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本事的人,身上都有这三个特征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我们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有本事,有出息的人,能够站到更高的位置。
但在人才济济的社会,想要脱颖而出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我们最好的做法,就是正确认识自己,并向“高人”学习。
厉害的人,一定有过人之处。
一般来说,真正有本事的人,身上都有这三个特征。
01
能屈能伸
生活中,许多人往往都是能伸而不能屈,这样的性子,很难有大的成就。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真正有本事的人,不会局限于一时的荣辱得失。
韩信忍胯下之辱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
一次,在过桥时一位屠夫当众刁难韩信。刻意拦在他面前对他说:“有本事的话,你就拿手中的剑来刺我,如果不敢,就从胯下钻过去。”
韩信打量了对方一番,低下身子,爬了过去。
满街的人都嘲笑韩信胆小,懦弱。
但是,如果当初韩信选择杀掉对方,结果就是杀人偿命,就不会有后来封王拜将的辉煌。
耐得住严寒,才等得到花开。
当处于不利的处境,选择硬碰硬,必将碰得头破血流,而退一步,忍过去,则海阔天空。
每个人都不喜欢低头,但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很多时候都需要忍。
有句谚语:“能忍让真君子,能屈能伸大丈夫。”
能屈能伸,不仅是一种性格,更是一种能力。
在必要时,低头示弱,不逞一时之气,有容忍的度量,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强者。
02
虚心好学
人经常会犯一个错误,稍微有点成就,就洋洋得意,觉得自己很厉害,开始目中无人。
却不知,真正厉害的人,往往不显山露水,即便再有能力,也始终保持谦恭卑下,虚心好学的态度。
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每当作好一首诗,总是先念给牧童或老妇人听,然后再反复修改,直到他们听了拍手叫好,才最后定稿。
作为一个已经极负盛名的诗人,却不因牧童或妇人的浅见寡闻而轻视他们,反而向他们虚心求教。
正是他的不耻下问,帮助他完成了一篇篇通俗易懂的诗歌,为后人所传诵。
常言道,成熟的麦子会弯腰,空的麦穗总昂着头。
人也是如此,越是平庸之辈,越自命不凡,坐井观天却还沾沾自喜。相反,越是学识丰富的人,眼界越宽阔,越能做到虚怀若谷。
满壶水不响,半壶响叮当。谁有真才实学,谁是徒有虚名,一目了然。
谭嗣同曾说:“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
一个人不骄傲自满,能够看到他人的长处并学习,最终也能使自己博学。
越是优秀的人,越懂得虚心求教,让自己变得更好。
03
外圆内方
外圆,是处世之道。
在人外表现得精明圆滑,懂得察言观色。
内方,是做人之本。
内心始终保持本色,有原则,有道德。
做到外圆内方的人,必然不简单,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处境,都能应对自如,保全自己。
《资治通鉴》中有一个故事:
魏王攻下了一座城池,为此大宴群臣。
宴席之上,魏王问文武百官:“你们说我是明君,还是昏君?”
多数官员纷纷趋炎附势道:“您当然是一代明君。”
魏王心中暗喜,又问任座,正直的任座却回答:“大王攻下了城池,却没有按功劳分给自己的兄弟,可见是昏君。”
魏王听后大怒,下令将任座赶出去听候发落。
接着问下一位臣子。
这位大臣,不紧不慢的回答:“古人常说,明君手下多直臣,现在大王手下有像任座这样的直臣,可见您是明君。”
魏王心情大好,对这位大臣大加赞赏。
任座为人处世“只方不圆”,说话不看场合,不懂变通,难免得罪人。
而第二位大臣,能够审时度势,没有像其他官员那样阿谀奉承,却机变圆融,用一番巧妙的回答,化解了矛盾。
至刚易折,人也一样。
太过方正,做事不计后果,只能算是有勇气的莽夫。
一个真正厉害的人,是进退有道,懂得变通,既不失底线,又能明哲保身。
外圆内方,不仅是一种修为,更是一种智慧。
该圆融时圆融,该坚守时坚守,让自己活得更好。
一个人,进能虚心求教,退能忍人之所不能忍,为人处世方圆并济,做到这三点,何愁过不好这一生。
这世上,没有谁能随随便便的成功。
但是,我们可以向这些有本事的人学习,取其所长,补己所短,让自己变得更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