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佛经经典名句300句》经典语录
1、132.世间人业障、罪障很重,所有一切经法、忏法都消除不掉的,业障重到这个程度,都没有办法消除的,最后还有这一句阿弥陀佛,能够消除得掉。
133.是故十方世界,一切有情,闻信其名号功德,即时入正定位,生清净安乐佛国。是故有情之类,纵令在人中,以宿报故:或聋盲喑哑,愚痴狂恶,以其佛光明名号因缘,皆得解脱。或在三途勤苦之中,受苦无间。以其佛光明名号因缘,皆蒙解脱。闻其光明名号,若信受、若称名,即时除无量无数劫生死之罪。 134.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
135.戒杀念佛兼放生,决到西方上品会。
136.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
2、《阿弥陀经》就是一切诸佛教化众生,成就众生最殊胜的第一法门。因为有些人不肯相信,这才教给他别的法门,说来说去到最后,还是要归到这个法门,才能成就。真正有大福报,肯相信的,那直截了当,一生就成就了!学佛人在一生当中能够遇到这个法门,能够相信,能够依照修行,那你的福报真不晓得是哪一辈子修来的?你一生绝对成就!
华严奥藏,法华秘髓,就是在念佛,这个法门为「一切诸佛之心要」。心要,就是最重要的、主要的宗旨之所在,也就是一切诸佛的目的,就是弘扬念佛、劝导念佛。「菩萨万行之司南」,就是说菩萨广行六度万行的目标,就是成佛,而念佛就可达到菩萨六度万行、自利利人的目的。
一句弥陀无别念,不劳弹指到西方。
3、108.紫柏大师龙蛇戒淫歌
君不见,龙与蛇,本无常!
龙若有欲即为蛇,蛇能无欲鳞虫王!
世人所欲固虽多,饮食男女为大疴!
若以饮食较男女,男女又为欲之戈!
汉高祖之大度,楚霸王之强悍。
一火咸阳心不悲,虞姬别时情何软?
淮阴功高尚忍诛,戚姬临决苦踌躇。
能将欲海轻掀倒,自古人间几丈夫?
西施不知是何物,倾城倾国无多力。
当时若使留于越,越霸诸侯亦未必!
又不见!
五百仙人善驭云,去来空际尽超群,
才听宫女一声曲,神力俱遭欲火焚!
苏子卿,持汉节,吞毡啖雪命欲绝,
死生朝夕不可保,胡妇生儿犹所悦!
欲之难断有若是,难断能断须男子。
4、一切诸佛菩萨的名号、一切咒语,都是阿弥陀佛的一部分。阿弥陀佛是全体。所以「阿弥陀佛」是「大神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我过去讲《心经》,讲到后面,我就知道什么是大神咒,什么是无上咒,什么是无等等咒。「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十方诸佛自然护念。护念即是守护忆念,令其安稳,无诸障难。故知:念阿弥陀佛,即是念十方诸佛;生极乐净土,即是生十方净土;能以此利,即能普利一切。不必改口另外称念十方诸佛名号。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观音势至,自然相随;并有其他大菩萨不请自来,二六时中,欢喜拥护,令念佛人,离诸恼乱,常得安稳。故知:但念弥陀,即已通念诸大菩萨,观音势至,自在其中,不必改口另外称念其他菩萨。【待续】
5、若人以四天下七宝,供养佛及菩萨、缘觉、声闻,得福甚多;不如劝人,念佛一声,其福胜彼。
《大智度论》云:譬如有人初生堕地,即能一日行千里,足一千年,满中七宝,奉施于佛,不如有人,于后恶世,一声称念阿弥陀佛,其福胜彼。
念佛即是无上大利功德,则一切咒语即诸行门,皆是有上小利功德。故有智之人,当舍有上小利之余行,而专念无上大利之六字洪名。
若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
6、世实危脆、无坚牢者,我今得灭,如除恶病。此是应舍之身,罪恶之物,假名为身,没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灭之,如杀怨贼,而不欢喜
见性是功,平等是德。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一切法得成于忍。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7、《愣伽经言》:切众生从本已来,展转因缘常为六亲,以亲想故,不应食肉。”
一切众生皆是前世之六亲眷属。昔日寒山大士游化人间,见一户民宅娶亲,锣鼓喧天,席开百桌,即以天眼观之,不禁流泪叹道:“六道轮回苦,孙子娶祖母,牛羊为上座,六亲锅内煮。”一语道出无始劫来,一切轮回六道之众生,皆是吾人累劫之亲眷,只因众生无明覆心,未能了见。
白香山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慈受禅师
世上多杀生,遂有刀兵劫。负命杀汝身,欠财焚汝宅。离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报应各相当,洗耳听佛说。
8、125.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如语者。
126.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亦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127.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128.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诵万卷也徒然。
129.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纵使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
130.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
131.口称弥陀,即弥陀佛再来。
9、汝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当以持戒之钩,早摒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眠,是无惭人也。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人非法,是故常当惭愧,无得暂替。若离惭耻,则失诸功德。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
10、十方如来邻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持名念佛是《观无量寿佛经》里头第十六观。度什么众生?五逆十恶,临命终时一念十念都能够往生,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圆证三不退。这还有什么话说?圆证三不退就是成佛。要不是成佛,三不退怎么能圆证?我们在前面说过,小乘初果开始证「位不退」;这大乘,就是四果罗汉回小向大,如果拿圆教来讲,七信位的菩萨证「行不退」,第二种不退;明心见性,就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个才能证得「念不退」,但是刚刚证得,没有圆满。圆满的三不退是谁?是圆教的等觉菩萨,像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弥勒之流的,他们才是圆证三不退。
11、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佛告阿难。汝见有人驱放群牛不。唯然见之。佛告阿难。此屠家群牛。本有千头。屠儿日日遣人出城。求好水草养令肥长。择取肥者日牵杀之。杀之死者过半而余者不觉。方相抵粗跳腾鸣吼。伤其无智故说偈耳。佛语阿难。何但此牛。世人亦尔。计于吾我不知非常。饕餮五欲养育其身。快心极意更相残贼。无常宿对卒至无期。曚曚不觉何异于此也。
嗡玛尼贝美吽。善男子,譬如说大海深一十亿十六百万由旬、宽广如铁围山不可量之大海,我能以一毛端滴水尽数无余。设若有人唸诵此一遍六字真言所获福聚功德不可胜数。
12、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万事无如退步人,摩头至踵自观身。只因吹灭心头火,不见从前肚里嗔。
五念无虑福无边,私心杂念是罪愆
莫道地狱无人见,人间便是大地狱。
信愿念佛即是无上菩提心,大悲大智大愿即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即菩提心。
六度万行,法门无量,专持名号,摄无不尽。
所谓发菩提心者正是发愿作佛之心
所谓的发菩提心者,正是发愿作佛之心;发愿作佛之心者,则是救度一切众生之心。而度众生的心者,则是摄受一切众生,往生于诸佛国土之心也。
13、回头好,回头好,世事将来一笔扫。红尘堆里任他忙,我心清净无烦恼。
世间事无非是幻,世上人何必认真。
妄认四大假合以为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
说着莲邦雨泪垂,阎浮苦处实堪悲。世出世间思维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才入信门,便登祖位。
14、6.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7.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
8.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15、岂肯因循怠忽.以致一错而成永错乎哉。有血性汉子.断断不肯生作行肉走尸.死与草木同腐矣。勉旃勉旃。又念佛固贵专一。然居士上有父母.下有妻室。分外营谋.妄希富乐.实所不应。至于分内所当为者.亦须勉力为之。非必屏弃一切.方为修行也。若屏弃一切.能不缺父母妻室之养则可.否则便与孝道相背。虽曰修行.实违佛教.是又不可不知也。又须以净土法门利益劝父母.令其念佛求生西方。若能信受奉行.临命终时.定得往生。一得往生.直下超凡入圣.了生脱死.高预海会.亲炙弥陀.直至成佛而后已。世间之孝.孰能与此等者。又若能以此普告同人.令彼各各父母.皆得往生。则化功归己.而亲与自己之莲品.更当高增位次矣。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欲孝其亲者.宜深思而力行之。
16、由于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众生于此经典,书写、供养、受持、读诵,于须臾顷为他演说,劝令听闻,不生忧恼,乃至昼夜思惟彼刹及佛功德,于无上道,终不退转。彼人临终,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火,亦能超过,生彼国土。是人已曾值过去佛,受菩提记,一切如来同所称赞。是故应当专心信受、持诵、说行。
若不往昔修福慧 于此正法不能闻已曾供养诸如来 则能欢喜信此事
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17、嗡玛尼贝美吽。善男子,譬如说一大尸利沙树林,我能尽数每一叶数,有人唸诵此六字真言一遍所获功德,我无法尽数。
嗡玛尼贝美吽。善男子,譬如说满四大洲所有男人女人童男童女,如是皆得到七地菩萨的果位,彼所积聚功德可以计量,而唸诵此六字真言一遍所获功德,我无法计量。
嗡玛尼贝美吽。善男子,譬如说于一年有十二个月或润年有十三个月,不分昼夜雨滴滴落,我能一一尽数其滴数,而唸诵此六字真言一遍所获功德,我无法尽数。
18、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分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
大王!假使一月,常以衣食,供养恭敬一切众生,不如有人,一念念佛,所得功德十六分一。大王。假使锻金为人车马载宝。其数各百,以用布施。不如有人发心向佛,举足一步。大王。假使复以象车百乘,载大秦国种种珍宝。及其女人身佩璎珞。数亦满百持用布施。犹故不如发心向佛举足一步。复置是事。若以四事供养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犹亦不如发心向佛举足一步。复置是事。若使大王供养、恭敬恒河沙等无量众生。不如一往娑罗双树到如来所诚心听法。”
19、117.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118.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疾病以减食为药汤。
119.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120.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121.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22.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20、十名与业。能以家业付嘱子故。善男子。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为日中。悲母死时名为日没。悲母在时名为月明。悲母亡时名为闇夜。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
世若无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21、我们修的是净业,修行的重点是清净心。怎样清净呢?念佛是唯一的好方法,一切时一切处,心里只有一句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念头都没有,用这一句佛号打掉一切妄想执著。另一个方法是修助缘,起心动念不想自己,一切作为,为大众。用我们的心力、一切能力,帮助一切众生,帮助他们离苦得乐,一切不为自己,心就清净了,为自己心就不清净。
如何修清净心?在行中修,行是生活、工作、应酬,在这里面学不著相。于世出世间一切法,放下执著、放下分别、放下妄想,心就清净了。不把拉拉杂杂的事情放在心上,心里只有阿弥陀佛,只有极乐世界,只有经典上的教诲。我们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要尽心尽力,认真努力去做,做了之后,心地清净,一尘不染。
22、念佛法门,乃如来一代法门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上根如文殊、普贤、之大菩萨,不能超出其外。下下根如五逆、十恶、之大罪人,亦可预入其中。但具真信、切愿,皆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若或已得三昧,及已断烦恼者,则一得往生,即入大菩萨位。一切法门,皆从此法门流出,一切法门,悉皆还归此法门。(谓往生西方,以期圆满佛果也。)似浅而深不可测,似小而大无不包。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无不资此以为成始成终之道。
吾常曰.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者。此之谓也。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见贤思齐.当仁不让。
23、戒杀诗明瘠梖望
一指纳沸汤,浑身惊却裂。一针刺己肉,遍体如刀割。鱼死向人哀,鸡死临刀泣。哀泣各分明,听者自不识。
莲公净语果报相寻事可哀,谁从因地识轮回,漫天劫火炎炎里,都自杀生一念来。
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以是因缘,经千百劫,常在生死。
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吾心,吾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
汝欲延生听我语,凡事惺惺须求己。如欲延生须放生,此是循环真道理。
弥勒菩萨戒杀诗 劝君勤放生,终久自长寿。若发菩提心,大难天须救。
24、于诸众生,视若自己。拯济负荷,皆度彼岸。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观法如化,三昧常寂。
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劝谕策进。
若有众生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乃至十念,愿生其国。闻甚深法,即生信解。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阿弥陀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复次阿难: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
25、蕅益大师便很肯定的说:“欲决定得生极乐世界,莫如以信为前导,愿为后鞭。信得决,愿得切,虽散心念佛,亦必往生;信不真,愿不猛,虽一心不乱,亦不得生。”
永明延寿大师《禅净四料简》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
净空法语:放下 自私自利 名闻利养 五欲六尘贪嗔痴慢
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
26、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 忏悔此生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底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善似青松恶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 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见青松不见花
面上无嗔是供养口里无嗔出妙香 心中无嗔无价宝不断不灭是真常
三十三天天外天 九霄云外有神仙 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
阿弥陀佛是法界一切诸佛本名!一切诸佛的名号是他的别号,阿弥陀佛是他的本名,所以叫法界藏身。
27、恩及未形。始自受胎终于十月。行住坐卧受诸苦恼非口所宣。虽得欲乐饮食衣服而不生爱。忧念之心恒无休息。但自思惟将欲生产。渐受诸苦昼夜愁恼。若产难时如百千刃竞来屠割。或致无常。若无苦恼诸亲眷属喜乐无尽。犹如贫女得如意珠。其子发声如闻音乐。以母胸臆而为寝处。左右膝上常为游履。于胸臆中出甘露泉。长养之恩弥于普天。怜愍之德广大无比。世间所高莫过山岳。悲母之恩逾于须弥。世间之重大地为先。悲母之恩亦过于彼。若有男女背恩不顺。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发恶言子即随堕。或在地狱饿鬼畜生。世间之疾莫过猛风。怨念之征复速于彼。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护。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悲母教承顺无违。诸天护念福乐无尽。如是男女即名尊贵天人种类。或是菩萨为度众生。
28、心净土净,心平地平,心底平等,则大地平正。
三点如星布,弯勾似月牙,披毛从此起,作佛也由它。
一切法无来,是故无有生,以生无有故,灭亦不可得。一切法无生,亦复无有灭,若能如是解,斯人见如来。诸法无生故,自性无所有,如是分别知,此人达深义。”
观察于诸法,自性无所有,如其生灭相,但是假名说。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
诸法无所有,如是有,如是无所有,是事不知,名为无明。
诸佛大事者,所为救一切众生,不舍一切众生。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缘起性空,真空妙有。
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故,一切则不成
29、52.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53.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54.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55.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56.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30、男子断欲尚多难,妇人失节何足耻?
言虽反,意甚切,字字分明心吐血,
是男是女能断欲,诚为世上真豪杰!
扶人伦,整世道,苟非豪杰宁堪造?
饶有周公伊尹才,未能断欲终颠倒!
大可笑,大可笑,好汉多迷屎尿窍,
臭皮袋上巧庄严,相看莫不称为妙?
殊不知,四大合成身,四蕴攒为心,
若以四四观身心,何处寻?
烦恼海岂有边,龙蛇出没足云烟,
人欲关头雷雨深,等闲换骨阿谁先!