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看着碗里的,想着墙角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看着碗里的,想着墙角的

2020-05-29 21:35:41 作者:姚耀 来源:启迪与智慧 阅读:载入中…

看着碗里的,想着墙角的

  智利的地震很频繁,但那里的百姓天生无忧无虑、乐天活泼。日本就不一样了,因为地震实在太多,日本人到一个地方,只要这儿有建筑,准会端详一番,然后自觉不自觉地在心底对该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做出一番判断或评价。

  很多日本人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每到一地的宾馆酒店,进入房间后第一件事就是仔细查看门背后的逃生地图,然后拉开床头柜的抽屉看看手电筒放在哪里。

  要知道,在中国,并不是所有的宾馆酒店都配备手电筒的,而手电筒,是发生地震或恐怖袭击而被迫停电后必备的逃生工具之一……

  如果说中国人是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民族,那么日本人就是看着碗里的想着墙角里的。怎么是墙角里的?老鼠吗?非也!是簸箕和扫把。

  怎么说呢?中国人考虑问题是积极的、向上的、带点儿理想化,享受着眼前的,憧憬着未来的,吃着青菜萝卜、干吗不想着鸡鸭鱼肉的味道?日本人呢,还没吃呢,突然发现自己端着一个易碎的瓷碗,心里还是犯嘀咕了,万一敲碎了咋辦?于是,回头先把放簸箕和扫把的位置确认好……

  日本人、日本企业、日本的社团等等,社会上下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可能是世界上最强的。任何行为,在策划阶段,已经考虑到失败后的处理方式了。在欧美体系的管理里,有危机处理的说法,它甚至已经演变成为一种理论、一个部门和一门学问;而在日本,模仿欧美企业的大企业之外,连开个夫妻店的老人们,都自觉地实施着危机处理和危机预警。

  我第一次去日本的时候,住在银座,一次闲逛到一家日本老人开的杂货铺里,看到收银台边上贴着一张医院的指引名片。

  在我好奇地端详着它的时候,店主不好意思地解释道:年纪大了,万一有什么事,别人帮忙联系医院也方便……

  换了中国人,十有八九肯定会说:既然这样,干吗还开店哪!回家抱孙子多好!当然,日本人没有隔代带孩子的习惯,抱孙子的说法在日本是站不住脚的。或者说,中国人压根就不会想到自己会有突然昏厥的状况,这个日本老人未雨绸缪的做法,放在中国是极其不吉利的。

  在中国,顺风顺水的时候,过多的危机处理和危机预警会被认为是缺乏自信和触霉头的表现。其实,相比日本人,中国人要乐观自信得多,我不敢说这是盲目,但至少是带点儿迷信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