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记者节朋友圈也很热闹哎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记者节朋友圈也很热闹哎

2017-11-10 12:30:13 作者:鲁瑾 阅读:载入中…

记者节朋友圈也很热闹哎

教师节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链接☞教师节 — 全国人民哄老师开心的节日),很多老师来骂我,其中有一个说,看你记者节写什么!以为你们记者是好人啊!

这种读者就是属于跟我不是太熟的那种,以为我也是你这样的老师,只会说别人。估计取关了,以后也没机会更熟了。她真是失去了一个良师益友

良师益友什么标准?就是尽量帮助你客观看世界

比如我说教育界现在存在的问题,家长拍老师马屁,老师价值观的偏差等等,不等于说所有的人都有同样的问题,你没有问题可以不对号入座。你有这样的问题不说明你工作不辛苦,不努力。你很辛苦很努力也不说明你就没问题。

这绕口令一样的逻辑,有的老师就是看不懂,正好印证了逻辑能力差。

但今天不说老师,说记者。其实也一样。

我看前天记者节,本地有个媒体的微博是这样写的:

这个就和老师说“我们老师容易嘛”是一样的,是对记者节极为不在点上的表达。

记者干嘛的?记录事实和真相,所以,《新京报》的标题就比较对:唯有真相不可辜负。至于你有没有涂着指甲油去报道,重要吗?是核心吗?在办公室乱成一团,没头苍蝇一样找题目,可能是敬业,也可能是不专业。很多时候追求的只是一个在场,报道什么,怎么报道研究得并不多。

现在很多年轻记者内心都有些迷茫,刚进媒体的时候挺有激情的,发现冲在前面还是很有戏剧感的,比如台风中抱着大树脸都被吹斜了还在做报道的画面。一般只要有这些画面,没说的,一等奖。

所以后来大家在报道前都是揣摩怎么能得一等奖。

这也不能怪记者或者记者的领导,评判标准就是正能量先进人物标准嘛。

说真的,那些在台风中的记者真的挺辛苦的,但站在风中说的话就是在气象台说的那些话,并没有更多的信息。一个记者一个摄像自己都站不稳,也不可能拍摄到更远更全面的场景。

很辛苦,也是有现场价值的,但新闻本身的有没有一等奖的价值?

前几天有个新闻,德国《南德意志报》一年多前得到了一份“天堂文件”,里面发现,包括英国女王在内的世界多国权贵、公司巨头以及政治、经济、娱乐和体育领域的全球头面人物将他们的财富藏在了“避税天堂”,类似开曼群岛。

这些富豪做这些事违法吗?不违法,但会引起民众不开心啊。比如英国纳税人每年用4000万英镑供养王室,王室却秘密到避税天堂进行投资,这事儿感情说不过去

因为天堂文件数量过于庞大,《南德意志报》请求国际调查记者联盟(ICIJ)统筹该项调查,全球近100家新闻机构的380多名记者花费一年时间梳理了这些数据。

你看,这就是记者。揭示了我们不知道的事实,很难很难地。

我写教师节的时候,有老师说:什么教师节,我们半天假都没有,算什么教师节?凡是有节的都是弱势群体。

记者节那天有读者给我留言,说没有放假的都不算节。

我觉得作为记者我不这么看,也不是这么理解记者节的。

有关职业的节都是提醒职业使命的,不是逛公园的。

我有记者证,但严格地说,我现在不算是个记者,因为我并不去一线采访。我更像是一个比较合格的编辑,浏览大量的信息,把获得的一些我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和观点分享给大家。虽然几乎不采访,但去靠近真相的追求是一样的,所以一件事,我会看很多很多资料,以尽量靠近真实

在我心里,做媒体就应该是这样一个职业要求。

当然,由于各种原因,我们无法做到揭示每一件事的真相。就像我们说老师存在的问题的时候,老师会说:这是教育现状,应试教育下这么多规定动作,我们有什么办法?

但我依然不认为在同一种职业环境下人与人都是一样的。老师和老师不一样,记者和记者也不一样。

前天,上海携程办的托幼所老师打孩子,喂芥末。当网上大家还在转视频骂人,说如果自己是家长要如何复仇的时候,《新京报》已经曝出来:携程表示,亲子园是委托上海《现代家庭》杂志社旗下“为了孩子学苑”来管理。该杂志社系由上海市妇联全资持股。据报道,16年上海携程曾为旗下员工开办过托幼所,后因没有行政许可被当地教育部门叫停。

看了其他的一些爆料,思路就清晰了:携程本来想自己办幼儿园的,没有许可证,后来买了妇联全资的《现代家庭》杂志社旗下公司的第三方服务,让开了。然后出事了。

后来更多的细节被挖了出来,比如,《现代家庭》杂志也是没有办学资质的。

记者的责任就是顺着一个事件挖到更多的东西,接近更多的真相。

电影《聚焦》剧照

我觉得各个职业都有自己的理想,比如医生是救死扶伤,记者是接近真相,老师是传播知识和丰富心灵。这些职业的从事者都是普通人,有的人做的好,有的人做的不好。做的不好当然是可以批评的,这些行业冷静的人或者佼佼者应该都不会反对行业批评,因为这只会让行业更好。

比如有很多医生不仔细,以前经常有给糖尿病人错挂葡萄糖的事,这事儿不能说吗?说了就是破坏医患关系吗?

记者拿红包,主题先行地问来问去:你开心吗你幸福吗?这不叫采访,比小学生的课题还初级。

很多记者的职业素养很差,连个小文章都写不清楚,确实是现状,但也有很多很多记者在做真正记者做的事。

老师也一样,有很多很多优秀的教师,对教育有着拳拳之心,有着优秀的专业素养和思考

比如有个台湾老师,她说到内地来上课很紧张,这里见不得冷场,只要发言的小孩说得比较慢,只要他说得磕磕绊绊、支支吾吾、断断续续,马上就有十几个尖子生争着举手 ......

这个老师觉得,也许这里的课堂缺失了一些“聆听”:老师要聆听学生;学生也要学会聆听,不止听老师的,还要听同学的。

总之,师生的心态都不要焦急,老师要带着温暖的心去听、去等;与此同时,还要让学生们之间形成“共学关系”,不要形成误解 --- 以为自己的想法要得到老师认可才有存在价值 ......

有这么好的老师,大家找找差距。

我也会找自己和那些优秀记者的差距,他们甚至出生入死,为历史留下纪录。我对他们怀有深深的敬意。

他们是我们的骄傲,他们和这个行业也叫记者的大量的人并不是同一类。

当11月8号早上醒来看朋友圈时,看到如母亲节一水儿感谢妈妈的情景相似,大家都说记者节快乐,没心没肺的。

 获 奖 公 布 

♥ 7号的文章这时代的80后90后,多少都有点“病”,获奖的是岚颜lucy,你将免费获得价值399元的usmile U1 电动牙刷一套。

♥ 9号的文章现在眼中只有女儿的大S,你知道她以前最热衷的是什么吗?获奖的是Kimi Pierre和娄娄Be happy,你们将免费获得价值 139 元的HFP玻尿酸原液一支。

请把邮寄地址发来哦,将由品牌方为你们寄出礼品。

赞 赏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赞赏

往期回顾

你这样的混蛋,为什么要去做伟大的事?

谈钱的感情才是真感情

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大的客厅吗?

我不是小三,我是小二

回复“原创文章”,阅读更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