中更深层的意义,就变成了迷信。这一墙之隔或许就是这里。

  上述内容摘自

  樊登解读的《中国哲学简史

  根据下图提示,收听全书内容

▼ ▼ ▼ ▼ ▼ ▼ ▼ ▼ ▼

  推荐阅读

  道家五个字,成就国人处世哲学

  你讨厌你的起床气吗?我也讨厌

  “活在岁月的流传里,本就是件有意思的事啊。”

  欢迎分享朋友圈

  *本文版权归【樊登读书】所有,欢迎转发,如需转载,可在后台发送“转载”,联系授权。

  ▼ 点击【阅读原文,《中国哲学简史》解读7天免费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