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关于大林的格言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关于大林的格言

2022-03-12 11:11:5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关于大林的格言

  ●撇开苏维埃特有的夸张辞藻不说,那的确是一个笃信科学技术进步的时期,人们坚信社会主义正集中全部力量为人民服务,那是激情燃烧也是勇于献身的年代。“我们把未来看作属于我们的毋庸置疑的财物,”伊萨克·巴别尔在提到内战时期时写道,“战争就像是幸福来临前混乱的准备工作,而幸福本身则像是我们性格固有的特征。”一句话完美抓住了当时那种强烈的愿望,读到的人却难免心有戚戚,因为巴别尔最终也在1940 年的开头几日被枪毙。在无产阶级的祖国苏联,斯大林的疯狂杀掉了所有的精英、科学家、技术专家、知识分子、艺术家、军人,除掉了农民,总之干尽了一切以无产阶级之名所能干的事,可是人们不禁会问,如果他没有用恐怖替代热情作为苏维埃走下去的动力,又会是怎样的结果。 ----奥利维埃·罗兰《古拉格气象学家》

  ●斯大林的儿子为大便献出了生命。但是为大便而死并非无谓牺牲。那些为了向东方扩充领土而献身的德国人,那些为了向西方扩展权势而丧命的俄国人——是的,他们为某种愚昧的东西而死,死得既无意义,也不正当。在这次战争总的愚蠢中,斯大林儿子的死是唯一杰出的形而上之死。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斯大林:“丘吉尔,你打赢了仗,人民却罢免了你。看看我,谁敢罢免我!”
丘吉尔:“我打仗就是保卫人民罢免我的权力。” ----丘吉尔

  ●如果说学霸是前苏联斯大林模式下的高压紧张,那么学渣便是美国大危机前自由放任的无畏,至于吾等非渣非霸,正如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又如罗斯福的新政,虽有小成,但终究未改变本质。

  ●如果斯大林与人们想象的截然不同的话,那么,高尔基则与人们想象的丝毫不差。他个子很高,比我还高;一张大脸,虽不漂亮,但却透出善良;鼻子很大,嘴上蓄着浓密的胡子,原本淡黄色的眉毛已露出斑斑灰白,灰白的头发剪得很短;一双大脚,穿着肥大的衣衫显得身体有些单薄;嗓音似低沉的男中音;淡蓝色的眼睛深处流露出浓浓的善意和丝丝忧郁。他与我拥抱,使劲握着我的手时,我才发现,他比我要高一头。 ----罗曼·罗兰《莫斯科日记》

  ●思想比武器更有威力。我们是绝不会给敌人武器。难道我们会让敌人有思想? ----斯大林

  ●思想比武器更有力量。我们不会允许敌人拥有武器,那为什么要允许他们拥有思想? ----斯大林

  ●花哨是苏联的最大特点 ----斯大林

  ●作家是人们灵魂的工程师。 ----斯大林

  ●世界是平庸的,这点毫无疑问。如此说来,莫非世界一开始就是平庸的不成?不然。世界原本是混沌的,而混沌并非平庸。平庸始于人类生活和生产手段的分化。马克思通过对无产阶级的界定而将平庸固定下来。惟其如此,斯大林主义才同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对马克思我是肯定的,因为他是记得原始混沌的少数天才之一。在同意义上对托斯托耶夫我也持肯定态度。然而我不承认马克思主义,那实在太平庸了 ----村上春树《寻羊冒险记》

  ●我的父亲是斯大林格勒的一位音乐家。在德军占领期间,他的小提琴奏响了无数伟大的民族音乐家的作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斯塔索夫等等......对我的同胞来说,这是希望的象征。对德国人来说,这是反抗的信号。即使是现在,他的音乐仍然久久回荡在我的脑海中......纳粹趁他熟睡时割断了他的喉咙。只要与纳粹合作,都是叛国行为,是对祖国母亲的背叛! ----雷泽诺夫《使命召唤7黑色行动》

  ●你不可能带着丝制手套去搞戈命。 ----斯大林

  ●在苏联的军队中,撤退比前进还需要更多的勇气。 ----斯大林

  ●奥威尔在1950年逝世,此前一年,他的打字机被没收。在绿意怡人的科茨沃尔德(Cotswolds)的小木屋里,窝在电热毯里的奥威尔,因为肺结核而奄奄一息。他的病床旁堆满了各类书籍:关于斯大林(Stalin)和“二战”期间德国暴行的巨著,一本研究19 世纪英国工人的著作,几本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的小说。床下藏着朗姆酒。 ----艾玛·拉金《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

  ●不管我们的成绩有多麽大,我们仍然因该清醒地估计敌人地力量,提高警惕,决不容许在自己的队伍中有骄傲自大安然自得和疏忽大意的情绪。 ----斯大林

  ●要知道俄国和中国这种规模的国家,不是低下头愿意给人当小弟别人就敢收的。

要么是作为阵营的盟主要么就是孤高的强权,只要国家本身还存在就没有第三条道路,因此必须强大必须生存,

即使说斯大林和毛泽东是独裁者也好是罪人也罢,至少在这一点上履行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 ----dingyiblue《youtube-前进!达瓦里希-影评》

  ●另外一个例子表明他多么善于控制自己的性情。他非常爱他的妻子,所有的人都这么说,情情深意笃的爱决定着他们的爱是坚实的、是幸福的。去年,他妻子突然神秘的去世了,在莫斯科有人悄悄的向我们披露了实情。莉吉娅(她是共产党员)告诉玛莎,说斯大林的妻子对一批乌克兰的谋反分子被判处死刑深感震惊,大概她很信任这批人;而且,据说人们强迫她去参加对这些人的审判,因此她服毒自杀了。对于这场悲剧,高尔基没有向我透漏任何细节,只是淡淡的说,这对于斯大林来说犹如一场灾难。尽管发生了这样一场灾难,但斯大林的脸上却未露出一丝痕迹(但与他过去几年所拍摄的肖像相比,他显得衰老了):他的举止依然十分快乐,他还可以同伏罗希洛夫一起谈笑风生,像个大小孩儿似的。 ----罗曼·罗兰《莫斯科日记》

  ●从小就知道,有一个遥远的地方叫古巴。那儿有一个留着络腮胡的人,抽着雪茄。他和毛u席一样,烟瘾很大。他们都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在某种程度讲,是烟瘾大的人战胜了不吸烟的人。法西斯阵营空气清新,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都不吸烟。另一阵营则是烟雾缭绕,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三大巨头整日吞云吐雾。因此,有人说,二战确确实实是三个烟鬼战胜了三个不吸烟的魔鬼。俱往矣,硝烟弥漫的二战已成为过去。吸烟的伟人一个个驾鹤西去。我们进入了一个戒烟禁烟的时代。如果法西斯卷土重来,英雄豪杰都戒了烟,我们靠谁来打败法西斯呢?卡斯特罗把他那支燃烧的雪茄带走了,世界革命的火焰会不会熄灭呢?想到这些,我昨天一整晚没睡着觉,最后终于想明白了。我将是真正的

  ●感受大西洋的海风与波涛,乘着“U—571”潜艇“从海底出击”;望着似血斜阳,“翱翔于伦敦上空的鹰”;与历史上“最长的一天”空降诺曼底,跟随“兄弟连”登陆犹他海滩,或是血战奥马哈,去“拯救大兵瑞恩”;亚平宁半岛天空上的“红色机尾”并没有“第二十二条军规”,只有“西西里美丽的传说”;“父辈的旗帜”下掩埋有“硫磺岛家书”,哪怕身在“红色警戒线”之后的“风语者”,也能找到“珍珠港”安详的夜晚;眺望东线,“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激战过后的“斯大林格勒”的瓦砾中,隐藏着“辛德勒的名单”…… ----《二战风云录》

  ●除了匈牙利,自从布拉格之春以后,欧洲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气馁之余,事实上都放弃了认真改革的努力。至于偶有几个企图重拾中央计划经济旧路的例子,或以斯大林式(如齐奥塞斯库治下的罗马尼亚),或采用毛式以精神力量及道德热情取代经济理论(如卡斯特罗),有关它们的后果在此还是少提为妙。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死亡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没有人就没有问题;一个人的死是个悲剧,一百万人的死是个统计数字;人民知道有这个选举就够了。那些投票的人什么也决定不了,那些数票的人才可以决定一切;思想比武器更有力量。我们不会允许敌人拥有武器,那为什么要允许他们拥有思想? ----斯大林

  ●大家聊着各种各样的话题,既谈到昨天与斯大林讨论的问题,也论起野蛮的旧俄国的陋俗,这些陋俗至今依然存在。高尔基希望人们能将这些伤疤公开揭露出来。他谈起了叶努基泽,这人竟然失去警觉,上当受骗,将一名女刺客介绍到斯大林家里。许多现象都遭到高尔基的抨击:特别是在工人当中维持的那种虚荣心,为他们颁发英雄奖章,为模范人物挂大幅肖像,等等。 ----罗曼·罗兰《莫斯科日记》

  ●脱离实际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 ----斯大林

  ●太阳落山的时候,墓地闪烁着点点烛火,如同死魂都在孩子们的晚会上舞蹈。是的,孩子们的舞会。死魂都象孩子一样纯洁。无论现实生活如何残酷,即便在战争年月,在希特勒时期,在斯大林时期,在所有被占领的时期,和平总是统治着墓地。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希特勒模式和斯大林模式的区别是:“前者由刽子手自己颂扬刽子手,而后者更富于悲剧性,竟由受害者来颂扬刽子手。前者从未想过要解放所有的人,而仅仅想解放某些人而征服其他人。后者就其最深刻的原则而言,旨在解放所有的人,但要暂时地奴役他们所有的人。” ----加缪《反抗者》

  ●托洛茨基对所谓共产主义社会的批判比西方自由主义者的批判更为深刻 他们不满足于可怜巴巴地呼吁民主和公民权利 他们要求的是推翻整个压迫制度 并认为那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他们几乎从斯大林掌权的那一天起就不断发出呼吁 ----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无论乌鸦怎样用孔雀的羽毛来装饰自己,乌鸦毕竟是乌鸦。 ----斯大林《斯大林文选》

  ●联的铁碗紧紧控制着东欧各国,奇特的是,只有芬兰一国得以逃过这个厄运。原来苏联大发慈悲,1948年竟然让芬兰政府将共产党从政府部门里除名。斯大林为什么放过这个小国,却不在那里建立卫星国政权,其中原因至今是谜。也许芬兰人的好勇之气,把他给吓住了,怕他们再度拿起武器反抗吧。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当然中二少年并不是德国的特产,俄国的科罗廖夫就是同时代的另一位火箭先驱。可惜斯大林说“你们这些幻想家,别一天到晚整有的没的,还不如给我去西伯利亚挖土豆!”于是······(【1937年开始,在斯大林一手策划的大清洗中,科罗廖夫因莫须有的阴谋颠覆罪遭到指控,被判十年徒刑,押解到西伯利亚罚做苦役。】)看来这项伟大事业的起步还需要一个重要条件——中二的领导 ----《军武次位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关于大林的格言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