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为什么有些很成功的人,往往是原来看起来毫不起眼的普通人?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为什么有些很成功的人,往往是原来看起来毫不起眼的普通人?

2020-01-02 15:52:27 作者:未知 来源:富书 阅读:载入中…

  人生是场马拉松,步入社会的时间越长,你越会发现,有些很成功的人,往往是原来看起来毫不起眼的普通人。

  为什么智商学历都不如你的人,远远比你成功?

  

为什么有些很成功的人,往往是原来看起来毫不起眼的普通人?

  《太太请小心轻放》

  1.

  他们很敢想

  我曾经有个候选人朋友,学历不高,笑起来憨憨的他,是公司连续多年的销售冠军。

  他总结自己的销售秘诀就是:不设限。

  公司给他定的任务,他都会以近乎翻倍的目标来要求自己。

  开始,同事都觉得他疯了,梦想简直太狂妄。

  他说:“事都是人干出来的,有什么不可以呢?”

  他的脑子里,没有条条框框,没有常规套路,只有那些还没开拓的市场,和他给自己定的大目标。

  开展业务时,部门里的其他同事,都会问销售经理:“我要去开拓哪些客户?”

  而他会问:“哪些客户我不能碰?”

  知道了不能做的,剩下的就都是他能做的。

  当别人都只盯住那些即省力又容易出成绩的大客户时,他就不辞辛苦地跑二三四五线城市开拓市场。

  当别人还在争抢那些固有客户时,他早已跳脱了行业的限制,把眼光放在了新兴市场。

  因为跳出了固有思维,敢想别人不敢想的事,敢看别人不愿看的机会。

  他绕过了那些看似常规,实则已经拥挤无比的上升路线,实现了弯道超车。

  他常开玩笑地说:

  “别人都说要跳出圈子,我是压根没有圈子,只要我能接触到的人、看到的事,都是我的圈子。”

  这样的人,不习惯提纲和范围,不习惯套路和标准,也正因此,困住别人的阶层、圈子,却困不住他们。

  不给自己设限,敢给自己想象的空间,让他们看到更广的天地。

  我曾经问过这个朋友,以你的经验、学历,在团队里都不算是资历好的,你哪来的底气敢给自己这么大挑战,他还是憨憨地说:

  “没什么,敢拼呗。”

  很久之后,我才明白他这句话的含义,他的底气,不来自学历、智商、资质,只来自自己的拼搏。

  他相信自己敢于为一件事拼尽全力,这就是他最大的底气,而这种底气,谁也拿不走,谁也比不过。

  敢想的基础,是舍得拼。

  

  《金秘书为何要那样》

  2.

  他们很会干

  世界上的苦分很多种,有的会让我们成长,有的毫无意义。

  拼命的人也有很多,有的996,有的007,但成功的却并不多。

  敢想、敢干,还要会干。

  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且是别人替代不了的那种。

  之前和一个律师朋友吃饭,他在当地一家大型的律所工作,说到他们公司的一位副总经理。

  这个副总,是个40岁上下的女士,在律师这个精英云集的领域,只有大专学历的她,居然当上了副总。

  她的起点并不高,刚来公司时,她是老板的司机。

  在每次接送老板的过程中,老板会跟她聊天。

  久而久之,她发现最让老板头疼的,不是处理那些案件,而是应对各种关系。

  她觉得自己还算会和人打交道,是不是可以帮老板分担些。

  于是她私下里开始通过看书和请教别人,了解律师这个行业的规则,再设身处地地把自己放到事情中,想象应该怎么处理。

  不知不觉,她帮领导处理了很多棘手的情况,而她也渐渐地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虽然律所里有几十个学历能力都一流的律师,但老板说,这个公司,唯一离不开的,就是她。

  的确,在招聘时,无论企业要求候选人有多高的学历、多强的业务能力,只要开出的条件合适,总还是能找到符合要求的人。

  而只有这种“能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事”的能力,却不是花钱能买来的。

  在《逆转》这本书里,作者举了一个世界知名律师大卫·博伊斯的例子。

  提到美国的知名律师,你脑子中会出现什么样的形象?

  来自中产家庭?

  从小接受精英教育?

  学霸的一生?

  都不是。

  现实中的博伊斯,患有严重的阅读障碍。

  严重到他在法庭上,也经常会因为某个单词念不出,而需要直接将单词拼出来。

  很尴尬对吧,但博伊斯就是通过这样的坎坷方式,一路超越了他的精英同行们,成长为全球知名律师。

  

  阅读障碍,让他没有依靠,不能凭借阅读文献甚至教材来学习。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听老师讲的每一个字,从每一句话中快速提炼核心观点,并记住。

  而遇到问题,他也无法向别人一样查阅资料找答案,只能通过提问来解决。

  因此,他只能把问题提炼再提炼,精简再精简,无形中,造就了他的高度概括和简洁表达能力。

  每次开庭,面对学霸对手们的长篇大论、旁征博引,博伊斯却能用最直击要害的问题,抓住案件本质。

  也能用最直白的语言让法官和陪审团立刻理解,从而一次次赢得诉讼。

  资质好学历高的人,可能有很多擅长的领域,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就哪个都试一下,结果一生就在尝试中度过了。

  而那些起点并不高的人,因为没有更多选择,反而懂得如何将自己有限的精力,聚焦在对的事上。

  成功,不需要面面俱到。

  我们只需要找到自己最擅长的那项技能,不断精进,直到有一天,强过所有人。

  3.

  他们不怀疑

  不怀疑,可以叫做坚定、执着、踏实,但叫做不怀疑,更合适。

  坚定、执着、踏实,是种性格;

  不怀疑,是种信念。

  在郭德纲的400多个弟子里,岳云鹏可能是最笨的一个,但是却是发展得最好的一个。

  

  那些比他机灵100倍,比他早红好几年的人,现在几乎都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

  而只有他,在电视电影甚至电梯里,你随处都能看见他那张大脸,红得发紫。

  他委屈过,辛苦过,但却没有怀疑过。

  他相信相声这件事,也相信他师傅这个人。

  面对困难和迷茫,让我们走过来的,不是能力、不是智力、不是人脉,当然更不是学历,而只是信念。

  相信一件事,就是别人都撤了你还在做,别人都劝你,你还能坚持自己的想法。

  那那个笑到最后的人,为什么不能是你?

  之前有个候选人,是一家公司的研发经理,他二本毕业,也并不算聪明,现在却管着十几人的研发团队。

  有一次,他要招一个下属,面试时发现,来应聘的人,居然是他第一家公司的平级同事。

  那个同事,毕业于知名大学,能力也很强,但近10年过去了,却还在应聘普通工程师职位。

  10年间,他辗转了四五家公司,每次要么是工作遇到困难时,他就开始怀疑自己在做的项目到底靠不靠谱。

  要么是刚刚做得顺利些,外部有机会找他,他就在想,自己留在公司是不是亏了,到其他公司是不是能挣得更多。

  辗转一圈,一事无成。

  

  很多聪明人,成功时会把成绩更多归功于自己的能力、努力、天赋。

  进而怀疑自己是不是被现在的工作给耽误了,自己是不是能有更大的舞台。

  而不那么聪明的人,反而会更踏实、更坚定、更感恩。

  看似不聪明,实际却是大智慧。

  因为成功的路不但不拥挤,甚至也并不想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迂回曲折。

  抬头敢于仰望星空,低头愿意踏实付出,选定方向默默地走下去,就是最好的捷径。

  与大家共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