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旧事名句欣赏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句 > 旧事名句欣赏的相关文章

旧事名句欣赏

编者按:旧事名句欣赏,从网络整理而来,如有错误或者句子推荐,欢迎留言评论。 1、泰戈尔说,沉默是一种美德。但我觉得在喜欢的人面前便是懦弱。泰戈尔还说过:尽管走下去,不必逗留着,去采鲜花来保存,因为在这一路上,花自然会继续开放。 ----泰戈尔 2、初一,思念是一张课桌。你在左边,我在右边; 初二,思念是一排课桌。你在后边,我在前边; 初三,思念是一个小镇。你在南边,我在北边; 高一,思念是一条走廊。你在东边,

《旧事名句欣赏》的相关文章列表

忆往昔·旧事重提
忆往昔·旧事重提

日期:2016-09-09 04:50:04 点击:352 好评:2

秋天给人的感觉,总是沉甸甸压弯枝头的果实,总是漫山遍野的金灿灿麦田,总是稻田里忙活收割的农民伯伯。可我对这样的生活太过熟悉,熟悉中又带有一些陌生。如果你问我各种农作物收割种植的节气,我支支吾吾半天也未必说的完全。我虽自小农村长大,但似乎从出...

 文化坑旧事之——李高信
文化坑旧事之——李高信

日期:2016-10-05 18:01:17 点击:516 好评:2

文化坑旧事之——李高信 迟迟不敢写李高信,是因吃不透,描不准。如于山脚望峰峦,横看成岭侧成峰,不知其高何仞。 其实,在那个被称作“文化坑”的小院,我和他曾多年为邻,可以敲墙而语。晨昏相见,并蹲台阶,口衔香烟,谈天说地。但这只是读写劳累时的小憩...

文化坑旧事——刘军这个人
文化坑旧事——刘军这个人

日期:2016-10-07 12:58:18 点击:424 好评:0

文化坑旧事——刘军这个人 提及文化坑旧人旧事,怎么也少不了刘军其人。可以说,他是当年商洛那个文化坑里最活跃、最热闹、也最具影响力的一个人物。 刘军小名刘彦彦,商州大荆砚川人。应在1965年前后,他考入了陕西师大,没上几年学,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毕...

落雨纷飞,旧事如梦
落雨纷飞,旧事如梦

日期:2016-12-19 14:05:04 点击:733 好评:1

总有一段悄然而逝的时光美丽了生命的某段旅程,总有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忽然感动了一颗寂然行走的心。在不经意间,我们怅然回首,却总会发现形状不一的足印都洒落在来时的路上。于是默然感慨,道一句:落雨纷飞,旧事如梦。 是不是时间改变了一个少年?让他感...

柴扉旧事(8)半亩方塘一鉴开 | 张国领专栏
柴扉旧事(8)半亩方塘一鉴开 | 张国领专栏

日期:2017-11-04 22:02:36 点击:477 好评:1

柴扉旧事(8) 半亩方塘一鉴开 张国领 我眼中的东湖,就是柴门之外的那个池塘,由于它地处偏僻一寓,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处于异常安静的状态。 由于它就横在我的柴门外,每次出门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一塘池水。看到它我总要想到朱熹那首《观书有感》的诗...

柴扉旧事(9) 犹摘枇杷半遮面 | 张国领专栏
柴扉旧事(9) 犹摘枇杷半遮面 | 张国领专栏

日期:2017-11-11 21:01:25 点击:630 好评:1

柴扉旧事(9) 犹摘枇杷半遮面 张国领 人,永远对新鲜的事物保持着一种天然的好奇。 在住进“高干别墅”之前,我只住过连队的营房,早已习惯了一排排红砖红瓦的营区大院子大平房,不但看着顺畅,住着也顺畅。十几个人一个班,住在青一色的大板床上,高门高窗...

柴扉旧事(10) 飞来的厨房 | 张国领专栏
柴扉旧事(10) 飞来的厨房 | 张国领专栏

日期:2017-11-18 21:34:02 点击:370 好评:4

柴扉旧事(10) 飞来的厨房 张国领 如果我告诉你,说我的厨房是偷来的,恐怕不会有人相信,厨房是座房子而不是房子里的锅碗瓢盆,你怎么偷?难不成把房子搬走? 别不信,还就是搬来了一座房子,不过不是整体搬迁,是先从一个个零部件搬起,比如砖头、比如沙子...

孙家垅旧事
孙家垅旧事

日期:2017-11-30 18:30:44 点击:484 好评:0

我很早就想写写孙家垅,对我来说,那是一个消失的村庄。很高兴盼盼给开了个头。 整个村子都搬迁了,搬到一个高地去了。我的童年和少年的记忆全部在老屋那里,我对新孙家垅没有什么感情,对那里的人有感情。 偶尔回家,到新屋场转转,至今有些叔叔伯伯家在哪都...

旧人旧事的读后感10篇
旧人旧事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7-12-31 20:52:02 点击:2954 好评:4

《旧人旧事》是一本由汪曾祺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31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旧人旧事》读后感(一):旧人汪曾祺 汪曾祺两部公认的代表作,一部是《受戒》,另一部是《大淖...

新年旧事
新年旧事

日期:2018-01-01 17:30:06 点击:1031 好评:3

2017年真的要走了,快得节奏跟不上,但还是有迹可循。 鸡年春节,我在新乡延津的平原上,几乎每天一点文字,回忆皖南老家过年的风俗,勾起了无限的岁月,聊以寄托思乡的情绪,慧敏看得都替我捉急,无处安放文字。就这样,“二胡重奏”在我和慧敏的偶谈中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