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湖北人涌入深圳:不怕,照单全收
疫情发生以来,有一些地方歧视湖北人。
但有一个城市,不仅不歧视,反而一直都在全力包容和接纳湖北人。
她就是,海纳百川的科技之都: 深圳。
而且,我的一个员工,就是湖北天门人。
疫情好转后,我给他打电话,欢迎他随时复工。
但他很担心,我也很担心:害怕社区不接收,害怕房东不接纳,害怕深圳人的歧视......
结果,根本不是那样的!
3月19日,我给他开了复工证明,第二天就来到深圳,坐地铁上班了。
这一切,简单顺畅到无法想象!
▲湖北籍员工第一天复工后与良叔合影
也许你觉得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是这样的。
其实,我之前的担心,也是有理由的,网上有很多歧视湖北人的报道,比如,一个地方,公然竖起这样的横幅:湖北回来的人,都是定时炸弹。
我不是湖北人,但心中却压了一团火,不知湖北人会作何感受?
如果说,横幅是语言暴力,那么行为暴力,杀伤力更大。
3月18日,多个湖北县市的“点对点”大巴回外地复工,却被卡在高速收费站无法入城。
不少人在大巴车中过夜,上演现实版“人在囧途”。
原因竟是:鄂字头的大巴,禁止入城。
更绝的是,有些地方,专门设立“湖北籍厕位”。
还有很多流浪在外的湖北人,被公司辞退、被房东赶走,只能睡在天桥下......
但深圳不会这样,根本没有“一刀切”的歧视。
我有很多湖北朋友,都陆陆续续来深圳复工,他们的一个共同感受就是:
深圳,真的是太包容了!
说起深圳,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深圳速度”。
但是, 在迅捷的“深圳速度”背后,还有深圳温度、深圳气度、和深圳力度。
这个日新月异、兼容并包的科技之城,有你触手可及的温暖与情怀。
深圳速度
3月18日,湖北省十几个县市已经持续20几天实现“0新增”。
副省长曹广晶在新闻发布会上,恳请兄弟省市对湖北外出务工的人,给予关照和支持。
第二天,深圳就以最快速度,拉了滞留在家的湖北同胞们一把。
3月19日,G4368次列车,从湖北荆州站出发,终点深圳北站。
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在荆州为外出复工人员送行“打Call”。
并且,他还亲笔题字:
“湖北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付出了极大努力、作出了重大贡献,呼吁请求全国各地、全社会善待湖北人民。”
而就在荆州这趟列车上,共有169位湖北人要回深圳复工。
对此,深圳的态度是什么呢?
不仅不歧视,反而张开双臂,热烈欢迎!
深圳副市长艾学峰到深圳北站接站,欢迎首批湖北务工人员返深。
打出的标语是: 欢迎回家。
这169人均持有湖北健康绿码,到达深圳后,不需要隔离。
他们回单位后,可直接复工。
▲深圳各区派出工作人员专门迎接湖北人
同时在场迎接的,还有深圳64家企业负责人。
迈瑞医疗的总经理带队接站,他亲自举着牌子,热烈欢迎22名湖北员工。
另外,就在3月19号上午,深圳市发布通知,对符合3种条件的湖北人,不再隔离。
是的,在深圳,有的是你想不到的“深圳速度”。
就3个字:快、准、狠!
其实,一直以来,深圳就积极迎接湖北人复工,3月15日0时起,深圳撤销全部49个入深车辆道路检疫点。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所有车辆都能自由出入深圳,包括湖北人的车。
自那以后,湖北返深人数加速上升, 从每天3000人,增长到15000人。
未来,预计还将会有40万湖北人陆续入深。
接近6000万的湖北人,宅家2个多月,几乎0收入,他们焦急渴望着复工赚钱养家。
而深圳,也在用它最快的速度,和极大的包容力,积极拥抱每一个湖北人。
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这句话,就是深圳精神的写照。
深圳温度
深圳除了有速度,还有温度和情怀。
博辉特科技公司,给刚下车的湖北员工,发礼品和慰问信:“ 欢迎您回到深圳温暖的家。”
是的,整个深圳,溢满家的气息。
深圳这个“大家长”,为了顺利接回“湖北孩子”,煞费苦心、无微不至。
她是怎么做的呢?
面对持有绿码且健康的湖北人,深圳的态度是:一律通收!
深圳各企业和街道办,一直都在全力支持,向湖北人开具接收证明。
那深圳有多少湖北人?
在深圳的外来建设者中,湖北人排名第4,占比高达12.62%,粗略算下来,总人数大概有上百万。
这么多湖北人要来深圳,怎么来?
深圳积极响应,“三管齐下”:
1.自驾
有车一族,可以自驾入深,社区报备。
2.大巴
深圳相关部门,用大巴“点对点、一站式”护送湖北人返深。
3.高铁专列
直接开通“入深专列”,将湖北人安全接回深圳。
▲大巴车从湖北十堰、天门、仙桃等地
护送湖北人回深圳
那湖北人到了深圳,怎么办?
在3月19号之前入深的湖北人,深圳专门安排酒店隔离,还全部免费。
不仅酒店环境好,而且一日三餐免费送上门。
▲湖北人在深圳隔离酒店的免费早餐
直到“不隔离”政策发布后,在深圳健康的湖北人全部解除隔离,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
就这样,深圳用安全、高效、贴心的方式,善待着每一个归来的湖北人。
有个湖北网友说:“ 很久没回深圳了,可我的感觉,依旧还是那个充满温暖的深圳。”
这每一个细节,处处都满溢着深圳的人文情怀。
“来了就是深圳人”,绝不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从接纳每一个人开始。
这个“人”,不分省份、种族、性别和国家。
在深圳,从来不分本地人和外地人。
就算你是湖北人,来了深圳也是自家人。
深圳气度
如果以为上面那些都是表面功夫,只能证明你不完全了解深圳。
深圳,除了时不我待的速度,和人文关怀的温度,还有海纳百川的气度。
深圳一直都是“动真格”。
为了帮我的湖北员工租房,我联系了一个房东,我问:“湖北人能租房吗?”
当然可以!电话那边的房东阿姨,热情洋溢,斩钉截铁。
我问她:“你不怕湖北人吗?”
她说:
“现在能来深圳的湖北人,都经过层层检测和审批,非常安全;我都已经接待3个湖北人了,这里是深圳,有啥好怕的!”
除了能顺利租房,湖北人在深圳,还可以正常进小区、逛超市、坐地铁。
暖心又惠民的背后,靠的是什么?
是昂首挺胸的底气,是包罗万象的勇气。
3月20日,深圳以最高规格仪式,迎接援鄂“白衣天团”回家。
警车开道,全程护送。
同时,深圳点亮400多处户外电子大屏,47名医疗队员全部亮相。
平安大厦、京基100等地标建筑打出字幕:
“欢迎最美逆行者回家,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市委书记王伟中、市长陈如桂等领导,致敬英雄:
全力战疫不辱使命,杏林春暖载誉归来;
幸得有你无畏逆行,山河无恙荣归鹏城;
城市因英雄而骄傲,我们因你们而自豪。
除了援助湖北,深圳还积极援助世界,传递“深圳气度”:
腾讯设立1亿美元“全球战疫基金”;深圳向韩国、瑞士等国捐赠30万个口罩;塞尔维亚收到的第一批国际防疫物资,就来自中国深圳......
这气度背后,是强大的科技。
深圳是科技之都、创新之都,“深圳智造”独领风骚:
华为给意大利提供医疗技术解决方案;大疆无人机在意大利、西班牙等国,进行空中消毒;华大基因“火眼”实验室,这个“中国名片”,被10多个国家争相引进......
就这样,深圳这个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再一次扛起大旗。
作为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 “深圳气度”体现了中国的责任与担当。
深圳力度
为什么深圳能做到这些?
特殊时期,最考验的是,一个城市的资源调配力度,能否承受巨大压力。
而深圳,一直都是底气十足,既要抵抗病毒,又要复工生产。
抗疫和经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为此,深圳就算过年也从未停歇:
迈瑞医疗紧急复工,交付了1200台高级医疗设备;大疆动用无人机消毒、配送紧急医疗物资;腾讯上线各种小程序和健康码,用科技守护深圳......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
同疫情赛跑,与病魔较量,拼的是效率,以及城市综合实力。
深圳作为中国最大的移民城市,要想做好,难度很高。
但是深圳,扛住了!
数百万人返深,深圳却全部接收,靠的就是,高科技构织的防控安全网,保障了城市的正常运行。
疫情中,深圳‘城能入、家能进’的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
在深圳,从高层到民间,从企业到个人,调动了一切能调动的力量。
另外,深圳拿出约100亿,帮企业度过难关,大大减轻了疫情对深企的冲击。
这种前所未有的力度,放眼全国乃至世界,真可谓是举世无双。
写在最后
正是因为有技术、有底气、有实力,所以深圳每分每秒,都在努力书写着完美的答卷。
深圳是开放之城、科技之城,同时也是造梦之城。
无数人在这里度过青春,也在这里实现了年少的梦想。
深圳这片热情洋溢的土地,用她的速度、温度、气度和力度,走在时代最前沿。
对湖北人,深圳没有歧视,只有微笑和接纳。
富叔也想在此呼吁,请不要歧视湖北人,正如你讨厌别国歧视中国人。
如果你也歧视自己的同胞,岂不是和他们一样?
就像曼德拉所说:
你要和你讨厌的人,有所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