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的洋桔梗 | 杨华专栏
杨华
“深秋柳陌露凝霜,衰草疏疏碧水凉。”霜降后,总是秋雨缠绵。阴冷,萧索,一年中最忌悸的时节。
周六晚。外出补习功课的娃,满面风寒回家,抱回一束从不曾见过的洋桔梗。
是伊送的花!
一捧紫色的洋桔梗。株态轻盈滞洒,花瓣娇柔典雅,花形别致爱嘉。紫,亦是深深浅浅,层层叠叠。花苞是绿中带紫,初绽是娴雅淡紫,盛放是高饱和的浓浓深紫,配以金黄花蕊,尽显贵气。
优雅脱俗的紫,在暮色的夜,静静散发,神秘浪漫的气息。让腿疼、头晕的身体不适,带来的神意消沉,被这烟火中的美好驱散!
这由温暖的红色和冷静的蓝色化合而成的,游离于冷暖之间的紫,正如我们之间的情谊,不远不近,不疏不腻。
伊是客居的异乡,偶遇的情投意合的闺友。
这晚,伊本是约我,一起送娃去上课后,好好聊聊。虽然住在同一小区,近在咫尺,却是好久不曾畅谈。不想身体抱恙,有些遗憾地给她发了信息,未加勉强地爽了约。就像我们之间的交往,自然而然,没有负担。
回想,一路走来,那一个一个,不经意的片段,积攒而成的温馨画面,让越来越专注于自己的内在,而性情疏淡的我,心生微澜。
伊是通过娃的班级家长群加我微友。只知租住同一小区。未细聊。
真正记住她,是微友后近一月,度假回程的路上,看她在文后留言,“好喜欢你的文笔,想与你交朋友。原谅我的赤裸裸。”我的租房感想引发她的共鸣,她浏览了相关小文,由着性情,发来心情。
彼时,我们其实只是陌生人。不知对方高矮胖瘦,善恶美丑。为着她如此纯真的心性,我难得及时地、礼貌地回了讯息。
当晚。夜深人静时,收到她的私聊,介绍给娃补课的地方,并盛邀上门作客。
因为娃假期既定安排的不凑巧,以及我初来乍到一干杂务的烦扰,我们一直没机会碰面。
手忙脚乱中,转眼,便临近开学。学校要求娃的自行体检还没着落,不由自主给伊发信息。很快收到她的回讯,推荐了医院,提醒了相关事项,并细致体贴地附上了线路图。让路痴的我,省却了许多弯路。
开学后。她及时发来周末补课的相关资讯,商量让两家娃结伴而行。早上,她会周到地备上两份鲜果零食,给相约一起到校的俩娃享用。家里做好吃的餐点,她会提前约上娃一道。有朋友送的时令水果、当季新茶,她也第一时间想要与我分享……
她在做这一切时,我俩依然未见过面!除在微信中断断续续的联系,就是娃的只言片语传递。
有种喜欢,来自尘俗,却澄澈脱俗。气味相投,而浑成天然。
竞赛班。面临学校这开创性的建制与高强度的设置,带来的诸多压力和不适,让所有风光自信走进这里的娃们,都得重新调适自我,反思调整定位。这样的过程,是混乱的,焦虑的,忐忑的,摸索的。其间,有伊同行,不孤单!
遇见应接不暇的新问题,彼此总是有一搭没一搭,随性而聊,隔屏相望。才发现,教育理念与价值取向,是如此高度契合。交流不费神,说话有共鸣。她总是想让自己曲径可贵的资源共享,她总是能洞幽烛微你的点滴长项,她总是会适时洒下温煦谦和的友爱光亮!
好不容易的相见,是在周末的试听课堂。相约一起去给娃挑选一个适合的培训班。虽然是第一次见面,并肩坐成同桌,毫无违和感。老师讲些什么,已然记不清。脑海只余俩人埋头交流的画面。两小时,转瞬即逝。
匆匆聚首后,交往,仍旧是微信。
时断时续,从娃的教育心得,聊到生活习性,以至工作现状。彼时,相互的职业和基本情况,均不知晓。却并不隔阂,彼此的信任与相惜!
出差间隙,收到她关切的问候;跑步途中,不吝她鼓励的陪伴;加班煎熬,有她知心的守望;出行游历,有她追随的目光……实则是,她倾心付出,我安然坐享!
寥寥几次碰面,每回都意犹未尽。
却并不刻意,做未知的约定。
喜欢这样一份,中年女人的友谊。不乏味,不庸俗,不脂粉。真实,简单,纯粹。由内而外的吸引,来自气质与修为。不矫饰做作,不虚伪矫情。骨子里透着,清朗雅致,处处想着人抬人,而非人比人,人踩人!无论现实处于哪个阶层,却总是将灵魂,寄予高处!血管里淌着,良善慈悲,总是看到对方的长处,而非期待别人的好处,坐等别人的笑话。无论形体如何蒙劳负重,却总是让精神,空灵舒展!
有些情谊的美好,原是难以言表,只在心底珍藏,历久弥香。犹如这紫色的桔梗花,自然散发的,高贵典雅。
杨华,女,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曾执教。陪娃一道读书、写作,写成《西南作家》杂志签约作家,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在文字中现实苟且,在烟火中诗意欢颜。
中国文坛精英盘点之90后专辑
在后台回复:90后,即可阅读
原鄉書院回顾,点击可直接阅读
原鄉書院总目录
原鄉专栏,在后台回复作家名即可阅读
青山文艺|花解语|张国领|杨建英|杨华|卓玛
名家专辑,在后台回复作家名字即可阅读
毕飞宇|陈忠实|池莉|曹文轩|迟子建|格非|冯骥才|韩少功|贾平凹|老舍|李佩甫|李敬泽|刘庆邦|沈从文|苏童|三毛|铁凝|莫言|汪曾祺|王朔|王小波|王安忆|徐则臣|余华|严歌苓|阎连科|史铁生|张爱玲|张承志|
博尔赫斯|村上春树|川端康成|马尔克斯|卡佛|福克纳|卡夫卡︱卡尔维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